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人的體質一般都有哪些,都有些什麼特徵
由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所形成的,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與心理性格具有相關性。個體體質的不同,表現為在生理狀態下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適應上的某些差異性,以及發病過程中對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所以,對體質的研究有助於分析疾病的發生和演變,為診斷和治療疾病提供依據。
雖然在中醫學中近年才明確提出「體質」的名稱,但中醫學在幾千年的發展中蘊涵著豐富的對人體體質認識的內容。早在《內經》中即對體質的形成、分類,以及體質與病機、診治的關系都有論述。後世《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醫著中也都包含有體質的內容。但論述零散,且缺乏整理,一直未能形成系統的學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醫對體質的研究逐步展開,隨著研究的深入,重點已由整理古人有關認識轉為社會調研及臨床應用,並結合現代生理、生化、免疫、遺傳等科學方法和手段,使中醫對體質的研究出現了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臨床分析與理論探討相結合,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相結合的發展前景。有人更倡導建立「中醫體質學說」,以加強加深這方面的研究。
影響體質的因素體質的形成受先天、年齡、性別、精神狀態、生活及飲食條件、地理環境、疾病、體育鍛煉、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先天因素即稟賦,還包括某些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遺傳性特異體質。年齡是影響體質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質隨年齡而呈現時限性,如小兒體質具有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但生機蓬勃的特點,老年人則有臟腑功能低下、日趨衰老的特點。男女體質之間存在差別,現代生理病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發現,染患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中樞神經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和肝炎,男性比女性更為敏感,患病率更高。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產生免疫力的基因比男性高一倍。情志活動貴於調和,如果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調節的范圍,就會影響體質,引起機體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活動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良的性格和個性對體質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體質的構成還與不同地理區域有明顯關系,不同的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影響著不同地區的人的體質。一般說在中國,北方人比南方人陽虛質和見寒象者為多;南方人病多火熱,體質多陰虛。此外,生活條件的優劣,是否注意飲食宜忌,以及疾病因素、體育鍛煉、社會因素等對體質都有一定的影響。
體質與發病外界致病因子雖不斷侵襲人體,但能否發病,一般取決於體質。再則個體體質的特殊性,往往導致對某種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例如易病寒的人,多為陽氣素弱之體;易病熱的人,多為陰氣素衰之體;胖人多痰濕善病中風,瘦人多火易得勞嗽;老人腎氣虛衰,多病痰飲咳喘。體質還影響著疾病的性質和轉歸,例如同是感受濕邪,陽熱之體得之,則濕從陽化熱,而為「濕熱」;陰寒之體得之,則從陰化寒,而為「寒濕」。其原因在於稟性有陰陽,臟腑有強弱,機體對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熱、化濕、化燥等不同轉化。當然,人體致病隨體質陰陽偏頗而轉化的「從化」現象是相對的,因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患者的體質還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如治療恰當與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體質與辨證「證」是某一特定情況下,某些明顯的、易變的病理特性之總括,而「體質」則是相對穩定的生理特性,但證和體質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對體質的辨識有助於對證的判斷。如以小兒體質特點為例,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致病易由表入里,易見寒證,也易見熱證,且以急證、里證、虛證為多。又小兒因臟腑嬌嫩,特別是肺脾腎常顯不足,故應多注意肺脾腎之證。再,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等體質特點也給臨床辨證提供了參考。可見,通過辨體質,能對錯綜復雜的病證獲得更全面、更精確的診斷。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常需要對體質進行分型。曾有過多種分型方法,如《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把稟賦不同的各種體形加以歸納,再進一步分為二十五種體質類型。但目前的分型方法主要集中為以下兩種:①以體態觀察、形神結合、舌脈合參、性格類型和飲食習慣為依據,分為正常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虛質、瘀血質七型。②以臨床所見宏觀形證、脈色特徵為依據,以臨床機能為主,分為正常質、晦澀質、膩滯質、燥熱質、遲冷質、倦
