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是純陽人
就是陽年陽月陽日陽時的人
『貳』 什麼是純陽體
在修煉當中,常說某人修得很好,已經修成『純陽體』。那麼,純陽體是什麼意思呢?首先要知道生命到六道中輪回,是根據生命八識田裡的種子中所帶有的罪孽和福德的多少來定的。這些種子都具有自己的力。當一段生命體壞了,就會出現死亡。再重新塑造一個新的生命體來寄住。那麼,這個新的生命體由誰來決定呢?不是閻王小鬼,也不是天王老子,是這生命自己的業果來決定。生命八識田裡的種子都是與此生命有關聯的其它生命的信息,也叫『緣』。當善緣大於惡緣,生命就往上面的方向投生,如人道、天道、阿修羅道;當惡緣大於善緣,生命就往下面的方向投生,如:畜生道、餓鬼道、地獄道。所以說人的投生取向是自己的作為決定的。別人無能為力。有一句話:「佛力再大也大不過業力」,其意思就是說外因要靠內因才能起作用。佛只是告訴你脫離苦海的方法和指明道路。至於信不信,願意修不修,那就看個人的智慧顯露的程度來定了。還有一句話:「業力再大也大不過願力」,其意思通俗地說,就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個殺人越貨的強盜,就算他的罪惡再大,只要一念懺悔心,誠心信佛,靜心修煉,他就可以修得正果。相反,有些人罪孽可能不算太深,但是誠心不夠,牽掛太多,捨不得撒手。那就是再怎麼念佛,佛也沒有辦法去幫助他進入極樂世界。生命投生到人道來,基本上是帶著三分善緣七分惡緣,就組成了人體這么一個平衡體。投生到畜生道,是有百分之一百的小惡緣,所以就長成披毛帶角的動物。人有修煉,動物也有修煉。比如牛吃的是草,擠出來的是奶;牛幫助人耕田運貨,這都是在積德行善。當他們的善行達到一定比例,下一輩子成為人的可能性就很大。人出生時帶著三分善緣七分惡緣,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改變著這個比例。而任何修煉就是為了減少惡緣,增加善緣。修儒道的人能夠保持這個比例就算不錯了;修天道教的人也是需要很刻苦地修自己的肉體,少部分修德行,只要修得好,有上到天堂的可能。但是沒有脫離輪回的束縛。上天享福的同時也是在造孽,所以,修天道的人還是很容易落入三途。人只有修佛道,遵循佛的戒律,就是在消除自己的罪孽。當一個修煉很得力的人,做了很多的好事利益眾生,那麼它原來所帶的七分惡緣就轉變成善緣了。那麼他這個時候的身體里只有善緣,沒有惡緣。這樣的身體就叫「純陽體」。沒有孽緣就不會得病。純陽的『陽』不是陽剛的陽,而是指身體光明,沒有陰暗。所以,「純陽體」與男性的性功能沒有關系。就算是女人,也可以修成「純陽體」。至於說道家「純陽體」血液變成白色的,我認為是不可能的。但是聽說古人中有這樣的事例,我認為是那些神仙高人的障眼法。為的是讓凡人認識他的與眾不同。再說欲界的生命體就是因為有性慾,才稱為欲界。但是,越向上性慾越淡。離開欲界後就沒有了性慾了。一般能稱為仙人,就應該對性的慾望很淡很淡。要是你自己想知道自己修得怎麼樣?可以測試自己的性慾是否旺盛來判斷。
『叄』 中醫說的純陽之體是什麼意思
「純陽之體」有兩來方面含義:一是源說小兒生機蓬勃,二是說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水谷精氣的需求尤其迫切,為了適應各個階段生長發育的需要,常常相對的感到陰液不足和生機旺盛。
「稚陰稚陽」的含義說的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的陰陽,陰指小兒體內的精、血、津、液等物質,陽是指小兒體內各臟腑的生理活動,「稚陰稚陽」是指小兒在物質基礎和功能活動上均處於不完善的狀態。
