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求暑假日記一套
其實來日記很好寫的。我跟你自一樣也是高中生,以前我總覺得寫那種應付老師的八股日記好無聊。可是,你換種心態來看,你把記日記不當做一種任務,而當做每天反思自己,思考問題的一種形式,這樣寫日記寫練筆也變得很有意思。日記我倒是沒有現成的,樓主可以聯系生活,比如說通過淡藍的天空想到我們成長的天空,即使有陰霾但是總會雨過天晴。比如說舟曲,可以寫舟曲加油之類的文章。有很多很多值得關注值得寫的文章,日記不需要字數很多,可是卻都是經過自己的思考而成的,都有自己的感受,練筆對於自身的素養的提高也是有很大的幫助,不僅僅只是語文作文方面。
希望樓主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寫出有價值的日記。謝謝。
⑵ 雞和兔共有35個頭,94條腿。雞和兔各有多少算術解
對於課本上的「雞兔同籠」問題,說實話,我有種怕的感覺,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在人教版教材中,這一問題都是以提高題出現,而不是作為課文正文出現的,這樣,在數學興趣班上,我就講述過此類問題,但效果很是不好,除了部分同學聽得津津有味,大多數的同學都像是在「知識的迷霧」里遨遊。鑒於此類情況,除了找 學生的原因,我也在深深的反思自己的教學,是不是講解時不得要領,還是講解得過於深奧,亦或是老師本身就對此類問題了解得就不深不透?
如此種種,讓我心有餘忌,怎麼辦,要想有個好的心態去教學,只有去「加油」去「充電」了,要想讓學生聽得明白,首先自己要有充足的知識儲備量,這樣才能講得清楚。於是先後拜讀了任老師的「兔子不站起來怎麼辦?」,《數學課外讀物》上的「雞兔同籠」,《數學奧數優化教程》上的「雞兔同籠」章節,還參閱了多篇教學設計。
終於到了我的這一節課「橫空出世」了,,可能是學生預習了的原因,學生的課上表現讓我有點「受寵若驚」,大大超出我的想像。
在此節課中,對於課文出現的例題(雞兔同籠,有20個頭,54條腿,雞,兔各有多少只?)學生的想法有多種,下面是我的一一總結。
第一類:列表舉例法。
方法1:根據雞和兔共20隻的條件,假設雞只有1隻,那麼兔有19隻,腿共有78條。。。在這樣的逐一舉例中,直至尋求到所求的答案。
方法2:先作一些分析,比較後再試。
方法3:先假設雞和兔各佔一半,再列表。
60>54,說明兔子多了,應減少兔子數。
【課堂隨思】:
【上面三種方法中,第一張表格是常規的逐一列舉法,即根據雞與兔共20隻的條件,假設雞只有1隻,那麼兔就有19隻,腿共有78條;假設雞有2隻,那麼兔就有18隻,腿共有76條。。。,再這樣的逐一舉例中,直至找到所求的答案。經過課堂調查此種方法被我們班上31個學生所採用,看樣子這種方法是能被大多數學生所能理解的一種方法。第二張表格是估計雞與兔數量的可能范圍,以減少舉例的次數。第三張表格是採用取中列舉的方法,由於雞和兔共20隻,所以各取10隻,接著在舉例中根據實際數據的情況確定舉例的方向,這樣可以大大縮小舉例的范圍。】
第二類:作圖分析法。
方法1:先畫20個圓圈表示20個頭。再為每個動物畫兩條腿,20隻動物只用完40條腿,還多出了14條腿。把剩下的14條腿用完,要給其中的7隻動物加2條腿,這7隻就是兔子,另外的13隻就是雞。
方法2:先畫20個頭,接著假設全部是兔,共畫80條腿,多出了26條腿,要給其中的13隻動物去掉2條腿,這13隻就是雞,另外的7隻就是兔了。
【課堂隨思】:
【此種作圖法,只有幾個學生想到,但此法在班上進行展示後,得到了不少同學的喜愛,主要是因為它能直觀形象的展示出解題方案。】
第三類:方程解答法。
解法1:設其中有X只兔,有Y只雞。列式為:X+Y=20 ,4X+2Y=54。
最後算出X=7,Y=13。
【課堂隨思】:
【此二元一次方程組由我班曹琪同學當堂提出,著實嚇了我一跳,我為我的學生這種超前的數學學習的精神所折服,因為他不但會列式還能有板有眼的做出來。我在課堂上適時的表揚了他。在不少學生的數學日記里都流露了對曹琪的佩服之情,還有部分同學說對此種解法根本看不懂。這種方法可當作是課堂上的一種思維火花,要好好呵護,但不可強行全面推行。】
解法2:設其中有X只兔,有(20-X)只雞。列式為:2X+4x(20-X)=54,最後算出X=7,得出兔的只數是7隻,那麼20-X=13就是雞的只數。
【課堂隨思】:
【此種一元一次方程法被班上7,8個同學所採用,因為五年級的學生有了一定的方程知識的基礎,所以能理解的也有一些學生,但因為對於方程,學生運用並不熟練,所以採用此種方法人數不多】
第四類:假設推理法。
方法1:
