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發揮體育的思政功能對教育團隊的要求
一、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1.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進一步推動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思想政治教育進教材、進課堂、進大學生頭腦工作,要聯系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聯系大學生的思想實際,把傳授知識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結合起來,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結合起來,切實改革教學內容,改進教學方法,改善教學手段。
2.形勢政策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和途徑。要建立大學生形勢政策報告會制度,定期編寫形勢政策教育宣講提綱,建立形勢政策教育資源庫。國家機關和地方黨政負責人要經常為大學生作形勢報告。學校要緊密結合國際國內形勢變化和學生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制定形勢政策教育教學計劃,認真組織實施。
二、努力拓展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徑
1.深入開展社會實踐。高等學校要把社會實踐納入學校教學總體規劃和教學大綱,規定學時和學分,提供必要經費。積極探索和建立社會實踐與專業學習相結合、與服務社會相結合、與勤工助學相結合、與擇業就業相結合、與創新創業相結合的管理體制,增強社會實踐活動的效果,培養大學生的勞動觀念和職業道德。
2.大力建設校園文化。校園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要建設體現社會主義特點、時代特徵和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形成優良的校風、教風和學風。大力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開展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學術、科技、體育、藝術和娛樂活動,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要善於結合傳統節慶日、重大事件和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開展特色鮮明、吸引力強的主題教育活動。重視校園人文環境和自然環境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設施,建設好大學生活動中心。加強校報、校刊、校內廣播電視和學校出版社的建設,加強哲學社會科學研討會、報告會、講座的管理,絕不給錯誤觀點和言論提供傳播渠道。堅決抵制各種有害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對大學生的侵蝕和影響。禁止在學校傳播宗教。
3.主動佔領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新陣地。要全面加強校園網的建設,使網路成為弘揚主旋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用校園網為大學生學習、生活提供服務,對大學生進行教育和引導,不斷拓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間。要建設好融思想性、知識性、趣味性、服務性於一體的主題教育網站和網頁,積極開展生動活潑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形成網上網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三、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1.發揮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做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等學校黨組織要高度重視學生黨員發展工作,堅持標准,保證質量,把優秀大學生吸納到黨的隊伍中來。對入黨積極分子要注重早期培養,加強制度建設,嚴格發展程序,進行系統的黨的知識教育和實踐鍛煉。對大學生黨員要加強黨員先進性教育,使他們嚴格要求自己,提高黨性修養,充分發揮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幹帶頭作用和先鋒模範作用。
2.發揮共青團和學生組織作用,推進大學生思政教育。共青團是黨領導下的先進青年的群眾組織,是黨的助手和後備軍,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學校團組織要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突出位置,充分發揮在教育、團結和聯系大學生方面的優勢,竭誠為大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要全面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要加強對優秀團員的培養,認真做好推薦優秀共青團員入黨工作。要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加強團的建設作為高等學校黨建的重要任務。要切實加強團的組織建設,選拔優秀青年黨員教師做團的工作,保證高校共青團組織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要把團幹部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培養、鍛煉和輸送工作。
四、大力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
1.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保證。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主體是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負責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協調、實施;思想政治理論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根據學科和課程的內容、特點,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理論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人文素質教育.所有從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人員,都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社會責任感,成為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2.完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的選拔、培養和管理機制。按照政治強、業務精、紀律嚴、作風正的要求,堅持專兼結合的原則,研究和制定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隊伍建設的具體意見,吸引更多的優秀教師從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培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專門人才。實施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隊伍人才培養工程,建立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養基地。選拔推薦一批從事政治教育思想的骨幹進一步深造,攻讀思想政治教育相關專業的碩士、博士學位,學成後專職從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採取有效措施,組織參加社會實踐、掛職鍛煉、學習考察等活動,不斷提高他們的工作能力和水平。
五、努力營造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良好社會環境
1.全社會都要關心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支持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宣傳、理論、新聞、文藝、出版等方面要堅持弘揚主旋律,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為大學生提供豐富的精神食糧。要堅持團結穩定鼓勁、正面宣傳為主,反映高等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先進典型和優秀大學生的先進事跡。各類網站要牢牢把握正確導向,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積極開發教育資源,開展形式多樣的網路思想政治教育活動。
