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武漢體育學院 體育教育專業要學什麼課程
一)必修課程
1.主幹課程
必修課程 課程領域:
體育人文社會學類,包括學校體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學概論、體育社會學等課程。
運動人體科學類,包括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等課程。
田徑類,包括田徑、戶外運動、定向越野、野外生活生存等課程。
球類,包括籃球、排球、足球等課程。
體操類,包括基本體操、健美操、舞蹈等課程。
武術類,包括武術、跆拳道等課程。
2.一般必修課程
各校可從下列一般必修課程中選擇開設4~5門課程(球類課程中籃球、排球、足球除外),約280學時,15學分,亦可根據實際情況以其他課程置換其中的l~2門課程或自主開設1~2門具有特色的課程。
一般必修課程:體育科學研究方法導論,體育統計學,運動訓練學,健康教育學,頂點課程,球類,藝術體操,地方性運動項目。
(二)選修課程 各校可根據社會需要和本校實際具體確定開設分方向選修課程。建議開設的方向選修課程如下:
(1)體育鍛煉手段與方法方向
主項提高課: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體操,武術。
副項提高課:田徑,籃球,軟式排球,足球,體操,健美操,
武術,地方性運動項目,藝術體操,舞蹈,乒乓球、網球、羽毛球。
(2)體育教學訓練方向
體育課程與教學論、體育教學設計,體育學習原理,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體育測量與評價,體育繪圖,學校體育發展史,運動競賽學,體育游戲,遺傳學基礎,運動訓練學,競技教育學,體育場地與設施,運動生物力學,運動營養學,比較體育。
B. 武漢體育學院考研 346體育綜合考什麼
武漢體育學院考研 346體育綜合
C. 請問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入學考試 體育學基礎綜合都有哪幾門課程 參考書目是那些 謝謝
611體育學基礎綜合一(總分300分,體育社會學、體育概論、體育管理學各100分)。
612體育學基礎綜合二(總分300分,體育社會學、體育概論、體育傳播學各100分)。
613體育學基礎綜合三(總分300分,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各150分)。
614體育學基礎綜合四(總分300分,理論力學、普通物理學各150分)。
615體育學基礎綜合五(總分300分,教育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各100分)。
616體育學基礎綜合六(總分300分,教育學、運動訓練學、中國文化概論各100分)。
體育社會學 盧元鎮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體育概論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體育管理學 高雪峰等主編 人民體育出版社
體育傳播學 任光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系統解剖學 柏樹令 人民衛生出版社
運動解剖學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生理學 姚 泰 人民衛生出版社
運動生理學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學 胡盤新、湯毓駿 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論力學 哈工大理論力學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學 王漢瀾、王道俊 人民教育出版社
運動訓練學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中國文化概論 張岱年、方立克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去學校研究生招生信息網查看。供你參考,希望對你有幫助。
D. 想報考11年武體運動人體科學的研究生,是考運動解剖運動生理學還是體解剖學 和人體生理學感激不盡!
040302 運動人體科學
01. 運動形態學
02. 運動生理學
03. 體育保健學
04. 運動生物化學
05. 運動生物力內學
06. 體育工程學
①101政治理論
②201英語容一、202俄語、203日語
③方向01-04 603體育學基礎綜合三(總分300分,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 各150分)
