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浙江師范大學是211大學還是985大學
浙江師范大學不是211,也不是985。
浙江師范大學是一所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省屬重點大學,前身是杭州師范專科學校,1956年4月16日經教育部批准設立,1958年升格為杭州師范學院。
1962年,杭州師范學院與浙江教育學院、浙江體育學院合並,更名為浙江師范學院。1965年,浙江師范學院從杭州搬遷至金華,1985年更名為浙江師范大學。2000年、2001年、2004年浙江財政學校、浙江幼兒師范學校和金華鐵路司機學校相繼並入。
(1)體育學院特色與創新擴展閱讀:
學校由金華(校本部)、杭州(文二校區、蕭山校區)、蘭溪3個校區,19個學院(含獨立學院)組成。
有73個本科專業,8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個專業博士學位授權點,28個一級學科碩士點,13個專業碩士學位類別,2個博士後流動站,2個國家「111計劃」學科創新引智基地。
數學、化學、工程學、材料學4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20個學科列入浙江省一流學科。擁有國家級課程17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4個。
有中國科學院院士1名、共享中國科學院院士5名、中國工程院院士1名,長江學者特聘教授5人,青年長江學者1人,國家突出貢獻專家2人,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2人,國家萬人計劃教學名師1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5人。
『貳』 上海體育學院的特色專業有哪些
上海體育學院建於1952年11月8日,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上海體育學院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領導,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與國家體育總局共建,面向全國招生。2002年10月,由原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運動技術學院、上海體育科研所合並重組的新上海體育學院正式成立。學院主要培養體育教師、教練員、體育新聞、體育英語、運動醫學、康復醫學、體育產業管 理、體育市場營銷、體育心理、社會體育及體育科研等各種規格、多層次的體育專門人才。 上海體育學院坐落在上海的東北角,與上海浦東新區僅一江之隔,交通便利。校園景色秀麗,古建築的辦公大樓雄偉壯觀。校園佔地面積670餘畝,校舍的建築面積近20萬平方米。八幢新建的學生公寓,極好的學生住宿條件,給校園增添了絢麗的色彩。學院有比較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室內外訓練場館20餘個,其中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上海體院綜合館和新教學大樓為教學訓練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學院圖書館藏書30萬冊。有中、英、日、俄等語種的體育期刊和專業資料。學院出版的《上海體育學院學報》、《中國教練員雜志》向國內外公開發行,擁有眾多的讀者,享有良好的聲譽。學院設有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一系、體育教育運動訓練二系、武術系、體育新聞系、運動科學系、體育社會學系、體育管理系、成人教育部、研究生部和附屬競技體育學校。我院部委級重點學科有:運動解剖學(含運動生物力學)、學校體育學、體操、武術、足球和重競技項目。上海市教委重點學科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具有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和民族傳統體育學。學院現有全日制本科學生近4000名。碩士、博士學位研究生400餘名。教職工近1000名,其中教授40餘名,博士生導師20多名,副教授100餘名。國際級裁判員17名,國家級裁判員100餘名,屬國內師資力量較強,專業水平較高的體育院校之一。學院同美國、英國、俄羅斯、日本、德國、澳大利亞、韓國等十多個國家的體育界、教育界有著密切的聯系。近年來,學院還在國外和港澳台地區招收了相當數量的研究生,今年開始在港澳台地區招收本科生。學院為深化教育改革,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和擇業的競爭力,從一九九六年起已全面實行了學分制。在校期間還設立了優秀大學生獎學金。學院撥專款設立了幫困助學基金,對家庭困難的學生提供勤工助學的各種渠道,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減輕學生的經濟負擔。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申辦成功,將給競技體育和體育產業帶來勃勃生機,我們熱烈地歡迎有志於體育事業的青年學生報考上海體育學院,共同為體育事業的騰飛再譜新章
『叄』 東北師范大學體育學院的發展特色
學校以科學研究為強校之本,不斷推動科學研究向高水平、有特色方向發展。2006年至2010年底世界文明比較、基礎教育重大問題、草地生態研究、細胞遺傳學等特色研究領域逐漸形成。
『肆』 鄭州大學體育學院特色
登封的一年讓你體會了什麼叫做:登封一年就刮兩場風,一場半年
登封的一年讓你體會到大學夢破的悲涼
你可以在學校外面的飯店吃的很美,你也可以在學校食堂吃到崩潰
登封的燴面,登封的羊肉湯,登封的夜市攤,登封的饃夾菜,登封的芝麻蓋燒餅絕對是能讓你饞一輩子的美食
登封校區如一座豐碑坐落在一座山上,給你的感覺絕對是這是哪個慈善家捐的希望小學
登封校區旁的錦江大酒店會陪伴你走過一年光陰
在登封校區就是你再怎麼喝也絕對不會有酒後亂性的機會,因為那全是和尚
登封校區的一年你能體會到班級的溫暖,班級的團結,一定要珍惜,因為後3年你再也找不到那種感覺
