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教學 > 學校運動會對體育教學的

學校運動會對體育教學的

發布時間:2021-03-07 15:24:42

⑴ 學校開展體育活動有哪些重要的因素

一、突出課堂教學,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上好體育課

體育課時要按照國家課程計劃規定,確保小學1—2年級每周4課時,小學3—6年級和初中每周3課時,高中每周2課時。積極實施新的體育課程標准,根據不同年齡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選擇教材和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益。教學中要增加身體素質和體能練習的比重,積極培養學生自我鍛煉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廣泛開展「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確保學生每天運動1小時

中小學全面實行大課間體育活動制度,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30分鍾富有特色的大課間體育活動。大課間體育活動時段內認真組織學生開展廣播操、校園集體舞及有本校特色的體育活動。沒有體育課的當天下午安排1課時的體育活動,列入學校課表。大課間體育活動及課外體育活動由班主任和體育教師共同組織實施。寄宿制學校每天要組織學生早鍛煉。

三、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完善學生體質健康和學校體育評價機制

建立健全《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報告書和公告制度。各級各類學校要組織學生開展各種形式的鍛煉活動,認真參加體質測試。學校要配齊測試器材,規范測試方法,加強對測試工作的監管,確保測試數據的客觀真實性。學生體質健康測試結果納入對學生的評價報告。學校測試的結果定期向上級教育行政部門、社會和家庭公告,並列為學校業績考核的重要指標。

四、進一步鞏固和完善初中學生畢業升學體育考試制度

科學合理設置考試項目內容和評分標准,適當提高區分度,逐步加大體育考試成績在中考總分中的比例。全面實施高中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從2008年起,凡國家三級以上運動員、參加省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獲單項前六名或集體比賽前六名,參加市級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或認可的體育競賽活動單項前四名或集體比賽前四名的主力隊員、體育課考核成績和《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達到優良級者可評為A級,並記入檔案供高校錄取時參考。

五、建立健全學生體育競賽制度

每四年舉行一屆綜合性運動會,每兩年舉行一屆專項性運動會。各市(縣)、區教育行政部門、市學校管理中心要建立中小學體育競賽制度,學校每年至少要舉辦一次體育運動會、一次體育文化科技節,注重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特長,使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兩項以上的體育運動技能。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地開展以班級為單位的體育競賽活動,做到人人有參賽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

六、切實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保障學生的睡眠和體育鍛煉時間

小學、初中、高中學生每天在校集中學習時間分別不超過6小時、7小時、8小時,睡眠時間分別不少於10小時、9小時、8小時。學校作息時間向學生家長通報,並接受社會監督。

七、建立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

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要定期為學生進行健康檢查。學校每學期要對學生視力狀況進行兩次監測,堅持每天上下午做眼保健操,幫助學生掌握科學用眼知識和方法,降低近視率。加強學校食品和飲用水衛生專項監督檢查,各地每年要組織3~4次定期與不定期檢查。學校要有針對性地加強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建立健全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指導和服務網路。

八、完善大中專院校、高中階段學生軍訓制度

按綱施訓,豐富軍訓內容;在義務教育階段學校開展「少年軍校」活動。

⑵ 急求:談談你對我校體育教學的意見和建議。200~300字即可

1 解放思想,提高認識
學校領導和教師要提高素質教育的戰略意識和緊迫感,在輿論導向、體育課程、教材建設、師資隊伍、科學管理、評估等方面為素質教育創造條件。
2 解放思想,深化體育教學改革
新課標已實施多年了,但在教學實踐中,還存在很多問題。我們每一位體育工作者,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轉變觀念,積極參與體育教學改革。
3 處理好「主導」與「主體」的關系
學生的主體地位表現在學習選擇的自主性加大,突出主動性的理性,著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體育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以學生的主體地位來設計課的全過程,講解示範,精簡清晰;組織實施,活而不亂。以學生練習為主,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4、理順好學生學習效果與興趣選項的關系
滿足學生學習興趣是新課程改革的成果之一,但在體育課選項是,不以自身健康需要,而以個人好惡取捨。鑒於學生對體育的認知程度偏低,違背了新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在選項時宜採用學生「自主式」選擇與教師的「指導式」選擇相結合,以減少學生選項的盲目性。
5、 加強教師業務素質
學校體育工作的好壞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體育教師的工作質量。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觀念的不斷更新,工作在一線的部分體育教師,無論在專業技術理念,還是在體育思想方面均已不適應當前體育改革的需要。因此,提高教師自身素質,是體育教學改革的關鍵。首先,體育教師應具備較高的文化素養、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較強的教學能力,強壯的身體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這就要求加強學習,轉變教育觀念,提高業務能力;其次,體育教師要有進取意識,加強自學,改善教學方法,對課程內容進行教學改革,以適應素質教育的要求;再次,教師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時間和機會,互相間進行教學觀摩討論分析,不定期的自我改革教學形式和方法。
6、 開展好課余體育活動
能否搞好課余體育活動,直接影響到學校體育整體效益, 學校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全面發展課余體育活動。中央7號文件明確指出:要確保學生每天一鍛煉小時。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必須在下午課後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集體體育鍛煉並將其列入教學計劃;每天上午統一安排25-30分鍾的大課間體育活動,認真組織學生做好廣播體操、開展集體體育活動;同時,對學校運動會也需要進行改革,可以根據學校實際,做到人人有體育項目、班班有體育活動、校校有體育特色。通過改革,促進了學生對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也帶動了我校體育整體水平的逐步提高。
7、 加強體育設施建設
體育器材的不足是阻礙體育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因素。學校應統籌協調、因地制宜,加強學校體育設施特別是體育場地建設,把體育場地、器材的建設納入學校議事日程並做到體育經費專項專用。盡可能的配足必要的體育器材可以發揮體育器材的多種功能,充分利用好發體育器材,並加強自製器材的開發和利用,利用現有條件,修舊利廢,為開展體育教學創造物質條件。
8、 建立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教育的真正力量,不是突出,而是滲透、彌漫,天長日久的影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起著陶冶、導向、激勵等作用。

⑶ 談談你對大學體育課的認識,並提出自己的建議

不知不覺大學的第一個學期已經接近尾聲了,在這一學期的文化課中,我學習到了大量的文化知識,而在體育課中,我鍛煉了身體、提高了身體素質。
從高中步入大學,不僅文化課程的學習方法發生了巨大變化,而且體育課等素質培養課也是如此。在高中的體育課上,男女同學都一同上課,由同一個老師教。但由於男女同學身體素質、生理結構、運動偏好等諸多方面存在的不同,導致了這樣的上課形式存在不少弊端。其次,高中的體育課都由學校規定課程,忽略了同學們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運動的權利,打擊了同學們上體育課的積極性,同時也使得高中體育課顯得死板、不活潑。在此,由於學校要考慮學生在高考中的升學率,而升學率主要由文化課成績決定,所以學校經常以犧牲體育課為代價換來學生一節課的復習文化課的時間。長此以往,同學們的身體素質下降了,同時,對待體育課和鍛煉身體也不那麼重視了,這些都是高中體育課的弊端造成的後果。(這段亂編的,在zx讀書都知道zx體育課不到最後一周不停課..我不能冤枉她..)
然而,上了大學之後,發現體育課也可以很有趣。老師在對同學們親切關懷的同時又嚴格要求。還記得我第一次在體育課上跑了五圈下來幾乎站都站不起來了,於是我晚上去操場跑步鍛煉(瞎編..瞎編..)。漸漸的我跑長跑沒那麼吃力了,平時精神頭也足了,甚至晚上的失眠症狀也得到了一定的緩解。還有,大學體育課不僅分男女同學上課,還分內容上課,男生與女生共勉,長拳與健美操同舞。聽說到了大學二年級我們還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體育課程,這讓我長久以來嚮往的游泳可有機會得到實現。也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同學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另外,由於大學沒有升學率的壓力,所以體育課是實打實的上,不用顧及對文化課的影響,相反,體育課占的一定學分也讓學生沒有逃課的理由和機會。
總之,在這一個學期的體育課上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首先是學會了北方的長拳。我曾在高中體育課上學過太極,但是由於老師對我們不作要求所以幾乎已經忘光了。而這次的長拳老師要求我們平時多練習,所以我牢牢記了下來。我想在以後的生活中我們也可以通過復習和練習長拳來豐富我們的課餘生活和鍛煉身體。其次是長跑進步了,在高中的體育課上我的長跑幾乎沒有及格過(怎麼可能呢?!),而這個學期我超過了及格線十幾秒,這對我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再次是我對體育鍛煉的重要性認識提高了,原來體育鍛煉對我們的好處遠勝於疲勞時睡覺的好處。我會在以後的學習生活中加強體育鍛煉,把自己建設成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