㈡ 體質的影響因素
體質的形成受先天、年齡、性別、精神狀態、生活及飲食條件、地理環境、疾病、體育鍛煉、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先天因素即稟賦,還包括某些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遺傳性特異體質。年齡是影響體質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質隨年齡而呈現時限性,如小兒體質具有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但生機蓬勃的特點,老年人則有臟腑功能低下、日趨衰老的特點。男女體質之間存在差別,現代生理病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發現,染患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中樞神經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和肝炎,男性比女性更為敏感,患病率更高。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產生免疫力的基因比男性高一倍。情志活動貴於調和,如果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調節的范圍,就會影響體質,引起機體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活動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良的性格和個性對體質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體質的構成還與不同地理區域有明顯關系,不同的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影響著不同地區的人的體質。一般說在中國,北方人比南方人陽虛質和見寒象者為多;南方人病多火熱,體質多陰虛。此外,生活條件的優劣,是否注意飲食宜忌,以及疾病因素、體育鍛煉、社會因素等對體質都有一定的影響。
環境與體質
自然環境與體質關系:
1.東方:處於海邊,氣候溫和,其民食魚而嗜咸,易形成腠理疏鬆,黝黑肌膚體質;
2.西方:多山狂野,水土剛強,其民易形成肥壯體質;
3.南方:氣候炎熱,地勢低下,水土薄弱,其民形成了皮膚色吃,腠理緻密的體質;
4.北方:地勢高曠,風寒冰冽,其民國游牧生活,形成陽虛臟寒體質。
社會環境與體質關系:
條件優越之人:體力勞動較少,因而體質虛弱,腠理疏鬆,易患各種外感性疾病。同時,由於飲食多種類繁多,攝取的高熱量高脂肪的油膩食物也多,又容易聚濕生痰,易患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疾病。
條件艱苦之人:體力勞動較多,因此體質強壯,腠理緊密,不宜患外感性疾病,由於飲食粗糙,飢飽不時,故易患脾胃病。
㈢ 人體有哪些體質
體質,即機體素質,是指人體秉承先天(父母)遺傳、受後天多種因素影響,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機體內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由臟腑盛衰所決定,並以氣血為基礎。前人對體質有許多論述,在國外,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種體質類型學說。古希臘西波克拉底的氣質學說,曾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體質學說,其氣質學說認為人體有四種不同的體液,其比例決定了人的氣質,並依此把人分為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憂郁質型。但是至今國外醫學對體質的各種分類學說都無法直接指導臨床實踐與養生康復,惟有中醫體質學說與醫療實踐、養生長壽密切結合。 中醫一貫重視對體質的研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里,就對體質學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可以說,《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學說理論的淵藪。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的膚色、體形、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特徵,歸納出木、土、火、金、水五種不同的體質類型,再根據五音太少,陰陽屬性以及手足三陰經的左右上下,氣血多少的差異,將上述每一類再分為五類,即五五二十五種體質類型。根據人體體質的陰陽盛衰,把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類型。 這都是後來體質分類的依據。 