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判斷中醫體質和體質調養
正常體質
即身體強壯且無寒熱之偏的體質。形體肥瘦勻稱,健壯,頭發盛長而黑,面色紅潤,膚色紅黃隱隱,明潤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內含,鼻色明潤,嗅覺通利,口和,唇紅潤,胃納佳,四肢輕勁有力,能耐受寒熱,二便正常,脈象從容和緩,節律均勻,舌質淡紅、潤澤,苔薄白。此類型體質陰陽無明顯偏頗。
虛性體質
系指臟腑虧虛,氣血不足,陰陽偏衰為主要特徵的體質狀態。常見有以下四類。
①氣虛體質:指素體氣弱少力之質。此型胖和瘦人均有,但瘦人為多。毛發不華,面色偏黃或白光白,膚色黃,目光少神,鼻部色淡黃,口淡,唇色少華,肢體疲乏無力,不耐寒熱,納呆,大便正常或便秘,小便正常或偏多,脈象虛緩,舌淡紅,邊有齒印。
② 血虛體質:此指血虛之體常見的素質特徵。主要可見面色萎黃或蒼白,唇舌色淡,毛發枯燥,肌膚不澤,精神不振,疲乏少力,動則短氣,大便常秘,脈象細弱等象。
③陰虛體質:指陰液虧虛,失於滋潤、陰虛陽亢的體質。體形瘦長,面色多偏紅或顴紅,膚色蒼赤,鞏膜紅絲較多或見暗濁,兩眼乾澀,視物昏花,眵多,鼻中微干,或有鼻血,口燥咽干,多喜飲冷,唇紅微干,手足心熱,大便偏干或秘結,小便短赤,脈細弦或數,舌紅少苔或無苔。
④ 陽虛體質:系指素體陽氣虧虛,陰寒內盛的體質狀態。多見形體肥胖,面色少華、白光白,毛發易脫落,膚色柔白,兩目胞色晦暗,鼻頭冷或色微青,口唇色淡紅,形寒肢冷,倦怠,背部或脘部怕冷,多喜偏熱食物,大便溏薄,小便清長,舌質淡胖,邊有齒印,苔白。
實性體質
邪氣有餘為實,故實性體質主要是指體內陰陽偏盛,痰、瘀等邪氣內結所形成的素質特徵,常見以下五種體質類型。
① 陰寒體質:系指素體陰氣偏盛之質。見形體壯實,肌肉緊縮,皮膚紫黑,四體常冷,多靜少動,喜熱惡寒,舌質淡,脈緊實。
② 陽熱體質:系指素體陽氣偏盛之質。見體格較強健,面色潮紅或紅黑,有油光,目睛充血多目眵,口唇暗紅或紫紅,舌質紅或暗紅、質堅,舌苔薄黃或黃膩,脈緊實有力。
③ 痰濕體質:指由於體內痰飲水濕瀦留而形成的素質特徵。體形多肥胖豐腴,面色淡黃而暗,膚色白滑,鼻部色微黑,口中粘膩不爽,四肢沉重,嗜酒茶,恣食肥甘,大便正常或不實,小便不多或微渾,脈濡或滑,苔膩。
④ 瘀血體質:指經脈不暢,血瘀不行,或瘀血內阻的體質狀態。此型多見於瘦人。毛發易脫落,面色黧黑或面頰部見紅絲赤縷,膚色偏暗滯,或見紅斑、斑痕,或有肌膚甲錯,眼眶暗黑,或白珠見青紫,紅筋浮起,鼻部暗滯,口乾,但欲漱口不欲咽,口唇淡暗或紫,脈弦或沉、細澀或結代,舌質青紫或暗,或舌邊青,有點狀或片狀瘀點,舌下靜脈曲張。
⑤ 氣郁體質:指臟腑功能失調,特別是氣機郁滯為基本狀態的體質類型。以上所述體質類型是按正虛、邪實分類,但臨床常見某些人群、特別是女性為主的群體,出現以肝鬱不舒、氣機郁滯為特徵的體質狀態。見性格內向,少言寡語,素多抑鬱,遇事善於思慮,難以忘卻,多愁善感,嘆息曖氣,胸脅脹滿,脘腹脹悶,或多怒易急躁,口乾苦等。
復雜體質
是指兼具上述兩種以上不正常身體素質的體質類型。如氣虛與痰濕體質混見,見於肥胖之人;氣虛與瘀血體質混見;陽虛與陰寒體質;氣郁與痰濕體質;氣郁與陰虛體質等。
⑵ 中醫體質辨識自己能判斷么怎麼判斷
中醫的「九型體質」要用「望、聞、問、切」去辯證
【望】看體形、看神氣、看臉色、看舌象、看眼睛、看指甲
【聞】聽聲音、聞味道
【問】問二便、問情志、問家族史、問寒熱、問汗液、問經帶
【切】脈象
⑶ 中醫體質辨識的操作說明