2.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為高等學校創建良好的育人環境。要把優化校園周邊環境作為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任務,結合城市改造和社區建設搞好規劃,加強綜合治理。要依法加強對學校周邊的文化、娛樂、商業經營活動的管理,堅決取締干擾學校正常教學、生活秩序的經營性娛樂活動場所,嚴厲打擊各種刑事犯罪活動,及時處理侵害學生合法權益、身心健康的事件和影響學校、社會穩定的事端。要為大學生專業實習和社會實踐創造條件,提供便利。
㈡ 如何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學校的一面鏡子,教師隊伍素質的優劣,是教書育人、教學質量的關鍵。《中共中央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指出,「建立一支足夠數量的、合格而穩定的師資隊伍,是實施義務教育,提高基礎教育水平的根本大計」。 可見教師隊伍建設是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新形勢的要求,也是我們每一所學校,從教書育人的需要出發,必須常抓不懈的工作。就如何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和管理,我僅談一些粗淺的看法。 一、科學管理下的制度化建設 縣教育體育局、鄉鎮教育辦公室是教師隊伍管理的職能部門,每一所學校是教師隊伍管理的直接操作者。我們每一個做管理工作的同志都知道,管理離不開制度,但制度的建立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它必須突出「科學、合理、易行」這三點。所謂科學就是說制訂制度要符合邏輯的嚴密性。一九八七年,為了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唐庄鄉擴大了初中招生規模,所有小學畢業班學生都進入到初中學習。當時該鄉的漫流寨學校、辛庄學校沒有考慮有如此重大的政策性變化,在前針對畢業班教師都有明確制度:每超出基數標准考入初中一名學生獎勵任課教師30元現金。其結果學校與任課教師爭議之後仍不得不按制度兌現,給學校帶來上千元的經濟損失。另外製度中的語言要准確,措詞要得當,界限要具體。比如對教師遲到、早退、曠工的限定:「預備後到校為遲到,上課後到校為曠工,放學之前離校為早退」等等就缺乏邏輯的嚴密性。
制度的合理與否是直接關繫到人心所向的大問題。不論你的出發點有多麼正確,只要你制訂的制度不合理,你就會失去人心,給教師的心理帶來消極的不利影響。每年的教師年終考核,上級規定的程序是:民主測評,量化考核,領導確定等,但個別鄉鎮近兩年來都採用的是鄉質量抽測獲得第一名者為考核優秀,就是說年終考核優秀的教師非考試第一名者莫屬。要知道,平時工作積極的同志,有可能獲得考試成績第一名,但考試成績第一名的教師,並不一定全是平時工作積極的同志。考試成績的高低,它受多方面的因素影響,不可否認踏實肯干是主要因素,但同樣不可否認一個人的教學能力、教學經驗、任教時間、工作量多少這樣的決定因素。
某學校還有這樣一個制度上的例子:學校為了解決教師的茶水問題,決定發茶票讓教師自己買茶。為了節約茶水費開支,學校立下制度:每月茶水不夠的同志自行解決,茶水用不完的同志,所持茶票下月作廢收回。僅僅的「作廢」兩個字,使得制度不盡人意,學校不但沒有收回任何剩餘茶水費,反而還引起了教師普遍的怨言。學校花了錢,反而沒起到任何的積極作用。
要想讓制度極大可能地趨於合理,我們所有的管理人員,就必須時時克服隨意性和主觀性,注意深入到教師中去,讓各項管理制度來源於一線的教師。 制度的「易行性」,簡單地說,就是制度制訂要考慮到行得通、做得到,好操作。這就好比是一隻猴子去摘桃子,它跳幾跳能夠摘得到,那麼它就會繼續摘下去,如果它又跳又蹦仍是摘不到,那麼這只猴肯定會喪氣而放棄。我們對教師制訂制度也是如此,標准不能太低,但也決不能定得太高。結合實際循序漸進,注意給一點小小的刺激,讓同志們通過一定的努
文檔沖億季,好禮樂相隨mini ipad移動硬碟拍立得網路書包
2
力做得到,既有利於個人,又促進了學校的教學工作。這樣的制度才可稱之為「易行」。 過去,某一所學校,學校領導為了保持成績好的榮譽,在制定製度時規定:獲得全鄉第一名獎勵,第二名以後罰款。由於獎勵和罰款沒有餘地,遭到班子成員的一致反對,後改為二名不獎不罰,三名以後罰。雖然留了餘地,但教師們心理壓力仍然很大,他們只好背著沉重的思想包袱,膽戰心驚地去應付全鄉的各類考試。積極性是調動起來了,可這積極性的背後是否「積極」呢?一個單位、一所學校建章立制應當以調動所有人員積極性為前提,以約束規范個人不良行為和工作常規,提高工作效率為目的,這才是制度「易行」的根本所在。 二、要建立和規范教師的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
建立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有助於調動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有助於推動各項工作任務的完成。如何建立和規范競爭機制與激勵機制,應注意以下三個方面: 1、強力推行教師招聘制,教師「挪窩下蛋」。教育的希望在改革,施行教師招聘制應放在首要位置,教師招聘是把教師引向競爭的第一步。改革用人制度,實行能者上,庸者下;啟用具有綜合素質的全能人才,逐步淘汰「單打一」或低素質、低水平的教學人員,是當今社會學校教育新形勢的必然要求。其次,要徹底打亂長期自然形成的教師分布,讓教師「挪窩下蛋」,以增強教師的競爭意識。多少年來,城關鎮教師能進不能出,農村民辦轉正教師長期或終身固守本村學校,這部分相對穩定的教師,長期蹲在一個窩內故步自封,很難了解教育全局和教育改革新形勢,更難形成良好的競爭心態和進取意識。我們很有必要把這部分教師請出窩來,一來讓他們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了解一些新形勢;二來讓他們參加競爭應聘,在內心深處增強一些危機感。不能老讓這部分教師在一個早已蹲臊的窩內一輩子,這樣對己、對學校、對教育都有利。
2、量化目標責任,實行課節工資制。可以說「量化管理」是當今各種各樣管理的最時髦的名詞。而「量化管理」、「課節工資制」類似於南方大多數企業所施行的「計件工資制」。「課節工資制」符合當今「多勞多得,按勞取酬」的社會主義分配原則。學校作為教師參與競爭的平台,就不可能離開各種目標責任的量化。以考核積分的辦法來評判參與競爭的各方,是目標量化管理的重要一環。具體操作環節要充分考慮到要為全體教職工提供公平、公正競爭的機會;要徹底打破「鐵飯碗」、「大鍋飯」「死工資」的陳規;要在「定編定員」的基礎之上,採取競爭上崗;要施行以獎代補。「課節工資制」是解決勞動報酬問題,而「以獎代補」是解決干好乾壞不一樣的問題。兩者之間可以互補,使整個管理工作程序更趨完善合理。 3、要加強領導,落實監控措施。作為教育的主管部門縣教體局和鄉主抓教育的領導有責任和義務擔當教育改革的組織者、指揮者,拿出專題的時間,集中討論研究審批各單位、各學校的改革方案及量化考核細則,在此基礎之上,制訂出台切實可行的監控方案及措施。教師管理模式的改革決不能流於形式,教師的競爭意識亟待強化。 三、要開創教師培訓的新路子
教師的培訓工作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必由之路。針對近幾年來的教師培訓工作,筆者認為應解決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其一是培訓內容單一;其二是形式單一。不能單靠一所進修學校來獨立完成全縣中小學教師的培訓任務,而應充分發揮縣教研室、各鄉鎮成人學校、各中小學校自身的作用。通過影碟播放、觀摩課、優質課等形式必會收到更加良好的效果。這樣既解決了內容單一問題,又解決了形式單一問題,培訓後的教師不但能獲得理論知識上的進步,而又得到了技能水平上的提高。其三是教師培訓只重視了教育理論,業務知識學習,忽視了對教師的職業道德教育,忽視了教師寫作能力的培訓,我們不難想像,一個缺乏職業道德、作文水平低下的教師,絕對不能擔當起教書育人的重任,素質教育更無從談起。這就要求教師培訓的職能部門,統籌規劃,合理安排。要認真解決好各鄉校的教師培訓工作相應的設備、聲像資料缺乏與不足問題,解決好教師職業道德建設問題
㈢ 如何提高教練員 運動員隊伍建設
中學籃球運動的訓練工作是在教練員的指導下,全面發展運動員的身體素質,提高技術戰術水平,推動群眾性籃球活動開展的一項必不可少的措施,是中學生課外體育活動的一項重要組織形式,符合國家體委籃球訓練必須「從小培養、打好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的方針。積極開展中學生籃球業余訓練,有利於提高學校籃球運動水平,推動學校籃球運動的開展,培養體育活動骨幹,活躍學校的文化生活,促進學校精神文明建設,更好地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保衛者。
一、中學籃球隊的組建與管理
中學籃球隊的組建工作一般可採取推薦和選拔的方法進行。有條件的學校可按年級或班級比賽逐級進行選拔,除注意選出思想好、學習好、有一定籃球基礎的學生進入校代表隊外,選拔時還應注意下列基本條件:
(1)身體形態:宜選身材高大,體型勻稱,腿長臂長,肩寬腰細,腳大足弓深為好。
(2)身體機能:要求身體健康,心肺機能良好,能吃苦耐勞。
(3)身體素質:要求能在短時間內充分發揮身體各部分潛力,如反應速度、爆發力、靈活性和關節柔韌性要好。
(4)技術基礎:這是選拔隊員的重要條件之一。可以通過測試隊員運球、投籃、傳接球及防守等技術水平,觀察、評估其反應能力和協調性,動作的規范化程度以及配合意識、球感等。初中學生年齡尚小,技術基礎的要求應與高中學生有所不同。
(5)心理素質:心理素質是指在智力活動中和在個性心理行為上反應出來的反射能力。如對空間動覺方位和距離的准確判斷,位置選擇性好。
經選拔的隊員名單應張榜公布,以引起學校重視和激發隊員的責任感和榮譽感。在公布前還應徵求班主任和學校領導意見,以得到他們的支持和幫助。