方向05-06 604體育學基礎綜合四(總分300分,理論力學、普通物理學 各150分)
E. 跪求武漢體育學院07到11年的教育學運動訓練,運動生理真題
一、名詞解釋(每題5分,共40分)
1.動脈血壓與平均動脈壓
2.有氧耐力與專無氧耐力
3.肺通氣量與肺泡屬通氣量
4.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
5.興奮性與應激性
6.心輸出量與心指數
7.賽前狀態與准備活動
8.等長收縮與等張收縮
二、簡答題(任選5題,每題10分,共50分)
1.試述運動技能與身體素質相互間的關系
2.何謂最大攝氧量?簡述最大攝氧量的影響因素
3.簡述你所報考的運動項目的能量代謝特點及訓練
4.簡述有氧運動對健身的影響.如何通過有氧運動促進健康
5.結合你所報考專業的運動項目,分別舉例說明運動中如何利用姿勢反射完成動作,如何抑制姿勢反射糾正錯誤動作
6.試述血液是如何維持酸鹼平衡的
三、問答題(任選3題,每題20分,共60分)
1.試述准備活動的生理意義,試舉例說明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前准備活動的特點和重點
2.何謂超量恢復,試述超量恢復的原理在運動訓練中的應用
3.試述力量素質的生理基礎,談談力量訓練與肌肉健美訓練的區別
4.何謂運動處方?試述運動處方的基本要素及各要素在運動處方中的作用
F. 運動生理學的原理對你的日常生活有什麼幫助300字以內,闡述體會和觀點
我國運動生理學起步很晚,新中國成立之前,有關的學科研究、著作少之又少,總體來說是一片空白,但正是這一片空白給我們年輕的後輩留下了發展的空間與挑戰。資料顯示,我國最早的有關運動生理學的研究著作就是1940年由我國生理學界前輩蔡翹教授所著的《運動生理學》一書。該書就當時的歷史條件,僅僅從有關體力消耗的勞動生理方面進行了研究和探討。我國北京體育學院成立了運動生理學教研室後,於1954年從全國各地的體育院校和醫學院校招調了20多名研究生,在國家的關懷和領導下,聘請了前蘇聯中央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學專家吉潘萊特爾教授(Jipanlaiter)和前蘇聯列寧格勒體育科學研究所柏琴科教授(Baiqinkou)兩人作為導師,完成了24篇運動生理學畢業論文,由人民體育出版社出版,它是我國第一本有歷史意義的運動生理論文集。該論文集主要涉及以下幾個問題:
2.1.1運動訓練中分析器機能的研究
主要研究到的分析器有:前庭分析器、運動分析器兩個。
2.1.1.1關於前庭分析器的變化
學者盧鼎厚由研究實驗得知,凡具有高速加速運動的練習(例如鐵餅、鏈球),能夠有效地提高運動員前庭分析器的穩定性;體操、籃球、排球運動練習也能顯著提高前庭分析器穩定性。學者楊范昌的研究工作找到游泳,其認為游泳,特別是跳水練習對前庭分析器穩定性有特殊作用。學者楊振先由實驗證明摩托車運動也是提高前庭分析器穩定性的有效措施。
2.1.1.2關於運動分析器的機能變化,運動分析器機能的提高隨各種運動項目的特點而有異
學者劉鍵研究得出,運動分析器肩關節敏感度以擊劍運動員為最高,體操次之;而肘關節敏感度以田徑運動員為最高,武術次之。運動分析器隨運動訓練程度而提高。學者馬樹勛發現籃球運動員腕關節敏感性比其他運動員高,且每個籃球運動員左右手腕關節敏感性機能有不對稱現象,這種現象與左右手動作技能鞏固程度不同有密切關系。除此之外,還有運動訓練中視覺分析器技能變化的研究。
2.1.2關於運動訓練中合理休息間隔和積極休息問題:
學者薛天榮實驗論證了舉重運動每次試舉的休息間歇時間以3-4分鍾為適宜。何演傑找出跳高運動在練習中以2-3分鍾休息間歇為最好,比賽時以5分鍾為最好。王秀玲認為100米跑和100米游泳的休息間歇時間為5分鍾最好。合理的休息間隔可保證工作能力的恢復和提高。
學者曹荷影在探討不同運動練習後適宜的積極休息問題中,初步找到400米跑後,最好的休息方式是以上肢活動為主和有其他部位肌肉群參加的練習;吊環十字懸垂後,採取半蹲,以下肢靜力性休息為最好;倒立後進行下肢的節律動作最好。針對不同練習的特點而設計積極的休息方式,對恢復工作能力有顯著的作用。
2.1.3葯物對提高工作能力影響的問題
學者吳柱中在研究人參對運動員肌肉活動的影響時,找到人參的適宜劑量,內服兩小時後,可以提高運動員的速度耐力和一般耐力。這種作用與大腦的皮層機能狀態的改變有關,並發現服人參後沒有任何副作用。除了相關的研究之外,在這一階段我國運動生理學所做的一些重要事情有:①全國六大直屬體育院校和一些師范院校體育系,都相繼開設運動生理學課 ②由國家體委組織進行了第一次大規模的體質研究 ③在大躍進年代,研究者走出實驗室為運動實踐服務,創造出具有國際水平的第一台遙測心率儀 ④1958年籌備建立我國第一個體育科學研究所,設立運動生理實驗室,並赴蘇聯考察 ⑤60年代初編輯了我國第一本運動生理學教材 ⑥首次由我國自己培養了運動生理學碩士研究生和外國研究生 ⑦為適應社會需要,在北京體育學院成立了基礎理論系,設立運動生理專業班,培養了近百名有學士學位的運動生理學專業生 ⑧多次舉辦全國運動生理進修班,為全國從事該專業的教師提供了學習和提高的機會 ⑨在當時向蘇聯學習的熱潮中,向蘇聯和東歐也派出了我國的運動生理專業學生,以滿足我國的人才需要。人才的培養和組織的建設是初建時期的特點,為我國運動生理的發展打下了結實的基礎。