以1896年第一屆奧運會為標志的現代競技體育的發展是人類歷史上的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現已成為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內容。競技體育是指為了最大限度地發展和不斷提高人們在體格、體能、生理和心理等方面的能力,並以取得優異的運動成績而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它以其獨特的優勢及其體系的可開發性、作用的適用性、影響的廣泛性,成為整個體育運動中最活躍、最積極的部分,它的發展對體育文化的發展起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同時它也是促進各類體育活動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 校園體育文化作為社會亞文化的一種特有現象,是指在學校這一特定的范圍內,人們在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資財富和精神財富總和的一部分[1]。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離不開學校體育這片沃土,學校體育是校園體育文化的基礎,也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培養學生的體育能力、運動興趣及習慣,增強學生體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健康發展等功能。我國高校的體育教學內容目前仍然是以競技運動項目為軸線的教材體系,其原因是多方面的,盡管在推行素質教育的今天,也進行了一些改革,但就主體而言,人們認為競技體育仍是當前學校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 所以從高校體育入手,探討競技體育的社會學所蘊涵的各種因素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將有助於我們更深刻的認識競技體育的價值。 二、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的影響 競技體育有著十分悠久的歷史,它源於社會文化和民族文化,具有強烈抗爭的性質,是體育活動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矗一方面一個國家競技體育的水平甚至代表著國家的形象,所以它的社會影響力巨大;另一方面隨著現代傳播技術的發展,競技體育更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宣傳和關注,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如奧運會、世界盃足球賽、NBA、亞運會、甲A足球賽,幾乎都深入到每個學生的心中,選修熱門運動項目的學生日漸增多。 正因為競技體育已遠遠超出本身的價值,所以我們可以認為它是社會政治、經濟和文化的集中體現之一。競技體育文化是構成體育文化的核心,因此向學生傳授基本運動技術、戰術、規則,是提高學生體育文化水平的需要。我國學校體育中競技運動項目作為學校體育教學內容已延續了幾十年,它是師生課余體育鍛煉,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的一種重要手段,毫無疑問競技體育已經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一部分。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的競技體育水平代表著這個國家的形象,同樣一所學校也往往會由於他們的高水平的競技體育而被大家所熟知或更加著名。發達國家的不少大學都致力於培養一支高水平的運動隊來為其學校爭創知名度。目前我國高校體制正在進行改革,幾乎所有高校的改革方案都已經注意到了它的巨大潛力和影響力。尤其是近年來我國先後建立了幾十所培養高水平運動隊的試點大學和近300所培養體育後備人才的試點中學,並定期召開全國大學生、中學生運動會,有力地推動了學校體育運動和競技體育水平的提高。這種以競技體育的優勢項目來帶動學校體育的全面開展,既提高了學校體育在整個教育中的地位,又大大促進了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高校體育運動代表隊的性質已從原來作為培養學校體育骨幹、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作用方面逐步向半專業化方向發展,其態勢已經跨出校園,面向社會,走向世界。 早在20世紀初期,競技體育就被國外一些專家看作是一種公民的素質,一種文化生活,一種獨特的精神崇拜。他們深信,競技體育可以培養青年人進入社會生活的能力,有助於增強青年人的身體素質、培養青年人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質。國外的競技體育始於兒童時期,他們在大量的業余時間里動員、引導兒童參加各種體育活動,並要求學生在體育課中也能全身心地投入,進入大學後,有的競技體育的水平就已達到了國際水平[2]。因此,校園競技體育的蓬勃發展,不僅豐富了校園的文化生活,也為社會培養了一支高水平的競技體育人才和隊伍。而我國由於對競技體育認識還存在許多與時代發展不一致的看法和觀念,沒有正確地認識競技體育在人類發展過程中的巨大作用,導致競技體育在學校中的教育功能沒有能夠得到很好發揮。我們認為,競技體育在高校的普遍開展,不僅能夠普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而且能夠活躍、豐富高校的文化生活,同時在提高高校競技體育的水平,發現、培養競技體育的優秀人才,將發揮巨大的作用。 三、競技體育與培養正確的體育文化觀念之關系 最近,國內體育主管部門正有意將體育工作與教育系統「嫁接」,走教育與體育相結合的道路,這是我國體育體制改革的重大舉措之一。這將為學校體育工作帶來新的研究課題。「嫁接」成功將對體育教學工作、學校競技體育水平、場館建設以及學校名牌帶來不可估量的影響,並將大大推動校園體育文化的開展。但學校中的競技體育畢竟與職業競技體育有著很大的區別。競技體育所包涵的教育功能成分更應在學校工作中被強調,而人們往往容易把競技體育的其它非教育因素擴大化後移植到學校教育中來,使其發生畸變。這是體育教育改革中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如果對體育教育功能沒有正確認識,體育教育改革就會失敗,學校中競技體育的開展就有可能步入歧途。為此,我們應從文化的角度重新來認識高校競技體育的作用,正確發揮競技體育的文化功能。 1、競技體育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 現代社會是一個到處充滿競爭的社會,而競爭的意識又是與競技體育息息相關,在體育運動中,不講門第、不分尊卑;在競賽活動中,不存在除個人身體、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學生在體育鍛煉中、在運動中、在競爭中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體現自己的力量。體育運動中最講法制,不徇私情;最講現實,不論資歷;最講務實,不圖虛妄。這就要求每一個參加者都盡應當自己最大的能力去競爭,特別是一些直接對抗性的運動項目,如足球、籃球、拳擊等,從而漸漸增強了學生們的競爭意識和頑強毅力。 2、有助於培養學生良好的社會道德與合作精神 在競技體育中,各項運動都必須遵守嚴格的規則,人們只能在規則允許的情況下努力創造成績,任何違反規則的行為都會遭到譴責和懲罰。同時,在一個集體項目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每一角色都有其特定的行為要求,必須依角色要求行動,這就十分有利於人的社會化,有利於培養人的遵紀守法的觀念和行為。競技體育始終遵循著「機會均等、優勝劣汰」的基本原則,嚴格的規則和公正的裁判可以培養學生公平競爭的觀念;通過競技體育也可以學習和鍛煉如何正確對待競爭中的失誤和失敗,磨練堅強的意志,增強抗挫折能力,使學生在激烈的社會中有頑強的生命力。因此,學生通過參與競技體育運動,可以培養出良好的體育道德,進而養成優良的社會公德。即如何對社會群體、組織的公益事業做出貢獻,怎樣提高社會意識、怎樣發展對別人的權力和感情的尊重和理解。競技運動為我們提供了這樣的一個社會生活的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和場所。 3、有助於培養優良的個人品行 競技體育有助於培養人的樂觀精神和自信心,敢於競爭,敢於勝利,要求改革自我、超越自我等社會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優良品行;通過競技體育還能培養領導與服從和充分展示與自我約束的良好行為。有實驗證明:有競賽經歷的學生能顯示出較好的個人修養和社會適應性,表現出更高的組織領導能力。因為競技體育為承受責任、作出決定、影響他人等領域的重要品質提供了鍛煉的機會。另一方面,競技體育又具有培養服從的一些品質的趨向,如尊重、遵守規則,服從裁判等。學生從競技體育中也能培養應當無敵意或無怨恨地接受批評意識,不應有超越規定,嚴重傷及對手的行動。競技比賽有時需要有自我約束或自我犧牲的精神,不僅建立在意志和取勝的慾望上,還必須建立在豁達的寬容心理上。這些品行都是個人立足於社會的重要條件。 4、有助於提高學生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研究表明,參加競技性比賽,能擴大學生的興趣,放開性情,增加與他人結識的機會。同時在激烈的對抗中,在努力拚搏的奮斗中,接受成功或失敗、表揚或批評的心理鍛煉。在與他人交往和沖突中,學生對社會環境的適應能力及心理承受能力受到很大磨練,使學生得以從學習壓力、心理傷痛等方面解脫乃至超越出來,從而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更充沛的精力迎接新的挑戰。對社會現象是與非評價、道德標准與做人原則等在社會認識上的價值取捨,都可以在運動中受到檢驗,因此人們認為競技體育運動能測試出個人對社會的適應能力。 5、競技體育對校園體育文化可能造成的不良影響 任何事物的存在與發展都存在著兩面性。競技運動也不例外。它在對學校教育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可能產生一些負面影響,它可能導致錯誤的價值觀的出現。高校體育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增強學生的體質,而後才是從中發現、培養高水平的體育人才。一些錯誤的價值觀比較容易產生在那些運動員甚至存在於他們的崇拜者身上。榮譽、成就可能使他們更多地關心個人的得失,更多的關心能使他們獲得榮譽的各種活動,進而引起他們對處世哲學觀的轉變,不能正確面對社會、正確認識各種社會關系,從而導致產生與社會生活規范、道德觀念相背離的錯誤價值觀。在某些人身上甚至會導致人性的喪失,滑向犯罪的深淵。 眾所周知,教育者與被教育者之間的關系是相當密切的,一旦教師、教練員把運動員、學生所獲得的榮譽僅僅與個人利益相結合,就可能產生教育上的畸變。這些畸變主要表現在:為使運動員盡力爭取去達到成人的目標而不斷地給予他們過分的名利刺激,使他們的身心受到有害的壓力。對學生參加競技體育的思想意識和目標上的錯誤灌輸,主要來自教師與教練員。為培養一支高水平的高校運動隊,他們會更多地強調自己工作的成敗、隊員、資金、設備等等與其相關的各個方面的重要性,導致過分特殊化,甚至不惜違反體育道德、社會公德、法律、法規而弄虛作假,有可能致使教育的養成因素受到削弱、淡化甚至發生畸變。 競技體育還可能帶來暴力行為的產生。因為攻擊性是競技體育的特點,由於青年好鬥、好勝的心理,而競技體育中的身體接觸或對規則的理解不準確,就有可能在平常的爭論中轉化為暴力的行為。所以,在競技體育的教學中還應當有道德規范的內容,以提高學生辨別、應付和化解暴力的能力。 6、高校競技體育教育的正確之路 競技體育在對校園體育文化產生重大影響的同時,校園體育文化也對競技有深遠的影響。如許多競技體育項目就產生或萌芽於學校體育,而且伴隨國家體育戰略方針的轉變,競技體育與高校聯合辦學的實施,最終會形成以學校為中心,依靠孝中、大學的業余訓練來形成整個訓練的一條龍體系。中學作為培養奧運冠軍的基地,高校則是大部分運動員攀登世界體育高峰的必由之路,由此形成強大的人才培養體系。 但學校面向的畢竟是普通的學生,因此我們的體育教學不能採用純競技運動,對那些技術復雜、難度較高的技術性競技運動,應當從學校體育的實際出發,對其進行加工改造,修改規則,降低難度,改進教學方法,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的目的。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建立俱樂部,利用專門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學校的競技體育運動,既能把有運動潛力的學生集中起來進行系統的運動訓練,為競技體育培養後備人才,又能保證學校正常的體育教學,保證學生受到正常的體育教育。 四、結束語 競技體育對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學影響所蘊涵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它對教育的作用是不可輕視的。我們應該正確地理解和認識競技體育在教育中的作用,防止對青少年施加沒有必要的壓力和無教育根據的訓練。助人成才、防微杜漸是體育教育工作者應該充分理解和掌握的教育原則。對競技體育的社會蘊涵要有深刻地認識,並能把握好教育、訓練學生的方法和尺度,使競技運動的開展達到最佳的效果。在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水平,享受運動的樂趣、學會身體鍛煉的方法、培養良好思想品質的同時,又要對學生今後將面臨的社會生活和壓力給予有益的幫助,更好的為社會服務,這才是在學校中開展競技體育的根本目的。與此同時,高校辦高水平競技運動隊應盡快與國際接軌,讓真正的大學生走出校門,參加世界大學生運動會,甚至是奧運會。