學校籃球隊成立後,應列入學校教務管理、後勤管理和學校整體目標管理之中,在體育教研組具體指導下進行日常訓練與管理。要加強組織領導,選派好教練員,除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和加強思想品德教育外,學校籃球隊管理關鍵在「三落實」:
(1)人員組織落實:除籃球隊隊員與教練員名單要落實外,日常訓練、比賽與管理應在體育組具體領導下進行,應請學校明確一名副校長分管,以協調教務與總務及行政的關系,便於順利開展工作。
(2)訓練比賽落實:籃球隊的訓練與比賽應按訓練計劃安排落實。制定好每學期、每周、每節課的訓練與比賽計劃。要有周密、固定的訓練時間與場地,並保證訓練時教練員與隊員都能到位。因為籃球是集體項目,隊員之間必須經過較長時間的配合才能達到默契。訓練時若人員不保證,鬆鬆垮垮,則影響訓練計劃的完成和全隊水平的提高。
(3)必要的經費、器材要落實:這里主要是指教練員與隊員的必要補助費和比賽服裝及一些交通費和球等。如不注意解決,則可能影響球隊訓練的積極性,也給管理工作帶來困難。
二、中學籃球隊訓練任務與內容
中學籃球業余訓練是整個運動訓練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是我國三級訓練體制中的初級訓練形式。運動訓練的根本目的,在於充分發揮運動員的生理、心理潛力,提高運動水平,創造優異專項運動成績。但是中學籃球隊訓練是在業余時間進行的,學生必須努力完成教育部門頒發的各科教學計劃,並在上好體育課,完成體育教學任務的同對,在課余時間完成訓練任務。因此,根據中學體育教學的總任務和中學業余訓練的特點,中學籃球隊訓練的基本任務是:
(1)加強身體訓練,全面發展身體素質,促進正常發育,增強體質,提高機體能力。
(2)學習和掌握籃球運動的基礎知識、技術和戰術,提高運用能力,不斷提高籃球運動水平。
(3)為高一級的運動隊和專門學校培養輸送後備人才,為籃球運動的普及與提高培養優秀骨幹。
(4)進行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教育,使運動員從小樹立為集體爭光的榮譽感,培養優良的作風和堅強的意志品質。
實現中學籃球訓練任務,必須有明確的訓練內容與要求。訓練內容的選擇應根據學校業余訓練大綱的規定,籃球運動訓練規律和結合中學生實際水平等因素選擇確定,並嚴格在訓練計劃中付之實施。籃球訓練工作要堅決貫徹我國籃球運動「積極主動,勇猛頑強,快速、靈活、全面、准確」的方針。訓練內容包括六個方面:
(1)作風訓練:作風訓練是球隊思想政治建設的重要方面,是運動員精神面貌的反映。要教育隊員為集體而勤學苦練,培養敢於拼搏勇於進取的戰斗作風;訓練中要遵守紀律,團結互助,比賽中要尊重服從裁判,勝不驕、敗不餒。作風訓練要落實到訓練計劃並貫穿到訓練全過程。
(2)身體訓練:身體素質是技術的基礎,必須把身體素質訓練放在重要位置來抓。根據中學生的年齡和生理特點,身體訓練應以提高速度、靈敏和柔韌等素質為主,發展力量和耐力素質為輔,合理安排,保證重點,主輔結合,既要發展一般身體素質,又要結合籃球運動特點發展專項運動素質,還應注意把身體素質訓練與技術訓練有機結合。
(2)技術和戰術訓練:技術是戰術的基礎,要長期不懈地堅持技術訓練。技術訓練要按「全面、實用、准確、熟練」的要求進行。中學生模仿能力強,可塑性大,容易掌握動作,但同時又是穩定性差,易受錯誤動作影響。因此,訓練時要重視技術動作的正確性和要求規范化。
技術訓練應注意基本功和常用技術兩個方面。籃球基本功包括手功、腳功、視野、腰胯和意識五個方面。各種基本功的訓練對掌握技術,運用技能,形成熟練的技巧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常用技術訓練應包括移動、傳接球、運球、投籃、突破和防守等。要確立以快速為中心,以手腳基本功為基礎,以投籃為重點全面訓練的指導思想。
戰術是比賽中攻守對抗的方法。戰術內容多、制約性大,必須結合中學生實際水平出發抓好個人攻守戰術行動和攻守基礎配合為主,結合快攻再到全隊配合。注意培養學生的想像和思維的創造性,提高分析與綜合思維能力,深刻領會籃球運動對抗規律和對規則的理解與運用。
(4)心理素質訓練:心理素質訓練是有意識、有目的地採用一定的手段、方法,對運動員施加影響,以發展其心理品質和調節心理狀態的教育過程。心理素質訓練的方法主要有模擬訓練、自我暗示(自信心)訓練、注意力集中訓練和放鬆訓練等。心理訓練應結合意志品質、情感、作風等進行訓練,同時應注意在重大比賽或重要場次比賽中鍛煉運動員,使之經受實戰考驗,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
(5)智力訓練:智力訓練是在訓練過程中有目的、有計劃地提高運動員智力水平的訓練。現代籃球運動要求運動員具備較高的文化知識和智力水平去認識、掌握籃球運動的規律,從而提高運動技術水平。同時也要求教練員更多地吸取和應用其他科學理論來進行科學化訓練,以提高運動員智能。
智力訓練可採用多種方法進行。如寫訓練日記、訓練心得體會,准備會及賽後總結會的發言,組織專題
㈣ 如何加強區級教研團隊建設,發揮骨幹教師作用
目前,教育行政部門要求學校管理要特別重視兩支隊伍的建設,教研組隊伍建設是其中之一。學校教育教學管理的實踐證明,教研組在學校管理和校園文化建設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對推動學校的發展和變革的作用也顯而易見。從學校管理中,讓我們認識到:教研組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土壤,是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的基地,也是教師專業發展展示的平台。加強教研組建設是構建學校學習型組織的重要環節,並且教研組建設的質量直接影響學校整體教學質量。市區各級相應出台了《加強教研組建設的指導意見》,我校在《意見》的指導下,不斷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增強教研組的有效功能的發揮。
一、 打造魅力教研組長,帶動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教研組建設的基礎內容。
「一個好的教研組長就是一個好的教研組」,在教研組團隊建設的過程中,學校首先重視教研組長建設,著力培養打造一支過得硬的教研組長團隊。學校在教研組長人才的選用上,定位在一定的基礎上,即:教研組長有個人獨特的人格個性魅力、業務水平較高、有一定的凝聚力、有組織號召力和有指導能力等。在教研組長的培養上,堅持可持續發展戰略,通過打造專家型、名師型教研組長,帶動教研組的建設,促進教研組的發展和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升。我校教研組組長在幾年的團隊建設中,專業發展表現較為突出,專業素養提升較為迅速。
1、以校本培訓為依託,促教研組長人格魅力的形成和業務基礎的夯實。
校本培訓是以校為本的方式對教師隊伍或某個團隊進行培訓的最普遍的方式。我校每學期的校本培訓中,都會安排教研組建設內容的版塊。專題的師徳報告、有魅力的教研組長故事會、教研組課堂教學的研討能力展示、先進教研組的經驗交流等主題的教研組建設校本培訓,促進了教研組長的責任意識和角色意識,也促進了教研組長人格魅力的形成。在校本培訓的過程中,教研組長解讀文本的能力、鑽研教材的能力、評講的能力不斷增強,業務基礎得到夯實。
2、以校外培訓為載體,促教研組長專業化的發展和「話語權」的提升。
校外培訓是校本培訓的有效延伸和補充,在教師專業化成長的進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在這個過程中,學校又把教研組的專業化成長放在首位。各類區市及以上的課堂教學研討活動、報告會、交流活動,教研組長首先參與,通過培訓活動開闊視野,了解新的教育信息。2008年5月,學校就組織12名教研組長前往南京參加「現代與經典課堂教學觀摩」活動。組長們在參加校外培訓後反思自己的教學工作,借鑒成功的經驗為我所用,使教研組長自身的業務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教研組長業務水平不斷提升的同時,在教師中的專業化權威意識也不斷增強,當老師們為某個問題展開爭論無結果的時候,教研組長的意見能起到評判的作用,具有可信賴的「話語權」。
3、以專題培訓為契機,促教研組長管理能力的提高和工作技巧的優化。
從教研組長職能需求出發,教研組長除了在教學業務上過得硬外,還應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在開展工作的過程中必須應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在學校的指導下進行教研組常規管理是提高教研組長管理能力的有效方式,專題培訓能更具系統性地讓教研組長更快地成長起來。所以學校能利用各級教研組長專題培訓的契機,選派組長參加培訓,並關注他們培訓的內容、效果,指導他們將所培訓的內容適時地用到本組的管理中。上學期,有4名教研組長先後參加了武漢市教師工作處組織的學科教研組長培訓。本學期,上海方略培訓機構進入我區,與3所學校簽定了培訓計劃和合同,我校也陸續選派組長參加他們教研組的培訓活動。已組織參與的兩期培訓,參與的組長均反映收獲很大。
二、 強化教學流程管理和研究有效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的實效,是教研組建設的關鍵內容。
教研組功能的發揮,能促進教學管理的有效落實。從各項教學流程工作的落實、教學秩序的井然、集體備課互聽互評的研討、學科課題的研究等,又可反觀出教研組建設的成效。在教研組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都深深領悟到「課堂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也是學生在校獲取知識的主陣地。」因此,教研組除了實現好常規教學流程管理的目標,另外視「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研究」作為自身建設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1、抓好教研組常規管理,促進教學流程工作的落實和教學常規的有序。
