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體質人類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急等,謝謝了啊!
看看哈維蘭的《文化人類學》。
㈡ 體質人類學怎麼樣
都21世紀了,書中還缺乏在生物分子水平上論述人種學,特別是缺乏用基因來講述世界各人種內情況,作容為教材缺乏應用現有科技指導分析。書中部分引用了其他著作中關於中國民族的一些體質類型情況。整體來說內容也不新。即便是從科普角度講,相比30年前蘇聯對體質人類學研究,都顯水平不足。 另外,此書對尼安德特人是否與現代人祖先有過婚合問題上持有老觀點認為是沒有。近20年來的基因學研究認為尼安德特人基因存在於現代歐洲和亞洲人基因里。結果我最近看到又有研究結果說沒有,也有新證據說有婚合。都不知道誰說的對了。還僅僅涉及一點皮毛知識而已,沒法判斷。
㈢ 體質人類學的意義
體質人類學對人們客觀地認識自身,掃除迷信,反對種族歧視和種族壓迫,改善人們的衛生健康狀況,促進社會經濟繁榮發展等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㈣ 體質人類學的介紹
體質人類學是人類學的分支,也稱「自然人類學1」或「人體學」。是研究人類群體體質特徵及其形成和發展規律的一門科學。通過人類群體體質特徵和結構的剖析,來探討人類自身的起源、分布、演化與發展,人種的形成及其類型特點,以及現代人種、種族、民族的分類等問題。為體育運動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材料,而體育運動發展又有助於改善人類群體體質特徵。體質人類學涉及人類進化、人種分類和人類體質變異等領域的比較研究,主要技術包括測量及觀察等手段。
㈤ 體質人類學有什麼分支學科
2.人類學分支學科,涉及人類進化、人種分類和人類體質變異等領域的比較研究,主要技術包括測量及觀察等手段。 從生物學角度研究人類,探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人類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體質和行為上的異同,人類自身的起源和進化、演變過程,人類種群的體質特徵差異,人類種族的分類及種族的地理分布狀況,人種差異的形成原因及人種差異的意義等問題。
根據所探討的問題和所採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傳統上體質人類學再被細分成靈長目學、古人類學、種族人類學、人種測量學等分支學科。靈長目學主要通過比較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身體構造和行為上的異同來探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古人類學通過考古發掘出來的古代人類骨骼、古人類及與之近似的動物化石來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演變過程。種族人類學主要研究種族分類、種族的起源和演變、種族體征差異的意義。不同種族的人體測量學主要對人類各種群的體質進行測量,對各種族的膚色、發型、頭型和體質進行分類和比較研究。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體質人類學不斷同有關學科相結合,又產生了諸如優生學、營養人類學、醫葯人類學、分子人類學等邊緣分支學科。http://ke..com/view/200664.html
㈥ 體質人類學的發展歷程
中國的體質人類學的萌芽可以上溯到2500 年前戰國時代的中醫經典著作《黃帝內經》,該書記載了不同地域人類的體質特徵,骨骼和內臟器官度量等方面的資料。漢代以後,隨著中西交通的發展,中國文獻中對不同體質特徵的人群記載也日益增多,反映了對人類體質特徵的初步觀察。北宋時期的王惟一(公元1026年)著有《銅人腧穴針灸圖經》,其所鑄造的經絡銅人是世界上最早最精巧的人體模型。劉昉(公元1150年)等的《幼幼新書》最早記錄了先天性畸形的資料。南宋末年,宋慈(約1247年)的《洗冤集錄》包含有體質人類學的萌芽。明代的王圻、王思義編寫的《三才圖會》記載有對人類五官形態的分類。這些雖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體質人類學研究,但卻是對人類體質研究的早期萌芽。