大一那年你會帶著希望進入學校,而且絕對是個好學生,曠課這事不會發生在你身上,大二那年沒了鬥志,開始曠課。大三那年沒了希望,整天不上課。大四那年徹底失望,整學期不上課。
兄弟們來自五湖四海,兄弟們也都是標準的少爺,家裡不是有錢就是有權。相信沒有哪個學校比我們學校聚集的牛人更多。
我們學校始終走在時尚的最前沿,女人如花男人如草,仔細看草是真的,花是假的。。。。
每個學生4年的任務不是學習,而是要把酒喝夠800瓶,把煙吸到200盒。
學校不管是什麼事,總跟錢掛上勾,除了上廁所不收入廁費。
別的學校育人,這個學校育孩子,估計婦科醫院記錄的病號我校最多。
別的學校門外賣計生用品的只需要1家,我們學校周圍聚集了20多家,比商店還多。
別的學校育人才,我們學校育酒仙,你進來時1瓶倒,出去後千杯不醉。
別的大學要錢,我們學校要命。
千萬不要以為你考試會過,你表現的再好,老師看你別扭就會讓你掛掉。
夏天38度你可以看見我們學校一群群的人在跑圈。
別的學校打架那叫影響治安,報警了鬧事的都會無影無蹤,我們學校打架可以把警車帶人從綜合樓門口搬到學校門口。
大二那年,體校和體院沖突,系主任要我們出門都要帶把刀。
每年畢業都會有警車扎在學校附近。因為這個時候酒精會是我們學校所有畢業生的飲料。
大學 四年除了哥們跟你最貼切的就是:尼古丁和酒精
哥們如手足,媳婦如衣服。
別的學校出人命鬧的全球皆知,我們學校出人命就好比踩死一直小強。
大重慶,小重慶,新疆拉條,碳鍋魚,大盤雞。
老村長,二鍋頭,十里八村,金星,奧克
別的學校考試靠實力,我們學校考試靠作弊,地下超市備份了大學四年所有的課程答案。
別的學校考試完學生會長出一口氣,我們學校考試完會把字條扔滿地。
別的學校上課筆墨紙硯樣樣俱全,我們學校上課小說PSP手機樣樣不少。
別的學校入冬放暖氣,我們學校入冬放水。
別的學校夏天有電扇空調,我們學校夏天有暖氣。
你怎麼進的學校,最後你還要怎麼出去。
進來時花了3萬,出去時需要六萬。
大四男女寢室互換,男生入住寢室單獨有廁所的女寢,女生入住每層樓只有一個公共廁所並且有尿池的男寢。
別的大學畢業人手一件學士服,我們學校400人分70套學士服,而且是10年沒洗過的。
別的學校學生出來還是一樣傻,我們學校出來都像是闖盪江湖多年的老油條。
一個寢室八台電腦,同時進行魔獸,大話等網游
別的大學學生畢業戀戀不舍的是母校,我們學校戀戀不舍的是兄弟。
本篇僅拿來給大家一些記憶,不抨擊學校!臨走小弟在此祝福親愛的兄弟姐妹們一路順風,將來的人生順順利利。
『伍』 如何創建具有體育特色的優質學校
一、明確思路,彰顯特色
我校於2009年申報了「創建沈陽是體育特色學校」,並於2010年申報了省級實驗課題《創建初中體育特色學校實踐性的研究》,學校把創建特色學校作學校發展的突破口,作為學校發展新的契機,發展學校特色,不失為彰顯學校辦學價值可取之道。特色學校源自特長師資,特色出自於教師個性。有獨特辦學思想的校長是形成特色學校的基礎。校長是學校發展的規劃者、設計師,除了要不折不扣地貫徹教育方針外,還必須有明確的治校思路。
二、健全組織與制度,保障特色創建工作。
學校成立了體育特色學校創建工作領導小組,校長負總責,行政領導、體育組、教研組、各班主任及全校師生共同參與,分工明確,職責落實。學校將特色學校創建工作優先列入學校工作計劃,專門制定了《一七五中學體育特色學校創建規劃》。領導小組經常對規劃的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監督,並做好階段性小結。學校建立體育教師及各類競比賽考核獎勵機制,建立體育特色專項發展經費,每年投入4—5萬元,保證體育工作有序、創新開展。
學校制定完善、可行、可操作性強的各項管理制度,建立完備的考核、評價機制並嚴格執行,定期通報執行情況。制度為學校體育特色工作的開展起到了機制保障作用。體育組的各項制度考評是學校的教師考評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突出了體育工作作為學校申報特色的重要地位。
三、加強管理,規范學校體育教學
學校領導班子,學校找准發展的突破口,以推進體育特色校為著眼點,建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的創建體育特色工作領導小組,並制定和完善了體育教師上課制度、訓練制度、實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工作制度等體育工作管理制度。同時,學校為把開展體育特色工作落到實處,將創建體育特色工作納入到三年發展規劃和學期工作計劃及日常學校的議事日程之中。經過一年多努力,學校體育工作內容豐富、成績突出。
四、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我校現有體育教師6名,全部都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為了提高體育教師的政治素養和業務水平,學校經常專門組織他們在一起集體教研,學習體育教材的新大綱,探究國家對中小學體質健康標準的要求等等,為增強他們的業務指導,學校訂購了相關的比較前沿的體育雜志和報刊,在學校資金比較緊張的情況下,仍依然支持和鼓勵體育教師外出拓寬視野、參觀學習並積極組織他們參加省市級以上的優秀課和論文評選。
為了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重視了教研組和備課組的工作,較好地開展了教學研究活動。打造了良好的學校體育團隊,確立了備課組長和教研組長,加強體育學科的教學研究工作。在教學中,我們的體育教師能注重學習落實「課標」的教育理念,改革學習方式、教學方法和評價方式,在教學實踐中認真反思,努力鑽研,不斷地更新教育觀念,恰當地選用新的教法和新的學法,課堂教學效率穩步提升。
二是抓好教學常規的落實,規范體育教學工作。在教學中,全體專職體育教師能根據所制定的體育教學工作計劃教學進度,結合教學的實際情況認真備課,上好每節體育課,不斷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逐步讓我們體育教學工作走上良好的軌道。
三是常抓不懈,推動「2+1」工程有序開展。學校「兩操一活動」是反映學生整體面貌的形象「工程」,是學校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窗口,抓好「兩操」也是學校管理工作方面的一項重要內容,抓好「兩操」更能促進學校的全民健身活動的開展。每個學期,體育教師具體抓了以下工作:⑴認真完成七年級學生廣播操的教學和訓練工作;⑵充分利用體育課時間加強學生廣播操的復習和訓練工作;⑶主動與班主任聯系,利用大課間活動時間做好學生廣播操訓練的輔導工作;⑷組織開展全校性廣播操比賽活動。經過大家的努力,進一步規范廣播操,提升做操質量和鍛煉價值,使廣播操和大課間活動的展示在我區成為一個亮點。
