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進行健美鍛煉,能夠發達肌肉、增長力量;增進健康、增強體質;改善體形體態、矯正畸形;調節 心理活動,陶冶美好情操;提高神經系統機能,培養頑意志品質。
(一)發達肌肉,增長力量 健美運動的一個突出作用是可以有效地發達全身肌肉,增長力量。在人體中,由肌肉、骨骼、關節和韌 帶等共同組成了運動器官,使有機體得以進行各種各樣復雜精細的運動,而一切運動的原動力就是那些大大小小的肌肉。
(二)增進健康,增強體質 經常從事健美鍛煉,能對心血管系統、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等各內臟器官的功能產生良好的影響。 健美鍛煉可使心肌增強。心臟容量增大,血管彈性增強,從而提高心臟的收縮力和血管的舒張能力,使心搏有力,心輸出量增加。由於心臟的工作能力和儲備能力都提高了,這就能承受更大的負擔最。健美鍛煉還能使血液中的紅血球、白血球和血紅蛋自增加,從而提高身體的營養水平、代謝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 力。 健美鍛煉對呼吸系統的機能也有良好的影響。健美鍛煉還能提高消化系統的機能,同時,肌肉的活動可促使胃腸的蠕動增強,消化液分泌增多,使消化和吸收能力得到提高,食慾增加。綜上可見,健美運動能有效地增進人體 的健康水平,增強體質。
(三)改善體形體態。 矯正畸形體形主要是指全身各部位的比例是否勻稱、協調、平衡和諧,以及主要肌肉群是否具有優 美的線條。體態主要是指整個身體及各主要部位的姿態是否端正優美。我國自古以來就很重視體態,強 調一個人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俗話說「站如松、生如鍾」。
(四)調節心理活動,陶冶美好情操 人的心理活動,其本質乃是大腦對外界客觀事物的反映。現代生活的緊張節奏,會使人產生緊迫感、壓 抑感,而緊張的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又會使人產生疲勞感。健美訓練所帶來的形體美、姿態美的良好變化.他也使人變得活潑 開朗、朝氣蓬勃。所以,健美運動是一種青春常在的運動,它可以調節人的心理活動,陶冶人的美好情操。
(五)提高神經系統機能,培養頑強意志品質中樞神經系統由腦和脊髓構成,而共最高指揮機關則是大 腦皮層。 它一方面擔負著管理和調節人體內部各器官系統的活動,保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另一方面則維持人 體與外部環境的平衡。健美運動是在中樞神經系統的支配調節下進行的。反過來,進行健美鍛煉也能提 高中樞神經系統的機能水平。它能夠提高神經過程的強度和集中能力,提高均衡性和靈活性,從而提高 有機體對內外環境的適應能力。 健美訓練中,肌肉經常要工作到極限,運動員要經常克服由於大運動量訓練所帶來的肌肉酸疼等疲勞感 覺和各種困難,長期的刻苦訓練,持之以恆,堅持不懈,就可以培養頑強的毅力,培養不怕苦、不怕累 、不怕疼痛、不怕枯燥的頑強意志品質!
B. 體育鍛煉對人體質的影響
漢代名醫華佗早在兩千年前就認識到體育運動可以使身體輕便而欲食,谷氣得消,血脈流通,不得病。在日常生活中,一個從事腦力勞動又極少參加體育鍛煉者,與注重體育鍛煉者相比,其體質差異之大是顯而易見的。另外,不同體育鍛煉項目,對人的體質影響亦不同。因為不同的體育項目作用於人體的部位有別,因此,對體質的影響亦有差異。
比如,體質虛弱的人應以振奮、提升陽氣的鍛煉方法為主。由於該體質畏寒,易受風寒侵襲,所以鍛煉時應注意保暖避寒。根據中醫理論"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觀點,體質虛弱的人鍛煉時間最好選擇春、夏天,一天中又以陽光充足的上午為最佳時機,其他時間鍛煉則應當在室內進行。運動量不能過大,尤其注意不可大量出汗,以防汗出傷陽。一些功法、適當的短距離跑和跳躍運動,如跳繩等可以振奮陽氣,促進陽氣的生發和流通。
C. 體育鍛煉為什麼能增強體質
做規律的運動,可以給健康帶來極大的好處。這些好處如下所述: ①增加心肺功能,以長期的眼光來看,可以減少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性。 ②是控制體重最有效的方式,同時可以控制熱量的攝取量。 ③運動課程的參與為社交機會之—。 ④有助於改善體型,因為運動可以調節鬆弛的肌膚,並減低脂肪含量,使你擁有健康的感覺。 ⑤有助於消除精神的緊張與壓力。 ⑥有助於減少老化的現象,如高血壓(這是導致心臟疾病的重要因素)、糖尿病與骨骼疏鬆 實際上你說的就是體育鍛煉,其實你這個問題我已經引起了高度重視,尤其要從小開始運動或者叫體育鍛煉吧。 運動的好處:在生理上:1、體育鍛煉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 2. 減低兒童在成年後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 3、體育鍛煉是增強體質的最積極、有效的手段之一。 4、可以減少你過早進入衰老期的危險。 