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體育課堂中進行有效教學
伴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和新思想,使得我們的課堂教學必須發生本質的變化。由以往的「師問生答」變成「暢所欲言」,「紋絲不動」變成「積極參與」。「師說生聽」變成「自主探索」,學生的個性得到了張揚,教學氣氛異常活躍。然而,凝眸反思,我們清醒地認識到:在熱鬧與自主的背後,折射出放任與浮躁,我們的課堂教學多了些新穎的形式和茫然的教學行為,卻丟失了寶貴的東西——「有效」;也折射出一個令人深思的問題——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現就結合我從事小學體育教學工作,從課前准備、課堂組織、教學過程、課堂練習四個方面談談自己的一些想法。
一、充分的課前准備
前蘇聯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執教了一堂精彩的示範課後,有人問他這堂課備課用了多少時間,他幽默的回答道:「你是問寫教案所用的時間呢?還是問為上好這堂課所准備的時間呢?如果是問前者,我只用不到15分鍾的時間寫教案;如果是問後者,我幾乎花去了過去的所有時間做准備。」是啊!精彩課堂來自精心准備,上課前的准備是上好一堂課的必要前提和重要保證。而上課前的准備絕不僅僅是寫一篇教案,抄幾道習題,找一些教具這么簡單,作為一名小學體育教師,上課前我們應做好哪些方面的准備呢?
因為科目的原因我們不能與學生朝夕相處,所以對學生的了解很有限。基於這個原因,首先我們要和班主任老師密切配合,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身體素質,了解學生的道德品質,了解學生的心理素質…其次,備課的時候因班級而異,因人而異。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在備課的時候,往往會參考手中資料來進行授課。這些資料往往出自名家的手筆,匯集了教學精英的智慧,在字里行間無不閃爍著誘人的亮點。但是這些資料提供的教學設計,往往是起點高,形式多,並不太適合我們的學生。所以,我們在備課的時候,應該了解自己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選擇的使用教學資料,針對學生的特點,設計實而有效的教學方案。
二、課堂組織要巧妙
教師要巧妙組織課堂,首先要在各個教學環節採用多種形式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俄國大作家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在教學的每個環節中設置一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片斷,吸引孩子們的注意力。課堂導入可以用故事,也可以用謎語等學生喜歡的形式。其次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求精煉、准確、生動,有啟發性,不能重復羅嗦,以免讓學生厭倦。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有時還可以在適當的時候,有一些幽默感的語言或誇張的動作,自然的詼諧一下,引來課堂的笑聲,使課堂氣氛更活躍,更有生氣。再次教師要學會賞識。針對孩子們活潑、好動的心理特徵,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要在適當的時候及時對孩子進行表揚。一句「你真棒!」、「你真能幹!」等激勵性的語言,一個贊賞的目光、一個會心的微笑,或大家送給他的熱烈掌聲,都會讓學生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從而產生學習的熱情。
三、優化教學過程
所謂教學過程最優化,就是在規定時間內,使學生在教養、教育和發展諸方面都取得最大效果,切實做到「輕負擔、高質量、優素質」。優化教學過程,是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小學體育教學過程的幾個基本要素是確定教學目標,確定和組織教學內容,選擇課堂教學的結構和組織形式,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優化了這些基本要素和具體操作時的一些細節,課堂教學的效率必將大大提高。優化教學過程我們要考慮三個要素:(1)、每個學生每堂課都要能學習到體育知識,掌握體育技能。(2)、一節課合理的教學密度應達到85%以上。(3)、有良好的教學氛圍和融洽的師生關系。合理的課堂結構應該是從教學任務的需要出發、從學生的生理特點出發、遵循學生學習的心理規律出發、從滿足學生的活動願望出發,從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廣闊的空間出發。應該多層次的教學組織結構,把握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多向性、多變化的目標去安排,以利於學生的積極參與。
四、練習設計要有效
有效地練習,一方面.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另一方面,還是學生鞏固知識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生技能提高的重要途徑。然而,當今的課堂練習卻陷入嚴重的缺失狀態,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能否實現,完全取決於圍繞教學目標來設計練習,使學生練習帶有目的性、方向性。練習應穿插於課堂教學的環節之中進行,同時,練習要富有方法性。 體育練習時新內容的延續、補充和提高,也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因此,在練習的設計上,不僅要體現新的課程理念,更要成為提高教學實效的一種有效工具。
比如:在體育校本課程《千腳蟲》一課的練習中,我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與創造力,進行多種形式的練習。學生自己進行了5人正走、反走、2人的橫向走,縱向走等等。不僅鞏固了本節課的知識點,還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