「純陽之體」有兩方面含義:一是說小兒生機蓬勃,二是說小兒生長發育迅速,對水谷精氣的需求尤其迫切,為了適應各個階段生長發育的需要,常常相對的感到陰液不足和生機旺盛。
「稚陰稚陽」的含義說的是,中醫理論體系中的陰陽,陰指小兒體內的精、血、津、液等物質,陽是指小兒體內各臟腑的生理活動,「稚陰稚陽」是指小兒在物質基礎和功能活動上均處於不完善的狀態。
『肆』 中醫兒科學的純陽學說
關於純陽與稚陰稚陽學說
「純陽」與「稚陰稚陽」都是古代醫家用來說明小兒生理特點的理論。「純陽」是指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稚陰稚陽」是指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骨骼肌肉、筋骨皮毛以及精神意識等與成人相比均屬不足。
「純陽」最初用來說明宇宙現象。[原文]《顱囟經·脈法》中用以引申說明小兒的生理特點,提出「凡孩子三歲以下,呼為純陽,元氣未散」。之後,歷代醫家也紛紛用「純陽」理論說明臨床的脈象特點、治療法則、疾病性質與發病特點。但是從生理方面來理解「純陽」,則認為是用以說明小兒時期生機蓬勃,發育迅速這一特點的。
稚陰稚陽學說在理論上是純陽學說的發展,說明小兒體質除生機蓬勃,發育迅速之外,還存在臟腑嬌嫩,形氣未充的一面。稚陰稚陽學說也為小兒發病容易這一病理特點奠定了理論基礎。
純陽與稚陰稚陽學說,都是在陰陽學說范疇內,從不同角度反映了小兒生理特點,同時也為闡明小兒病理特點,指導臨床治療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
發病原因與病理特點
小兒疾病的發生,其病因雖與成人基本相同,但由於小兒的體質特點,故還有其特殊性。小兒疾病的發生,一是機體正氣不足,御邪能力的低下,二是由於對某些病邪的易感性所致。由於小兒臟腑柔弱,不僅發病容易,而且變化迅速,邪正之間、寒熱虛實之間,易於消長轉化,反映出易虛易實的病理特點。但小兒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患病後如及時診治,機體易趨康復,此乃小兒另一病理特點。
外感六淫、癘氣
六淫即風、寒、暑、濕、燥、火,風為百病之長,佔小兒外感致病因素中第一位。小兒肺常不足,腠理不密,肌膚疏鬆,風邪從口鼻、皮毛而入,引起感冒、咳嗽、哮喘、肺炎喘嗽等肺系疾病。風為陽邪,善行而數變,風邪外襲,發病多急,傳變較快。
小兒外感風邪常易與其它病邪兼夾致病,常見有夾寒、夾熱、夾濕等。
寒為陰邪、易傷陽氣,如小兒軀體受寒,或為飲食生冷所傷,則寒邪犯肺,痰飲內停,最易發生冷哮。若寒邪直中脾胃,脾陽受損,可發生寒瀉。若遷延不愈,可由脾及腎,傷及腎陽。寒性凝滯,寒凝則血澀,常導致氣血運行不暢。
暑為陽邪,其性炎熱,小兒感受暑熱,可表現為熱、痰、風、驚的病理變化,以及一些小兒夏季特有的病證。
濕性粘滯,小兒脾常不足,故小兒腹瀉最為多見,感受濕邪還可引起其他疾病。如濕阻脾胃,可導致食慾不振,濕與熱合,流注經絡,可發生痿證等。
秋燥之氣,易傷津液,燥邪可致疫喉及肺燥傷陰之證。
火為陽邪,輕者為溫,重者為熱,甚者為火。
除以上六淫之邪外,小兒還常易感受疫癘之氣,而引起時行疾病如麻疹、水痘,小兒麻痹症,丹痧等。感受疫癘之氣,病情常較危重,並有相互傳染的特點。
飲食內傷
飢飽失常小兒不知飢飽,飲食失宜,而易傷及脾胃,導致運化功能失常。如乳食過度,則脾胃為病,不能蒸腐運化水谷,可發生食積、嘔吐、腹脹、腹瀉等證。
飲食不潔小兒脾胃薄弱,如飲食不潔則損傷腸胃,可致腹瀉、嘔吐、痢疾等腸胃疾病及腸道寄生蟲病,嚴重者可致食物中毒,甚則危及生命。
