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質舞蹈 > 衣原體質粒

衣原體質粒

發布時間:2021-02-09 11:26:51

㈠ 抗生素、細菌素、殺菌素的區別

細菌素與抗抄生素都由微生物產生,用襲量都很小,都具有一定的抗菌譜,能較強地抑制甚至殺死其它微生物。如在食品中加入十萬分之幾到萬分之幾的Nisin,就足以抑制許多革蘭氏陽性菌的生長和繁殖。因為細菌素具有與抗生素相似的一些性質和作用,因此細菌素最初甚至被認為就是抗生素。但是細菌素和抗生素是有區別的。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通過酶促反應將初級代謝物轉變為結構性的次級代謝物,諸如短桿菌肽S等,通過酶促反應把氨基酸轉變為結構復雜的化合物,而Nisin等細菌素則需要通過核糖體來合成,從而是真正的蛋白類物質。細菌素與抗生素的根本差別是:大部分細菌素只對近緣關系的細菌有損害作用,且具有無毒、無副作用、無殘留、無抗葯性、同時也不污染環境等優點。因此,細菌素的使用可以在部分情況下減少甚至取代抗生素的使用。

㈡ 家禽衣原體是否已經發現質粒的存在

家禽衣復原體是否已經發現質粒的存制在
解析幾何法由數學家迪卡爾創立,是用代數方法研究幾何圖形特徵的一種方法。微積分(通常稱為高等數學)方法是牛頓和萊布尼茨創立的。這種方法主要應用於求某種變化率(如物體運行速率、化學反應速率等);求曲線(曲面)切線(切平面);求函數極值;求解振動方程和場方程等問題。 必然性數學方法:這種方法應用於必然性自然事物和現象。描述必然性自然事物和現象的數學工具,一般是方程式或方程組。