體質形成的機理是極其復雜的,它是機體內外環境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地理環境因素 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由於受著不同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不同地區人的體質。 2.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稟賦」,先天稟賦就是指父母先天的遺傳及嬰兒在母體里的發育營養狀況。總之,形體始於父母,體質是從先天稟賦而來,所以父母的體質特徵往往能對後代產生一定影響。 3.性別因素 《靈樞·五音五味篇》提出「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的論點,對婦女的體質特點作了概括說明。中醫認為男子以氣為重,女子以血為先,女子由於有經、帶、胎、產的特點,所以體質與男子不同。 4.年齡因素 體質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因為人體的結構、機能和代謝是隨著年齡而發生改變的。俗話說「一歲年紀,一歲人」便是這個道理。 5.精神因素 強烈的精神刺激可直接損傷人的機體結構,使健康體質的基礎發生動搖。 6.飲食營養因素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這說明體質不僅與先天稟賦有關,而且依賴於後天水谷的滋養,水谷是人體不斷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營養不當,也會引起人體發病。 此外,體質形成的差異,還與社會因素、體育鍛煉因素、疾病因素有關。如人們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因此情志、勞逸各不相同,物質生活也有優劣之分,從而導致了不同的體質特徵。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古代的分類有:陰陽五行分類,陰陽太少分類,體型肥瘦分類,形志苦樂分類,稟性勇怯分類。 現代中醫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提出了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這種分型以身型脈證為主要指標,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㈣ 地理因素怎樣影響體質
在地理環境中,氣象因素給人類體質以極大的影響。中醫學的運氣學說,包括中國古代樸素的氣象學和醫學氣象學兩部分。運氣學說,詳細地論述了氣候和氣象因素的變化規律對人體的影響,以及氣候和氣象因素與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治療的關系,強調「因時制宜」。風、寒、暑、濕、燥、火六氣,是構成各種氣象變化的基本要素,其運動變化構成了自然界中風、寒、暑、濕、燥、火六種氣候,形成季節歲時的變遷。人與天地相應,四時六氣萬物為一體。人的體質壽天與人所處地域的氣候條件、氣象因素也密切相關。一般地說,惡劣的氣候環境培養了人的健壯的體魄和強悍的氣質,舒適的氣候環境則造就了人的嬌弱的體質和溫順的性格。我國的地理條件,南方多濕熱,北方多寒燥,東部沿海為海洋性氣候,西部內地為大陸性氣候。因此西北方人,形體多壯實,腠理偏緻密;東南方人,體型多瘦弱,腠理偏疏鬆。
㈤ 地理科學專業對身體素質的要求
大學地理科學專業招生要求和其他一般專業一樣,滿足高招體檢要求即可,沒有特殊的要求。
㈥ 地質學和地理學有什麼區別
地質學研究的是地表的岩石圈和地球內部,是作為物質實體的地球的一部分;地理學研究的是人類的生存環境與人地關系,是作為人類生存環境的地球。地理學中有古地理學基本不涉及人地關系,研究的是人類出現之前的自然環境,與地質學也有交叉;但是古地理學似乎更側重闡述人類生存環境產生的自然歷史過程,而不是單純是地球自然物質實體本身的變化,應該說是側重點不同吧。或許有點像生理學和體質人類學的區別。地球從地表到地核的物質組成和結構構造,從而去推測曾經地球發生的地質事件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地質事件,研究手段主要是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學方法,研究尺度小至納米級,大至公里級。地理學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個人認為地質學中的對於地球表層的研究與自然地理相類似。地質學研究的范圍很大,涵蓋整個地球;地理研究的范圍很小,地下十米就與地理無關了(其實不只噢,比風化殼還是大一些,是把沉積岩石圈底都涵蓋進去的,大概2km左右),這種說法對不對呢?對呀。就像和大氣科學相比,也許它的研究范圍是整個大氣圈,而地理僅僅關注空氣以垂直運動的對流層。很小,地理或者說自然地理說了地理研究的是「地球表層」。正是因為它只研究大氣、岩石、生物、水等自然要素能夠密切地「相互作用」的這一部分,而這一部分很窄。
㈦ 地理怎麼才能學好
地理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科目,它涉及政治、語文、歷史、數學、理化、生物等等學科。例如時區的運算、土壤的改造、氣候和天氣都和其他學科知識有聯系,在初中階段,一定要把各科知識基礎打牢,才能更快的進步。
學習地理,首先就要對所學的內容多動腦筋,想一想:「它是什麼」、「在什麼地方」、「為什麼會這樣」等等。然後,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應當注意以下幾點。
(1)要明確學習的內容。是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內容,還是人口、城市等人文地理內容?還是一個區域或是一個國家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綜合情況?
