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體體質指數標准
成人的BMI數值
男性過輕, 低於20;適中,20-25;過重,25-30;肥胖,30-35;非常肥胖,高於內35。
女性過低,低於19;適容中,19-24;過重,,24-29; 肥胖29-34,過於肥胖,高於34。
亞洲人的標准
傳統的世衛成人痴肥標準是少30,但亞洲成人指標近被改為27.5。一個BMI達到23的亞洲成年人現在被認為是超重,而理想指數是18.5至22
(1)正常人類體質擴展閱讀:
BMI的計算方式
身高體重指數這個概念,是由19世紀中期的比利時通才凱特勒最先提出。它的定義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EX:75/1.8^2=23.15。
❷ 人的體質大致分哪幾種,都有什麼表現
中醫主要將體質分為熱性體質和寒性體質,
熱性體質:括陰虛性體質和濕熱性體質。屬於熱性體質者,多形體 消瘦,精神易於激動,小便短少或黃,大便乾燥或秘結,畏熱喜涼,五心煩熱或日哺微熱,喜食冷物或冷飲
寒性體質:體格檢查:四肢容易冰冷,對氣候轉涼特別敏感,臉色比一般人蒼白,喜歡喝熱飲,很少口渴。即使炎炎夏日,進入空調房間也會覺得不適,需要喝杯熱茶或加件外套才會舒服。
測試一下:
1、即使是冬天也喜歡喝冷飲。
2、舌苔呈深紅色。
3、說話很快,發音清楚、准確。
4、唾液分泌旺盛。
5、手心長時間保持熱暖狀態。
6、兩頰顏色紅潤。
7、經常不自覺地睜大眼睛。
8、日常平均體溫在36.3℃以上。
9、坐姿不固定,身體愛搖來搖去。
10、骨架偏小,外表看起來比實際體重要瘦。
11、小腿肌肉比較松,很容易被捏起來。
如果回答「是」的個數多於「否」,你就是熱性體質,反之則是寒性體質。「是」的個數越多,體質越偏於熱性體質;「否」的個數越多,體質就越偏於寒性。
❸ 人的體質一般都有哪些,都有些什麼特徵
由先天遺傳和後天獲得所形成的,人類個體在形態結構和功能活動方面所固有的、相對穩定的特性,與心理性格具有相關性。個體體質的不同,表現為在生理狀態下對外界刺激的反應和適應上的某些差異性,以及發病過程中對某些致病因子的易感性和疾病發展的傾向性。所以,對體質的研究有助於分析疾病的發生和演變,為診斷和治療疾病提供依據。
雖然在中醫學中近年才明確提出「體質」的名稱,但中醫學在幾千年的發展中蘊涵著豐富的對人體體質認識的內容。早在《內經》中即對體質的形成、分類,以及體質與病機、診治的關系都有論述。後世《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等醫著中也都包含有體質的內容。但論述零散,且缺乏整理,一直未能形成系統的學說。20世紀70年代以來,中醫對體質的研究逐步展開,隨著研究的深入,重點已由整理古人有關認識轉為社會調研及臨床應用,並結合現代生理、生化、免疫、遺傳等科學方法和手段,使中醫對體質的研究出現了宏觀研究與微觀研究相結合,臨床分析與理論探討相結合,傳統方法與現代方法相結合的發展前景。有人更倡導建立「中醫體質學說」,以加強加深這方面的研究。
影響體質的因素體質的形成受先天、年齡、性別、精神狀態、生活及飲食條件、地理環境、疾病、體育鍛煉、社會等眾多因素的影響。先天因素即稟賦,還包括某些先天性生理缺陷和遺傳性特異體質。年齡是影響體質的一個重要因素,體質隨年齡而呈現時限性,如小兒體質具有臟腑嬌嫩、氣血未充但生機蓬勃的特點,老年人則有臟腑功能低下、日趨衰老的特點。男女體質之間存在差別,現代生理病理學研究和臨床實踐發現,染患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中樞神經病毒性感染、病毒性腸胃炎和肝炎,男性比女性更為敏感,患病率更高。其原因主要是女性產生免疫力的基因比男性高一倍。情志活動貴於調和,如果長期的精神刺激或突然遭到劇烈的精神創傷,超過人體生理活動所調節的范圍,就會影響體質,引起機體陰陽、氣血失調,臟腑功能活動紊亂,從而導致疾病的發生。不良的性格和個性對體質也會帶來不良的影響。體質的構成還與不同地理區域有明顯關系,不同的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影響著不同地區的人的體質。一般說在中國,北方人比南方人陽虛質和見寒象者為多;南方人病多火熱,體質多陰虛。此外,生活條件的優劣,是否注意飲食宜忌,以及疾病因素、體育鍛煉、社會因素等對體質都有一定的影響。