總之,要想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體育教師必須牢固樹立有效教學的理念,確立有效教學的學生觀;體育教師必須正確理解和把握體育課程的核心理念,並把體育課程的核心價值知識有梯度的融入到體育課堂中去;體育課堂必須要有明晰的教學目標,合理的課堂教學活動,適宜的課堂教學評價。讓每一個學生的體育技能、體育意識、體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體育教學的美感,切身感受到體育教學的快樂,這樣的體育課堂才是高效的。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是一門魅力無窮的藝術,教與學是一個永無止境的循環過程,只有不斷地學才能更好地教,在實踐中學,在生活中學,才能在課堂教學中和學生碰撞出思維的火花,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也只有這樣我們的新課程改革和教學才能有出路,社會主義現代化教育事業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② 請問如何進行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教學媒體及場地布置和器材准備等因素。設計指導思想:體育課堂主要以教育教學為核心,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新理念用運到課堂為目標,系統地利用教學中的動態因素給學生充分發揮自主的活動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在認識、情感和態度方面都得到積極的發展。同時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獲取知識搭建平台,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本文擬就新課程標准下如何進一步完善素質教育觀念,並針對這些教學設計作新的審視。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後要達到的學習結果。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隨著素質教育的深人,應該說當前的課堂教學目標設定已向素質教育的要求邁進了一大步,如僅以認知為課堂教學目標的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但離素質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質教育首先要有教學目標的素質化。在五大學習目標中,既要考慮面,又要有所側重,並注意相互滲透。 其一:教學目標重心應向非認知領域轉移。當前,教學目標的設定大多仍是以認知為核心的,非認知目標仍是一種附屬和點輟。表現在:一方面目標設定中非認知目標往往可有可無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定向、調節和評價大多以認知目標為依據,學有餘力時才顧及非認知目標,或者有人聽課時才牽強附會地貼一些非認知領域的標簽。發展學生全面素質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徵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誠然,作為基礎教學而言,認知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創新的基石,沒有一定的知識具備,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著創新的火花也會熄滅。但在創新機制中,基礎知識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對於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等非認知因素來說,它是較為被動和次要的。在知識經濟時代,得到知識不難,人們常常可以直接應用前人創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創造,難得的是好的創意。因此,把教學重心從認知向非認知(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就成為一種必然。體育教學要使學生改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會學,樂學。培養運動興趣,樹立終身體育意思。 其二:教學目標的設定要面向全體學生。目前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大多忽視了全體學生的差異性。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其學習目標是相同的,這種按統一標准設走的目標,必然難以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徵,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也是一種資源。要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充分認識到這種差異的存在,並針對這種差異因人定標,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個學生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現實的,但制定分層的教學目標則是可行的。也就是說,體育教學目標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得學生在身心二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舉足輕重、關鍵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內容,是課堂結構的主要線索,掌握了這部分內容,對於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教學難點:是難於理解或領會的內容,或較抽象,或較復雜,或較深奧。難,包括學生難學和教師難教,由於學生難學致使教師難教。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目標的多樣性,也就決定了。教學重點、難點的多樣性。但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定中幾乎都是在認知領域,很少見到有非認知領域的重點和難點的。