五是做好《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測試工作。《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是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發展、激勵學生積極進行身體鍛煉的教育手段,是學生體質健康的個體評價標准。在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過程中,學校全面貫徹落實《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確立「為每個人的成長負責」,切實做好制定計劃、宣傳教育、日常鍛煉、數據測試與上報工作,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學生體質健康及格率98.9%。
目前,我校體育教師已多次到沈陽、錦州等地參觀學習,體育組三名教師也多次獲得省市級優秀課和優秀論文獎。
五、加強體育文化建設,提升創建體育特色學校的水平
1、學校還充分利用標語、板報、廣播等宣傳媒體,可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宣傳。在此基礎上,學校還每年開展一次體育知識專題講座和體育知識競賽等。在校園體育文化節中,開展各種體育活動,是開展校園文化的又一途徑。學校每年舉行一次體育節活動,到今年已經舉行了六屆體育節,通過體育節組織開展了各種體育鍛煉、體育表演、體育比賽、體育宣傳等內容,既豐富了師生的體育文化生活,同時又吸引眾多學生參加體育文化活動。
2、體育課堂教學:體育課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體育課的教學中我們堅持確立以學生的學習和鍛煉為中心,培養學生樹立體育意識,養成鍛煉習慣,提高鍛煉能力的指導思想。在體育課程建設上注意體育文化,衛生保健知識的傳授,使學生具有全面的體育文化修養。學校體育組還開發了籃球校本課程,適當增加了籃球的教學內容,盡量使教材體現科學性、實效性和趣味性。
3、課外體育活動:校園進行的各種課外體育活動是開展學校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途徑。每學期學校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課外的體育活動,如全校性的籃球操、廣播操,年級組的跳繩踢毽、拔河等,還有大課間活動中的各班級活動項目等等,從而吸引更多的師生主動參加體育活動。在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中能注意處理好體育鍛煉和體育文化活動的關系,既要完成體能鍛煉的任務,又要豐富課外活動的內容,要認識到體育文化活動對提高學生鍛煉意識和積極性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4、學校學生體育運動隊有田徑、男子、女子籃球、乒乓球、長跑隊和跳繩踢毽等數個,參與人數達到200人之多。這些運動隊能堅持常年活動,做到活動有計劃有記錄有反思,活動形式多樣,活動效果顯著。
5、學生健美操隊是我校一支優秀的、很有特色的學生體育運動隊。共300人參加,在學校領導的扶植和關懷下,通過健美操隊師生得努力,多次參加區市健美操比賽並多次取得優異成績。在學校里,健美操隊已經成為學校的一道亮麗風景線,活躍了校園文化活動,帶動了課余學生健身,並成為我校創建體育特色學校重要內容。
六、通過數年的努力,我們取得了輝煌的成績
我校田徑運動隊參加區中小學田徑運動會,2010年和2011年分別獲得團體第一、二名。
女子籃球隊三年來在區比賽中獲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二名,今年代表蘇家屯區參加了沈陽市比賽,獲得第四名的好成績;
我校健美操隊在2010和2011年區運動會上參加表演,均獲得優秀表演獎。
七、對體育特色學校創建的冷思考
我們在體育特色學校建設中,一定要避免走入誤區。我們要防止特色創建過程中,注重標准高,配套好的硬體投入而忽視相應的軟體建設——我們只有基本的運動條件保障,靠的是有健全的制度、先進的理念、敬業的教師;要防止注重某一局部特色建設而忽視了學校整體特色的建設——我們不能一味追求某一特色要有多大的成績,特色建設譬如是一條直線,我們就要做好直線上的每一點來搞好整體的規劃建設;要防止注重少數特長生、尖子生的培養而忽視面向全體學生的教育——我們要做到「以點帶面」,把特色項目發展成學校的陽光體育運動,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這樣才是學校辦特色的立場。我們必須清楚的認識到:進行體育特色學校的建設,為的是尋找學校發展的突破口,最終的落腳點是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整體發展,實現教育的本質價值。
『陸』 太原理工大學體育學院的辦學理念
奮進中的太來原理工大學自體育學院,以努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較強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的復合型人才為出發點;以注重「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重應用」的體育教育專業目標為培養方案;以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和軟硬體設施建設為保障。充分體現「以人為本、文體為舟、承載德智、全面發展」的辦學特色,使學院成為在全國同類院校中具備一定影響力的體育學院。
『柒』 對比國外的學校體育,你認為我國學校體育雖然起步晚,但是有什麼樣的特色和創新
比骨外的體育,我認為有我的體育應該是選他們學習先進的經驗才行
『捌』 哈爾濱體育學院的定位和人才培養特色是怎麼樣的
哈爾濱體育學院其實它的定位就是培養是專業人才,就拿體育來說,很多的世界冠軍都是他們學校的。
『玖』 體育文化創新與傳承論文(1000字以上)
