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體育教學內容的概念,層次,分類有哪些
體育教學設計概述
在體育教學領域,「教學設計」這個詞也被普遍使用,但在認識上以及使用上不是很一致。體育教學設計是為體育教學活動制定藍圖的過程,它規定了教學的方向和大致進程,是師生教學活動的依據。教學活動的每一步驟、每個環節都將受到教學設計方案的約束和控制。所以,學校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設計時一定要審慎思考,全面規劃,提高設計方案的科學性和可行性。體育教學設計揭示了體育教學設計工作的規律,並運用這些規律來指導體育教學實踐,提出設計體育教學的實際建議,包括工作步驟和具體做法,以便廣大體育教師和體育教學設計人員使用。
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幾乎無時無刻不在做教學計劃,包括年度計劃、學期計劃、單元計劃、每周計劃及課時計劃等,而且這些不同水平的計劃必須協調一致,並與整個教學的目標相一致,這就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教學設計水平。體育教學設計是一項復雜的技術,需要心理學、教育學及其他相關的學科知識作指導。只有掌握了這些基礎的理論與技術,才能更有效地組織體育教學。
就體育教學活動進行設計,對廣大體育教師來說並不陌生。在正式開始一堂體育課的教學之前,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現階段的學習情況,下一步的教學目標和實現該目標的教學步驟。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考察學生的理解和掌握情況,並在教學完成後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進行評價。所有這些都是體育教學設計的重要內容。
那麼,什麼是體育教學設計?為什麼要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怎樣進行體育教學設計呢?
一、體育教學設計的概念
體育教學設計,亦稱體育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體育教學系統,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它既具有設計的一般性質,又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引起、維持、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所有行為方式。體育教師的主要行為包括教師的示範、師生對話與指導,輔助行為包括激發動機、期望效應、課堂交流和課堂管理等。體育教師通過這些行為活動,在課堂上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使學生獲得體育知識、技能,形成道德品質和世界觀,發展智力和個性。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在實施教學前,體育教師要對教學行為進行周密的思考和安排,考慮教什麼,如何教,要達到什麼要求等,也就是說必須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設計。
因此,我們大致可以認為,體育教學設計是指以體育專業理論 (運動人體科學的基礎理論、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等)以及學習理論、傳播理論、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體育教學問題,確定體育教學目標、設計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系統化計劃過程。它不是力求發現客觀存在的尚不為人知的體育教學規律,而是運用已知的體育教學規律去創造性地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事實上,有事業心的體育教師為了追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體育教學設計工作,但這種設計往往受到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知識水平、傳統習慣、工作環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它是一種經驗式的體育教學設計。
現代教育技術意義上的體育教學設計本質上是一個分析體育教學問題,構建解決方案,並對該方案進行預試、評價和修改,為體育教學最優化創造條件的過程,形式上是一套進行系統化計劃的具體工作步驟和程序,其實際成果是經過驗證的各個層次的體育教學系統實施方案,包括體育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學方案和為實現一定體育教學目標所需的整套教材 (印刷的或視聽的)以及學習指導、教師用書等。
二、體育教學設計的特點
體育教學設計與體育教學論、體育教學法、教師的教案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體育教學論是研究體育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包括體育教學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體育教學過程、體育教學原則、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效果或學習成績的檢查和評定等。體育教學論注重理論探討,它是應用性的理論科學,對體育教學設計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而體育教學設計注重研究具體的實施和操作方法。
體育教學法包括一般教學法和專項教學法。一般教學法研究各門術科共同的教學任務、過程、原則、方法、組織形式等;專項教學法則分術科專項進行研究,突出各術科自身專項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對體育教學的方法展開細致和深入的研究;而專項教學法為各門具體術科的教學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體育課教案是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實際教學實施方案,是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術科項目、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時間分配、教學媒體的使用等。教案是體育教學設計的具體產物之一,是體育教學設計指導體育教學過程的具體體現。教案主要考慮的是「教」的方案,而不是 「學」的方案。體育教學設計也關注 「學」的方案,它並不僅僅局限於得出一套針對某一體育教學內容的教案,它需要對教與學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提出教學方案,並不斷修正方案,是一個連續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過程。
就體育教學設計工作本身來說,它具有系統性、靈活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等特點。
