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體育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有哪些
(一)體育新課程教學組織形式的特點:
1.教學組織形式存在著多維性。
教學組織形式反映的是教學活動中人員、時間和空間的組織和安排,當我們從教學組織形式的角度來說明一種教學活動時,我們至少必須從教師、學生、時間和空間等多方面來加以考慮,才有可能對教學組織形式有全面的了解。教學組織的多維性決定了教學活動具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即教師的、學生的、時間的和空間的組織形式是同時並存的。例如,對於特定的教學內容在教學的組織上是採取分組教學、在教師的組織上是採取小組教學、在時間的組織上是採取活動課時制、在空間上是採取課堂教學等等。因此說體育新課程教學組織形式在客觀上是多維的。
2.教學組織形式具有多樣性。
教學組織形式的多樣性與教學組織形式的多維性具有密切的關系,如從簡單到復雜、由單一向多樣發展的,由個別教學---- 班級教學-----分組教學----友伴群體教學等等。而後一種形式是對前一種形式的補充和發展。在體育新課程教學中,其教學組織形式的現狀是多種教學形式並存、共同發展的。隨著教師對教學目標的認識更加全面,對教學內容、結構的研究更加深入,以及對教學對象及其特點的認識更加科學化,勢必會導致教學組織形式出現新的發展和變化,從而使得教學組織形式更加多種多樣。
3.班級教學制仍是體育新課程教學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之一。
班級教學制包含了教學空間的組織---課堂教學。由課堂教學構成的班級教學制,是體育新課程教學實踐中最為主要的組織形式,盡管其他起輔助或補充作用的教學組織形式也是不可忽略的,班級教學制本身的優點仍是其他教學組織形式所無法取代的。當然,班級教學制還存在著一些局限性,這就為教師在今後的工作中進行教學研究提供了空間,才能使班級教學制在今後會得到不斷發展和完善,
(二)體育新課程教學的基本組織形式
1.個別指導
個別指導是體育教學組織的最基本的形式,它的教學優點是可以根據每個人的能力和特點進行不同的教學指導,發揮個人最大的潛能。例如,在基本姿態組合教學中,有個別學生出現姿態不正確的動作錯誤,教師採用 "一對一"進行個別糾正,這種教學只有教師和學生直接聯系,學生之間無任何聯系,適用於教學過程中教師糾正個別學生在技術掌握上存在的個性錯誤。個別指導的教學組織形式通常會因為不能滿足教育普及的需要,教學效率較低,而被分組教學所取代。
2.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是一個班分成若干小組,以組來進行指導。這種組織形式既保留了班級教學的長處,又能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的問題。這種教學的分組通常是按性別、體能、技術、興趣等因素來進行的,每組指定小組長,起著 「小教師」的作用,教學過程中學生之間雖有聯系,但不密切。
(1)性別分組教學
性別分組是根據男女學生生理和心理差別進行的一種分組。它的優點是既考慮到學生男女生之間生理和心理的差別,又考慮到教師個人特長的發揮。特別是在體育新課程教學的教學中,男、女生會因接受能力不同而產生學習的差異,按性別分組教學的形式適合於教師針對性別特點安排教學內容、選擇教學方法。
(2)配對分組
由於體育新課程教學的技術特點,在教學中經常會採用配對分組的方式進行教學。其優點是學生能夠從中體會男女生動作的不同要求和動作感覺,體驗雙方的配合與默契,對於掌握基本動作或組合動作是極為有效的。教師的配對分組應注意學生的技術水平最好在同一層面,以便於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進行指導或提出教學要求。
(3)體能分組教學
體能主要是指身體素質、運動能力,它是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能 (好、中、差)進行分組的。按體能分組進行教學針對性強,以體能角度考慮區別對待,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它可以是固定的,即每一節課或某個單元,始終按體能分組形式出現,同時又可以是臨時的,可根據教材、課的類型隨時進行分組。這種分組教學既能使體能好的學生保持學習的積極情緒、體能中等的學生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體能差的學生也能完成教學目標,能夠考慮到所有學生的全面發展。
(4)技術分組教學
根據學生對某一技術掌握的程度進行分組。技術分組可按臨時、固定、晉升分組。臨時分組是根據學生練習動作的程度決定的。固定分組是在臨時分組基礎上進行的,只局限於某課時或某單元的教學,這種固定分組在一定條件下,還可以再進行晉升分組。這種分組教學的組織形式是從學生掌握動作的情況考慮區別對待的,具有靈活性、針對性、實效性。但它是在以上分組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它適合於復習課的教學內容。
(5)興趣分組教學
興趣分組教學是根據學生不同的興趣與愛好進行分組的。其的特點是有利於培養學生個性,發揮特長,適合於選用教材、時尚課程或傳統項目的教學。
3.班級教學
班級教學又稱班級授課制,它的教學特點是一名教師採用同一內容、用同一方法教授全體學生。與個別教學相反,個別教學易於解決個體差異問題,但效率不高,班級教學注重了效率,但不利於因材施教、區別對待。班級教學在實踐中還往往把一個班自然分成幾個小組,教師對待各組也是採用同一的內容和方法。例如在交誼舞教學中,教師對第一組學生進行指導,其他人自由練習,隨後又對第二組學生進行指導……班級教學主程序是對全班進行傳統式的教學。教學中教師把所有學生都看成是理想中的對象來施教,力求實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4.友伴群體教學
友伴群體教學是一種小群體的分組教學形式,教學中讓學生自由結成 "友伴群體",按教師的要求去創造性地學習,在互為指導、互為督促、互為幫助的過程中,使每個學生有充分發揮自己特長的機會,從而體驗到獲得成功的快樂和喜悅。這種分組只有當學生之間關系協調和目標一致時,才能形成一個小群體。個體間情感交流,彼此激勵,互相配合,互相幫助,齊心協力,共同提高,充分調動學習的積極性,體現學生間良好的人際關系,有利於培養學生自覺鍛煉的習慣,使學生能發揮內在的潛力。這種形式與教師主導型的班級教學和分組教學不同,它是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促進自主地、協同地學習為目的。它適合於學生對體育新課程教學的創編階段的學習。
5.分層次教學
學生在發展過程中存在著不同的生理、心理及個體差異,根據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掌握能力,教師在安排課堂教學內容、教學手段、教學方法上應符合學生實際學習的可能性,分層教學、分層指導、分層評價,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完善與提高。層次分組教學最大的特點就是強調措施和目標的對應性,也就是選擇特定的教學方式去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層次分組教學適合於體育新課程教學完整教學單元的教學。
B. 如何理解和認識體育新課標
摘要:
《新體育課程標准》指出: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應「扮演」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關繫到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要抓住並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首要是弄清主體性的概念。主體性,指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覺參與學習和自身發展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它具有諸如:自覺性強;意志力持久;有練習策略;好強好思等特徵。其次,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需要教師具備並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條件;要有主體教育觀;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綜合運用優化的教學手段、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獲得精神動力和學習健體的方法等。另外,豐富教學內容,培養體育興趣與能力,明確鍛煉目標,做練習的主人的做法也可以大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標》要求我們樹立「人本」觀念,我們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彰顯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作用,才能適應新形式下的教育需要。
關鍵詞:主體性
正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實踐性很強的體育,在教學中更應該注意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教師要改變過去全控性的教學模式,主動轉變角色,由「主宰」變為「服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注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和真實情感體驗,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練的空間,教師作以適時點撥引導。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呢?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認真探索,不斷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學生,抓住學生主體性發揮的特徵
什麼是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指在教學過程中,處於認識客觀世界主體地位的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自身的發展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觀能動性。仔細觀察,充分了解,你會發現學生主體性發揮有許多鮮明特徵:
1、學習主動積極,自覺性強
學生在對體育學習有正確的認識,把學習的目的明確為自身需求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這種高水平動機上後,就會表現出學習積極主動,自覺性很強。
2、好強、好奇、好思、好問
好強,表現為任何事情不甘落後,敢於挑戰和超越他人與自我,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好奇,再現為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好標新立異,好奇思妙想;好思,表現為好獨立思考,琢磨學習中的問題,自己努力尋求解決辦法,甚至經常關注老師的教,發表自己的見解;好問,好向教師質疑提問,好追根問底,尋根溯源。
3、在支配與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時,表現出意志力持久
體育學習不是娛樂,它不可能時時生趣,處處有樂,學生的體育學習總是在有趣與無趣交織,歡樂與困難同在的狀態下進行的。因此體育學習需要意志支撐。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正表現在能以持久的意志力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尤其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堅持不懈上。
4、能掌握並運用學習策略
學生掌握了學習策略,能根據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學習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學習方法,高效地進行創造性學習,這也是學生主體性高水平發揮的重要特點。
二、學生主體性發揮必備的條件
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取得教學的成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1、確立主體教育觀
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首先要求教師樹立主體教育觀,確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而不是被動受訓和盛納知識的容器。傳統教育,過重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結果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抹殺。主體教育觀正是要糾正這一偏差,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
2、喚醒學生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強弱直接關繫到主體性的發揮水平 「欲圖體育之功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於體育自覺不可」,可見體育的功效與主體意識有直接關系。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一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目的教育,提高動機水平,二是要教育學生認識學習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取決於自己主觀能動性發揮的作用大小。主體意識是主體性發揮的前提,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這個基礎的訓練與培養。
3、營造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證明,愉快的感情是認識和實踐能力的動力機制。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學練、質疑,嘗試探究的前提條件。學生置身於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之中時,情緒就會受到感染,激勵,主動性也油然而生。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高高在上,讓學生敬畏三分,教學語言總是命令式的,那麼教學氣氛沉悶、呆板、壓抑,學生情緒低落,思維窒息,主動性消失,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注意主動營造課堂的良好氣氛,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理解等去熏陶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求知探究之火,樹立學習的信心,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以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效。