㈢ 衣原體的共同特徵

1.體積大於病毒,約250~500nm(納米),在光學顯微鏡下可以查見。
2.含有DNA和RNA。
3.有細胞壁,過去認為無肽聚糖,但是最新研究結果表示
「肽聚糖」存在於復制中的「沙眼衣原體」內。
衣原體目(包括人類病原體「沙眼衣原體」在內的革蘭氏陰性寄生蟲)過去被認為是一個罕見的例外:它們編碼負責「肽聚糖」生物合成的基因,對-內醯胺抗生素敏感,但試圖檢測衣原體「肽聚糖」的努力過去卻一直沒有成功。
現在,這個被稱為「衣原體異常」的矛盾已被解決。利用一個新穎的「點擊化學」(click chemistry)方法來通過D-氨基酸二肽探針標記「肽聚糖」的這項研究,顯示「肽聚糖」存在於復制中的「沙眼衣原體」內。
只含微量的細胞壁,由二硫鍵連接的多肽作為支架。
4.對多種抗生素敏感。
5.具有一些酶類但不夠完善,這些酶缺乏產生代謝能量的作用,要由宿主細胞提供,須嚴格胞內寄生。能在雞胚卵黃囊膜、小白鼠腹腔和HeLa細胞組織培養物等多種活體內生長繁殖。
6.有獨特發育周期,僅在活細胞內以二分裂方式繁殖。
7.對抑制細菌的抗生素和葯物敏感。
衣原體Chlamydia以鸚鵡熱病原體和沙眼病原體為代表的專性寄生性的微生物。最早是由宮川米次等(1935)從腹股溝淋巴肉芽腫患者的染色體中作為宮川小體而發現的,被命名為宮川氏體(Miyagawanella)(E.Brumpt,1938)。其後,相繼又出現很多其它名稱,例如作為立克次氏體的親緣種被稱為Rickettsiaformis、Neor-ickettsia等,也有作為病毒類而稱之謂鸚鵝熱和腹股溝淋巴肉芽腫病毒(psittacosislymp
hogranvlo-ma,virus,PLV)、鸚鵝熱病毒群(Psittacosisvirusgroup)等,相當混亂。已按伯傑式分類法歸為衣原體目(Chlamidiales,L.A.Pagei等,1971)。然而尚有許多不明之處。侵染粒子呈直徑0.3微米的球形,可用光學顯微鏡看到;在被細胞壁和細胞膜包裹的細胞質中有核糖體;核酸同時含有DNA和RNA;已證明有葡萄糖代謝活性和蛋白質合成能力;在細胞液胞內增殖,不進入細胞質質內。侵染粒子通過吞噬作用進入細胞波胞內,轉化成一般稱為網狀結構體的粒子。網狀結構體通過分裂增殖,在浸染後期成熟為侵染粒子。因此,在增殖周期中,雖沒有保持作為粒子的連續性的潛伏期,然而,由於沒有證實網狀結構體的侵染性,所以從外表看起來,有一個相當於潛伏期的時期。為此,如上所述,微生物。衣原體與細菌的主要區別是其缺乏合成生物能量來源的ATP酶,也就是說衣原體自己不能合成生物能量物質ATP,其能量完全依賴被感染的宿主細胞提供。並以二分裂方式進行增殖,能被抗生素抑制。衣原體屬於原核類生物。圖片說明:Giemsa染色,油鏡(1000倍),見到一大單核細胞,包漿內有球形和橢圓形的包涵體。
生物學性狀
1.發育周期與形態染色
衣原體在宿住主細胞內繁殖有特殊生活周期,可觀察到兩種不同的顆粒結構:(1)原體(elementarybody,EB)直徑為0.2~0.4μm的小球形顆粒,有胞壁,內有核質和核蛋白體,是發育成熟的衣原體,為細胞外形式。Giemsa染色呈紫色,Gimenez染色呈紅色。原體具有高度的感染性,在宿主細胞外較穩定,無繁殖能力,通過吞飲作用進入胞內,原體在空泡中逐漸發育、增大成為網狀體。(2)網狀體(reticulatebody,RB)或稱始體(initialbody),EB通過吞飲作用進入胞內,由宿主細胞包圍EB形成空泡,並在空泡內逐漸增大為RB。直徑為0.5~1.0μm,圓形或橢圓形。電子緻密度較低,無胞壁,代謝活潑,以二分裂方式繁殖。RB為細胞內形式,無感染性,Macchiavello染色呈藍色。RB在空泡內發育成許多子代EB也稱為包涵體。成熟的EB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在感染新的易感細胞,開始新的發育周期,整個發育周期約需48~72h.
2.培養特性
衣原體為專性細胞內寄生,不能用人工培養基培養,可用雞胚卵黃囊及HeLa-299、BHK-21、McCoy等細胞培養。將接種標本的細胞培養管離心,促進衣原體粘附進入細胞;或在培養管內加入二乙氨乙基葡聚糖,以增強衣原體吸附於易感細胞,提高分離培養陽性率。
3.類型
