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重和身高的科學計算比例是怎麼計算的
體重指數BMI=體重/身高的平方(國際單位kg/㎡)
按照國際標准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即身高1.8m,體重在回59.94—答80.68kg為標准體重。低於59.94kg為偏瘦,高於80.68kg為偏胖。
身體質量指數(BMI,Body Mass Index)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肥胖程度和是否健康的重要標准,主要用於統計分析。肥胖程度的判斷不能採用體重的絕對值,它天然與身高有關。因此,BMI 通過人體體重和身高兩個數值獲得相對客觀的參數,並用這個參數所處范圍衡量身體質量。
(1)胰體質指數擴展閱讀
BMI身材參考
肥胖的世界標準是:BMI在18.5至24.9時屬正常范圍,BMI大於25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亞洲標准:亞洲人體格偏小,用肥胖的世界標准來衡量就不適宜。亞洲人的肥胖標准應該是BMI在18.5-22.9時為正常水平,BMI大於23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肥胖的中國標准:中國人雖屬於亞洲人種,體重指數的正常范圍上限應該比亞洲標准低些。有專家建議,中國人體重指數的最佳值應該是20-22,BMI大於22.6為超重,BMI大於30為肥胖。
㈡ 身體健康指標
血壓指數:我國健康人群的最適宜血壓水平為收縮壓(俗稱高壓)110mmHg,舒張壓(俗稱低壓)75mmHg,而西方的標准為收縮壓120mmHg,舒張壓80mmHg。阜外醫院經過對2萬多人長達15年的調查隨訪首次行出了上述中國人最適宜血壓水平參數,它傳達給我們這樣一個科學信息,當一個人的血壓值處於110/75mmHg這個范圍,他患冠心病、腦卒中的幾率最低,壽命最長。
血脂指數:調查得出的血清總膽固醇適宜范圍介於140m g/d l至199m g/d l之間,中國人的最適宜值為180m g/d l(如果已經得了冠心病,血脂應該控制在180m g/d l以下)。血脂異常會加速動脈硬化的發生及損傷腎臟。
體重指數:中國人流行病學的研究將體重指數(體重除以身高的平方)確定為18.5k g/m2至23.9k g/m2之間,而世界衛生組織確定的超重線是25,底線是18.5。對於中國人,如體重指數超過了24,易患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腦卒中。中國人的肥胖越來越嚴重,但是減肥也應適度,不宜底於18.5這個底線。
健康的飲食習慣有助於降低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症的發病率。因此應提倡少吃肉多喝奶,少吃紅肉,多吃白肉(魚肉和家禽肉),少吃葷多吃素,把飲食和運動結合起來的生活方式
㈢ 人的身高和體重比例是多少
每個人的身高和體重比例是不同的。身高和體重比例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內的重要標志之一。容一般用BMI來表示,中國的參考標准為:18.5≤BMI<24。
BMI指數,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
(3)胰體質指數擴展閱讀:
標准體重是反映和衡量一個人健康狀況的標志。過胖和過瘦都不利於健康,也不會給人以健美感。不同體型的大量統計材料表明,反映正常體重較理想和簡單的指標,可用身高體重的關系來表示。
MI值只是一個參考值。要真正量度病人是否肥胖,體脂肪率比BMI更准確、而腰圍身高比又比體脂肪率好、但是最好的看法是看內臟脂肪。因此,BMI的角色也慢慢改變,從醫學上的用途,變為一般大眾的纖體指標。
BMI指數是用體重千克數除以身高米數的平方得出的數字,是國際上常用的衡量人體胖瘦程度以及是否健康的一個標准。當我們需要比較及分析一個人的體重對於不同高度的人所帶來的健康影響時,BMI值是一個中立而可靠的指標。
㈣ 肥胖的標准判斷是多少
判斷人體肥胖有三個維度:
1、人體BMI指數:體重(kg)/身高(m)的平方。按中國標准來對照,BMI指數在18.5~23.9之間為正常體重、24.0~27.9之間為超重、大於28.0的則為肥胖。
2、腰圍:男性腰圍大於90cm,女性腰圍大於85cm,都屬於腹型肥胖。
3、人體體脂肪率:它反映人體內脂肪含量的多少,當男性體脂>25%、女性>30%就是肥胖一族。
看清上面這三個標准,我們不僅可從外形上判斷是否肥胖,也可以通過一定的檢查判斷人體內臟脂肪是否超量。在醫院的體重管理門診,通過「人體成分分析」檢查,還可以幫助你分析人體的脂肪佔比、肌肉含量甚至是內臟器官的脂肪含量,讓減肥更有針對性。
(4)胰體質指數擴展閱讀:
「糖」吃得太多 不長胖才怪
導致肥胖的根本原因在於營養攝入失衡,即攝入了過多的碳水化合物及能量過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體所需的主要營養素之一,每天給我們的身體源源不斷的能量。碳水化合物也可以理解為「糖」,它廣泛地存在於我們的食物中。
正常人體通過糖分獲得能量。你如果天天糖分(碳水化合物)攝入過多,超過你自身的日常所需,碳水化合物會變成大量的葡萄糖,肝細胞便會將過剩的葡萄糖轉變為脂肪儲存於體內,從而導致了肥胖。