總之,起步時期,對我國運動生理學發展起著重要作用的是前面提及的兩位蘇聯教授吉潘萊特爾(Jipanlaiter)和柏琴科(Baiqinkou)。還有就是我國的王義潤教授和陳家琦教授。他們對我國運動生理學的創建和發展,人才的培養和教材的建設與改革,實驗室的創建與科研水平的提高,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作為早期的運動生理學工作者,不能忘記他們的名字和業績,他們是新中國成立後,我國運動生理學的開拓者。
2.2停滯階段(1966年—1972年)
文化大革命嚴重阻礙了我國的發展,導致我國經濟、文化、政治全方位停滯,甚至嚴重後退。正常的教學科研活動被破壞,運動生理也沒有逃過這一劫難,此時的運動生理根本沒有進行,也沒有辦法進行任何研究,根本談不上有什麼發展。
2.3恢復發展階段(1972年—1990年)
打倒四人幫之後,我國各行各業才真正恢復和再次發展起來,包括教育工作也是才恢復正常的教學秩序,而我們的運動生理學也像剛被澆灌了水的嫩芽,迅速茁壯地發展起來。自從1978年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正確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人心,極大地鼓舞了蘊藏在廣大研究學者中的潛力,體育科研事業以空前未有的火力向新的廣度、深度和高度發展。其中一個有力的證明就是:1979年—1981年我國各體育研究單位一共申報了271項體育科技成果,有61項被列為國家體委重點介紹項目,有16項列入國家科委重要科技成果匯編和成果公報。
運動生理學科取的成績也令人矚目:在1984年第23屆奧運會同期召開的奧林匹克科學大會上,年輕的中國科研工作者段昌平所作《關於針刺和靜力牽張對骨骼在延遲性酸痛過程中超微結構的影響》的報告,在肌肉活動組織取樣方面有獨到之處,對顯微鏡觀察肌肉緊張狀況有決定意義,在大會引起轟動,各國代表紛紛向他取經!我國代表關於中葯、針灸方面的學術報告,也引起各國學者的關注。同年底,美國運動醫學骨外科學會給論文《兔脛骨應力性損傷的模擬實驗研究》的作者張樹棟、李國平和他們的工作單位國家體委科研所2500美元獎金,並頒發優秀論文證書。能得到國外科學研究所的認可,說明當時我國運動生理學研究已經取得了不小的進步。此時在運動生理學方面比較受國家和人民認可的工作者和相關研究成果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曲綿域教授主持的北京體育運動醫學研究所和鄭懷賢教授主持下的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體育醫院,採用中西醫結合的方法,在為運動員消除疲勞,治療運動創傷等方面,做了不少有益的工作
②1983年由國家體育科研所黃雨成、鄭寶安研究發明的「MB-2脈沖水力按摩機」獲得國家發明獎四等獎。此發明對運動恢復手段的提高有很大的現實意義。
③1988年由北京體育學院的高強、秦光俠、尹吟青、馬馨、王楠共同研究的「肌纖維組成無損測定方法與儀器」,同時獲得了國家發明獎三等獎和國家體委科技進步一等獎。
④1988年有山西體科所盧冰、楊毅華、郭太生研究發明的「射擊運動員抗疲勞眼鏡的研究與應用」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⑤1989年獲得國家體委體育科技進步獎的運動生理學方面的研究成果有:1)有、無訓練少年在遞增負荷運動中心輸出量的反應及其與無氧閾的關系,國家體委科研所,劉益民等著。 2)青少年最大無氧功能適宜負荷探討及肌電圖變化的研究,國家體委科研所,賀春曉等著。 3)用於YS1-223L型乳酸分析儀測定全血乳酸的溶血劑探討,國家體委科研所,宗丕芳等著。4)訓練結合使用同化激素或溫補中葯對小鼠游泳能力與某些生化指標的影響,國家體委科研所,謝敏豪等著 。5)對64名14歲男性中學生43項體質測試指標變異程度及其相互關系的綜合研究,北京體育學院,邢文華等著。6)我國女子舉重運動員的身體形態與機能特點以及月經周期調查的研究,國家體委科研所,劉佩清等著。7)我國優秀女子體操運動員前庭動眼反射和重心平衡特點的初步研究,北京體育學院,張東娜等著 。8)兔膝關節半月板滑膜被覆的光鏡及電鏡觀察,武漢體育學院,胡聲宇等著。 9)ST型自動化身體密度測量系統,沈陽體育學院,於葆等著。
⑥20世紀80年代以後,高原訓練對運動員身體機能的影響,倍受競技運動的關注,特別是應用無氧閾、乳酸—功率曲線原理及其最大攝氧量等多種指標對高原訓練過程的科學監控,實現了加大運動量訓練強度的突破,促進了運動員有氧和無氧能力的大幅度提高。