體育教學設計的系統性,要求其在分析論證所存在的教學問題的基礎上設定目標,然後密切圍繞既定目標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保證了 「目標、策略、評價」三者的一致性。體育教學設計從體育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出發,在工作程序上,往往不是先完成一步再開始下一步的,而是不斷往復、相互補充,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材、媒體、評價等各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使之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提高整體效應,保證其設計整體上的系統性,達到體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雖然體育教學設計過程具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但體育教學設計的實際工作往往不一定按照流程圖所表現的線性程序開展。有時候,沒有必要或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步驟。例如,學習需要分析是體育教學設計過程模式中一個重要的教學設計環節。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屬於基礎教育,由國家教育決策部門統一制定 《體育 (與健康)》課程標准,因此,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設計,就不需要再到社會上去進行對學習需要的分析論證工作。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要求,靈活地決定從何處著手工作,重點解決哪些環節中的問題,略去一些不必要開展或無法開展的工作步驟,因地制宜地進行體育教學設計。
體育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科學的真諦在於求真。體育教學設計是在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等體育專業理論以及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評價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學和教的基本規律,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建立起的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的策略體系。科學地運用系統方法可以對各個體育教學要素及其聯系進行分析和策劃。
體育教學設計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教學環境條件,發揮個人的智慧,進行創造性的勞動。藝術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一份好的體育教學設計方案,既新穎獨特、別具匠心,又層次清晰、富有成效,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設計是系統性、靈活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和完美結合,我們既要以科學的理論指導體育教學設計,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設計的科學化水平,又要發揮體育教學設計的藝術特色,不斷進行體育教學藝術的創造,力爭使體育教學設計達到完美的境界。
三、體育教學設計的意義
體育教學設計在體育教學中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也是一項復雜的體育教學技術。因此,掌握體育教學設計的一般方法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一)有利於體育教學工作的科學化
傳統體育教學中也有體育教學設計,但大多以課堂、書本及教師為中心,有的則片面地強調體育教學中學生的主體作用,以兒童 (學生)為中心,教學上的許多決策都是憑教師個人的經驗和意向作出的。例如,在制定體育教學計劃時,教師往往根據本人認為某項內容是否重要,對有關內容是否熟悉,有無現成教學大綱可用等來決定教學內容。有經驗的教師憑借這種途徑也能取得較好的效果,這正是體育教學藝術性的表現。但對於絕大多數教師來說,能掌握這門藝術的人畢竟有限,而且教學藝術難以傳授。體育教學設計則克服了這種局限,將體育教學活動建立在系統方法的科學基礎之上,使體育教學手段、過程成為可復制、可傳授的技術和程序。只要懂得相關的理論,掌握科學的方法,一般教師都可較迅速地實際操作。因此,學習和運用體育教學設計的理論與技術,是促使體育教學工作科學化的有效途徑。
❷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手段的信息化,計算機多媒體的信息化技術作為當今電化教育的領先技術,已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應用,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幾年來我在從事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嘗試著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嘗試著探索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一種體育課堂中運用信息化的模式,使其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達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要求,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探索學習體育。
下面我將從四個環節闡述信息化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備課
每一節課都需要老師精心的去准備,我們在准備的時候首選的資料是教材,而教材的內容大家都看得到,並且也反復的被應用過,學生們早就不厭其煩了。再憑自己的教學經驗,時間長了就固定成一種風格,失去教學多樣性,減少了課堂吸引力。而實際上,新型課堂需要大量的信息量支持,一個技術的學習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一個連貫動作的掌握有很多技巧,一個完整技術動作周圍伴隨著多個連帶的技術成分,都需要老師了解,學生的身高,年齡,運動水平,接受能力都必須考慮。利用網路等搜索引擎,輸入你需要找的疑問,馬上就可以找出很多相關內容,然後你找出需要的內容整合資源,借鑒分享,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提高,作為課有效的補充。或者我們建立論壇,博客、個人空間方式在上面交流經驗,心得體會等,學習他人優秀的經驗成果,取長補短,較為全面的了解相關知識結構,內容。這樣我們就不會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摸索,大大的提高了課的准確性,多樣性及多種教學組織方式方法。滿足學生們的不同種需求,課堂也豐富多彩,逐步實現健康體育三維觀。
二. 課堂多媒體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講解示範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技能在大腦里形成一個表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視覺、聽覺等使學生得到相關的信息。但有一些運動項目在體育教學示範中常因動作速度過快而會讓學生目不暇接;而速度減慢,又容易影響體育教學示範動作的節奏性和准確性。例如,教師在講解示範前滾翻、跳遠動作要領時,可先讓學生通過觀看一些資料和圖片,使他們了解到高水平運動員的正確技術,了解肌肉構造和動作的生理原理;體育運動是最講究體位感覺的運動項目,當學生明白了整個動作的來龍去脈後再進行技能課教學,他們就能夠自覺的去理解和體會老師的動作講解而不是單純的模仿,體位感覺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整個技能課的授課質量也會得到質的突破。
