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活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尋找教學契機,創造教學環境,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中學生解決心理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成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發展的人
『貳』 體育與健康教學包括哪些內容
一、運動參與:(一) 具有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態度和行為;(二) 用科學的內方法參與體育活容動。
二、運動技能:(一)獲得運動基礎知識;(二) 學習和應用運動技能;(三)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四) 獲得野外活動的基本技能。
三、身體健康:(一)形成正確的身體姿勢;(二)發展體能;(三)具有關注身體和健康的意識; (四) 懂得營養、環境和不良行為對身體健康的影響。
四、心理健康: (一) 了解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作用,認識身心發展的關系;(二) 正確理解體育活動與自尊、自信的關系;(三) 學會通過體育活動等方法調控情緒;(四) 形成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品質。
五、社會適應: (一) 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體育道德;(二) 學會獲取現代社會中體育與健康知識的方法。
『叄』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是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什麼是健康,學生的回答各不相同,他們對於「健康」的理解很片面。真正的健康應該是具備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的條件。新一輪課改正是伴隨著體育功能趨於多元化而應運而生的。新課標下的學校體育由強調傳統的體育教學觀轉化為身心協調發展的多維健康觀。新課標的啟動實施,促使廣大體育工作者必須重視審視學校體育教育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方面的作用,尤其對學生心理健康的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應思考如何診斷治療學生不良心理,提高學生身心素質,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
一、青少年學生不良心理狀況的表現
1.叛逆心理重
青少年正處在長身體、長智慧、長知識、立志向,初步形成人生觀和世界觀的階段。從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主要特徵來看,青少年的成熟感是從生理成熟、社會化發展和個性形成三個方面表現出來的。生理成熟的發展過程是不平衡的。在這個過渡期,這三方面的成長既有前一個發展階段尚未完全轉變的特點,又有新的心理發展階段尚未穩定下來的特點,這些新舊特點的矛盾是交叉的重疊的。青少年心理發展不平衡,各種心理矛盾復雜交錯,多種矛盾沖突得不到切實解決,必然導致青少年叛逆心理的產生。
2.適應能力差
適應能力高低影響著中學生在學習環境中自我表現,通過對部分中學生相關問卷的調查顯示,低年級學生心理問題較高年級學生突出。原因在於:一是絕大部分低年級學生為獨生子女,自幼受到長輩溺愛,生活上缺少自理經驗,一旦離開父母遇到實際問題就會感到迷惘。二是,考入重點中學,他們一般是原來學校的尖子生,自幼生活在各方面的贊揚聲中,形成了他對榮譽有一種強烈的追求欲。一旦這種慾望未能達到滿足時,就會覺得心裡不平衡、泄氣、精神上非常壓抑,從而對教師疏遠,對同學冷漠。三是考試及綜合評定成績不夠評「三好生」條件時,導致情緒低落,悲觀失望。
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3.承受壓力大
現代社會的競爭激烈引起社會、學校、家庭整個環境都較為壓抑,使人的壓力也隨之加大。從而導致家長、學校和社會對學生要求加大,使學生無意間對自己設定了一個高目標。而當這一高目標無法實現時,往往使學生產生較為嚴重的心理壓抑,從而導致疲勞過度、睡眠不良、注意力分散又無能為力等不良情緒,最終失去信心乃至把自己與現實隔離,甚至出現厭學情況。還有一些學生,由於自己家庭出身、學習成績等不盡如人意的原因,產生較為強烈的自卑心理。通過交談了解到,由於目前學生課程多、學習時間緊、睡眠不足,特別是臨近考試階段表現更為明顯,生理、心理負荷加大,致使大腦過度疲勞,大腦皮層機能下降,引起注意力分散,記憶力和思維能力受羈,導致學習效果差、成績下降,從而引起學生緊張、焦慮、神經衰弱等消極情緒。
二、教學中針對不良心理的調適方法
1.加強對健康的認識,全面理解健康,重視心理健康
人的身心是一個統一體,身體健康了,心理才會健康;反之,心理健康了,身體才會健康。也就是說,人的身體影響著心理健康。比如說一個人患了嚴重疾病,如果是癌症,你說他的心理怎麼會健康,他的情緒怎麼會穩定,他的信心怎麼會堅定!反過來講,人的心理也影響著身體健康。例如《紅樓夢》中對林黛玉有這樣的描寫,說她看到花開的時候,想到花落的情景;看到親人的團聚的時候,想到離別的情景;碰到不順心的時候,更是以淚洗面。林黛玉最後死於憂郁造成的肺病。所以在體育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強興趣練習,滿足個體需要
