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網上有沒有系統的籃球訓練教程,推薦下
這是NBA專業方法
開始學打籃球,首先要進行戰術意識培養,要不然你永遠只是打籃球,而不是會打籃球!!!
1 籃球運動是我們較為喜愛的運動項目,也是中學體育必修課的主要內容之一, 有著十分廣泛的群眾基礎。但我們在籃球教學和比賽中經常發現學生技術、戰術運用生搬硬套,實效性差,不合理的跑位接應多,防守時不知如何選位等問題。而這些問題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學生對籃球運動競賽規律的認識不足,用籃球運動的術語說:即籃球戰術意識差。培養提高中學生的籃球戰術意識,對提高中學生運動員的籃球運動水平將產生積極而深刻的影響。中學生運動員處於基礎訓練階段,所以應把戰術意識的培養放在與其它專項能力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2 籃球戰術意識的概念
意識是心理發展的高級階段,是人類獨有的最完善的反映形式,是人腦對客觀現實自覺能動的放映。戰術意識是運動員在比賽過程中,按照一定的戰術目的,正確合理地運用戰術和技術的自覺的心理活動。籃球戰術意識是運動員對籃球運動的基本規律的認識和合理的運用。籃球戰術意識來源於運動員在訓練和比賽中對變化著的客觀事物的初級認識過程,產生於運動員對所從事的運動項目本質和發展規律的高級認識過程,並通過運動員的具體行動表現出其主要的特徵和作用。
3 培養籃球戰術意識在中學訓練和教學中的重要性
近年來,我在教學和訓練工作中,對培養中學生運動員籃球戰術意識方面進行了一些積極的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績。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3.1 從戰術意識在籃球比賽中的作用來看,培養中學生運動員的戰術意識是必要的。戰術意識被人譽為運動場上的「活靈魂」,是運動員高度智慧的結晶。戰術意識與運動員的技戰術水平、智力能力相適應, 戰術意識的強弱,往往是衡量一個球隊水平高低的重要標志。認識戰術意識對中學生運動員的影響,關鍵是要擺脫「意識會在訓練比賽中自然形成和發展」的思想束縛,運用科學的理論和規律去指導訓練,堅持精講多練的原則,有的放矢地講清戰術意識的概念、特點及其作用,有目的地培養學生的戰術意識。
3.2 從籃球運動的特點來看,培養中學生運動員的戰術意識是必需的。籃球運動激烈、對抗、復雜、多變的特點決定了比賽是瞬息萬變的。在比賽中隊員要根據場上不斷變化的情況採取正確、果斷的行動,才能取得「攻必克、守必固」的效果,如果缺乏戰術意識,就只會蠻干、硬攻,既消耗體力,又往往事倍功半。同時,籃球運動作為集體運動項目,不僅要使隊員融入到整個隊伍當中,而且要使自己成為有獨特個性的個體。這些都要求隊員有一定的分析、判斷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在較短時間內有相當多的思維活動。戰術思維是戰術意識的主要成分。由意識到行動的過程,主要靠戰術思維的預見性、敏捷性和創造性等。所以說,中學生運動員戰術意識的培養和形成與思維活動密切相關。戰術意識的形成是思維活動在執行戰術行動中的具體體現,加強中學生運動員思維能力的培養,對於他們戰術意識的形成和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3.3 從中學生運動員的心理特徵來看,培養戰術意識是極有可能的。中學生運動員的抽象思維能力日益發展,並逐漸佔主要地位,他們已經掌握的知識已能幫助他們理解比較抽象的概念。同時,中學生運動員的觀察力的准確性和持久性也有較大的發展。他們對訓練中出現的情況,既好奇又困惑,正是擺正和增強思維能力的最佳時期。當然,由於這個時期接觸的技術、戰術都屬於基礎性的,他們的思維能力必然受到一些限制,而滿足不了他們的求知慾,所以,教練員必須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循循善誘,通過反復訓練、舉一反三,不僅讓學生學會多種戰術,更能深入領會這些戰術意識,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要加強中學生運動員球感和無球時場上位置感的培養;要鍛煉他們的意志品質,加強情緒的自我控制能力,學會調整自己的心理狀態,以適應比賽時的緊張激烈的氣氛,以沉著應戰,超常發揮。
3.4 從中學生運動員的訓練內容來看,培養戰術意識是切實可行的。戰術意識是抽象的,只有在技術、戰術的運用中,才具有實際意義。因此,在技術、戰術訓練中培養戰術意識,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和途徑。運動技術的形成是動力定型建立的過程,是在感性知覺基礎上建立生動的表象,並經過思維加工而成的,所以,技術的形成既是強化動力定型的過程,也是理性思維的過程即技術意識形成的過程。因此,技術訓練切忌成為簡單的機械式操作或單純的增加次數、延長時間,而是要在技術動作練習的同時,經常地、反復地進行講解、分析、強化,使中學生運動員不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將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有機結合。同樣,在戰術訓練中,無論是二、三人的配合,還是全隊的整體配合,要運動員明確各自的職責、行動線路、配合形式,通過戰術分析,加深對戰術內部規律的理解,提高他們的戰術思維能力;要不斷地加強訓練的要求與難度,通過訓練培養他們在復雜條件下分析判斷形勢、估計預測形勢變化以及迅速果斷作出決策的能力,從而提高戰術意識的實效性;要根據訓練內容的不同,逐步培養戰術意識,比如在快攻中各個位置的跑位意識,進攻區域聯防中持球隊員與非持球隊員的進攻線路意識以及位置意識等。只要常抓不懈,潛移默化,戰術意識就會不斷增強。
4 如何培養提高中學生運動員的籃球戰術意識
戰術是運動員比賽中所採用的方法,而戰術如何在比賽中得以正確合理的運用,則依賴運動員的戰術意識水平。所以在籃球訓練與教學中,戰術意識的培養是長期的。戰術意識比技術更重要,技術不會,可以學會,但如果缺乏正確的戰術意識,運動員就會失去行動上的指南,就不能合理得運用技術。所以,培養提高中學生運動員的籃球戰術意識應是全面的,系統的,應把它放在與技戰術訓練同等的位置上。在教學與訓練中可通過以下措施與方法進行:
4.1 要使學生掌握籃球理論知識和加強專項理論的學習,並注重經驗的積累。這三點是運動員成為「智能型」球員的重要手段。
4.2 發展注意品質,提高觀察能力。籃球運動員的觀察能力是隨時掌握賽場上千變萬化的情況,並作出正確判斷和快速反應動作的先決條件。要使運動員學會用眼睛的餘光觀察比賽動向的能力,以擴大視野。比賽中要求運動員隨時注意觀察防守者的情況,進攻隊員球場的分布,控球者的行動意圖及籃球處於場上的位置,主動尋找戰機。 4.3 加強技術、戰術的規范訓練。對每個隊員來講,掌握全面、扎實、有效的基本技術是十分重要的。籃球戰術意識只有通過嫻熟的、過硬的基本技術才能得到具體有效的體現,所以在訓練中要把基本技術達到自動化的程度。但特別要注意的是,要在基本技戰術訓練中貫穿戰術意識的因素,施以戰術意識的內容,把技戰術訓練與培養戰術意識有機的結合起來,不斷提高技戰術的運用能力。
4.4 重視戰術思維的訓練。激發戰術思維是培養籃球戰術意識的核心,戰術思維的敏捷性和靈活性,是培養戰術意識的中心環節。要求學生在訓練中學會用腦,在練的過程中要積極思考,這樣就會使戰術思維與戰術訓練有機的結合起來,達到培育戰術意識的目的。因此,教師要善於引導運動員學生圍繞戰術目的而練,力求使技戰術的運用,在時機、方位和配合上取得高度的協調一致。
5 小結與建議
戰術意識在實踐中包含兩層含義:一是在比賽中注意研究運用戰術方法;二是在訓練中應帶著戰術意識練技術。在籃球教學與訓練中,加強戰術意識的培養不僅可行,而且會加深運動員對籃球規律的理解程度。因此培養提高運動員的觀察、戰術思維能力等對籃球比賽有深遠影響的因素,注意比賽經驗的積累和總結是提高籃球戰術意識的重要保證。使隊員在困難、被動、失利和多種因素干擾的情況下能
補充:一、加強規范化投籃動作的練習。投籃的動作有單手和雙手,不論採用哪種方式,都要嚴格地按規范化動作去做。培養和掌握投籃時的肌肉感覺是優先於一切的先決條件,這就應加大規范化投籃動作的練習,最終達到動力定型。
二、提高身體的訓練程度。身體訓練程度是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基礎,對投籃命中率有明顯的影響。如身體訓練較差的隊員,運動量增大時,命中率就明顯下降。因此,應把投籃與身體訓練結合起來,在一定強度下限時限數投籃訓練,以便在緊張激烈的比賽中,有足夠的體力保證投籃命中率的穩定和提高。
三、選擇良好的投籃時機、果斷出手。良好的投籃時機,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關鍵,一次好的得分機會是靠個人和全隊配合來創造的,要善於捕捉投籃的時機。投籃者要觀察防守隊員的重心、位置、防距,一旦防守者失掉了正常的防位,不能幹擾投籃時,或投籃者利用假動作誘使防守者失掉重心、位置和防距時,投籃者創造了投籃機會,果斷出手。利用全隊戰術創造出來的機會或利用攻防雙方出現暫時的時間差和空間差立即投籃。
四、要有強烈的投籃慾望和自信心。強烈的投籃慾望和自信心是提高投籃命中率的前提,對投籃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中要使投籃者得以全面鍛煉,掌握各種投籃技巧,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平時應對學生多一些關心、幫助,多一些鼓勵和表揚,培養投籃者的自信心。
五、加強全身協調性和出手動作穩定性的訓練。比賽中,常看到有些投籃者,在突然受到外力作用失去身體平衡時,仍能將球投進,這說明投籃者身體協調性好,在球出手的瞬間,身體和手是相對穩定的,投籃者的時空感強、手感好、自信心強,使整個投籃動作力量均勻、柔和,動作自然、連貫、流暢。
六、選擇合適的投籃出手角度和球的飛行路線。據科學和實踐證明,球的出手角度影響著球的飛行路線,球的飛行路線一般有低弧線、中弧線和高弧線三種,一般以中弧線為最佳。但由於投籃距離的遠近,隊員身材的高矮和彈跳素質的不同,因而在投籃時,球的飛行路線也就有所不同,在訓練中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定。同時,穩定的心理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學會自我調節和自我心理暗示,不要受裁判、場地、觀眾、氣氛和比分的影響,採取合理、果斷的行動進行投籃。
傳球的幾種方法
採用何種方式傳球取決於實際情況。方式雖然不同,但有幾點是一致的:
所有的傳球都是用手指完成,而不是用手掌。為控制球的速度、方向,手指應該盡可能地張開(但不能太僵硬),手腕要有彈性。
籃球中有以下幾種主要的傳球方式:
胸前傳球 從胸前傳球快速、有效,是最常用的傳球方式。雙手持球的預備站位: 面向要傳球的隊友,抬頭、屈膝,手指張開,將球持在胸前,兩肘微向外,伸臂向外推球時,向前跨出一步,球出手時手指向上、向前推。
(雙手)擊地傳球 擊地傳球通常用來將球從防守隊友張開的手臂下傳出。雙手擊地傳球的技術要領與上面講到的從胸前傳球一樣,只是球傳出時手指向下有力,使球碰地板反彈後,到達接球隊友的腰部位置。
低手傳球 低手傳球是一種近距離的傳球,通常用於將球傳遞給離自己較近的隊友: 用手指托住球的下半部,伸臂出球時,向傳球方向邁一步,做隨球動作時固定手腕,也將球傳向接球隊友的腰部位置。
(雙手)頭上傳球 我們經常看到在籃球比賽中搶到籃板球的隊員用這種方式將球傳給位於遠處前場處於有利位置的隊友。雙手頭上傳球可以越過防守隊員,並且可以傳得很遠。 雙手從球的兩側面持球(手指尖朝上),置於頭頂,肘部微屈,向傳球方向跨一步的同時手腕向後轉,球移至腦後,將球向前拋出,手腕向下轉發力。(同樣要做好隨球動作)
如何才能搶斷成功
搶斷球是籃球的基本技術之一,搶斷可以奪走對手的進攻機會,可以帶動一次快速反擊,可以使自己的球隊打出一輪高潮。如果你搶斷成功,對手會極度懊喪。 如何才能提高搶斷的成功綠率,下述方法會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要對他進行緊逼。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習慣的運球手,應緊逼他最習慣的一側,迫使他背對著你,同時也背對著籃筐。
