1. 晚期腫瘤患者還能活多久評分量表
腫瘤臨床生活質量評定的組合模式,包括兩個基本原則:「核心」問卷用於不受癌症種類限制的癌症病人,便於不同研究之間進行比較;診斷特異和/或治療特異問卷作為核心問卷的附加問卷,用於某一種癌症和/或某一種治療的癌症病人,滿足臨床特殊問題的研究和運用。在組合模式指導下編制的生活質量核心問卷(QLQ-C30)和肺癌附加問卷(QLQ-LC13)已成熟地運用於腫瘤臨床。.
關鍵詞生活質量,癌症病人,組合模式,評定
1引言
癌症是一種多發病,其發病率近些年來逐年增加,發病年齡提前,成為一種常見病,嚴重威脅人類的生命。隨著工業化的迅速發展、科學的進步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人們對疾病狀況和健康的概念有了變化,不僅僅滿足於活著,而且追求生活的美好。在醫學領域,隨著疾病譜由急性傳染病轉向慢性病,醫療的目標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這樣,對臨床療效與預後的評估,傳統的從生物醫學角度應用生存率、症狀好轉率與再入院率等指標已顯得過於局限,尤其是那些治療手段多,對生存率影響類似的疾病,應如何從軀體、心理、社會生活等多方面來評價不同治療方法的療效與副作用?目前,許多的慢性病尚無根治性手段,治療的目的僅僅是緩解某些症狀,尤其是晚期腫瘤病人,目前的治療手段對延長生命並無肯定的療效,但化療、放療本身引起的嚴重生理、心理反應(如脫發、胃腸反應、出血、感染、焦慮、抑鬱等),某些手術對病人體象、功能的損害,治療的「疾病標簽」作用對病人及家屬造成的心理壓力,無疑均使其生活的質量下降,對此,應如何評價其治療方法的利與弊?大量諸如此類的問題,使人們日益認識到,醫學的目的不應只是延長生命,更應注重其質量。實際上人們已經認識到需要更加正規和系統地評價癌症及其治療對個體軀體、心理和社會功能的影響,近年來心理腫瘤學的興起和迅速發展就說明了這一點[1,2] 。癌症病人生活質量的研究,可以從專業的角度評估疾病和治療對癌症病人的影響,為治療方法的選擇和對病人生存期的預測提供參考依據,彌補生物醫學的不足;同時,促進病人主動地參與治療,並對自己的疾病和治療負起責任,增加對治療的依存性,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情緒,提高生活質量的同時延長存活期[3] 。
2生活質量評定的研究
2.1什麼是生活質量
早期的研究目的是在如何界定和測量生活質量方面達到共識。討論基本屬於哲學性質的。如什麼是生活質量?生活質量能被測量嗎?如果能,是用標準的測查工具測量呢,還是需要較深的訪談?大家的觀點相差很大[4] :一種極端的觀點認為生活質量是一種不容易把握的高度個體化的結構,如果可以測量,應採用標准化的測量;另一種極端的觀點則是忽視其認識論,完全用實用的技術取代心理測量學和研究設計。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5] ,盡管生活質量的定義仍然不能完全統一,但大多數研究者們比較一致地認為,生活質量是可以測量的,並且評定的主要內容應包括以下三個方面:①多維度的:由病人的軀體、心理和社會的完好狀態這些重要元素所組成,②主觀的:主要依賴於病人自己的判斷,③動態的:其主觀感覺隨著生活時間而發生變化。
2.2由誰來評定
病人生活質量的比較是指病人此時的生活質量與他正常時候的以及所期望的生活質量相比較。那麼,誰來作這個比較?誰來制定正常時候生活質量的標准?是醫護人員、病人看護者等觀察者,還是病人自己?假如是病人自己,他就會按照自己制定的標准來評定其生活質量的程度;假如是觀察者,不論他多麼留心,資料多麼豐富,評定另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將會受到他自己的標準的影響,這樣的評定並沒有反映病人自己對生活質量的感受。大量的研究已證明,在病人功能狀態的評定方面,醫生之間的評定信度不高,更明顯的是醫生與病人自己的評定之間的一致性低。如果功能方面的評定是如此的話,從邏輯上可以預測在評定象疼痛、疲乏和應激失調這樣更加主觀性的現象時會出現更大的不一致[6] 。由於生活質量的主觀性實質,研究人員很快達成一致意見,認為只要可能,無論何時,生活質量的評定應該直接由病人自己來評定[7,8] 。
2.3如何評定