現代體質人類學是在19、20世紀之交開始從國外傳入我國的。體質人類學在中國的百年發展歷史可以大致分為四個階段,既19、20世紀之交至20世紀20 年代末的傳入和接受時期,20世紀30年代至1949年的本土化時期,1949年至1976年的曲折發展時期,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的縱深發展時期。 (19、20世紀之交至20世紀20年代末)
赫胥黎(T. Hexley,1825-1895)的《天演論》和達爾文(C. Darwin,1809-1882)的《物種起源》的中譯本在1898年和1903年先後在中國出版。這兩本著作對於進化論和體質人類學在中國的發展有重要意義。1918年,陳映璜的《人類學》一書出版。該書包括人種的特徵分類、分布,人類的起源、進化及生物文化史等內容。1924年出版了顧壽白的《人類學大意》。該書包括人類概說、人類性質、人類由來、人種分類法與差別、古代居民的研究等內容。蔡元培在任北京大學校長時,曾開設人類學講座。他在1928年任中央研究院院長時,設立人類學組,添設人類學科目。由於蔡元培在北京大學和中央研究院播下了人類學的種子,使得許多人到國外攻讀人類學,成為我國最早期的人類學家。
1920年,在北京協和醫學院成立了中國人類學與解剖學會,同年7月出版了博醫會報。在此期間,出版了許多人類學專著,如黃新民的《世界人種問題》(1927年),裴文中的《周口店成年猿人頭蓋骨發現之經過》(1929年)等。
在20世紀20年代末之前,中國的古人類學和現代中國人的體質研究主要是由外國學者做的,同時也開始有中外合作研究。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J.G.Anderson)在北京西南周口店村西的龍骨山一處50萬年前的洞穴堆積物中發現幾片石英片後,留下助手師丹斯基(Otto Zdensky)繼續發掘,當年發現了一枚古人類牙齒化石。1926年夏,師丹斯基在瑞典的實驗室中從由周口店運去的含化石的堆積物中又找到一枚古人類牙齒化石。在北京協和醫學院工作的加拿大人步達生(D. Black)將這些古人類化石命名為北京中國人(Sinanthropus pekinensis),一般稱為中國猿人北京種。1927年起,步達生與中國地質調查所合作在周口店進行發掘。1929年12月由裴文中在周口店發現了第一個中國猿人頭蓋骨。
在現代中國人的體質研究方面,最早的工作是布魯門巴赫(F. Blumenback, 1752-1840)對一具中國人頭骨的描述。據劉咸研究,在1902年以前,只有大約174具中國人頭骨被人類學家研究過,這些工作都是外國學者做的。在19世紀20年代,美國的人類學家A. Hrdlicka在北京的短期訪問期間測量了700個中國學生。1920年,在博醫會報中報道了300名中國人的顱骨測量數據和388例中國人的身高、體重、胸圍等指標。1924年,G. M. Morant在研究了包括中國人在內的大量東方人頭骨後得出結論,認為中國人構成蒙古人種或黃種人的大部分,雖然漢族、藏族、羌族以及中國的朝鮮族在頭骨的構造上有所不同,但他們共同形成了一個完全的種族組。1929年,在協和醫學院解剖教研室工作的P. H. Stevenson在生物問題統計研究雜志上發表了從長骨推測身高公式的人種差異。
在台灣,17世紀初隨荷蘭的殖民佔領,荷蘭軍醫曾對台灣原住民進行過身高測量。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之後,有多位日本人類學家在台灣進行過體質人類學研究。鳥居龍藏在1896年至1899年在台灣做過四次體質人類學調查。他認為,台灣原住民是由菲律賓群島、波里尼西亞群島和馬來半島遷移而來。在此之後,日本學者津崎孝道、安達島次等人陸續發表了有關台灣原住民頭骨、椎骨、牙齒等的人類學研究報告。這些研究都對中國的體質人類學發展產生了影響。 (20世紀30年代至1949年)