第二,一旦他轉身背對你,你就應緊緊貼住他,並稍稍下蹲,這樣你可以向自己的任何一側迅速移動。同時,還應張開雙臂,手掌攤開並要放鬆,這樣一旦有機會便可以出手斷球。
第三,只要對手伺機傳球,你便可以下手。雖然自始至終他對你都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球被你捅掉,不過,因為要尋找自己的傳球夥伴,他總會有一瞬間無法對你集中注意力,他企圖傳球的一剎那正是搶斷的最佳時機。你可以突然伸手將他的球拍落,然後把球撈回來。
需要注意的是,這種動作非常危險,很容易被裁判吹成犯規。因此,你最好先將球捅掉,即使你無法得到皮球,沒准你的同伴會候個正著。搶斷球也需要下功夫苦練,你可以和同伴進行一對一的練習,一旦苦功下夠,必定水到渠成。
如何控球
控球面對防守時最怕被拍,背對防守時最怕被掏。 面對防守時,對方有兩種搶斷法:
1. 在你右手控球時上一大步,其身體貼在你身體右側,胳臂長伸,插入你身體與球之間,將球拍掉。
2. 在你右手換左手過人時上一小步,胳膊正好放在你球線上,等你把球送入他手中。
對付第一種斷法,只需在對手沖上來時猛一右側身,用左肩擋在對方前進路線上,對方要麼知趣減速;要麼頭撞在你肩上,有苦說不出,知道你不是好惹的。
對付第二種斷法,記住球控低一點就行了。 背對防守時,對方往往又逼又掏,搞得你心裡很虛,其實對付對方逼你掏你的最好辦法就是主動去擠他,一旦擠住他, 他就行動不便,自然斷不了你的球了。這一著在打快攻一對一時特別有效,你不用沖得特別快,只要死死抵住對方,一邊控球一邊上籃。同時你一定還要發揮左手的作用,右手控球,左手一定要伸得長長的,最好擋在對方腰上,這樣對方的動向你就一清二楚了,這一招特別適於轉身過人。
如何運球
運球在籃球訓練或比賽中相當重要,它允許球員:
在不能傳球給隊友時可以自己帶球向前進攻;帶球移動至更有利的位置以傳球給隊友;或等待隊友到位接傳球時控制住球;自己向籃框方向運球並完成投籃或上籃。 然而不要過多的運球同樣也很重要。如果你在比賽中過多的運球,會使其他四位隊友只能站在那兒看你,從而失去了籃球運動所提倡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運球比較慢(傳球可以更快地把球傳向籃框方向)。你應該學會怎樣運球,更應該學會什麼時候運球(什麼時候該傳球)。
應該用手指運球,而不是手掌。運球高度最好不要超過腰部 (這樣比較容易控制球)。運球時手腕要放鬆,用向下擠壓動作拍球,而不是抽打動作。要訓練兩只手都能熟練地運球。開始先學習在原地運球,熟練後可以一邊運球一邊走動。不要過多考慮運球時你的移動速度,先掌握好運球技術。走動中的運球技術掌握好以後,再開始逐漸增加移動速度,直至全速。採取怎樣的速度以你能舒服地運球為標准。
運球是應該抬頭,時刻觀察場上情況。如果運球時只顧低頭看球,很容易被對手盜球,而且也看不到處於有利位置的隊友,甚至之間處於容易投籃的位置也不知道。
控制性運球
運球時當你感到既難以傳球,又不可能快速向前時,或者你在觀察場上形勢准備傳球或投籃時,應該採用控制性運球。在膝蓋到腰部的高度運球。雙膝微屈,身體前傾,這樣使你容易控制好球,也容易快速變速。不參與運球的那隻手臂應該彎屈肘部並向外伸,保持平衡,也阻止對手靠近。
快速運球
在你要帶球快速沖向前場時當然要快速運球。此時身體也要前傾,將球稍微拍向前方,運球高度稍高,在胸部與腰部之間。身體正對移動方向,眼睛觀察全場。
變速運球 運球隊員要突破對手防守可以採用變速運球(當然也可以採用突然變向或其他假動作)。變速運球要求除了改變運球速度,還要改變運球高度。用小的步幅接近對手,然後突然加速(步幅也加大),並把運球高度降至膝部位置,快速突破向前。變速運球需要很多練習才能有效地使用。
單手原地投籃
單手原地投籃,特別是對青少年來說,是一種基本投籃方式。我們以右手投籃為例:
雙手持球置於與眼睛同高的位置,稍便向右側,右腳比左腳稍靠前,雙膝微屈,將球上舉,右手手腕後伸,使球體大部分重量落在右手,左手從左側輕輕扶住球體,腳前掌發力,提起腳跟,伸直雙膝,伸右臂將球投出, 投籃從手腕向後彎曲開始,進而向上、向前,指尖是最後離開球體的部位
三步上籃的練習
三步上籃是最基本、最簡單的投籃技術。下面以右手的三步上籃為例說明如何練習:
從離籃框約3、4米的前方稍偏右處開始,用右手單手朝籃框方向運球向前,最後一步用左腳踏出 (並准備起跳),跨最後一步時,用雙手抱球(左手在球前方,右手在球後方並靠近球底部),左腳發力起跳,眼睛保持在籃框附近你要將球送至的方向,左手離開球,右臂單手持球向上完全伸展,並在彈跳至最高點時,靠手腕發力(稱「挑籃」)將球送出。
左手上籃只要用左手運球、右腳起跳、左手「挑籃」即可。剛開始練習時用你習慣用的手(有力的手)上籃,等動作熟練後再練慣用另一隻手上籃。如果你感到運球當中很難掌握起跳點或調整最後一步,可以先練習原地的上步、起跳、投籃,熟練以後再從運球開始。
如何跳投
跳投的好處是不象原地投籃那樣容易被對手封蓋。青少年選手可能會因為腿、手臂、肩部及背部肌肉力量不足而做不好跳投,那完全可以暫時放棄,否則因力量不足而造成的錯誤動作會影響自信心,使以後力量達到要求後也難以獲得理想的跳投技術。跳投的技術要領如下:
雙手持球,非投籃手置於球前方或側方(按你舒服的位置放)。投籃手置於球的後部,雙膝微屈,雙手持球從胸部上移到眼睛上方,然後雙腳向上彈跳。跳起時,屈肘(前臂向後),手腕也向後翻。跳至最高點時,前臂前伸,手腕向前、向下將球投出,隨球動作(參考關於投籃)要充分,眼睛要始終耵住籃框。
投籃注意事項
籃球的訓練和比賽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投籃方式,但不管哪種投籃方式,有兩點是必須做到的:
第一
從腳底發力,也就是說雖然是用手投籃,但力量是從腳前掌發起,然後通過腳踝、膝蓋、胯部、上體、手臂、手腕,最後力量傳遞至手指尖將籃球投出。力量的整個傳遞應該是一個連貫協調的過程。
第二
手臂姿勢,應該是上臂與前臂呈90度,而手腕後伸也與前臂呈近90度,並與上臂平行。手指持球的後、下部。投籃時,向上、向前伸臂(當然是指向籃框),向上、向前用力屈手腕,最後用手指將球推出,這樣投籃會使籃球產生下旋,碰到籃板或籃框不會產生很大的反彈。還應該讓手與籃球接觸的時間盡量長(即隨球動作時間長),這樣有利於控制球的運動方向,增加投籃的命中率在開始時不要過多考慮球是否投進了籃框。把注意力集中到身體的姿勢、動作以及整個投籃動作的節奏。每次投籃要重復同樣的動作要領,正確的投籃動作變得很順暢的時候,命中率自然會因此而提高。還應該在離籃框不同的位置、角度練習投籃。