假設這20隻全部是兔子,那麼就應該有80條腿,而題目只告訴我們有54條腿,我們算的80與實際相比多算了26條腿,這是為什麼呢?因為一隻雞是兩條腿,而我們把它當成四條腿算了,如果用一隻雞來換一隻兔,就要減少2條腿,也就是我們把多少只雞當成了兔子,顯然26÷2=13(只),所以雞有13隻,兔子有7隻。可以列式為:(20X4-54)÷(4-2)=13(只),20-13=7(只)。
方法2:
假設這20隻全部是雞,那麼就應該有40條腿,比實際少了14條腿,是因為每隻兔子少算了2條腿,這樣共有兔子是7隻,雞則是13隻。列式如下:(54-20x4)÷(4-2)=13(只),20-13=7(只)。
【課堂隨思】:
【解決雞兔同籠問題通常使用假設法,可以假設所有的動物都是兔子,並求出在假設情況下的總腿數,再把實際的腿數和假設情況下的腿數相比較,看看多出了多少,每多2隻腿說明有一隻雞,將多出的腿數除以2就算出共有多少只雞。也可以假設全部是兔子來解。但這種「通常法」理解起來並不容易,我都琢磨了好幾回才能很好的表達清楚,調查學生採用此法的人數也是寥寥無幾。對於會使用此做法的同學在課堂上我進行了鼓勵,對理解不透的也進行了靈活機動的處理,課後可向老師請教,也可和其他同學商討,在課堂上不作統一要求。真正體現出:數學課堂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發展,不同的人學有不同的數學。】
方法3:
把一隻雞和一隻兔看做一個整體,一個整體中就有(4+2=6)條腿,54條腿應該是幾個這樣的整體呢?54÷6=9(個),在9個這樣的整體里兔子的只數應該不是9隻,因為9隻兔和11隻雞的腿的條數超過了總條數54。那麼就把兔看成8隻,還是偏大,最後把兔的只數看成7隻,雞是13隻,腿的總條數就正好是54了。列式為:4+2=6(只),54÷6=9(個),9-1=8(只),9-2=7(只),20-7=13(只),7X4=28(條),13X2=26(條)28+26=54(條)
【課堂隨思】:
【此種想法是我班何洪甚同學思考出的,說實在的,在他讀自己的算式時,我還未完全理解他的意思,但經過他的解釋說明,不但我豁然開朗,就連班上平時很不開竅的學生也在微微點頭,這種方法中,算式的簡便易行,方法的獨特新穎,得到了大家不約而同的陣陣掌聲。我也在深深的感嘆:弟子不必不如師呀,要想「學高為師」,教師學習的步伐要一刻都不能停息呢!】
第五類:「金雞獨立」法
此方法是:每隻雞都用一隻腳站著,而每隻兔子都用後腳站起來」。
顯然,在這種情況下,總腳數出現了一半,是27,此時,雞的腳數與雞的頭數是相等的,兔子的腳數是兔子的頭數的2倍。所以,從27中減去總的頭數20得7,就是兔子的頭數。當然,20-7=13,雞就是13隻了。
【課堂隨思】:
【學習了學生的眾多思考,就有學生想考我:老師,你說一個方法呀。此時其實已不便多說方法,因為這樣會給學生造成疲乏和厭倦,為減少負面作用,我就來個有趣點的吧,我清了清嗓子,說:下面老師所說的是「金雞獨立」法,學生都來勁了,聽得津津有味,連說:老師真聰明。此法雖是從別處學來的,但我的傳授能給學生帶來快樂和知識,我也很高興。下課鈴聲已鐺鐺敲響,學生的臉上還寫著意猶未盡。】
雞兔同籠問題早在我國古代數學名著《孫子算經》中就出現過,社會發展到今天,雞和兔同裝一籠的此類事件應該不多見了。但我們可以藉助「雞兔同籠」這個載體讓學生經歷嘗試和不斷創新的過程,在嘗試中學習,在學習中嘗試;善學,樂學.最終達到學好數學的目的。答案來自 「冥人」
⑶ 小學生萬能作文 急!!
在我最嚮往的地方――學校,發生了許許多多的事情,令人珍惜,令人難忘,令人高興,令人傷心。其中有一件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里,至今想起來還有些後怕,就像昨天剛剛發生似的。
那是一個星期一的下午,放學後,作為值日生組長的我,連忙組織大家打掃衛生。有的拖地,有的掃地,有的擦黑板,有的搬凳子,七手八腳地忙了一通。哎!總算是幹完了。大家背著書包走出教室。
下了教學樓,我突然瞅見了草坪里的假山。平日里,許多同學都去爬,雖然我也很想去,但我怕被值勤老師發現,又怕被值周和督導扣分,所以一直沒敢去。現在值勤老師走了,值周和督導回家了,不正是個好機會嗎?我想著,便把書包放在地上,自己跑進了草坪。
我不費吹灰之力便爬了上去,這時我感覺自己彷彿高高在上,於是雙手叉腰,神氣活現地站在上面,站了一會兒,我感覺不過癮,於是開始「金雞獨立」,一隻腳抬起,還學著孫悟空的樣子,把一隻手搭在前額上向遠處眺望。我越來越得意,索性閉上眼睛,張開兩臂亂舞一通。正當我得意忘形時,突然感到重心不穩。呀,美麗的「金雞」掉下來了。幸好下面是草坪,我只把腿瞌青了,要不然,還不知道我會被摔成什麼樣子呢!