因此,飲食的基本原則是「低碳水化合物,適量蛋白質和脂肪」,主要目的是「減脂肪」。減少攝入碳水化合物來阻斷葡萄糖對人體過多的能量供給,從而動用你自身的脂肪,通過燃燒脂肪供給能量實現減肥的目的。
㈤ 正常體重是多少,超過多少為肥胖,為多少偏瘦
正常體重需要根據本人身高和體重計算得出的BMI來計算,每個人實際情況不同,得到的結果也不同,具體公式為:BMI=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成人BMI量表上,<18.5被歸為體重不足。
對於超重和肥胖的標准,各國稍有差別:西方國家規定18.5~24.9為健康體重,25~29.9為超重,超過30為肥胖;我國BMI正常范圍為18.5~23.9,偏瘦指低於18,超重為24~27.9,肥胖為超過28。
舉例來看:身高160,體重75公斤,那麼BMI=75÷160÷160≈29.2,按照我國的范圍值來計算,就屬於肥胖。
注意事項:
專家指出,好身材不能只盯著體重,體脂率才是最誠實的胖瘦標准。體重大不一定是胖,瘦也不一定代表健康。有些人很瘦,但內臟脂肪含量很高;肌肉多了,才是健康的超重;腰圍、腰臀比也是判定中心性肥胖的重要指標。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男性腰臀比超過0.90,女性超過0.85,可診斷為中心性肥胖,需要及時進行體重管理。
專家建議,要想獲得理想身材,並不是體重升高或降低這么簡單,而是要增加身體的肌肉量。特別對60歲以上人群來說,適當進行增肌訓練,保持「微胖」,不僅能保護心腦血管、延長壽命,還能避免摔倒,提高生活質量。
㈥ 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多少屬於超重
超重根據BMI指數超來過25就屬於超重自。
超重和肥胖的定義是「可損害健康的異常或過量脂肪積累」。身體質量指數(BMI)是成人超重和肥胖最常用的衡量指標,它是按公斤計算的體重除以按米計算的身高的平方(kg/m2)。世衛組織將「超重」界定為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25,將「肥胖」界定為身體質量指數等於或大於30。
(6)胰體質指數擴展閱讀:
危害:
在全球范圍內,超重和肥胖導致的死亡人數高於體重過輕造成的死亡人數。在世界總人口中,65%的人生活在超重和肥胖致死人數高於體重過輕致死人數的國家中。這包括所有高收入和中等收入國家。全球范圍內,44%的糖尿病患者、23%的缺血性心臟病患者和某些癌症7% - 41%患者的病因可歸咎於超重和肥胖。
個人肥胖往往是攝入的熱量與消耗的熱量不平衡造成的結果。高熱量食品攝入量增加,而同時不相應增加身體活動,就會導致體重超重。減少身體活動水平也會導致能量失衡,從而引起體重增加。
㈦ 我的標准體重怎麼算啊
肥胖程度計算公式 BMI 法
體重指數 = 體重(公斤) 除 身高(米)的平方 kg/m2
正常體重 : 體重指數 = 18 - 25
超重 : 體重指數 = 25 - 30
輕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0
中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35
重度肥胖 : 體重指數 > 40
肥胖是指人體中脂肪積聚過多,它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繼發性肥胖,它是伴隨著某些疾病而發生的,如胰島性肥胖,甲狀腺機能低下性肥胖等(這類肥胖極為少見)。第二類為單純性肥胖,它伴隨內分泌等系統的變化,主要是由於碳水化合物及動物性脂肪攝取量超過了人體的消耗量,人體把多餘的物質轉化為脂肪儲存在各組織及皮下而發生的,男性一般脂肪沉積在腹部,女性多沉積於乳房、臀部、大腿上部(這類肥胖是最常見的)。
怎樣才算肥胖呢?一個人的身高和體重是有一定比例的。一般認為身高(厘米)減去105為標准體重(公斤),超過標准體重10%為「超重」,超過標准體重20%可以認為是肥胖(也有人認為超過標准體重30%才算肥胖)。還有人用身高在150厘米以下者減去100,身高151-165厘米者減105,身高在166厘米以上者減去110來計算標准體重。怎樣才能更確切的計算一個人的胖瘦呢?簡單的方法是採用下列公式計算:<BR><BR> 標准體重(公斤數)=身高(厘米數)-105 或者按下列公式計算也可:
男子:標准體重(公斤數)=身高(厘米數)-100-(身高-150)÷4 女子:標准體重(公斤數)=身高(厘米數)-100-(身高-150)÷2 肥胖症一般分為三度,體重超過標准體重的20—30%為輕度,超過30—50%為中度,超過50%以上為重度,其計算公式可按:
肥胖度=(實際體重-按身高計算的標准體重)÷按身高計算的標准體重×100% 例如,一位中年女子,身高160厘米,體重75公斤,則其標准體重為160-105=55(公斤)。如按另一公式計算,則為160-100-(160-150)÷2=55(公斤)。
肥胖度=(75-55)÷55×100%=36.1% 根據上述規定,凡超過標准體重的30—50%為重度肥胖,則此人屬於中度肥胖者。
為什麼吃同樣的食物,做同樣的活動,有的人發生肥胖,有的人卻體重很正常呢?有些人甚至吃得比別人少,活動比別人多,但仍然發胖呢?這除了與遺傳基因有關(即個人代謝上的明顯差異)外,同不愛運動,攝取的營養超過了消耗量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