根據抗原構造、包涵體性質和對磺胺敏感性,衣原體可分為沙眼衣原體、肺炎衣原體、鸚鵡熱衣原體三個種。沙眼衣原體有三個生物變種即沙眼生物變種、性病淋巴肉芽腫生物和鼠生物變種。其中沙眼生物變種有A、B、C、D、J、K、等血清型,性病淋巴肉芽腫生物變種有L1、L2、L3、L2a、四個血清。用單克隆抗體識別鸚鵡熱衣原抗原可分為4個血清型。肺炎衣原體只有1個血清型。
4.抵抗力
衣原體耐冷不耐熱,56~60度僅存活5~10min,在-70度可保存數年。0.1%甲醛液、0.5%石碳酸30min可殺死。75%酒精0.5min可殺死。對四環素、紅黴素、螺旋黴素、強力黴素及利福平均很敏感。
致病性與免疫性
1、致病機理:衣原體能產生類似格蘭陰性菌內的內毒素,靜脈注射小白鼠,能迅速使動物死亡。體外試驗提示,衣原體表面脂多糖和蛋白促進其吸附於易感細胞,促進易感細胞對衣原體的內吞作用,並能阻止吞噬體和溶酶體的融合,從而使衣原體在吞噬體內繁殖並破壞細胞。受衣原體感染的細胞代謝被抑制,最終被破壞。
2、疾病舉例
(1)沙眼:由衣原體沙眼生物變種A、B、Ba、C血清型引起。主要經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播,即眼~眼或眼~手~眼的途經傳播。當沙眼衣原體感染眼結膜上皮細胞後,在其中增殖並在胞漿內形成散在型、帽型、桑椹型或填塞型包涵體。該病發病緩慢,早期出現眼瞼結膜急性或亞急性炎症,表現流淚、有粘液膿性分泌物、結膜充血等症狀與體征。後期轉變成慢性,出現結膜瘢痕、眼瞼內翻、倒睫、角膜血管翳引起的角膜損害,以致影響視力,最後導致失明。據統計沙眼居致盲病因的首位。1956年我國學者湯飛凡等人用雞胚卵黃囊接種法,在世界上首次成功地分離出沙眼衣原體,從而促進了有關原體的研究。
(2)包涵體包膜炎:由沙眼生物變種D~K血清型引起。包括嬰兒及成人兩種。前者系嬰兒經產道感染,引起急性化膿性結膜炎(包涵體膿漏眼),不侵犯角膜,能自愈。成人感染可因兩性接觸,經手至眼的的途徑或者來自污染的游泳池水,引起濾泡性結膜炎又稱游泳池結膜炎。病變類似沙眼,但不出現角膜血管翳,亦無結膜瘢痕形成,一般經數周或數月痊癒,無後遺症。
(3)泌尿生殖道感染:經性接觸傳播,由沙眼生物變種D~K血清型引起。男性多表現為尿道炎,不經治療可緩解,但多數轉變成慢性,周期性加重,並可合並附睾炎、直腸炎等。女性能引起尿道炎、宮頸炎等,輸卵管炎是較嚴重並發症,導致女性不孕不育。該血清型有時也能引起沙眼衣原體性肺炎。
(4)性病淋巴肉芽腫:由沙眼衣原體LGV生物變種引起。LGV要通過兩性接觸傳播,是一種性病。男性侵犯腹股溝淋巴結,引起化膿性淋巴結炎和慢性淋巴肉芽腫。女性可侵犯會陰、肛門、直腸,出現會陰~肛門~直腸組織狹窄
(5)呼吸道感染:由肺炎衣原體及鸚鵡熱衣原體引起。肺炎衣原體引起急性呼吸道感染,以肺炎多見,也可致氣管炎、咽炎等。鸚鵡熱原為野生鳥類及家畜自然感染,也可經呼吸道傳然給人類,發生呼吸道感染和肺炎。
(6)其他:免疫性衣原體感染後能誘導產生異性細胞和體液免疫。
免疫性
衣原體感染後能誘導產生異性細胞和體液免疫。但保護性不強,為時短暫,因此衣原體的感染常表現為持續感染,反復感染或隱形感染。有些衣原體抗原注入人皮後內可造成免疫病理損傷。
基因組特徵
衣原體基因組大小在1.04Mb~1.23Mb 之間。其中沙眼衣原體D血清型基因組1.04Mb, G+C佔41.3%, 另有1個7 493bp的質粒。整個基因組有894個編碼蛋白的基因,存在特別強的DNA修復和重組系統,未發現前噬菌體基因。
抵抗力
衣原體對熱敏感,在60℃僅能存活5~10分鍾。衣原體耐冷,在-70℃可保存數年,冷凍乾燥可保存30年以上。常用消毒劑也能迅速殺滅衣原體,如75%乙醇0.5分鍾或2%來蘇液5分鍾均可將其殺死。紅黴素、強力黴素和四環素等有抑制衣原體繁殖的作用。
抗原結構
根據細胞壁的不同成份,可分為屬、種、型特異抗原。
1.屬特異抗原:是衣原體屬四種的共同抗原。位於胞壁,為脂多糖,類似革蘭陰性菌的脂蛋白-脂多糖復合物。用補體結合試驗檢測。
2.種特異抗原:大多數衣原體的種特異抗原位於主要外膜蛋白(major outermembrane protein, MOMP)上。用補體結合試驗和中和試驗檢測。
3.型特異抗原:為不同亞種的主要外膜蛋白抗原中的特異性成分。型特異性抗原差別的分子基礎是由氨基酸可變區的順序變化決定的。常用檢測的方法是單克隆抗體微量免疫熒光試驗(MIF)。
4.抗原變異:主要外膜蛋白抗原表位已發生變異,並易形成新的亞種。