② 論述體育教學過程中運動技術學習和體能發展過程的區別
《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關於課程特性的描述是這樣的:「……特性之一就是健身性——強調在學習體育與健康知識、技能和方法過程中,通過適宜負荷的身體練習,提高體能和運動技能水平,促進健康成長……」基於這一解釋,可以看出是通過運動技能和方法等這些主要內容,通過運動技能等的的學習與應用來達到增強體能、增進健康目的目的。
目前的體育課堂教學我認為存在的最大問題是:由於對運動技能的教學理解偏頗,出現了兩個極端:一是過分追求運動技能的系統性和完整性,不分學段、不考慮年齡特點,嚴格按照競技化模式、成人化規則進行學、練。其結果是運動技能掌握一般化,學生沒有獲得運動的快樂體驗,學的不高興,久而久之,不喜歡運動技術的學習,甚至厭學導致體能下降。二是淡化運動技能教學,運動技能教學的過分隨意化,一味的讓學生去學習、體驗、感受,人文性目標關注較多,忽視了運動技能教學的設計與指導。結果是學生沒有學到什麼技能,充其量是身體進行活動,體驗不到掌握技能提高後的快感。正如北京體育大學姚蕾教授所說:新一輪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不盡如人意的,多年過去了,新理念層出不窮,但有說服力的教育實驗報告至今未能看到,很多體育老師無所適從,不少地方的體育課不能正常開展。這場改革初期,有專家主張未來的體育課要實現「三自主」,學生願意玩什麼就學什麼,老師願意教什麼就教什麼,給體育教學留下了極壞的後遺症……這足以引起我們高度關注。
教育部決定在全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實施「體育、藝術2+1項目」,通過學校組織的課內外體育的教學和活動,讓每個學生至少學習掌握兩項體育運動技能……。這說明運動技能教學仍然是新課程理念下體育與健康教學的主幹領域,它能體現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課程性質。教學中,我們應避免以往的極端做法,在體育運動技能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展學生體能。
如何加強運動技能教學,發展學生體能
2.1採用學生愉悅接納的方式,培養和激發學生對技能、體能訓練的興趣。
沒有體能的發展,體育課就變成了休閑課,只有通過身體的反復練習,才能達到掌握知識、增強體質、發展體能的目的。因此,首先要培養和激發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興趣,採用游戲、趣味球類或繞圖形跑等學生悅納的教學方式,使學生增強參與意識,在練習中享受到快樂,從而提高其練習的積極性,發展他們的體能。如乒乓球運動是中學生普遍喜愛的運動,但對專項的體能訓練,學生不感興趣。在安排體能練習時,教師可利用游戲、競賽等方法,並結合技能進行教學,運動量、運動負荷要循序漸進,使學生通過乒乓球的練習和各種有關的專項練習,體能進一步得到發展。
2.2採用學生容易接受的方法,有效地加強運動技能,發展學生體能。
在體育教學中要根據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經驗,進行創新體驗和練習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使學生既掌握運動技能,又提高體能水平。如在快速跑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掌握技能的情況進行分組,對起跑慢的學生可採用各種預備姿勢、突發信號的反應起動練習,對動作速度、靈敏性差的學生可採用快速站立跑、蛇形跑、快速仰卧起坐、搶繩子等多種形式的練習,使學生在發展體能的同時,體會到體育練習的樂趣,從而培養終身體育的習慣。
在教學生一項新的運動技能時,教師首先要把各個環節的技術要點講清楚,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對出現的問題,要採取有效的方法及時解決。如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技能教學,應教會學生正確的持球技術、預備姿勢和最後用力及發力後怎樣維持身體的平衡。通常最後用力階段是正面雙手頭上擲實心球技術的核心環節,技術的好壞直接影響投擲距離的遠近。在教學實踐中我把擲實心球技術編成順口溜,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後腿蹬,前腿撐,抬頭、挺胸要收腹,直臂前擺把指撥,最後換腿保平衡。通過幾句話把整個投擲技術貫穿在一起,學生很容易就記住了技術要點。再如,跳遠的技術動作由助跑、起跳、騰空、落地四個技術部分組成。快速的助跑和正確有力的起跳結合技術是跳遠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教師應讓學生反復體會擺腿擺臂的相互配合和擺腿時的送髖動作。擺臂要注意提肩、拔腰、向上頂頭,擺腿要向前上送髖。起跳後要將起跳腿的髖、膝、踝關節充分蹬伸,起跳騰空後不忙於彎曲或向前抬起跳腿。要待身體越過拋物線最高點以後,再做放擺動腿和向前收起跳腿的動作。掌握助跑與起跳結合技術後,學生能樹立信心,從而取得優秀的成績。
2.3採用體育和德育並重的方式,加強運動技能教學,發展學生體能。