會談、日記還是問卷?會談也許是最有彈性的一種以病人為基礎的收集生活質量資料的方法,可用於各種病人,但佔用工作人員的時間太多,尤其在多中心的臨床實驗中,很難統一標准;日記雖然對測查病人症狀的變化頻率很有用,但病人的依從性很難把握;自我報告形式的評定問卷雖然損失了一些由會談可以獲得的豐富資料,但卻是獲得病人實際情況資料最實際、最有效和最便宜的方法[9] 。
早在80年代初期已有幾個評估癌症的問卷問世,但幾乎沒有一個是經過足夠的考驗的。有兩個測查工具經過初步的心理測量學考驗:癌症生存功能指數(theFunctionalLivingIndex-Cancer)[10] 與Selby和他的同事編制的問卷[9] 。由於缺乏較高效度的癌症特異性問卷,歐洲癌症研究與治療組織(EORTC)於1980年專門成立了生活質量研究組,其中英國的Priestman和Baum[11] 以及加拿大的Schipper[10] 及其合作者的研究在早期很有影響力,他們強調在臨床研究中使用簡短問卷評定病人生活質量的可行性,由於臨床實驗的實際限制,使用簡短的測查工具是必須的;為了滿足臨床運用與研究的需要,EORTC生活質量組又於1986年開始一項研究計劃,在癌症臨床實驗中發展一種組合模式來評定癌症病人的生活質量。
3生活質量評定的組合模式
生活質量評定的組合模式既考慮病人生活質量的一般性,使不同研究結果得以比較,又照顧病人生活質量的特殊性,滿足臨床特殊問題的研究和運用。
3.1組合模式的觀點
由於腫瘤臨床研究的復雜性和特殊性,EORTC生活質量組一個重要的議題是,既使測查工具的適應性達到理想水平,又把生活質量的測查引入試圖運用生活質量測查的所有領域中:(1)針對一般人群和慢性疾病人群的一般性(generic)測查;(2)針對癌症病人的疾病特異性(disease-specific)測查;(3)僅用於某一種癌症(比如用於乳腺癌病人)的診斷特異性(diagnosis-specific)測查;(4)研究特異性(study-specific)測查。一般性生活質量測查的一個好處是可以進行不同人群研究結果之間的比較,尤其適用於衛生政策和資源分配方面的調查研究,但令人擔心的是一般性測查工具能否探測出微小的然而在臨床上意義豐富的生活質量的差別、生活質量隨著時間發生的變化?研究特異性測查工具是不切實際的和沒有使用價值的,盡管這些工具可以用於非常特殊的研究問題,但卻無法保證哪怕是最低標準的信度和效度。此外,這種測查排除了任何跨文化比較的可能性,甚至單一病種內的比較。對於疾病特異性與診斷特異性兩種測查,不是強迫要在其中作出選擇,而是要採用一種將兩者積極地組合在一起的策略:形成一種核心的問卷,包括與癌症病人(不受癌症診斷的限制)有關的軀體的、情緒的和社會的項目;然後此核心問卷可以附加診斷特異性(比如用於肺癌或用於乳癌的)和/或治療特異性問卷。採用這種組合模式的目的是滿足臨床實驗中兩種測查原則的要求:(1)不同研究之間的一般性比較;(2)能夠用於研究臨床上的特殊問題[12] 。在這種「核心加附加(coreplusmole)」的組合模式框架內,制定評定策略,建立構建問卷的標准,達成的一致意見是:(1)針對癌症的;(2)病人獨立完成的;(3)在結構上是多維度的,至少涵蓋生活質量的四個基本方面:軀體症狀、軀體和角色的、心理的和社會的功能;(4)多項目量表組成的;(5)相對簡單的。此外,問卷必須滿足信度、效度和反應性(反映隨著時間病人的健康狀況發生的變化)的心理測量學要求。最後,問卷必須服從於在不同國家和不同文化背景下應用(顯示跨文化以及統計效度)。對於核心問卷內生活質量各維度應包含的內容或具體項目,應經過多次會議,進行充分的討論,保證各維度項目所涉及的廣泛領域和比較文化的臨床適當性。
3.2組合模式問卷的編制
3.2.1生活質量核心問卷(QLQ-C)的編制及其發展
第一代核心問卷由36個項目組成(QLQ-C36),於1987年編制。由於心理測量學的發展,研究者們指出問卷中的某些內容應作進一步的修改;第二代核心問卷的第1版,由30個項目組成(QLQ-C30(V1))。問卷所包含的內容反映了生活質量的多維度結構,並在13個國家的肺癌病人中進行了專業性評定,證實了理論構想,但部分分量表的效度有待提高[13] ;第三代核心問卷經歷了兩個版本(QLQ-C30(+3)、QLQ-C30(V2))[14] ,由於新項目反應形式上的有效性,舊項目就被新項目和新的反應形式所取代[15] ,修改後的問卷其角色功能量表的內部一致性有明顯的提高;1999年又修改成第3版(QLQ-C30(V3))[16] ,該版在第2版的基礎上只作了微小的改動:只是將問卷前5個項目的反應形式由兩級(two-point)改為4級(four-point),第4個項目作了一點文字上的修改。目前第三版是標準的核心問卷版本,新的研究必須使用該版本,除非研究者想保持與以前研究的兼容性。隨著臨床研究的不斷深入和發展,對測查工具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因此,問卷仍會不斷改進。核心問卷QLQ-C30已在三十多個國家得到廣泛使用。