以後,我永遠不要再做這樣的傻事了。
在我成長的道路上,有一件事使我終生難忘。經歷過那件事,我似乎長大了許多。
那是去年新年前夕,同學們一下課便紛紛互送賀卡。紅紅綠綠的賀卡帶著各自的心意,送到了好朋友的手裡。大家說著,笑著,臉上都洋溢著喜悅,教室里一片歡聲笑語,熱鬧極了。
我也被這歡樂的氣氛所感染,拿出一疊寫好的賀卡,准備加入到這歡樂的人群中,忽然,我看見一位同學孤獨地坐在那兒。那不是有名的「淘氣大王」劉愷嗎?往日,他不是在操場上奔跑,就是在教室里神侃,連上課都管不住自己。那股活躍勁兒就別提了。可現在,他彷彿變了一個人似的。他是怎麼了?我不解地看著他。他的眉宇之間好像有一絲悲傷,一絲渴望......
突然間,我醒悟了。肯定是因為沒有人送他賀卡,沒有人對他說一句祝福話。我不由得替他感到悲傷。設身處地地想,如果我被集體拋棄了,被同學們遺忘了,也會有一種失落感。
想到這兒,我從書包里拿出了一張最漂亮的賀卡,稍加思索,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寫道:「劉愷,祝你新年快樂,學習進步,邁上新的台階!」然後,我輕輕的折好賀卡,走到他面前,微笑著對他說:「劉愷,節日快樂!」邊說邊從身後拿出賀卡,遞到了他的手裡。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賀卡,高興的說:「謝謝!」他的目光中充滿欣喜。他站起來,揚著手中的賀卡一邊沖進人群中一邊喊:「我也有了一張漂亮的賀卡啦!」
望著他,我也笑了。集體多麼重要啊!人人離不開集體,人人都需要集體的溫暖。
我慚愧地打著籃球,在籃球場上,我的腦子里全是懊悔和後悔的念頭。
記得那時漢家裡的事了,現在想起依舊是酸楚。
那天我和幾個小夥伴到康得樂籃球場玩。那天我手很冷,外面是狂風呼嘯。投籃怎麼也不中,我很無奈。這是一個衣著襤褸、手拄拐棍、滿臉絡腮胡須、走路一瘸一拐的撿破爛老頭走過來。他說:「你過來一下。」我想一個撿破爛的找我干什麼,把城市要易拉罐的,算了,我最瞧不起這種人,叫他快走。我眼睛一瞪,嘴噘得老高。兩手叉腰,說:「老頭兒,你有病呀!快走!別在這兒丟人現眼!」我擺出一副很了不起的架子。「喂,小朋友,我不是來找事的。你的錢包掉了,我找了你好久,終於追上你了。你看是不是。」我仔細看了看,一摸兜,還真是。 「哎呀!錢包丟了!裡面有一百多塊錢,關鍵是裡面還有我的電話卡和薩克斯准考證,那要是丟了,我就考不了級了。這一年來的辛苦不就白費了嗎?」我著急得跺腳。「那你看看這是不是你的錢包?」我迅速搶過了,檢查了一遍,還真是我的。我大叫:「太好了!太好了!」高興得跳了起來。
我剛要向他道謝,他就想著風一樣消失了。我垂頭喪氣的給了自己一拳頭,「我真是不應該呀!早知道她是來還錢包給我,我就不跟他橫了。我真是一個愚昧的大傻瓜。」我慚愧得低著頭。他一個窮人,居然能夠拾金不昧,不見錢眼開。對於他來說,這個錢包也可以讓他生活好一陣子了。他卻沒有占為己有。真令我感動。我以後再也不敢小看窮人了。這件事將深深烙在我心裡,永遠不能抹去。
元宵節前夕,我和外公外婆興致勃勃地來到教工之家。聽外婆說,我們要自己做湯圓吃。我立即興奮得手舞足蹈。
到了教工之家,來到了二樓活動室,那裡已擺好了兩張大桌子,桌上放了幾大袋麵粉和幾個熱水瓶。馬上開工了,首先要和面。我打開熱水瓶蓋子往面盆里倒了些水,但倒的水多了,麵粉幾乎成了麵粉湯。我嘆了口氣,心裡打起了退堂鼓。我想:還是算了吧!雖說這么想,但我還是堅持了下來。我學著外婆的樣子,好不容易把麵粉搞成一個團,便開始在面團上東一揉西一揉的,可沒揉幾下,我的雙手就沾滿了面漿。我真有點想放棄了,但看到別人做得像模像樣的,我又有點不服氣,決定繼續干!我灑了一點麵粉在面團上,像給面團按摩似的,一捏一揉。過了一會兒,可以做湯圓了,我心情異常激動,彷彿自己要干一件很偉大的事情。因為平時我只吃湯圓,不做湯圓。
我從大面團上揪了一個小面團,放在手掌心裡搓著,小面團在手掌間滾來滾去,越滾越圓。然後,我把它壓成一個圓片,用勺子舀了一大勺豆沙餡放在上面,接下來就該把面片的邊合攏在一起了。然而,這個口怎麼也合不上。我疑惑了,把手掌上的面片放在眼前仔細端詳了一陣,終於,我找出了原因———別人捏得都很用力。於是,我便使出了吃奶的勁使勁一捏,這一捏可捏砸了,面片裡面的豆沙像火山爆發似的滾了出來!我無奈地笑了笑,搖搖頭。看看別人碗里早已有好幾個湯圓了,而我卻一無所獲。這時,校長走過來問道:「哎喲,小妹妹,你一個都還沒做成呀?」這句話激起了我的好勝心,我又埋頭做起來……
「開鍋啦,開鍋啦!」我聞聲跑去,好香啊!我們大夥兒圍在鍋前,尋找哪一個湯圓是自己做的。「看看看,這個是我做的,最大!」「我好像做的是這一個。」「那個是不是……」這鍋中的湯圓裡麵包的不僅僅是豆沙、肉餡兒,而且還包進了無窮的歡樂啊!