⑷ 談學校運動會對學校人才培養目標的促進作用


2000
年以來,國家、省體育局利用體育彩票公益基金在全國創建了兩千多個以學校為依
托單位的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旨在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大力推進「送體育進校園」活動,深
入實施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工程,
不斷擴大業余訓練規模,
培養青少年體育興趣愛好和終身體
育鍛煉的習慣,
增強青少年體質,並向其傳授體育運動技能,
發現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提
高人才培養效益,
努力推進我國體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群眾體育是競技體育的基礎,
只有
中小學群眾體育開展的好,
參加體育活動的人數多,
競技體育項目在學生中普及率高,
才有
可能促進學校競技體育運動水平的提高,
擴大競技體育人才的選材范圍和培養效率。
中小學
青少年體育俱樂部是中小學群眾體育開展的有效載體,
在促進學校競技體育的發展、
培養競
技體育後備人才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作用。

一、體育俱樂部可以拓展競技體育後備人才的選材渠道

這一組織形式提高了部分競技運動項目在廣大中小學生中普及率,
擴大了學校業余訓練的規
模,提高了人才培養效率。

傳統業余訓練以運動技能拔尖的學生為基礎,
運動訓練與學生的日常活動脫節,
體育俱樂部
則將拔尖學生的運動訓練作為俱樂部活動的組成部分。

中小學體育俱樂部作為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一種組織形式,
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自
由選擇專項運動,
參與俱樂部的活動,
擴大了俱樂部會員在學生中的比例,
讓全體學生都能
夠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
在俱樂部活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積極主動地參加學校課外體育活
動,
提高自身的健康和機能水平,
增強體質。
這就給部分具有競技運動天賦的學生有了一個
展示才能的機會,
特別是在俱樂部舉行的小型比賽中,
這一部分學生自然脫穎而出,
為學校
競技體育業余訓練提供人力資源的保障,從而為選拔競技體育後備人才奠定了基礎。