當我們把教學目標從認知向非認知擴展的時候,也需要重點和難點的相應擴展,當我們把教學重心從認知向非認知轉移的時候,也需要重點和難點的轉移。人們在目標擴展和轉移的同時,重點和難點的按兵不動也反映了人們觀念並沒有真正地轉變。 目標的多元化要求重點難點的多元化,非認知目標比認知目標的落實更重要更困難,更難見效,因此在許多時候我們的重點和難點應該是非認知領域的。 三、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策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式。多年來,廣大教師在教學策略上進行了不少實踐和創新,不斷地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這無疑體現了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的素質教育特徵的。但由於教師「自我中心」意識的頑固和沿襲傳統的惰性影響,或者是由於缺少切實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唱主角,學生當配角的狀態還未從根本上加以改變。例如,「自學輔導法」不失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的一種好的方法,但教師在教學過程設計時往往是幫助學生確定好學習目標,同時將教材的知識內容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在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由於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程序、學習計劃都是教師幫學生制定的,學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機會。教師期待學生的學習過程按著教師指定的目標和思路進行;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和調節,依據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教師的評價指標和准則來完成。又如,「引導發現法」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引導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去獲得親身實證的知識,這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體現了素質教育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安排,學生往往已不需要對材料信息進行收集、選擇和甄別;在「發現」過程中也不會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沒有新的思路和方式;「發現」的結果自然也都是教師所預期的。這樣學生的主體性也就無從得到真正的體現。教學以強調育心和鍛煉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夠建集體觀和責任感。通過學習,在輕松和諧的活動中達到身心健康;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充分運用情境引導和激勵機制,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發揚精神,並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結束課的內容。 根據素質教育的特徵,教師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應著重思考下列問題: 一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 1.引導學生自我定向。思考如何由學生自己確定學習目標,安排學習程序,制定學習計劃,為自主學習定向。 2.引導學生自我探究。思考如何讓學生通過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知識的發生過程。讓學生按照自己的基礎和習慣、水平和能力,去想、做、練、議、畫,通過動手、動腦、動口等自主活動;獨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或者利用團隊合作,共同完成動作的理解和掌握。 3.引導學生自主評價。思考如何引導學生基於對自己的認識,依據學習目標和自身的評價指標和准則,對自身的學習目標。策略、方法、計劃進行自我反思與評價,進而對學習過程進行積極的監控。 4.引導學生自我調控。思考如何讓學生對照學習目標,尋找學習差距,考慮如何改進自己的學習策略和方法,並採取針對性措施,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目標、策略和方法,以促進目標的達成。 5.引導學生自我激勵。思考怎樣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激勵自己戰勝困難,獲得學習成功,使自己始終處於積極、活躍的學習狀態。 6.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自主、合作、創新。思考如何合作,共同學習,共同提高,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能動性,使學習始終處在學生的主體范圍內。 二是要面向全體學生,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在班級授課制下,如何使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通過課堂教學活動有所提高發展,最基本的一條准則,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由於不同層次學生之間的學習起點(包括動機、態度、學習能力、身體形態、興趣愛好、平時運動基礎等)落差較大,課堂教學起點准確定位是保障不同層次學生都吃飽、吃好的關鍵。習慣的「抓兩頭促中間」的做法,實際上是以特長生為教學起點,放棄了中下等生的教學,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出發點,但最終以落腳特長生為歸宿。有的教師提出「抓中間促兩頭」,以中等生為教學起點,這比起「抓兩頭促中間」的做法來得公正一些,但這是以特長生和學習」困難學生的部分無效和低效學習時間為代價的。