新課程標準的價值取向是由原來的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變。這就需要體育教師加強業務學習,提高自身素質,扮演好各種角色,全面深入了解學生的個體需求,促進學生全面發展。體育教師根據分組及課時要求做好計劃、備好課。每節課除了學習新課、了解有關知識之外,還可分配一定的時間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選項去練習,以滿足個體需要,達到全面發展的目的。
3.利用體育課外活動,進行心理健康教育
學校的課外活動有著趣味性和實踐性的特點,學生容易接受,願意積極參與,同時他不受課堂教學中時間、空間、形式上的極限,更能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教學活動由課內向課外自然延伸,由硬性統一課業向自主選擇課業轉變。學生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實際能力,選擇活動內容和形式,甚至在玩的過程中完成某種「練習」,使所涉及的人、事、物變成促進自我素質提高和能力發展的活教材,把自己置身於社會大課堂中接受錘煉,使身心健康成長在課外活動時間,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自信心提高了,體質增強了,從思想上重視體育鍛煉了,由原來的「要我學」變成了「我要學」,教學改革成效顯著。所以我們每位體育教師應加強業務學習,全面了解學生,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做到既要「育體」又要「育心」。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創新,改進教學方法,切實培養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展的創新型人才,為構建和諧校園奠定良好的基礎。
『肆』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指一個人的心理和身體在一定環境條件的允許下,所能達到的最良好的功能狀態。
一個人尤其是一個孩子,如果在心理方面出現問題,不但對其當時的生活和學習造成一定的影響,而且這種不良影響可能伴隨他的一生,使他終身生籠罩在這種不良影響的影子底下。由於體育教學是一個動感培育的過程,所以它是一個人心理狀況反應的窗口,通過體育教學中的學與練,可以窺視到學生的心理狀況。同時,通過身體活動和運動訓練也可以有效消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所以,在體育課中有效滲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不失為是一種消除學生心理障礙直達病灶的良葯。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及心理狀態不同,引起的反應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的關系,既要顧及學生生理健康,又要兼顧學生心理健康,讓心理健康與生理健康邁步同行。體育課上心理健康滲透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自信心的培養;2.自我意識培養;3.公平競爭意識培養;4.頑強的意志力培養;5.團隊意識和協作意識培養。
要有效培養學生的以上五種能力,在體育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兩個方面。
一、教學內容的精心選取和有效拓展
學生在體育學習中面臨的困難來自於學生自我因素和教學內容等因素。主觀方麵包括:學生生理、心理障礙,如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教學內容如:耐久跑、柔韌性訓練、支撐跳躍等。
愉悅的情景煥發人心身振奮的先決條件,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和學生的興趣愛好,靈活有效的利用教材,拓展教材,有效使教學內容更加貼近於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使學生喜愛,在內容上使學生更加感興趣。其次,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給他們給予自我遐想的空間,自我展示的空間和互相幫助、互相學習的空間。培養合作學習,雙向交流、生與生、師與生之間融洽的關系,使學生的學習過程中始終處於積極、活躍、主動的狀態之中。
如:開展一些學生喜聞樂見的小游戲,把教學內容融入這個游戲之中,並調動全員參加,這樣就能把那些不合群的學生或者生性孤僻的學生融入到集體當中,讓他們在集體中體會到溫暖、體會到從未有過的開心,這樣有助於這些學生的心理健康朝著積極健康的方向發展。
二、強化心理訓練,保護學生心靈
在學生學習當中,會遇到種種來源於自身和學習內容的困難,這些困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生活,影響到他們的情緒。所以教師首先要樹立集體主義精神和團隊精神,讓他們明白,集體的力量是巨大的,集體的力量可以戰勝所有困難。從而有效消除學生的心理負擔,增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扭轉他們的弱勢心理。