比如,鎮江市青少年宮俱樂部,堅持開展體育舞蹈、武術、羽毛球、乒乓球等項目的培訓,
涌現出了一批在省、
市體育競賽中爭金奪銀的運動員;
鶴山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長期堅持開展
手球訓練,
該俱樂部手球隊多次代表鎮江市參加省級、
國家級青少年手球比賽,
獲省十三屆
運動會少年甲組冠軍,
少年乙組亞軍;
丹陽市陽光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籃球隊,
參加全國籃球
城市青少年比賽,
獲亞軍;
鎮江市八叉巷小學青少年體育俱樂部為省隊和國家隊輸送了多名
乒乓球隊員。

二、有助於提高業余訓練的效率

俱樂部的活動為學校業余訓練專業化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業余訓練的效率。

俱樂部在會員層次上是有所區別的,
即普通大眾性質的會員和具有一定專業水準運動隊會員
兩支不同的會員隊伍,
因此俱樂部會員活動中也採取了分層次的教學、
訓練。
針對專業水準
運動隊訓練,
俱樂部有自己專門的教練或有專長體育教師專人、
專項負責教學訓練,
在教學
訓練、
比賽的計劃的安排上系統科學,
符合競技體育人才培養規律,
大大提高了學生業余訓
練的質量。

業余訓練水平的提高對參訓學生的成材率有極大的積極影響,
它有效地提高了校運動隊競技
運動水平。
通過俱樂部常年開展的訓練,
學校運動隊參加省、
市比賽均能取得好成績,
這就
提高了學校的聲譽,
並因此得到學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肯定和支持,
促使他們進一步加
大對俱樂部的投入和管理,形成
「投入與產出」
的良性循環,最終為俱樂部的可持續性發展
贏得了更大的空間。

三、俱樂部有助於提升師資水平

俱樂部能夠為學校開展業余訓練提供優質的教練員資源,
為有效地提高學校競技體育的發展
和水平提供師資保障。

通常學校業余訓練都是依靠本校的體育教師擔任訓練工作,專項訓練到了一定的水平之後,
訓練能力往往跟不上,
反映出學校競技體育訓練師資的不足。
為了提高訓練水平,
俱樂部可
以通過聘請體校的高水平教練員或退役的高水平專業運動員擔任運動隊的訓練工作,
有效地
提高了學校業余訓練的師資水平,
為學校培養競技體育人才提供了保障,
促進了學校競技體
育的發展。

四、俱樂部開展的競賽活動對學校業余訓練的工作有督促檢查的作用

俱樂部組織的校內、校際間的比賽,一方面讓具有專業水準的會員有一個展示水平的機會,
同時也是一個檢閱訓練水平的機會。
通過比賽往往能夠發現俱樂部在專項訓練方面存在的不
足和優勢,
為下一階段訓練工作計劃的調整有一定的積極作用,
促進了學校業余訓練更趨科
學、合理,能有效地提高訓練的效率和水平,更好地為培養競技體育後備人才服務。

五、俱樂部能為學校業余訓練提供一定的資金來源,促進了業余訓練可持續的發展。
學校開展業余訓練和參加比賽,往往需要大量資金的投入,包括教練員的工資待遇和獎勵,運動員的運動裝備以及參賽的費用,這些全都要學校支出,而當前學校發展面臨著資金短缺的狀況,要學校拿出更多資金支持業余訓練存在一定的難度。俱樂部通過自己的經營募集到資金,可以從中拿出一部分經費支持學校的業余訓練,緩解學校業余訓練方面資金不足的問題,促進學校業余訓練可持續性發展。

六、俱樂部為部分競技體育項目的體教結合辦學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目前體育主管部門與教育部門開展的體教結合辦學模式中,
部分項目是以俱樂部的形式開展
的,體育主管部門為俱樂部提供競技體育訓練方面人力、
物力、資金的支持,
教育部門負責
俱樂部的運動員的文化學習管理,
利用俱樂部這一載體整合雙方的優質資源,
通過俱樂部的
正常運轉培養更多更好的競技體育後備人才。

⑸ 在學校運動會上 為運動會做了什麼

在學校運動會上可以做很東西的。
比如後勤人員,可以負責組織人員、做回好服務等方面。

學校體育運動競賽的一種重要形式,主要指每年春秋兩季的田徑運動會,簡稱校運會。學答校運動會有多方面的教育意義,可以全面檢閱學校田徑運動開展情況,檢查教學和訓練成果,推動學校群眾性體育活動的開展,促進運動技術水平的提高。