因此,在班級授課制中,沒有分層的教學過程是難以實現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的。在設計教學過程中,要想辦法積極創設讓所有學生都能積極主動地學習的機會,如設計:集體活動、小組活動、個別活動的環節,以便有針對性地加強對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指導;設計分層次的練習和作業,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出發,安排難易適中,梯度明顯的練習或作業,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可根據自己的學情,有彈性地加以選擇和完成。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學業成就評價方法,以增強不同類型學生的學習信心,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強化他們的學習動機,激勵他們努力學習。 四、教學媒體的選擇 教學媒體是教學設計中要涉及到的物質條件。隨著學校教學條件的改善,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涉及的教學媒體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先進。除了傳統的掛圖、錄像、投影、錄音等設備也已廣泛地進入了體育課堂,多媒體運用也已不再是新鮮的事。但從實施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要求來看,還需要在教學媒體設計上作進一步的拓展。 五、場地布置和器材准備 體育課主要是學生的身體實踐課,教學設計必須要依靠現有的條件設計課堂教學的教學用具,並能創造性地使用場地和教具。一堂體育課,不僅僅要在課堂上合理使用器材,而在之前的教學設計時就應該前面考慮場地布置和器材准備,並要注意如何安全、有效的使用。體育課往往不只一個班級在活動,所以還必須考慮班級之間的場地和器材使用問題。 總之,教學設計是將教學的靜態信息轉化為動態信息的過程。只有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落實素質教育的思想觀念,才能在教學實踐上轉化為具體的素質教育行為。沒有教學設計的素質化,也就不會有課堂教學的素質化。深化課堂教學,必須優化課堂教學設計。
③ 談怎樣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設計
1.依據課程標准和學情——設計教學目標
確定教學目標是進行教學設計的起點,這一目標將自始至終貫穿並體現於教學設計全過程,起著靈魂作用。教學目標的確定應注意如下幾點:一是一定要根據課標和學情,既要依據課標,又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立足於學生實際;二是教學目標一定要細化,具體可行,不提那些籠統的一節課無法達到的要求;三是要突出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要求;四是教學目標要有整體性、層次性、延續性和針對性。
2.依據教學目標,整合教學內容,突出重點、難點
在確立教學目標後,首先要思考的是具體的教學內容。一方面,要用好教材,做好對教材內容的分析,明確重點難點;另一方面,要結合校情學情,對教材內容進行校本課程的整合,增加一些具有時代氣息的,反映學生生活實際的學習內容。在這里,要避免兩種傾向:一是脫離教材,另起爐灶;二是一本為本,照本宣科。
3.依據教學內容,制定教學環節——教學過程
要按照我們制定的各課型教學模式去制定教學環節,在此基礎上不斷完善,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和風格。我們制定的各課型教學模式有如下幾個特點:一是學習環節附和新課程的理念。主要表現在學習環節上注重了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上。二是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的比較突出;三是各學習環節循序漸進,附和學生的認知規律;四是各學習環節簡便易學,操作性較強。
進行教學設計的一個特色之舉就是環節備課,根據學習內容的需要,將一節課學習過程分解為幾個具體的學習環節。在這個過程中應注意:一是從整體上設計教學環節,環節之間應強調邏輯性、遞進性,做到環環相扣;二是一節課的教學環節不應太多,一般做到五個左右為宜,多了不利於每個教學環節的深入進行,容易流於形式;三是處理好預設與生成的關系,在進行環節預設時,要留有一定空間,給學生留出思考、消化、吸收及生成的機會。
4.為每個教學環節設計恰當的學習情境和探討活動
只有創設恰當的學習情境和探究活動才能讓學生有所體驗,進而在交流及老師的指導下有所感悟,達到學習目標,因而這一環節是備課過程中最細化的一個環節,也是使課堂教學生動豐富、獨具個性的一個關鍵環節。在情境和活動的創設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如下因素:一是注重活動的內涵,活動要有針對性、深刻性,不切合學習內容的活動,再新穎巧妙也不能使用;二是活動要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出發,為學生個體獨特的體驗留有空間,為學生自己解決問題留有空間,為學生的實踐留有空間;三是活動的設置要精細化,要充分考慮到活動的具體步驟、活動中學生可以做什麼、教師可以做什麼,活動如何步步深入,達到實效;四是活動過程中的總結反思,一方面要對學生在活動過程的表現及時點評,不斷提高學生開展活動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引導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感悟,將學習內容滲透到活動中去,通過活動要有所提高。
5.對照教學目標,反思教學環節及其活動的教學價值
這一步驟,是對自己課堂教學設計的一個再反思的過程。這一過程,一方面能確保教學設計比較科學、精緻並緊扣教學目標;另一方面在反思中又能不斷提高進行課堂教學設計的能力。
④ 如何進行體育教學設計與教案編寫
進行抄體育教學設計與教案編寫,大概按照下面幾點去編寫:
1.依據時代發展與教育改革發展的要求。
2.依據素質教育與「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
3.依據體育學科本質與課程總目標的要求。
4.依據體育教學的規律。