在學校教學管理部門的組織下,檢查落實好本組成員備、教、改、導、析等常規教學流程工作和完成各項教學任務,是教研組的基本職能之一。學校教務處要求各教研組長每周檢查一次,並在組員的文本上簽章留下檢查橫跡,在教務處下發的記載本上填寫好登記。這樣,組長對本組教師的教學流程工作在「量」的落實上一清二楚,在教研組工作的推進上也可整體調控。教務處在月抽查時,既關注教研組長的檢查,又關注教師個體教學流程工作「質」,適時作出指導。在期中和期末流程檢查後,認真地對教研組和教師個人的教學常規進行總結分析,在教師大會上進行通報,推廣好的做法,指出不足並提出合理化的建議。用這樣的方式督促和激勵各教研組發揮自身職能,加強教研組的建設,保證教學常規的有序。
2、抓實教研組集體備課,為實現有效課堂奠定基礎。
備課是學校教學流程管理中提出的最基礎的環節。備好課也是上好課的前提。課堂教學前的准備工作(備課)是否充分,直接影響教學的質量。因此,集體備課是教研組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
我校幾年前的「集體備課」,以備課時內容為主,在「備」上下工夫,教研組長提前定好時間、內容、主講人,要求主講人在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擬定教學設計,設計時要做到全面,分析出課時教學重點、難點、疑點(易混淆、易錯誤)、交點(前後知識的聯系),其他組員收集與該課時有關的資料。集體備課時,組長還要求大家要與組內課題相結合,能具體解決某一個問題。集體備課後實踐課堂、跟蹤聽課,再集中反思評議教研組集體備課時教學流程的設計和採取的教學手段是否合理等等,研討後再進入課堂實踐。
在單課時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們的教研組形成了相應的模式,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本學期,我校指導教研組嘗試單元整組備課,並形成了一定的操作流程,教研組在執行的過程中,嚴格按照流程進行,具體流程分三個階段:
第一步:准備階段。
分三個環節:教研(備課)組長協調分工,確定單元主備人-------集體初步研究單元重難點及課時分解------主備人依據課標及商討建議,備出教學設計。
第一階段的主要要求有兩點:一是主備人須獨立深入地研究教材,對本單元的教材特點、教學重難點、課時分解等內容進行整組分析,完成課時的教學設計,在實施集體備課階段前兩三天形成初步的研討文本,並分發至本組參備成員閱讀。二是參備人在個體研讀的基礎上,針對文本提出初步的個人修改意見,為集中研討積累素材。
第二步:實施階段。
分四個環節:主備人解讀單元備課,參備人共同研討、交流修改意見-----主備人整理完善備課,形成統一的課堂教學的文本-------課堂中實施經個人修改以後的集體研討制定的教學設計-----結合班級學情和教師個人教學風格,寫好課堂實踐中的個性化修改意見
本階段主要要求有三個方面:一是主備人對備課的解讀,不是宣讀,應是在最短的時間內讓參備人對其呈現的文本有最清晰的認識。二是參備人在集中研討前必須很深入地分析教材、閱讀主備人提供的教學設計文本,並有自己獨特的認識和理解,為集中研討做好充分的准備。三是最後形成的雖是統一的文本,但課堂實施過程中卻是會有差異的,就要求各位實踐課堂的教師對更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提出個性化的修改意見。
第三步:總結階段。
分三個環節:交流課堂教學實施過程,提出個性化的修改意見------商討修改及補充-----形成教學反思
第三階段要達到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主備人在綜合意見的基礎上認真整理,形成較為合理的單元整組分析及課時教學設計,個別環節可吸收不同教師的不同教學方法,形成備選方案,該成果提供給下一輪執教教師借鑒使用。二是教研組(備課組)在每學期結束前,要將本年級各單元的備課研討成果以書面文本和電子文本的形式上交教務處備存。
總之,不論是單課時的還是單元整組的集體備課,都是力求通過集中的「備」,為很好地組織實施課堂教學做准備。
3、加強教研組課堂教學研討,促課堂四十分鍾質量的提高和教師教學技藝的提升。
課備好了,不等於課上好了。教師課堂教學的調控駕馭、執教的技巧和藝術決定著課堂的實效。同時備好的教學設計需通過課堂教學實踐,通過與學生的「對話」,才能驗證其可行性和實效性,我校就是通過多次的互聽互評活動來檢測和不斷調整、優化教學設計的。經過這樣反復的研討修改,強化了課堂上對學生的思維能力、綜合分析能力及對知識的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課堂教學的效果明顯增強了。
我校課堂教學研討的方式有三種:組內的互聽互評、校級觀摩說評以及觀課議評。第一種,組內的互聽互評是大家熟知的方式,也是學校中採用較多、較為普遍的教學研討形式,限於本組成員就本冊教材中的教學內容或開發的校本內容展開研討。
第二種方式校級觀摩評說,是學校教務處安排的學科研討活動,形式為:集中觀摩某教研組提供的課堂教學演示——執教教師說課——其他教師評課。每學期初,教務處就將不同年段不同學科的研討計劃擬定出來,並在學校工作行事歷中標示出來,教研組在教學管理過程中就按計劃實施。這樣的學科課堂教學研討活動,讓各位教師能更清楚地認識本學科教學的側重點和教學規律,並注意到年段教學的銜接,也促進了教研組、教師之間的交流,同時也是團隊集中研討成果和個人教學技藝展示的機會。
第三種課堂教學研討方式就是觀課議評,這種方式的活動面很廣,能促使各位教師上好常規課,對促進教師的專業化發展和大面積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很有幫助。古人雲: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教師專業成長中除專家引領外,同伴互助是有效的成長方式。為了擴大教師之間相互聽課學習的機會,學校本學期引領教研組實施了觀課議評的研討方式。把著力點定位在了課堂教學目標的設置與達成上。首先組建了以教研組長和骨幹教師為主體的「觀課組」。
「觀課組」成員兩人一組,每周均要深入課堂觀課,所觀的課堂是通過抽簽的方式隨機而定。觀課成員按照目標內容要求及觀課評價標准認真觀課,觀課後閱授課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執教教師就「目標的達成」這一主題進行個別的交流研討,並填寫好評價表,於當日上交教務處備存。為增強觀課效果,擴大觀課面,學校鼓勵授課教師本組其他教師也參與和觀課成員一同觀課、研討。通過一學期的活動實踐,讓我們看到教研組研討的氛圍更濃了。在學校管理層面,力圖通過「觀課議評」在更廣泛的層面上提高教師搞好課堂教學的質量和效能意識。下一階段,我們會嘗試增加觀課的「觀測點」,提高觀課組的「觀課頻率」,在此方面進行更多的研究。
在課堂教學過程各環節中,為求得體現理念更新和細節完善,學校還適時邀請市區教研室的專家及特級教師親臨課堂,從實實在在的課堂評點進行延伸拓展式的指導,讓老師們從案例中感悟、反思,不僅視野更開闊了,而且指導實踐在理論上也找到了支撐點和融合點。這樣教師們課堂教學的水平也在原有基礎上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課堂四十分鍾的教學質量自然也會得到落實和提高。
4、教研組開展課題研究,不斷優化課堂教學和推廣教學科研成果。
通過幾年的教研組建設,各教研組會從自身實際出發,藉助一定的教學研究來提升本組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一種方式是「教學問題的研討」,主要是總結課堂,交流各自的做法,提出自己在課堂教學中的困惑,並確定後期的研究方向及任務。低年級語文組教師在口語交際的指導中,普遍認為學生不能自主將話說得完整和有條理,而教師在指導的過程又要避免自身語言過多和提示過細,該組就以此問題的突破作為教學問題進行研究,尋求符合學情的口語交際指導策略。
我們的另一種方式是「專題研究」,大家共同討論擬定專題,進行課題研究。高段語文組擬題「在閱讀教學中如何引導學生感悟」、音樂組擬題「在學唱中激發學生的創編慾望」、體育組擬題「利用校園資源,開發體育校本資源」展開研究等。我們反思,一個課題的研究,教研組帶領老師參與,通過幾年的努力,在研究中積累、在積累中運用、在運用中反思、在反思中成長。課題實質就演化成了教師專業提升的一個載體和平台。所以學校不拒絕任何一個課題的申報,積極調動教研組團隊和教師個人參與課題研究。事實也證明,「運用遷移規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等課題的研究,通過教研組的努力,在各專題研究中積累了很多的經驗,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增強課堂教學的實效性起到了較好的作用。在反復的實踐過程中,無形地將教研組的研討成果推廣了。
三、評選先進教研組,推介優秀團隊典型,是教研組建設的推動手段。
「評選先進」是激勵的手段,對於團隊的建設也不例外。我校每學期都會很慎重地進行先進教研組的評選,並給予物質和精神上的雙重獎勵。評比的過程中,依據標准,注重教研組平時工作的積累和績效。教研組的自評、教研組長的互評推薦、學校的綜合評價,體現了民主集中和公正公平的原則。
學校會安排評選出的先進教研組在全體教師大會上展示建設情況,將優秀的教研組團隊的典型經驗提供給大家學習借鑒。並將最優秀的教研組推薦參加區級、市級的評先。本年度,我校的低段數學組和六年級語文組就通過選拔,參加區的「十佳(先進)」先進教研組(組長)的評比,這是機會,也是榮譽。在推動教研組的建設手段上,我校還將做進一步的研究和嘗試。
我校教研組團隊,通過自身的建設,增強了凝聚力,促進了組內教師專業化的發展,提升了教學的技藝,最終達到了增強教學實效性的目的。學無止境,教學相長,教也無止境,我們將充分調動教研組團隊建設,發揮好教研組團隊功能,致力於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讓教師醉心於課堂教學研究,培育一大批優秀的教師。