⑷ 有關於沏茶的英語作文
老師:就談預設與生成的問題吧。在過去的課堂教學中,「教案」成為教師組織教學活動不可動搖的「指揮棒」,教師圍著教案轉,學生圍著教師轉。這種「約定式」的教學是造成學生思維僵化、行為劃一的根源。因而,關注課堂上經由學生帶來的生成性資源,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而富有個性的學習就成了當前課堂教學的主流聲音。然而,改革就怕一邊倒,許多教師往往曲解了「課堂生成」的內涵與尺度。在教學過程中一旦遇到「偏軌」現象,便果斷地讓教案「擱淺」,開放地納入直接經驗、彈性靈活的成分以及始料未及的體驗,彷彿不這樣做,就是束縛學生的手腳,禁錮學生的思維。教學需要且理所當然是生成的,關注無法預約的因素並融入到教學實踐之中本無可厚非,但如果不假思索地跟風而上,我們的教學必將會患上新的「流行病」,從而造成教育資源的浪費,貽誤學生的健康發展。這與課程改革的初衷是背道而馳的。因而,當我們與撲面而來的「生成」之風不期而遇時,不妨保持冷靜的頭腦,真正以學生的發展為標尺,採取更富理性、更富智慧的應對策略。
比如,要遵循知識之間的內在聯系和學生的認知規律。我們反對那種亦步亦趨、「小步子」的課堂教學,但作為一門科學性、抽象性和邏輯性很強的學科,學生需要扎扎實實地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從而體悟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體味數學思想方法的精妙和數學文化的博大。
比如,要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發展。課堂上,面對學生生成的信息,我們應該立即做出反應:他們知道了什麼?是怎麼知道的?從多年的課堂經驗看,學生的知道,更多屬於認知的范疇,浮於表層,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知道的途徑,有的源自直覺的推斷,有的源自生活經驗的積累,但更多的是課前看書的。課前看書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但有時學生很難真正看懂教材,因為教材往往是根據知識的結構體系,以邏輯演繹的形式編寫的,常常多的是結論,少的是過程;多的是陳述句,少的是疑問句,學生幾乎不用思考就能獲得要研究的結論。從某種角度看,教學可以理解為「一群人」的活動。讓這一群人做什麼、如何做?這是教學的組織問題。教學中主導教師組織教學的因素主要是來自學生的反饋信息,由一個數學問題生發出來的信息,有主要信息也有次要信息,反映大多數學生學習水平和主觀願望的是主要信息,用各自知識儲備和生活經驗進行解讀的信息是次要信息。盡管我們倡導「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哈姆雷特」畢竟是「哈姆雷特」,而不是李爾王、羅密歐或朱麗葉。
比如,教師要練就高超的應對智慧。「課堂生成」可分為「意料生成」和「意外生成」。「意料生成」是師生在學習互動中形成的過程與結論,在教師預設的期望之內。如教學「長方形面積的計算」,當學生面對「用什麼方法測量出一張長方形照片的面積」這一問題,想出用透明紙蒙上數格子、用小正方形擺甚至於量出長和寬後相乘等方法,這些都在教師的預料之中,都是「意料生成」。而「意外生成」是在課堂師生互動中,學生提供的材料、學生的思維成果等與教師的預設相左或在預設之外。一堂課能否得到豐富的「意料生成」決定著一堂課的成功與否,教師應在預設時設想著生成,在教學時努力促進生成。然而,對教學來說,更具挑戰性的是「意外生成」。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既不能因害怕遭遇尷尬而刻意迴避,也不能因追求精彩而一味迎合,而應立足全體、放眼發展,或「放大」、或「縮小」,或及時處理、或巧妙擱置,以智慧來啟迪智慧,以「生成」來應對「生成」。
記者:「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在教學過程中,必然伴隨著思維的誘發、深化或拓展。《數學課程標准(實驗稿)》在發展學生的數學思考方面,提出既要重視培養初步的演繹推理能力,又要重視培養合情推理能力的目標要求。合情推理需要的是直覺思維,您認為有必要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嗎?
