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教學 > 英國小學體育教學

英國小學體育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06 04:43:14

① 小學體育教師的教學風格有哪幾種

一、能力綜合:小學全科教師的專業屬性特徵
「小學全科教師」作為一個學理性概念的正式提出在中國,目前在國內為數不多的研究中,一般認為小學全科教師是由具備相應資質教師的教育機構專門培養的、掌握教育教學基本知識和技能、學科知識和能力結構合理、能承擔國家規定的小學階段多門課程的教學工作、從事小學教育教學研究與管理的教師。按照這個定義,為區別於傳統的分科教師,小學全科教師的特殊規定性往往被界定在勝任小學階段多門課程的「全科教學」能力上。但是,「全科教學」是否足以成為小學全科教師質的規定性呢?
(一)認識誤區:當前我國全科教師是農村小學教育應時之需下的「被全科」
與西方不同的是,我國小學全科教師的實踐並非完全是社會經濟與教育理念發展的產物,相反,其最早的政策設計與實施大多集中於中西部地區,是農村小學教育現狀的應時之需。2006年,湖南省實施「農村小學教師定向培養專科計劃」,首次提出培養五年制專科層次的「全科型」小學教師。由此肇始,江西、貴州、重慶、廣西等省(自治區)相繼把培養全科師范生作為解決農村教育現實困境的突破點,並逐漸將其學歷層次提升至本科。
全科教師首先面向農村小學成規模定向培養,一方面是因為我國農村地域遼闊、地形復雜、居住分散,使農村小學點多面廣,而且規模小,尤其是中西部地區,隨著城鎮化進程的推進,龐大的農村人口流動使本地常住人口減少,學校生源也直線下降,許多學校不得不採取「小班化」的教學組織形式。而另一方面,農村小學師資缺乏、年齡老化,且學歷層次、學科結構不合理,以至跨年級、跨年齡教學的現象十分普遍。由於「目前很多農村小學和教學點的教師實際已經充當著『全科教師』的角色,一個教師身兼多個學科教學任務的情況非常普遍」。因此,相關省市在定向培養全科教師時,主要目的就是解決師資短缺的問題,尤其是解決「音體美等小學科專業師資缺乏」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全科教學」被視為小學全科教師崗位勝任力的主要特徵,小學全科教師也往往被簡單地描述為「語數外通吃、德音體美全扛」,或者「樣樣通、科科行」。
審視「全科教學」特徵下的農村小學全科教師,某種意義上是一種「被全科」,其教育實踐在本質上仍然是「分科教學」,因為它所依託的課程形態仍然是相互割裂的學科課程,所追求的價值存在仍然是各個學科邏輯知識體系的縱深傳授,只是在任教科目上有數量的增長而已。這種「全科教學」定義下的全科,並沒有在傳統分科教學之外建立起對小學教育、小學教師角色的獨特理解,也沒有基於自身教育哲學而設定的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等,它只是當前我國農村教育應時之需的一種誤讀。
(二)理念溯源:「綜合能力」是西方發達國家小學教師的專業核心素養
如果「全科教師」的核心素養並非「全科教學」,那麼什麼又是其區別於傳統分科教師的質的規定性呢?溯源國際范圍,發達國家雖然沒有明確提出小學全科教師這一概念,但一般都是採用小學師資全科培養與實踐的模式。如美國在「博雅教育」的傳統下,十分注重小學教師通識能力的養成,並明確提出初等教育教師以承擔多學科教學為原則;法國認為小學教師應該是多才多藝的,小學教師進行資格認定時要考查其多科教學的能力;英國小學教師是不分科的,要求能勝任全國統一課程中任一學科的教學;德國要求師范生必須掌握執教學科與相鄰學科的關系,能夠從事小學綜合理科或文科的教學工作;日本則要求小學教師在國語、數學、手工、體育、音樂等領域都要擅長。
西方發達國家之所以採用小學師資全科培養與實踐的模式,是認為「小學教師是一種綜合性職業」。作為綜合職業的小學教師,他們需要勝任「包班制」的教學與管理。「包班制」是一種小班化的教育組織形式,每班學生數20人左右,由1~2個教師全面負責一個班級除音樂、美術等技能學科之外的其他學科。西方早期「包班制」的雛形,是希望在保持班級授課制優勢的同時也能有效克服其局限性而開展研究的結果,主要孕育於19世紀末出現的選擇法教學形式,如美國的巴達維教學法。到20世紀50年代,包班制已在美國小學占據主導地位,被認為是兒童中心教育思想在教學組織形式上的體現。以激活學生主體性為基點,「包班制」從教育觀念到教育行為都較班級授課制發生了深刻變革,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價乃至於教學空間都得以重組。在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下,小學教師的重要任務是將分裂的學科知識與兒童豐富的生活世界聯系起來,以「導航者」的角色、用「全景視角」引導兒童探究真實存在的生活世界。同時,在增強師生、生生互動的過程中,亦能以綜合而非割裂的評價發現、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因此,勝任「全科教學」——准確地說是「多科教學」只是小學教師的基本能力之一,而教師最重要的核心素養則是在一定寬度的知識上形成相關的「綜合能力」。
