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小學體育教學設計與實踐的介紹
本書力來求與基礎教育改革相適應源,體現《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符合體育教學實際的最新理念和思想,以現代教學理論為基礎,突出教材的科學性和實踐性,在理論體系的構建上有所創新,為體育教師的教學准備和解決教學過程中的各類問題提供了科學的系統方法和具體操作程序,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它同樣也適用於小學教育專業和中、小學體育教師繼續教育。
② 小學體育教案本上的學期體育與健康教學計劃怎麼填寫
小學一年級體育與健康上冊教學計劃
教材分析:
教學主要是培養學生興趣、建立初步的各項相關的體育運動概念和最基本的運動方式為首任,是實施體育教學中最基礎、最簡單的學習階段,其教學內容主要分為三個板塊,體育基本常識、基本活動和游戲。體育常識主要包括體育課的作用、正確的坐立行姿勢;基本活動包括基本活動包括隊形隊列、基本體操、走、跑、跳、投、滾翻、攀爬、韻律活動和簡易舞蹈;最後一個板塊是適合低年級小朋友的一些簡單游戲。
教學目標:
通過教學,使學生初步掌握各種基本動作的簡單方法和技能,培養學生身體的正確姿勢,發展身體活動能力,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和正常生長發育,增進身體健康。學生在身體活動當中,伴隨著豐富的心理活動和各體育群體社會性的交往活動,感受到友好合作,團結友愛的情趣,體驗自信、健全的個性心理。通過教學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友愛、相互合作、遵守紀律、勇敢頑強、熱愛生活、積極進取的優良作風和品質,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地發展。 體育課教學常規
體育課教學應叢增強體質出發,加強課堂的「三基」教學經常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各種優良品質,充分發揮教師和學生兩個方面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③ 如何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設計
體育課堂教學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也可稱為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物質環境是指教學的物質條件,如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溫度、光線、通風,以及必要的教學設備等等;人際環境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師生的需要,認知因素、情感因素、課堂心理氣氛(班級學習風氣)等等。硬環境是外顯的,比較容易設計;軟環境是內隱的,比較難以把握。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環境除了取決於物質條件外,還取決於合理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科學的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調控等。
一、體育課堂教學的硬環境設計
做好教學場地、器材、設備的選擇、布置等准備工作,是實施體育課堂教學方案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物質保證。合理的體育課堂教學硬環境設計能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提高使用率;有利於教學過程中隊伍的組織、調動;能合理安排課的密度,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便於教師指導、幫助,預防課堂問題出現和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堂教學硬環境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場地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富有新意
2、教學器材、設備的選擇要合理
3、場地、器材、設備的布置應符合衛生要求
4、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於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進一步改革深化,許多新興的鍛煉項目如遠足、定向越野、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等引入到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來,大大地拓展了課程的資源,也彌補了學校體育教學中由於地理環境制約、經濟條件限製造成的體育教學場地、器材、設備不足的缺陷。
二、體育課堂教學的軟環境設計
(一)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二)體育課堂教學管理(三)體育課堂問題行為調控1、教學場地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富有新意
有的教師認為,體育場地的形狀、規格在各運動項目的規則中有嚴格的規定,似乎不必自己去設計。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還被禁錮在競技體育的教學指導思想之中。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正規的競賽場地組織教學,但更應符合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能等生理、心理特徵,尤其是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正規的競賽場地對學生來說可能要求過高,更何況教師自行設計的各種游戲、競賽及其他練習活動對場地的形狀、規格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大膽並富有創意地對正規競賽場地進行改造,或根據自己設計的教學活動大膽創造,設計出一些符合各學段學生體育學習要求的、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場地來。
2、教學器材、設備的選擇要合理
教學器材的選擇也如同教學場地一樣不必拘泥於競賽規則的要求,可以選購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各種小籃球、小足球、軟式排球、小棒球等器材,可以降低籃架、球網的高度,也可以自行設計、製作符合特殊教學內容的、具有民間傳統特色的教學器具。
3、布置的場地、器材、設備應符合鍛煉和衛生的要求,應認真周密地考慮安全因素,嚴防發生傷害事故。教學器材的布置時要注意可移動的器材設備應盡量向固定的器材設備靠攏,免得影響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
4、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於練習輪換時隊伍的調動,有利於增加練習的密度和適宜的生理負荷。並應考慮便於教師對課的調控和輔導、幫助學生練習。
(一)體育教學組織形式
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一定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它所涉及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教師怎樣把學生組織起來,通過教和學使師生緊密聯系;怎樣科學地利用空間、時間和其他教學條件來安排教學活動,使教師有效地教,學生有效地學,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1、班級的教學組織形式
(1)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2)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3)俱樂部制教學組織形式
2、課內教學組織形式 常用的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以下三種:
(1)全班學習(2)班內分組學習(3)個別學習
從上面的分析看來,這三種形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在設計體育教學方案時要注意揚長避短,相互組合,相互彌補。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求我們選擇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或組合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可採用先個別學習,後小組學習,再全班學習的形式;也可採用先全班學習,後個別學習,再小組學習的形式;或可採用先全班學習後小組學習、先小組學習後全班學習等形式。而且,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的組合必須與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具體的體育教學方法緊密配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有關這些問題,我們將在《體育教學策略》中詳細討論。
(1)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