⑹ 關於體育教學的

我心中的理想體育(1) 朱永新 [轉帖]
體育是力量的角逐,兩軍對壘,誰能逐鹿問鼎,讓人驚心動魄;
體育是智慧的較量,用兵布陣,誰有錦囊妙計,使人捉摸不定;
體育是美麗的展示,剛柔兼具,誰更技高一籌,給人賞心悅目。
從古羅馬競技場上奴隸間的角斗,到現代奧運會賽場上運動員們的競爭,體育從來都是人類社會的興奮點,也從來都成為教育的關注點。
隨著人類歷史的進化,隨著社會進步和文明的發展,體育在人類發展中的地位和使命也在不斷變化,體育的功能和價值也正不斷走向成熟和完善。尤其是現時代,對人的素質與身心和諧發展的要求,使得體育日益蓬勃發展,體育對社會文明和人們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
但是,在學校中,體育的性質與功能卻發生了不少偏移與弱化,在升學應試的壓力之下,體育在一些學校成為可有可無的「小課」或裝演門面的「花瓶」,體育僅僅滿足於傳授技藝與增進體能,體育的精神意義和體育的崇高境界卻被淡化和遺忘了,這無疑使體育走進了死胡同。因此,有必要重新審視體育,呼喚我們心中的理想體育。
第一,我心中的理想體育,應該能體現奧林匹克精神,培養學生在人生路途上追求「更快、更高、更強」,並能完善自我,體現人性之崇高。
不斷適應自然和改造自然,不斷追求新的成就及新的突破,這是人類本性的反映,而這一本性因體育運動得以展現和弘揚,又因奧林匹克的存在和發展而得以提高和升華。奧運會的格言是「更快、更高、更強」,它是由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創始人顧拜旦的好友法國巴黎阿奎埃爾修道院院長迪東神甫提出來的,後顧拜旦借用於奧林匹克運動。1920年國際奧委會將其正式確認為奧林匹克格言,並在安特衛普第7屆奧運會上首次使用。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對無窮偉力的無限嚮往,向人類能力的極限不斷挑戰,正是競技運動所體現的價值,也是奧林匹克所要追求的目標。
在西方的文化觀念里,肉體和精神是不可分離的。沒有強健的肉體,就難以有堅強的精神。為了讓堅強的精神能夠寄寓強健的肉體,就有了「馬拉松」,有了「擲鐵餅」,也有了「鬥牛」、拳擊、摔跤……。正是這些在我們看來近乎殘忍的體育運動項目中,人的競技精神、奮斗精神、冒險精神、創新精神等得以培養和展現。當登山探險隊拿生命做抵押,征服了一座山峰又去征服另一座山峰時,當長江第一漂的壯士將自己扔進驚濤駭浪之中時,當蹦極運動員縱身跳下萬丈懸崖時,當舉重運動員打破世界紀錄又向新的目標挺進時,他們是要干什麼?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就是「更快、更高、更強」。競技選手們這種永無止境的追求,每0.01秒的提高,每一個新技術動作的出現,每一場精彩的表演,都是這種精神的集中表現和生動寫照。而這種精神,難道不是現代社會所要提倡和弘揚的嗎?難道不是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必備的嗎?
這種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對於成長中的學生是非常重要的。只有不斷地追求卓越、挑戰自我,才能作出非凡的成就,才能擁有輝煌的人生。「沒有最好,只有更好」,這不僅是郎平為澳克瑪所說的廣告詞,更是中國女排精神的寫照,也是這位優秀運動員和教練員的人生寫真。在體育教學中,鼓勵學生向「更快、更高、更強」沖擊,鼓勵學生不斷向上、進取,在某種意義上比形成某些體育技能,獲得某些體育成績更重要。
追求「更快、更高、更強」,向人類能力的極限挑戰,這是奧林匹克運動所要提倡的精神,但不是唯一目標。現代奧林匹克運動著重體現的是一種人文精神,它表現為尊重人性、人權、人的本質,它以身體活動的方式提倡關心人、尊重人的價值。在人文主義體育的視野中,體育不只是強力的冶煉,它也把人的情緒、態度、理想等,作為教育取向的重要領域,從而體現人性之美好、之崇高。顧拜旦復興奧運會的根本目的,也不僅僅是推動競技運動的普及,而是將它納人教育和人文的范圍,即通過科學的鍛煉和平等的競爭來實現教育的人文目標。因此,體育精神也是一種人文精神。
首先,體育運動是人類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發展的重要形式。體育運動是以人體本身作為作用的對象,在科學的訓練和鍛煉原則指導下,以一系列有規律的身體運動方式,對人的有機體直接產生影響,使人體的解剖結構、生理機能得以積極改善,從而取得肌肉發達、反應靈敏、精力充沛的效果,體現力與美的完善結合。這種功能和價值是人類活動的其他形式無法取代的。其次,體育運動不僅作用於人的身體,同時對人的精神世界產生重要影響。在體育運動中所表現出來的進取精神、拼搏精神,公平競爭及團結友愛的精神,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精神等等,無不是美好人性的體現。所以,無論從生理方面還是精神方面來看,體育都能也應該能促進人類自身的完善,體現人生之崇高。
對於體育的上述作用與功能,長期以來的教育無疑是忽視了。《辭海》對體育的定義也只停留在「增強身體素質,提高健康水平的教育」的水平上,《中國大網路全書·教育卷》也這樣界定體育:「向受教育者傳授健身知識、技能、增強體質、培養自覺鍛煉身體習慣的活動,是全面發展教育的重要部分。」這樣,體育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境界,體育體現人性之崇高的魅力,在學校教育中就被大打折扣了,而這恰恰應該是體育追尋的理想。
第二,我心中的理想體育,應該注重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永不言敗,永不停歇,養成堅韌不拔的品質。
魯迅先生在《最先與最後》一文中說過:「我們看運動會時,常常這樣想:優勝者固然可敬,但那落後而仍非跑到終點不止的競技者,和見了這些競技者而肅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國將來的脊樑。」這種競技者最重要的品質,就是堅韌不拔的意志。
意志是自覺確定目的,按照目的調節內外活動,克服各種困難的心理過程。積極健康的意志活動有如下的品質。一是自覺性,即能根據自己對客觀事物發展規律的認識,自覺確定行動的目的,有步驟地採取有效的行動方式,從而提高自覺性、減少盲目性。二是果斷性,即在需要做決定時能毫不猶豫,當機立斷;而在需要延緩決定時,又能深思遠慮,直到情況成熟時才採取相應的措施。三是堅韌性,即能持之以恆地把採取的決定進行到底,而不是被形形色色的誘惑所干擾,也不會被各種各樣的困難、挫折所嚇退;既不會因成功而自滿,也不會因失敗而氣餒。四是自製性,即能夠為達到既定目的而控制自己的情緒,約束自己的言行,忍辱負重,在所不辭,善於用理智駕馭情感,用遠大的目標抑制過度的慾望,用自製的方法收攏分散的注意等等。
顯而易見,體育作為一種強力的運動,需要參與者具備這些優秀的意志品質。而恰恰又因為體育是一種強力的運動,會對個體健康意志品質的培養起到其獨特的作用與價值。體育的魅力之一就在於它體現了人類意志力的能量。無論是在課堂上的訓練,還是在競技場上的比賽,它都要求學生或運動員挑戰自己的體能,挑戰自己的過去,挑戰自己的極限,要求學生或運動員咬緊牙關,抗衡對手,堅持到最後一刻。「兩強相遇勇者勝」,在勢均力敵的情況下,往往是意志力成了決定勝負的關鍵。我們看到,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每一項獎牌的獲得無不與參賽選手們在長期體育訓練中所養成的頑強意志、堅韌不拔的品質密切相關。當占旭剛奮力舉起自己從未舉起過的重量時,當孔令輝咬緊牙關戰勝世界強手瓦爾德內爾時,當張軍、高凌這對年輕的羽毛球選手毫無懼色地面對世界排名第一的強勁對手時,當競走選手王麗萍以其耐力及毅力走至終點時……此時此刻,金光閃爍的獎牌在觀眾的眼睛裡並不是那麼重要,而大放異彩、讓人激動不已乃至終生難忘的,正是運動員們那種自強不息、永不言敗、堅韌不拔、百折不撓的精神和信念。