(三)未來取向:「走向綜合」是我國未來小學教師培養與實踐的發展趨勢
小學全科教師要走出「全科教學」的誤區,真正建立起自己的專業特徵,則應「走向綜合」。實際上,20世紀末21世紀初,在借鑒國際教育發展經驗及反思國內教育現狀的基礎上,我國小學教育已提出了綜合課程的改革走向,如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就提出課程結構要改變「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設置綜合課程」,課程內容要改變「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課程實施要「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綱要》同時明確規定「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而小學階段則應「以綜合課程為主」。適應綜合課程的改革需要,《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要求小學教師「適應小學綜合性教學的要求,了解多學科知識」和「了解所教學科與社會實踐、少先隊活動的聯系,了解與其他學科的聯系」。
從實踐層面來看,1989年杭州大學和賣魚橋小學首先合作開展了「小學低年級包班教育實驗」,實驗以「讓學生成為學習主人」為目的,探討通過支持型課堂氛圍的形成,寓教於樂,讓學生在「玩」中學,課桌椅也改變了傳統的固定行列,可以進行靈活的組合。實驗結果認為「包班制」對學生個性的最優化發展和學習態度、興趣、情感因素提高等長期效應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但也面臨著師資數量、質量以至教室布局等推廣實施的現實制約因素。
就目前來看,我國小學全科教師的廣泛實踐還主要是面向農村教育,但隨著經濟發展以及適齡入學兒童的減少,小額包班制已逐漸成為可能,上海、杭州、南京、深圳等地於近年相繼啟動了「包班制」的教學探索。因此,小學全科教師不僅是解決農村教育的應急之策,也是未來我國小學教育的改革之路。但作為卓越教師培養目標的小學全科教師,已不能再簡單地界定為勝任「全科教學」,它在價值訴求及能力特徵上都被賦予了更為豐富和獨特的內涵。
二、回歸啟蒙:未來小學教育改革的價值訴求
如果課程綜合、能力綜合是未來我國小學教育及小學教師的發展趨勢,那麼我們有必要對其存在價值的合理性進行論證,而這種論證應建立在對小學教育特徵及小學教師角色的反思與再詮釋基礎之上。雖然研究者和實踐者均認為教育應以人的身心發展規律為依據並以促進人的發展為目的,但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中,依然缺乏對受教育者在不同學段身心發展特徵及其發展任務的清晰分辨與定位。學生從小學開始,一直到大學,都被納入知識邏輯體系傳授的軌道中,知識,更多的是文本知識獲得被作為教育目的,而「人的發展」這一根本任務則被遮蔽了起來。小學全科教師的價值訴求就在於重新回歸「人的發展」,理解和尊重小學階段在人生發展中獨特的啟蒙地位與作用,立足於「整個孩子」的心智與德性開發,為學生的終身可持續發展奠定基礎。在全科教師的視野里,「小學教育是全面素質性、基礎素質性、綜合素質性的教育」。因此,小學要提供的教育,不只是割裂了的、碎片化的文本知識教育,而應是一種整體性的啟蒙教育,這種啟蒙教育不僅是關於「生活世界」的知識啟蒙,同時也是興趣的啟蒙與人性的啟蒙。
(一)知識啟蒙:立足生活世界
真實的「生活世界」是立體而豐富的,它並不是任何一個學科,也無學科之分,不同學科只是詮釋了世界的不同部分或者使用了不同的詮釋方式;知識本身是沒有價值的,它只有在詮釋和改造「生活世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身的價值。將人類在漫長歷史中積累的各類直接經驗整理為間接經驗,轉化為知識並進行傳承、發展是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而將知識學科邏輯化則被認為是一種更有效的傳承路徑。