周老師:從思維活動的形式來看,有三種思維類型:形象思維、邏輯思維和直覺思維。在這三種思維中,形象思維是數學思維的先導,邏輯思維是數學思維的核心,但無論是形象思維還是邏輯思維,都具有某種直覺的成分,當數學思維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後,就會產生某種升華形態——直覺思維。所謂直覺思維,就是指主觀意識對數量關系、結構關聯和空間形式的直接理智的覺察,它不受某種邏輯規則的約束,直接發現、大膽設想、合理推測,獲得解決問題的思考方向及結論的思維形式。一般來說,小學數學教學中涉及的直覺思維,大多數是一種初級的直覺,它的本質是邏輯過程的濃縮和簡約,其具體過程為:觀察、分析→跳躍式的推理→判斷。瞬息性、預見性、跳躍性和或然性是直覺思維的主要特點。
從小學生的認知規律、思維特點及當前素質教育的要求來看,培養小學生良好的直覺思維能力已成為必然。首先,直覺思維更符合小學生的思維習慣。對小學生來說,邏輯思維還處在發展的初期,對直覺思維的形式、結論比較容易理解和接受。其次,有利於培養小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直覺思維能直接地把知識、經驗等和求解問題的實質聯系起來,因而,在發展學生利用直覺解決問題的同時,也發展了學生思維的敏捷性、靈活性、獨創性和批判性等品質。再次,突出直覺思維能力的培養,有利於學生更富有個性地思考和解決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記者:在小學階段,怎樣培養學生的直覺思維?能不能給我們介紹一些具體的做法?
周老師:徐利治教授曾明確指出,「數學直覺是可以後天培養的」。直覺思維不是學生頭腦中固有的,也不可能憑空生成,而需要教師有意識地提供一定的條件、運用科學的策略加以培養。以下一些策略也許對培養直覺思維是有益的。
第一,整體分析策略。從整體上觀察和研究問題,對問題作全面的了解,是進行直覺思維的基礎。例如,一個4 × 4的表格,每個方格中填入0或1,如果每次可以同時改變某一行或某一列的數,將1變0,0變1,問:能否通過若干次「操作」,使得每一格中的數都變成1?
在學生多次嘗試都難以如願的「憤悱」之際,可以引導學生對表格作整體的觀察,猜測是否可以從總和的奇偶性變化上去尋找解題方法。首先,從整體入手:表格中所有的數的和是幾?是奇數還是偶數?接著,思考每次「操作」與整體的關聯:每次「操作」(改變一行或一列四個方格中的數)後,該行或該列所有數的和的奇偶性變了嗎?整個16格中所有數的和的奇偶性有沒有變?最後,嘗試得出結論:由此能發現什麼?通過以上引導,學生很容易發現:不管經過多少次「操作」,都不可能使得每一格中的數變成1。
第二,大膽猜測策略。布魯納認為:「也許有某種情境,其間的猜測是相宜的,就可以使直覺思維向合理程度發展。」教學「面積與面積單位」時,可以讓學生對面積單位做出大膽的猜測:「什麼是1平方米?什麼是1平方分米?什麼是1平方厘米?」;教學「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時,可這樣啟發學生:「猜猜看,平行四邊形的面積可能與什麼有關?」……即使學生的猜測有時可能不著邊際,我們也應該鼓勵、引導,以期引導學生生成直覺思維。
第三,合理想像策略。直覺思維為什麼能擦出靈感的火花?根本原因就在於這種思維活動不受任何有意識思維所具有的條條框框的束縛,可以誘發學生自由地做出各種可能的組合。在教學中,有兩條途徑可以借鑒:其一,誠如著名作家秦牧先生所說:「無事好作非非想」,鼓勵學生從多種可能、多種角度去思考同一個內容;第二,讓學生盡可能地去面對開放性問題。例如:王叔叔開了一個玩具店,一天,他從無錫購進560個泥娃娃,哪知途中損壞了70個。如果他仍想獲利5%,能按進價的110%賣出嗎?這一類問題具有現實意義,解決的自由度較大,通過練習,可以使學生能突破慣性思維的束縛,提高數學直覺的水平。
第四,多方感悟策略。早在2500多年前,佛家倡導的「信、解、行、悟」的修行法則對我們今天的教學仍有一定的借鑒意義。相對於其他學習過程而言,只有悟出的知識對學生來說才具有生命力。「悟」是學生主動探求知識的一種最高級的心理活動,是外在知識內化的必經途徑。學生只有用心去感悟,才能自己發現知識的內在規律,才能做到融會貫通,達到「真懂」或「徹悟」的境界,從而提高數學直覺能力。
在培養學生直覺思維的過程中還要注意,直覺思維的方式有時是根據當前問題與已經解決的問題的相似性,選擇相關的數學知識進行拼接與組合,進而解決問題。在這一過程中,解題者頭腦中知識組塊越多,解題經驗越豐富,直覺判斷、聯想猜測的成功率也就越大。因此,我們在教學中要重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學,為發展學生的直覺思維打好基礎。另外,直覺思維由於其非常規性、或然性等特點,其結果容易引起老師和同學的誤解。因此,學生的直覺思維應該植根於寬容的土壤,師生、生生之間應該互相尊重,互相理解。
記者:周老師,從您執教的觀摩課中,我們鮮明地感受到您對學生個性發展的尊重和積極促進。您認為在教學中應怎樣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優化教學過程?
周老師: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在滿懷深情地寫著同一個字,那就是「人」。課堂作為學校教育最基本、最常見的「細胞」,是書寫「人」字最重要的陣地,理應成為師生個性飛揚的天空。我以為關注學生的個性特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其一,關注學生已有的個性化經驗。建構主義理論認為,學習不僅包括結構性知識,而且還包括背景經驗。學習者總是以其自身的經驗(包括正規學習前的非正規學習和科學學習前的日常概念)來理解和建構新的知識或信息。在此過程中,背景經驗激活的程度越高,與學習材料的關聯程度就越高,新知的生發點就越多,就越能實現對新知意義的個性化建構。比如,學生在解答「雞兔共有頭18個,腳60隻,有多少只雞,多少只兔?」的問題時,總是對「假設都是雞或兔」「金雞獨立」等方法難以理解。一位教師選擇了從學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入手展開教學。
師:兔有4隻腳,雞只有2隻腳,這不是不公平了嗎?