在這段時期,中國第一代體質人類學家和古人類學學家已經成長起來,吳定良、李濟、劉咸等體質人類學家開展了中國早期的體質人類學研究。楊鍾健、裴文中、賈蘭坡等古人類學家在周口店北京人猿的發掘研究中做出重要貢獻。吳定良在英國獲人類學博士學位後於1935 年回國,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人類學組主任兼研究員。他在中央研究院工作期間,終年奔走在少數民族地區進行體質調查,並積極籌建體質人類學研究所。他發表了10多篇體質人類學方面的論文,如1942年在英國皇家學會人類學雜志發表了中國南方壩苗的體質特徵。另外,吳定良還創刊和主編了中國人類學雜志,對中國體質人類學的發展起了奠基性的作用。1940年吳定良在中國人類學雜志第二冊報道了華北平原中國人之體質測量,測量了各種指數190項。 1947年9月浙江大學成立人類學系與人類學研究所,吳定良任系主任兼所長。在1946年至1948年期間,他還兼任暨南大學人類學系教授,為中國培養了第一批體質人類學科研人員和師資。1948年,吳定良當選為中央研究院院士。
李濟在20世紀20年代在美國攻讀人類學專業並獲得博士學位,回國後主要進行考古學研究,同時也進行過中國人的體質人類學研究。1937年,劉咸根據體質特徵將中國人分為三種類型,即華北人(主要分布在黃河流域)、華中人(分布在長江流域)和華南人(分布在珠江流域,福建,海南和台灣)。劉咸還進行過海南島黎族的體質研究。此外,吳金鼎進行過山東人的體質人類學研究。
在古人類學研究方面,到1937年周口店由於日本侵略戰爭被迫停止為止,共發現了大約40個猿人個體的化石以及一大批石器、用火證據和一百多種脊椎動物化石,其中哺乳動物接近100種。魏敦瑞(F. Weidenreich)對已發現的所有北京猿人化石做了相當詳細的研究。此外,1933年在周口店的山頂洞還發現了包括3具完整頭骨在內的代表8-10 個個體的古人類骨骼化石。根據伴生動物化石推斷,北京猿人(現稱為北京直立人)和山頂洞的晚期智人的年代分別為大約50萬年前和1萬年前至3萬年前。這些古人類化石除了在瑞典的烏普薩(Uppsala)保存的戰前運去的3顆猿人牙齒外,都在1941年日美開戰初期失蹤。
在台灣,1936年設立了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的解剖學教室設有兩個與體質人類學有關的講座,分別由日本學者森於菟和金關丈夫任教。前者主要進行台灣各種族之皮膚色調及蒙古斑(兒斑)等研究,後者則從事活體測量、骨骼測量、血型、手足紋理、軟部人類學和各種族學童身體發育等研究。
在此期間,中國的多所大學設立了人類學系,包括上海暨南大學、清華大學、中山大學、浙江大學等,培養了一批人類學方面的人才。同時出版了一批體質人類學的譯著和專著,如日本學者鳥居龍藏的《化石人類學》,古屋芳雄的《民族生物學》,長谷部言的《自然人類學概論》,西村真次的《人類學泛論》等。專著有吳敬恆、蔡元培、王雲五主編的《世界人種志》,葉為耽的《震旦人與周口店文化》,朱洗的《我們的祖先》等。 (1949年至1976年)
在這一階段,古人類學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但是,由於當時中國政治社會形勢的變化,古人類學研究在理論研究方面受到一定的影響。對現代中國人的體質人類學研究非常少。
在古人類研究方面,發現了大量化石,包括有古猿和早期人科化石、直立人化石、早期智人化石和晚期智人化石。
古猿和早期人科化石有森林古猿、拉瑪古猿和巨猿等。1956年2月地質工作者在雲南開遠發現五枚森林古猿牙齒。1957年在雲南開遠又發現五枚拉瑪古猿牙齒,年代為中新世晚期。1976年在雲南祿豐發現了拉瑪古猿的一些上、下頜骨和40多枚單獨的牙齒,年代為第三紀上新世早期。1956年在廣西大新縣一個山洞中發現了3枚巨猿牙齒。同年,在廣西柳城的山洞中又發現了一個巨猿下頜骨,年代為更新世早期。另外,在廣西和廣東還發現了47枚巨猿的牙齒,但確切地點不明。1965年在廣西武鳴一個山洞中發現了12枚巨猿牙齒。1968年和1970年在湖北建始發現了新的巨猿化石地點和250多枚巨猿牙齒,年代可能為早更新世晚期。1973年在廣西巴馬縣又發現一個巨猿牙齒,大新、武鳴和巴馬發現的巨猿化石的地質年代可能都是更新世中期。另外,在湖北建始發現的早更新世晚期的幾枚牙齒,被認為是類似南方古猿的類型。
直立人階段的古人類化石包括在雲南元謀發現的元謀猿人,在陝西發現的藍田猿人,在周口店發現的北京猿人新材料,以及在湖北鄖縣和鄖西縣發現的猿人牙齒。 1965年5月在雲南發現的元謀猿人材料包括左右上內側門齒各一枚,地質年代可能為早更新世晚期,絕對年代為距今170萬年前。藍田猿人的材料包括 1963年在陝西藍田陳家窩發現的下頜骨化石和1964年在藍田公王嶺發現的頭蓋骨和部分面骨化石。這些材料的年代可能為中更新世早期。1949年和 1950年在周口店發現了5枚猿人牙齒和2段肢骨。1958年,發現了一個非常完整的女性的下頜骨。1966年發現一個頭蓋骨的額骨和枕骨部分,與 1934年發現的2塊頭骨碎片可合拼成一個非常完整的頭蓋骨。另外,在周口店還發現了單獨的一枚猿人牙齒,大量舊石器,用火的證據和多種哺乳動物化石。
