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舉例說明體育教學中如何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男女練習動作時,從不同的技術與等級角度來考慮,然後針對性的解決。
Ⅱ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
如何做到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一、現象與分析
最近,我聽了一節九年級體育課,課上,老師先讓學生圍著操場慢跑兩圈,然後作靜止性的拉伸練習,而後是把學生分成男女兩組,先後進行男女生1000米和800米測試。首先,第一組先測試,老師在終點拿著一塊秒錶為學生們計時,男同學先跑,跑完後,再讓女同學跑,一共進行了三輪。跑得同學們都滿頭大汗,甚至有的人體力不支,坐在地上不能站起來。這節課看起來對學生的訓練強度挺大,老師也用心良苦,但是,仔細分析起來,卻存在著諸多的問題。
首先,沒有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的個體差異。
其次,沒有認識到學生認識層次的差異。
再次,沒有認識到學生興趣的差異。
由於這節課帶有普遍性,所以我就體育課中關於因材施教的問題談一談理解和感受。
二、問題研究
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傳授體育科學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技術,增強體質,開發學生智力的必不可少的途徑。在當前推行的素質教育課堂教學模式改革中,以注重培養「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發展為主旨,思維為主心」為主要目的,必須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和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逐步改變以往應試教育下對教育目標、過程留下的影響,同時應根據當前體育教學的規律和特點,針對學生的心理、生理及個性差異,並結合教育對象的發展性、層次性、差異性,不斷尋找符合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方法。說到底,就是要在體育教學中做到因材施教——在面向全體的情況下尊重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良好的體能訓練,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一)理論學習
做到因材施教,教師就應該根據同一教學班的學生客觀存在的差異性,
針對學生不同的層次設計相應的教學要求、內容和方法,促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發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這樣就考慮到學生個性的差異性,因材施教的教學,有針對地進行教學設計,這樣有利於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的發展。在實踐中主要應以班級教學,小群體教學,同時配合分層練習,分類指導的教學組織形式。
1、科學的制定教學目標
制定教學目標的前提條件是三個精心,精心鑽研新課程標准,精心研究教材,精心研究學生。教師要以課程標准為依據,根據教材的知識結構和學生的認知能力,合理確定出更為具體的教學目標和要求。
2、全面了解自己的學生
對自己的教學對象情況的了解程度如何是教學成敗的關鍵。作為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要求、授課計劃和確定教學方法之前,必須對學生的情況作一番深入細致的了解。對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生理機能、體育基礎、智力水平、心理素質以及他們的性格、愛好、個性特點等,是必須有所了解的。但應注意的是,學生所處的層次不是一成不變的,要以動態的觀點來觀察學生所處的層次,對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綜合能力的評判,要隨時注意層次的變化,因人因時制定,調整教學方法與要求。
3、合理地劃分教學層次
教學層次的劃分並不是簡單的教學分組,它是將教學對象根據影響教學的若干相關因素按遞進的關系劃分成若干個不同的群體,這里說的因素,是指對體育教學過程和效果產生較明顯影響甚至是決定性的影響因素。如身體發育狀況、身體素質、體育基礎、智力、興趣、意志品質等,這些都是進行分層次教學的依據。但教學層次的劃分不是一成不變的,它會隨著教學對象、教材等變化而改變。
(二)實施途徑
體育教學除了運用常規教學方法外,還應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各種情況,靈活運用「非常規」的教學方法,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1)有償教學法
是根據課堂教學具體情況,主動或被動地通過練習量的調整和修改,以質代量,以質償量,調動學習積極性的一種方法。
(2)結對教學法
由優等生幫助差生糾正動作、溝通思想、掌握技能的一種方法。當差生與教師、同學產生思想隔閡時,可以通過「優等生」交換看法,消除誤解。
(3)困難教學法