學生思考片刻,立即找到了平衡的方法:不是不公平,雞還有兩只翅膀呢!
師:如果翅膀也算腳的話,總共該有多少只腳?
生:18 × 4 = 72,72隻腳。
師:但題中翅膀不算腳,只有60隻腳,可見有多少只翅膀呢?
生:72 - 60 = 12,12隻翅膀。
於是學生興奮地喊出來:「6隻雞!」
正是教師激活了學生頭腦中關於「雞有2隻翅膀」的生活經驗,藉助於這一獨特的視角,化難為易,實現了新方法的有意義建構,從而順利地解決問題。
其二,要關注學生個性化的認知方式。有一則親歷的案例對我啟發頗深。教學「乘法和加法的對比」,我讓學生練習題組:①學校花圃里有2行菊花,每行有6棵,共多少棵?②學校花圃里有2行菊花,一行有6棵,一行有5棵,共多少棵?結果,全班正確率為98%。隨後引導學生對這兩題的結構和數量關系進行對比,找出異同點,並一一板書:「前一題每行都是6棵,要求總數,實際上就是求2個6是多少,用乘法計算;後一題兩行棵數不一樣,要求總數是多少,就是把兩行棵數合起來,用加法計算,題中的『2行』是多餘條件」。這種過於抽象的「說教式」教學帶來的直接後果是:在隨後的同類型練習中,全班正確率降為91%。
於是,我調整了教學策略,在另一個班做了新的嘗試(在學生嘗試解答兩道題後)。
師:算式基本上都列對了!不過這兩題有什麼不一樣呢?老師很想知道大家是怎樣想的。
生1:我用小棒擺的。第①題左邊和右邊都擺6根,第②題左邊擺5根,右邊擺6根。
生2:我是用圖片擺,然後看圖片算的。
生3:第①題兩邊一樣多,用乘法;第②題兩邊不一樣多,用加法。
生4:我是在草稿本上畫圖想的。
生5:我家門前正好有2行菊花,我經常數數它們有幾棵……
師:真不愧是我們二(7)班的孩子!你們的方法都對,以後解答這類題目就按你們喜歡的方法去思考吧。
習慣上,我們總是以成人的眼光和模式一廂情願地為學生設計了固定的思維模式,其實,小學低年級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往往有自己獨特的方式,他們思考問題更多地依賴一些直觀,甚至是幼稚的聯結。當教師這種理性化、模式化的分析摧毀了他們賴以成功的學習方式時,其思維的界面必然會出現一片「盲區」,而致使其學習行為無所適從。
其實,何止是小學低年級學生,每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生命個體的各個方面都充滿了差異,他們有自己的認知方式,有自己的選擇意願,有自己的人格特徵,新課程盡力彰顯的就是這種可貴的獨特性。作為教師,應該充分利用這些可貴的資源,引導學生展示其所思所想,所悟所得,不斷暴露出認知缺陷,繼而在與同伴的思維共振中使錯誤的認識得以改進,正確的認識得以強化,創造性的思維火花得以引燃。
其三,要關注學生豐實多彩的精神世界。馬克斯·舍勒說:「就給予性順序而言,我們對某種不明確的事物之真實存在的領悟,先於對它的本質存在的領悟。」在他看來,主體對對象的情感性體驗先於其對對象的認識而存在,這一點對學生來說尤為重要!成人是會抽象地演繹生活的,而學生卻是具體的情感生活者,我們的課堂教學如果忽視了這些「存在」,將是遺憾的、不完整的。比如,就創設教學情境而言,一般情況下,學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關注的對象是不同的,低年級的學生大多生活在虛幻、童稚的世界裡,他們對卡通人物、童話情境十分感興趣,而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們已經具有了初步的成人感,對社會生活、現實世界已逐步關注,對數學知識的內在結構開始留意,所以,我們的課堂教學應努力實現從虛幻世界走向現實世界,使「生活數學」和「學校數學」相得益彰,讓學生置身於富有矛盾的、具有挑戰性的問題情境之中,張揚個性,發展自我。
記者:學生教育如此,教師成長亦然。您能從個人專業成長的角度,談談怎樣使自己成長為一個具有鮮明個性的教師嗎?