早期智人包括馬壩人、長陽人、丁村人和許家窯人等。馬壩人是1958年在廣東曲江馬壩獅子岩發現的一個頭蓋骨。長陽人是1956-1957年在湖北長陽發現的,是一塊左側上頜骨斷片連同2枚牙齒。丁村人遺址是1954年在山西襄汾丁村附近發現的,材料包括三枚人牙化石,大量舊石器和哺乳動物化石。三枚人牙是上內側門齒,上外側門齒和下第二臼齒,全是右側的,同屬於一個十二、三歲的小孩。1976年在丁村又發現了一塊大約兩歲幼兒的右頂骨的後上部。許家窯遺址在1976、1977年被大規模發掘,古人類化石包括較完整的頂骨三塊,枕骨兩塊,左上頜骨一塊(附連部分牙齒)和一些頂骨碎片和牙齒,分別屬於十多個個體。
晚期智人包括柳江人、資陽人、河套人等。柳江人化石是1958年在廣西柳江縣的一個岩洞發現的,材料包括一個完整的頭骨(缺下頜),兩段股骨和一右髖骨、骶骨、椎骨,屬於一個中年男人,股骨可能屬於另一個女人。資陽人是1951年在四川資陽的一處橋墩工程中發現的一個老年婦人的頭骨。河套人是1956年在內蒙古烏審旗發現的古人類左股骨下半段和一塊右頂骨碎片。另外,1972年在台灣的台南縣左鎮發現了一些晚期智人的頭骨碎片和牙齒,被稱為左鎮人。
這段時期現代中國人的體質人類學的研究寥寥無幾。在中國大陸,只有董悌忱的廣西僮族體質的人類學研究。在台灣,1950年後開始有中國學者進行體質人類學研究。台灣大學醫學院的蔡錫圭等在1960年進行過布農族人骨的測量研究。出版的與體質人類學有關的專著有方宗熙的《古猿怎樣變成人》,賈蘭坡的《北京人的故居》、《河套人》、《中國猿人》、《骨骼人類學綱要》、《中國猿人及其文化》,郭沫若、楊鍾健等的《中國人類化石的發現與研究》,劉鹹的《猴與猿》、武況甫編譯的《猿類的生活史》等。 (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
從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中國的體質人類學逐漸向縱深方向發展,在古人類學、現代中國人的體質研究以及相關的應用學科取得了很大進步。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與各省文管會、博物館等相配合,成為中國古人類研究的主要力量。20世紀70年代末以來,又有一批古人類化石出土。直立人階段的化石有1980年在安徽和縣發現的和縣猿人,1993年在南京湯山發現的南京人,1994年在遼寧營口發現的金牛山人等。早期智人階段的化石有 1978年在陝西大荔發現的大荔人,1982年在安徽巢縣發現的巢縣人等。這個階段的古人類學研究較注意新理論和新技術的應用。在理論分析時廣泛運用古生態學、埋藏學的研究成果來分析人類的進化過程。氨基酸年齡測定法、熱釋光斷代法、石製品微磨痕分析法等新技術也在古人類研究中得到應用。
在這段時期,多所大學新設或重建了人類學系,成為體質人類學教學和研究的重要基地。1980年香港中文大學設立人類學系,主要研究文化人類學,但也介紹體質人類學的一些內容。1981年中山大學復辦人類學系,1984年廈門大學成立人類學系,1999年雲南大學成立人類學系。這些大學都開設有體質人類學方面的課程並進行相關研究。另外,社會科學院考古學研究所,吉林大學邊疆考古研究中心,北京自然博物館等單位也進行體質人類學的教學或研究。1982年台灣大學的考古人類學系改名為人類學系。1999年台灣慈濟大學成立了人類學研究所,從事體質人類學等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另外,各醫學院校人體解剖學和公共衛生學方面的學者也成為體質人類學研究的一支重要力量。
這段時期,現代中國人的體質人類學研究方面的特點是研究范圍擴大,注重應用性研究,研究技術向微觀和分子水平發展。1979年和1986年分別在上海和北京舉辦了兩期全國人體測量訓練班,1984年和1985年先後出版了吳汝康等的《人體測量方法》和邵象清的《人體測量手冊》。這些為中國各民族的人體測量和觀察研究奠定了基礎,因此,全國各少數民族的人體測量和觀察研究大規模開展起來,到目前為止,已對全國43個少數民族的體質特徵進行過測量和觀察研究。人體測量學技術還被廣泛應用於各民族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研究和體育運動的研究等。 Heath-Carter體型法也在少數民族、運動員的體質研究中得到廣泛應用。