㈤ 淺談如何促進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
學校的發展需要一支專業化水平很高的骨幹教師群體,需要優秀的、有自己教育優勢和特色的骨幹教師引領整個教師隊伍的成長。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後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由於教育的動態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立足校本,採用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讀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教師不應是專業發展的「被動的接收器」,教師應是自身發展的積極建構者。「自覺」、「自主」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詞。它具體表現為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與能力,即教師能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自覺地對過去、現在的狀態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與程度做出規劃,並能自主自覺地遵循自己專業發展的目標、計劃、途徑,努力實踐,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發起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才能使教師的成長由自發轉向自覺,由個別轉向群體。可以說沒有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師范院校直接造就出來的,優秀教師都是在工作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必須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尋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資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書籍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當一個教師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非常渴望獲得它們的時候,他就不會放棄任何-個可能通向成功的機會。他會利用、發現、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自覺學習,關注校內外的先進經驗,舉一反三,注意積累自己的實踐歷程並加以理論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說,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是其成長的最關鍵因素。 二、培訓---提升理論修養 一個好的教研組,必須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研組成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以及較強的組織能力。學校各教研組要帶領本組教師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專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養成教師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請進來。所有走出校園培訓的教師回校後必須要在校內上一節匯報型的提高課,這樣不僅使培訓的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還使校內的青年教師開闊了眼界。校內培訓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國內外報刊雜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請教育專家或名師來學校講座。學校要為教研組成員提高業務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廣大教師自覺的參加學歷進修,把理論學習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集體備課---發揮團隊優勢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體備課應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酌情加減、課後反思」的原則。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課本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電腦中;其三,個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能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倡的「三級備課」:即自備、復備、完善。自備,教師分到備課任務後,根據備課要求先行備好教學設計;復備,備課組活動時,由備課教師先行說課,備課組成員就該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見,備課教師根據成員意見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補充教案,使之更為完善,並在教後及時填寫好「教後札記」,完成「教學反思」。 這種方式有三點好處:其一,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其二,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三,集思廣益,「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由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由個人備課向個人與集體合作備課轉變的同時,集體備課還應提倡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由於備課是終身隨時的感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因此集體備課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與思維相結合的教案轉變。 四、集體評課---案例引領式校本培訓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規工作,集體評課也是許多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體評課的教研定位上,是與校本培訓接軌的。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案例引領式的培訓。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每學期要召開幾次全校性的教學研討活動(包括校級評優課、開放日觀摩課、青藍工程匯報課、優秀教師示範課等) ,形成「眾人搭台,一人唱戲,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台。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備課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及「培訓」等形式組織全體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具有指導意義的研討氛圍。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對於每位參與的老師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學習層的教師做課堂實錄的記錄,由資深教師整理、宣講評課稿或案例分析,並盡可能由專家教師提煉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問題和教學困惑,參與的所有老師討論交流。 集體評課應達到以下目標:其一,評出方向。以教學為媒介、課例為載體的集體評課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教學研究的方向;其二,評出進步。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能加快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評出團結。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目前,集體評課還停留在「示範教學---對話反思」的被動式階段。