4、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講解示範獨占課堂,學生是在教師的全力灌輸下,進行接受收式學習。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壓抑和阻礙了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形成。雖然講解示範是基本教法,但絕不可視為是唯一方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要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防止單一的方式使學生產生訓練和學習的興趣疲勞。可運用發現法、討論法、嘗試法、分析比較法、游戲法等多種方法的合理運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者變成主動求知者。
5、讓學生體驗成功,獲得精神動力
成功是激勵學生主體性發揮的重要動力源泉。成功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出歡樂與喜悅,而且更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堅定「我行」的信念,使學生對未來學習充滿期待。因此,教師教學中充分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成功,避免一生多受失敗而產生消極心理。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向更高目標努力,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學生的點滴成功給予及時恰當的激勵評價,強化主體動機,激發主體性的發展。
6、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與健體的方法
只有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健體,學生才能真正具有學習與鍛煉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可能形成科學自覺的學習鍛煉品質,在任何環境與條件下從事科學的身體鍛煉。學生會學習、會健體是主體性發揮的高質量的體現。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與健身方法;其次,要教會學生善於依據客觀實際選用學習健身方法及內容;再次,要教會學生制定學習和鍛煉的目標和計劃;最後要教會學生對學習與健身過程進行自覺有效地調控,客觀地檢查與評價學習與鍛煉的效果。
三、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和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做到「以人為本」。要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服務者」,充分考慮學生發展的各種需求,精心安排內容,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被激活狀態,養成主動學習的品質習慣。
1、教學內容的公開化
每個學生各有自己的特長與特點。因此,每節課前,教師可先公開教學內容,徵求學生意見,了解學生最想學哪些內容,或對哪些活動最感興趣,怎樣組織才最受歡迎等。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利於消除學生因為內容不適合自己而產生的消極、被動心理,使學習更具主動性。
2、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的興趣愛好,要求教師精心選編多種教學內容讓學生選擇。如素質練習,一般都由教師安排固定節目。如上肢力量訓練,學生同做多少個俯卧撐;腰腹力量練習,學生共做多少個仰卧起坐等。學生沒
追問:
有選擇的餘地,不利於個性的發展和主體性的發揮。因此,諸如上面的訓練可以這樣安排:事先多選擇准備多種訓練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項目,讓學生從幾個項目中任選一個項目練習,運動量以達到自己最大強度的百分之多少來確定。學生從「訓練項目超市」中,自由選擇練習內容,其練習的興趣和鍛煉實效將大大提高。
3、教學內容的綜合化、開放化
在體育教學中縱向發展的基礎上注重橫向的擴展,啟發、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科的知識經驗,從各種思維角度去研究,去理解,從而解決體育學科中的問題。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內容選擇與制定上綜合化,促使師生將體育學科的教與學的成果重新整合,有效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要適應的個性化發展,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正確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選擇,使教與學更具開放性,更適應時代需要。
四、讓學生明確目標,做體育練習的主人
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也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前提條件,學生若不明確教學目標,課堂練習中就會漫無目的,充滿盲目性,處於被動練習狀態。
體育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及評價的功能。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目標的功能,促使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進行體育練習。體育教學目標一是要明確具體;二是要通過學生努力,可以實現,先讓學生看到希望,再提高要求,注意目標梯度。過去教學中目標抽象、模糊,空洞,讓教學中的訓練程度和評價都很難把握,教學效果也不好。如教材中把「提高學生投准能力」,改為「用沙包向8米遠,直徑為1米的地面目標投准,命中度一級指標為70%以上,二級為60%以上,三級為50%以上。這樣具體操作性強的目標,練習起來學生目標明了,心中就有數了,不在把練習當作應付老師的負擔,就會積極認真的做好每一次練習,做學習和鍛煉的主人。
總之,在如今「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不能降低教師的作用和地位,而且會因向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而使教師主動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因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不可能自然生存發生,需具備相應的條件,而這些條件要教師來創造和提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能降低,只是角色發生轉變罷了。
C. 如何學好《體育課程與教學論》
《體育課程與教學論》由十章組成。力求在體育課程與教學的目標、內容、方法、評價、課程資源、體育教師的行為、體育課堂教學等理論和方法方面有所突破,這對體育教育專業的學生學習新理論、新方法,適應未來的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和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第一章主要從歷史發展的角度論述了體育課程的功能與地位,簡要介紹了體育課程發展和變革的社會背景,從哲學、教育學、生理學、心理學的角度解釋了體育課程的學科基礎。
第二章較系統地總結了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體育課程改革的經驗,概述了美國、日本、英國以及紐西蘭當代的體育課程改革成果。在此基礎上,還對國際體育課程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以求為我國基礎教育體育課程改革提供可借鑒的經驗。
第三章主要闡述了體育課程與教學目標的本質、結構與分類,在重視體能和運動技能目標實現的同時,強調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目標的達成,促進學生形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和健康的意識,獲得全面的發展。