㈣ 高中生物細胞問題一籮筐

我不知道你的盲點在哪,按我的理解,把分類及你提到的東西特點跟你清楚的說說吧:
1.生物:非細胞生物:病毒
細胞生物 :原核生物:細菌(乳酸菌,光合細菌,硝化細菌)
藍細菌(藍藻)
放線菌
立克次氏
支原體(支原體)
衣原體(衣原體)
真核生物:動物(蛔蟲)
植物
真菌(酵母菌)
原生生物:藻類(衣藻,黑藻,水綿)
原生動物(變形蟲)
原生菌

2.內質網高爾基體是真核生物特有的細胞器,部分真核的原生生物由於結構過
於簡單,僅一個細胞組成,很多生命活動都在細胞膜上完成,並沒有內質網
高爾基體結構,但是,原核生物是絕對不可能有內質網和高爾基體的

內質網分滑面內質網粗面內質網兩種,粗面是因為上面附著了核糖體,內質
網與三大物質代謝合成有關,可以向高爾基體分泌小泡即物質傳遞

高爾基體的主要功能是將內質網合成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與包裝,然
後分門別類地送到細胞特定的部位或分泌到細胞外。
在植物細胞中高爾基體與細胞壁的合成有關(合成纖維素果膠)

3.按分類中提到的順序介紹:
乳酸菌:沒什麼特別的,一類產乳酸的細菌而已
光合細菌:進行光合作用,沒有葉綠體哦,有光和所需色素而已
硝化細菌:在N循環中是重要角色,但是結構沒什麼很特別的
藍藻:很古老的種類,有光合片層結構,色素就在那上面
支原體:最小的細胞生物,只有核糖體一種細胞器
衣原體:一種致病原而已,不典型
以上生物無內質網及高爾基體
蛔蟲:最大的特色是沒有線粒體其它細胞器齊全
酵母菌:單細胞真菌,研究時常用的材料,它有質粒(質粒在細菌等原核生
物中廣泛存在)
衣藻,黑藻:均為藻類沒的說
水綿:有很大的葉綠體,記得生物書上做的那個好氧菌的實驗不?就是用的
這個
變形蟲:身體沒有固定形狀,單細胞結構簡單,無內質網及高爾基體
以上除變形蟲外均有內質網及高爾基體

我是生物專業的大二學生,以上內容均保證正確,有問題可以再問我,祝學習進步

㈤ 1原核生物和單細胞生物有什麼聯系 2真核細胞的DNA存在於哪裡主要在哪裡 3質粒是什麼簡單的介紹

剛才那個問題就是你問的吧?我回答完了你反而刪除,無法提交 。自己網路吧,靠自己雙手獲得,而不是吃別人咀嚼過的食物。

㈥ 原核細胞都有細胞壁麽

錯,支原體就沒有細胞壁

㈦ 支原體和衣原體有沒有質粒呢

支原體(如豬肺炎支原體等)、衣原體(如沙眼衣原體等)和藍藻都有質粒存在。
【由原核細胞組成的生物。包括藍細菌、細菌、古細菌、放線菌、立克次氏體、螺旋體、支原體和衣原體等。具有以下特點:
①核質與細胞質之間無核膜,因而無成形的細胞核。
②遺傳物質是一條不與組蛋白結合的環狀雙螺旋脫氧核糖核酸(DNA)絲,不構成染色體(有的原核生物在其主基因組外還有更小的能進出細胞的質粒DNA)。
③以簡單二分裂方式繁殖,無有絲分裂或減數分裂。
④鞭毛並非由微管構成,更無「9+2」的結構,僅由幾條螺旋或平行的蛋白質絲構成。
⑤細胞質內僅有核糖體而沒有線粒體、高爾基體、內質網、溶酶體、液泡和質體(植物)、中心粒等細胞器,核糖體的沉降系數為70S。
⑥大部分原核生物有成分和結構獨特的細胞壁等等。】

㈧ 原核表達載體可以分為哪幾類

不清楚你問的具體什麼問題,現在我用的是PET系統的原核表達載體,帶his標簽的內,原核載體容大類估計就分一種吧,不過是在序列上加一些標簽和啟動子的改變,
我知道的PET系列表達載體就有幾十種,因各類表達蛋白而異,
還有是一種叫bacmid的質粒,是一種穿梭質粒,能村在原核中也能在真核(昆蟲)中,這是bac-bac昆蟲表達系統中的,
現在都商業化了,如果這是你專業所需的話,建議你下載一份《PET SYSTEM MANUAL》看一下,有翻譯版的,看完了原核表達就超級清晰了。

㈨ 衣原體基因組特徵是什麼

衣原體基因組大小在1.04Mb~1.23Mb之間。其中沙眼衣原體D血清型基因回組1.04Mb,G+C占答41.3%,另有1個7493bp的質粒。整個基因組有894個編碼蛋白的基因,存在特別強的DNA修復和重組系統,未發現前噬菌體基因。