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設置不同程度的障礙,增加動作難度,使各層次的學生通過一定的努力都能完成教學任務,如「魚躍前滾翻」躍過不同高度的橡皮帶。
(4)內外教學法
把課堂教學內容在課外體育活動中進一步提高的一種方法。鼓勵學生體育課外活動參加弱項輔導,進一步掌握動作技能,縮短各層次間的動作技能掌握的差距。
(5)競賽教學法
按規定人數和充分發揮已經掌握的技能進行相互競爭以決勝負的一種方法。如分層次教學時的競賽教學法按身高進行籃球比賽,增加獲獎面,調動各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成效與反思
1、學生的體質得到了明顯的增強
因材施教,就是堅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把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貫穿始終。這就使以往體育課由「要我練」過渡到「我要練」,使教學過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2、學生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面向全體因材施教,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積極地參與課堂學習的全過程,極大的滿足了各層次學生的表現欲,各層次學生都有情緒上的愉悅感和學習上的成功感,避免了簡單重復,這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權有了自由支配的可能,從而學生的總體技能水平不斷提高。
3、教師的業務水平得到了拓展
課堂教學的因材施教,首先得依賴於教師對教材的深入鑽研,對課標和學生的充分了解,這就促使教師必須有一個周密的考慮和充分的預計,需要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在教案設計中,這有利於促進教師的業務水平不斷提高,發揮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導作用。
總之, 「激發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是體育與健康課程基本理念之一。結合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生理、心理特點,盡可能地去滿足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需要,變畏學、厭學、苦學為愛學、好學、樂學,創造出良好的教學氛圍。使他們學習積極性得到不斷的提高,為最終形成「終身體育意識」
打下良好的基礎。
Ⅲ 如何在教學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實施因材施教,就是要求教師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使教學的深度、廣度、進度適合學生的知識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時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性差異,使每個人的才能品行獲得最佳的發展。
那麼,教師怎樣實施因材施教?
(1)、深入細致地研究和了解學生,弄清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性格特點、學習態度、知識基礎、健康狀況以及家庭、社會背景等,對上、中、下的學生典型作重點的個案研究,然後由點到面逐步推進。研究和了解的方式主要通過課內外活動進行觀察,也可以通過對學生作業分析,與其他任課教師交談、家訪、「教育會診」或心理測試等。
(2)、教學中面向全體學生,使絕大多數學生經過努力都能達到共同的基本要求,這里「共同的基本要求」是指國家統一規定的教育目的、教學計劃。這是使教學達到國家所規定的基本要求的重要保證。教師要教育和要求學生正確處理學習各門功課與發展個人興趣、愛好、特長的關系,使他們努力學好國家為中小學開設的各門基礎課。在這個前提下,根據個別差異進行重點指導,使學生充分發展個人的潛在能力和特長。
(3) 正確對待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不同的具體措施。學生個別差異是客觀存在的,影響個別差異的因素又相當復雜。一個學生可能在某些方面表現出長處,而在另一些方面有短處。或善於觀察,或長於記憶,或擅長思維。從思維類型上講,也有長於形象思維和善於邏輯推理之分。教師必須對學生表現出的差異特點進行全面而具體地分析,以發展的眼光區別對待,因材施教。在教學中,對那些成績優異或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也要一分為二,為充分發展他們的才能應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後進學生,要給予熱情關懷和照顧,深入研究他們的心理活動特點,從實際出發,制定一套適合他們特殊情況的措施。只有這樣,才能使每一個學生的素質得到全面和諧的發展。
著名教育家朱熹曾說過:「聖賢施教,各因其材,小以小成,大以大成,無棄人也。」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應以此為鑒,爭取最大努力,做好教書育人的工作。
Ⅳ 體育教學中如何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跳高