一位從美國回國的友人感慨道:在美國,許多兒童可以不知道柯林頓,但不可以不知道喬丹。熱愛運動,追求健壯,參與競爭,崇拜英雄,這種體育從小就在孩子的心靈中得以根植。也正是如此,世界各國都十分重視體育教學。如德國的十年一貫制學校中,體育在學校教育計劃的時數中居第三位,僅次於德語和數學。古巴、法國等國規定中小學生體育課不及格或達不到大綱要求,學生不能升學或畢業。在英國的公學中,學生甚至是整個下午進行各種各樣的體育活動,其目的是培養學生適應未來各種生活環境和擔負各種艱巨繁重的工作。英國許多保守黨大臣,皇家將軍的87%。教會大主教的83%、法官的65%、外交官的88%,都畢業於這類學校。而我國近些年來,由於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體育在現代教育中呈現萎縮;而由於獨生於女的「獨」,孩子吃苦耐勞的品質、經受挫折的能力、以及果斷、自製、堅韌等良好的意志品質難得有培養的氛圍和機會,孩子從小被喂嬌了、抱懶了、慣壞了,有的成了「肥胖墩」,有的成了「小豆芽」,還有的成了「葯罐子」等,這與時代發展對人的強健體魄的要求是格格不人的。因此,迫切地需要學校體育承擔起磨練學生意志的使命與責任。桑新民等在其《教育哲學的對話》中談及現代體育的有關問題時說道:現代教育很需要一點斯巴達教育的精神,就是強調體育訓練、加強身心磨練;需要設置一些粗獷的、粗魯的、剽悍的、嚴格的半軍事化的運動課程,要自覺地讓學生吃點苦頭,摸爬滾打,強壯筋骨,增強體質。因此,唯有進行強有力的體育運動,讓學生心智「苦」,筋骨「勞」,不斷體驗歡樂與痛苦,成功與失敗,其堅韌不拔的毅力和信念才會得以養成,也才能承擔起「天降大任」。
需要說明的是,意志力不僅是體育魅力的體現,更是偉大成功之要訣。美國發明大王愛迪生說道:「偉大人物的最明顯的標志,就是堅強的意志,不管環境變換到何種地步,他的初衷與希望仍不會有絲毫改變,而終於克服障礙,以達到期望的目的。」在體育教育中培養和練就的意志力,如果遷移到其他學科的學習和今後的工作中、生活中去,無疑更會綻開絢麗的成功之花,使人生更加充實。
第三,我心中的理想體育,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集體情懷和愛國情操,使體育活動成為德性養成的重要途徑。
美國女科學家朱克曼作過統計,在諾貝爾獎金設立的第一個 25年,合作研究獲獎人數僅占 41%;第二個25年裡佔65%;第三個25年裡佔79%。而時至今日,已極少有人孤軍奮戰、獨享其譽了。美國的「阿波羅登月計劃」,耗資250億美元,直接參與的科學家及工作人員達42萬之眾。「合作」成為科學研究的一種基本形式。「學會合作,學會共處(learn to work togeth-er)」是現代教育基本理念之一。2001年在瑞典舉行的世界教育大會,就把它作為會議的主題,並認為它是21世紀教育的基本目標。
體育作為一種競技活動,是培養學生競爭意識的有效手段。同時,體育運動又能培養個體的合作意識,並求得兩者間的內在統一。實踐證明,一個優秀的運動隊不但要求運動員有優良的運動天賦和高水平的競技能力,更要求運動員所在的運動隊能為他們提供充分挖掘和展現其運動才能的集體氛圍。特別是集體比賽項目,更需要每個運動員有效地發揮其個體水平與整體協同作戰的群體性水平。即使是個人比賽項目,運動員的成功也凝聚著集體的智慧。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中國男子體操、乒乓球、羽毛球、舉重等項目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無不與運動員的合作精神、集體情懷及愛國情操息息相關。
體育中的各種項目總是帶有競賽評比的特點,然而在對抗的競爭中,個人之間、集體之間不僅在競技上有交鋒,也在思想、感情上有交融。無論是田徑類、球類,還是體操類、游泳類等,參與其中的隊員的運動行為,除了受自身的身心因素的影響之外,還會受到隊友、教練、裁判、觀眾的影響,受到運動規范、運動氣氛、隊員間角色及責任等因素的影響。正是在這種綜合因素的影響之下,運動員的運動行為已經不再是單純的個人行為,他應在運動中養成友好、同情、體諒、協作、團結、禮貌等優秀品德,樹立起團隊精神及集體情懷。有了這種團隊精神和集體情懷,隊員之間就能在思想感情上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行動上相互協調,相互支持,全隊戰術配合就更容易奏效;有了這種團隊精神和集體情懷,隊員間才能形成共同的心理氣氛,困難時相互激勵,勝利時相互歡賀。此外,團隊精神及集體情懷會對每個運動員個人比賽心理起到強有力的支持作用,在比賽中更能保持適宜的精神狀態,增強比賽中的自信心、果敢性及合理的榮譽感,強化個體「我是林中木」而「獨木不成林」的責任心及合作意識。
體育活動中的合作精神,如果遷移到其他工作領域中去,無疑會發揮出巨大的能量。中國女排老隊長孫晉芳曾用她們團結協作的團隊精神,征服了「東洋魔女」,征服了世界列強,獨領風騷十餘年。在她出任國家體育彩票中心主任後,曾深有體會地說:「長期的集體訓練和比賽,培養了運動員的團隊精神。在彩票工作中體現為相互學習,相互幫助,令行禁止,協調一致,小局服從大局。」1997年,在統一全國體育彩票電腦網路的過程中,所以沒遇到太大的障礙,就是因為已建立了本地區電腦網路的地方都堅決地服從國家體彩中心的決定,放棄自己獨立的網路,並入到全國統一的網路中,自覺接受國家體彩中心的統一控制和管理。
因此,在學校體育教學中,體育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掌握基本的體育技能,教會學生追尋奧林匹克精神,也要讓他們學會合作。要引導學生成立自由組合的體育興趣小組或俱樂部,鼓勵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外體育活動。在指導學生對抗團體競賽時,既要鼓勵學生敢打敢拼,更要鼓勵學生默契配合,反對個人英雄主義。
在跨地區、跨國家的體育比賽中,運動員的合作精神及集體,情懷往往上升為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操及國際主義情懷。當年中國女排從五十年代水平很低的起點,到八十年代登上世界高峰,這一過程是與她們恪守「勇攀高峰,為國爭光」這一運動員守則緊緊相連的。著名作家嚴文井曾在給中國女排的一首詩中寫道:無論祖先給我們留下多少值得驕傲的遺產,我們需親手創造新的足以自豪的東西。中國乒乓球隊在世界乒壇風雲中大放異彩,戰功赫赫,長盛不衰,也正是一代又一代乒乓驍將為國拼搏的結晶。當任何一次國歌奏響,國旗飄揚時,運動員、教練員那激動的淚水不僅僅是勝利的歡娛,更是他們內心最誠摯的祖國自豪感、幸福感的顯現。它也喚起過無數國人的愛國激情。
體育教學要充分利用各種活動和機遇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當中國奧委會征服了評委會成員的心靈,成功爭取到2008年奧運會舉辦權之時,當中國足球隊在沈陽擊敗阿曼提前兩輪沖出亞洲時,當中國運動員在賽場中捷報頻頻凱歌高唱時,體育教師都要不失時機地舉行各種活動,既讓學生了解各類體育知識,也讓學生們生發愛國主義的情感,生發對祖國的認同感與自豪感,激勵他們在今後的學習與工作中努力進取,為國爭光。
第四,我心中的理想體育,應該是注重培養學生遵守規則,學會公正、公平的觀念,遠離弄虛作假,形成誠實的品格。
體育作為一種競技運動,它是規范的、合作的、有組織的。每種運動的項目,每個動作,都有嚴格的規范及比賽規則,這些規范對運動員的行為起著「戒律」作用,表現為一種秩序、節制、約束,體現出體育的科學性及公平性。體育訓練首先就應該是對規范的養成,引導學生對規范踐行、履約,並逐步形成習慣。
特別是在當今世界范圍內體育水平不斷提高的趨勢下,體育比賽的規則也逐漸嚴格化、復雜化。作為運動員及教練,必須對各種運動及比賽規則及技術發展動向進行研究,制定並實施符合規范及技術要求的科學的訓練方法及措施。要在體育訓練中扎實培養學生對規范的服從,並在客觀規范制約下,發揮其主觀能動性及創造性。
學生或運動員及教練員、裁判員在比賽中具有規范意識及紀律修養,這是文明的表現,也是對體育事業具有高度責任感的體現,是一種道德義務。我國優秀老運動員容志行,文明踢球18年,從不故意傷人,即使受到對方的有意侵犯,也從不施加報復,從而形成了為人稱道並影響一代又一代運動員的「志行風格」。原中國女排隊長孫晉芳,在第三屆世界盃排球賽上,在裁判判錯時,舉手微笑表示服從。比賽結束時,她被授予「優秀運動員」及「最佳運動員」獎。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人類社會物質生活和消費水平也在迅速提高。與此同時,人們對物質利益的追求也成了主要的價值取向。在此影響下,體育作為一種競技運動也出現了明顯的重物質輕精神的現象,給本應公正比賽的體育精神帶來了消極的影響,引發了體育比賽中種種不良行為,出現了諸如嫉妒、虛榮、弄虛作假等不良風氣。江蘇省資深體育局長孔慶鵬先生在分析運動員身份和資格的「異化現象」時說:「有那麼一些人為了沽名釣譽,騙取成績、榮譽和利益,千方百計地在運動員參賽資格上大做手腳,以致把比賽搞得面目全非。基層傳統的項目比賽成為地區性學校比賽;青少年比賽成了大哥哥大姐姐與小弟弟小妹妹的比賽,成了有鬍子的和沒鬍子的比賽,甚至是長輩與小輩的比賽;省比賽成了小全運會;中學生比賽、大學生比賽、職工比賽、農民比賽中大量的假學生、假職工、假農民喬裝打扮,混雜其間奪金掠銀,瓜分獎牌。」在各類重大比賽上,少數運動員、教練員急功近利,挺而走險,以服用興奮劑來提高成績,以踢「假球」來搞幕後交易;也有極少數裁判在物質利益的引誘下,在比賽中做出偏袒的仲裁,等等。可以想像,所有這些與現代體育精神背道而馳的丑惡現象會給青少年的心理產生怎樣的負面影響。