但這一傳承過程所出現的問題是,學科知識漸行漸遠,逐漸遠離了真實的「生活世界」。在小學,我們用成年人的思維方式來設計課程與教材,「課程被『剁碎』,一次讓兒童學習一塊,以為兒童得到所有的單獨碎塊以後,就會有了整體。這樣,兒童的學習只是努力記住了別人對經驗結果的敘述」。學生最終獲得的只是「書本」和「文字」的知識。而知識從哪裡來?為什麼要學習知識?知識和生活有何關聯?怎樣才能用更多的知識理解和改造更豐富的世界……這些在啟蒙階段本應予以回答的問題卻統統被懸置了起來。其結果是,學校並沒有將學生引至世界本源與發展的探尋之路,卻造就了「腦力消耗,神經衰弱,獨創力麻痹,對於周圍事實之觀察力遲鈍,並在那種競爭名次的狂熱中使理想的精神遭到衰滅的學生」。
因此,回歸啟蒙教育的小學,應用「有機的課程」代替各門學科堆積而成的課程,這些課程不是割裂、孤立的存在,而是彼此關聯,為兒童構建起一個關於世界的、豐富的立體圖視;它們尊重兒童的身心特徵與現有經驗基礎,能夠與兒童真實的生活以及現代社會、科技發展密切聯系起來。對兒童而言,這些知識不是不言自明的存在,也不是毫無意義的存在,而是以問題為中心,能夠整合起來並解決現實困惑,為他們打開通往「生活世界」背後秘密的一扇大門。
(二)興趣啟蒙:激發主體自覺
如果知識啟蒙需要我們回答「教什麼」,那麼興趣啟蒙則需要我們回答「怎麼教」。當我們為兒童打開認識「生活世界」的大門時,其本身的方法不應是枯燥、乏味的,而應足以激發其興趣,使其對周圍事物產生主體自覺的參與和探究意識。
筆者曾走進小學調研,很多一線校長都談到小學作為人生啟蒙的第一步,孩子們萌發對周圍世界的好奇心以及「參與」的意識很重要,也即需要對世界、生活、新事物有「興趣」。同時,縱觀中外教育史,很多兒童教育家都十分關注兒童的「興趣」培養,因此,興趣啟蒙應是小學的重要任務之一。一方面,興趣是影響兒童知識學習深度與專注度的重要因素,也是影響其未來發展方向的持續的內生動力。「只要喚起學生的興趣,孩子的天賦素質便能得以發展,他們的愛好、才能、志向、稟賦就能得以確立。」從這個意義上來說,「使人厭倦就是教學的最大罪惡」。另一方面,小學也是個體興趣的重要發展期,兒童對周圍事物充滿好奇、喜歡探究是人類早期適應環境的必然選擇。蘇霍姆林斯基認為,人的內心有一種成為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需求,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求特別強烈,「兒童就其天性來講,是富有探求精神的探索者,是世界的發現者……孩子精神生活的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教育所要承擔的責任,就是順應兒童的這一天性,幫助兒童發現探究的樂趣,並發展其在某些領域所具備的特殊潛力,實現自我設計與自我超越。
因此,回歸啟蒙的小學教育,學生不再是被灌輸的對象,教師也不再是教學內容的權威傳授者和教學過程的單方控制者。教師所要做的是創造一種自然的、批判性的學習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參與問題提出與解決的全過程,體驗成長的困惑與快樂,產生對所處世界廣泛的好奇心,從而開啟其積極的思維、智慧和潛能。
(三)人性啟蒙:發展健全人格
「使人發展成為人」是教育的終極目的,而人性是人之所以成為人的根本。教育所關照的人,不是學科知識所割裂的、以學業成績為唯一評判標準的單向度的人,而是具有健全人格的「全人」。在教育史上,無論人們對於人性本善、本惡還是非善非惡存在多少爭議,但在教育應使人「向善」這一問題上始終是一致的,所謂「育,養子使作善也」,就突出了人以及人的教育的倫理本性。
小學是個體接受學校系統教育的起始階段,也是人性萌芽的關鍵時期。在這個時期,人的性格開始養成、品格開始塑造,人性發展就「如同種子,不長成香花,就會成為毒草」。中國古人所言「從小偷針、長大偷金」,很形象地詮釋了人性萌芽對於未來人生軌跡的隱含意義,而這種軌跡亦將會在長遠的意義上影響到未來世界的形成方式。因此,「我們必須要知道如何去喚醒沉睡於兒童靈魂中的人性」。
關注兒童心靈、洞啟其人性需要提供一個「有準備的環境」,使「兒童在『有準備的環境』下藉助『吸收性心智』來達到『精神或心理胚胎』的不斷完善」,換言之,「兒童利用他周圍一切塑造了他自己」。這個「有準備的環境」需要為兒童提供愛、溫暖、理解、關心、禮貌等良好的成長生態與營養源,這本身對教師的健全人格和專業情意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就教育的內容與方式而言,則要求教師不僅能進行學科知識技能的傳授,亦能關注兒童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同時能突破學科本位,在跨學科領域里以人文關懷的方式促進兒童的德性與心智同步發展。回歸啟蒙的小學教育,任何學科都不應是孤立的知識存在,而應是關切人類安全與幸福、能以兒童理解的人性方式的存在,這是因為「一切科學對於人性總是或多或少的有些關系,任何學科不論與人性離得有多遠,他們總是會通過這樣或那樣的途徑回到人性」。