第四章對體育課程目標與內容的關系,體育課程內容的概念與特點,體育課程內容選擇的依據、原則和過程,體育課程內容的分類與組合等方面作出較詳實的闡述,以求為體育課程的研製和開發以及體育教學的實施提供可借鑒的參考。
第五章主要從體育教學理論和體育教學實踐的角度,介紹了傳統的體育課程教學方法與新體育課程教學方法之間的區別與聯系,闡述了不同體育教學方法與我國體育教學實踐的關系,論述了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運用對實現我國新課程教學三維健康觀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
第六章主要闡述了體育教學設計的意義與模式、依據與原則、基本內容與方法;以《課程標准》為依據,闡述了體育教學計劃和學習計劃的制定。
第七章闡述了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的價值、意義、途徑和方法,強調要充分利用和開發人力、體育設施、課程內容、自然地理和信息等資源,以充分發揮體育課程資源的教育優勢,充實和更新體育課程內容,並討論了利用和開發課程資源時應注意的問題。
第八章主要介紹了體育學習評價的基本理論,包括體育學習評價的定義、本質、功能與作用及其理論基礎、體育學習評價新體系以及體育學習元評價。
第九章介紹了體育課程中的教師角色及師生關系的發展變化,新體育課程重視建立平等、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關注教師專業化的成長和發展。
第十章重點介紹體育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教學構成要素和應該掌握的體育課堂教學策略,重點討論新的體育課堂教學與傳統體育課堂教學的異同點,並結合教學實例,介紹了數種實施體育課堂教學設計行之有效的方法。
D. 對體育新課標的思考 2000字論文
新課程改革自實驗、實施到現在,經歷了興奮階段和迷茫階段後,目前進入了反思、務實階段。如何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如何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我們現在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筆者結合新課標的實施要求,對體育教學進行思考,想辦法提高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效果,但是目前我國體育教學仍然受到前蘇聯「體育教學以傳授技術為主」的傳統教學模式影響,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利發揮體育教師的創造性和改革創新精神。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學校體育工作者必須更新傳統的體育觀念,樹立現代體育教學意識,明確最終目的在於培養適應現代化的建設人才,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就要求每位體育教師一定要加快自身素質提高的同時,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堅定不移的推行體育教學改革。我們的體育教學如何上才能跟上課程改革的步伐,適應學生心理、生理發展的需要,真正將學生轉變成課堂的主體,讓我們的體育教學真正活躍起來呢?這已成為我們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有待研究和解決的首要問題。新課程自實施以來,不僅引進了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理念上也有了重大突破,學校的體育教學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出現了意想不到的變化,同時新課程的實施也給傳統的體育教學帶來一片陽光,給我們的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希望。在新課程的實施階段我們應發揚體育教學的哪些優點,為體育教學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服務,下面結合自己體育教學的經驗,談一下新課標下對體育教學的幾點思考。 一、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1、新華社於2007年4月受權全文播發《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意見》指出,增強青少年體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關繫到國家和民族的大事。以迎接2008年北京奧運會為契機,進一步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對於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 2、教育部從2002年開始,在北京、內蒙古、遼寧、黑龍江、江蘇、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廣東、雲南、重慶、甘肅、新疆14個省(市、區)建立了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網路,每兩年對我國學生健康狀況進行一次監測並發布公告。2004年進行的第二次監測結果反映中國學生體質發展趨勢很不樂觀。對18多萬名7-22歲城鄉男女學生進行的監測結果顯示,與2002年相比,我國學生在爆發力、力量等素質也繼續下降,超重及肥胖學生明顯增多,已成為重要健康問題,與此同時,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仍然居高不下。學生體質存在的問題看似影響的是個體,實則關繫到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整體素質。因而這些危害都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 3、根據以上情況,體育教學是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的基本途徑,是提高學生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整體健康水平的重要手段,是學生科學的鍛煉身體以及健康成長的過程,是引導學生與同伴之間交往、合作,相互激勵、相互幫助、共同提高、創造性地學習,科學地鍛煉自己的身體,增進學生身體健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掌握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和技能以及科學的健身方法。筆者認為體育教學應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基本要求結合本地、本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解放思想,拓寬思路,大膽突破,既尊重傳統,也不要被傳統所拘束,在教學中都做到教法新穎、措施有力,要充分利用各種教材,運用多種教學手段,不斷探索新方法,同時對教學內容和方法進行再創造,使學生在體育教學中既培養了能力,增強了體質,又掌握了體育鍛煉的技巧,這是提高中學生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另外,在體育教學中要全面貫徹《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把健康素質作為評價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指標,重視測試工作和數據的保存工作,以便進一步了解學生的體質狀況。 二、 在體育教學中加強學生的主體意識、參與意識、合作意識。 