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變化趨勢是怎樣的
隨著社會主義改革實踐的進一步發展,黨的十三大提出了社會主義有計劃商品經濟的體制,應該是「計劃與市場內在統一的體制」,「計劃和市場的作用范圍都是覆蓋全社會的」,新的運行機制總體上來說應當是「國家調節市場,市場引導企業」的機制.後來,又提出「計劃經濟與市場調節相結合」.從這些提法的演變可以看出,改革的實踐是在不斷提升市場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的意義和作用,在實踐中越來越依靠市場來配置資源.
計劃經濟不等於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於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 從理論上破除了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是制度屬性的陳舊觀念,從根本上解除了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看作屬於社會基本制度范疇的思想束縛,為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黨的十四大明確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製作為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使我們黨在社會主義經濟理論上實現了又一次重大突破.
2. 新中國四大經濟體制改革是啥
我國自新中國成立以來經濟體制改革大體經歷了計劃經濟體制內部引入市場機制改革、有計劃商品經濟、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四個改革階段!
而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分別有: 農村經濟體制改革、所有制結構改革、國有制企業改革 價格體制改革、金融體制改革、財稅體制改革。
3.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詳細內容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體制和運行機制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高度集中的、以
行政手段為主的計劃經濟體制已基本「瓦解」,市場在國家宏觀調控下對資源配
置的基礎性作用已大大加強,新體制的基本構架已大體確立,對外開放的格局基
本形成,綜合國力大大增強,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其主要表現是:
第一,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建立起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
營體制,社會生產力得到了解放和發展。
農村改革成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起點。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經濟體制改革跨出
了大的步伐:普遍推行了以家庭承包經營為基礎、統分結合的雙層經營體制,廢
除了「人民公社」制度;取消了農業生產指令性計劃,實行合同定購制;放開了
絕大部分農產品的價格,國家對關系國計民生的糧、棉等主要衣產品實行保護價
;鼓勵農村各種所有制經濟和非農業的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發展迅速;推
進了貿、工、農一體化和產、供、銷「一條龍」建設,農業產業化方興未艾,因
地制宜、適度規模和集約化經營也有一定發展,小城鎮迅速崛起。可以說,經過
改革,農村作為傳統經濟中自然經濟色彩最濃、經濟發展水平最薄弱的環節,其
運行機制基本上已率先進入了市場經濟的軌道。農村新經濟體制的實行和政策的
不斷開放,使全國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普遍高漲,農村經濟體制改革取得了巨大成
就,創造了人間奇跡,對其他方面改革開放起到了極大的示範和帶動效應。
第二,市場經濟對資源配置的基礎地位得到確定並發揮了巨大作用。
過去指令性計劃無處不在、無所不包,覆蓋國民經濟的方方面面。經過改革,已
全部取消了農產品生產的指令性計劃,國家只對9種主要農產品生產實行指導性計
劃管理。
在工業總產值中,由國家計劃安排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70%以上降為目前的4.6%;
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的工業品只有12種,而且只限於其中的部分產量,僅佔全國
工業總產值的4.1%,與改革前相比減少了90%。95%以上工業消費品的生產及其價
格由生產者根據市場供求狀況自主決定。在商品零售總額中,國家管理的價格占
商品總價值的比重已由1979年的95%以上降為7.2%左右。全國統一的商品市場已基
本形成。要素市場尤其是資本市場發展已具規模。截至1998年12月底,在上海、
深圳上市的證券品種總數已達999個,上市公司達851家,市場總值達21420億元,
開戶投資者達3989萬戶。
第三,以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為目標的企業管理制度正在形成和發展。
盡管目前不少國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步履艱難,但與改革前相比,其管理
體制和經營機制都發生了重大變化。「抓大放小」戰略和「三改一加強」的舉措
得到有效實施,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正在積極進行。公司制、兼並、聯合、租賃、