多媒體課件是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或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自己設計製作的課件,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易如反掌。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師自己很難示範清楚的技術環節用DV、動畫或影像的形式表現出來或把空中動作停下來示範給學生看,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看清每個技術細節,使學生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動作表象,加深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縮短了泛化過程,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教學進度和需要,上網下載了一些技術動作的教學錄相、圖片、資料,然後找一個適時的時間,來到多媒體教室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自己的動作與標准動作之間的差距,明白自己動作的缺點,然後來到場地上進行練習,學生就能自動地改正自身動作的缺陷,從而很快學會正確的技術動作。
在武術課上可以提前錄制好老師的示範動作,一段優美的套路演練,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頓時會激發學生自學和鍛煉的激情,提高了教學效果。當堂錄下學生優秀動作和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加以比較分析,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練的積極性,展示自己,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另一方面通過調整播放速度,具體的分析了出現錯誤的原因及如何糾正。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知識技能表現形式,再配以聲音,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濃厚的學習動機,同時也可以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增加獲取信息的數量,延長知識的保持時間。讓體育課有笑聲、有掌聲、氣氛活躍、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氣氛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盡量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對體育課充滿新奇,始終處於興奮之中。課的開始,我放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音樂或者歌曲,讓學生們在音樂中舒展身心,為課的開始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學習或復習技術動作時,我把早准備好的該技術動作的教學錄相、DV或者課件等放在課堂上,讓學生們隨時可以觀看,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正確的技術;我還准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或者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VCD、課件等,讓學生們觀看,以便發展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對活動的興趣;放鬆時,我放一些輕音樂或者VCD,讓學生們在「輕歌慢舞」中調節身心,放鬆肌肉和心理,為下一課做好充分的准備。
三. 課下鞏固加深,分析討論。
在體育運動中,有許多運動技術不僅結構復雜,需瞬間完成,而且還是一些非常態動作,如跳箱的推手騰空、背越式跳高、武術的整套演練等動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運動動作,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有時課上盡管教師對此反復講解,多次示範,仍有不少學生對動作的變化和完成動作的時機、過程看不清,不得要領,難以掌握。所以在課下老師把教學錄像或者課件放在校園網上,如果沒有可以建立QQ空間,建立QQ群,用電腦flash動畫,將復雜的動作設計成完整動作、慢動作、單個動作進行播放和講解,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學生就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和flash動畫,對學習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進而去練習、實踐,使運動技術動作得到更快、更好的掌握,在較短的課堂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留言,特別是課上沒有看清楚又沒來的及向老師請教的同學。大家暢所欲言,你提出的問題可能就是我也遇到的問題,解決了我的問題也許也解決了你的問題。比較全面的讓學生得到掌握和提高;同時學生把學習效果。掌握情況及時的反饋給老師,老師也能夠即時的了解學生身體水平,接受能夠,體能狀態,為今後教學安排提供有力依據;及時給老師提出要求和建議,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組織方法,教學方法的不當之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一切為了學生的主體思想,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和提高。
四. 交流總結
在博客或者是論壇上談談自己的教學心得,經驗教訓,不足的地方是如何改進提高?達到什麼樣的教學效果?等等。跟同仁們進行交流,實施協作式學習策略,為學習者提供相對問題的多種不同觀點的比較、分析和思考的條件,深化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為以後教學積累經驗和教訓,避免走彎路,也為後學者提供參考和依據。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認為運用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既是一種手段,又是一種藝術。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將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合理組合、靈活運用,整合資源,並注意學練結合、思研相融,去繁雜留精煉,變單一為豐富。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安排提問式的答辯和學生模仿式的練習。做到學中有練,練中有學。使學生在獲得新的感性認識的同時,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把理論學習研究和實際練習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體育知識概念,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❸ 在體育教學中如何自主教學
《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運用》
近年來,隨著科技的進步,生活節奏加快,各方面的競爭也日趨激烈,這就要求人們要有良好的心態、健美的體魄、文雅大方的舉止。而強健的體魄是適應這一節奏的重要條件這之一,小學階段是人成長過程中重要的階段,因此提高學生的體育素質,顯得尤為重要。
1.小學體育教學的現狀
多年來,小學體育課特別是農村小學體育課,從領導、老師、家長、學生都視其為「豆芽課」,認為可上可不上,誰都可上。到了期末,隨便打個成績就了事大吉,這些都嚴重阻礙了素質教育的實施.。
在現有的小學體育教學中,過多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的發揮,教學效果也偏重於學會了某個技術動作,學生在一個動作接一個動作的學習和練習中,沒有思考、探索問題的餘地,學習的氣氛沉悶,學生的主體性很難得到體現。主動學習的積極性難以發揮。教學過程展現是學生在教師指揮下被動地練習、熟記、接受的過程,這與主體性發展教育的精神是不相符的,同時在一定的程度上制約了教學的改革和學生的發展。