1、《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的真正體現。教學過程由機械性、單一的認知性和接受性的教學向互動性、多維性和綜合性的教學特徵轉向。教師更加重視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和參與性能力,以培養學生素質能力、學生的創造性和學生個性健康的發展。只有在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促進學生個性的健康成長,「教」與「學」的活動才能發揮其作用,所以我們必須積極主動的改變過去傳統的教育模式,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目標,讓學生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從而為他們文化學習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做一名新世紀全面發展的學生。 2、開展體育課選修性項目教學有利於學生個性健康發展,學校的體育教學,僅注重發展身體素質,已經不能滿足學生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求。筆者認為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的選修課教學形式與大學體育俱樂部有相似之處,我們完全可以開發一些新的模式,比如「開放式」教學模式、「自選式」教學模式、體育俱樂部、體育協會等模式,這些都有待於我們研究和探索。開展選修課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項目、不同的層次,每名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水平進行選擇,讓學生主動參與進來,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特點,採取不同的教學模式,激發他們的興趣,讓他們在體育鍛煉中找到自己喜愛選修的鍛煉項目進行教學,積極鼓勵學生的參與性教學,通過他們的需求來獲得知識,才有可能營造出一個和諧的教學氛圍和宜人的教育環境。在中學階段開展體育課選修性項目的教學,不僅有利於學生個性的健康發展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而且也有利於體育教師專業特長的發揮,更好體現「教學相長」。對調動體育教師教學主導性和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對學生的個性健康發展和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 3、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應通過合作學習來體現,合作教學是指教師與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強調師生合作、學生之間的合作,形成了課堂全體成員參與並合作的教學過程。用「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有助於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體意識的培養,有助於合作能力的提高,合作學習有助於提高學習效益,在合作中各抒己見、集思廣益、克服片面、互相啟發、互相評價、互相激勵、取長補短,可以進行信息交流,實現資源共享,合作學習還有利於因材施教,比如在小組合作學習中,要講清合作學習的要求與方法,如何確定小組長;如何對小組成員進行角色分工;新授課應採取什麼樣的合作形式;復習課應採用什麼樣的合作模式。合作學習是教學方式的一部分,在合作學習過程中既要面向全體學生又要關注個體差異,這是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參與合作的機會,這樣才能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三、體育教師應加強自身素質的提高,更好地勝任體育教學。 1、隨著科學技術水平和教育事業的發展,知識的更新,在大力推行課程改革,實施以人為本和諧教育的今天,體育教師的知識結構與能力結構也相應發生變化,所以體育教師應與時俱進,在轉變更新體育觀念的同時,必須不斷學習和擴大本學科知識面及體育邊緣學科的知識面,對不同學派、流派的體育論點和體育教學風格以及國內外體育現狀與發展趨勢都要融洽貫通,獲得先進的體育技術知識、方法和技能。面對體育教學新的改革,體育教師應知難而進,抱著對學生高度負責的態度,時刻心系學生,全心全意為學生服務。 2、體育教師是體育教學工作的生力軍,中學體育的教學成果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的素質,要培養高質量的體育人才,首先要有高質量的體育教師。筆者認為現代體育教師素質應該具有高尚的師德素質、扎實的專業素質、豐富的文化素質以及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現代教育技術的素質。在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今天,給我們的體育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體育課堂教學是體育教師職業道德、教學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是課堂的組織者與領導者,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果是諸多方面的,只要每位體育教師認真思考、刻苦鑽研、不斷積累、加強學習,就能尋找出適合本校實際情況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共同營建一個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課堂環境,更好地完成新課標下的體育教學。 綜上所述,新課標下體育教學要教的精彩,要牢記「認認真真鑽教材,勤勤懇懇搞設計,本本分分為學生,扎扎實實抓練習,輕輕鬆鬆學知識,高高興興離課堂」這六句。另外廣大體育教師一定要克服各種困難,完善自我,實現自我提升,圍繞體育改革這一核心目標,各盡所能,各盡其責,把有限的生命和智慧,投入到無限的體育教學中去,這樣我們廣大青少年才能身心健康、意志堅強、充滿活力,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E. 體育新課標內容是什麼
摘要:
《新體育課程標准》指出:體育老師在教學中應「扮演」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關繫到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要抓住並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首要是弄清主體性的概念。主體性,指在教學中學生在教師引導下,自覺參與學習和自身發展表現出的主觀能動性。它具有諸如:自覺性強;意志力持久;有練習策略;好強好思等特徵。其次,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需要教師具備並提供給學生一定的條件;要有主體教育觀;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綜合運用優化的教學手段、方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獲得精神動力和學習健體的方法等。另外,豐富教學內容,培養體育興趣與能力,明確鍛煉目標,做練習的主人的做法也可以大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標》要求我們樹立「人本」觀念,我們只有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才能彰顯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作用,才能適應新形式下的教育需要。
關鍵詞:主體性
正文:
《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學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作為實踐性很強的體育,在教學中更應該注意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的發揮,教師要改變過去全控性的教學模式,主動轉變角色,由「主宰」變為「服務」,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關注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和真實情感體驗,給學生留足自主學練的空間,教師作以適時點撥引導。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的主體性得到發揮,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呢?在多年的教學中,我認真探索,不斷總結,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充分了解學生,抓住學生主體性發揮的特徵
什麼是學生的主體性?學生的主體性指在教學過程中,處於認識客觀世界主體地位的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下,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和自身的發展所表現出來的一種主觀能動性。仔細觀察,充分了解,你會發現學生主體性發揮有許多鮮明特徵:
1、學習主動積極,自覺性強
學生在對體育學習有正確的認識,把學習的目的明確為自身需求和對社會的責任感這種高水平動機上後,就會表現出學習積極主動,自覺性很強。
2、好強、好奇、好思、好問
好強,表現為任何事情不甘落後,敢於挑戰和超越他人與自我,有很強的自我表現欲;好奇,再現為強烈的求知慾,好奇心,好標新立異,好奇思妙想;好思,表現為好獨立思考,琢磨學習中的問題,自己努力尋求解決辦法,甚至經常關注老師的教,發表自己的見解;好問,好向教師質疑提問,好追根問底,尋根溯源。
3、在支配與調節自己的學習活動時,表現出意志力持久
體育學習不是娛樂,它不可能時時生趣,處處有樂,學生的體育學習總是在有趣與無趣交織,歡樂與困難同在的狀態下進行的。因此體育學習需要意志支撐。學生主體性的發揮正表現在能以持久的意志力調節自己的學習行為,尤其在遇到困難和挫折時仍堅持不懈上。
4、能掌握並運用學習策略
學生掌握了學習策略,能根據學習環境,學習任務,學習內容,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運用學習方法,高效地進行創造性學習,這也是學生主體性高水平發揮的重要特點。
二、學生主體性發揮必備的條件
要想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作用,取得教學的成功,必須具備一定的條件:
1、確立主體教育觀
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首先要求教師樹立主體教育觀,確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才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而不是被動受訓和盛納知識的容器。傳統教育,過重強調教師的主體作用,結果使學生的主體地位被抹殺。主體教育觀正是要糾正這一偏差,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尊重學生獨立人格,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生的主體能力。
2、喚醒學生主體意識
主體意識強弱直接關繫到主體性的發揮水平 「欲圖體育之功效,非動其主觀,促其對於體育自覺不可」,可見體育的功效與主體意識有直接關系。教師要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一是要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目的教育,提高動機水平,二是要教育學生認識學習能否取得成功的關鍵取決於自己主觀能動性發揮的作用大小。主體意識是主體性發揮的前提,教師要在教學中重視這個基礎的訓練與培養。
3、營造民主、和諧、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
心理學研究證明,愉快的感情是認識和實踐能力的動力機制。民主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是學生主動思維,大膽學練、質疑,嘗試探究的前提條件。學生置身於生動活潑的教學情景之中時,情緒就會受到感染,激勵,主動性也油然而生。而如果教師在教學中高高在上,讓學生敬畏三分,教學語言總是命令式的,那麼教學氣氛沉悶、呆板、壓抑,學生情緒低落,思維窒息,主動性消失,也就難以取得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注意主動營造課堂的良好氣氛,重視感情投資,把自己的愛傳遞給學生,用親切、鼓勵、信任、尊重、理解等去熏陶感染學生,點燃學生的求知探究之火,樹立學習的信心,充分發揮主動性、創造性,以取得高質量的教學成效。
4、多種教學方法綜合運用
傳統的體育教學以講解示範獨占課堂,學生是在教師的全力灌輸下,進行接受收式學習。這樣就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學生的依賴心理,壓抑和阻礙了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形成。雖然講解示範是基本教法,但絕不可視為是唯一方法,提高體育教學質量,要注重多種方法的綜合運用,促進學生主體性的發揮、防止單一的方式使學生產生訓練和學習的興趣疲勞。可運用發現法、討論法、嘗試法、分析比較法、游戲法等多種方法的合理運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由被動者變成主動求知者。
5、讓學生體驗成功,獲得精神動力
成功是激勵學生主體性發揮的重要動力源泉。成功不僅能讓學生體驗出歡樂與喜悅,而且更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堅定「我行」的信念,使學生對未來學習充滿期待。因此,教師教學中充分創造條件,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成功,避免一生多受失敗而產生消極心理。教師要引導學生不斷向更高目標努力,不斷超越自我,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對學生的點滴成功給予及時恰當的激勵評價,強化主體動機,激發主體性的發展。
6、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與健體的方法
只有教會學生學習,教會學生健體,學生才能真正具有學習與鍛煉的獨立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才可能形成科學自覺的學習鍛煉品質,在任何環境與條件下從事科學的身體鍛煉。學生會學習、會健體是主體性發揮的高質量的體現。因此,教師首先要幫助學生掌握最基本的學習與健身方法;其次,要教會學生善於依據客觀實際選用學習健身方法及內容;再次,要教會學生制定學習和鍛煉的目標和計劃;最後要教會學生對學習與健身過程進行自覺有效地調控,客觀地檢查與評價學習與鍛煉的效果。
三、豐富教學內容,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興趣和能力
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該給學生以主動探索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做到「以人為本」。要關注學生的生命價值,教師要成為學生的「服務者」,充分考慮學生發展的各種需求,精心安排內容,使學生最大限度地處於被激活狀態,養成主動學習的品質習慣。
1、教學內容的公開化
每個學生各有自己的特長與特點。因此,每節課前,教師可先公開教學內容,徵求學生意見,了解學生最想學哪些內容,或對哪些活動最感興趣,怎樣組織才最受歡迎等。讓學生發表自己的見解。這樣有利於消除學生因為內容不適合自己而產生的消極、被動心理,使學習更具主動性。