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既要保持側重討論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導老師們開辟包含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課前,先提煉教師真實的教學困惑或問題,帶著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課中,以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教學;課後,選取多方對話、自我反思的話題,力爭引入視頻案例的技術,從而引發教師思維碰撞,提升案例討論的理論水產和教師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嘗試走班---創建更廣泛的交流平台 學校盡管一直推行群體學習、組內教研、校本培訓,但依據班級個體,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師仍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因此,學校要努力為老師搭建一個自主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為老師的教育教學提升、班級管理自我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變的,但是在目前相對封閉的教室里,學生要滿足享受所有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至少是與本年級的所有老師交流的願望都是很難達成的。那麼,學校就要著力為孩子們創建一個「歡迎本年級老師走進我們班」的機會,先滿足孩子們小小的願望,讓他們在與本年級老師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學會適應不同的老師,獲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基於這兩個需要,學校可試行教師走班制。措施可以課改為龍頭,年級為試點,由各課題組的老師們先行做走班實驗;或者由試點老師介紹走班經驗及教訓,然後推廣先進經驗,並建議教研組實施全員走班制。 每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每節課的訓練側重點也不同,每一節走班課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精心設計的,可以說一次走班課就是一次公開課。與不同的老師合作上一次走班課,從學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對不同老師的適應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同時體會到不同老師上課所帶來的新鮮感,滿足了孩子求新求變的願望,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點,對老師的組織教學、教學機制是一次極好的訓練和考驗,提升了老師針對不同的學情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作為走班的施教者,體會到了不同班級的學生思維、學習習慣、語言素養等方面的差異,有助於發現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忽視的問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完成教學後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聽課老師的收獲。作為同年級的聽課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更能發現自己在本班教學、班級管理方面的不足與欠缺。通過走班課,聽課教師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班,而是一個年級、一個整體,從學生、教師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橫向比較,發現的不再是個別的、特殊的現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現象。從而,對年級組的教研水平、團隊共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學校要達到優質資源的共享與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僅僅立足於本教研組的走班嘗試還遠遠不夠。因此,還可以籌劃和實現年級大課走班嘗試、跨年級走班、跨學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實施,就是為了促使老師從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經驗,並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學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規范,離不開教研組和備課組平台的合作交流,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更離不開自身的奉獻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個條件的和諧統一,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㈥ 如何加強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一、努力把教來師培養成優秀人才自。
堅持讓教育者先受教育,不斷加強和改進教師隊伍建設。
一是務實開展培訓工作,「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2019年州級組織線下教師培訓1764人次,選派外出培訓14期、477人次,1萬名教師參加教育信息應用技能培訓。
二是充分發揮「領頭雁」作用,州一中劉江愚、州幼兒園楊曉春、隴川教科中心穆勒滾三位同志入選雲南省萬人計劃「教學名師」,分別成立名校(園)長、名師工作坊(以下統稱名師工作坊)。通過「英才興邊計劃」,建設了27個名師工作坊,其中省級4個,州級23個(2019年增加7個,調整2個),相對固定幫帶培養教師219人(2019年增加75人)。
㈦ 如何更好的將拓展訓練融入到體育教學當中
一、課程的意義
企業飛速發展離不開團隊管理理念,特別是在新的形式下如何把公司的核心理念帶給每一位員工,每一個新領域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共同的價值觀和理想、共同的團隊精神、共同的公司使命,都是成就我們成功事業的基石。相反缺乏團隊協作意識、缺乏核心理念,那團隊就如一團散沙,不能把事業做強做大、同時還會造成人員的流失、整體成本的增加。因此公司的現有員工如何能按公司的規范去做,提高員工的整體管理水平以適合目前企業飛速的發展需要是現今公司的當務之急。那麼在此種情況下,如何加強信任,建立溝通渠道,達成共識,創造團隊凝聚力以滿足現在國際國內協調發展的需要顯得由為重要。
二、課程設計思路:
1.培養積極正向的心態,視困難為挑戰,以及與公司同舟共濟的決心。
2.重新思考與同事的關系,學會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問題。
3.培養執行力和紀律性,服從團隊統一安排,遵守共同的承諾與約定。
4.在挑戰的項目中,學會獨立思考,學會發揮潛能以促進個人能力的突破,創造激情團隊,迎接艱巨挑戰。
〖訓練主題〗熔鑄激情團隊,創造事業輝煌;
三、課程設計架構
戶外拓展體驗式訓練設計
〖訓練主題〗熔鑄激情團隊創建非凡功業
1、學員將以自由組合的方式組建團隊,以使學員與團隊一起經歷困難與挑戰,同時也體驗團隊的運作過程。
2.整個訓練採用團隊競賽的方式進行,以體現緊張、熱烈、競爭的氣氛,體驗團隊領導者的作用,強化訓練效
果。
3.在整個訓練過程中將持續貫穿核動力特有的鼓勵方式,以體現團隊的支持、激情與激勵的氛圍。
4.整個訓練過程按准軍事化管理,既體現嚴格、紀律與服從,又體現輕松、快樂和分享。
〖訓練項目設計和分享〗
第一篇團隊建設篇
1、破冰活動:
·認識你真好
2、團隊領袖競選:
·如何展示領袖魅力,讓人傾力擁戴?
·領導者應具有何種素質,才能帶領團隊達成目標?
3、團隊組建
·確定隊名,「師出有名,戰無不勝」
·設計隊呼、隊標、隊歌,打造精神符號
·確定隊規,體認團隊規則
·設計「代號」,放下過去,融入現在
·精神堡壘:搭建精神象徵,展示團隊風采
第二篇團隊行動篇
你能否真正認識團隊?如何使你的團隊成為訓練有素的高效作戰團隊?團隊的成功取決於有強烈榮譽感、責任感並敢承擔責任,戰勝自我,善於合作與共贏的人。
1、團隊信任關——信任背摔
五尺高台折射出你心中隱而未現的世界,透視到內心隱而未現的心智模式,讓你體驗到你未曾意識和思索到的對自己和他人的認識和理解。信任是一個永恆的主題。充分的溝通與交流是建立信任的平台,而信任是合作的基礎。
·如何信任下屬與授權
·領導者依靠本能做事的危險
·信任的維度與本質
·信任來自於暢通的溝通
·信任與規則的關系
2、團隊融合關——過沼澤
團隊成員如何溝通、交流與合作,親密無間、同舟共濟為達成目標而努力?在熱烈、緊張的氛圍中,你和你的團隊在不知不覺中成為緊密的整體,彼此之間默契融合,親密靠近,也包括你們的心。要能夠接納別人,讓團隊成為緊密的整體。
·目標產生凝聚力
·工作流程的重要性
·員工信任與不信任時的自我狀態
·「做正確的事」與「把事情做正確」
3、團隊組織關——穿越封鎖線
面對縱橫交錯、充滿「危險」的「電網」,你和你的團隊可能要經歷「生命」的考驗和無數的挫折,面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如何計劃與決策?如何共同探討做事觀念和方法,如何調配現有資源?團隊中需要不同的角色;任何缺乏組織的行為都可能導致團隊任務失敗。
·領導者如何組織、計劃與實施?