體質與發病外界致病因子雖不斷侵襲人體,但能否發病,一般取決於體質。再則個體體質的特殊性,往往導致對某種致病因子或疾病的易感性。例如易病寒的人,多為陽氣素弱之體;易病熱的人,多為陰氣素衰之體;胖人多痰濕善病中風,瘦人多火易得勞嗽;老人腎氣虛衰,多病痰飲咳喘。體質還影響著疾病的性質和轉歸,例如同是感受濕邪,陽熱之體得之,則濕從陽化熱,而為「濕熱」;陰寒之體得之,則從陰化寒,而為「寒濕」。其原因在於稟性有陰陽,臟腑有強弱,機體對致病因子有化寒、化熱、化濕、化燥等不同轉化。當然,人體致病隨體質陰陽偏頗而轉化的「從化」現象是相對的,因為在疾病發展過程中,患者的體質還可能受到各種因素(如治療恰當與否)的影響而發生變化。
體質與辨證「證」是某一特定情況下,某些明顯的、易變的病理特性之總括,而「體質」則是相對穩定的生理特性,但證和體質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通過對體質的辨識有助於對證的判斷。如以小兒體質特點為例,小兒為稚陰稚陽之體,致病易由表入里,易見寒證,也易見熱證,且以急證、里證、虛證為多。又小兒因臟腑嬌嫩,特別是肺脾腎常顯不足,故應多注意肺脾腎之證。再,胖人多痰、瘦人多火等體質特點也給臨床辨證提供了參考。可見,通過辨體質,能對錯綜復雜的病證獲得更全面、更精確的診斷。因此,在臨床實踐中常需要對體質進行分型。曾有過多種分型方法,如《靈樞·陰陽二十五人》根據陰陽五行學說,把稟賦不同的各種體形加以歸納,再進一步分為二十五種體質類型。但目前的分型方法主要集中為以下兩種:①以體態觀察、形神結合、舌脈合參、性格類型和飲食習慣為依據,分為正常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氣虛質、瘀血質七型。②以臨床所見宏觀形證、脈色特徵為依據,以臨床機能為主,分為正常質、晦澀質、膩滯質、燥熱質、遲冷質、倦
❹ 什麼是人的體質
太多了,我不想寫了,直接告訴你第幾頁,自個兒去翻吧!孫廣仁主編的《中醫基礎理論》第五章
體質
P195~P215。加油,好好學!
❺ 人的體質分為哪幾種
人的體質分為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等九種基本類型。
1、 平和質:精力旺,很健康,很燦爛
平和質人群如果自恃身體健康,不注意合理飲食、規律生活,也會使身體遠離平和狀態走向偏頗。由於環境、生活、工作等多方面的影響及自然老化的過程,平和質的比例隨著人們年齡的增大而減少,會出現各種亞健康狀況和不同類型的健康問題。所以,平時應順應自然界的四時陰陽變化而平衡自身,增強體質,正本固元,保持平和。
2、氣虛質:免疫差,易疲乏,常虛喘
氣虛質人群肌肉鬆軟,容易氣喘吁吁,講話的聲音低弱,易出虛汗。性格偏內向,膽小,不喜歡冒險;容易感冒,發病後病情不容易好轉。所以,平時要注意補中、益氣、培元,補充能量。
3、陽虛質:手腳涼,全身冷,不耐寒
陽虛質人群皮膚偏白,肌肉不結實,手腳發涼,尤其是上腹部、頸背部或腰膝部怕冷,吃飯、喝水總喜歡熱的,容易大便稀溏,小便顏色清而量少;性格大多沉靜內向型,喜歡安靜。平時應注意保養陽氣,溫陽祛寒。
4、陰虛質:水缺乏,五心熱,口咽干
陰虛體質是體內正常需要的水分、津液、精血等陰液不足,機體相關的臟腑組織失去濡養,出現內熱的一種體質狀態。原因一是水分不足,二是產生內熱。
陰虛質的人體形大多瘦長,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臉上有種烘熱的感覺,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比較乾燥,受不了夏天的暑熱,常感到眼睛干澀,口乾咽燥,總想喝水,經常大便干結,容易失眠,性情急躁,舌質偏紅、苔少;性格外向好動,平時要注意養陰潤燥。
5、痰濕質:身體胖,大肚腩,油光臉