男女就不能通用高度 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Ⅳ 題目:淺析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速求
每個學生都是與別人不同的,他們鮮明的個性,不同的發展水平,在體育活動中的不同的興趣、愛好、需求表現,給體育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挑戰——體育教學要適應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必須遵循教育學中因材施教的原則。新的課程標准始終把學生的全面發展放在首位,為了促進每一個學生在體育課上能有不同水平的發展,全面落實因材施教,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把握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以平常心審視學生的行為——不求盡善盡美
常言道:金無足赤、人無完人,更何況十幾歲的學生。個性迥異的學生在課堂上隨時都會出現一些問題,如:不認真聽講、交頭接耳、膽小、緊張等,這如同小樹的成長,需要園丁隨時的修剪,雖然修剪後的小樹仍會不停的長出一些歪枝斜杈,但它仍會不停地長高,這就是學生成長發展的規律。作為教師,我們不能苛求我們的學生事事都做得好,處處令人滿意,而是要正確對待處理學生發展中的問題,特別是對那些體育學困生,我們更需要以一種平和的心態對待他們,因為他們表現出來的問題,就像五根手指各有長短一樣,屬正常現象。如果教師能以一顆平常心去審視學生的行為,就會發現每個學生身上都有「閃光點」,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呵護,只要我們能了解學生,貼近學生,解決學生成長、發展中的問題的方法自然就會多起來。
二、用愛心包容學生的一切——但不放任自流
面對不同個性的學生,教師首先應學會包容、學會諒解,但這絕不等於放棄教育,任其發展。教育的藝術在於以一種適宜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自願、自覺地克服自身的不足,進而獲得主動的發展。教師要不斷鑽研新課程標准運用全新的教學理念,充分理解學生的不同需求,了解和承認學生的差異,因人而異,區別對待,巧妙地運用不同教育手段,給予不同學生不同的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實現學習目標,使每一個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發展、提高。下面,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積累的幾點經驗。
1、精心設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上課時,總會有一些學生打呵欠,坐立不安,漫不經心,反應冷漠,究其原因「沒興趣」。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而興趣又是學生學習的直接動力。因此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因依據新的課程標准,從學生的需求和興趣著手,潛心研究,精心設計一些內容豐富、充滿趣味的教學內容,吸引學生的注意,調動學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體育練習中,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潛能,為學生的自我發展奠定基礎。常言道:「教學有法,但無定法,貴在得法」。這就說明教學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所選擇的教學方法要適用於學生學習,要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有利於學生的發展。有的學生上課愛做小動作,是因為他們閑著。教師在課堂上不要讓他們閑著,要准備好有吸引力的內容和方法,如韻律操、街舞、接力游戲等,把學生的注意吸引過來;有些學生感到疲勞而注意分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輕松跳躍,抖甩四肢放鬆一下,或結合教學內容插講個小笑話,以減輕學生的疲勞,對於那些反應冷漠的學生,就利用游戲和比賽的教學形式,喚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和學習興趣;對於一些身體條件差的學生,教師除了適當調整降低練習要求外,還應幫助他們正確認識自己,找出他們在體育方面的閃光點,多關心鼓勵,用情感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促其積極鍛煉,逐步發展提高。
2、循循善誘,克服恐懼心理
在學習一些具有一定難度的新動作教學中,有些學生特別是女同學,表現出練習不積極主動,做事優柔寡斷,承受能力差,容易產生緊張的心理狀態。此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採用以下心理教育:(1)耐心誘導,增強自信心。在教學中應多採用鼓勵的方法,如學生做魚躍前滾翻時,害怕滾翻不圓滑或滾歪,這時教師可加厚海綿墊,使學生產生安全感,解決學生不敢騰空怕摔的心理,另外找班裡的同學或體育骨幹對其指導幫助,多做輔助練習,提高學生的感知度,步步誘導,逐步加大動作難度,教師在一旁用「好、有進步、不錯、繼續努力」等話語進行鼓勵,充分增強學生練習的自信心,耐心指導、幫助其完成技術動作。(2)優化教學環境,建立融洽師生關系。教師及時要多與學生溝通、交流,努力營造一種師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關心,團結友愛的和諧氣氛,並建立融洽的師生情感,激發學生練習的興趣,增強其克服困難的勇氣,使他用積極的情緒代替消極的影響,在練習中心情舒暢,興趣高昂在愉快的氛圍中得到鍛煉和發展。