運動技能訓練是長久而辛苦的,學生容易產生厭惡的情緒而不能堅持下去,因此在體育訓練的同時,教師還要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針對學生的不同心理表現,不失時機、恰如其分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使學生克服心理障礙,全身心地投入到掌握技能的過程中。教育學生要正視各種困難和問題,學會用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從而培養學生辯證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可根據不同情況,充分地理解、尊重和信任學生,創設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並制定切實可行的目標,使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刻苦練習能夠達到明確而具體的要求。如在耐久跑教學中,加強意志品質的教育尤為重要。可開展班級間的長跑通訊賽、象徵性的長跑比賽,並不斷公布班級的團體成績,這樣既能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觀念,又能激發學生進行長跑鍛煉的積極性,從而把教學和教育融為一體,使學生的體質增強、運動技能的掌握和道德品質的形成在實踐中互相促進、同步發展。
3.注重運動技能教學與發展學生體能的有機結合
學生的體能是運動技能學習的基礎和保證,運動技能是人體體能的發揮和拓展。在體育教學中教師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把二者有機結合起來,使學生既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又發展體能。如在雙手頭上擲實心球的教學中,容易出現下列錯誤,要及時採取相應的發展體能的方法。(1)持球時手心沒有空出。說明學生手臂和手指的力量太差、手拿不住球,對這部分學生要加強手指和手腕及上肢的力量練習,如握力練習,利用手指的斜體俯卧撐等。(2)預備姿勢一是背弓不足,說明背肌力量差,應讓學生背對肋木練習拉伸技術,背拉肋木形成滿弓,俯卧墊上的兩頭起等;二是後腿彎曲不夠,說明下肢力量較差,應讓這部分學生練習蹲跳起、單足跳或跪姿推球等,體會下肢的發力動作。(3)投擲實心球時向下砸球,實心球在空中沒有飛行弧度,說明學生沒有理解實心球技術的原理,出手時間過晚。教師可在投擲牆上畫一定高度的投擲線,或拉一根2-3米高的皮筋,使學生將實心球投過皮筋,糾正學生出手角度不對,出手過晚的現象。對於在投擲過程中出手過慢的學生,可讓他們利用輕器械如軟排來替代實心球練習。在實心球的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出現單純用上肢發力的現象,說明這部分學生的協調性差,對技術理解不透徹。所以在運動技能的教學過程中要多增加一些協調性的練習,如仰卧兩頭起體會腰腹發力的感覺,前拋後拋實心球體會投擲過程中身體協調用力的感覺,還要加強理論的學習,提高學生對技術的理解程度。
教學中體能練習是手段和方法,運動技能學習是目標要求。以下提供一種運動技能教學的設計思路。
案例:耐久跑
1.教學目標:初步掌握耐久跑的途中跑技術,發展耐力素質,形成相互鼓勵的意識,培養頑強的意志品質,提高對耐久跑的信心。
2.教學內容:途中跑
3.教學步驟:
(1)自定2分鍾的慢速節奏跑,要求學生在跑的過程中體會技術動作、呼吸方法、呼吸節奏和慢跑節奏
(2)2人一組自定慢跑速度的5分鍾伴同跑,要求學生2人一組,跑速一致,快者應鼓勵慢者,並肩跑進,跑下來後,交流體會。
(3)教師提問:影響堅持跑下來的因素是什麼?(學生可能回答:速度的控制、耐力水平、同學的鼓勵、堅強的毅力和信心等)
4.評析:本案例以耐久跑為載體,設計多目標的達成,努力使學生不斷掌握耐久跑的途中跑技術,而且也提高了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如堅強的毅力、信心等)和社會適應能力(如學生的相互交流、相互鼓勵等)。
③ 2014四川大學體育教育研究生參考書目 具體點 十分感謝
四川大學體育教育訓練學初試科目:體育綜合,
參考書目:1.《體育基本理論教程》周西寬主編;專
2.《體育運動與健康促屬進》楊忠偉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復試科目:
體育社會學:《中國體育社會學》,盧元鎮主編,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0年6月版
體育保健學:《體育保健學》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人民體育出版社最新版
民族傳統體育學概論:民族傳統體育概論,全國體育院校通用教材,張選惠主編,人民體育出版社最新版
體育教育訓練學復試科目:運動專項素質測試
④ 體育與健康教程的內容提要
本書力求貼近高職高專院校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將傳統課程內容按照現代教育理回論和體育課程的最新發展進行答重新構建。選編的內容少而精,講究實效,並注意與中學教程的連貫和銜接。全書緊扣體育課程的主要目標,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選編教學內容的基本出發點。同時,重視體育課的文化含量,以學生為中心,突出「終身體育」服務的思想。在內容選擇上,該書努力體現時代性、實用性、創新性、知識性,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便於學生課外自學、自練、自娛,充分反映和體現了《學生體質健康標准》的內容和要求。
⑤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考研參考書都 有哪些
我是20考研上師大小學教育的學姐,根據之前查的情況,參考書如下:
學碩: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300分,全國統考)
(1)《教育學基礎》,全國十二所重點師范大學聯合編寫,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年,第3版,第三版(重點推薦);
(2)《教育學》,王道俊、郭文安,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7版;
(3)《中國教育史》,孫培青,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4版;