中醫體質辨識的使用者需要如實填寫符合《中醫體質分類與判定》標準的中醫體質辨識量表,量表一般為選擇題,約60道題左右,使用者根據自身情況進行填寫完畢後即可獲知自身體質類型,體質辨識量表的結果必要時候仍需要專業中醫醫生進行判斷,尤其是出現幾種體質同時存在的情況,需要中醫醫生根據患者實際情況,四診合參,綜合判斷。
⑷ 中醫體質辨識的實踐意義
「億萬蒼生復,九種體質,人各制有質,體病相關;體質平和,健康之源,體質偏頗,百病之因。」中醫體質辨識為中醫體質與易發健康風險的宏觀對應開辟了新的標准化途徑,在此基礎上綜合運用中醫「天人合一」的整體觀、「體病相關、體質可分、體質可調」的中醫體質學說理論和中醫調理方案,可以實現「未病先防」和「既病防變」的治未病目標。
中醫體質辨識同時還為中醫標准化探索提供了一個良好範例。中醫體質辨識操作簡單、方便理解、容易為使用者所接受,有助於中醫葯理論體系走近現代人生活,有助於中醫葯理論體系走出國門。
⑸ 如何中醫體質的辯證
醫書里說過天體是個大的宇宙,人是個小的宇宙。
要說明人體是個小的宇宙這個問題,仍要借用八卦圖和天乾地支的陰陽五行來說明之,簡述如下:
人面朝南背朝北站立,將兩手伸開,用線可以連成一個圓圈的圖形,很像一個八卦圖的圓形,也像一個天體的圓形。
人體陰陽的分布:
五臟:心、肝、脾、肺、腎為陰;心為陰中之陽(位居最高,屬火),肝為陰中之陽(體陰而用陽,氣機上升),脾為陰中之陽(脾主升華水谷之清氣)、腎為陰中之陰(位居最下方屬水,為冬季主蟄藏)。
六腑:大腸、小腸、胃、膽、膀胱、三焦為陽。
體位:體表為陽,體內為陰,氣為陽,血為陰,津液為陰,頭為陽,足為陰,腹為陰,背為陽(女性腹為陽背為陰)。
五行蔬菜湯從五色屬五行如五臟,通過對五臟的調理來使之。
⑹ 中醫體質辨識,如何知道自己屬於哪種體質
中醫體質辨識的方法有:一、望——體質總是有其外在表象 ;二、聞——耳和鼻也是判斷工具 ;三、問——最直接的判斷方式 ;四、切——了解脈象的基本知識。當然這種方法就比較專業了,自己是很難完成的,但是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中醫體質網站測試。
內容來源:yesshou ,也瘦網
⑺ 中醫體質辨別評分中陽虛質、氣郁質均為42分,該如何判斷
這說明不了什麼問題:可能有點脾胃虛弱,是因情志不暢或勞累過度引起。做到心態平衡、勞逸結合、適度鍛煉,少吃寒冷食物(特別是冷飲),要不了多長時間,也可能不治而愈。
⑻ 中醫怎麼辨別一個人屬於何種體質
中醫說人的體質通常分為三種:平性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大多數人都是平性體質。
體質,即機體素質,是指人體秉承先天(父母)遺傳、受後天多種因素影響,所形成的與自然、社會環境相適應的功能和形態上相對穩定的固有特性。它反映機體內陰陽運動形式的特殊性,這種特殊性由臟腑盛衰所決定,並以氣血為基礎。前人對體質有許多論述,在國外,到目前為止已有三十多種體質類型學說。古希臘西波克拉底的氣質學說,曾被公認為世界最早的體質學說,其氣質學說認為人體有四種不同的體液,其比例決定了人的氣質,並依此把人分為多血質型、膽汁質型、粘液質型、憂郁質型。但是至今國外醫學對體質的各種分類學說都無法直接指導臨床實踐與養生康復,惟有中醫體質學說與醫療實踐、養生長壽密切結合。
中醫一貫重視對體質的研究,早在兩千多年前的《黃帝內經》里,就對體質學說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可以說,《黃帝內經》是中醫體質學說理論的淵藪。它運用陰陽五行學說,結合人的膚色、體形、稟性、態度以及對自然界變化的適應能力等方面的特徵,歸納出木、土、火、金、水五種不同的體質類型,再根據五音太少,陰陽屬性以及手足三陰經的左右上下,氣血多少的差異,將上述每一類再分為五類,即五五二十五種體質類型。根據人體體質的陰陽盛衰,把人分為太陰之人、少陰之人、太陽之人、少陽之人、陰陽和平之人五種類型。 這都是後來體質分類的依據。體質形成的機理是極其復雜的,它是機體內外環境多種復雜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1.地理環境因素