3、軟硬兼施,增強學生自我調控能力。
在體育課上,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的學生,他們在課堂上思維活躍,練習積極,活潑好動,掌握動作技術快,但注意力容易變換,容易沖動,情緒變化劇烈。對於這類學生,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這部分學生的積極性,利用他們的優勢,在學習過程中起模範帶頭作用,在重點、難點問題上發揮「先鋒」作用,使其成為班裡的體育骨幹,充當教師的助手,當「急性子」、「火爆脾氣」出現時,教師要指導他們學會一些心理控制方法,如在籃球比賽中比分暫時落後,學生配合又出現失誤,這時一個技術好的得分「高手」便指責隊友不注意配合,不會打球等,這時教師應及時叫暫停,教育該生他這亂發脾氣一定會影響整個球隊的情緒,在比賽中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應冷靜思考問題,要冷靜、沉著地控制自己的情緒。教育學生籃球運動是集體項目,只有大家團結一致,密切配合才能打好球,如果這樣還不能緩解,可以把學生換下場,讓其「下崗」坐冷板凳,在場下看隊友的比賽及配合、投籃,分散其注意力,使其克服急躁情緒,調整心態。需要提醒的是教師在加強誘導溝通,提高學生自控能力時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可採用強制手段,以免傷害學生的自尊,產生逆反心理。要在和諧平等的氛圍中進行情感交流,使其客服自身的不良個性品質,促進其心理健康水平和個性的良性發展。
4、因勢利導,滿足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
心理學研究表明,中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和組織能力得到較好發展後,好勝心、進取心較強,強烈的自尊心,會使他們具有自我表現的需要,這是培養學生學好體育的有利因素。教學時教師要把著眼點放在學生身上,因勢利導,結合教學內容,採取適合學生心理特點和能力的學習活動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他提供發展才智和自我表現的空間,例如在技巧支撐練習課上,有幾個學生在練習了幾組後,開始躍躍欲試,喜歡表現自己的才智,出現了徒手倒立行走,側撐舉腿等街舞中的支撐動作。教師可立即終止了練習,讓這幾個學生說出他們的練習思路及動作要點,在採取了防護措施後,讓他們表演,指導其他同學進行練習,讓他們體驗滿足的需要,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既滿足了學生自我發展的需要,又鍛煉了他們的身體。
美一個學生都需要教師的關心和愛護,更需要老師尊重他們的人格,教師在體育教學實踐中,要結合不同學生的個性特點,採取不同的方式和策略。教師的教育智慧,是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應該相信,面對不同學生,教師要採用不同的教育方法,這樣才會更好地促進不同水平學生的發展。要想實現在體育教學中「促進每一個學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的理想目標,體育教師必須具備「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扎實基本功。
三、以極大的耐心等待進步——不能急於求成
在進行因材施教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很容易產生急躁情緒,經過一番耐心細致的教育之後,教師總希望自己的教育會產生良好的效果,結果卻不盡人意。其實,教育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不可能產生立竿見影的效果,教師要學會等待,要允許學生出現反復,要等待學生逐漸地走向成熟,在同等的學習環境中,每一個學生都會以不同的方式表現自己,會用自己獨特的視角去看待周圍的一切,會按照自己的客觀理由去認識世界,學生在發展中出現差異是必然的,關鍵是教師要有一定的耐心,有些學生在教師的教育下會有明顯的進步,而有些學生則需要一個過程,這個過程對它們來說是十分必要的。教師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用足夠的耐心去等待、發現學生的點滴進步,不能在學生面前流露出急燥,甚至說出「真笨」「你不行」之類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話,而要以貼心的鼓勵,耐心的指導去幫助學生,切不可越俎代庖,拔苗助長。
四、以公正之心評價學生的發展——不可整齊劃一