體質人類學的研究還涉及靈長類的解剖和生態,人類生理特徵的遺傳與變異,各少數民族正常膚紋,各種遺傳病患者的膚紋,各民族包括紅細胞血型抗原、補體成分、各種酶、耵聹類型、苯硫脲嘗味、色盲、結合珠蛋白等遺傳性狀在內的遺傳多態性研究,墓葬出土人骨的研究等。DNA多態性,主要是線粒體 DNA和Y染色體DNA被用於人類群體的親緣關系、進化和遷徙等研究。此外,人類工效學(human engineering,ergonomics)、法醫人類學(forensic anthropology)、古病理學和醫學人類學等與體質人類學關系密切的應用學科已經在中國初步建立起來並取得了一系列成果。
中國的體質人類學在經歷了上百年的發展後已經比較成熟,但是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距離。在21世紀,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國力的增強,一定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體質人類學研究的重要性,體質人類學的教育和研究一定可以獲得更大的發展。
㈦ 體質人類學的張實著作
書 名: 《體質人類學》
作者:張實
出版社:雲南大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09-7-1
ISBN:
開本: 16開
定價: 36.00元 體質人類學(Physical Anthropology)是人類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人類學是研究人類自身及其所創造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起源、形成、發展規律的科學。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有自然屬性,但人類又是生活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具有社會屬性,從廣義上來說,凡是研究人類的自然屬性的稱為體質人類學,凡是研究人類社會屬性的稱文化人類學。從狹義上來說,體質人類學是從生物和文化的視角來研究人類體質特徵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的變化及其發展規律的科學。
人類學這門學科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含義,在俄羅斯和歐洲大陸的許多國家,人類學是專指研究人類體質的學問,也包括靈長類學,這可以說是狹義的人類學;而在英、美等國家,人類學包括文化人類學和體質人類學兩大部分,其中文化人類學包括考古學、工藝學、社會學、民俗學和語言學等,體質人類學包括動物學、化石學、生理學、心理學和人種學等。1949年以前,我國採用英、美等國的廣義人類學:1949年以後採用前蘇聯等國的狹義人類學;如今則主要採用英、美的廣義人類學定義。
人類的形成受環境因素、遺傳因素以及社會文化因素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人類的體質與社會文化有密切的關系,而社會文化的發展也脫離不了人類的生物特性。體質人類學作為人類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重視利用地下發掘的遠古人類化石來說明人類自身的起源和早期的發展,而且強調根據現有的人類群體(種族、民族)體質特徵的比較研究來闡明他們的源流、社會文化特徵等。同時,體質人類學的研究為提高各民族的身體素質和健康水平提供了可靠的科學研究基礎。 前言
第1章緒論
第一節 體質人類學發展簡史
第二節 體質人類學學術體系
第三節 體質人類學基本理論
第四節 體質人類學基本研究方法
第2章生命起源
第一節 生命的定義
第二節 生命的化學進化
第三節 生命起源研究新進展
第3章生物進化機制
第一節 進化的概念
第二節 生物進化理論
第三節 物種形成
第4章人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第一節 人類的生物分類系統
第二節 地質年代與生物發展史
第三節 人是生物進化的產物
第四節 猿類是人類的近親
第五節 現代人的體質特徵
第5章人類起源與發展
第一節人和猿類的共同祖先
第二節 人科主要成員
第三節 人科起源的幾個重要理論問題