學會使用地圖地圖是地理信息的載體,它能將我們不能親眼見到的廣大地理環境變得一目瞭然。地圖又是學習地理的工具,通過分析地圖,可以認識地理特徵、原理、成因,找到利用改造的途徑,要學會讀、用各種地圖,首先要記住最基本的地圖。對於世界地理而言,首先要記住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分布。
要學好地理,最重要的是讀圖和學習繪圖,用圖來幫助自己理解和記憶,做到「心中有圖」。
其次,要用聯系的觀點學習,例如,氣候和農業有密切的關系,礦產和工業有密切的關系,人口的分布和自然環境有關系。各種自然條件彼此又有關系,如:氣候和水文,水文和植被等等,不能孤立地學習,不能死記硬背。,要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
此外。學習地理,既要了解課本中的內容,學會閱讀、使用、繪制地理圖表等技能,還要留心觀察自然和社會,看一看當地的地理環境的面貌,以及人們在當地是怎樣活動的。觀察時,要動腦筋想一想,多問幾個為什麼。
除了這些之外,還要多閱讀地理書籍、報刊、觀看電視節目和收聽廣播中有關地理的內容,從電腦網路上獲取有關地理的信息,這些都能豐富我們的地理知識、鍛煉我們的才智,使我們更好地學習地理!
㈧ 體質人類學有什麼分支學科
2.人類學分支學科,涉及人類進化、人種分類和人類體質變異等領域的比較研究,主要技術包括測量及觀察等手段。 從生物學角度研究人類,探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體質和行為上的異同,人類自身的起源和進化、演變過程,人類種群的體質特徵差異,人類種族的分類及種族的地理分布狀況,人種差異的形成原因及人種差異的意義等問題。
根據所探討的問題和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傳統上體質人類學再被細分成靈長目學、古人類學、種族人類學、人種測量學等分支學科。靈長目學主要通過比較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身體構造和行為上的異同來探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古人類學通過考古發掘出來的古代人類骨骼、古人類及與之近似的動物化石來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演變過程。種族人類學主要研究種族分類、種族的起源和演變、種族體征差異的意義。不同種族的人體測量學主要對人類各種群的體質進行測量,對各種族的膚色、發型、頭型和體質進行分類和比較研究。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體質人類學不斷同有關學科相結合,又產生了諸如優生學、營養人類學、醫葯人類學、分子人類學等邊緣分支學科。http://ke..com/view/200664.html
㈨ 什麼是九種體質
人的九種體質(體質辨識)
每個人的體質都不一樣,各有偏頗,因此易感疾病也有明顯的傾向性,下面就是九種體質的簡單介紹。(註:要想了解個人的准確體質,請到專業部門進行體質辨識,切勿對號入座。)
1、氣虛質:
由於元氣不足,以氣息低弱、機體、臟腑功能狀態低下為主要特徵的一種體質狀態。平素體質虛弱,衛表不固易患感冒,或病後抗病能力弱易遷延不愈,易患內臟下垂、虛勞等病。
氣虛質者的飲食調養可選用具有健脾益氣作用的食物食用。如小米、糯米、扁豆、紅薯、牛肉、兔肉、豬肚、雞肉、雞蛋、鰱魚、鯊魚、刀魚、黃魚、比目魚、菜花、胡蘿卜、香菇、豆腐、馬鈴薯等。由於氣虛者多有脾胃虛弱,因此飲食不宜過於滋膩,應選擇營養豐富而且易於消化的食品,亦宜選用補氣葯膳調養身體。
2、陽虛質:
由於陽氣不足、以虛寒現象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發病多為寒證,或易從寒化,易病痰飲、腫脹、泄瀉、陽痿。