三、「GSP」能力:勝任啟蒙的全科教師素養願景
綜上所述,開端於我國中西部,為解決我國當前農村教育困境而定向培養的小學全科教師,在走向以啟蒙教育為主旨的未來卓越小學教師培養目標時,其內涵已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未來的卓越小學全科教師,並非只是追求教授科目上的「全」,更重要的是他們要能適應基礎教育改革與小學啟蒙教育發展的需要,能以「全人理念」和「全景視角」促進兒童的「全面發展」。基於這樣的素養願景,我們可以嘗試從通識能力、學科能力、專業能力三個維度,構建小學全科教師自身的「GSP」能力模型,以描述其崗位勝任力的基本特徵。
(一)通識能力:理解世界與他人的敘事想像力
「G」指通識能力,它是以「育人」而非「制器」為目的,培育兒童成為素質全面、人格完善的公民所應具有的能力。通識能力要求教師在面對學生源於生活世界的各種困惑與興趣時,能以足夠豐富的知識進行回應,這樣的知識不必是精深的,但應該是廣博的。
同時,僅僅是知識視域的擴展尚不足以形成通識能力,兩千五百年前,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Heraclitus)就說過:「知道很多事情並不一定就能了解。」對全科教師而言,通識能力更重要的是在一定的知識寬度上沉澱形成人類的「敘事想像力」,即具備足夠的智慧以閱讀別人的故事,能通過另一個人的眼光觀察世界的能力。只有具備這樣的「敘事想像力」,我們才可能走出狹隘的自我視野,建立起對世界豐富性與復雜性的理解,以及對他人的認知與同情。
培養「敘事想像力」是兒童發展、人性啟蒙的重要任務,而小學生獨特的向師性和依賴性,決定了教師在其成長中扮演著言傳身教的關鍵角色,這就要求教師首先能夠形成以「敘事想像力」為內核的寬闊思維、氣度以及人文情懷,在教育教學活動以及與兒童的日常交流中,能以自然潤化的思維方式、言行舉止引導兒童在整體世界——而非自我的視野中認識自我,正確理解自己與他人、自然和社會的關系,建立起參與社會、承擔責任的意識以及正直、同情、仁愛等美好的品性,以濡染兒童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發展成為具備完整人性的「人」。
(二)學科能力:多學科的跨界詮釋與重構力
「S」指學科能力,是全科教師從事小學教育教學活動所必須具備的學科知識以及相關能力。學科能力上的「全」,並不是要求全科教師均衡掌握小學各學科的精深知識。實際上,小學教師也很難在所有學科領域都達到精通,尤其是音、體、美等技能學科,即使是發達國家以及我國台灣地區,在實行包班教學的情況下,四年級以上的班級也往往配備有專門的單科教師。
因此,所謂學科能力上的「全」,更重要的是形成與啟蒙教育相適切的、綜合性的知識結構。這種綜合性知識不只是簡單的文理交叉,也不只是對知識總量做簡單的加法,而是要形成一種多學科的跨界詮釋與重構能力。這種能力要求全科教師能以「全景視角」打破學科壁壘,以社會現實問題或技術實踐問題來整合、詮釋知識,以對小學生進行整體性的知識啟蒙。目前我國小學全科教師人才培養尚處於起步階段,在其職後專業發展政策支持環境(如職稱評審)尚未成熟的情況下,其學科能力可預設為「1+1+N」,即系統發展「1」門語文或數學學科能力,並以此為核心分別形成較強的文科綜合與理科綜合能力;選擇發展「1」門技能(音樂、體育或美術)學科能力,形成初步的技能特長和相關的鑒賞、應用能力;全面了解「N」門與小學教育教學相關的各學科知識,能滿足基於小學生認知水平的、探究整體世界需要的綜合教學設計。
(三)專業能力:勝任全人啟蒙的教育創造力
「P」指專業能力,是全科教師專業化水平的重要標志,是其區別於其他職業的主要特徵,具體內容是以教育學、心理學為基礎的教學、研究與管理能力,即「TRM」能力。
無論是分科教師還是全科教師,「TRM」都是其作為教師的重要專業特徵。作為全科教師,其同時還應以更為豐富的「全景視角」發展自己的教育創造力,為兒童的「全人」啟蒙營造更為完整的成長生態。因為包班教學組織形式下的師生、生生互動將更為密切,並產生更為深刻的群體之間的相互影響,全科教師應具有更強的班級文化建設意識與能力,以積極的班級文化氛圍促進兒童的身心和諧發展。在突破單一學科視野之後,全科教師應具有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以發現、發展學生多元智能的能力。同時,針對小學生的認知、情感特點,如對教育、教學活動的外在表現勝於對內容本身的興趣,全科教師應提升自己的教育親和力、感染力和藝術性,發展自身在兒童教具、玩具製作和游戲創編等方面的創意能力,以勝任兒童興趣啟蒙的需要。