2.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內容單一,缺乏系統性
教材中涵蓋的內容很多,有跑跳投、足籃排等等,但是真正能在課堂中出現的內容並不多。由於考慮到學生的安全,學校器材設備等原因,很多教學的內容並不能真正的走進學生的課堂。學生接觸到的更多還是跑步、跳繩、立定跳遠等一些對場地器材要求不高,安全系數又是相對較高的運動項目。這樣一來學生接觸到的更多的是傳統的老項目,一些新興有趣的項目就與學生失之交臂,並且很多學生因為教師所教的內容不夠新穎而失去學習的興趣和參與體育課的積極性。
(2)教學方法單調,缺少靈活性
教學中採用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強調以教師傳授為主導,忽略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和學生個體間的能力差異,以致常出現「教者發令,學者強應」的局面。現行的小學體育教學幾乎是統一的教學模式,一班學生在教師的帶領下把要學習的動作傳授給學生,學生也只局限於模仿、記、練的學習方式,這樣一來無助於學生思考、判斷等多種能力的培養,更談不上創造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
(3) 考核內容與方式片面,缺乏全面性
傳統小學體育模式的體育成績評定只根據學生完成規定動作的熟練程度和動作感覺好壞進行評分。這種考核方式只片面考查了學生再現模仿能力,而沒有全方位地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而我們現行的教學評價只考慮到了效果的評定,卻忽略了學生個性發展過程的評價、進步度的評價,因而難免會損傷一些學生的自尊、自信,同時對另一部分學生的潛能也不可能得到盡情的發揮,大大壓抑了學生的積極性。
3.自主教學模式的必然性和優越性
以上分析表明,自主教學模式不僅使體育教學內容更加充實,教學方法靈活多變,考核方式客觀全面;而且能夠進一步挖掘教學的內在潛力,打破傳統的傳習式教學模式,充分培養學生的能力,發展學生個性方面的特殊功能。
自主教學模式在使學生掌握技術與理論知識的同時,更加註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有利於培養學生能力。a.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自主教學模式明確強調了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教學目標,循序漸進地組織學生進行學習。教師的有意培養,學生自主實踐和考核的強化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b.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自主教學模式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它要求學生把所學的技術和理論應用於實踐,這就促進學生更認真學習,並通過實踐檢驗自己對運動技術和理論的撐握程度,提高創新實踐能力。c.有利於培養學生掌握運動技能與體育知識的能力,自主教學模式以自我設計為依託,以自主學習為重點,強化了學生自我學習的意識,同時使學生提高了掌握技術、掌握知識的能力。
4.自主教學模式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具體運用的建議
(1) 提升教師素質,促進自主教學模式的影響
作為教育者,要改變過去「封閉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能讓學生僅僅只停留在機械的模仿上,通過啟發誘導,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引發課後效應及終身效應。教學設計各部分銜接緊湊有序,有足夠的時間給學生提供自由思考和獨立探索。教師要善於利用表情和語言、熱情地鼓勵學生質疑,勇於發表不同意見,同時充分尊重學生樹立自信,從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
(2) 教學中增加自學時間,培養創新能力
給學生充分自學的時間,讓協調性好、學動作快的同學去教相對較差的學生,相互糾錯,使他們在互幫互學的氛圍內,充分調動主觀能動性,使得體育課變得更加生動有趣。學習過程的實踐要實現師生積極、有效和高質量的多項互動,使體育學習過程真正呈現出動態生成的創新性質、達到促進學生身心共同發展的目標。
(3) 創設自我表現機會, 體驗成功之感
在教學中,根據教學任務的不同,學生的個性差異,採用的教學方式也就不同,如講授、帶領、討論分析、分組學習等,使接受、練習的學習和體驗探究,解決糾錯的學習方式結合起來,為每個學生創造表現的機會,讓學生在多種學習交往形成中,學會觀察、分析、交流、協作、展現與分享,不斷獲得成功的體驗。
(4) 優化評價方式,促進自主教學模式發展
新的評價標准從多元化角度出發,加強對過程目標的評價,在不同時期設定分段的教學目標,通過一步步實現階段性目標的評價來完成對終結性教學目標的評價。還可以擴大評價內容,從多方位多角度地對學生的體育興趣、體育動機、體育能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盡量減少因先天素質的差異而導致的不公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積極性。
結論
選擇先進的、切實可行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是完成小學體育教學任務和提高教學效果的保證條件。而自主教學模式就對教學有很大的幫助,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進一步拓寬了體育教學的教育功能,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基礎上,注重培養學生的開拓創新精神,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
❹ 大學體育教學內容為什麼具有較強的成人化
論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
呂成龍
(東北石油大學秦皇島分校,河北 秦皇島 066004)
摘 要:隨著教育領域不斷推出新的教學觀念,很多創新的教學意識被應用到實際教學當中.面對新形勢下的體育教學,除了具備最基本的教育教學作用和培養學生全方面素質的作用之外,還存在一些不足.高校體育教學依然存在教材內容不合理、教學模式較單調、教學與生活脫節和教學改革不徹底等問題.對此,本文結合實際,在深入分析探討的基礎上,提出了完善體育教學體系,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建立質量評價機制,加強師資隊伍建設等對策措施.爭取從多方面強化入手,最終實現高校體育教學效果實現整體提升的根本目的.
關鍵詞:高校;體育教學;存在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260X(2013)02-0175-02
體育教學作為高校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培養全面發展人才的重要舉措.它除了具備基本的強化學生身體素質,完成素質教育根本教學任務的工作之外,還承擔著強化大學生心裡構建,完善學生個性心理,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根本目的.雖然目前我國教育領域的體育教學水平呈現整體提升的態勢,但是,在大環境下卻也有著一些不夠理想的內容.目前我國一些高校體育教學的質量、效率及水平相對比較滯後,教學效果和水平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實際的發展需求和學校的教育提升目標.因此,正確認識高校體育教學的現狀,努力探索一條符合高校體育教學的發展路子,意義及作用就極其重要和關鍵了.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依然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高校體育教學活動的開展.對此,筆者結合實際,在深入分析探討的基礎上,提出有效的對策與措施.