生活在不同地理環境條件下,由於受著不同水土性質、氣候類型、生活條件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不同地區人的體質。
2.先天因素
先天因素即「稟賦」,先天稟賦就是指父母先天的遺傳及嬰兒在母體里的發育營養狀況。總之,形體始於父母,體質是從先天稟賦而來,所以父母的體質特徵往往能對後代產生一定影響。
3.性別因素
《靈樞·五音五味篇》提出「婦人之生,有餘於氣,不足於血」的論點,對婦女的體質特點作了概括說明。中醫認為男子以氣為重,女子以血為先,女子由於有經、帶、胎、產的特點,所以體質與男子不同。
4.年齡因素
體質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生變化,因為人體的結構、機能和代謝是隨著年齡而發生改變的。俗話說「一歲年紀,一歲人」便是這個道理。
5.精神因素
強烈的精神刺激可直接損傷人的機體結構,使健康體質的基礎發生動搖。
6.飲食營養因素
《素問·平人氣象論》說:「人以水谷為本」,這說明體質不僅與先天稟賦有關,而且依賴於後天水谷的滋養,水谷是人體不斷生長發育的物質基礎。營養不當,也會引起人體發病。
此外,體質形成的差異,還與社會因素、體育鍛煉因素、疾病因素有關。如人們由於所處的社會地位不同,因此情志、勞逸各不相同,物質生活也有優劣之分,從而導致了不同的體質特徵。
由於先天稟賦有強弱,飲食口味有厚薄,方位地勢有差異,貧富貴賤苦樂各不相同,從而導致了個體差異。因此,祖國醫學非常重視對不同人體特徵進行分析,從多方面對體質進行分類。
古代的分類有:陰陽五行分類,陰陽太少分類,體型肥瘦分類,形志苦樂分類,稟性勇怯分類。
現代中醫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提出了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體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這種分型以身型脈證為主要指標,對臨床辨證、遺方、攝生防病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⑼ 中醫體質辨識有什麼用
所謂體質,是指人的先天稟賦(含遺傳)和後天生活相融合而形成的身心整體素質。體現於人的形態、結構、功能、心性、倫理和適應環境(自然和社會)的能力等方面。
體質的形成和變化與兩個主要因素有關。
一是先天稟賦——可以理解為,一個人出生時父母給你的所有,就是先天稟賦,這個是體質形成的重要基礎。二是後天調養——人既存在於社會之中,也存在於自然之中,所以,每一個人的體質就必然和社會與自然環境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分九類,即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陰虛質、痰濕質、濕熱質、血瘀質、氣郁質、特稟質。
對醫生而言,辨清體質能有針對性地作預防性治療,及時糾正體質偏差,防止疾病發生,中醫稱為「治未病」。 有了體質辨識,就可以給醫生提供更多的信息,醫生下葯就會准確得多。