承包、股份合作制和破產、出售等改組、改制的具體形式靈活多樣。國有資本正
從一些低效領域和不宜進入的領域向基礎性、戰略性、關鍵性產業領域轉移,從
而大大提高了國有經濟的素質和質量。這不僅有利於發揮國有經濟的主導作用,
而且有利於多種所有制經濟發展。不少國有企業正在從工廠制向公司制轉變;產
品經營正在向資本經營轉變;單一投資主體正在向多元化投資主體轉變;分散化
、小型化的企業開始轉向聯合化、集團化。但是,國有企業冗員、債務和社會負
擔等歷史遺留問題尚未根本解決,其競爭條件和競爭環境有待進一步改善。國有
經濟與市場結合、國有企業成為市場主體的改革正處在關鍵時刻。
第四,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新體制為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增
添了新內容。
改革開放以前,我國的經濟成分基本上是單一的公有制經濟。黨的十一屆三中全
會以後,中央從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出發,提出了堅持以公有制為
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平等競爭和共同發展的方針,積極探索公有制的實現形式
,鼓勵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使所有制結構發生了重要變化,徹底打
破了傳統計劃經濟體制下單一的公有制格局。國有經濟的結構有很大的調整,對
國民經濟的控制力大大增強。例如:1978年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原值為4488.2億元
,固定資產凈值為3201.4億元;1997年國有企業固定資產原值和凈值分別達到
54620.8億元和38878.5億元,比1978年分別增加10.2倍和近10倍。公有經濟佔主
體、國有經濟佔主導的地位基本實現。國有、集體、個體、私營、外商等不同經
濟成分在市場競爭中共同發展的局面初步形成。所有制的這種格局,不僅適應了
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生產力發展水平的要求,有利於經濟發展,而且有利於形
成多家競爭、充滿生機和活力的市場機制。
第五,運用經濟法律手段調控經濟的機制和手段正日趨成熟和完善。
我國在改革過去高度集中的計劃管理手段時,並沒有對市場放任自流,而是穩步
加強宏觀調控體系建設。首先,財政體制改革取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歷史與成
就
了突破性進展。從1980年財政實行「劃分收支,分級包干」的體制,到1994年建
立中央與地方分事基礎上的分稅制,基本上確立了適應市場要求的新的財稅體制
框架,並保證了國家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長。其次,金融體制改革走出了決定性步
伐。中央銀行的宏觀調控和監控體系初步建立,調控方式有較大改進。以國有商
業銀行為主體、政策性金融與商業性金融相分離、地方股份制合作銀行和外資銀
行等多種金融機構並存的金融組織體系已經初步形成。實現了人民幣經常項目下
的可兌換制度。統一開放、有序競爭、嚴格監管的金融市場體系得到了穩步發展
。此外,投融資體制改革取得了實質性發展,開辟了多種融資渠道,重視了產業
政策、地區政策對社會投資的引導。總之,新的宏觀調控體系的框架已大體確立
,國家越來越多地利用經濟手段來調節社會的經濟活動。
由於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的形成,在保持較快發展速度的同時,經濟穩定性不斷
增強。1978-1997年,經濟增長率的級差,即年度最高增長率與最低增長率之間
相差11.4個百分點;而改革開放前的26年,經濟增長率的極差高達48.6個百分點
。特別是目前國民經濟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標志著我國成功
地擺脫了歷史上多次出現的大起大落和通貨膨脹的困擾,開始走上持續、快速、
健康發展的軌道。
第六,按勞分配和按要素分配相結合的分配製度及社會保障體系正在建立和實施
過去,我們實行高度集中的平均主義的分配管理體制,嚴重壓抑了勞動者的積極
性。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的改革是從取消平均主義「大鍋飯」開始的。改革開
放以來,我們堅決貫徹執行鄧小平提出的允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區通過誠實勞
動和合法經營先富起來的政策,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實行以按勞分
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政策,允許生產要素參加分配,把個人的有效貢
獻與經濟利益掛起鉤來,有效地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平均主義的分配方式己
基本被多勞多得的分配方式所取代;單一的分配格局已被按勞分配為主、多種分
配方式並存的格局所取代。為了解決收入差距過分懸殊,最終實現共同富裕,在
逐步理順初次分配關系的同時,注重建立以稅收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調節體系。
傳統的福利住房分配製度正在從實物分配向貨幣化分配轉變,停止了福利性分房
,建立了住房公積金制度和經濟適用住房供應體系。
第七,市場經濟法規和新的經濟秩序逐步形成。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是發展,法制建設越需要全面加強。
改革開放以來,全國人大十分重視立法工作,加快了依法行政、依法改革的力度
。據統計,1979-1997年底,全國人大及人大常委會共審議通過328件法律和有關