1 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問題
1.1 教材內容不合理
在一些高校體育教學中,依然存在著成人化、競技化等過度的不良傾向.這樣,大大降低了大學生對體育教學的興趣,並阻礙了他們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主動性,對於大學生自身的個性發展也顯得更為不利.因此,這要求我們在設置高校體育教材及內容時,要以大學生的基本需求為導向,努力追求高校體育教材及內容的完整化和系統化.
1.2 教學模式較單調
在現階段,我國高校體育教學的模式,就是把學生放於了被動的位置,而且過分強調了教師的權威行,僅僅把學生當作了受教育的被動地位.此外,把高校體育教學理解為教師對學生的引得作用.學生只能一味服從和接受.這樣,必然極大制約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也忽視了教師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
1.3 教學與生活脫節
長期以來,體育教學都被視為了高校教學任務之一.從總體上來看,高校體育教學為相對封閉、較為單一的體育教學模式及方法.這樣一來,就必然導致了體育教學活動同學生日常生活相互脫節.且對於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激發對體育教學的興趣等,都有著較大的差距.
1.4 教學改革不徹底
經過近年來的發展,我國已逐步建立了一整套較為完善的體育教學體系.但是,隨著新形勢的發展變化,必然使得現有的體育教學體系已不能滿足高校體育教學的實際需要了.而在體育教學改革過程中,因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觀念的束縛,在科學理論、評估手段和教學模式等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與不足,也缺乏長期培養學生體育能力的體系.
2 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的解決對策與措施
2.1 完善體育教學體系
完善體育教學體系,就要打破傳統的思想、觀念的束縛,以學生全面發展為出發點,努力
❺ 體育簡教學的核心內容是什麼 1, 教學環境 2,師資力量3,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
一、體育教學設計的概念
體育教學設計,亦稱體育教學系統設計,是面向體育教學系統,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一種特殊的設計活動。它既具有設計的一般性質,又必須遵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引起、維持、促進學生體育學習的所有行為方式。體育教師的主要行為包括教師的示範、師生對話與指導,輔助行為包括激發動機、期望效應、課堂交流和課堂管理等。體育教師通過這些行為活動,在課堂上有計劃、有組織、有目的地使學生獲得體育知識、技能,形成道德品質和世界觀,發展智力和個性。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在實施教學前,體育教師要對教學行為進行周密的思考和安排,考慮教什麼,如何教,要達到什麼要求等,也就是說必須對體育教學活動進行設計。
因此,我們大致可以認為,體育教學設計是指以體育專業理論 (運動人體科學的基礎理論、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等)以及學習理論、傳播理論、教學媒體論等相關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體育教學問題,確定體育教學目標、設計解決體育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系統化計劃過程。它不是力求發現客觀存在的尚不為人知的體育教學規律,而是運用已知的體育教學規律去創造性地解決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事實上,有事業心的體育教師為了追求教學的效果和效率,都在自覺不自覺地進行著體育教學設計工作,但這種設計往往受到教師自身的教學經驗、知識水平、傳統習慣、工作環境等因素的限制,所以它是一種經驗式的體育教學設計。
現代教育技術意義上的體育教學設計本質上是一個分析體育教學問題,構建解決方案,並對該方案進行預試、評價和修改,為體育教學最優化創造條件的過程,形式上是一套進行系統化計劃的具體工作步驟和程序,其實際成果是經過驗證的各個層次的體育教學系統實施方案,包括體育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學進度、教學方案和為實現一定體育教學目標所需的整套教材 (印刷的或視聽的)以及學習指導、教師用書等。
二、體育教學設計的特點
體育教學設計與體育教學論、體育教學法、教師的教案既有區別又有聯系。體育教學論是研究體育教學一般規律的科學,它的研究對象包括體育教學在整個體育教學活動中的地位和作用、體育教學的目的和任務、體育教學過程、體育教學原則、體育教學內容、體育教學手段和方法、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以及教學效果或學習成績的檢查和評定等。體育教學論注重理論探討,它是應用性的理論科學,對體育教學設計具有直接的指導作用,而體育教學設計注重研究具體的實施和操作方法。
體育教學法包括一般教學法和專項教學法。一般教學法研究各門術科共同的教學任務、過程、原則、方法、組織形式等;專項教學法則分術科專項進行研究,突出各術科自身專項教學的特點。體育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對體育教學的方法展開細致和深入的研究;而專項教學法為各門具體術科的教學設計提供了理論依據。
體育課教案是以課時為單位設計的實際教學實施方案,是體育課堂教學活動的重要依據。通常包括班級、術科項目、上課時間、課的類型、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內容、時間分配、教學媒體的使用等。教案是體育教學設計的具體產物之一,是體育教學設計指導體育教學過程的具體體現。教案主要考慮的是「教」的方案,而不是 「學」的方案。體育教學設計也關注 「學」的方案,它並不僅僅局限於得出一套針對某一體育教學內容的教案,它需要對教與學的各個方面進行系統分析,提出教學方案,並不斷修正方案,是一個連續的、不斷改進和提高的過程。
就體育教學設計工作本身來說,它具有系統性、靈活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等特點。