② 英國的小學生都學習什麼課程呢

英國小學課程結構由核心課程、基礎課程、宗教課程三部分構成,具體如下:

1、核心課程:英語、數學、科學。

2、基礎課程: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

3、宗教課程。

(2)英國小學體育教學擴展閱讀

1、實行普通教育階段的全國統一課程計劃。在此以前英國的小學課程的設置,全國沒有統一規定,而是由地方教育當局和學校自行確定。因此,各地各校的課程設置似八仙過海。課程的選擇自由度較大,導致學生所學課程的不平衡及教學質量的不平衡。實行全國性課程計劃,小學統一開設英語、數學、科學3門核心課程,及歷史、地理、技術、音樂、美術、體育6門基礎課程,保證了課程的基礎性、基本性、平衡性、寬廣性及教學質量的整體水平。

2、把宗教課列為小學的必修課。通過宗教課,不僅向學生灌輸有關的價值觀念和道德信仰,而且使學生獲得有關良好行為的知識和習慣。學校道德教育主要是通過宗教課實施,這也是英國學校教育的一大傳統,和英國的卧情不無相關。英國是個多宗教的國家。除了基督教、天主教外,還有隨著移民大量湧入而帶來的伊斯蘭教、印度教、猶太教、佛教等。

3、適應時代發展要求,更加重視實施技術教育。「科學」是小學生必修的3門核心課程之一, 「技術」是6門基礎課程之一,學生要投入相當一部分時間學習。把科學課程與語文、數學課程並列,技術與歷吏、地理等課程並列,提到同等位置,在小學教育中注入科學技術教育的內容。這是英國為適應以科技為主題的當今時代的發展、增加國力和競爭力而做出的一項重要改革措施。

③ 英國的小學教育

在英國,年滿4歲的小朋友就要正式上小學啦!從月開始上Reception(相當於學前班),從早上9點上到下午3點多,中午在學校吃午餐,要遵守學校各項規則了,所以家長和小朋友們都要提前做好准備哦!今天就總結一篇入學准備的干貨,供大家參考。

作息時間

上學之前一兩個月開始倒「時差」,讓小朋友養成習慣,准時起床、吃飯、睡覺等,將來上學時適應起來就容易許多。比如:

8點起床,自己去洗手間,刷牙、洗臉,穿好衣服褲子襪子等;

8點15分吃早餐(將來上學的時候要保證8點55分之前到校);

12點吃午餐,自己用刀叉吃飯;