2、教學內容的多樣化
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的興趣愛好,要求教師精心選編多種教學內容讓學生選擇。如素質練習,一般都由教師安排固定節目。如上肢力量訓練,學生同做多少個俯卧撐;腰腹力量練習,學生共做多少個仰卧起坐等。學生沒有選擇的餘地,不利於個性的發展和主體性的發揮。因此,諸如上面的訓練可以這樣安排:事先多選擇准備多種訓練上肢力量或腰腹力量的項目,讓學生從幾個項目中任選一個項目練習,運動量以達到自己最大強度的百分之多少來確定。學生從「訓練項目超市」中,自由選擇練習內容,其練習的興趣和鍛煉實效將大大提高。
3、教學內容的綜合化、開放化
在體育教學中縱向發展的基礎上注重橫向的擴展,啟發、引導學生運用各種學科的知識經驗,從各種思維角度去研究,去理解,從而解決體育學科中的問題。這就要求體育老師在內容選擇與制定上綜合化,促使師生將體育學科的教與學的成果重新整合,有效激活學生的知識儲備。同時俗話說「蘿卜白菜各有所愛」,要適應的個性化發展,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正確引導學生走向社會,放開手腳讓學生自主選擇,使教與學更具開放性,更適應時代需要。
四、讓學生明確目標,做體育練習的主人
讓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也是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前提條件,學生若不明確教學目標,課堂練習中就會漫無目的,充滿盲目性,處於被動練習狀態。
體育教學目標具有導向激勵及評價的功能。要充分發揮體育教學目標的功能,促使學生主動地、活潑地進行體育練習。體育教學目標一是要明確具體;二是要通過學生努力,可以實現,先讓學生看到希望,再提高要求,注意目標梯度。過去教學中目標抽象、模糊,空洞,讓教學中的訓練程度和評價都很難把握,教學效果也不好。如教材中把「提高學生投准能力」,改為「用沙包向8米遠,直徑為1米的地面目標投准,命中度一級指標為70%以上,二級為60%以上,三級為50%以上。這樣具體操作性強的目標,練習起來學生目標明了,心中就有數了,不在把練習當作應付老師的負擔,就會積極認真的做好每一次練習,做學習和鍛煉的主人。
總之,在如今「以人為本」、「以學生為主體」的新的教學理念指引下,充分弘揚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不僅不能降低教師的作用和地位,而且會因向教師提出更高要求,而使教師主動具備更高的職業素質。因為學生學習主體性的發揮不可能自然生存發生,需具備相應的條件,而這些條件要教師來創造和提供。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的主導地位不能降低,只是角色發生轉變罷了。
F. 體育新課標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
目前,全國正進行前所未有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體育課程改革是整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為此,我校體育教師積極參加了2004年暑假期間由教育局組織的《體育新課程標准》培訓,同時,體育組還經常利用科組活動時間,採集各種信息,自學等形式,認真學習,研究、探討新課標在我們學校如何開展。
一、靈活選編各水平教學內容
本期學校體育組正積極對新課標進行實驗,各水平教師都根據體育課程標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構建五個領域,三個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結合我校和各水平階段學生的特長、性別、興趣、愛好等選編教學內容,各教學內容的時數也可根據教學過程中的具體情況作靈活調整。同時,在選用教學內容時,首先我們要真正領會什麼是體育課程標准?體育課程標準是根據〈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指導綱要〉(課程計劃),對不同水平階段學生制定的體育課程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價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所選用的教學內容,是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有能達到的。所以,我校各水平階段教師是根據新課標的精神、指導思想。五領域,三層次的課程目標體系,結合我校現有的體育場、館、體育器材等情況來選編教學內容。於傳統教學大綱、以規定教學內容和時數是絕緣不同的。
二、改變教學組織形式
傳統的教學組織和教學程序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組織形式,以行政教學班為主的組織形式、分項教學的組織形式等,還有一成不變的課堂教學程序。既嚴重束綁了教師的手腳,也影響了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情緒和積極性。用比較坦誠和理性的思想來思考一下,當在教室里久坐的學生來到操場上的時候,他們需求的是什麼?不就是想舒散一下禁錮著的筋骨,放鬆一下綳緊的大腦。有那位學生想一來到操場就「立正、稍息」,面對體育教師的講解示範等,學生能喜歡這樣的教學法組織形式嗎?答案是否定的。
我們進行新課標試驗的教學組織的基本情況是基本由教師、活動組長組織各種形式,各種各樣的體育課上課內容,在大部分時間里教師巡視、檢查、輔導和一起參與學生的各項活動(有目的的准備活動也在其中完成)。真正把教師在傳統教學組織的指揮者角色,轉變為學生成長的引導者,激勵者和幫助者角色。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學生很喜歡,更能達到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全方位的溝通,學生只當作教師是一位可信賴、有知識、肯幫助人的兄長來相處。
三、教學方法實效簡練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有二種;一種是傳統式教學法;另一種是系統教學法。這兩種中小學體育教學方法主要是為教師設計的,根本不考慮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我校在體育新課標教學方法實驗中,轉變灌輸式教學方法,採用啟發式,探究式和合作式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多表揚體育成績不理想的學生,進步一點點也給予認真表揚和激勵。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一個學生都在原有的基礎上提高。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高度重視體育課程標准五領域,三層次的遞進關系,課程目標統領一切的基本原則。以學生為中心,師生一起設定學習目標,鼓勵學生努力實現已定目標,在體育活動中提供更多更大的空間讓學生相互交流、合作、展示,幫助和提高。
四、學生體育成績評價有突破
以往我們習慣地對學生體育學習的成績評價內容,基本局限於體能和運動技能的評定。忽視了對學生的學習態度、情感、合作、身心、社會適應等方面的平價。
本期我們在學生體育成績的評價方式上有很大的突破,既注重終結性評價;也注重過程性評價;總體的評價方法是:教師評學生,學生互評和學生自評。學生期末體育成績=運動參與+運動技能+上課行為+身心健康+社會適應。這種多元化的學生體育學習成績的評價方法,開始動員階段時,學生不敢相信,期末學生體育成績出來後(加上本期一系列各種方面的評定),學生很高興,真是新鮮事,才真正體驗到學生的主體地位。同時,這種評價方法對發展學生的體能,增進健康,娛樂身心,調節情緒,減少壓力,樂於接愛不同觀點,分享自己和他人的快樂,會評價他人和自己所獲得的成功感,對進一步促進完善新課標的評價方法起著積極的意義。
結語:
我校本期進行小學體育課程標准試驗,只是走出嘗試的一步,後面還有很長,很艱難的路要走。上述所做的一切嘗試都還很不完善,工作粗糙,沒有經驗。今後,必須認真學習,總結經驗,精雕細琢,使新一輪我國體育新課標改革實驗圓滿成功!