陽虛質者宜適當多吃一些溫陽壯陽的食物,以溫補脾腎陽氣為主。在冬季陽虛者症狀更為顯著。常用的補陽的食物可選用羊肉、豬肚、雞肉、帶魚、狗肉、麻雀肉、鹿肉、黃鱔、蝦(龍蝦、對蝦、青蝦、河蝦等)、刀豆、核桃、栗子、韭菜、茴香等,這些食物可補五臟,添髓,強壯體質。陽虛質,平時應少生冷粘膩之品,尤其在冬季不要過食寒涼之品。
3、陰虛質:
由於體內津液精血等陰液虧少,以陰虛內熱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平素易患有陰虧燥熱的病變,或病後易表現為陰虧症狀。
陰虛質者應該多食一些滋補腎陰的食物,以滋陰潛陽為法。常選擇的食物如芝麻、糯米、綠豆、烏賊、龜、鱉、海參、鮑魚、螃蟹、牛奶、牡蠣、蛤蜊、海蟄、鴨肉、豬皮、豆腐、甘蔗、桃子、銀耳、蔬菜、水果等。這些食品性味多甘寒性涼,皆有滋補機體陰氣的功效。也可適當配合補陰葯膳有針對性的調養。陰虛火旺之人,應少吃辛辣之品。
4、痰濕質:
由於水液內停而痰濕凝聚,以粘滯重濁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易患消渴、中風、胸痹等病症。
痰濕質之人在飲食上,既要科學合理攝取飲食,又要充分注意飲食禁忌。一般而言,飲食宜清淡,應適當多攝取能夠宣肺、健脾、益腎、化濕、通利三焦的食物。常用的食物可選用赤小豆、扁豆、蠶豆、花生、枇杷葉、文蛤、海蟄、胖頭魚、橄欖、蘿卜、洋蔥、冬瓜、紫菜、荸薺、竹筍等。還可以配合葯膳調養體質。體形肥胖的痰濕質人,應少吃肥甘油膩之品。
5、濕熱質:
以濕熱內蘊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易患瘡癤,黃疸火熱等病症。
濕熱質之人宜食用清利化濕的食品,如薏苡仁、蓮子茯苓、紅小豆、蠶豆、綠豆、鴨肉、鯽魚、冬瓜、絲瓜、葫蘆、苦瓜、黃瓜、西瓜、白菜、芹菜、捲心菜、蓮藕、空心菜等。體質內熱較盛者,禁忌辛辣燥烈、大熱大補的食物,如辣椒、生薑、大蔥、大蒜等;對於狗肉、鹿肉、牛肉、羊肉、酒等。溫熱食品和飲品宜少食和少飲。
6、瘀血質:
指體內有血液運行不暢的潛在傾向或瘀血內阻的病理基礎,並表現出一系列外在徵象的體質狀態。血瘀體質之人,宜疏通血氣,忌固澀收斂。易患出血、症瘕、中風、胸痹等病。
瘀血質者具有血行不暢甚或瘀血內阻之虞,應選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食物。如黑豆、黃豆、山楂、香菇、茄子、油菜、羊血、芒果、番木瓜、紅糖、黃酒、葡萄酒、白酒等。
7、氣郁質:
由於長期情志不暢,氣機郁滯而形成的以性格內向不穩定、憂郁脆弱、敏感多疑為主要表現的體質狀態。易患鬱症、臟燥、百合病、不寐、梅核氣、驚恐等病症。
氣郁質者具有氣機郁結而不行的潛在傾向,甚者影響肝、心、肺、脾等臟的生理功能,肝主疏泄,調暢氣機,並能促進脾胃運化。應選用具有理氣解郁、調理脾胃功能的食物,如大麥、蕎麥、高粱、刀豆、蘑菇、豆豉、柑橘、蘿卜、洋蔥、苦瓜、絲瓜、菊花、玫瑰花等。
8、特稟質:
由於先天性或遺傳因素所形成的一種特殊體質狀態。如先天性、遺傳性的生理缺陷,先天性、遺傳性疾病,變態反應性疾病,原發性免疫缺陷等。該體質對季節氣候適應能力差,易患花粉症,易引發宿疾,易葯物過敏。
特稟質過敏體質者要避免食用各種致敏食物,減少發作機會。飲食宜清淡,忌生冷、辛辣、肥甘油膩及各種「發物」,如酒、魚、蝦、蟹、辣椒、肥肉、濃茶、咖啡等。
9、平和質:
指陰陽平和,臟腑氣血功能正常,屬先天稟賦良好,後天調養得當之人。體質特徵為體形勻稱健壯,面色紅潤,精力充沛,發長色黑,性格開朗,胃納佳,二便正常。對四時寒暑及地理環境適應能力強,患病少。
平和質的人各種飲食調理都可以,但要注意不可過頭,把本來好的體質給調理偏頗了。
評論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