如:在教學中選一些責任心強,富有愛心的學生與他們結成學習夥伴,幫助他們攻克在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難,使他們親身體驗到集體的溫暖和集體的力量,樹立戰勝困難的信心。
三、在體育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健康心理教育的方法
(一)分析學生,調整教學策略
在教學中,分析學生的共性和個性特徵,並根據學生的共性和個性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方法,並積極鼓勵全員參與到體育課的學練中。
(二)以快樂為先導,創設教學場景
運用自己的創意和想像,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來設計體育教學場景,盡力讓學生在一個愉悅的場景之下進行學習,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互相幫助的欣慰。在愉快的場景之中,團結共進的學習生活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相處的技巧,樹立和睦相處、團結向上、相互依存的態度。
(三)妙用「教具」,克服障礙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由於器材及自身身體素質的影響,學生會產生恐懼心理,採用條件作業的誘導練習,有助於學生消除情緒障礙、循序漸進的掌握動作技能,幫助學生克服膽怯心理障礙,增強學生自信心和頑強拼搏的勇氣。
(四)互幫互助,共同提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明確責任,落實保護與幫助是克服學生心理障礙的重要措施,通過保護與幫助,不但消除了學生的心理障礙,而且增強學生關愛同學,珍惜生命的意識。
(五)欣賞、鼓勵增強自信
教師運用精煉准確的語言提醒學生動作用力時機和要點,幫助學生分析原因、提供正確學練方法,使學生心理活動與動作完成在速度、力量、節奏相一致,轉移和分散學生的情緒障礙。通過教師的積極鼓勵和肯定鞭策,增強學生愉悅感和成就感。
『伍』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意義
世界衛生組織提出「健康不僅是身體沒有疾病,而是身體上、心理上和社會上的完好狀態。」20世紀90年代衛生組織將健康解釋為「一個人只有在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性良好的道德等四個方面都健全,才算是完全健康的人。」由此可見健康包含著身心兩方面。在體育教學中積極地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是體育教育工作者的一項新課題。
一、體育教學中確定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標
1.培養優良的意志品質和耐挫力。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時一般都帶有強烈的情緒體驗和明顯的意志力。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有目的、有計劃地採用相應的措施和方法來培養學生的意志品德和耐挫力,從而通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具有堅持不懈、吃苦耐勞、勇敢頑強、互相幫助機智靈活等優質意志品質,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
2.發展學生穩定的情緒,提高情緒控制力。健康、穩定的情緒使人保持積極向上的良好心理狀態,從而可以有效地開展工作與學習,表現出歡快高興、愉悅、滿意等現象。相反,會讓人籠罩於消極情緒之中,表現出焦慮、恐懼、苦悶、煩躁等。如學生在面對成功與失敗、公平與不公平、期望與失望、羨慕與嫉妒等現象時而產生的各種情緒情感無法得到發泄,從而產生失眠多夢、鬱郁寡歡、脾氣暴躁等。經常參加體育活動可以為各種消極情緒提供一個發泄的機會,特別是對受挫折後產生的沖動進行升華和轉移,消除心理不良情緒,提高情緒的自控能力。
3.發展人際交往能力,培養和諧的人際關系。一個心理健康的人應該具有寬容、熱情、友愛等品質,能夠妥善處理人際關系。而在體育活動中可以讓不同年齡、性別、職業、國度的人在一起,進行平等友好的練習與比賽。人們可以加強了解與溝通、互相之間產生親近感。同時學生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結識更多的朋友,通過體育活動學習與分工、合作及公平競爭,從而提高自身與他人交往能力,建立和諧的人際關系,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
4.培養學生積極認識自我,提高自信心。體育教學的多樣性,學生體能的個別性和氣質類型的不同性,導致體育教學表現出學習積極性和課外的開放性等方面存在差異。而作為體育教師必須深入到學生學習中去。去了解學生學習,用誠懇的態度、真摯的熱情與學生交談。例如:在實心球測試中,對那些確實因體質差或身材矮小、力量差導致不理想的學生,應該明確指出他們的技術並不比別人差,沒有成功只是素質和先天條件的差別,要正確面對現實,充分正視不足,利用本身的優勢來彌補本項的差距,從而能夠正確認識自我,提高自信心。
二、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的內容和方法