周老師:著名作家詹姆斯·米徹納說過:「人,一輩子所進行的最漫長的旅程就是不斷地找到自我。如果在這一點上失敗了,那麼無論你找到了別的什麼,都沒有什麼意義了。」這段話對我影響很深,催使我上的課、寫的文章都力求最大可能地體現自己的獨特思考。
首先,立足實踐,創生智慧。我非常鍾愛那種「貼身式」的微型課題的研究,因為這種研究基於實踐、關注日常教育教學中有價值的困惑,不需要囿於科研機構所提供的選題指南,不需要固守三年或五年的研究周期,什麼時候眼明了,心亮了,就可以給自己結題了。「九五」「十五」以來,盡管我參加了好幾項省級及其以上科研課題的研究,但我仍忙裡偷閑進行了二十多項微型課題的研究。小學高年級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是否可行?教材中可以提煉哪些小課題讓學生進行研究?如何利用作業本中的評語與學生、家長進行對話?如何撰寫教學後記?青年教師如何撰寫教學心得等等。這些微型課題的研究促使我努力向「收獲先進的教育理念,蘊積靈動的教育智慧」的境界攀登。
其次,立意求新,張揚個性。教學個性,以至教學風格的基本特徵是它的創造性。華羅庚說過:「人之所以可貴,在於能創造性地思維。」教學是一門充滿了科學和創造性的藝術,而且「有風格的課堂教學才是美的,因為人們一般是把教學藝術風格看作是教師達到高度成功時才具備的主要標志」。應該提倡一種「我」的教學,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都要在深入領會和把握教學材料的知識結構、邏輯體系、內在情感等因素的基礎上,從促進學生的終身發展這一目標出發,努力預設與眾不同的方案,力求准備別人未敢嘗試的教學方法,採用有別於他人的教學過程。要使每一節課都讓人有一種「我怎麼沒想到這樣做」的喟嘆,使課堂處處煥發出創造性的光彩。
該帖子於2009-12-5 6:40:17被 我心無悔 編輯過
歡迎光臨:陽光地帶http://bbs.eol.cn/post_70_326874_1.html
http://blog.sina.com.cn/gjian1968
2009-10-28 10:57:39
我心無悔
等級:精靈王
許可權:普通用戶
積分:2760
金錢:2981
聲望:49
經驗:2759
發帖數:951
注冊:2005年9月5日
資料 短消息 編輯 刪除 引用 第5樓
轉帖:
聽周衛東老師的《找規律》一課時有感
作者:xrr30 日期:2008-11-14 20:10:00
周衛東老師的《找規律》一課時,在教學中能讓學生去經歷一些現實的、富有挑戰性的問題,讓學生在積極的狀態中去解決問題,去經歷理解、感受數學思想何謂觀念、過程和方法、去發展數學思考。如:教材中關於彩旗、燈籠和盆花的三個問題分別是:「從左起,第15盆花是什麼顏色?」在「試一試」中提問「照上面這樣排下去,從左邊起第17盞燈籠是什麼顏色?第18盞呢?」「從左邊起第21面、23面彩旗分別是什麼顏色?」而周老師在教學時應用了用統一數來提問的方法,不但完成了教學內容所規定的內容,而且還排除了一些外在信息的干擾,使學生在類似的情境中洞察問題的本質內容,從而建立起關於簡單周期問題的計算模型。本課教學中,周老師非常注意給予學生適度的思維空間,讓學生自己經歷學習過程;注意引導學生相互間的交流,在交流中檢驗自己「找「的方法是否合適,找到的規律是否正確,知道還可以用什麼方法」找「,體會」找「法的多樣性;注意引導他們反思、歸納、體會怎樣找規律,怎樣根據規律來求解一定數量的物品是什麼。這些都極大的調動了學生主體參與的熱情,使學習成為一種精神之旅、智慧之旅!同時,本課多次使用了兒童喜聞樂見的游戲,如「比比誰的記憶力好」「旋轉三角板」「小猴擊球」等,都能讓學生樂於參與,深度投入
該帖子於2009-11-7 12:53:07被 我心無悔 編輯過
歡迎光臨:陽光地帶http://bbs.eol.cn/post_70_326874_1.html
http://blog.sina.com.cn/gjian1968
2009-10-28 11:01:00
我心無悔
等級:精靈王
許可權:普通用戶
積分:2760
金錢:2981
聲望:49
經驗:2759
發帖數:951
注冊:2005年9月5日
資料 短消息 編輯 刪除 引用 第6樓
http://blog.sina.com.cn/zwddtsxxz2011
歡迎光臨:陽光地帶http://bbs.eol.cn/post_70_326874_1.html
http://blog.sina.com.cn/gjian1968
2009-10-28 11:03:18
我心無悔
等級:精靈王
許可權:普通用戶
積分:2760
金錢:2981
聲望:49
經驗:2759
發帖數:951
注冊:2005年9月5日
資料 短消息 編輯 刪除 引用 第7樓
《中國火炬》 2007年第9期
⑸ 6~14歲 室外游戲活動 滿分求助
讓孩子們輪流以不同的任何方式走(跑)過這段路,那組的先走重復或者想不出辦法算輸!-鍛煉孩子的發散思維
⑹ 騰訊體育2015—11—21絕對巨星諾維斯基金雞獨立這期.背景音樂是什麼
當年被我科三節62分打爆也好意思拿出來說
⑺ 二年級語文黃山奇石教學反思人教版
課文標題 黃山奇石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學文,體會黃山奇石的奇妙,激發對祖國大好河山的
熱愛之情。
2、培養學生的觀察和想像能力。
3、能夠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理解重點句子的含義,弄懂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理解重點詞句,了解作者從哪些方面介紹黃山奇石,並用自己
的話復述。
2、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及媒體資源播放
教學用具 生字詞卡片、媒體資源(PPT、動畫、視頻)
教學時間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師:中國有很多風景優美的名山。誰能說說?在這些山中,最有名的是五嶽。所以有「五嶽(泰山、恆山、華山、嵩山、衡山)歸來不看山」的說法,也就是說看了五嶽後,其它山都不必去看了,都不值得看了。我國古代著名的地理學家徐霞客一生當中游遍了中國。他說:不,有座山,你去看了,五嶽也不必看了,它的風景最美了。所以,後來有「黃山歸來不看岳」的說法。黃山的風景非常美,有哪位同學聽說過黃山?黃山的風景中最著名的是:黃山的奇石、松樹、雲海和溫泉。
今天,我們一起去欣賞黃山的奇石吧。
二、學習生字詞
1、播放《黃山奇石》視頻,讓學生對黃山風景特別是黃山奇石形成初步的印象。
2、學生朗讀課文,並把生字作好標記。
3、學習生字詞
(1)出示生字詞卡片,學生跟讀、小組輪流讀。
(2)學生拼讀,互相糾正。
(3)教師抽查學生拼讀以上生字詞。
4、教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學生書寫。
(1)老師講解重要的生字,幫助學生初步認識這些字的筆畫、筆順、結構、部首。尤其是注意字形相似的生字,如:區、巨的書寫。
(2)學生書寫,教師巡視。
(3)讓學生到黑板上書寫,其它同學到黑板批改。
第二課時
一、解題
師:奇石是什麼意思?(奇形怪狀的石頭)
二、欣賞黃山奇石圖片,學生自讀課文
1、學生討論:課文介紹了哪些奇石?在它們給標出來。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板書:猴子觀海、仙人指路、仙桃石、金雞叫天都、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談琴。
2、哪些是具體介紹的?哪些只是簡單舉了名字?