不午睡(將來上學的時候沒有午睡的,上到下午3點多放學),玩耍,吃水果、喝水;

17-18點吃晚餐;

20點左右洗澡、刷牙、讀書、睡覺。

為了讓小朋友有時間觀念,老師推薦用沙漏,可以讓寶寶對時間的流逝有個直觀的感覺,起到督促的作用。比如寶寶一直看電視或者ipad,不想按時睡覺,就用這個,說「沙子都流下來(也就是五分鍾)後,我們就去睡覺好不好?」有個緩沖,讓孩子更容易接受些。每次做到了「按時」,就及時誇獎下,獎勵個小貼紙或者下圖這種獎狀記錄(Reward Chart),堅持幾天養成了習慣就好。

家長需要了解

1。仔細閱讀學校發的介紹資料,新生開學前會有學校開放日(Open Day),家長帶著孩子一起去學校參觀,見老師,在教室里玩一會兒,適應新環境。有些學校還會安排主管老師和助教家訪(Home Visit),大概20分鍾,讓孩子對老師有個熟臉的印象,也讓家長和老師有近距離交流。

2。開始兩天是上半天,適應期。然後全天。

3。大多數學校還有早餐俱樂部(Breakfast Club),從8點開始,有的收費,有的免費,提供各種麥片、麵包、牛奶、水等,吃完會有老師照看著玩耍,直到9點上課。

4。家長要准時接送孩子上下學,晚了要打電話給學校,誰接孩子要告訴老師,老師認識的確認是孩子父母或者親友才可以接。

5。學校要保證出勤率,所以不能隨便請假。病假要打電話告知,事假要提前一個月書面跟校長請假,獲得批准才行。不允許請holiday(旅遊)假。

6。孩子如果過敏、哮喘或者有其它健康方面的問題都要事先告訴老師,上學期間要用什麼葯提前說明。

7。中午孩子在學校免費吃午餐(Reception至2年級免費),營養配餐,課間休息會有水果、牛奶、水提供。

8。孩子生日時可以帶蛋糕去學校,和小朋友們一起慶祝。

9。家庭地址、電話要留給學校,以便孩子生病不舒服時,或者其它狀況,緊急聯系家長。

10。每年會有兩次正式的家長會,老師一對一和家長談話,講述孩子情況。平時放學後家長也可以找老師問情況。

小朋友需要了解

1。分享(share)。會和小朋友們一起玩,分享玩具,輪流玩(take turns),友好相處。

2。上廁所。自己會脫褲子,去上廁所,擦屁屁,穿褲子,洗手(要在上學前訓練完畢)。

3。聽說交流(language and communication)。小朋友要會說些簡單的英文,能和老師和其他小朋友交流。尤其是母語是中文的小朋友,要學一些英文,以保證需要得到滿足。

4。會拿筆,鉛筆,蠟筆,彩筆,開始用手指握筆,而不是大把抓了。

5。會用剪刀(圓頭),做手工。

6。知道簡單數字、顏色的英文表達,認識字母,知道自己的名字,學寫名字。

7。讀書。養成每天讀書的習慣。上學後有讀書記錄(book record),老師發書每天讀,要保護好書,讀完一本換一本。

8。會數數1-20,比較大小多少,知道簡單形狀。

9。會用刀叉,在學校自己吃飯,不要帶fizzy drink(碳酸飲料)。學校有水和奶。

校服

溫馨提示:所有的校服都要寫上孩子的名字,避免搞混。

短袖衫(polo shirt),外套絨衣(jumper),長褲,短褲,裙子,褲襪,襯衫,領帶,黑皮鞋,各大超市均有銷售,一般來講John Lewis和Marks & Spencer的質量更好些,價錢也稍貴些。黑皮鞋質優價平的可以選Clarks。絨衣一般要求印有學校徽章,可在校服專賣商店購買。上學的日子幾乎每天都要穿校服,除非特別活動日,所以一般需要兩套至五套,替換著穿。

貼士:學校的summer fair一般可以買到比較新的二手校服;夏季打折和開學前(back to school)一般超市和商場有8折左右的校服促銷活動。

保暖防風雨外套

薄厚各一件,各大超市均有銷售。

體育課:需要球鞋(pumps)、短衣、短褲、小包,各大超市均有銷售。英國無論冬天夏天,體育課都是短打扮。

書包

小學一般都用這種(見下圖),學校有的賣,一兩鎊即可買到。一般裡面就放薄薄的一本課外書(學校借閱的),記錄讀書目錄的小冊子,老師給家長的通知,有時有一兩頁作業紙。所以說英國小學生的書包很輕很輕!