新課程標准下的評價,是為了幫助教師創造適合學生的教育,評價的目的就是為了學生的發展需要服務。體育學習中要重視學生的學習態度,習慣養成,意志品質,自信心、自尊心,合作及創新意識及終身體育意識的養成的評價,用多把尺子評價學生,不能把應試教育中一刀切的做法運用到體育教學中,眼睛只盯著那些跑得快、跳得遠、身體素質好的同學,應該關注每一個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就要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全面評價他們的發展,避免整齊劃一,更不能簡單地將學生進行橫向比較,尊重學生間個體差異,不僅要注重教育過程,發展過程中的差異,還要關注評價結果的差異,對發展較好的學生要看他們成長發展中的不足,並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對在某些方面發展相對慢的學生要更加關心他們、尊重他們,給予他們具體的指導與幫助,特別應該指出的是:教師對學生的發展進行評價,其目的就是為了更好地了解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狀況,給予他們不同的指導,促進他們的身心在不同水平上的發展,而不是要他們達到同等發展水平。
每個學生都是特別的,他們需要不同的學習成長環境,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關心每一個學生,給他們提供適宜的引導,具體的幫助,充分利用學習的每一個環節,引導他們學會學習,學會鍛煉。應該相信,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生成長發展的基礎,適宜的教學方法是學生成長的必備條件。只有我們重視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以學生身心的和諧發展為中心,注意因材施教,學生的發展才能達到最大。
Ⅵ 如何做到體育教學中的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是一個思維活動與體力活動相結合的過程,它通過多種多樣的身體練回習,使學答生掌握運動技能,從而完成教學任務。然而每個班級學生的身體素質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樣一勺燴的教學,勢必造成部分學生「吃不飽」,部分學生「吃不消」的現象,從而達不到教學的目標。
Ⅶ 如何在活動區教學中進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則是學生身心發展的客觀規律在教學中的反映。一定年齡段的學生,他們的生理、心理特點既具有一定的穩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變性和特殊性。這是因為一定年齡段的學生,在生理上,特別是在大腦和神經系統的發展上都要經歷一定的過程;他們所掌握的社會經驗、知識和行為規范的深度也都有一定的順序性,這就使一定年齡階段的學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發展具有一定的典型的共同特徵。又由於各個學生的生理條件、生活環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同一年齡階段的各個學生,在心理發展速度和面貌上又具有顯著的不同,形成了學生的個性特點和個別差異。所以教師必須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依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和個別差異,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這樣,才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才能讓每個學生都能獲得成功,才能讓每個學生鮮亮的個性得以張揚。 一、了解學生,分清基本層次 教師深入地了解和研究學生,既要掌握全體學生的一般特點,還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 教師首先應該成為一名智者,在教學過程中細心觀察,分析學生的特點。針對全體學生,教師對他們的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學習風氣,學習態度有一個清晰的整體層次。針對個體,教師對他們的興趣、愛好、注意、記憶、理解能力、知識儲備,努力程度有一個清晰的線條。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讓他們發揮他們擅長的智能優勢,帶動其他智能的發展,使學生在不斷的學習過程中各方面都有所提高。 二、面向全體、營造「磁性」課堂 新課程的核心理念是:「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因此,教師的教學必須面向全體學生。這包含兩個層面:1.教學的深度、廣度、速度要適合絕大多數學生的接受能力。教學必須從大多數學生的實際出發,按照他們所能接受的程度進行教學。對學生的接受程度不能估計過低,而降低教學要求,使學生「吃不飽」,影響培養質量;也不能估計過高,使教學內容過難、過多,使學生「吃不了」,而完不成學習任務。所以,因材施教就要根據大多數學生的情況,正確處理好教學中的難與易,快與慢,多與少的關系。蘇聯心理專家維果茨基把學生的發展水平分為現有發展水平和最近發展區,主張教學要依靠那些正在形成或將要成熟的心理過程,走在發展的前面,促進學生發展。2.正確對待個別差異。善於發現和培養具有特殊才能的學生,認清他們的優勢,開發其潛能、培養其特長。使之走上不同的成長之路,成為不同層次,不同規格的有用人才。對學困生,要積極鼓勵,幫助他們樹立信心,對他們分層要求,以「補偏求弊。」 三、個別激勵、體現分層互促 傳統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要求是整齊劃一,不能滿足不同層次的要求。