三、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地圖,黃山在哪個省,什麼位置?請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來。
四、學習第二自然段
1、朗讀並背誦第二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麼奇石?(仙桃石)它是什麼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五、學習第三自然段
1、朗讀並背誦第三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看圖理解「陡峭」的含義
4、這段介紹了什麼奇石?(猴子觀海)它是什麼樣子的?
注意:作者用了幾個表示動作的詞來形容,並表演其動作。(板書:抱 蹲 望)
5、請看圖片,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六、學習第四自然段
1、朗讀並背誦第四自然段
2、播放媒體資源,展示圖片
3、這段介紹了什麼奇石?(仙人指路)它是什麼樣子的,請看圖片,用自己的話描繪。
七、學習第五自然段
1、朗讀並背誦第五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麼奇石?(金雞叫天都)它是什麼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八、學習第六自然段
1、朗讀第六自然段
2、這段介紹了什麼奇石?(天狗望月、獅子搶球、仙女彈琴)它們是什麼樣子的,請用自己的話描繪。
九、小結
這篇課文形象地描繪了黃山上的奇石。每塊石頭都有一個神奇的故事。
⑻ 歷史上的今天都發生了那些有關體育的大事
目前只找到1條,不好意思!
1980年11月04日 「棒球王」王貞治退役
在35年前的今天,1980年11月4日 (農歷九月廿七),「棒球王」王貞治退役。
王貞治獨創的「金雞獨立」式擊球法
王貞治是「世界棒球之王」,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共獲本壘打王15次,得分王13次,首位擊球手5次。
1940年,王貞治出生在東就墨田區,父親王仕福,原籍中國浙江溫州青田縣;母親登美女士是日本富山縣人。父母雙親以經營飯館為業,算得上一個「小康之家」。
王貞治從6歲起,就在墨田區念小學。小學五年級,他在一次觀看棒球賽時,得到了一棒球名將的親筆題簽。他興奮極了,從此,在他幼小的心靈中,立志從事棒球運動的念頭萌生了。
中學時代,王貞治長得身體魁悟,臂力過人,英俊挺撥;初中時,他矯健的身影經常活躍在棒球場上,練就了一手上好的球技。在高中讀書時,他參加了聞名的早稻田實業學校棒球隊,並成為棒球隊主力。
高中畢業後,由於他拒絕放棄中國國籍,因而日本許多職業棒球隊將他拒之門外,而著名的職業球隊「巨人隊」則獨具慧眼,將他招入隊中。「巨人隊」於1958年10月4日在東京會館為他舉行隆重的入隊儀式,當眾把1號球衣授予了他。從此,王貞治便開始了職業棒球運動員的生涯。
1962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這年,他創造了「王式」擊球絕技----「金雞獨立」姿勢。就在這一年的7月1日迎戰大洋隊時,王貞治第一次把「金雞獨立」姿勢展示在觀眾的面前。這個堪稱一絕的擊球姿勢,猶如一尊蘊含著力與美的大理石塑像,深深地立在觀眾心中。「金雞獨立」打法的創立,標志著日本棒球史上「王貞治時代」的開始。
這位奇特的左手擊球運動員,不滿足於眼前的成就和榮譽,更加滿懷信心地向世界紀錄進擊。1977年9月3日下午7時,歷史性的時刻來臨了。在東京後樂園棒球場,王貞治創造了756次本壘打的世紀新紀錄,從而登上了」世界棒球王「的寶座!更難得的是美國運動員漢克-阿倫創造的755次本壘打是在第12364次擊球時完成的,而王貞治破紀錄時的擊球數只有8000次。
王貞治此後更是一發而不可收拾。他保持最高的本壘打紀錄是868次,直到目前仍無人能破。因而他也被人稱為「國民英雄」、「世界奇才」,成為受人敬仰的一代球王。
1980年11月4日,王貞治含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退出了馳聘22個春秋的球壇。
請支持獨立網站,轉發請註:http://www.lssdjt.com/d/wangzhentuiy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