體育教學設計的系統性,要求其在分析論證所存在的教學問題的基礎上設定目標,然後密切圍繞既定目標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從而保證了 「目標、策略、評價」三者的一致性。體育教學設計從體育教學系統的整體功能出發,在工作程序上,往往不是先完成一步再開始下一步的,而是不斷往復、相互補充,綜合考慮教師、學生、教材、媒體、評價等各個方面在體育教學中的地位與作用,使之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提高整體效應,保證其設計整體上的系統性,達到體育教學效果的最優化。
雖然體育教學設計過程具有一定的模式,需要按照既定的流程進行,但體育教學設計的實際工作往往不一定按照流程圖所表現的線性程序開展。有時候,沒有必要或不可能完成所有的工作步驟。例如,學習需要分析是體育教學設計過程模式中一個重要的教學設計環節。但我國中小學體育教學屬於基礎教育,由國家教育決策部門統一制定 《體育 (與健康)》課程標准,因此,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設計,就不需要再到社會上去進行對學習需要的分析論證工作。所以,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我們應根據不同的情況和要求,靈活地決定從何處著手工作,重點解決哪些環節中的問題,略去一些不必要開展或無法開展的工作步驟,因地制宜地進行體育教學設計。
體育教學設計是一門科學,科學的真諦在於求真。體育教學設計是在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體育保健學、運動生物化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等體育專業理論以及教育傳播理論、教學媒體理論和教學評價理論的指導下,根據學和教的基本規律,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徵,建立起的合理的體育教學目標、內容、方法的策略體系。科學地運用系統方法可以對各個體育教學要素及其聯系進行分析和策劃。
體育教學設計是一門藝術,藝術的生命在於創造。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的過程中,要根據教材、學生的不同特點,不同的教學環境條件,發揮個人的智慧,進行創造性的勞動。藝術具有豐富的審美價值,一份好的體育教學設計方案,既新穎獨特、別具匠心,又層次清晰、富有成效,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設計是系統性、靈活性、科學性和藝術性的高度統一和完美結合,我們既要以科學的理論指導體育教學設計,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設計的科學化水平,又要發揮體育教學設計的藝術特色,不斷進行體育教學藝術的創造,力爭使體育教學設計達到完美的境界。
❻ 體育教學過程分為哪幾個階段
體育教學中的反思
在教學中進行反思,即及時、主動地在教學過程實施中的反思,這種反思能使課堂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手段以及目標達成的效果。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組織教學方法,做到教學靈活,巧妙調控,使課堂效果達到最佳。
1.學生在課中的參與
學生是課堂中的主體,是以一定的參與度做保證的,學生沒有參與或少參與,就算不上「主體」了。學生的參與狀態,既要看參與的廣度,又要看參與的深度。就廣度而言,學生是否全面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是否參與了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就深度而言,學生是主動的、積極的,還是被動的、應付的。
2.學生在課中的交流
交流是培養學生友好往來,合作精神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為主體的具體體現。課堂中,教師只有創設民主、和諧、平等和寬松的學習氛圍,才能讓學生感到自己在這個環境中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的,可以與教師、同學之間進行平等對話的。教學中我常用「隨機式」的分組方法進行交流,這有利於學生的個性發揮,但由於素質的差異不能進行很好的交流;於是可以用「朋友式」的組合方式進行合作學習,這有利於學生相互學習、相互促進,交流的氣氛相當濃厚,學生的個性更能無拘無束的發揮。因為他們是朋友,從而也促進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減少了個體的差異,因為他們為了這個合作體進行互助,使自己的這個合作小組能全面發展和提高。在變向運球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朋友式」交流,合作式的學習,發現許多變向運球的方法是豐富多彩的。
3.學生的目標達成
在課堂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有無切實掌握動作技術,並將所學的技術納入自己原有的技術中融會貫通。同時還要關注在目標的達成過程中是否積極主動的投入,是否熟練地掌握和運用,在致力於面向全體的同時,是否能讓素質好的「吃得飽」,讓慢生「吃得了」。讓每個學生學有所得,各得其所。本節課以「變向」為主線,讓學生在相互「追逐」的游戲中獲得身體變向的腳步動作。然後結合籃球運球追逐,讓學生自定目標,在目標的統領下合作學習,分別達成自己的目標,這樣就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同樣也體驗到了成功的樂趣,從而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了發展。
體育教學後反思
課堂教學都是在教學後的評價反思、反饋糾正中得以升華,反思取「好壞」,得「揚棄」,求「糾正」,促「提高」。是找出原因和解決問題的捷徑,是實踐經驗的系統化、理論化過程。
1.成功的經驗
它可以是教學設計的奇思妙想,靈機一動;也可以是教學方法的精心安排,巧妙之舉;更可以是師生交流的精彩的對話……這些成功的教學經驗值得以後的借鑒。本課最成功之處就是在運球中利用了「相互追逐」的游戲;在游戲中體驗身體的變向,體驗腳步的移動,為延伸到本課的重點、難點伏下美好一筆。
2.失敗的教訓