·如何從全局思考問題?
·領導得面對困難要有激勵與應變能力
·團隊中需要不同的角色
·任何缺乏組織的行為都可能導致團隊任務失敗
4、團隊執行關——有軌電車
一人不動則全隊不動,一令不統則步調不齊,作為團隊領袖你要思考團隊的執行力如何體現?如何創造行動迅速、整齊劃一的團隊?
·管理木桶原理
·團隊執行力的產生
·員工訓練的重要性
·領導者的核心作用
·團隊運作的高境界
5、團隊勇氣關——空中抓杠
站在搖搖晃晃的7米圓台,面對前方「遙不可及」的目標,是信心、意志和勇氣的較量,是心靈的震盪和感悟。每個人都應能夠站在不同角色認識自己,理解他人,並從挑戰自我中獲得心靈的震盪和感悟。,「一個終生向著目標前進的人,整個世界都會為他讓路」。
·領導者要勇於擔當責任,「責任即榮譽!」
·面對變化與風險時,領導者的意志力
·跳出自己的角度看他人、看問題
·領導者營造團隊氛圍和激勵的能力
6、團隊共贏與奮進之篇——畢業牆:
在面臨困境時如何求得生存和勝利,使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能突出險境?要完成任務,你一個人做不到,而團隊可以做到。為達成團隊目標,每個都應奮勇爭先,相互支持與合作,共同成功與共贏。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
第三篇團隊心聲篇
1、拓展奧斯卡盛典:在拓展訓練活動後,將舉行隆重的結業典禮。經歷了一天一夜的洗禮,體會真心英雄的感
覺。
2、中國結:所謂學習是指我們忽然之間明白了原本就知道的道理,只不過是以一種新的方式。在中國結上記下
你的感悟,留下你永恆的記憶。
3、手語舞:感恩的心,人需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不知道感恩就不能長久,不懂得感恩就不能快樂。以互相感恩
為主題,以特別的方式傳達激動人心,激盪心靈的效果,讓學員久久回憶。
資料來自【潛意識軍事教育】
㈧ 淺談如何加強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
一、當前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存在的問題
(一)客觀方面
1.小學體育教師不堪重負。據調查,當前我市的小學體育教師,無論是專職還是兼職的,課程量都非常之大。平均每周課時都在15節左右,最高的達18節,通常都是一個教師負責整個年段的體育教學任務,與其他學科的教師相比較,就顯得比較累了。除了教學外,還要組織做好全校性的體育大課間活動、課外性訓練和參加各種比賽等,體育教師經常處於高負荷的運轉狀態。而且,多數學校沒有把全校性的體育大課間活動、課外性訓練和參加各種比賽計入體育教師的工作量。
2.小學體育教師待遇不足。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職稱評聘中,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是弱勢群體,基本上要熬到20年教學工齡,還要持續出成果的基礎上才可能評上小學高級,能不能聘上又另說。二是在實行績效工資後,績效多是向班主任及其他「重點」學科傾斜,體育教師又是弱勢群體,應得的利益都沒有得到保障。三是多數學校沒有給體育教師配備服裝、沒有發放高溫補貼等。
3.小學體育教師結構失衡。也是有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年齡結構失衡,多數學校的體育教師都是40歲以上居多,30歲左右的青年教師偏少,青黃不接。二是性別結構失衡,男性體育教師占絕大多數,女性體育教師的比例不足。三是專業失衡,多數體育教師都是籃球、田徑專業。乒乓球、武術、體操、游泳、健美操等「冷門」的專業教師嚴重缺乏。
(二)主觀方面
1.個別體育教師敬業不夠。應該說,絕大多數的體育教師對體育教學改革滿懷信心並積極參與,接受了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觀念,並應用於實踐當中。但是,同時我們也看到了仍然有個別的小學體育教師,徘徊在課程改革的門外,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整個教育教學改革的進程。尤其是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依然堅守傳統的教學理念,對新課程標準的理念不理解甚至是排斥,重競技、輕普及不能很好地面向每個學生,也影響長遠的整體素質的提高與終身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有悖於新課程標準的理念。
2.多數體育教師理論不精。由於體育教學長期受「重技術、輕理論」的影響,體育教師隊伍大多是「技術型」、「經驗型」,而「理論型」、「科研型」教師少,因此造成實踐課得心應手、游刃有餘,上室內理論課力不從心、費勁吃力,上課就是照本宣科,自己也不知所雲,學生迷迷糊糊、一知半解。體育教師缺乏體育理論知識全面系統地學習,不僅影響他們自己的體育參與態度和能力,也直接影響他們對小學生進行體育教育。
3.部分體育教師能力偏低。主要是指教育研究能力偏低。雖然說絕大多數的小學體育教師曾經撰寫過論文或參與過課題研究,但這些論文或研究,都是在職稱改革大背景下的壓力催生的,短期目的性較強,從而導致論文水平不高。我們看到的高水平的論文和課題並不多,七成以上的文章只是發表於區縣級和校級的報刊雜志上,也有部分教師是因為工作負荷較重、學校沒有學術氛圍或是工作年限較短而從未寫過教學論文,這就有待於向有經驗的愛崗敬業的教師學習,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向科研型教師發展,更好地提高教學質量。
二、加強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的建議
鄧小平說過「足球要從娃娃抓起」,這充分說明了小學體育教學的重要性。要更好地、更科學地抓好小學體育的發展,要把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建設作為根本、關鍵和前提來抓實抓好。
(一)配齊小學體育教師隊伍
我們黨和政府對學校體育的方針政策的落實工作主要是依靠體育教師去貫徹落實,而我市中小學體育教師隊伍逐年擴大,年輕教師偏多並且學歷高,有工作激情和開拓創新精神,但是,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骨幹教師偏少,教師數量「隱性」缺乏,女教師嚴重缺編,師資隊伍的規劃和管理還有待於提高。因此,要把我市當前的體育教師隊伍建設當作重點來抓,認真制定好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規劃,努力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按照有關的要求重新核定中小學體育教師的編制數額,按有關文件的要求「配齊配強體育教師」。
(二)提高小學體育教師待遇
穩定體育教師隊伍,政府相關部門和學校的領導要端正對學校體育工作和體育教師的認識,要利用各種機會,營造重視體育工作,尊重體育工作者的氛圍,要關心、愛護體育教師,為其提供基本的工作條件,提高相應的勞保待遇,逐步改善其生活條件,並關心他們的職稱晉升,使優秀教師願意留,留得住。
(三)規范小學體育教師培訓