飲食偏嗜有些小兒常見偏食、挑食等不良習慣,食譜單調,致使營養缺乏,日久則脾胃虛弱,氣血化生乏源。臨床出現食慾不振,形體消瘦,面色少華等氣血不足,脾胃虛弱之證,常可影響小兒生長發育。
胎產損傷
小兒病因除以上外感六淫及內傷乳食外,還與胎稟因素及產時損傷有關,如孕母嚴重營養不良可以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易發生流產和早產,出生的嬰兒常為低出生體重兒。孕母疾病對胎兒也有影響,有些時行疾病可直接傳給胎兒如水痘、風痧等。
在分娩過程中,如產程過長或胎吸、產鉗等工具使用不當,可導致頭顱血腫、斜頸、青紫窒息、不乳不啼等證,嚴重者出現抽風痙厥、尖叫尖啼。在斷臍及臍帶結扎過程中,如不重視清潔衛生,則可發生臍風、赤游丹等疾患。
稟賦因素
稟賦因素包括遺傳因素,小兒某些疾病與遺傳因素有關,如癲癇、哮喘諸病。癲癇在《素問·奇病論》中已有「此得之在母腹中時」的記載。哮喘多為宿疾,其發病也與母體遺傳有關。其他如病理性黃疸、某些出血性疾病等,也與胎稟、遺傳有關。
病理特點發病容易,傳變迅速
發病容易是指小兒容易感染病邪而發病。小兒臟腑嬌嫩,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差,加之幼兒寒暖不能自調,乳食不會自節,故在外易為六淫所侵,在內易為飲食所傷,以及胎產稟賦因素,所以小兒易於感觸,容易發病,且年齡越小,發病率越高。
小兒脾常不足,運化力弱,容易引起疳證,食積,泄瀉等症。
小兒腎常虛,易發生先天元精不足而引起各種疾患,如解顱、胎怯胎弱、五遲五軟等疾病,也可由脾胃之精攝取不足,影響腎氣藏精而產生佝僂病等疾患。
傳變迅速是指小兒在疾病過程中容易發生轉化,變化多端,其主要表現為「易虛易實」、「易寒易熱」。
臟氣清靈,易趨康復
小兒感染疾病傳變迅速,寒熱虛實錯綜復雜,但小兒體稟純陽,生機蓬勃,活力充沛,組織再生和修補的過程較快,且病因比較單純,疾病過程中情志因素的干擾和影響相對較少,所以輕病容易治癒,重病若及時診治,護理得宜,大多數也能獲得痊癒。
『伍』 小孩子為什麼是純陽之體
純陽之體生理學名詞。為小兒生理病理特點之一。一般在小孩發育旺盛時期,其陽氣當發,生機蓬勃,與體內屬陰的物質相比,處於相對優勢;
『陸』 什麼是"小兒純陽之體" 在中醫里
指的是小孩生機勃勃,生長發育變化很快。也有說「稚陰稚陽」的,因為小孩很脆弱,很容易生病。
『柒』 什麼樣才算八字純陽,八字純陽怎麼看
天乾地支純陽,就屬於純陽八字
『捌』 純陽是什麼意思
1.純一的陽氣。古代以為陰陽二氣合成宇宙萬物。火為純陽,水為純陰。回 2.陰陽家以農歷四月己巳答日為純陽。 3.傳說中神仙呂洞賓的別號。亦稱"純陽子"。相傳為唐末人,名岩,舉進士不第,後隱居終南山,不知所終。見宋吳曾《能改齋漫錄.神仙鬼怪》。元明小說中列為八仙之一。
『玖』 小兒是純陽之體嗎
買過一本中醫葯高級叢書(黃色封面的)《中醫兒科學》,提到對於小孩子的體質,有兩種說法: 1. 小兒是純陽之體 2. 小兒是稚陰稚陽之體。 最近斷斷續續地在心裡想了幾個月(也只是偶爾想起才會思考一二),覺得似乎有點清晰了,特意寫在這里,請各位大家指點迷津。 我認為,兩種說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也有一定的條件限制。 小兒乃純陽之體的說法,是因為古人認為,小兒秉承父母的精元,從先天的精氣發展而來,以肝氣為主,生機盎然,生命力極強,新陳代謝快。 「純陽之體」這個結論,是從體質的本質(陰陽兩者誰為主導)得出的。可以說是對「質」的描述。 而稚陰稚陽,則偏重於陰陽「量」方面的描述。 在我看來,陰陽的變化,其實對於小孩子來說,不同階段還是有不同的特點。 