再好的教學方法在實施過程中也有節外生枝的,可怕的是沒有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沒有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那麼在今後的教學中要更上一層樓很困難,只有吸取教訓,總結、反思失敗的原因,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才能使我們的教學再接再厲。在變向運球的教學中,一味的講究「變向」,而忽視了學生帶球的變向,所以在協調能力較差的學生展示時,球是變向了,身體沒有及時變向,發現自己沒有深入到這一層次的學生中去。因而這部分學生對自己的目標達成是不理想的。
3.教學的應變
課堂
教學中,隨著基本部分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種「做法」要比自己平時想的高明得多。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的,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後悔莫及。
4.教案的修正
課上完後,靜心沉思:除了上述提到過的問題以外,組織教學方法還有何新招?教法、學法上有哪些創新?易發生的誤區有沒有突破?引導是否得當?練習是否到位?體現了哪些教學規律?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整合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其它內容時應如何處理,並記錄下來,可成為今後教學的豐富素材。
總之,教師在進行教學後反思時要及時做好筆記。教學的探索創新不是一兩天就能完成的。要做到常思常想,常想才能常新,善於捕捉靈感的火花,勤於動筆。同時還要經常學習教育理論,積累教學資料,以便更好地指導自己的教學實踐。把自己磨煉成適應新課程改革的科研型教師。
❼ 體育教學設計的結構要素有哪些
系統論認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作為各種各樣的系統而存在的。系統方法是運用系統科學的觀點,研究和處理復雜的系統問題而形成的方法,即按照事物本身的系統性,把對象放在系統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①。體育教學本身就是一個系統,體育教學設計中的系統方法,是在系統科學和體育教學實踐的基礎上產生的,是指導體育教學實踐和體育教學設計活動的一般方法。它是由多種變數因素構成的。這些因素涉及到學生主體的需要,主體的學習特徵,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的確定,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活動的組織等等,它們互相聯系,互相依賴,形成一定的結構,構成一個有機的整體。這是我們對體育教學系統已有的基本共識。因此,體育教學設計的系統思想就是要求在進行具體設計時,必須從系統論的角度出發,在現代體育教育思想的指導下,全面分析體育教學系統中的各組成要素,對整個系統的結構和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組合,力求使各組成因素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朝向特定的目標,達成最理想的整體功能。 系統科學方法為體育教學設計提供了具體分析決策的操作過程和操作方法。它大體上分為三個階段,即系統分析、系統決策和系統評價。在系統分析階段,通過系統分析技術,確定問題的需求和系統的功能、目標;在系統決策階段,通過方案優選技術,考慮環境等約束條件,優選解決問題的策略;在系統評價階段,通過評價調試技術,實行方案,鑒定方案的有效性,進而完善已有方案。運用系統方法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應遵循下面三個原則: (1)整體性原則 它要求把體育教學設計作為一個整體加以考慮,不能只著眼於各個要素的分析和設計,或各個要素形式上的結合,應從整體與要素、要素與要素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以及從系統與外部環境的制約關系中,去揭示體育教學設計的特徵與規律。例如,處理好學習需要與學生特徵、體育教學內容與體育教學策略、體育教學目標與體育教學評價、體育教學環境與體育教學媒體等要素和要素的相關性、制約性,使系統的整體功能大於系統中各要素的功能之和。 (2)動態性原則 體育教學設計的對象是體育教學系統,這是一個有序的動態系統。體育教學系統的有序性表現為體育教學過程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關系是有序的;體育教學系統的動態性表現為體育教學過程處於不斷的運動和發展之中。體育教學系統設計應充分考慮體育教學系統的有序性、動態性的特點,在體育教學設計和體育教學過程中引入評價和反饋機制,對過程實施有效的調控,這些是有效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重要保證。 (3)最優化原則 最優化是指系統功能的最優化,它是體育教學系統設計的基本目標。為此,在進行體育教學設計時,應從整體最優化的目標出發,使體育教學過程的每一個要素、每一局部過程和每一環節都置於系統的整體設計之中,以協同實現體育教學設計整體功能的最優化,而且要特別注意要素之間結構和功能的相互匹配,這樣才能設計出最優的體育教學方案,使體育教學達到預期效果。發表評論
❽ 體育教學中的四大要素是什麼
體育教學體系包括四大要素: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環境。
而在這四大要素中,教師又是重中之重,體育教師的教學是指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依據教學理論,運用專業知識及教學經驗,促進學生掌握基本知識、基本技術、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學行為方式。
根據體育課教學行為方式和體育教學特點,體育教師的教學技巧應包括導入、講解、動作示範、教學組織、人體語言、診斷糾正錯誤、結束、教學設計等基本技巧。
一、導入技巧
導入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在一個新的教學內容或上課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學習狀態的行為方式。其作用在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習興趣。