其它必備用品:

太陽帽,防曬霜,預防曬傷和皮膚癌。雖然英國的陽光不多,但是學校為了孩子的安全,夏天會要求准備。

熒光背心(fluorescent vest),安全第一。英國的冬天一般下午4點就天黑,所以放學走路回家的同學需要准備。

奇裝異服,學校會有各種活動,學生可以當天不穿校服。比如世界圖書日(world book day),建議學生扮成書中的人物。還有各個國家日,學生可以穿各國國旗顏色的衣服,或者各個國家的民族服裝。講到歷史課,學生可以穿歷史傳統服裝,比如維多利亞時期的等等。男生一般喜歡扮各種英雄,女生一般喜歡扮各種公主,這些服裝可以網購。

聖誕節,復活節,萬聖節,學校都有各種舞會、聚會、表演等,需要准備相應的表演服裝,各大超市均有銷售,也可網購。

雨鞋,雨天上下學走路的話需要,學校組織去菜園(allotment)活動或者去公園玩需要。有各種卡通人物圖案的雨鞋,各大超市有售。

午餐盒(lunch box)

如果孩子不在學校食堂吃午餐的話,要准備一個,有各種卡通形象的,各大超市均有銷售。那就要辛苦媽媽們每天早上給娃們准備要帶去學校的午餐了。

音樂活動類

英國小學都有音樂課,普及音樂知識,聽各種音樂,學唱兒歌,教孩子們學習各種樂器,一年級有吉他、電子琴、鋼琴、小提琴等課後興趣班(After School Club),四年級音樂課開始學豎笛(recorder),巴西桑巴鼓等,之後如果學生有潛質,老師會教薩克斯風(saxophone)、橫笛(flute)等。各學校學的樂器可能各有不同。有的學校提供樂器,有的需要家長購置。

體育活動

足球(包括球衣、球襪、足球鞋等)

英國小學的體育活動是以足球為主的,一般都有一大片草地供孩子們踢球,體育課很多時候玩足球,課後興趣班(After School Club)一般都有足球課。英國各城市的足球俱樂部(football club)都有培養苗子的兒童足球俱樂部,所以家有男寶,喜歡足球的就要入全套裝備了。

網球,高爾夫球

比較高大上了,喜歡學的需要入全套裝備。

游泳

小學一般都開設游泳課,需要准備游泳衣褲,長發女生還需泳帽。注意不是在沙灘穿的沙灘褲/比基尼。

舞蹈活動類

課後興趣班(After School Club)學各種舞蹈的話,要入全套服裝和鞋等。

手工活動類

做手工的工具箱

英國小學很鼓勵孩子自己創作,很多手工的課堂活動,課後作業也有很多DIY,比如自己設計製作復活節的帽子,聖誕節的聖誕綵球等。學校還倡導環保理念,鼓勵用各種廢棄物做東西。

推薦看英國BBC的cBeebies兒童頻道節目《Mister Maker》,專門教小朋友做各種創意手工的,還有配套的手工工具箱可以買。

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

④ 在英國小學有什麼課程

Maths 數學
English 英語
Science 科學
Spanish 西班牙語
Religion Ecation 宗教
Physical Ecation 體育
Techology(cook,textile) 實踐(包括手工課,版裁縫課,烹飪課,輪流上)權
P.S.H.E 心理健康教育
IT 信息技術