與痰濕體質密切相關的臟腑主要是脾。脾主運化,運化水谷,運化水濕。中醫有「脾為生痰之源」的說法。痰濕質人群體型肥胖,腹部肥滿松軟,容易出汗,且多黏膩;經常感到肢體酸困沉重、不輕松,臉上易出油,嘴裡黏膩,嗓子老有痰,舌苔較厚,性格比較溫和。應注重化痰祛濕。
6、濕熱質:易長痘,常口臭,大便黏
濕熱質人群面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臉上容易生粉刺,皮膚容易瘙癢;常感到口苦、口臭或嘴裡有異味,大便粘滯不爽,小便有發熱感,尿色發黃,女性常帶下色黃,男性陰囊總是潮濕多汗,脾氣比較急躁。所以,濕熱質應注意清除體內濕熱,清熱化濕。
7、血瘀質:血黏稠,易忘事,常長斑
血瘀質人群面色偏黯,嘴唇顏色偏黯,舌下靜脈曲張、瘀紫;皮膚比較粗糙,有時在不知不覺中會出現皮膚瘀青,眼睛裡的紅絲很多,刷牙時牙齦容易出血,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應該注意活血化瘀。
8、氣郁質:很脆弱,常郁悶,多傷感
氣郁質人群體形偏瘦的人較多,常感到悶悶不樂,情緒低沉,容易緊張,焦慮不安,多愁善感,感情脆弱,容易感到害怕或容易受到驚嚇,常感到乳房及兩肋部脹痛,有胸悶的感覺,常無緣無故地嘆氣,咽喉部有堵塞感或異物感,容易失眠。所以,應注意疏肝解郁,注重情緒養生。
9、特稟質:易過敏,常噴嚏,起風團
特稟質人群中有一種是過敏體質,這種體質屬於中醫可調范圍內。這類人即使不感冒也經常鼻塞、打噴嚏、流鼻涕、容易患哮喘,容易對葯物、食物、氣味、季節過敏,皮膚一抓就紅,並出現抓痕。所以,應注意過敏體質的調理。
❻ 人的體質都有哪幾種
目前中國人的體質主要有9種,其中,比較健康的平和體質占.75%。
平和體質 「身體倍兒棒,吃嘛嘛香」,再加上睡眠好、性格開朗,社會和自然適應能力強,典型的平和體質。此體質的人不愛得病。
氣虛體質 說話沒勁,經常出虛汗,容易呼吸短促,經常疲乏無力,這就是氣虛體質。這種人容易感冒,生病後抗病能力弱且難以痊癒,還易患內臟下垂比如胃下垂等。
濕熱體質 臉部和鼻尖總是油光發亮,還容易生粉刺、瘡癤,一開口就能聞到異味,屬於濕熱體質。這種人還容易大便黏滯不爽,小便發黃。
陰虛體質 如果怕熱,經常感到手腳心發熱,面頰潮紅或偏紅,皮膚乾燥,口乾舌燥,容易失眠,經常大便干結,那就是陰虛體質。
氣郁體質 多愁善感、憂郁脆弱的氣郁體質,一般比較瘦,經常悶悶不樂,無緣無故地嘆氣,容易心慌失眠。
陽虛體質 總是手腳發涼,不敢吃涼的東西。性格多沉靜、內向。這些屬陽虛體質。
痰濕體質 心寬體胖是最大特點,腹部松軟肥胖,皮膚出油,汗多,眼睛浮腫,容易睏倦。
血瘀體質 刷牙時牙齦易出血,眼睛常有紅絲,皮膚常乾燥、粗糙,常常出現疼痛,容易煩躁,健忘,性情急躁。
特稟體質(過敏體質) 對花粉或某食物過敏等,在中醫上這就被稱為特稟體質。
❼ 人體體質標准正常值是多少
正常成人收縮壓為90~140mmHg,舒張壓60~90mmHg。新生兒收縮壓為50~60mmHg,舒張壓30~40mmHg。在40歲以後,收縮壓可隨年齡增長而升高。 血糖是診斷糖尿病的唯一標准,不能拿尿糖來進行糖尿病的診斷。人體血糖的正常值是多少呢?一般糖尿病人查血糖:一查空腹血糖,二查飯後兩小時的血糖。空腹血糖正常范圍是?3.9-6.1mmol/L(70-110mg/dL),高於7.0mmol/L(126mg/dL)診斷為糖尿病。?那麼空腹糖尿病的診斷標準是?7.0?mmol?或者是?126?毫克這個標准,你可以看出正常值和糖尿病的空腹診斷是有差距的。有的人既不是正常的,也沒到糖尿病。我們管這種症狀叫做空腹血糖增高(受損)。另外,飯後血糖也是很重要的,?正常餐後兩小時血糖范圍是?3.9-7.8mmol/L(70-140mg/dL)。餐後血糖?的診斷標準是?11.1?mmol?或?200?毫克以上。那麼?140?和?200?之間也有一個差距。如果血糖在這個階段,我們管它叫做餐後血糖增高。不是糖尿病,也不是正常人。不是糖尿病的人血糖增高是很危險的,很容易得糖尿病。這種人一定要小心。帽子就懸在他的頭上。若不加註意,很快就會戴上糖尿病的帽子。即使是血糖完全正常的人,如果具備一些高危因素,還得要注意預防糖尿病。 你自己對照著看一下
❽ 什麼是人的體質