明確學習目的、要求,使學生在學習新課的一開始就有一個良好的學習境界,為整個教學過程創造良好的開端。體育教學沒有固定的形式,一堂課如何開頭也沒有固定的方法,但體育教學多採用以下幾種導入形式:
1、直接導入。這是體育教學中常用的一種導入方式。即上課後,教師開門見山地宣布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任務和基本要求,讓學生直接進入學習狀態。
2、示範或直觀演示導入。教師首先讓學生觀察教師做示範或技術動作掛圖,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從學生的觀察中及時恰如其分地提出問題,為授課內容做好准備。
3、提問式導入。教師結合教學內容,根據學生掌握的體育知識或技術動作的情況,先向學生提出有關問題,通過提問或回答導入新課。
導入是整個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直接影響學生的情緒和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必須掌握導入的基本技巧。
二、講解技巧
講解技巧是指體育教師利用語言引導學生理解動作,形成概念,掌握要領的教學行為。教師要提高講解技巧,就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講解准備要充分,要認真分析講解的內容,明確講解的重點和關鍵,講解重點和難點時要加以提示或停頓;
2、講解過程要條理清楚、邏輯嚴密、結構完整、層次分明;
3、講解針對性要強,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興趣、認識能力進行講解;
4、注意語言技巧的運用,如語速適當、語音清晰、語言簡練、生動有趣、語調親切、抑揚動聽、音量適中、富有變化;
5、注意講解與示範技巧合理配合;
6、注意人體語言機能的運用,以引起學生注意,並提高記憶效果。
體育教學的基本特點:
體育教學的對象是學生,體育教學效果要在學生身上體現出來。學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體育教學的每一個構思和步驟,將直接影響學生成長。
一個對的教學效果在學生身上的體現,不僅是外在肌肉的力量和肌肉線條的流暢,骨骼的完善發育,內臟器官的健全。
而且也包括整體的勻稱、協調發展,並且是按照生長發育的先後有序而全面地發展。體育教學內外合一的健身系統性,體現了身體發育的有序性和全面性。
1、有序性
表現在學生身體形態發展的「序」和身體主要器官發展的「序」。
2、全面性
體育教學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其健康水平的過程,不僅具有使學生精力充沛、順利完成各項學習任務,而且具有奠定終身體質基礎、延年益壽和提高民族素質的長期效益。
❾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應如何將教學過程進行優化
體育教學教育過程最優化的方案,並在實施有效教學的層面上給出了進行教學設計的一般程序:
根據體育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根據內容確定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選定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注重教學重點與難點的把握,從學習的進步幅度與學習效果來全面實施教學評價,以達成教學目標
❿ 體育教學中如何選擇教學內容
一、 選擇體育教學內容的基本原則
2001年月教育部頒發的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實驗稿)明確提出:
「根據各個學習領域的領域目標和水平目標,以及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基本理念,教學內容的選擇要符合以下要求:
(1) 符合學生身心發展、年齡與性別特徵;
(2) 運動形式活潑,能夠激發學習興趣;
(3) 具有健身性、知識性和科學性;
(4) 對增強體能、增進健康有較強的實效性;
(5) 簡單易行。
為了適應學生的身心特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對一些競技運動項目進行適當的改造,如簡化規則、降低難度等。同時,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課堂教學中引入一些學生喜愛的新興運動項目。在少數民族地區或其他有條件的地區,還應該挑選、整理一些民族民間體育活動項目,將其引入課程教學,以便增加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和民族自豪感。」
在「關於確定教學內容時數比例的原則」上《標准》指出:
「《標准》沒有規定各個學習領域內容的時數比例,在制訂教學計劃時,可以根據以下原則來確定教學內容的時數比例。
(1) 實踐性原則
本課程是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主要目的的實踐性課程,要保證絕大多數教學時間用於體育活動實踐。只有讓學生經常參與體育活動,他們的身體才能得到很好的發展,心理健康水上和社會適應能力才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要避免用過多時間在課堂上給學生講授體育與健康知識的現象。在充分保證體育實踐課的前提下,也可以安排一定時數的室內教學來講授體育與健康的有關知識。
(2) 靈活性原則
應按照教學內容的性質、作用和難易程度進行安排教學時數,並根據學生達成學習目標的狀況,及時調整教學時數和進度。
(3) 綜合性原則
每一堂課的教學都應指向多種教學目標。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運動技能和知識的掌握,更要關注學生的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教師應創設一些專門的情景,以保證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兩個方面具體目標的實現。」
在「教學內容的組合和搭配」上《標准》指出:
「體育與健康課的教學,可採用教學單元的形式進行。特別是在(1~6)年級的低、中年級,主要是打好體能基礎,可採用復式單元進行教學,即一個單元可採用兩項以上的教學內容。7年級以上可多採用單一教學單元進行教學,即一個單元一個教學內容,這樣有利於集中時間,使學生較全面地掌握運動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