法律問題的決定,國務院發布和批准發布了791件行政法規、多項地方性法規,國
務院有關部門、地區人民政府制定的規章約有17000件,在規范市場經濟主體行為
、維護市場秩序、加強宏觀調控、增強法制意識、擴大對外開放等方面起到了重
要作用。為了適應市場經濟的國際化需要,加強知識產權的國際保護,我國先後
簽署了一系列國際公約,這也為我國早日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提供了法律基礎。
第八,兩個市場,兩種資源,中國經濟正走向世界經濟的大舞台。
在改革開放前期,建立了4個經濟特區,開放了14個沿海港口城市,以後又建立了
海南特區和浦東開發新區,建立了一系列沿邊開放口岸、內地開放城市和開發區
,基本形成多層次、多形式、多領域、全方位的對外開放格局,適應國際慣例的
對外經濟運行機制已初步建立。外貿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從1994年底始,國家取
消了外匯收支計劃,進出口總額由1978年的206億美元增加到1997年的3251億美元
,增長近15倍。我國在世界貿易中的位次由第32位上升到第10位。政府積極支持
有條件的國內企業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直接融資,到1997年底已有41家國家大中型
企業成功地在海外上市,共籌措資金95.6億美元。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和利用外資
取得突破性進展。改革開放以來累計實際利用外資3700多億美元,其中吸引外商
直接投資總額近2300億美元;已累計批准外商投資項目30多萬個,從業人員達
1750萬人。1993年以來,我國已連續5年成為世界上吸收外資最多的發展中國家。
境外投資也邁出了可喜的步伐,到1997年底在境外設立的企業共有5000多家,遍
及世界139個國家和地區。在充分利用外資的同時,又注意有效避免外債風險。
總之,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運行機制發生了歷史性變化,行政指令性、計劃縱向
分配資源的方式已基本上向多家競爭、市場橫向配置資源的方式轉變;實現了由
憑票供應、商品匱乏的賣方市場向品種繁多、產品豐富的買方市場轉變;實現了
由封閉半封閉的經濟向多層次、全方位開放的經濟轉變;經濟運行由以「短缺」
為基本特徵的供給約束型向以市場需求約束為主並與資源約束相結合的類型轉變
;經濟增長方式正由粗放經營向集約經營轉變;國民經濟由大起大落轉向持續、
快速、健康發展。改革開放有力地推動了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使我國發
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4. 十九大,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什麼為重點
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
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經濟體制改革必須以完善產權制度和要素市場化配置為重點,實現產權有效激勵、要素自由流動、價格反應靈活、競爭公平有序、企業優勝劣汰」,完善產權制度是十九大報告中確定的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重點之一。
完善產權制度,必須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實現要素的市場化配置。
(4)經濟體質改革擴展閱讀:
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是市場經濟的本質要求,是全面深化改革堅定決心的體現。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決定作用,就是指市場在社會生產領域的資源配置中處於主體地位,對於生產、流通、消費等各環節的商品價格擁有直接決定權。
市場決定資源配置的機制,主要包括價格機制、供求機制、競爭機制及激勵和約束機制。
其作用主要體現在,以利潤為導向引導生產要素流向,以競爭為手段決定商品價格,以價格為杠桿調節供求關系,使社會總供給和總需求達到總體平衡,生產要素的價格,生產要素的投向、產品消費、利潤實現、利潤分配等主要依靠市場交換來完成。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徵,就是把堅持社會主義制度與發展市場經濟相結合,把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結合起來。
5. 為什麼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所謂經濟體制主要是指某種經濟制度或生產關系所採取的具體組織形式和經濟管理制度。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就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或社會主義生產關系所採取的具體組織形式或經濟管理制度。在社會主義經濟制度下,國傢具有對經濟管理的特殊職能,所以,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同時是指社會主義國家對國民經濟實行領導和管理的具體制度和方法。
我國原來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具有以下特徵:(1)在所有制結構方面,是社會主義公有制占統治地位,社會主義的國營經濟和集體經濟在整個經濟結構中,占絕對支配地位;(2)國家機關和行政部門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實行決策並進行集中統一的領導。從中央到地方,從部門到企業,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用行政辦法管理經濟,經濟活動以縱向聯系為主;(3)經濟發展按計劃進行,實行指令性計劃,計劃層層下達,貫徹執行,國民經濟的運行,主要依靠計劃調節,不重視商品生產、價值規律和市場的作用,實行實物指標管理,不重視利用價格、稅收、信貸、工資等經濟杠桿對經濟發展中的作用;(4)在分配關系中存在嚴重的平均主義等。