⑤ 英國的小學生一年上多少學期的課

和國內中小學一年上、下兩個學期不同的是,英國一學年主要分為個學期。
第一個學期叫做秋季學期(autumn term),時間為每年9月初到12月中旬。學期結束後差不多就迎來了聖誕節,假期從12月中下旬到1月初,大概半個月到20天。英國的聖誕節相當於中國的春節,所以聖誕假期也就算是英國中小學的寒假了。
第二個學期是春季學期(spring term),從元旦過後直到3月底復活節假期前夕。
因為英國特別看重基督文化,所以復活節是英國人特別看重的節日。復活節假期一般從3月底到4月中下旬,和聖誕一樣,也在半個月到20天左右,這也是英國春季學期時間最長的一個假期。
最後一個就是夏季學期(summer term)了,從4月中下旬直到7月初。
這個學期寶寶們過得最不輕松,因為陸陸續續會有各種小測試,還有最後的期末考試。
英國小學的課程設置,學校擁有高度自由的權力,但英語、數學、科學和信息與通訊技術都是各小學的核心課程。在英國,小學階段實行的是教師包班教學,即一個班上的英語、數學、科學、美術、體育、歷史、地理等課程都由一個教師教學,這個班的名字就由這個老師的名字命名,每個班都配有一個助教。
但信息與通訊技術、音樂和外語則由專職教師上課。音樂和外語,專職教師一般都在多所學校來回上課。學生上學時間為上午9:00至下午3:30,中午不回家,可以選擇在學校的餐廳就餐,或自備午餐。一節課的時間一般為25~35分鍾,課間休息時間為20~25分鍾。

⑥ 在英國留學3個月的學生,在英國學校的體育課上骨折,誰負擔責任

這個要查student insurance的項目了。每個學校的不一樣,我們學校給我們買的連從一般的小傷到斷手斷腳,或者失明都是要包括在內的。這些都屬於入學前必須看清楚的內容,因為那會兒有意見就必須提出,學校馬上就會有反饋意見,如果自身覺得不行是可以加買一些項目的。

最後就是,你是上大學還是中學呀?大學沒聽說有體育課這一說,倒是有社團活動而已。

⑦ 小學體育教育教學的內容

小學的體育教學主要是讓孩子有體育認知水平,足籃拍的基本認知技能,跑步跳躍的基本認知以及體育與健康的基本知識。通過體育游戲達到體育鍛煉的初步掌握。

⑧ 國外體育課的教學模式

參考答案 · 人生苦短,若虛度年華,則短暫的人生就太長了。

⑨ 國外中學生是怎樣上體育課

美國的體育課程從小學開始就異常豐富,到了大學後更是包羅萬象。除足球、籃球、網球等常規項目外,學生們的興趣愛好幾乎都能得到滿足:如果要養生,有冥想課;如果要塑形,有瑜伽課;如果愛交際,有舞蹈課;如果打算從軍,有軍事訓練課;如果暑假要去亞馬孫叢林探險,則有野外求生課。此外,還有馬術、美式足球、游泳、滑冰、擊劍、拳擊等等,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而且體育授課具有彈性,總體上分為競技體育教學、健身體育教學、社會實用教學和學科聯系教學四種。每位學生在選課之初就要先確定自己的學習目的,再根據興趣愛好和個人素質選擇不同的課程與難度。
美國的體育課有著廣泛的社會基礎。在社區里,家長們帶著孩子跑步、打棒球的場景隨處可見,每個社區也都配備健身器材供大家免費使用。如果學生能進入校隊,對整個家庭都是一件非常榮耀的事,家長會為此專門舉行家庭聚會以慶祝。上課時,老師不光傳授體育技巧,更注重培養學生的個性,強調高強度、高競爭,鼓勵在激烈的對抗比賽中展露鋒芒,創造校園體育明星。在美國校園里,最受人崇拜的不一定是單純成績排名第一的人,而是那些能夠在學校間的體育競技中給母校帶來榮譽的人,這些學生往往會成為國家體育人才的後備力量。美國職業籃球聯賽、美國國家橄欖球聯盟等都會去大學選秀。學生們對某些專項運動的興趣愛好被激發,其中的優秀人才會慢慢地從業余走向專業化、職業化。
有位從美國康奈爾大學歸來的朋友說道,在校園里見到華裔時,單從身材就能判斷是留學生還是移民二代。留美華人學生一般不是過胖就是過瘦。話雖有點偏激,但現象卻值得反思。中國長期的應試教育,使得對學生的評價標准重「頭腦」、輕「四肢」,體育課程只能優先滿足常規項目,學生的個體差異和興趣愛好較難得到一一滿足。美國那樣的體育教學系統一時在中國很難普遍推行。
一位從英國回來的朋友說:「上體育課,人家英國人玩什麼?板球、橄欖球,你見都沒見過,怎麼跟人家玩?足球人家都不稀罕玩,即使偶爾踢一下,水平也比咱高得多。體育在英國人心目中看得很重,你中國孩子的差距不是一點半點,結果,人家就是歧視你。」

閱讀全文

與英國小學體育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