對廣大民眾而言,盡管沒有明顯不適,做一個體質辨識,預知自己屬於哪一類疾病的易感人群,可以採取綜合措施加以防範。
分4個步驟:
1、填寫《中醫體質辨識量表》。
2、由醫生進行統計計算,得出測試人各種體質的評分。
3、由醫生根據測試人的家族史、個人病史、目前的症狀體征、包括看舌象、摸脈象,結合各體質的得分,給出體質辨識的結果。
4、 一般會依據公認的理論,給出相應的體質特點介紹、發病傾
向、調攝法則的書面指導。
大約需要半個小時。
人的體質既具有穩定性,又具有可變性,通過干預可以使人的體質偏頗失衡狀態得到改善與調整,從而恢復健康。
⑽ 中醫體質辨別具體怎麼算
1、陰虛體質: 為體形消瘦,面色潮紅,口燥咽干,心中時煩,手足心熱,少眠便干尿黃,不耐春夏,多喜冷飲,脈細數,舌紅少苔,若患病,則上述症狀更加明顯,或伴有乾咳少痰,潮熱盜汗(肺陰虛);或心悸健忘,失眠多夢(心陰虛);或腰酸背痛,眩暈耳鳴,男子遺精,女子月經量少(腎陰虛);或肋痛,視物昏花(肝陰虛)。
2、陽虛體質: 形體白胖或面色淡白無華、平素怕寒喜暖、四肢倦怠、小便清長、大便時稀、唇淡口和、常自汗出、脈沉乏力、舌淡胖。其人患病則易從寒化、可見畏寒蜷卧、四肢厥冷、或腹中綿綿作痛、喜溫喜按;或身面浮腫、小便不利;或腰脊冷痛、下利清谷;或陽痿滑精、宮寒不孕;或胸背徹痛、咳喘心悸;或夜尿頻多、小便失禁。
3、氣虛體質: 形體消瘦或偏胖,體倦乏力,面色蒼白,語聲低怯,常自汗出,且動則尤甚,心悸食少,舌淡苔白,脈虛弱,是其基本特徵。若患病則諸症加重,或伴有氣短懶言、咳喘無力;或食少腹脹、大便溏泄;或脫肛、子宮脫垂;或心悸怔忡、精神疲憊;或腰膝酸軟、小便頻多,男子滑精早泄、女子白帶清稀。
4、陽盛體質:形體壯實,面赤時煩,聲高氣粗,喜涼怕熱,口渴喜冷飲,小便熱赤,大便熏臭為其特點。若病則易從陽化熱,而見高熱,脈洪大,大渴,飲冷等症。
5、血虛體質: 面色蒼白無華或萎黃、唇色淡白、頭暈眼花、心悸失眠、手足發麻、舌質淡、脈細無力。
6、血淤體質:面色晦滯,口唇色暗,眼睚暗黑,肌膚甲錯,易出血,舌紫暗或有瘀點,脈細澀或結代。若病則上述特徵加重,可有頭、胸、脅、少腹或四肢等處刺痛。口唇青紫或有出血傾向、吐血、便黑等,或腹內有症瘕積塊,婦女痛經、經閉、崩漏等
7、痰濕體質:形體肥胖、嗜食肥甘、神倦、懶動、嗜睡、身重如裹、口中粘膩或便溏、脈濡而滑、舌體胖、苔滑膩。若病則胸脘痞悶,咳喘痰多;或食少,惡心嘔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腫,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渾濁;或頭身重困,關節疼痛重著、肌膚麻木不仁;或婦女白帶過多。
8、氣郁體質: 形體消瘦或偏胖,面色蒼暗或萎黃,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於激動,或憂郁寡歡,胸悶不舒,時欲太息,舌淡紅,苔白,脈弦。若病則胸脅脹痛或竄痛;或乳房小腹脹痛,月經不調,痛經;或咽中梗阻,如有異物;或頸項癭瘤;或胃脘脹痛,泛吐酸水,呃逆哎氣;或腹痛腸鳴,大便泄利不爽;或氣上沖逆,頭痛眩暈,昏仆吐衄。
祖國醫學認為,根據臨床上的癥候表現、脈象、舌苔,主要有以下八種體質:陰虛體質、陽虛體質、氣虛體質、血虛體質、陽盛本質、血瘀體質、痰濕體質、氣郁體質,其具體養生方法如下:
-1.陰虛體質養生法
-2.陽虛體質養生法
-3.氣虛體質養生法
-4.血虛體質養生法
-5.陽盛體質養生法
-6.血瘀體質養生法
-7.痰濕體質養生法
-8.氣郁體質養生法
1.陰虛體質養生法
(1)體質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