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育教案怎麼寫
1234.2234.3234.4234 換! 5234.6234.7234.8234.停。
『貳』 體育課教案怎麼寫來著
一、課的內容:
省編教材高中二年級籃球中的反彈傳接球、跑中的耐久跑。本課確定,反彈傳接球為主教材,耐久跑為輔教材。
二、教材分析:
籃球反彈傳接球技術是籃球運動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傳接技術,目的是讓學生明確傳、接球時影響個體間聯系的整體配合的重要紐帶,在以往教學基礎上,發展學生創造性、主動性,培養學生選擇運球、傳接球的能力及連接各種技術動作和實際對抗能力,重點是手控制球的能力,時間、空間的判斷能力。難點是傳接球的准確性、成功率。
耐久跑共4個課次,本課為第3課次,重點是耐久跑的呼吸,通過不同形式的跑,掌握正確的呼吸方法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為第4課次的起草野跑作好准備。
三、學情分析:
本課教學對象為高二年級40名男生。高中學生身心發展趨成熟,已經具備了獨立思考、判斷、概括等能力,在身體鍛煉中也具備了較高的基本運動能力。籃球是他們所喜愛的一項運動,有一定基礎,但對單個技術的學習並不滿足,而對學習對抗性練習特別感興趣。教學中要讓學生把動體與動腦很好地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再認識所學知識、以及創造性應用所學動作的機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認識到耐久跑為鍛煉身體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對枯燥乏味、周期性強的耐久跑卻存在畏懼,在跑過程中極易出現呼吸與跑的節奏不相一致的狀態,從而影響耐久跑的成績。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學習與了解籃球反彈傳接球的技術原理及其在籃球運動中的作用、耐久跑中的一些基本知識。
2、技能目標:通過本次課的學習,使80%以上的學生能掌握反彈傳接球中反彈點的位置;70%以上學生能結合運球、移動、跑動和反彈傳接球等各種技術進行綜合練習;90%以上的學生掌握正確的耐久跑呼吸方法。提高動作配合、技術應用能力,發展創造性思維和自我評價能力。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團結協作和安全保健的意識,培養學生奮發向上的品質。
五、教法設想:
1、反彈傳接球採用嘗試、比較教學法,使學生在嘗試中、在與雙手胸前傳接球比較的過程中得出反彈傳接球的要點,再結合以往所學技術,自創方法,進行練習,由淺入深,由易到難,逐步提高。培養學生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2、耐久跑採用圖形跑的方法,使內容豐富,增加趣味性。
3、採用練習法,使學生在多次練習中掌握技術;用演示法,使學生的創造成果得到表現和肯定。
4、整堂課採用收、放、松、緊相結合的組織方法。
六、學法指導:
本課採用「嘗試---比較---討論----創造----練習----評價---鞏固」的學練流程,同時滲透德育和保健內容,讓學生充分領會主動學習和創造性學習的方法。在體驗、想像、演示、分析比較和多向交往中形成正確的動作表象,掌握一定的技術技能和保健能力。
七、教學流程:
熱身→運球進場、球操(音樂伴奏)
∣
↓ →教:提問、要求、巡視
主教材 ∣
(反彈傳接球)→
∣ ∣
∣ →學:聽、練、論、創、演。
↓
輔教材 →教:傳授知識、線路指令、講評練習。
(耐久跑) → ∣
∣
∣ →學:圖形跑練、定時跑練、反饋評價。
↓
整理 ———→ 放鬆(音樂)、小結、作業。
↓
下課 ———→ 回收器材。
八、學生身心狀態預計:
整堂課練習密度約為:28--31%,練習強度中等偏上,耐久跑時強度達最高峰。
九、課堂情感氛圍:
1、激發興趣;2、積極思維;3、協作互助;4、守紀、緊張、奮進、活
『叄』 小學體育老師的教案怎麼寫
首先寫教學目標,現在是課改階段上課要有新的理念分三部分:知識、能力、情感版態度價值觀。 然後權分析教材:重點和難點 三 教具 四 教學方法 五 教學過程,可分詳案和簡案,詳案要設想每句話怎麼講比較麻煩,簡案只要寫一下時間安排,和每部分教師的活動和學生的活動 六 板書提綱 七 教學反饋 這樣的教案就比較完整,也能及時地總結問題。 我認為寫教案最重要的是先確立教學理念,也就是第一部分,千萬不能小看了這部分,否則上課就會漫無目的,效果比較差。
『肆』 教師資格證考試筆試體育怎麼寫教案
網頁鏈接體育教學目標的設計步驟
體育教學三維教學目標編寫三步走:1.知識與技能:學生能學到什麼;2.過程與方法:學生怎麼學到(通過一個什麼學習的過程或者學習方法去學到一個什麼技能或什麼學習方法也可稱為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學到什麼情感(可以是心理方面,也可是社會適應方面)。
體育教學目標編寫的要求:全面、具體、准確、明確、靈活、可操作、可接受、具有層次化。
體育教學自標具體表述方法:ABCD法。即行為主體、行為動詞、情境或條件、表現程度。
(1)行為主體:就是學生,主體一般略去不寫。教學目標描述的是學生的學習行為而不是教師的行為,一般不用來描述教師的教學程序或活動安排,如「使學生」、「讓學生」、「提高學生」、「培養學生」等描述。「能說出」、「能展示」、「能熟記」表明達成目標的行為主體是學生。如:(學生)能說出單手肩上投籃的動作要領。
(2)行為動詞:具體行為描述,可分為模糊和明確動詞,模糊動詞包括:指導、了解、喜歡、相信等。明確動詞包括:描述、做出、比較、模仿、示範、接受、改變、服從、拒絕等;不出現不可操作、不好檢驗學生是否能夠完成任務的詞彙,如「掌握」、「理解」等。
(3)行為情境或條件:環境因素。如在沙坑裡完成縱跳;作業條件因素。如在同學的幫助下跳過山羊;提供信息或提示。如藉助人體解剖圖說出……(完成行為的情境);在課堂討論時敘述出…。有時需要表明學生在什麼情況下或什麼范圍里完成指定的學習活動,如「通過小組討論,完成……」。
(4)表現程度:是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水準。完成行為的時間限制,如5分鍾內跑完……米;准確性,如籃球投球90%投中;成功的特徵,如引體向上一組「至少完成5次……」。
(5)表現水平:指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表現水準,用以測量學生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如「能准確表述……」。
希望能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