學生的個性差異,不僅表現在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還表現在獨特的精神世界和興趣特長,這種獨特性是人的個性完善的內在資源。因此,我們不能用一個模式去塑造和評價所有的學生。不能用同一個水準衡量所有學生,那是不現實的,也是不可能的。 因此,我們在教學中,應按學生層次,分別對待,分別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具有針對性。如對觀察力薄弱,感性經驗儲備少的學生,要注意引導他們觀察,培養他們的觀察能力,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對學習粗心大意的學生,要求他們完成作業認真細致;對行動緩慢,反應遲鈍的學生,多鼓勵他們提高作業速度,勤於思考問題;對思維能力較強,但學習不夠勤奮的學生,多給予難度較大的作業,要求他們精益求精;對語言表達無條理,不準確的學生,要訓練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對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容易分散的學生,要多關注檢查督促,隨時引導他們集中注意學習;對視覺聽覺不好的學生,要照顧他們的缺陷,讓他們坐到合適的位置;對信心不足,缺乏毅力的學生,多鼓勵表揚,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樹立信心。在教學評價中,教師應以正面激勵為主並堅持分別激勵的評價原則,淡化分數,注重過程。合理處理好學生的分數或等級結果。變「單維評價」和「一元評價」為「多維評價」和「多元評價」。甚至還可採取教師、學生、家長三方協商評價法,給教師、家長和學生提供一個互相了解,共同激勵的平台。
Ⅷ 體育教學如何因材施教
新課程理念要求我們一定要考慮到現有教學資源,沒有條件的地方和學校要本著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的原則。 一、從班級特點出發,因材施教 同一本教材、同一個教師,如果班級不同,教法、進度、要求都會有所不同。例如:甲班學生學風較差,組織紀律比較散漫。在體育練習活動中就要求教師著重引導學生討論自由與紀律在鍛煉中作用。使學生認識到既要發揮個性,又要嚴格遵守紀律,組織高度集中統一。乙班學生有些自滿情緒,教師就要著重啟發引導學生認真看待成績和缺點、謙遜和自大,教育學生從思想上提高認識。 總之,教師應認真研究每一個班級學生的特點,並根據其不同特點採取相應的教學方法。 二、結合學生特點,因材施教 每個班級都是由幾十個各具特點的學生組成的,必須針對學生的不同個性特徵因材施教。一般來說,作好調查研究,分析不同類型學生的特點和構成情況,確定個別教育重點和目標,在教學過程中,既要照顧到一般學生的情況,又要照顧部分學生的特點。要在一般要求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的情況,實行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一般要求與區別對待要貫穿在課程的任務、教學內容、組織教法和運動負荷等教學的全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一般要求上,對一部分完成一般要求有困難的學生,採取必要的措施,區別對待,使之逐步完成大綱規定的基本要求。對於完成一般要求還不滿足的學生,可適當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使其充分發揮運動才能,掌握更多的知識、技能。 此外,在練習的時間、數量、強度、距離、重量,延時的時間和練習的間歇時間等各個方面,都應注意因材施教,區別對待與一般要求相結合。 三、結合學校實際條件,因材施教 結合學校實際條件開發和建設一批具有特色學校的校本課程,這也是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教師要創造性地用教材,教師要融入自己的科學精神和智慧,對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整合,選取更好的內容加工,設計出活生生的、豐富多彩的課來,充分有效地將教材的知識激活,形成有教師教學個性的教材知識,才能切實地激發他們學習和發展的積極性。結合實際條件,充分挖掘和利用校本教材,因材施教,才能真正提升學校的體育教學水平。
Ⅸ 體育教學中因材施教原則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教育教學的理論研究表明,只要教師做到因材施教,尊重每個學生的個性特長與發展內特點,那麼就能使每個學生容都走向成功。正所謂「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講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從現實世界看到的是另一道風景,因為教育事業的艱巨性和學生發展的階段性特點,讓教師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去為每個學生的發展量身制訂規劃,更不可能讓計劃追隨著學生的終生發展。學生之間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只有正視這一問題,才能尊重學生,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體育課堂上得到不同的發展,最終讓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