1.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內容的滲透。在教學中,通過游戲,讓學生的思維、智力、意志、體力得到鍛煉提高。特別是對那些有自卑感、較孤僻的學生多讓他們參加體育游戲活動。在游戲中把他們分成幾個小組,每一個小組為了在比賽中獲得好的成績。而球類是集體項目,講求整體配合。在球類教學中,提倡集體主義精神、奮發拼搶、學會關心他人、關心集體的良好心理素質。
2.學生自信心,體驗成功內容的滲透。由於主客觀原因造成學生體育水平參差不齊,基礎較差的學生在體育教學中不敢做動作,敷衍了事,因而常常表現為缺乏自信。針對這一情況,體育教師在課上應營造融洽的教學氣氛,師生之間互相尊重,同學之間互相幫助。如:教師安排勇敢大膽的學生帶頭練習,教會學生學會觀察、比較、評價與保護的方法。對於一些還不敢練習的學生,教師運用鼓勵性語言提高他們的自信心。其次,我們體育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和閃光點,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比如有的學生耐力好;有的學生彈力好,有的學生技巧性動作學得較快等。作為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的特長,發揮學生的優勢進行教學,讓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樹立自信心,並體驗成功。
3.學生團體協作和競爭意識內容的滲透。在體育教學中,體育活動都以集體形式出現,人與人之間發生頻繁的橫向聯系,有利於培養學生團體協作和競爭意識。如體育的競賽性使學生有機會在課堂上體驗勝利與失敗的情感。激發學生樹立無高不可攀、無堅不可摧的進取精神。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經常組織不同形式和類型的比賽活動。如:在百米跑練習中,把學生按身體素質分成若乾等級小組,按照個人到達終點的名次得分,以個人得分累計之和決定團體成績。這樣每個學生都注意自己的成績,為集體爭光。這樣既培養了參與競爭意識,又增強了集體觀念。由此可見,在體育教學中,適時合理運用各種競賽法教學,對培養學生競爭和團體合作的意識具有重要作用。
三、小結
1.學校體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相對獨立而自成體系,對提高學生的身心健康水平發揮著重要作用。隨著研究和實踐的深入,心理健康教育將突破德育的范疇成為全面發展教育中的獨立一育。
2.作為一個身心統一體的人,其身體和心理是相互制約、密切聯系的兩個方面。體育教學中育心功能應和育體同等重要,互為基礎。因此,學校體育教學的第一功能是育體育心,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豐富了體育教學的內容,拓展了學校體育的方法和途徑,這是任何其他方式、手段無法替代的。
『陸』 心理健康教育如何融入體育教學中
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據中小學生生理、心理發展特點,運用有關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素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活動。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尋找教學契機,創造教學環境,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加強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幫助中學生解決心理上存在的各種問題,培養他們良好的個性心理品質,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生活,提高適應社會生活的能力,促進心理素質與思想道德、科學文化、身體素質的協調發展,成為具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健全發展的人
『柒』 如何在高中體育教學中突出健康教育
一、引言
新時期下高中體育教師教學的改革研究,是高中體育課程改革的核心構成。在高中體育課程目標確定以後,體育教師需要認識高中體育教學過程,並以新的體育教學過程觀為指導,去創建新的體育教學實踐模式,以實現高中體育課程由理想向現實的轉化。筆者認為高中體育教師應具有 現代 教學理念和較高的教學素養及豐富的教學經驗,有相當廣博的體育知識與健康理論知識和堅實體育技術技能,掌握現代 教育 技術,有較強科研能力和組織工作能力。對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目的和要求有透徹的理解,能把握教學方向,能及時糾正在教學中出現的某些傾向性的缺點和錯誤。新時期的高中體育教師要朝氣蓬勃,富有創新精神,對新生事物要接受快、接受能力強,從而能夠適應新時期社會政治經濟文化,尤其是新體育課程環境下,高中體育教學的變化所帶來的要求,更好地勝任工作崗位。
二、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 教學思想觀念落後
目前普通高中的體育教學,還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主,教師和學生只重視以掌握運動技術技能為目的「教」而「練」,忽視以鍛煉身體為目的「學」與「煉」。只重視眼前體育短期效益,輕視終身效益;只對學生在校階段負責,不對學生長遠負責;片面強調增強學生體質,忽視學生體育意識和自我鍛煉能力的培養。