主要特點是:1.運用教學設計的基本理論,提出了對體育課教學設計的比較好的建議。2.根據我國《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提供了不同年級,不同學習內容,有一定借鑒意義的教案。3.每個教案都包括教學設計及對教案的點評。4.注重教案的可拓展性。
⑤ 如何進行體育教學設計
加強了學生注意力和傾聽習慣的培養,體育課作為向學生傳授體育的基礎知識、讓學生掌握體育的基本技術、形成一定的運動技能、發展體育的綜合素責與能力、提高身體健康水平的一種基本形式,其教學的形式與方法也同樣地不再具有唯一性
⑥ 《怎樣進行體育教學設計》論文
體育教學設計的復目的制是優化教學,它應用教學理論、學習理論與體育教學為基礎對課堂進行預設。那麼,如何設計體育教學設計,體育教學設計些什麼呢? 教學方法的編寫。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需要,體育教學策略的設計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方式上,要改變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發揮主體作用,教師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合作探究,發揮主動創造能力。教學呈現方式上,不光是先示範再讓學生模仿學習,而是可以改變程序,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體驗規范動作,主要是讓學生感悟與體驗,更多的讓學生間接學到知識技能。在師生互動方式上,學生與教師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而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單項傳遞,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在教學與的相互交流中共同發展。教學目標的編寫。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新課程標准要求體育教學設計在目標的范圍更加寬泛,教學>>>查看所有描述
⑦ 淺談如何實施小學體育的有效教學
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
怎樣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從而達到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
目的,
對小學體育老師而言,
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
進行有效教學,
有很多途徑,
我在多年的一線教學實踐中感悟到,
不管施教者採取怎
樣的方法,
最終都要歸結到學生感興趣上來,
孩子們學習的興趣濃厚,
才能切實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實效性。
首先,
因為興趣是學
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的動力和源泉。
如果學生對體育沒有興趣,
那麼
他只會被動地去學習,
老師叫做什麼他才會勉強去做,
或者只是為了
考試去學,
這樣的體育課堂老師教學會感到很累,
學生的體育鍛煉效
果也很差。反之,
如果學生對體育有濃厚的興趣,則孩子們不僅在課
堂上會努力地掌握體育知識、技能,課後也會主動進行體育鍛煉,從
而取得很好的鍛煉效果,
甚至養成鍛煉的良好習慣,
從小為終身體育
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是與生俱來的,需要環
境和人去引導。學生對沒有接觸過的事物,不會產生特別的喜好、厭
惡。
小孩子對比較陌生的體育教學內容,
他們一般不會主動地對它產
生興趣。因此,
作為向小學生傳授體育知識技能的老師,在激發學生
體育學習興趣的過程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再次,
激發學生的體育
興趣,
並不是輕而易舉就能辦到的,
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較高的專業知
識、
技能和業務水平,
而且教師要走進學生的心靈,
了解學生的需求,
從而有針對性的實施教學,才能真正提高體育課堂的有效性。
一、正確理解新課標,確定目標和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應認真學習體育課程標准,
正確理解新課程標准所闡述
的學習內容、要求和組織方式,接受最前沿的教育教學理念,細心研
究、分析教材,正確處理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取捨,應充分考慮小
學生年齡段的特點和能力基礎,
結合本校特色,
確保最基本內容的落
實,如低年級的走、跑、基本跳躍、擲輕物、滾動、爬行、懸垂、攀
爬、
跳繩和律動等,
要有機融入其他基本內容的教學,
體現確保基礎、
簡中求精、貼近生活和增進健康的原則。優化組合教學內容,科學理
順教學過程。要改變單一的跑、跳、擲等練習內容,嘗試將跑、跳、
擲、攀爬、滾翻、民間體育、韻律活動、隊列隊形訓練等內容,結合
校本教材的地方特色,
先進行科學拆分,
再根據本校具體情況
(場地、
師資、學生等)
進行合理組合,分別確定出各年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
內容。
二、結合教學實際,選擇最佳教法,精心設計教案。
教師備課必須從學生實際出發,
通過課堂教學能最大限度地滿足
每一位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獲得全面健康的發展。
教者課前要主動了解
學生掌握知識、技能、運動能力、學習興趣與積極性以及遵守紀律等
方面的情況,
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
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最適合他
們發展的教學手段和良好的課堂環境,
以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
的學習需求。
遵循教與學的規律設計教學流程。
要注意研究分析從學
生學習的起始能力,
到達到終級目標應具有的過渡目標,
再考慮目標
達成應具備的條件及順序,設計幫助學生達成目標的階梯和思維路
徑,主動考慮「先教什麼,後教什麼和怎樣教」等問題,最後拿出可
行的教案,在教與學的交互中逐步達成目標
.