觀念是先導,關鍵在教師。當前,我校體育課程改革的社會氛圍已經形成,相信在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我們以飽滿的熱情,高度的社會責任咸和使命感,為努力完成好實驗任務而奮斗
G. 新課改下如何進行體育教學
在新的體育課程改革下,體育課教些什麼,該怎樣教?已經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首要問題。眾所周知,新課程改革,只有課程標准,沒有現成的教學內容與教學參考書,對於我們體育老師來說是一個考驗,也一個挑戰。一堂好課的標准在於教師如何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如何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性,讓學生在學習中學而不疲,主動、積極地參與到體育學習中,這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前提。因此,作為課改中的教師要加強教學和研究,打破傳統的教學觀念,選擇、更新了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並結合本學校的特點,在體育課教學上大膽做一些新的嘗試。在此,談談自己的看法與大家一起交流。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 一、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為學生創設探索的空間 體育新課程@版權所有@ 愛因斯坦說:想像比知識更重要,讓想像插上翅膀,讓學生馳騁於想像的空間,無疑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廣闊的創新的空間。 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激勵學生的自主性學習,讓學生去思考、去探索是新課改下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 1、教會學生思考與探索的方法 從問題入手,引發學生的思考和探究,使學生帶著問題走進課堂,讓學生去思考探究本課所要學習的內容,是我慣用的教學手法。如學習立定跳遠時,為讓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我依次提出問題,青蛙、小兔、袋鼠、分別是怎樣跳的呢?給同學們去思考去嘗試。然後再讓他們進行比較分析,看看哪一種動物跳得遠一些,為什麼跳得遠?手臂向前向上的擺動是不是可以幫助身體向前向上跳躍呢?讓學生通過這些疑點不斷去嘗試練習、去思考和比較,對立定跳遠的技術要領和學習方法,將得到進一步了解和初步的掌握。所以說這樣的活動不僅有利於發展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使學生獲得探索成功的喜悅感和滿足感。 2、給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把教師的教向學生的學傾斜。給學生有更多的思考時間和表現機會,凡是學生能觀察的就讓學生觀察,凡是學生能動手操作的就讓學生動手操作,使學生人人動腦、動手、敢問、敢說,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學生通過體腦並用,自主探索,自主學練,認真總結,主動獲取知識。例如在魚躍前滾翻教學中,設計了如下問題:魚躍前滾翻與立定跳遠的起跳動作有什麼區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練習,去體驗,去領悟,去排難釋疑,從而能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選擇性、能動性、自主性、創造性和學生的獨立人格,這是上好課的前提,也是教師對待學生的最基本的態度,應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善於激發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有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他們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積極思考,親身實踐。 二、用不同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參與。 體育課要緊繞課程標准、教法靈活多變、氣氛生動活潑來設置。為滿足學生的個性追求,讓每一節課上得有聲有色,新課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要遵循學生的學習是在玩中學、學中樂、樂中練、練中長知識。這一理念,圍繞這一理念,教師應採用靈活多樣、生動活潑的教學手法。例如:情境教學法。即為一堂課創設一個情境,讓每位學生都融入到課的游戲情境中去,使學生感覺到他們是在游戲而不是在上課。新課程改革很重要的一點就是以問題帶動興趣,以興趣解決問題。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就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為此,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了以下幾點做法。 1、通過教與學的改變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1)、教學方式的改變。新課程標准並不是把傳統的都去掉,而是把發展學生放在第一位,在這一新理念的體育教學下,關注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發育和學習需要。作為體育教師,必須緊緊圍繞新課改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參與這一主線來開展各種師生互動。為此,我們要盡量做好五要三不這一教學環節。五要即:要盡量提高學生教學活動的參與率;要盡量激發學生體育活動的興趣;要盡量把學生的眼光引向教材外那無邊無際的運動空間;要盡量為學生營造一片自由鍛煉的空間;要盡量寬容、對待學生在活動中出現的合理的挫折、失敗。三不即:不輕易否定學生;不挖苦、斥責學生;不放棄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驗到體育學習的快樂,這就是新課改下體育教學改革的方向與歸宿。 (2)、學習方式的改變。課堂教學是由師生共同組成的一個信息傳遞的動態過程,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不同、學生的差異等來構建不同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評和互評去實現互補,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例如,《籃球原地及行進間運球》一課,教師的設計是:讓學生自主學習、同伴的合作、共同探討等方式去嘗試,學生在嘗試過程中,通過自己感悟、同伴的交流去逐步掌握《原地及行進間運球》的動作要領。真正掌握原地拍球,應拍球的什麼位置,球才能不斷彈起;向前、向後運球,手拍球又是什麼部位,才能實現前進、後退運球的技能。這種新課改的教學理念,學生活動的思維不僅始終處
H. 體育新課標教學理念是什麼
初中是讓學生動起來,在動中學生體育知識和鍛煉身體.
高中是體育模塊學習,讓學生動起來,在快樂的練習中學習一項運動技術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