3.2.2附加問卷的編制及發展
編制生活質量的附加問卷是EORTC生活質量組研究策略的一個有機部分,附加問卷與核心問卷聯合使用可以得到某一特定疾病人群更詳細的生活質量資料[15] 。通過附加問卷欲評定:(1)與特定腫瘤有關的症狀(前列腺癌病人的泌尿系症狀);(2)與治療有關的副作用(化療誘發的神經系疾病);(3)受疾病和治療影響的其它生活質量方面(性、體像、害怕復發)。EORTC生活質量組的所有附加問卷均經過了嚴格的編製程序,最後經國際間大樣本的測查考驗。目前已經成熟的運用於臨床的有:肺癌問卷(QLQ-LC13)[17] 、乳腺癌問卷(QLQ-BR23)[18] 、頭頸癌問卷(QLQ-HN35)[19] ;相對還不夠成熟但可以使用的有:膀胱癌問卷、腦腫瘤問卷[20] 、多發性黑色素瘤問卷、食管癌問卷[21] 、卵巢癌問卷、胰腺癌問卷、前列腺癌問卷;以及正在發展中的問卷,如體像問卷、高劑量化療問卷等。
4組合模式的發展方針
在理想意義上,問卷發展的每一個環節都應該同時在廣泛的語言環境和不同的國家進行考察,然而這是不容易做到的。一個變通的方法是在一定數量的國家內進行,而這些國家各自都代表一定的地理區域和文化背景(比如北歐、南歐等),在具體實踐中變化的程度需要依據整個模式發展中術語組成的規則,最後的運用取決於初始調查者的興趣和深化發展的過程。
肺癌問卷是配合核心問卷編制和使用的第一個附加問卷,許多工作都可以與核心問卷同時進行(制定項目、翻譯、預測驗),節省了人力、物力和財力。然而在進一步的工作中發現模式的發展需要作一些改進,特別是每個研究組都有自己的興趣、專長以及特定領域的經驗(比如:乳腺癌、性),分散研究有很大的靈活性,同時增加了有效性,當然這樣做需要有清晰的指導方針,以保證持續高標準的工作和最佳的合作積極性。組合模式的發展方針包括以下4個方面:(1)產生生活質量議題;(2)發展問卷項目和量表;(3)問卷預實驗;(4)大規模的國際間測查[22] 。
5結論
由EORTC生活質量研究組編制的,用於評定癌症病人生活質量的組合模式包括兩個基本原則:「核心」問卷用於不受癌症種類限制的廣大的癌症病人,便於不同研究之間的一般性比較;診斷特異和/或治療特異問卷作為核心問卷的附加問卷,用於某一種癌症和/或治療的癌症病人,滿足臨床特殊問題的研究和運用。目前的核心問卷(QLQ-C30(V3))和肺癌問卷(QLQ-LC13)是經過了國際間十幾年合作研究的產物,目前已翻譯成36種語言,經臨床驗證已足夠成熟,是標准化的生活質量評定工具。
2. 腫瘤體質中醫特徵
腫瘤體質容易得肺癌,出現咳嗽咳血,胸悶氣短。如果乳房經常脹痛里邊有腫塊,就要小心乳腺癌。如果身上黑痣多,也要注意皮膚癌。腫瘤體質氣陰兩虛,乏力氣短,肝鬱、淤血、痰濕、自汗,而且容易便秘,還有的是神情抑鬱,乳房脹痛,月經不調,還有就是咳嗽痰多,或者消化不良容易腹瀉,然後沒有很好的食慾,這都是腫瘤體質的特徵。腫瘤體質的人群根據不同的惡化程度往往有不同的表現,在早期階段一般沒有全身性的症狀,有一些患者導致食慾不振,貧血,乏力,抵抗力下降,有些人長期都沒辦法恢復導致腫瘤惡化,出現腫瘤擴散,腫瘤增大,甚至會出現腫瘤轉移,影響淋巴器官和淋巴系統。腫瘤體質主要調節免疫的一些營養制劑比如乾薑、骨粉等,另外就是要靠飲食調理,吃一些含有高蛋白的食物,同時補充一些蛋白粉。
3. 腫瘤分幾種
腫瘤可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
良性腫瘤呈膨脹性緩慢生長,有時可停止生長,形成包回膜;腫瘤呈球形答、橢圓形、結節或乳頭狀,表面光滑整齊,界限明顯,一般不破潰;無痛,不易出血,質地軟硬均勻一致,有彈性和壓縮性;不轉移,不復發;除局部的壓迫作用外,一般無全身反應。
惡性腫瘤呈浸潤性迅速生長,很少停止生長,不形成包膜;多種形態,表面不整齊,界限不明顯,常形成潰瘍;有痛,易出血,質地軟硬不均,無彈性和壓縮性;易轉移復發;常有貧血、消瘦等惡病質。有條件時應做組織學檢查。良性腫瘤也可轉變為惡性腫瘤。