重視教學設計、教學機
智和教學靈活性的統一,有效備好每節課。
(一)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
要激發學生的興趣,老師首先要在教學方法上下功夫。一樣的
教材,不一樣的教學方法,
所產生的效果也不同。利用一些新穎別致
的手段,巧妙地用於整個教學過程,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能很好的
激發學生的興趣,獲得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採用何種教學方法,
並非是固定的或一成不變的,
而是要根據學生和
學校場地器材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最適合的教學方法。這就是因材施
教、因地制宜。
同樣都是小學某年級的學生,但這一屆跟下一屆的學
生可能身體條件、接受能力就不一樣,另外,同一屆的學生,他們之
間的差異也是比較顯著的。
如果老師搞一刀切,
那麼肯定有一部分學
生的學習效果不理想。
例如,快速跑教材,有的學生跑得比較快,但姿勢不對,老師對這部
分學生就應著重糾正他們錯誤的跑步姿態,
從而使他們獲得更快的跑
步速度;有的學生姿勢很漂亮,就是跑不快,老師就應在著重提高他
們的爆發力上方面多思考。
(二)教師優雅標準的動作示範
體育課上,動作
⑧ 如何進行體育課的課堂教學設計
課堂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策略、教學媒體及場地布置和器材准備等因素。設計指導思想:體育課堂主要以教育教學為核心,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以新理念用運到課堂為目標,系統地利用教學中的動態因素給學生充分發揮自主的活動機會,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主動參與。在認識、情感和態度方面都得到積極的發展。同時構建和諧、平等的師生關系,創設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給學生從被動學習到主動獲取知識搭建平台,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一、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指學生通過教學活動後要達到的學習結果。教學過程是圍繞教學目標而進行的,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和歸宿。隨著素質教育的深人,應該說當前的課堂教學目標設定已向素質教育的要求邁進了一大步,如僅以認知為課堂教學目標的狀況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但離素質教育的要求尚有差距。素質教育首先要有教學目標的素質化。在五大學習目標中,既要考慮面,又要有所側重,並注意相互滲透。
其一:教學目標重心應向非認知領域轉移。當前,教學目標的設定大多仍是以認知為核心的,非認知目標仍是一種附屬和點輟。表現在:一方面目標設定中非認知目標往往可有可無或空泛含糊;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學的定向、調節和評價大多以認知目標為依據,學有餘力時才顧及非認知目標,或者有人聽課時才牽強附會地貼一些非認知領域的標簽。發展學生全面素質是素質教育的基本特徵之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素質教育的核心。誠然,作為基礎教學而言,認知無疑是十分重要的,它是創新的基石,沒有一定的知識具備,缺乏必要的基本技能,即使有著創新的火花也會熄滅。但在創新機制中,基礎知識主要提供的是材料支持,相對於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等非認知因素來說,它是較為被動和次要的。在知識經濟時代,得到知識不難,人們常常可以直接應用前人創造的成果,直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創造,難得的是好的創意。因此,把教學重心從認知向非認知(特別是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轉變,就成為一種必然。體育教學要使學生改變要我學為我要學,要會學,樂學。培養運動興趣,樹立終身體育意思。
其二:教學目標的設定要面向全體學生。目前教師的教學目標設計大多忽視了全體學生的差異性。不同的班級不同的學生其學習目標是相同的,這種按統一標准設走的目標,必然難以落實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面向全體學生是素質教育的另一基本特徵,學生之間的差異是一種客觀的存在,也是一種資源。要面向全體學生就必須充分認識到這種差異的存在,並針對這種差異因人定標,因材施教。要制定面向全班每個學生不同的教學目標是不現實的,但制定分層的教學目標則是可行的。也就是說,體育教學目標要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得學生在身心二方面都得到教育和提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的確定
教學重點:是教材中舉足輕重、關鍵性的、最基本的、最重要的中心內容,是課堂結構的主要線索,掌握了這部分內容,對於鞏固舊知識和學習新知識都起著決定性作用。