5、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准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在心理上:1、體育鍛煉具有調節人體緊張情緒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狀態,恢復體力和精力; 2、體育鍛煉能增進身體健康,使疲勞的身體得到積極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學習、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讀書帶來的壓力 4、體育鍛煉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態,充分發揮個體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動性,從而提高自信心和價值觀,使個性在融洽的氛圍中獲得健康、和諧的發展; 5、體育鍛煉中的集體項目與競賽活動可以培養人的團結、協作及集體主義精神。 少年是人一生中身心發育趨向成熟的重要轉折時期,這時你會驚異的發現,在生理和心理方面出現許多前所未有的變化,並明顯的感到,我長大了。隨著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的提高,「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我們要在體育運動中茁壯成長、在運動中保持健美。 不運動的壞處: 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因缺乏運動而引致的死亡人數,每年超過二百萬. 注意:不運動,會使身體的免疫能力下降,某些疾病和病毒不能得到有效免疫而誘發猝死。還有一個重要的情況,如果小孩不進行足夠多的體育鍛煉的話,那他們的大腦發育也不會很好,就影響到智力稍微不明顯的低下。 日常生活的運動機會: ·多利用樓梯,少乘電梯。 ·多爭取機會走路,少乘汽車 。 ·看電視時,可在廣告時間做一些伸展運動,如彎腰、踢腳等。 ·與同學或朋友作定期運動,如慢跑、打羽毛球、游泳等,並培養自己對個別運動的興趣,養成有規律之運動習慣。
D. 通過體育運動能增強哪些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由力量、耐力、柔韌性,爆發力,協調性,等等這些方面構成,比如你只有力量好,協調性不好,那麼在體育運動中表現出來的就是動作僵硬,動作遲緩不協調,如果的投擲項目你力量好的可能還比不過一個協調性好的人。
再比如耐力好,暴發性不好那麼就說明你的1500m成績肯定擅長於你的100m成績,但是如果兩個人在1500m最後的200m中其虎相當,那麼爆發力好的人大多數情況下會超過耐力好的那個人。有跟多這樣的例子,總的來說身體素質在體育中的表現就是身體素質好的人體育成績不一定最好,但肯定不查,不過這也有項目的因素,但是肯定差不到哪去~~!
第二個問題就更簡單了,加強身體素質練習,一個是為了提高成績,比如你是練足球的,不光是你腳下的技術要好,而且耐力,速度,柔韌,協調性都要好~~!
比如你是練100m的,跑的頻率要快,就表現在協調行要好,爆發力要好。而且步幅也要大,就表現在柔韌要好,力量要好。所以身體素質是體育成績的保障。二也就是為了不容易受傷,因為你身體素質好的話,各個方面的能力也就強,有些動作是需要柔韌跟力量的,沒有那樣程度的柔韌個力量就達不到,如果硬要做出這樣的動作就只能受傷了~~!
E. 什麼是體質以及體育界對體質的認識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觀念轉變,人們愈來愈注重生活生命的質量,那麼健康的體質就是人們不懈追求的起碼目標,它是高質量生活的根本保證和基本內涵。這就需要體育鍛煉作為保證。
1. 體質的定義及體育界對體質的認識
"機體功能活動正常"就是健康,這是對健康的一種認識。盡管這一健康概念較客觀地反映了健康在生理學方面的本質,但是它只是注意到人的生物屬性,忽視了人的社會屬性,未能涉及人的心理狀態,因此,這是不全面的。較確切的健康觀念應是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把人的健康與機體的生理、心理狀態和對社會的適應三者緊密統一在一起的三位一體的健康觀念。 在健康的三要素中,身體生理健康是基礎。它是其他健康要素的發展前提和保證。身體健康首先應身體機能正常,各器官系統功能協調配合,代謝良好。較高水平的生理健康表現為體能良好,體能是一種滿足生活需要和有足夠的能量完成各種活動的能力,它源於身體的能量物質儲備器官,體育鍛煉是提高體能的關鍵途徑,增進健康的有效方式。
心理健康是身心健康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健康的全面關注的表現。它是指一個人處於自我感覺良好,並與他人和社會保持和諧的狀態。良好的心理健康和體育鍛煉密不可分,體育鍛煉可以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調節心理平衡,降低緊張的心理。
社會適應能力是對健康概念的科學延伸,體現了時代發展對人的進一步要求。它是指個體與他人及社會環境相互作用,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扮演社會角色的能力。