⑺ 小學體育運動會項目有那些

小學體育運動項目分為徑賽,田賽,趣味性比賽。

徑賽:

100米、200米、400米、4*100米

田賽:

跳高、跳遠、實心球

有趣味性比賽:

模石過河、兩人三足、五人六足、跳繩、拔河、踢毽子等

運動會指 體育運動的競賽會,有奧運會等大型運動會,只是范圍不同。 最早的運動會就是 古希臘的古代奧運會。

(7)學校運動會對體育教學的擴展閱讀:

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包括許多比賽項目。

最早的運動會就是古希臘的古代奧運會。

奧運會的全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奧林匹克」一詞源於希臘的地名「奧林匹亞」。奧林匹亞位於雅典城西南360公里的阿菲斯河山谷,這里風景如畫,氣候宜人.古希臘人在這里建起了許多神殿,因此,古人把這塊土地叫做阿爾菲斯神城,也稱"聖地"奧林匹亞,依當時的信念,它象徵著和平和友誼。

古代希臘和地中海區域其他國家的人們在祭典和收獲季節,常常舉行盛大集會,並進行各種游樂和競技活動,熱鬧非凡。最初這項活動分散在各地,也不定期,但以奧林匹亞的集會最為盛大。

公元前884年,古希臘爆發戰爭,各地戰火連綿,瘟疫成災,農業欠收.希臘平民非常渴望和平,懷念當年的那種慶典活動。於是,奧林匹亞所在的伊利斯城邦國王聯絡其他幾個城邦的國王,達成了一項定期的奧林匹亞舉行運動會的協議,並規定在運動會年實行「神聖休戰日」。「神聖休戰日」期限是三個月。在這期間,任何人不得動刀兵發動。即使正在交戰的雙方,也得放下武器,准備去奧林匹亞參加運動會。從此,就產生了全希臘性的賽會.到公元前776年,第一次用文字記錄下獲獎者安全名。這就是後人所說的第一屆古希臘運動會。之後,這種賽會每四年舉行一次.因此比賽地點在奧林匹亞,也稱它是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簡稱古代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到公元349年,古代奧運會被羅馬帝國的皇帝廢除為止,古代奧運會一共舉行了293屆。

⑻ 上體育課的體會

體育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身心的發展規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個專門的科學領域。體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1.體育的廣義概念(亦稱體育運動)。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入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並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
2.體育的狹義概念(亦稱體育教育)。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3.競技運動亦稱「競技體育」。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
1)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
2)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
3)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
4)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
5)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4.娛樂體育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余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游戲、活動性游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品格。
5.大眾體育亦稱「社會體育」、「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主要形式有鍛煉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業余、自願、小型、多樣、文明的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6.醫療體育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傷,恢復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療方法。與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其特點有:
1)是一種主動療法,要求思者主動參加治療過程,通過鍛煉治療疾病;
2)是一種全身治療,通過神經、神經反射機制改善全身機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的目的;
3)是一種自然療法,利用人類固有的自然功能(運動)作為治療手段,一般不受時間、地點、設備條件的限制。通常採用醫療體操、慢跑、散步、自行車、氣功、太極拳和特製的運動器械(如拉力器、自動跑台等),以及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為治療手段。宜因人而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並配合葯物或手術治療和心理疏導。二干多年前已用「導引」、「養生」作為防治疾病的手段,後又不斷發展與提高,成為中國運動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7.體育的本質。是指體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
8.體育的本質特點。就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經濟制約,並為一定的政治、經濟服務。體育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如體育的方法、手段等;社會屬性如體育的思想、制度等。

我認為,大學體育主要可以歸納成五大功能:

首先,學校體育的身體教育功能

全面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身體形態結構生理機能和心理發展,提高身體素質和人體基本活動能力,提高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使學生掌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學會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提高自我鍛煉的能力,使之終身受益。

第二、學校體育的德育功能

如:對方侵人犯規時,是毫不計較,還是「以牙還牙」集體配合不夠默契出現失誤而最終比賽失利時,是相互鼓勵,還是相互抱怨;對裁判員的誤判是大方寬容,還是「斤斤計較」;比賽勝利時,是驕橫自大,還是認真總結經驗,戒驕戒躁。這都是培養集體主義感和大局為懷、善於處理人際關系的優良品德的教育過程。

第三、學校體育的愛國主義教育功能

在體育教學中通過讓學生欣賞大型體育運動會比賽,觀看我國運動員為國拼搏、為國爭光,在賽場上升國旗、奏國歌的動人場面,講述優秀運動員刻苦訓練頑強拼搏的感人事跡,能夠激發他們的愛國熱情,增強其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對學生是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

第四、學校體育的心理品質教育功能

體育運動使人進入一種超凡脫俗的竟界,陶冶人的情操,培養人的勇敢、果斷、堅毅、自信心、自製力、進取心和堅韌不拔的意志品質。緊張而激烈的競賽對人的心理品質即使嚴峻的考驗,也是修煉和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的時機。因此,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心理品質很重要。

第五、學校體育的智能教育功能

通過體育教學和身體鍛煉,學生可學習和掌握一定的體育知識、技能和技術,並使思維力、記憶力、觀察力、想像力等構成智力的各種能力得到發展。因此,作為一種教育的體育運動,在傳授知識、培養技能、技巧,增強人的體質過程中,還包含著培養、開發和提高智能的教育因素。

科學的體育鍛煉需要注意以下問題,以避免不僅沒有是身體得到鍛煉反而使其受了傷害。

一、把握好負荷的度。在進行力量練習時,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負荷,但無論選用什麼樣的負荷,都要遵循由小至大的原則,切勿突然增加運動負荷造成運動損傷。

二、注意動作速度。只要進行動力性肌肉力量練習,就存在動作速度問題,負荷和速度之間有著密切關系,負荷越大,速度就越小。鍛煉者要根據練習的要求合理安排,對於青少年來說,爆發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力量練習時,選擇適宜的負荷,盡量加快動作速度,對提高肌肉的爆發力十分有益。

三、控制好練習次數。對於一般體育鍛煉者來說,沒有必要每天都進行力量訓練,即使是為了專門發展肌肉力量,採用隔天力量練習,也足以取得理想效果。如果每天都進行力量練習,不僅提高肌肉力量的效果不明顯,而且還會造成整體機能的不協調發展。

除此之外,體育鍛煉還應該遵循一些基本原則 。體育鍛煉方法雖然簡單易學,但要想科學地安排體育鍛煉,提高鍛煉效果,避免傷病事故,就必須注意這些本原則。

(一)秩序漸進原則:體育鍛煉的秩序漸進是指在學習體育技能和安排運動量時,要由小到大、由易到難、由簡到繁,逐漸進行。

(二)全面發展原則:在體育鍛煉時,要注意活動內容的多樣性和身體機能的全面提高。

(三)區別對待原則:體育鍛煉時,還要根據每個鍛煉者的年齡、性別、愛好、身體條件、職業特點、鍛煉基礎等不同情況做到區別對待,使體育鍛煉更具有針對性。

(四)經常性原則:經常參加體育活動,鍛煉的效果才明顯、持久,所以體育鍛煉要經常化,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雖然短時間的鍛煉也能對身體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但一旦停止體育鍛煉後,這種良好的影響作用會很快消失。