(4)《外國教育史教程》,吳式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5)《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版;
(6)《教育研究方法導論》,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1995年第1版。
專碩:
333教育學綜合:(150分,統一大綱,學校自主命題)
① 《教育學》,王道俊、郭文安主編,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年,第7版
② 《中國教育史》,孫培青主編,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4版
③ 《外國教育史教程》吳式穎,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第3版
④ 《當代教育心理學》陳琦、劉儒德,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9年,第3版
956小學教育學:(150分,學校自主命題)
參考書目
1.黃濟,勞凱聲,檀傳寶.《小學教育學》第二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黃甫全,《小學教育學》(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3.王本陸,《課程與教學論》(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
4.關文信.《初等教育課程與教學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年第2版。
5.蔣蓉,李金國,《小學課程與教學論》.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
6.教育部教師工作司組編.《小學教師專業標准(試行)》.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1版。
7.丁煒,陳靜遜,《小學教育科學研究方法》,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 (本學院不提供上述參考書及其它復習資料)
希望對你能有一定的幫助。
⑥ 求史上最全籃球教程
你可以去pps里看體育世界 那裡有打過NBA各個位置的巨星教你籃球基本功 我經常去看 覺得不錯
⑦ 體育與健康論文怎麼寫
【摘要】通過對學生准備活動情況的調查分析,採取相應措施,使學生養成在體育鍛煉前做准備活動的習慣。樹立正確的自我體育鍛煉觀,為終身體育鍛煉打下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准備活動;習慣;終身體育
堅持「健康第一」的理念是當前體育課程的指導思想。人們常說「運動是把雙刃劍」意思是說合理地進行體育鍛煉可以提高健康水平,而不科學的運動不僅起不到健身作用,還有可能對身體造成傷害。准備活動作為體育鍛煉的開始階段是提高體育鍛煉質量和效果,避免傷害事故的重要環節之一。但長期以來體育鍛煉的准備活動經常處於被遺忘的角落,被放在一個「有也可,無也可」的位置上,使體育鍛煉達不到預定效果,甚至對健康造成傷害。因此學會做有效的准備活動,養成准備活動的習慣對於終身體育鍛煉是至關重要的。在長期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分析其原因,採取措施:
1調查分析學生對准備活動的認識
對07級入學的新生(07級護理班、07級臨床班、07級葯劑班)148名學生發放問卷,調查顯示:認為做准備活動有必要的學生佔13%、認為准備活動影響運動能力,浪費體力的學生佔61%、認為准備活動可做可不做的學生佔28%。通過訪問座談了解到學生不做准備活動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
1.1學生認為做准備活動消耗體力。這種認識是學生普遍存在的,約佔74.2%。從學生這種認識來看說明學生缺乏對人體活動規律方面的知識,不了解合理的准備活動對人體器官的良好影響,同時也說明學生缺乏准備活動對自己心理和生理良好的親身體驗,沒有真正體會到准備活動的好處,這就決定了學生對准備活動的錯誤認識。
1.2學生不知如何做准備活動。在調查中還發現學生不知如何做准備活動約佔67.4%。教師若是要求學生自己做准備活動會發現有的學生就是隨便活動一下關節,有的學生跑幾次就完了,根本沒有掌握准備活動的方法,不知道准備活動的內容,活動的量和活動的時間,更不會做專門性的准備活動,學生缺乏獨立做准備活動的能力。
2針對調查的結果採取措施
2.1明確有效准備活動的標准:准備活動的運動量和時間的長短應根據鍛煉的項目,內容,氣候變化和自己的身體狀況而有所區別,一般使身體發熱或做到出汗為宜,心率上升到130次/分~160次/分,使內臟器官,肢體的活動幅度和肌肉力量等方面達到適宜的工作狀態。與正式練習之間有2~3分鍾的間隔較為適宜。准備活動活動關節的順序是:頭、頸、肩、肘、腕、腰、胯、膝、踝、趾。准備活動活動肌肉的順序是:上體(包括胸、腹、背、上肢等)、下肢(包括臀、腿、腳掌、趾)。准備活動力量練習的順序是:由小、中、大循序漸進進行為宜。教學准備活動還應包括一些與基本練習相似的動作。
2.2引導學生理解、認識和體驗准備活動的意義和重要性。要使學生做到主動自覺地做好准備活動,首先必須提高學生對准備活動重要性的認識,使其深刻認識到准備活動對提高運動效果和有利於身體健康的真實意義。為此應向學生講解有關准備活動的作用及對人體良好影響的生理、心理知識,講解人體運動的生理規律,使學生懂得科學道理,從而達到提高認識轉變觀念的目地。這些內容除了在理論課上講解外,還應在實際練習活動中講解,可邊做邊講也可在准備活動前講解對後續活動的作用、目的、好處,並且要反復強調讓學生的意識中形成要運動就一定要先做准備活動的觀念,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自覺地做好准備活動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學生掌握了這些知識後,也為做好准備活動起到了指導作用,使自己的准備活動建立在科學的基礎上,真正發揮准備活動的作用。 