這種集中型的經濟體制是在建國後第一個五年計劃時期形成的。它的出現,一方面是我國本身歷史條件的因素,即解放前革命根據地和解放區中,對經濟實行的集中統一的領導與管理,而這種制度在解放後繼續實行;另外,主要是50年代照搬蘇聯經驗的結果。
當時這種經濟體制,對迅速恢復國民經濟、初步改變我國經濟的落後面貌曾經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發展,這種經濟體制的缺陷和弊端就逐漸顯露出來。
我國原來的經濟體制在實踐中,發現存在的缺陷主要如下:
(一)國家行政機關權力過於集中,企業處於無權地位,成為各級行政機構的附屬物,缺乏主動性,不能發揮積極作用。企業按國家下達的各項指令性指標進行生產,產品大都由國家的商業部門、物資部門和外貿部門統一收購和銷售。企業的固定資產基本折舊基金全部上交國家財政,企業利潤也全部上繳,虧損由國家補貼。企業幹部歸地方管理,勞動力由勞動部控制。這樣,企業的相對獨立性被否定,企業不能按社會經濟的變化及時調整自己的活動,不能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和完善企業內部結構和機能,也不能根據市場的需要及時改變產品型號、規格,更不能獨自擴大產品的品種等。總之,企業在人、財、物、產、供、銷上,都缺乏應有的權力,對虧損也談不上什麼責任。於是就變成了一個消極的個體,喪失了內在的活力和動力。
城鎮的集體企業,雖然其生產資料所有權名義上是歸集體所有,但支配權實際上還是操在國家的各級地方主管機關的手中。國家主管機關對所管轄的集體工業企業、有權象對待國營企業那樣向它們下達指令性經濟指標和生產計劃,並統一分配勞動力。地方主管機關還有權對它們進行調整、改組、合並、轉產等。集體工業企業,進行擴大再生產的規模,基本建設等都需要經地方主管機關的批准。利潤的分配和使用,屬於區以上的集體企業,利潤全部上繳,由地方主管機關統一支配和使用,街道所屬企業,其利潤的相當部分或絕大部分(甚至全部)也要上繳給地方主管機關。即使留給企業的那部分利潤,其使用,也不從企業需要出發使用,而是要從整個地區的需要出發,實際上也是由國家地方主管機關統一支配使用。所以,城鎮的集體企業,也差不多變成國家地方行政機關的附屬物了。
在農村中,人民公社實行三級所有,隊為基礎,但實際上生產隊也沒有自主權,生產什麼,生產多少,甚至生產過程的各個環節,都是由上面來規定,所以生產隊沒有什麼積極性。
(二)國民經濟(主要是國營企業)按行政系統、行政區劃管理,造成條塊分割嚴重,自成體系,割斷了經濟活動的內在聯系。這種體制過分強調垂直領導,因而造成部門之間、行業之間、地區之間互相封鎖,阻礙了合理的經濟聯系。同時由於切斷了橫向的內在的經濟聯系,也就迫使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自成體系,阻礙了綜合利用和專業化協作。而不搞綜合利用,必然造成大量浪費。另外,橫向經濟聯系被切斷,自成體系,還造成各部門、各行業、各地區重復建設,重復生產,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並且阻礙了生產力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還有,這種按行政系統、行政區劃管理的體制,割斷了企業之間橫向內在的經濟聯系,使企業與企業之間不能直接見面,因而造成企業之間辦事困難,降低了企業活動的效率。
(三)實行自上而下指令性計劃制度,管得過死,使產銷脫節,產需脫節,不能適應復雜多變的社會需要。這種體制把一切權力集中於中央,中央制定指令性計劃指標,層層下達,地方和企業必須根據上面下來的指令性計劃進行生產,不能根據實際社會需要來安排生產,合理地使用人力和物力,往往造成損失和浪費。國民經濟是錯綜復雜的,隨著社會化大生產的發展,企業越來越多,企業內部分工越來越細,企業與企業之間的分工協作關系,也越來越密切,產品的品種、規格更是不計其數,而且技術條件與社會需求又在經常變化。在這種情況下,只靠一個計劃中心,很難適應這種千變萬化的社會需求。企業所需生產資料,大部分由國家統一調撥,企業的產品,由國家和國營商業統一購銷,這樣,生產者與消費者不能見面,往往造成產需、產銷發生脫節,許多產品不適銷、不對路,造成積壓。需要的產品因生產不足而脫銷。即使已經出現產品滯銷的情況,企業也無權根據市場的需要而轉產,因而造成大量浪費。
(四)大包大攬,統收統支,搞平均主義。這種體制在計劃上是大包大攬,財政上統收統支,企業的收入,包括企業的純收入和基本折舊基金,全部或大部上繳。企業發展生產、職工福利等開支,則向上申請,由國家撥給。國家對企業無償供給固定資產和大部分流動資金,企業則對資金的使用效果可以不負任何經濟責任,企業的職工的勞動生產也與物質利益不掛鉤,而且企業還不得隨便辭退職工,企業不管盈虧如何,職工工資都得照發,職工沒有任何積極性,浪費國家資財到處可見。
以上是原來的經濟體制所存在的缺陷和弊端。正因為有些弊端存在,所以舊的經濟體制必須進行改革。
6. 新時期經濟體制改革的內容是什麼
(1)農村經濟體制改革: ①1980年,在安徽、四川等地實行 責任制試驗的基礎上,版國家開始「包權 產到戶」、「包干到戶」的家庭聯產承包 責任制的推廣,農村開始了歷史性的 變革。 ②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推行,極大 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從根本 上改變了農村的經濟形勢和社會面 貌;推動了城市經濟體制的改革。 (2)城市經濟體制改革: ①主要內容是增強企業活力,擴大企 業自主權,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 展,實行按勞分配、多種所有制方式 並存的分配製度。 ②改革調動了各方面的積極性,企業 有了競爭機制,增強了自身的活力, 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