兔的腫瘤常見於腹腔內部器官,腎臟、子宮多發。肉兔常見的腫瘤有:腎母細胞瘤、子宮腺癌、消化道及生殖道的平滑肌瘤和平滑肌肉瘤、陰道鱗狀細胞癌、乳頭狀瘤病、肝臟腫瘤、乳腺腫瘤和淋巴肉瘤等。
4. 中醫好的腫瘤醫院排名
您好:現在對於腫瘤的治療多數採取中西醫結合的治療方式,理論上早診斷、早治療,早中期手術、放化療有少數的根治機會,結合中葯人參皂苷RH2可以起到減毒增效的作用。手術、放化療以後利用中葯人參皂苷RH2能起到一定的預防復發和轉移的作用。晚期患者利用中葯人參皂苷RH2扶正固本、減少痛苦,提高生活質量是目前姑息式臨終關懷的有效途徑。現在治療腫瘤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手段可使兩者優勢互補,以達到提高綜合療效的目的。1、手術治療:通常包括根治性手術,姑息性手術,探查性手術。手術適合於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病人。並且手術危險比較低的患者。手術前後需要注意元氣恢復。2、放射治療:簡稱放療是利用高能電磁輻射線作用於癌細胞,適合腫瘤類型對放療敏感的癌症病種。3、化學治療:是將葯物經血管帶到全身,對身體所有細胞都有影響。化學療法為所用葯物都是有害,甚至是帶毒性的,體內細胞,無論是否惡性細胞,都受到破壞。人參皂甙Rh2為有效成分的抗癌輔助葯物及應用,該葯物具有增強抗癌葯物療效、降低抗癌葯物毒性、預防和治療放化療引起的白細胞降低以及增強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可用於癌症的輔助治療。目前的治療已經大大提高了癌症患者的生存期,但是在這個世界難題上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5. 什麼是腫瘤體質
腫瘤病人的機體內環境具有三大特徵,特徵一:微生態失衡,體內毒素專及致癌物質屬長期堆積,不能及時排出體外,日積月累,造成正常細胞不斷發生「癌變」。特徵二:免疫失衡,「癌變」的細胞越來越多,機體的免疫細胞卻不能及時進行消滅,造成腫瘤越來越大。特徵三:營養代謝失衡,正常組織及器官不能得到合理的營養,造成功能失調,最後導致器官衰竭。
6. 腫瘤標志物tps的參考值是多少
一般來說腫瘤標志物tps的參考值是在零到一百五左右波動,波動較小,但是也只能說作為版一個患腫瘤的參考,並不權是說一定是患有腫瘤,是否患有腫瘤還要依據其它的方面如抽血化驗或其它的臨床症狀等才能判斷,建議及時去醫院做全面性的檢查,才能更好的醫治。
7. 體質指數怎麼算正常值是多少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正常值是:18.5-23.9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最常用來量度體重與身高比例的工具。它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
體質指數適合所有由18至65歲的人士使用,兒童、發育中的青少年、孕婦、乳母、老人及肌肉發達者除外。
其計算公式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亞裔成年人請用以下的指引:
體質指數 類別 罹病機會*
< 18.5 過輕 某些疾病和某些癌症患病率增高
18.5-23.9 正常
24-27.9 超重
>28 肥胖
(7)腫瘤體質評分擴展閱讀: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
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亞洲標准: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
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
亞洲人的肥胖標准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中國標准: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
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