(五)安全性原則:從事任何形式的體育鍛煉都要注意安全,如果體育鍛煉安排得不合理,違背科學規律,就可能出現傷害事故。

出入健身房的人注意「要旨」

現在,健身也成了一門時尚,很多人都選擇健身房,但也並不是所有的健身方式有百益而無一害,有關健身專家為我們指出了一些「健身要旨」,對我們的科學健身有很好的參考意義:
做必要的熱身:當肌肉越鬆弛時,它們也更容易被駕馭和擴展,做這些運動將使你減少受傷機會。因此,花上5分鍾的時間,讓身體完全地活動開,有稍稍出汗的感覺是最好的。這一步是健身鍛煉的良好開端。
做必要的伸展運動:生活中總有一些事情做來十分容易,但是,在健身練習之後的伸展運動並不是這祥簡單。當鍛煉一處肌肉的時候,它會變得緊綳而縮短,伸展運動就是幫助你放鬆肌肉,從而防止第二天的肌肉酸痛。做這個動作的最好時間是在完成熱身運動之後,同時須持續每個動作20~30秒的節奏,這將有助於肌肉鬆弛,使健身者獲得一個更有意義的伸展運動。
不要做超負荷的舉重:在健身房需要慢慢地開始,並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因為大家可能想像不到運動之後的24--48小時之內,將會感到怎樣的痛苦,因此開始的時候需要慎重一點。另外,如果盲目地試圖舉起超過身體負荷的重量,就有可能導致肌肉拉傷、扭傷,甚至傷及背部。這么看來選擇3--6磅的重量會比較適合,通常重復動作15~20次,如果希望更快地獲得堅實的肌肉,也可以選擇稍重些的重量但只要重復8~12次就可以了。不要急於求成,有節制地完成你的練習,才會達到好的效果。
不要過激運動:既然健身的目的是為以後一直堅持下去,但並不意味著非得運動過激。因為一旦感到運動給身體帶來不適時,再堅持下去往往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如果你認為自己的體質不佳,你可以選擇一些較輕松的鍛煉動作去完成。不想到健身房去的人,可以選擇適宜的有氧操光碟,學習如何入門和提高動作的協調性,也是不錯的方法。

做必要的水分補充:正在進行運動時,身體會因流汗而迅速喪失水分,而這些液體必須及時補充,否則的話,隨時間的推移,身休就會出現脫水的現象,人也會感到口渴難挨。所以,在運動的從始至終過程中都不要忘記給身體補充水分。一般來講,人體每天需要8懷的水分,而當開始做運動時,則需要得更多。此外,充足的水分有助於減少飢餓感,可縮減攝食慾望。
不要依賴登山器:有時大家會感到身體很疲累,但運動的效果也不是想像的那樣好,然而卻仍然希望通過鍛煉獲得再大一些的收益。於是就在登山器上玩命地「奔跑」,直到身體不能負擔為止。但這種「被動式」的運動——依靠登山器來強追自己完成任務,只會對身體產生危害,而達不到鍛煉的目的。此時的登山器只是一個幫助關節機械地活動的工具,而不是鍛煉的幫手。因此,大家需要為自己選擇一個合理的運動強度和正確的方法,而不是什麼讓身體處於被動狀態的「被動法」這一點很重要。
逐步增加運動強度:高強度的運動並不適用於健身訓練之初,但對於那些已持續練習6個月或更長時間的人來講,是值得注意的。在達到某種程度後你通常進入一個停滯的狀態,而大部分人可能會認為「我並沒看到身體的任何變化」——於是他們會加快步伐,給自己製造更大的挑戰:加大運動量,以期達到使身體有所改變的效果。然而,此時你的迫切心情卻讓你步入了誤區。運動強度的加大需要循序漸進,最好逐步地提高運動的持續時間和程度。可以從20分鍾延長到30分鍾,把你用的5磅重量的啞鈴改換為8磅的。只是不必一次性地同時做到,時間和強度取其中之一就好了。

運動的動作頻率不要太急:有人在健身房冒險地加快動作頻率,並且不顧身體的反應而堅持練習。尤其像舉重之類的鍛煉,如果做得太快,劇烈的動作會使你的肌肉超出負荷,從而容易受到傷害。因此,這里有一個簡單的規則:2秒舉起,4秒放下你總該保持有節奏地動作起落,做得越慢,收到的效果反而會越好。
不要在運動期間吃喝:任何不超過2小時的運動,都不要求必須補充體力,因此只要在運動之前的1小時內,確保進餐就夠了。運動飲料對身體沒有壞處,但還是不及純水更有益於身體。另外,酒精含量高的飲食對運動是徒勞無功的。
運動最後需要必要「冷卻」:如同健身之前身體需要時間「預熱」一樣,身體在鍛煉之後,也需要時間恢復平靜,讓心率重歸正常。可以緩緩地放慢的動作,直到心跳還原至每分鍾120下或更少。當感到自己的心跳趨於緩和,呼吸也逐漸平穩時,也就完成了最後的「冷卻」工作。

生活中,也有很多人選擇晨跑,但也不是所有的晨跑都有益無害,關鍵要看鍛煉時的環境如何。如果早晨在濃霧中跑步,激烈的運動會加大空氣吸入量。而又因為霧氣中水汽含量大,且懸浮在空中的各種污染物不易擴散,這些污染物一旦被超量吸入,對身體危害極大。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前天我也寫一份體育課的心得,我大2,考體育還要交筆試的一部分,也是從這裡面再加上自己的言語編輯的,端午節快樂!

⑼ 體育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體育課在學校教育中的作用:
一、體育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的意志和毅力。
體育是增強學生體質、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重要手段。學校教育根據不同的年齡、年級、性別的學生的生理、心理的特點,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對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使學生的身體形態、生理機能、身體素質、身體基本活動能力和心理素質等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和鍛煉,從而增強學生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和對疾病的抵抗能力。為學生日後適應千變萬化的社會競爭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體育促進學生智力的發展。
健康的體質是智力發展的物質基礎。智力的發展是建立在大腦這個物質基礎上。大腦發展的主要物質基礎之一是氧。體育運動能促進學生心、肺功能等方面的機能的發展,心肺機能發展了,就大大改善大腦的血液循環和氧的供應。這是體育對學生智力發展起到的間接作用。大腦的發展除了必要的營養外,關鍵還在於提供足夠的信息刺激。體育是一種特殊的教育活動,它必須讓學生親自參與活動,並且通過觀察、想像、思維,然後親身練習來完成,體育活動的過程給予大腦一種開發性的刺激,使大腦在體育活動過程中得到鍛煉和發展,為學生的智力發展提供了條件。同時,由於體育活動的各種動作,多是在短時間或瞬間來完成,並要求准確、輕松、優美,這也對大腦產生強烈的刺激,有利於提高大腦的強度、靈活性、均衡性及分析綜合、判斷等各方面的能力。
三、體育對學生德育有促進作用。
體育活動大多是在室外進行的,體育運動的特殊性,為學生自由活動提供更多的機會,從而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直接交往的時間。體育還要求學生必須有更強的組織紀律性和自覺性,這為教師對學生進行德育創造了許多有利的時機。如組織拔河比賽中,參賽的每一位學生,都要團結一致,共同拼搏,這就培養了學生團結合作的精神。老師藉助比賽的機會,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從而培養優良的班風,增強學生集體主義觀念。又如身體練習中教師提出具體的保護幫助措施,學生之間互相幫助、保護,從而培養學生團結友愛,認真負責的精神。在組織學生長跑時,鍛煉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培養了學生堅強的意志品德。

綜合所述,體育課在學校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同學們要積極參加體育運動,讓自己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學校運動會對體育教學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