以上就是我國運動生理學在文革之後到1990年期間的發展歷程和一些主要的研究成果,這一歷程標志著我國的運動生理學已經走上了正軌,並且正逐步趕上國際發展水平,邁向體育強國。
3小結
人類的發展飛速,世人不能預測幾十年以後會發生什麼,產生什麼,又毀滅什麼。我國運動學已經有了50多年的歷史,回顧它所經歷的風風雨雨,所取得輝煌成果,無非就是希望能夠為我國的體育運動取得更高、更好的成績,把「東亞病夫」的牌匾砸碎,讓中華民族高高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我國運動生理學要取得更好的發展,就要為人類的健康、體育運動成績的提高做出更多的貢獻,這個目標也應該是全世界運動生理學研究的共同追求。但願我國的運動生理學在21世紀更加輝煌!
評論|00
2013-04-15 20:16熱心網友
一、運動生理學教學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內容抽象。運動生理學教學內容多、理論性強,學生學起來普遍感到抽象、枯燥,缺乏興趣。特別是學生剛開始接觸運動生理學時,肌肉的收縮過程、興奮在突觸處的傳遞等內容復雜、抽象,老師又很難講述清楚,造成許多學生一開始就喪失了學習運動生理學的信心。 2、理論與運動實踐脫節。運動生理學是一門基礎理論與應用科學交叉的學科,而且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學科。運動生理學的知識既可為競技訓練服務,又可指導群眾的健身活動。而在以往的運動生理學教學中常常忽視體育實踐,把運動生理學當成人體生理學來講。 3、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體育運動學校不同學生之間文化基礎不同,不同專項對應掌握的生理學知識的側重點不同。因此,這就要求老師在上課時應針對不同學生傳授不同的知識,對知識的要求也應有所區別。在以往運動生理學教學中常常忽視了這一問題,教學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真正實現培養目的。 4、缺少與相關學科的聯系。體育科學中的許多課程與運動生理學關系密切,運動生理學是學習其他課程如運動生物化學、運動醫學、運動處方等的基礎。以往教學中常常忽視這種聯系,把該課程當成一門孤立的課程來講,給其他課程的學習造成了困難。
G. 武漢體育學院是幾本一本還是二本
武漢體育學院是二抄本院校。
2017年武漢體育學院平均分為450分,2016年武漢體育學院平均分為481分,2017年武漢體育學院平均分為486分。
武漢體育學院簡稱武漢體院,位於湖北省會武漢,佔地面積1398畝,是新中國首批獨立設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體育院校之一。
(7)武漢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學資料擴展閱讀:
武漢體育學院歷史沿革:
1953年,中南體育學院在江西南昌成立。
1956年更名為武漢體育學院。
2001年9月,改為國家體育總局與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
2006年,學校被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增列為博士學位授予單位。
2010年,學校取得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資格,獲得體育學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予權。
2018年9月27日,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武漢體育學院共建中國鐵人三項學院。
H. 武漢體育學院考研究生,考什麼科目呀,我是本校的
以下是查找到的相關資料:
611體育學基礎綜合一(總分300分,體育社會學、體育概論、體育管理學各100分)。
612體育學基礎綜合二(總分300分,體育社會學、體育概論、體育傳播學各100分)。
613體育學基礎綜合三(總分300分,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各150分)。
614體育學基礎綜合四(總分300分,理論力學、普通物理學各150分)。
615體育學基礎綜合五(總分300分,教育學、運動訓練學、運動生理學各100分)。
616體育學基礎綜合六(總分300分,教育學、運動訓練學、中國文化概論各100分)。
體育社會學 盧元鎮 高等教育出版社
體育概論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體育管理學 高雪峰等主編 人民體育出版社
體育傳播學 任光耀 高等教育出版社