對於「體質」這個概念,提法眾多,有的叫體力、體能,也有稱適能的。但其內容不外乎包括以下幾方面:形態方面———身高、胸圍等;機能方面———脈搏、血壓、肺活量等,主要是心肺的機能;運動素質方面———力量、速度和耐力等;運動能力方面———跑、跳、投、攀登、支撐、平衡等;適能方面———適應自然變化條件和社會環境的能力。這幾方面總稱為體質。通俗地說,體質就是人體強弱的標志。為了使讀者能加深理解,我們舉幾個例子進行說明。首先我們看人體各器官、系統的發育情況。人體的構造是非常復雜的。它的最小單位是「細胞」,只有在顯微鏡下才能看清細胞的各種面貌。每個細胞都是一個小的生命體,有著獨特的生存能力。由無數細胞集合成各種各樣的「組織」,這些組織、細胞又像蓋房一樣地在人體建築成許多「器官」。我們根據器官的不同形態與功能,將人體分為幾大系統,即:運動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生殖系統。這些器官系統發育得是否正常,它們的工作情況是不是良好,這些對一個人的體質都有很大的影響。第二,要看人體對外界的適應性和抵抗力怎樣。比如:人體遇到寒冷的刺激,往往打個「冷顫」,這實質是一種反射性的肌肉收縮,使機體加快新陳代謝,提高產熱量;同時身上也會出現「雞皮疙瘩」,這是皮膚血管收縮的結果,以減少體表熱量的散發,使人體能維持正常的體溫。為什麼有人突然遇冷會患感冒,而有些人卻不怕呢?這是因為人的體質不同,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不一樣。第三,再看身體素質。身體素質,就是我們常講的力量、速度、耐力、靈巧、柔韌等,這些都是通過肌肉活動而表現出來的,反映著內臟器官(特別是心臟、肺臟)的功能,因此它在客觀上可以衡量人體機能發揮的情況。肌肉活動是受神經系統特別是大腦皮層支配的,對這些「素質」的發揮,起著很重要的作用。可以這樣講,身體素質是人體素質是一個綜合概念,各方面都是相互聯系的。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體質時,一定要對多方面的因素加以分析,才能得出比較正確的結論。那麼,一個人體質的好壞是先天的還是後天的?我們說,既有先天條件,又有後天條件,而後天因素起決定作用。比如:一個人先天畸形或有某種隱患,體質當然會受到影響;但如果一個正常的人經常缺乏鍛煉,體質也不會好。體質狀況不是一生下來就固定不變的,強與弱在一定條件下可以互相轉化,而正確的體育鍛煉就是增強體質最有效的手段。
❾ 體質指數怎麼算正常值是多少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正常值是:18.5-23.9
體質指數 (Body Mass Index,簡稱BMI),是目前國際最常用來量度體重與身高比例的工具。它利用身高和體重之間的比例去衡量一個人是否過瘦或過肥。
體質指數適合所有由18至65歲的人士使用,兒童、發育中的青少年、孕婦、乳母、老人及肌肉發達者除外。
其計算公式如下:
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 (m)^2
亞裔成年人請用以下的指引:
體質指數 類別 罹病機會*
< 18.5 過輕 某些疾病和某些癌症患病率增高
18.5-23.9 正常
24-27.9 超重
>28 肥胖
(9)正常人類體質擴展閱讀: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
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亞洲標准: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
比如:日本人當BMI為24.9時,高血壓危險就增加3倍;香港地區的中國人,BMI在23.7時死亡率最低,越高時便開始上升。
亞洲人的肥胖標准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中國標准:我國專家認為,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
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