7. 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什麼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由五個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重要環節構建而成)。
①必須堅持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經濟成分共同發展的方針,進一步轉換國有企業經營機制,建立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產權清晰、權責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企業制度;
②建立和培育全國統一開放的市場體系,實現城鄉市場緊密結合,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相互銜接,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
③轉變政府管理經濟的職能,建立以間接手段為主的、完善的宏觀調控體系,保證國民經濟的健康運行;
④建立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的個人收入分配製度,體現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⑤建立多層次的社會保障制度,為城鄉居民提供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社會保障,促進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
(7)經濟體質改革擴展閱讀:
40年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生產力,創造了經濟連續高增長的奇跡。其成就突出表現在以下五方面。
機制建設與制度創新取得顯著成效。中國經濟改革主要是以體制改革和制度創新為主線展開的。
(1)初步形成了優勝劣汰的競爭機制。確立了市場作為資源主要配置手段的地位,改變了計劃經濟體制下的國家計劃作為資源配置的主要方式,引入了競爭機制,提高了資源配製的效率。
(2)初步形成以公司治理結構為主體的市場經濟制度。國有企業作為市場經濟微觀體制的基礎,一直是經濟體制改革的一條主線,經過30 年國有企業改革,國有企業初步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完善了法人治理結構。
(3)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經過30 年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基本框架。首先,初步形成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宏觀體制框架。
一是在生產資料所有制結構方面,確立了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格局;
二是在收入分配體制方面,建立了以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收入分配製度,確立了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體系並存的分配體制,極大調動了各種生產要素的積極性。
8. 中國經濟體制改革經歷了怎樣的過程
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開啟了改革的歷史進程。改革在農村拉開序幕。農村改革的第一步是廢除人民公社制度,建立以家庭聯產承包為主,統分結合、雙層經營的新型集體所有制。之後,鄉鎮企業異軍突起,為從土地上轉移出來農村剩餘勞動力提供了出路,為提高農民收入、促進工業和整個經濟的改革和發展,開辟了一條新路。在農村改革取得成效的基礎上,開始了以城市為重點的整個經濟體制的改革。經過多年理論和實踐的探索,到1992年,黨的十四大把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確立為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由此加快了全面改革的進程。20世紀末,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已經初步確立。與此同時,政治、科技、教育等領域改革也全面展開。
在全面改革中,經濟體制改革是重點。因為通過經濟體制改革,解放生產力,把國民經濟搞上去,對當代中國來說是最根本最急迫的任務。經濟體制改革需要政治體制及其他體制改革的配合,因此,在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的進程中,政治體制改革也在不斷推進。與經濟體制和政治體制改革相適應,科技、教育、文化、衛生體制等各個領域的改革也都有步驟、有秩序地全面展開,改革觸及到了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和各個層面。