㈩ 病原生物學的重點是什麼

第1-2章
1.病原生物分類
2.革蘭氏陽性菌和陰性菌細胞壁的區別
3.胞壁缺陷細菌(L-型細菌)特性及醫學意義
4.細菌有哪些特殊構造:特性、功能及實際意義
5.細菌合成代謝產物及其醫學意義
6.細菌生長繁殖條件;根據對氧的需要分類。
第3章 細菌的遺傳與變異
1.細菌的變異現象 2.細菌的遺傳物質 3.細菌基因轉移的方式
4.噬菌體與細菌的相互關系 5. R質粒、 F質粒、S-R變異、 H-O變異
第4章 消毒與滅菌
1.物理消毒滅菌方法及適用對象; 紫外線的殺菌機理和特點
5.間歇滅菌法、巴氏消毒法、 高壓滅菌蒸氣滅菌法
第5章 細菌感染
1.細菌的侵襲力構成因素。
2.內毒素和外毒素的特性
3.細菌內毒素的生物學作用
4. 4種醫學上重要的細菌外毒素及其致病機理和引起的臨床症狀。
5.類毒素、抗毒素、細菌的感染類型(菌血症、敗血症、膿毒血症、帶菌者)
第6章 抗細菌感染免疫
1.正常菌群及其生理作用 。
2.條件致病菌,菌群失調
3.抗毒素免疫及抗細菌感染免疫的特點,
4.熟悉非特異性免疫構成因素。
第7章 細菌感染的診斷與防治
人工自動免疫和人工被動免疫應用的生物制劑有哪些?
第8章 化膿性細菌
1. 致病性葡萄球菌鑒別要點;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SPA。
2.鏈球菌屬的分類、致病性、抗O試驗原理及意義
3. 肺炎鏈球菌、甲型溶血性鏈球菌的致病性,兩者的鑒別要點。
4.淋病奈瑟菌和腦膜炎奈瑟菌的形態培養特性,致病性。
第9章 消化道感染細菌
1. 大腸埃希氏菌的致病性、分類。
2. 沙門氏菌屬的抗原構造、所致疾病、免疫性及微生物學檢測。
3.志賀菌屬、霍亂弧菌的分型、致病性。
第10章 呼吸道感染細菌
結核分枝桿菌的生物學特性,致病性、免疫性;結核菌素試驗。
第 11章 厭氧性細菌
厭氧芽胞梭菌屬種類及所致疾病(感染途徑,致病條件、致病機理、特異性防治)
第12章 動物源性細菌
布魯菌屬、炭疽芽胞桿菌、疫耶爾森氏菌的形態、致病性(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第13章 放線菌屬
以氏放線菌所致疾病及微生物學檢查
第14章 螺旋體
對人致病的螺旋體有哪幾個屬,引起何種疾病(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形態學檢測常用染色方法
第15章 支原體與脲原體
支原體的結構特徵,肺炎支支原體、脲原體所致疾病。
第16章 立克次氏體
普氏立克次體、斑疹傷寒立克次體、恙蟲病立克次體的致病性(所致疾病、傳播媒介);外斐氏反應
第17章 衣原體
發育周期;沙眼衣原體的致病性
第18章 病毒的基本形狀
1.病毒體、病毒的測量單位。病毒的結構、化學組成及其功能。
2.病毒增殖的特點;病毒的增殖周期。
3. 病毒的異常增殖,病毒的干擾現像, ts株
第19章 病毒的感染與免疫
1.水平傳播、垂直傳播;包涵體;CPE。
2.病毒感染類型(病毒持續性感染);病毒對宿主細胞致病作用。
3.干擾素、中和抗體的概念及抗病毒機理。
第20章 病毒感染的診斷與防治
1.病毒的分離培養的方法及在細胞培養中增殖的指標。
2. 二倍體細胞株、傳代細胞系、PFU、亞單位疫苗。
第21章 呼吸道感染病毒
1.流感病毒的結構特徵、分型、變異機理、分離與鑒定程序
2. 冠狀病毒和SARS冠狀病毒;麻疹病毒;風疹病毒致病性。
第22章 消化道感染病毒
1.脊髓灰質炎病毒的分型、致病性、特異性防治。
2.柯薩奇病毒和埃可病毒、腸道病毒70、71型的致病性
第23章 肝炎病毒
1.5種肝炎病毒的致病性(傳播途徑、致病特點)