教學難點:是難於理解或領會的內容,或較抽象,或較復雜,或較深奧。難,包括學生難學和教師難教,由於學生難學致使教師難教。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目標的多樣性,也就決定了。教學重點、難點的多樣性。但目前我們所見到的教學重點和難點設定中幾乎都是在認知領域,很少見到有非認知領域的重點和難點的。當我們把教學目標從認知向非認知擴展的時候,也需要重點和難點的相應擴展,當我們把教學重心從認知向非認知轉移的時候,也需要重點和難點的轉移。人們在目標擴展和轉移的同時,重點和難點的按兵不動也反映了人們觀念並沒有真正地轉變。
目標的多元化要求重點難點的多元化,非認知目標比認知目標的落實更重要更困難,更難見效,因此在許多時候我們的重點和難點應該是非認知領域的。
三、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策略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式。多年來,廣大教師在教學策略上進行了不少實踐和創新,不斷地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主體,這無疑體現了素質教育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學習的素質教育特徵的。但由於教師自我中心意識的頑固和沿襲傳統的惰性影響,或者是由於缺少切實可行的操作措施,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唱主角,學生當配角的狀態還未從根本上加以改變。例如,自學輔導法不失為引導學生主動學習、學會學習的一種好的方法,但教師在教學過程設計時往往是幫助學生確定好學習目標,同時將教材的知識內容轉化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要求學生在書本上找到現成的答案。由於學生的學習目標、學習程序、學習計劃都是教師幫學生制定的,學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定向的機會。教師期待學生的學習過程按著教師指定的目標和思路進行;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和調節,依據教師制定的學習目標、教師的評價指標和准則來完成。又如,引導發現法以解決問題為中心,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引導學生運用創造性思維去獲得親身實證的知識,這對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也體現了素質教育要求。但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師的精心設計和安排,學生往往已不需要對材料信息進行收集、選擇和甄別;在發現過程中也不會遇到困境和挫折,也沒有新的思路和方式;發現的結果自然也都是教師所預期的。這樣學生的主體性也就無從得到真正的體現。教學以強調育心和鍛煉相結合,以學生為主體進行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獨立完成任務的能力,在教學中通過多種手段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培養夠建集體觀和責任感。通過學習,在輕松和諧的活動中達到身心健康;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充分運用情境引導和激勵機制,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技能,陶冶情操,發揚精神,並在愉悅和諧的氛圍中結束課的內容。
根據素質教育的特徵,教師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應著重思考下列問題:
一是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轉變觀念,變指揮者為引導者。要從學生的角度去設計教學過程,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去進行自主的學習活動。
⑨ 試談如何進行體育教學設計
[摘要] 新課程標准下提出了體育教學設計的要求,這就是從教案走向教學設計的開始,文章論述了體育教學設計所包括的諸要素的設計方法及建議。 [關鍵詞] 體育 教學設計 轉變 一、教學方法的編寫 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課程改革下的教學需要,體育教學策略的設計成為重要組成部分。在學習方式上,要改變接受式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發揮主體作用,教師鼓勵學生大膽體驗、合作探究,發揮主動創造能力。教學呈現方式上,不光是先示範再讓學生模仿學習,而是可以改變程序,先讓學生嘗試練習再在教師的指導下體驗規范動作,主要是讓學生感悟與體驗,更多的讓學生間接學到知識技能。在師生互動方式上,學生與教師的相互交流非常重要,而不是單一的教師教學生學的單項傳遞,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系,在教學與的相互交流中共同發展。 