第6章人類的差異
第一節種族、民族與族群
第二節 影響人類體質差異的因素
第三節 人類體質差異的形成
第四節 人種分類
第五節 對種族主義的批判
第7章人類遺傳與變異
第一節遺傳與變異現象
第二節遺傳基本規律
第三節 遺傳方式
第四節 遺傳對人類體質的影響
第五節 遺傳物質的化學基礎
第8章人體基本結構
第一節 細 胞
第二節 基本組織
第三節 器官與系統
參考文獻
後記
㈧ 體質人類學的簡介
體質人類學源於16世紀。1501年,德國學者M.亨德發表了以人類學一詞為書名的著作,論述了人體解剖學和人體生理學。1871年 ,英國學者始將人類學中研究人類體質的領域稱為體質人類學。早期的體質人類學研究僅限於認識人自身的身體構造、人體測量和人種劃分。伴隨考古學 的發展和生物進化論 的確立,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人類自身的起源和進化、演變等問題成了關注的焦點。在很長一段時期里,人們對於人種體質特徵的研究,一般僅限於對人的發色、發型、眼色、膚色、面部平度、鼻部形態、唇部厚度、頭型、身高等外顯的體征形態進行測量、分類和研究;20世紀80年代以後,人們對人種體征的研究已深入到基因遺傳頻率和生物化學等領域,並開始傾向於根據基因分布情況,把家庭、家族或其他一些地域性種群,而不是把種族當作為具有研究意義的單位。
體質人類學闡述人類生物學上的發生及其進化方面的課題;確定人類同其他靈長類動物之間的差別;還要給各人種之間體質上的差異進行分類。現代體質人類學開始形成於19世紀前半期,自從達爾文《物種源始》於1859年發表後,進化論對體質人類學的發展產生巨大推動作用。達爾文的另一著作《人類的由來及性別選擇》(The Descent of Man and Selection in Relation to Sex,1871)也是一本重要論著,第一次提出了有關人類起源的有科學根據的假說。到1859∼1900年之際,人類學者承認,人種發展進化的歷史可溯至幾十萬年以前,而不是像過去所想的只有幾千年。20世紀早期,科學家揭示出遺傳學上的各種原理和ABO血型,這有助於體質人類學者們對不同人種之間的變異和差別進行研究,同時由於相對的和絕對的年代測定方法的發展,也使得人類學者們能夠確定人類化石和其他人造器物的年齡。
體質人類學的主要研究重點是人種進化的過程。這方麵包括發現過去人類化石遺存並加以描述以及分析這些骨化石明顯特點的重要意義,因為遺傳物質是進化史高度可靠的「指示器」,所以,對於不同人種之間和人類與其他動物之間的遺傳密碼、染色體、粒線體去氧核糖核酸進行比較分析,已證明在廣泛的人類學研究領域是一項行之有效的新方法。體質人類學對於至少可以上溯200萬年這一段時期內的人類體質方面的進化情況,提出了很多解釋。
㈨ 體質人類學是什麼玩意兒
在美國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就讀體質人類學專業的同學,回復如下:
按照美國的分類標版准劃分,人類學專權業有四個分支:
文化人類學
語言人類學
體質人類學
考古學
分別是從文化、語言、生理、歷史的角度來研究人類的演變。
體質人類學主要研究以下幾個方面:
研究個人的性別年齡等基本情況,及其生活的歷史等
研究一個人群的情況,如性別組成、年齡組成、社會分工等
古人類學,具體研究幾百萬年前人類的祖先、人類的起源還有人類的演變
靈長類學,即觀察猩猩、猴子的行為和社會結構,以此研究我們的人類社會
從基因的層面來研究人類的遷移、人類的進化等
國內的話,開設人類學專業的院校非常少,高校專業中與其最接近的可能是社會學、民族學這種,歸屬於法學這個學科門類,此外還有考古學,屬於歷史學這個學科門類。
㈩ 體質人類學的分類
根據所探討的問題來和所采自用的研究方法的不同,傳統上體質人類學再被細分成靈長目學、古人類學、種族人類學、人種測量學等分支學科。靈長目學主要通過比較人與其他靈長類動物在身體構造和行為上的異同來探討人類在自然界的位置。古人類學通過考古發掘出來的古代人類骨骼、古人類及與之近似的動物化石來研究人類的起源和進化、演變過程。種族人類學主要研究種族分類、種族的起源和演變、種族體征差異的意義。不同種族的人體測量學主要對人類各種群的體質進行測量,對各種族的膚色、發型、頭型和體質進行分類和比較研究。隨著科學研究的深入發展,體質人類學不斷同有關學科相結合,又產生了諸如優生學、營養人類學、醫葯人類學、分子人類學等邊緣分支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