(2)它是以行政教學班為單位的教學組織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課。其優點:形式固定,組織方便,上課時間安排容易,學生相互了解。缺點是學生之間男女性別的差異、體能水平、技能水平差異難以區別對待;不便於對好、差生的兩邊照顧;也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這種組織形式有利於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必修內容(理論課)的教學。
(3)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
即將同年級幾個班重新編班分組,由若干體育教師分別進行教學的相對穩定的教學組織形式。通常有按性別分組、按體能水平分組,按技能水平分組,按專項能力愛好分組等。其優點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安排調控生理負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缺點是給課程安排增加難度,教師人數少,場地器材不足的學校難以進行。此外,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還可以實行臨時分組進行教學。但不論採用哪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盡可能使各組學生相對固定,這有利於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共同協作將課的教學任務完成。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按專項班分組教學的形式就是這種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但由於物質條件、師資力量的限制,可供選擇的專項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3)俱樂部制教學組織形式
全校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按運動項目建立的各種俱樂部,在俱樂部內再重新編班分組教學。通常有按年齡分組、按性別分組、按體能水平分組、按技能水平分組、按身體健康狀況分組(保健班)等。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受國外的運動俱樂部制度的啟發而形成的,它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安排調控生理負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物質條件和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的學校也可少設幾個俱樂部組織教學、鍛煉活動。
(1)全班學習
全班學習是教師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教學內容統一傳遞給一個班(或幾個班)的學生,全班學生在教師統一指揮下,同時或依次地進行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形式的優點是能全面照看到學生,課堂紀律好,隊列隊形看上去整齊劃一,便於統一調動指揮;教師一般按(假想或實際的)平均水平進行教學,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全班學生同時學習、練習時,有較高的練習密度,教學效率高,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較多的內容;同時接受教學的面比較廣,具有規模效益。缺點是教師傾向於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在一般能力、興趣、學習方式和動機等方面同質的組,教學是針對假想的中等水平的學生,只適應班上的部分學生,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於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這是班級教學形式最易遭批評的一個缺陷。如果全班學生依次進行學習、練習,則練習密度較低,且影響到等待著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比較被動、主體作用不容易充分發揮;基本上按教師安排的進度進行學習,難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性學習,也不利於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2)班內分組學習
班內分組學習是根據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分組的方法有兩種:教師指定或學生自由組合。教師指定分組時,可以是隨機的,如前排一組、後排一組或各排報數以後再分組等;也可以是有意識安排的,如使身高、體能、技能水平相對均等的分組或把學習骨幹平均地分配到各小組中去等。學生自由組合時,小組內成員感情濃厚,有利於學習,但要充分考慮非正式團體的作用,非正式團體有積極、中性、消極之分,教師要注意引導。
班內分組學習這種組織形式的優點是提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密切接觸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開展互助協作,促使學生形成民主與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互教、互學、互評能力;有利於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組織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缺點是不能全面照顧到學生,要使小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取得效果有一定的難度,教學進度也不容易控制。
班內分組教學組織形式又可分為分組不輪換和分組輪換兩種形式:
①分組不輪換②分組輪換
分組不輪換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統一指導下,各組按教材內容安排順序,依次獨立進行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如果場地器材條件充足的學校,可採用這種教學形式,以便提高練習效果,發展體能。
分組輪換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和小組長的協助下,各組分別學習不同性質的教材內容,按預定的時間輪換學習內容的教學組織形式。目前,中、小學校體育教學較多採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在班人數較多、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實踐練習的機會,提高練習的密度。但教師不易全面指導學生,不易合理安排教學順序和靈活掌握教學時間,不能使各組的運動負荷達到逐步上升的要求。
④ 簡述體育與健康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小學
一、工作思路
堅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推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校本化、科學化實施;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整體性設計研究和推廣,把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進行有機整合.進一步改善教研方式,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引導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在行動研究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
1.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把新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進行完整設計,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行動策略研究.
3.開展各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討,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
4.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理論、操作策略等學習與研究.
(二)深入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引導學校體育規范、自律、科學發展
1.繼續組織本學科教師對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進行專題性研討;引導和組織本學科教師以問題為課題開展研討,力求突破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
2.組織體育與健康各階段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領會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單元教學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點關注新課程實施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問題.
3.建立小學、初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定期研討制度,關注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相關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推廣成果.