在生命剛結合的階段,還沒有很多實質的細胞或者組織時,我認為這時候的生命在很大很大的比例上是「純陽之體」,充滿了能量和無窮的可能性。 而陽生陰長,隨著細胞的不斷增多,人體各器官的發育,陰陽的比例在慢慢發生變化,稚陰在慢慢成長壯大。 君不見,新生兒的生長速度在第一年是很快的,而到了三歲以後就開始緩慢下來,但是仍然比成年人或者老年人要快得多。 通過觀察我的孩子,我覺得可以把孩子的生長看做以下幾個比較明顯的階段: 1. 胎兒期:胎兒沒有呼吸到天地之氣,還是主要靠父母的精元和母親的營血發育,因此在很大比例上屬於「純陽之體」,陰體甚少。2. 新生兒期(一歲以內):嬰兒雖然呼吸到天地之氣,也通過脾胃開始吸收母乳以及其他水谷精微,有了一定的稚陰,但是總體來說,仍然是陽很多陰很少,仍然是靠先天的精元提供發育的動能。 3. 幼兒期(三歲以內):陰體比新生兒期多了很多,但是和成年人比較,仍然是陽多陰少。 4. 隨後,在整個幼兒期和青少年期,總體的趨勢是陰體在不斷增加,陽氣雖然沒有衰減,但是和陰體在比例上越來越接近,最終達到了青壯年期的陰陽平和。理由依據:1. 在中國,不同地區的孕婦都有很多飲食上的禁忌,主要來說都是忌特別寒涼的食物,擔心損傷了先天的陽氣(腎陽),也不允許吃很溫補的食物,擔心導致血熱妄行,胎兒不保。 2. 而所有的孕婦,都顯得比正常時候體溫偏高,新陳代謝加快,特別怕熱不怕冷。這正是胎兒腎元陽對母體的影響結果。3. 5. 如果飲食調理不當,喝水少了,小孩子會出現喜怒,喜歡咬人的情況。這個時候,有經驗的老人家就會說「孩子起肝火了」。6. 小孩子一發燒,通常體溫在很短時間內就蹭蹭蹭上去了,弄得父母經常要半夜三更地去看急診。為什麼孩子發燒會這么容易高燒呢?西醫說是小孩子的體溫調節系統還沒有完善。這個結論更像是個描述性句子,而沒有分析本質。如果不是孩子體內的陽氣多,一發燒會這么容易高燒嗎?一次,我孩子燒到40度的時候,我的寒山師父說那證明正氣還強。7. 健康的小孩子穿衣服,其實只需要比大人多穿一件。而即使是皮膚涼冰冰的,但是手心和腳心多半都是熱乎乎的。反而我自己,經常腳心涼冰冰的。 8. 一旦吊針吊得多的小孩子,發育會比較慢一些,臉色泛黑或者泛青色。手腳心也不會很熱。 9. 一般胖乎乎的小孩子,舌苔偏厚,而瘦猴子一樣的小孩子,皮膚經常摸起來偏熱,感覺像有低燒一樣。 我覺得可以驗證我以上想法的理由依據有很多很多。 只有弄清楚了這個根本的問題,我們才會對孩子的養育、護理、乃至醫治有一個系統的看法。
『拾』 為什麼中醫書說三歲以下都是純陽
中醫常講,小兒是「純陽之體」,體質偏熱,容易出現肺熱、胃熱的現象,主要表現出經常感冒、反復咳嗽、咳嗽痰多且黃、口乾、口臭、消化不良、大便乾燥等特點。現在又是春天,氣候多變,天氣乾燥,感冒時有發生,多數孩子出現肺熱感冒。孩子出現下列症狀可以針對症狀採用中葯治療,或者使用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一種葯進行治療。 症狀一:反復咳嗽 反復咳嗽是肺熱的典型症狀之一,出現反復咳嗽的症狀,可以給孩子選擇清肺熱的葯物,比如麻黃、杏仁等有滋陰潤肺,宣肺止咳的功效。 症狀二:痰多痰黃 痰多痰黃說明孩子體內熱較重,一定要選擇清熱解毒效果好的中葯,比如我們常用的金銀花、黃芩、連翹、板藍根、魚腥草等,這些中葯不僅可以治療孩子痰多痰黃,還能抑制細菌和病毒,對抗流感。 症狀三:口乾口渴 孩子口乾、口渴在這個季節較為常見,這個時候需要選擇滋陰潤燥的中葯,比如知母,麥冬,書中記載麥冬有清養肺胃之陰,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的功效,所以不防取適量麥冬,給孩子泡點水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