二、教學目標的編寫 傳統的體育教學在這一目標的引導下,把體育課堂教學與競技訓練劃上等號,加之教學方法、教學內容也過於單一,沒有把教學內容與生活實際聯系在一起,較少地考慮學生的心理特點與個性的發展,從而使學生對體育的情感體驗降低,學生缺少科學健康方法的指導,創新精神被抹殺。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新課程標准要求體育教學設計在目標的范圍更加寬泛,教學目標的多元化更加適合於學生綜合發展的要求。如「圖一」所示,五個領域的教學目標中,有操作領域的目標,有認知領域的目標,還有心理品質方面的目標。當然,教學目標確定之後,下一步就是要考慮教學目標如何進一步細化。目標細化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可操作性,並且對目標細化是看得見摸得著的,目標達成後有明顯的特徵,可以測量出目標達結果。目標的細化包括三個要素,一是行為,即學生做什麼、怎麼做,二是條件,即在什麼情況下達成目標,三是標准,即達到什麼樣的要求,也就是結果。最後是對教學目標進行評價,即對學習效果的評價,目標達成率高教學質量就高,如果教學目標制定與教學結果不相符,則要對教學目標重新制定或者重新調整教學過程。只有預先制定教學目標,讓學生帶著目標去學習,才能在教學活動中根據教學條件強化預期的行為,保證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教學過程的編寫 教學過程是課堂的核心,也是教學設計的主要部分,在這一部分中,集中體現了教師教學思想、方法、策略和技術。教學過程的設計實際上是表現的教學的流程,按順序按不同的方式表達出來,教學過程設計中有課堂的基本結構和各部分之間的相互聯系,展現教師如何 組織學生按預設的教學步驟、教學內容、能採取什麼教學方法來達到高效教學的教學設計方案。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 四、教學內容的編寫 新課程標准中對教學內容的「放手」給體育教師們的教學敞開了空間,教師對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分析不能僅限於教科書中內容的重、難點,還要根據本校的實際情況,如場地器材、學生的實際體育基礎等對學習內容重新組合、建,場地器材是上好體育課的基本條件,大場地則設計大場地的教學,小場地剛有小場地的方法,器材的多寡也決定上課練習密度、強度等方面。學生的實際情況一般包括學生的體育基礎與經驗,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興趣愛好、對體育知識的需求等,從終身體育終極目標出發,既要傳承傳統的體育內容,也要引入新興項目,做到繼承與發展相合,注重教學內容的實效性、健身性、綜合性,結合體育課程各個階段的學習目標、學生的身心特點、各內容之間的聯系、教學實際條件、師資力量,教學時數諸方面的因素,選擇合適的、有價值的教學內容,精心設計好學習的各個活動環節。 五、教學評價的編寫 體育設計中的教學評價是衡量教學效果的標准,一般情況下教學過程中各環節的調整也要依據教學評價結果。不要忘記,在教學中,教學評價應該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根據教學評價對後來的學習作相應的調整與變通。體育教學效果的評價,不是僅僅看學生已經具備了什麼樣的能力,而是在原有的基礎上進步了多少,也即能力的變化程度。所以,教學評價的對象應該是學生進步的幅度、快慢,而不是學生的能力水平。 六、教學載體的編寫 體育教學媒體是體育教學的硬體設施,用來輔助於體育教學,體育教學設計中的教學媒體含義非常廣泛,除了基本的體育場地、器材以外,還包括計算機、錄音機、攝像機等音響設備,也包括粉筆、黑板、體育服裝、甚至語言、文字等媒體。在體育教學設計中選擇教學媒體時,要考慮多方面因素,做到最合理的搭配,做好最到位的輔助體育教學。媒體的利用要簡單易操作、不耽誤學生的學習時間。要強調一點的是,在利用媒體教學時不要本末倒置,特別是在公開課不要嘩眾取寵,而影響了學生是課堂的主體這一基本原則。 七、教學情境的編寫 情境教學已經是有效提高教學效率的軟體手段之一,被教師們普遍使用,情境教學法是根據教學內容,再根據對運動技能的價值判斷,利用一定的背景為載體,創設出接近真實事件的學習環境,將學生的學習融入其中,「以玩中學」為主,讓學生在輕松的游戲中完成學習任務。例如,可以把呼啦圈與跳遠結合起來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創設出「小青蛙找媽媽」這一情景,讓學生沉浸在童話般的環境中完成練習。 [2] 祁曉健. 體育課堂教學設計的研究方向與趨勢. 中國學校體育 , 2011, (04). [3] 杜俊娟, 潘勇. 體育教學設計的依據、原則及操作程序. 體育教學 , 2011, (01).[4] 於素梅, 楊帆. 從「跪跳起」課例談體育教學設計的要素與方法. 體育教學 , 2011, (01).
⑩ 如何進行小學體育課教學設計
首先要明確你要教授學生什麼。比如你要叫學生進行跳高,那麼你就要從基本的地方抓起,尤其是下肢力量,這個可以讓學生進行蛙跳或者是蹲跳起來進行練習;其次,你要對學生的動作做一個教學,主要是學生過桿的動作,你可以採用傾斜桿的方式或者是跳橡皮筋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教學,這樣學生就可以掌握你所教授的技術動作了,同時利用橡皮筋學生也可以克服恐懼心理。最後就是當學生都將技術動作掌握後你就可以利用比賽的方式來對學生進行考核和技術評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