(三)繼續推進「春暉工程」,組織好「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1、繼續做好開展「五個一工程」的推廣工作.提倡:「每一位體育教師,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工作五年以內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期開設一節校內公開課;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外研究課;每一位區級以上的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每一學年開設一節區以上示範研究課;每一所學校體育教研組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級以上精品課(經過教研組共同研究和討論後形成相對成熟的示範課)」.
2、大力推進常州市中小學「春暉工程」建設,進一步總結優秀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工作,努力構建可以共享的常州市優質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庫.
3、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原城區分區選拔賽和全市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4、做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參加全省市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的培訓、指導、組織工作.
5、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和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四)完善「學校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繼續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規范化發展
1、繼續開展新課程背景下《常州市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的學習與研討.
2、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做好三件事:第一,完善小學階段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形成不定期隨機抽樣測試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第二,協助體衛藝教處完善「體育中考」方案建設,做好2006年度體育中考的總結工作;第三,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3、發揮中心學科教研組對學校體育建設的研究、指導功能,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常態化、規范化發展.
4、建立「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加強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建設,形成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主題研討、開展主題教學研究活動的有效機制.把研究的范圍拓展至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課外活動俱樂部建設、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等.
(五)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促進體育教師關注教科研,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1、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充分發揮「雨濃驛站」在現有常州學校體育中的影響,豐富「雨濃驛站」內容,擴大「雨濃驛站」影響力.
2、利用各種教研方式,組織和落實「十一五」體育課題的各項有關事項,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小學 「主題單元教學」為抓手,建立我市「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開展「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課題研究活動,促使體育健康新課程建設向縱深發展.
3、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發揮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指導性、科學性、創新性、前瞻性」的作用,體現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服務的思想.
4、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策略專題研究,開展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引導體育教師從學校體育的整體性建設中關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問題.
5、開展多種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進程,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六)繼續完善骨幹體育教師梯隊建設,確保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1. 開展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交流和研討平台.
2. 組織青年教師研究課,推薦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條件.
3. 組織和發動青年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4. 重視青年教師在教學專業、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方面的提高,對青年教師的體育運動專項技能、課堂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以及理論修養發展進行合理引導.
5. 組織以青年教師為主的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式與方法研究小組,開展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法研究,提高實施水平;
6. 加強常州市初高中體育學科中心教研組和學科研究小組建設,加強學科中心教研組對小學、初中、高中新課程實施的研究、服務、指導功能.
7. 在「雨濃驛站」開辟「體育教師風采」、「優秀青年體育教師」等,進一步促進青年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八月份
1、 完成高一、高二體育與健康課程新教材培訓任務;
2、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
九月份
1. 召開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會議,布置新學期教研工作;
2. 進行體育教學工作、體育中考改革經驗總結與交流;
3. 進一步做好「精品課」的選拔、指導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專題模塊研討;
5. 組織開展常州市原城區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十月份
1. 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 開展省比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教學示範課活動;
3.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十一月份
1.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觀摩組織工作;
2. 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指導、錄用、拍攝工作;
3.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一;
4.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5.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申報交流工作.
十二月份
1. 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
2. 繼續做好「五個一工程」推廣工作;
3.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4.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二.
一月份
1. 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2.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推進階段性總結;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研究的組織落實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經驗交流;
5.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三.
二月份
1.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四;
2. 學期體育教學、教研組工作總結交流;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總結交流工作.