2. 體育鍛煉對體質的影響
2.1 體育鍛煉對身體生理健康的影響
人體由神經系統、循環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消化系統、排泄系統、生殖系統、內分泌和感覺器官等組成。體育鍛煉是由人體各器官系統協調配合所完成,同時,體育鍛煉又對各器官系統產生良好影響。
2.1.1 體育鍛煉與消化系統
消化系統是由消化管與消化腺組成。消化系統可把食物轉化為身體所需要的營養物質,將它送入淋巴和血流,以供身體生長和維持生命用,並將代謝過程中的殘渣排出體外。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對消化系統的機能有良好影響,可使胃腸的蠕動增強,消化液的分泌加多,因而使消化和吸收的能力提高;也能增加人體對食物的慾望和需要量,有利於增強體質。
2.1.2 體育鍛煉與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是指揮整個機體活動的"司令部"。人體的一切活動,其本質都是神經系統的反射活動,都是經過感知、分析、判斷、作出反應這個過程來完成的。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改善和提高神經系統的反應能力,使之思維敏捷,調控身體運動更准確協調;還能有效地消除腦細胞的疲勞,提高學習和工作效率。
2.1.3 體育鍛煉與運動系統
運動系統又稱骨骼肌肉系統,是由骨骼、關節和肌肉構成。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促進骨骼的生長發育。使骨密質增厚,骨變粗,骨面肌肉附著處突起明顯,骨小梁的排列根據張力和壓力更加整齊有規律,這是由於骨的新陳代謝加強,骨的血液循環得到改善,從而在形態結構上產生良好變化的結果。經常參加科學的體育鍛煉,可使人體關節的機能得到提高。關節面骨密質增厚,提高對運動負荷的承受能力;關節面軟骨增厚,既加大了關節的穩固性,又提高了關節的運動緩沖能力;關節囊增厚,加固關節;關節囊內層的滑膜層分泌滑液功能提高,減少軟骨之間摩擦;關節滑膜囊與滑膜皺襞的形態、結構產生良好變化,避免關節面過大的撞擊和摩擦;關節周圍肌腱和韌帶增粗,加強了關節的穩固性,提高了運動能力。經常參加鍛煉可使肌肉體積明顯增大,肌肉的工作能力大大提高,肌肉靈活協調、反應迅速、准確有力、耐久高效。還可以消除多餘脂肪,防止肥胖症。 2.1.4 體育鍛煉與心肺循環系統
在人體的各器官系統中,由呼吸系統與心血管系統組成的人體氧運輸系統(即心肺系統),對人的健康及生命活動有十分重要作用。人體通過心肺循環系統將氧氣和營養物質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人體的各個細胞,同時將其代謝最終產物向體外運輸與排出,這是維持人體新陳代謝的基礎。
現代科學研究證明,體育鍛煉對人體器官系統的影響有雙向效應;一方面,我們要肯定科學體育鍛煉對人體器官系統能產生良好影響;另一方面,如果體育鍛煉違背了客觀規律,也會有害健康。缺少科學性的盲目鍛煉,對人體的健康促進作用很小,甚至還可能使鍛煉者產生損傷、疲勞等症狀,嚴重損傷身體機能。因此,我們必須在科學原理指導下進行有規律的運動。
2.2 體育鍛煉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體育鍛煉有助於智力的發展和提高。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可以促進大腦的開發,使神經系統的興奮和抑制過程更加集中,對外刺激的反映更加迅速、准確,還可以提高人的視覺、聽覺、感覺、神經傳導速度、神經過程的均衡性和靈活性,促進神經系統功能的增強。體育鍛煉有助於情感與情緒的調節和改善。體育鍛煉不但可以轉移不愉快的意識、情緒和行為,使人從煩惱和痛苦中擺脫出來,而且不良情緒可以得到及時的宣洩。體育鍛煉有助於堅強意志品質的培養和形成。在體育鍛煉中,要不斷的克服客觀困難和主觀困難,在戰勝自我的前提下,越是努力克服主客觀方面的困難,就越能培養良好的意志品質。體育鍛煉有助於自我正確觀念的確立和人際關系的改善。通過體育鍛煉結識更多的朋友,使每個人都融入集體中,為自己成為集體中的一員而心情舒暢,精神振奮。體育鍛煉有助於減輕疲勞,消除心理障礙。通過體育鍛煉,使自身的心理機能、身體素質得到改善,身心得到一種舒適的感受,減輕疲勞,產生積極的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擺脫壓抑、悲觀等消極情緒,消除心理障礙。
F. 體育鍛煉為什麼能增強體質
體育鍛煉能增強體質原因:
1、體育鍛煉有利於人體骨骼、肌肉的生長,增強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的機能狀況,有利於人體的生長發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有機體的適應能力。
2、減低兒童在成年後患上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的機會。