系統解剖學 柏樹令 人民衛生出版社
運動解剖學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生理學 姚 泰 人民衛生出版社
運動生理學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普通物理學 胡盤新、湯毓駿 高等教育出版社
理論力學 哈工大理論力學教研室 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育學 王漢瀾、王道俊 人民教育出版社
運動訓練學 全國體院通用教材 人民體育出版社
中國文化概論 張岱年、方立克主編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I.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 是幹嘛的呀,學的是什麼呢
武漢體育學院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培養目標:本專業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專握健康科學、運動康屬復學的理論和應用技能,從事健康科學及運動康復的指導、教學及服務的專門人才。
課程設置:解剖學、生理學、運動生物化學、運動生理學、營養學、病理學、中醫基礎、葯物學、臨床醫學基礎、健康科學、損傷防治學、康復體育學、健康心理學、康復評定學、運動處方原理、氣功養生學等。
專業特點與就業范圍:本專業是適應社會對健康及康復的需求而設立的體育與醫學交叉的新專業,主要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系。畢業生可在各類醫療康復保健部門、社區健康服務中心、大型健身場館、健康保險業、學校、體育健身及運動休閑場所等從事健康科學和康復體育相關的指導、服務等工作,亦可在體育科研機構、體育院系從事運動康復的研究與教學等工作。
本專業2005年考生可直接報考運動人體科學專業,二專業實行基礎打通,專業分流。
J. 我想考武漢體育學院研究生,不知道難不難,請知道的人士給點意見。
我是體育專業的你要考研究生要看看 運動生理學 學校體育學第一篇 運動訓練學 一、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 二、運動成績與競技能力 三、運動訓練原則 四、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 五、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 六、運動員技術能力及其訓練 七、運動員的戰術能力及其訓練 八、運動員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及其訓練 九、運動員狀態診斷與訓練目標建立 十、運動訓練計劃 本篇參考書目 第二篇 學校體育學 一、學校體育總論 二、體育課程 三、體育教學 四、課余體育 五、學校體育管理 本篇參考書目 第三篇 運動生理學 一、緒論 二、肌肉的活動 三、呼吸 四、血液 五、血液循環 六、有氧、無氧工作能力 七、肌肉活動與物質能量代謝 八、運動技能的學習 九、肌肉活動的激素調節 十、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的變化 十一、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分析 十二、體育教學與課余運動訓練的生理學分析 十三、兒童少年與體育運動 十四、環境與運動 本篇參考書目 附: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資格全國聯考樣卷 第二部分 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入學全國聯考體育綜合考試大綱指南 第一篇 運動訓練學考試大綱指南 一、競技體育與運動訓練 二、運動成績與競技能力 三、運動訓練原則 四、運動訓練方法與手段 五、運動員體能及其訓練 六、運動員技術能力及其訓練 七、運動員的戰術能力及其訓練 八、運動員心理能力與運動智能及其訓練 九、運動員狀態診斷與訓練目標建立 十、運動訓練計劃 第二篇 學校體育學考試大綱指南 一、學校體育總論 二、體育課程 三、體育教學 四、課余體育 五、學校體育管理 第三篇 運動生理學考試大綱指南 一、緒論 二、肌肉的活動 三、呼吸 四、血液 五、血液循環 六、有氧、無氧工作能力 七、肌肉活動與物質能量代謝 八、運動技能的學習 九、肌肉活動的激素調節 十、運動過程中人體機能的變化 十一、身體素質的生理學分析 十二、體育教學與課余運動訓練的生理學分析 十三、兒童少年與體育運動 十四、環境與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