[論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文化和學校文化的含義,論述了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的重要職責和必然使命,並提出了高校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構建途徑: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塑造創新理念,堅持以育人為重要抓手等。
[論文關鍵詞]高校 文化 傳承 創新 使命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強文化創新。這就意味著高校在原來的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三項職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第四項職能,即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員,我們應該准確理解和把握胡錦濤同志在會議上的講話,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盡快實現高校相關文化制度體系的構建,加快完成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的任務。
一、關於文化和學校文化的理解
對於文化的含義,按照動態的角度來定義,「文化」可以解讀為「使文化」,即用文化知識來教育人、教化人。從靜態的角度來定義,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又稱「大文化」),包括人們的文明總和、政治形式和生活方式;狹義的文化(又稱「小文化」),包括文學藝術和思想意識形態。我們經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狹義屬性。
文化的特徵可以簡單歸納為:第一,普同性,各種不同的文化體系卻具有共同的、同一的形式和樣式,如文學作品、歌曲、詩歌等;第二,多樣性,不同的自然、地理、歷史環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如我們平時經常講到的「特色」;第三,民族性,文化植根於民族之中,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般來說,生產力的發展是與文化的進步成正比的;第四,繼承性,人類文化的進步是建立在對前人繼承的基礎上的;第五,發展性,人類的文化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綿延不絕;第六,時代性,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中,都存在自己的典型文化,是這個時代的標志,如石器時代、蒸汽時代、信息時代。
學校文化是整個文化體系的一個分支,體現的是社會背景下以學校為地理環境圈,由全體師生在學校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造出來的,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准則及其規章制度、行為方式、物質設施等,是多重元素的整合和結晶。其本質意義在於影響和制約學校內人的發展,其最高價值在於促進學校內人的發展。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校要想踐行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的學校文化建設,應在加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同時,主動、理性地對已有學校文化的總結反思、分析概括,並在此基礎上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形成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信念、手段、語言、環境和制度,較為成熟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文化的新體系。這是高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的重要職責和必然使命
1.文化傳承創新是時代發展對大學提出的新要求。大學建立的初衷就是通過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促使受教育者知識化、文明化、道德化,塑造出一批有學識、有擔當、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而大學只有不斷地學習、研究傳統文化,接受外來文化的精華,並結合時代潮流和時代特徵,不斷傳承創新,提煉文化精華,倡揚具有時代特徵的主旋律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對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的作用逐漸從以教學為主轉變為教學和科研並重。而後,我國文化產業和高校的迅速發展,高校又增加了服務社會的第三大職能。到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胡錦濤同志又對高校提出了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能。文化傳承創新已成為當代大學發展的自覺選擇。傳承創新文化、推動文化交流,既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對大學職責的新要求,又是對大學職能認識的拓展。文化傳承創新被納入四大職能之一,是主觀和客觀、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2.