3、體育鍛煉能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功能,提高神經系統對人體活動時錯綜復雜變化的判斷能力,並及時做出協調、准確、迅速的反應;使人體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保持肌體生命活動的正常進行。
(6)體質是體育擴展閱讀:
鍛煉的好習慣:
1、知道鍛煉限度。美國營養與飲食協會發言人、美國運動醫學會注冊健身專家馬喬里·諾蘭·科恩說:「鍛煉讓自己有適度的疲勞感和酸痛感是正常的,但如果關節感到不適或是一天結束後感到筋疲力盡,那就不正常了。」嚴重的疼痛會造成受傷,健康的鍛煉習慣也包括適可而止。
2、安排休息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運動醫學中心的運動心理學部門主任詹尼弗·卡特博士認為,不論你多麼熱愛鍛煉,每周應至少徹底休息一天。
3、鍛煉得好,也要吃得好。對於擁有健康習慣的人來說,食物是燃料,不是敵人,不要為了保持身材而過分控制自己的飲食。
4、鍛煉安排應順其自然。人們應把鍛煉融入日常生活中,就像安排其他日程活動一樣,它也需要一定的靈活性。如果因為忙而錯過一兩次鍛煉,沒關系。採用其他積極的體力活動(散步、爬樓等)進行彌補即可。
G. 體育運動和國民身體素質
國民體質乃世界三流 75%國民身體亞健康
國民體質指的是一個國家的國民在心肺耐力、力量耐力、柔韌性和體成分(脂肪含量)等生理指標的一個均值。從2000年開始,國民體質監測每5年進行一次,2010年是第三次。盡管在競技體育方面我們是金牌大國,北京奧運會以及廣州亞運會,中國軍團都是金牌和獎牌第一大戶,但是我國的國民體質狀況卻不甚理想,國務院曾發表過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中國1.6億人患高血壓、1.6億人患高血脂,有2億人超重或肥胖,75%的國民處在亞健康狀態。
在2007年公布的一項世界國民體質排名中,荷蘭、丹麥和德國排在世界前三,韓國排在第24位,亞洲第一;日本排在第29位,亞洲第二;中國排在第32位,亞洲第三。
10年增長體重等於西方人30年 中國進入肥胖時代
2010年第三次國民體質監測結果顯示,較之2000年,我國青少年的國民體質再次下降,這從最能反映體質的肥胖和近視狀況就可見一斑。較之2000年,我國青少年肥胖率增長近50%,城市男學生1/4為胖墩兒;青少年近視率從20%增長至31%。不僅僅是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超重與肥胖率同樣在持續增長。中國體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群眾體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曾直言,「過去10年國人的體重幾乎等同於西方人在過去30年增長的體重。」
2011年,根據世界肥胖病發病率排行榜統計,中國排在全球第10名。2011年6月上海交大發布的研究數據表明中國人肥胖增長的速度已經全球第二,僅次於墨西哥。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所長季成葉教授更是表示中國已經進入肥胖時代。
青少年運動能力輸日韓 體育鍛煉時間嚴重不足
在影響生活方式的指標當中,運動健身是影響國民體質最重要的因素,也就是說,我國的國民體質尤其是青少年體質數十年下降關鍵在於運動不足。
《中國青少年體質健康行為調查》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因城市化的發展,我國60%以上學生的居住環境不具備進行體育運動的條件;在休息和節假日的空閑時間,學生最喜歡做的三件事是:上網聊天和游戲、聽音樂學唱歌和看電視,出去運動的不足30%;因家庭教養方式過於溺愛和嬌慣,我國74%的家長從來不帶孩子一起運動,近70%的學生放學回家後就不允許出去運動;當學生感到壓力大的時候,他們選擇的減壓方式是上網、聽音樂、看電視以及和同學聊天,選擇打球跑步等體育運動的只有約32%。
相比之下,日本中小學生的運動量普遍多於中國學生,每天鍛煉2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中國學生僅為6.3%;每天鍛煉3小時的日本學生有21.3%,而中國學生僅為1.3%。日本青少年研究所曾經對中日美三國初、高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問卷調查顯示,參加課外體育活動的初中生,中國為8%,日本為65.4%,美國為62.8%;高中生中國為10.5%,日本為34.5%,美國為53.3%。
中國青少年缺乏鍛煉,日、韓的學生勤於鍛煉。當這三國的孩子在一起運動時,將發生什麼狀況呢?一項調查報告描述了去年我國一所學校中外學生的體質差異。以一次登山活動為例,以日、韓學生為主的國際部全體學生都順利到達山頂,中國學生中卻有20多人因體力不支中途返回。
H. 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是誰提出來的
是毛澤東提出來的。1952年6月10日,毛澤東為新中國體育工作題寫了「發展體育運動,增強人民體質」12個大字。這一題詞,是毛澤東為中華全國體育總會成立大會所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