⑤ 體育與健康的教學重點是什麼
一、工作思路
堅持全面貫徹素質教育的方針,推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校本化、科學化實施;加強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整體性設計研究和推廣,把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進行有機整合。進一步改善教研方式,促進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引導學校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與課程改革在行動研究中逐步走向成熟,形成特色。
二、 主要工作
(一)加強理論學習和專業培訓,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
1.組織教師開展理論學習,提高專業理論知識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
2.開展「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把新課程建設與課堂教學、課外體育活動開展進行完整設計,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的行動策略研究。
3.開展各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的學習與研討,認真學習和研究新教材。
4.開展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主題單元教學」設計理論、操作策略等學習與研究。
(二)深入推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引導學校體育規范、自律、科學發展
1.繼續組織本學科教師對新課程標准和教材的進行專題性研討;引導和組織本學科教師以問題為課題開展研討,力求突破課程改革中的重點和難點。
2.組織體育與健康各階段教材分析和教學研究,領會新教材的結構體系和單元教學要求。更新教育教學觀念,重點關注新課程實施理念下的課堂教學策略和教學評價問題。
3.建立小學、初中、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定期研討制度,關注新課程實施中出現的相關問題,解決問題,總結經驗,推廣成果。
(三)繼續推進「春暉工程」,組織好「體育教師基本功大賽」,不斷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1、繼續做好開展「五個一工程」的推廣工作。提倡:「每一位體育教師,上好每一堂體育課;工作五年以內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期開設一節校內公開課;工作五年以上每一位體育教師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外研究課;每一位區級以上的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每一學年開設一節區以上示範研究課;每一所學校體育教研組每一學年開設一節校級以上精品課(經過教研組共同研究和討論後形成相對成熟的示範課)」。
2、大力推進常州市中小學「春暉工程」建設,進一步總結優秀體育教師的教育教學經驗,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工作,努力構建可以共享的常州市優質體育與健康教育教學資源庫。
3、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原城區分區選拔賽和全市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4、做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參加全省市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的培訓、指導、組織工作。
5、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和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四)完善「學校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繼續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規范化發展
1、繼續開展新課程背景下《常州市中小學學科教學建議》的學習與研討。
2、加強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做好三件事:第一,完善小學階段學校體育教育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形成不定期隨機抽樣測試小學體育學科教學質量評價方案;第二,協助體衛藝教處完善「體育中考」方案建設,做好2006年度體育中考的總結工作;第三,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3、發揮中心學科教研組對學校體育建設的研究、指導功能,推動學校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常態化、規范化發展。
4、建立「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機制,加強區域聯動發展機制建設,形成定期或不定期進行主題研討、開展主題教學研究活動的有效機制。把研究的范圍拓展至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建設、課外活動俱樂部建設、學校體育文化建設與發展等。
(五)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促進體育教師關注教科研,提高教學科研能力
1、加強網路教研,完善「雨濃驛站――體育教師家園」建設,充分發揮「雨濃驛站」在現有常州學校體育中的影響,豐富「雨濃驛站」內容,擴大「雨濃驛站」影響力。
2、利用各種教研方式,組織和落實「十一五」體育課題的各項有關事項,以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施」、課外體育活動校本化開發、「體育校本課程建設」、小學 「主題單元教學」為抓手,建立我市「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開展「大市聯動、校際聯合開發」的課題研究活動,促使體育健康新課程建設向縱深發展。
3、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發揮教育教學理論研究「指導性、科學性、創新性、前瞻性」的作用,體現教育教學理論研究為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工作實際服務的思想。
4、開展豐富學生課外體育活動內容與形式策略專題研究,開展學校體育教學評價研究,引導體育教師從學校體育的整體性建設中關注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問題。
5、開展多種形式多樣的現場觀摩和研討活動,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進程,完善體育與健康課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
(六)繼續完善骨幹體育教師梯隊建設,確保學校體育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
1. 開展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提供交流和研討平台。
2. 組織青年教師研究課,推薦青年教師優秀論文,為青年教師成長創造條件。
3. 組織和發動青年教師進行課題研究,促進青年教師專業發展。
4. 重視青年教師在教學專業、專業技能和理論修養方面的提高,對青年教師的體育運動專項技能、課堂教學能力、教育教學科研能力以及理論修養發展進行合理引導。
5. 組織以青年教師為主的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式與方法研究小組,開展體質健康標准實施方法研究,提高實施水平;
6. 加強常州市初高中體育學科中心教研組和學科研究小組建設,加強學科中心教研組對小學、初中、高中新課程實施的研究、服務、指導功能。
7. 在「雨濃驛站」開辟「體育教師風采」、「優秀青年體育教師」等,進一步促進青年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
三、工作日程安排
八月份
1、 完成高一、高二體育與健康課程新教材培訓任務;
2、完成常州市第二十屆學校體育衛生論文暨第八屆學校體育論文報告會工作。
九月份
1. 召開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會議,布置新學期教研工作;
2. 進行體育教學工作、體育中考改革經驗總結與交流;
3. 進一步做好「精品課」的選拔、指導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專題模塊研討;
5. 組織開展常州市原城區第四屆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十月份
1. 組織開展常州市第四屆中學組體育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
2. 開展省比賽常州市小學組代表教學示範課活動;
3.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國中學組比賽的觀摩組織工作。
十一月份
1. 做好常州市體育教師參加全省第四屆體育教師小學組教學基本功比賽觀摩組織工作;
2. 繼續開展「精品課」評比、指導、錄用、拍攝工作;
3.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一;
4. 初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5.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申報交流工作。
十二月份
1. 開展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課外體育活動開展、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實施與「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50年,幸福生活一輩子」專題研討;
2. 繼續做好「五個一工程」推廣工作;
3.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經驗交流座談會;
4.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二。
一月份
1. 協助體衛藝教處做好全面推進實施《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各項工作;
2. 高中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推進階段性總結;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研究的組織落實工作;
4. 小學主題單元教學經驗交流;
5.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三。
二月份
1. 青年教師主題沙龍活動――教育教學理論專題學習四;
2. 學期體育教學、教研組工作總結交流;
3. 做好「體育與健康課程校本化開發與建設研究」課題總結交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