本身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大學是文化傳承創新的有力踐行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價值觀念體系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和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大學作為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承載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國家文化振興的重要責任。大學可以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先進的國外文化,培育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使其成為民族和文化復興的中堅;大學是超凡脫俗、傳授知識的殿堂,豐富的文化底蘊、濃厚的學術氛圍,無數大師、人才的聚集,都使得大學成為傳承文化的最有力的平台;大學是思想精靈的天堂,是活躍、創新的集中代表,是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識的搖籃。所以,大學自身的文化建設與發展,影響著國家的文化建設,也是主導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應該肩負起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責任。
3.發揮大學文化傳承創新職能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內在要求。大學文化不僅僅代表了個性、特色,更主要是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力量的作用。在高校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大學文化,代表了一種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行為標准,體現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是廣大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建設學校的精神支撐。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高校的辦學規模、科研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但相比世界一流大學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在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遇到了諸多挑戰。如何突破這些「瓶頸」?一是應塑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國際上知名的高校,不僅僅是有著優秀的人才和較好的硬體條件,更重要的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創新的理念、完整的教學體系、良好的校風等。二是積極汲取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要以自己的文化為主體,貫五千年傳統之大道,采五大洲文明之精華,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正確道路。
三、高校的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建構
1.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從以農耕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實踐出發,勤於觀察,深切反思,相互爭鳴,從以均田為基礎的相對均產的經濟主張以及社會權利相對平等的政治要求出發,積淀出了包含人際關系平和友愛、和諧共處、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思想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深刻影響著歷代王朝開國創業的政治理念,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曲折中向前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需要深入發掘和弘揚。大學需要構建相應的文化體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社會理念中的精華,使之融入大學的學校文化、辦學理念及對學生的培養教育當中去;應適當加強文化建設的師資力量,使之形成一種與日常教學和科學研究平行發展的運行機制。也只有這樣,大學才能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從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2.積極開展文化交流。隨著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發展,「全球化」進程在事實層面上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切實感覺到了世界在縮小,彼此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不論我們情願與否,信息時代早已促使各國文化洶涌而來。因此,我們需要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參與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應該秉承中華民族和諧、平等、互愛的理念,立足於適合本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社會理念,實現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這就要求大學摒棄自我封閉發展的理念,立足本國傳統文化,樹立國際意識和世界眼光,廣泛汲取世界各種文化的優秀成果。具體而言,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增強與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交流與學習;應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和優秀成果;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管理經驗;應加強聯合培養,注重引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從而培養出國際化的創新人才。