2.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態與結構特徵;抗原抗體種類,血清學檢測指標及檢出意義;防治措施。
第24章 蟲煤病毒和出血熱病毒
1.流行性乙型腦炎病毒的傳播媒介、儲存宿主和中間宿主;致病性及特異性防治。
2.漢坦病毒的致病性(傳染源、感染途徑、所致疾病)。
3. 登革病毒、森林腦炎病毒的傳播媒介及所致疾病。
第25章人類皰疹病毒
1.人類皰疹病毒(HHV)的種類及其所致的主要疾病.
2. HHV引起感染類型有那幾種?舉例說明
第26章 逆轉錄病毒
1.逆轉錄病毒的共同特性(結構特點和復制特點)
2.HIV、HTLV的傳播途徑、所致疾病。
第27-28章 其他病毒 朊粒
1. 狂犬病毒形態、致病性、防治 . 固定毒株、內基小體 Negri body
2.朊粒概念及所致疾病
第29-31章 真菌
1.真菌的形態與結構
2.真菌的培養特性菌落類型。
3.淺部感染真菌的種類及所致疾病
4.白假絲酵母菌、新生隱球菌的致病性、微生物學檢查。
第32-34章 寄生蟲總論
1.機會性寄生蟲中間宿主、終宿主、保蟲宿主 轉續宿主的概念。
2.帶蟲免疫及伴隨免疫
第三十五章 線蟲
1.基本概念 生物源性蠕蟲(biohelminth);土源性蠕蟲(geohelminth) ,
幼蟲移行症(larva migrans);夜現周期性 (nocturnal periodicity )
2.蛔蟲、鉤蟲的生活史、致病、病原學診斷的取材及檢測方法。
3.蟯、鞭、絲蟲、旋毛蟲、糞類圓線蟲的寄生部位、感染階段、感染方式、病原學的取材和檢查方法。
例:1.蛔蟲並發症;
2.鉤蟲致病的最主要的症狀,鉤蟲感染引起貧血的機制;
3.旋毛蟲致病過程及臨床表現;
4.蟯蟲流行特點及其原因;
5.鞭蟲致病特點;
6.糞類圓線蟲的致病性。
第三十六章 吸蟲
1、華支睾吸蟲; 衛氏並殖吸蟲; 日本血吸蟲(Schistosoma japonicum )的生活史、致病(機理、主要臨床表現)、病原學診斷、防治原則
2、薑片吸蟲、斯氏狸殖吸蟲的寄生部位、感染階段、感染方式及病原學檢查方法。
例:
1.肝、肺、血吸蟲的生活史比較;
2.肺吸蟲的肺病變、異位寄生與損害;
3.血吸蟲卵從血管進入腸腔的機制;蟲卵肉芽腫發生機制、好發部位、所致臨床症狀與體征。
第37章 絛蟲
1.棘球蚴沙,人體囊蟲症
2.鏈狀帶絛蟲的生活史、致病、病原學診斷的取材及檢測方法
3.肥胖帶絛蟲、細粒棘球絛蟲、闊節裂頭絛蟲 曼氏裂頭蚴、短膜殼絛蟲的寄生部位、感染階段、感染方式、 病原學的取材和檢查方法。
例:
1.裂頭蚴感染方式、常見寄生部位。
2.豬帶絛蟲和牛帶絛蟲形態與生活史的區別、診斷與鑒別診斷。
3.人體囊蟲症的感染階段、感染方式、好發部位、臨床分型及其診斷方法。
4.棘球絛蟲流行與致病特點、診斷性取材時的注意事項。
5.短膜殼絛蟲的生活史與致病特點;
第38-41章 原蟲
1.再燃(recrudescence)與復發(relapse)
2.阿米巴原蟲、瘧原蟲、弓形蟲生活史、致病、病原學診斷的取材及檢測方法。
3.藍氏賈第、滴蟲、杜氏利什曼原蟲、卡氏肺孢子蟲、
4.隱孢子蟲寄生部位、感染階段、感染方式、
5.病原學的取材和檢查方法
例:
1、阿米巴腸潰瘍特點、腸阿米巴病與腸外阿米巴病的臨床表現、傳染流行特點;
2、滴蟲致病機制;
3、瘧原蟲紅細胞內發育與瘧疾主要症狀、診斷、傳播的相關性及其臨床意義;
4、瘧疾貧血機制、發作機制;
5、弓形蟲生活史與致病特點;
6、肺孢子蟲、隱孢子蟲的致病特點與所致疾病。
第43-45章 醫學節肢動物
1.生物性傳播及其類型。
2.常見節肢動物重要種類、主要危害與疾病關系、傳病方式。

閱讀全文

與衣原體質粒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