長期以來在學校教育實踐中,「學校體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的現象長期以來得不到糾正。在高中階段面臨高考的挑戰,而體育不在高考升學之列,許多學校為了片面追求升學率減少體育課,有的甚至不開體育課,體育在整個學校教學中處於較薄弱的地位,忽視了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和學生對體育的興趣與情感。大多數體育教師因循守舊對一些傳統觀念還不能突破,這顯然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2. 教學方法、手段單一
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是實現教育目標、傳授教學內容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許多學校體育教育在教法手段上有所改革,但仍存在一些問題。教學方法仍為傳統式的傳藝式教學,學生缺乏自主性、獨立性,所學知識技能嚴重地脫離體育社會實踐,至使學生畢業後社會適應性差。在教學手段更新上缺乏現代化教學技術的運用。
表現尤為突出的是對學生實施差異性教學問題。促進學生全面 發展 生理、心理和社會適應性,是體育教學的根本目的。學生的個體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所以要保證所有的學生都得到充分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就應充分考慮因材施教的問題。但目前的體育教學,對全體學生基本上採用「一刀切」的教學方式,忽視學生個體的不同興趣、愛好和特長。
3. 缺乏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積極的學習態度、濃厚的學習興趣,可以迅速地捕獲教師的教學內容,領略動作的要求。高中生有著廣泛的興趣愛好也有充沛的精力。可在現實中,繁重的學習任務,升學的巨大壓力,教師、家長的錯誤觀點導致他們忽視體育學習的必要性,抑制自己強烈的學習興趣,在體育課上消極怠工。
目前的高中體育教學存在著:①重育體,輕育心;②強調社會對學生的體育要求,忽視學生自身身心對體育需要;③實施強制性的體育教學,認為體育教育是社會行為,學生有興趣得學,沒有興趣也得學;④重視培養刻苦鍛煉,不怕挫折和失敗的頑強意志,忽視讓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得到愉快和成功的情感體驗,缺少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鍛煉的自覺性。
三、新時期高中體育教師教學改革的對策
1. 確立全面發展的教學質量觀
高中階段的體育教學,不但要使學生在掌握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術技能的基礎上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培養學生體育意識、競爭意識、合作精神和堅強的毅力,而且要特別注意對本門課的新科技、新文化的滲透。一定要使高中體育教師認識到,高中體育教學是基礎教育時期體育教育的最高階段,其教學目標的確定,既與基礎教育的其它階段有共性,又應有特殊性。在健康水平上要有較大幅度的提高,以適應將來的大學教育或走向社會就業工作的需要;在體育保健知識、技術和技能方面要學有所長,形成基本的體育能力,養成體育意識和習慣,為今後的終身體育打下必要的基礎。只有克服全面均衡發展的思想,克服片面追求體質發展或運動技能提高的思想,才能切實提高高中階段體育教學實效。
2. 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
高中體育教師要善於更新教學方法,豐富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模式多樣化的改革。這些模式有的取向於各種模式的綜合運用,有的取向於師生關系,有的取向於學生之間的關心,有的取向於教學內容,有的取向於教學安排,有的取向於技能學習與學生心理發展。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圖解觀察、練習中因勢利導,啟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學習,從追求生理改造到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從追求學會到會學水平的提高。例如,要讓學生了解如何跑得更快、跳得更高,應懂得人體運動的基本
規律 和人體形態結構,從而使學生選擇跑步、彈跳最合理的姿勢和用力的 科學
方法。教師要為教與學的雙邊活動創造有利條件。在進行講解示範和輔導時,教師在每個教學環節上要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使學生在整個教學活動過程中,積極開動腦筋,把所學的知識變成感知。
3. 注重對學生體育情感的培養
對學生體育感情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從自己的原有運動基礎和興趣愛好出發,在一定范圍內自己選擇運動項目。這樣在較大程度上滿足了學生對體育的興趣需求,激發學習動機,培養體育興趣、體育意識和特長,在一定程度上使因人施教、區別對待成為可能。通過高中體育學習,使學生能掌握2~3項自己喜愛的運動技術、技能,既發展學生個性,又使學生掌握從事體育活動和享受體育活動的方法,為終生堅持體育活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