改革使中國發生了巨大的歷史性變化。它深刻改變了中國的面貌,極大改善了中國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顯著提升了中國社會的文明程度,大大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近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同堅決地推進改革和對外開放分不開的。但是,距離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有很長的路程。目前,我國改革處於攻堅階段,要在體制創新方面取得重大進展,從根本上消除束縛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性障礙,努力在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教育體制、科技體制、文化體制、衛生體制等方面的改革邁出新的步伐,還必須解決不少難度很大的深層次問題。改革是一項全新的事業,我們只能在實踐中摸索,不斷總結經驗、吸取教訓,把改革推向前進,為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體制保障。
9. 如何全面深化經濟體制改革
摘要:近30年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的增長業績:經濟規模大幅度提升,中國在全球經濟中的影響不斷擴大,國家財力與企業競爭力明顯增強,廣大民眾生活水平明顯提高。這些,無疑是推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結果。但是,也應該承認,由於改革的不平衡性、信息的不對稱性、改革方案的不成熟、不完整性等方面的因素,經濟體制改革也存在不盡如人意之處:金融資源還不能按照市場化的規則加以配置;政府主導經濟的力量不斷增大,政企關系、政資、政事關系還未理順:「改革尚未過大關」,經濟體制改革的任務遠未完成;由於一些改革措施不配套、操作不規范、缺乏約束性、信息不對稱等因素,一些改革措施沒有造成資源在市場化中合理流動與重組,反而導致行政權力介入市場,助長了剝奪消費者利益的短期行為,造成不少民眾對改革的怨言、不滿、恐慌、抵觸情緒,甚至在一定范圍內惡化了改革環境。
10. 為什麼要把經濟體制改革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點
(一)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是立足基本國情、增強綜合國力的必然選擇。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以巨大的政治勇氣,銳意推進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沿海到內地,經濟體制改革始終是全面推進改革的「突破口」和「重頭戲」,在理論和實踐上不斷取得重大進展,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社會生產力,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取得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
(二)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是適應形勢變化、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迫切需要。
從國際看,世界經濟低速增長,經濟結構深度調整,國際競爭更加激烈,科技革命孕育突破,我國發展的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多變。
(三)以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為重點,是引領其他領域改革、推進五位一體建設的客觀要求。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這一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決定了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先導,發揮其牽引作用,為全面深化改革創造條件、提供動力。牽住深化經濟體制改革這個「牛鼻子」,可以有力促進其他領域深層次矛盾的化解,促進其他領域改革的協同深化。
(10)經濟體質改革擴展閱讀:
准確把握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重點任務:
(一)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夯實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
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根基。
(二)加快完善現代市場體系,形成公平競爭的發展環境。
建設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使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我國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來,市場體系建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在一些領域市場機制還不完善,要素市場發育也不健全。
(三)加快轉變政府職能,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
一方面要重點健全宏觀調控體系,以國家發展戰略和規劃為導向、以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為主要手段,推進宏觀調控目標制定和政策手段運用機制化,不斷增強宏觀調控前瞻性、針對性、協同性。
另一方面要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減少中央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堅決做到「三個一律」,即市場機制能有效調節的經濟活動,一律取消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