學生對准備活動的重要性只有理性認識還不夠,應使學生親身體驗准備活動的好處和作用,使其感覺到准備活動後全身放鬆,精神振奮,有信心。我校新生入學都要進行身體素質測試,對調查的班級我們採取第一次測試不做准備活動,第二次測試教師認真領做准備活動,其結果表明做好准備活動測驗的成績明顯提高。50米平均提高0.3秒,鉛球平均提高0.25米,立定跳遠平均提高0.08米,仰卧起坐平均提高3.2個,800米平均提高9.27秒。在籃球、排球等項目的考試都採取兩次測試一次不做准備活動,一次做的方法。結果表明,有做准備活動不僅成績有顯著提高,而且動作技術發揮比較穩定,失誤較少。這就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准備活動的好處。通過讓學生談體會,大部分學生認為准備活動後,心理比較放鬆,不緊張自信心加強,動作更靈活、協調、便於發揮自己的最佳狀態。這就使學生對准備活動有了感性的認識,真正體驗到准備活動的重要性。
2.3明確准備活動的形式和內容,積極創新,激發興趣。准備活動有兩種:一種是一般性准備活動:包括各種走、跑、跳的練習、徒手操、活動肢體各關節等。這些都是一些簡單易學的准備活動形式,稍加指導即能掌握其要領。另一種是專項准備活動:如在打排球前先做墊球、發球、傳球等練習,在長跑前先慢跑一段,在打籃球以前先做投籃、傳球、運球等練習。相對來說這些都是針對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准備活動形式。在教學中應以一般准備活動為主,專項准備活動為輔的方法來安排,內容形式多樣化,積極創新,創造出學生喜歡的,針對性強的,覆蓋面廣的形式和內容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如採用「體育游戲」寓於准備活動之中,或把音樂舞蹈寓於准備活動之中,有針對性的選擇、安排既可達到准備活動的目的,又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認真完成的教學內容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改變長久以來准備活動就是慢跑、做操這種枯燥、單調的形式。最終提高和激發學生做准備活動的興趣。
2.4要求學生在課中自帶准備活動。隨著學校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和學校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注重發展和培養學生的體育素質與體育能力,樹立終身體育意識,養成自我體育鍛煉的習慣。要求學生在課中自帶准備活動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鍛煉機會。我們把體育課程的最後一個學期的每堂課均由學生自帶准備活動。每班分為若干小組,一組10人左右,由教師安排名單和順序,提前通知給出具體的內容和要求,時間15分鍾左右,課前要求准備好教案,上課前交給教師。學生在帶完准備活動後進行自評、互評,再由教師講評並給出得分(20分制),期末總評時計入總成績。這個任務在入學的第一次課上就布置給學生,這樣才能讓學生早准備,早積累,通過觀察與訪談得知學生為了完成好這一任務,都積極地做准備。不僅平時課中認真學習而且在課後還看書,上網通過各種途徑查閱各種有關准備活動的資料。為了完成好自己設計的內容還反復多次的練習。大大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課堂氣氛活躍,同時還鍛煉學生的膽量和口才。並且讓學生真正具有獨立設計、完成准備活動的能力。這對學生養成自我鍛煉的習慣也是非常關鍵的。
3結論與建議
3.1要明確培養學生的准備活動習慣是一個有計劃、有目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除了要求學生明確准備活動的標准、形式、內容、意義及作用等理論知識還應讓學生親身體驗准備活動的好處和作用。這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准備活動的重視程度,自覺程度和運動損傷的防範意識。3.2為保證學生在最後一學期具有自帶准備活動的能力,教師應在前幾學期的教學中做好充分的准備工作,應和學生一起認真完成每次課的准備活動注意穿插講解理論知識,多介紹准備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注意培養學生的膽量和口才,還應向學生展示准備活動的教案。
3.3體育課程教學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比較科學而實用的體育健身方案和促進身體全面發展,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准備活動習慣的培養就是其中最基本的一個環節。 參考文獻
[1]劉大海等.體育與健康理論教程[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1
[2]王則珊.論從戰略上認識發展學校體育的重要性[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5(1)
[3]王革,卓莉,魏源,成偉民.大學體育課中學生自帶准備活動的實驗研究[J].現代情報,2002(11)
⑧ 德國學校體育教學內容
德國出現的多樣性體育運動項目的課程模式一定程度上類似於我國建國初期從前蘇聯引進的凱里舍夫的「三基」教育。前蘇聯施行的「三基」教育其實質為:體育教育是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應以傳授體育的「三基」為學校體育的核心內容,即學校體育應教授體育知識、體育技術,習得和形成體育運動技能。應該看到這兩種課程思想有較大的共性,體育教學是傳承人類運動文明的主要形式。
目前,我國體育界對於能否在高校開展競技體育教學有一定分歧,有人認為競技不應該被納入學校體育教程范圍。豈不知學校體育教育如同數學、物理等其他課程一樣,也肩負著傳播人類文明的歷史重任。眾所周知,競技運動項目多源自於世界各民族的民間游戲,是經多年積淀,形成的規范化了的運動形式,也是人類共同締造的文化,而讓學生不接觸競技,其結果只能是切斷文明傳播路徑,與體育教學的使命相背離。因此,在「淡競技、重健身」的呼聲越來越響亮的今天,我們不能拋棄了體育教學中最本質的內涵- 傳承人類運動文明。