3.塑造創新理念,大力推動文化創新。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的文化保持生機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堅持不斷地創新,才是對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最好繼承,才能使一個民族的文化永保昌盛。推動文化創新,需要在大學中打破各種思想的束縛,倡導勇於開拓、敢為人先的精神;要引入競爭機制,敢於超越;要塑造大學師生們不懼權威、大膽質疑的品格與精神,努力創造符合時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具體來講: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創新精神,跳出傳統教育的束縛;應改進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主動探索式,開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要改變教學評價標准,鼓勵大膽質疑,營造良好的有利於創新的環境,促進創新力的全面提升。
4.堅持以育人為重要抓手。第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擁有正確的航向才能最終達到目標。要深入開展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教育,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大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確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要開展公德教育,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樹立在集體中求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理想的價值觀念等;要開展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學生胸懷遠大理想,樹立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行為民服務之舉,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第二,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對青年大學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的行為模式、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大學是一個各種文化集中碰撞的地方,面對各種文化思潮,我們需要有兼收並蓄的氣概,既要傳承傳統文化,又要接收外來文化,要營造百家爭鳴的校園氛圍。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良莠不分。我們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武裝和教育學生,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的基礎上,促成校園文化體系的豐富多彩、多樣共生,進而實現多種文化的相互交流、創新發展。
第三,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要引導大學生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學習國內外的文明成果;要引導大學生注重自身的能力培養,不斷地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要引導學生多接觸廣大勞動群眾,學會各種社會知識,增強個人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要加強學生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激發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熱情,磨礪出優秀的個人品質;要培養他們敢於承擔風險,勇於探索的精神,從而有能力承擔起傳承創新文化的重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而要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高校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加強大學制度和文化建設,尤其是大學精神文化建設,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既要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的一切工作的重心,也要把文化傳承創新放在高等教育價值論的重要位置,完成好高校文化建設的新任務,使中國文化走向新的復興和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