3. 2 體育教學應注重學生運動行為引導
德國該課程模式對我國學校體育有很大的啟發。特別在以下幾方面:
首先,改造現有競技運動項目,適當降低其難度,使之適合在體育課程內開展,並符合青少年學生身心發展要求,利於其積極參與,從而開發其基本的體育行為能力。這是我國體育教學的空白點。
其次,在學生運動參與方面注重學生的自主性積極參與,引導學生將體育教學理論與運動實際相結合,培養學生的體育操作能力。這方面的教育目前也是我國體育教學的盲點。再次,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融合,這在德國學生運動行為模式中也得以落實。該課程模式將學校體育、社會體育、家庭體育有機聯系,打通學校俱樂部與社會俱樂部之間的壁壘,賦予學生運動參與方面充分的選擇權與自主權,這一點更值得我國學校體育借鑒。
3. 3 重視學生運動體驗和參與,發展學生終身體育能力和習慣
在我國體育教學中,長期存在著學生喜歡體育,而不喜歡上體育課的現象。究其原因,主要為體育教學內容與教學組織形式與學生的需求相去甚遠,德國學校體育中的快樂體育教育值得我們效仿。在滿足學生體育興趣和運動需要上,在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體驗運動中的樂趣和豐富其情感上,以及通過運動參與,穩定學生的運動興趣上,我們的學校體育還有很多事情可做。
目前,在新近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目標體系中,已明確提出:體育教學應在內容上一反以往要求學生大量學習和儲備盡可能多的運動技能的做法,主張在使學生獲得運動基礎知識的基礎上,讓其學會安全地進行體育活動,並牢固掌握一至兩門個人較為拿手的運動技能,以利於其今後以此為體育鍛煉基本內容與手段,終生鍛煉,終生受益。這是學校體育實現其長遠目標的必由之路,在其具體操作上,我們還有許多東西需要向教育先進國家學習。
復制的 看看吧
⑨ 體育教學中自主學習操作步驟都有哪些
一、自主學習能使學生的小主人地位得到保證
自主學習突出了學習的主動權,課堂上不再是教師一統天下,而是學生圍繞學習主題,提出問題,或共同討論,開動腦筋,利用各種感官,自主地投入到學習中,學生成了真正的主人。
二、自主學習能保護並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可是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經常無意識地扼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好奇心的扼殺,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愛因斯坦說過:「我沒有特別的天賦,只有對事物的好奇心。」受好奇心的驅使學生會問許多稀奇古怪的問題,教師應該給予重視和鼓勵,不要害怕和阻止學生的「好問」,不要諷刺和貶低學生的「怪問」;教師要培養和表揚學生的勤於提問,不要限制和壓抑學生的「多問」;教師要鼓勵學生敢於提問,善於提問,而且問得頗有見地、切中要害。從根本上保護學生的好奇心。教師還應深入學科知識,創造情境,引導學生發現其中的深奧道理,激發、培養學生的好奇心。
三、自主學習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自主學習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主動掌握整個學習過程,自發、自覺地投身學習,自己對自己負責,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會很快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比學生在教師的強迫下學多少知識都更可貴。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保障進一步的自主學習,二者之間形成了良性循環,使學生受益無窮。在學習過程中,明確目標,開闊思路,豐富想像;需要學生根據學習情況不時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思維方式與學習方式;需要學生具有較強的適應力和應變力;需要學生不斷克服困難,不怕挫折,具有敢於懷疑,敢於成功的精神。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知不覺地培養了良好的學習品質。自主學習,還可以使學生走出傳統,走出書本,求真務實,勇於進取,樂於改革,歡迎新事物、接受新觀念,充分發揮自己的潛力,尊重別人的勞動、貢獻,注重效率。
在新課程理念下,教育的目的已不再是單純地教給學生各類學科知識,更重要的是如何教會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掌握學習的主動權,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實現自我發展。
組織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首先點燃學生興趣的火花,創設生動愉悅的教學情境,能使學生心情舒暢,精神飽滿,學習興趣濃厚
其次老師和學生是平等的對話關系,真正把主體地位還給學生。x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請您毫不猶豫的在每一節課里盡量留出時間,讓我們盡量留出時間讓學生盡情提問吧?因為課堂的真正的主人是每一個孩子,質疑問題性,它好象一把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在「生疑能力」的驅使下,兒童會主動地產生學習的意願並渴望及時解疑。」
再次 教師在教學中是引導者、合作者、組織者。讓學生自由地說,發現問題時讓其他的同學幫忙,或者是師生一起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