提高體育教師的理論素質,是提高體育理論教學質量的關鍵。一個優秀的體育教師應在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也應該是全面的,由過去側重掌握活動技術轉變為理論,技術全面發展;由簡單的「示範型」向具備高素質的「智能型」過渡。體育教師的理論素養應該包括以下方面:首先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方法,其次,必須掌握生物學知識,心理學,活動訓練學和衛生保健方面的知識,第三要掌握活動項目的有關理論及其比賽規則,第四還應具備社會學,文學,美學等方面的知識。
要將小學體育教師的繼續教育規范化、制度化,創新培訓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充分發揮我市的體育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壇新秀的作用,加快對青年教師的培養,打造一支專業水平高,有事業心、責任感強的體育教師隊伍,切實提高我市小學體育教學質量。
㈨ 求一篇5000字左右的如何加強體育人才隊伍建設的論文
全面提高員工素質 為作業區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在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發展、以人為本成為社會主導價值的今天,我們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既要著眼於推進廠的持續有效發展,更要著眼於實現員工的全面發展。從建礦初期,葡西採油作業區就認識到,競爭的實質就是人才的較量,誰擁有了人才,誰就掌握了發展主動權。為此,作業區堅持把培訓工作作為重中之重常抓不懈。幾年來,通過不斷摸索創新,總結形成了一套較為成熟的做法,為作業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保障。
一、抓好員工培訓工作,要以思想教育為先導,增強員工隊伍提高素質的自覺性。
為了有效激發全員學習熱情,引導廣大員工在思想上適應油田發展新形勢的需要,我們大力倡導員工養成自覺堅持學習,不斷提升素質的思維。
開展形勢任務教育,增強員工提高素質的使命感。我們把公司創建百年油田的宏偉藍圖和廠高水平、高質量再上百萬噸的目標作為形勢任務教育的主要內容,以多種方式教育幹部員工為實現這一共同願景而不懈進取。通過開辟網頁,印發專題區報、編發宣傳卡片、作形勢任務報告,廣泛深入地宣傳百年油田和廠工作目標的重要意義、保障措施,使大家認清面臨的形勢,明確肩負的責任和使命。
開展「算賬對比」活動,增強員工提高素質的緊迫感。針對員工隊伍中不同程度的安於現狀,不思進取、平均主義「大鍋飯」等落後觀念,我們在幹部員工中結合「四個不一樣」的管理理念開展了「算賬對比」教育活動,通過「算賬對比」,讓員工清楚看到雖然崗位相同,但由於技術等級的高低給個人收入以致職業生涯帶來很大的不同。首先,我們算的就是個人的收入賬,這筆賬是最直接也是最顯而易見的,通過員工收入表可以看到,員工被聘為技師後,年收入與同時間參加工作的員工相比,每年要高出近5000元。其次,我們再算算榮譽帳,作為技術和業務能力強的員工,工作上是班組和隊里的骨幹,更有機會獲得組織上給予的各種榮譽,實現自己的職業理想。在此基礎上,我們通過實施新的幹部選拔競聘、經營管理考核等辦法,使員工切實感受到能力的強弱、貢獻多少的差別,增強了危機意識、學習意識、競爭意識和提高自身素質的緊迫感。
開展先進典型事跡教育,增強員工提高素質的榮譽感。典型是旗幟,是方向。幾年來,我們為充分發揮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先後選樹和表彰了集團公司技能大賽優秀選手技能精湛的典型技師羅賢銀、油田公司標兵自學成才的典型採油高級技師高芳、廠十佳班組長一專多能的典型技術能手張振民等典型,並在全作業區上下廣泛宣傳他們立志成才,在平凡崗位上建功立業的感人事跡,使廣大員工學有目標、趕有方向、做有榜樣。「技能精湛的技師羅賢銀」同志獲得集團公司優秀選手後,作業區黨委因勢利導,立即做出了向羅憲銀同志學習的決定,通過討論會、演講會等形式,使羅憲銀的典型事跡深入人心,家喻戶曉。今年,羅憲銀同志又被油田公司聘為技能專家,在全作業區員工中再次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家在他身上找到了方向、看到了希望、明確了責任,自發的掀起了學習技能、應用技能、傳播技能的熱潮。
二、抓好員工培訓工作,要以能力建設為重點,不斷提升員工隊伍整體素質。
員工隊伍素質既是「六好」達標的重要內容,同時也決定著基層建設的水平。因此,我們結合油田生產和隊伍實際,把能力培養作為加強員工隊伍建設怕重要環節,不推動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提升。
落實承包制度,提高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幾年來,我們一直在全作業區倡導「一個稱職的管理者,既要當好領導,更要當好教官;不僅要親自抓,還要帶頭教,真正使培訓工作成為「硬任務」、「硬指標」。 」 我們把員工持證上崗率、員工技能鑒定合格率、培訓計劃完成率等指標,列入基層大、小隊幹部的業績考核范圍,大隊領導承包基層小隊幹部,小隊幹部承包基層班組,進一步形成層層抓培訓、層層落實責任、一級抓一級的培訓工作格局。通過落實承包責任制度,基層幹部打鐵先要自身硬、人人力爭上游的進取意識明顯增強,帶隊伍、抓管理的工作能力明顯提高,有力地促進了基層建設水平。
強化學習交流,提高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技術創新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永恆動力,為提高技術人員的創新能力,我們突出了「新、活、實」的原則。知識求「新」。為使廣大技術人員及時掌握前沿的科學技術和科技動態,作業區為技術人員訂購了1000餘冊技術書籍和十餘種技術刊物,還在網上建立技術交流平台。思維求「活」。幾年來,我們先後選派10餘名技術人員到廠工技大隊和地質大隊進行技術交流,學習提高採收率、低滲透油田開采,裂縫油田開采等知識,開闊技術人員的工作思路和視野。成果求「實」。為鼓勵技術人員及廣大員工圍繞生產實際開展科研攻關,作業區每年都定期舉辦技術創新成果和創新創效成果發布會,幾年來,我們共收集員工合理建議300多條,創新創效成果132項,各類技術論文94篇。
強化實踐培訓,提高操作人員的崗位技能。為了建設一支立足崗位、技能過硬、作風扎實的生產操作人員隊伍,我們堅持分層、分級培訓計劃,因地制宜、因人而宜開展技術培訓。培訓范圍做到覆蓋全員。我們在作業區內部選擇技術過硬的工人技師組成培訓師隊伍。主要對操作人員以輪訓的方式進行集中培訓,先後有採油、注水、集輸等7個主要工種210人參加培訓,培訓覆蓋面達到95%以上。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為使員工長期不懈地學習技能、提高素質,我們自下而上形成了「三個一」的員工培訓考核制度,即基層小隊每周組織一次技術培訓課、基層小隊每月舉辦一次技能考核,作業區每兩年舉行一次技術大賽,不僅使更多的崗位員工達到「一崗精、兩崗通、三崗懂」的要求,還塑造了一批技術術精湛、善於解決生產難題的技術能手。2005年以來,作業區共舉辦各類培訓班43個,培訓員工879人次。目前崗位員工的操作技能進一步提高,涌現出油田公司技能專家1名,廠級技術能手14名,有 3人被聘為大慶技能鑒定站考評員,有6人被廠聘為培訓師,在廠三屆員工職業技能競賽中作業區取得了兩次團體總分第一,一次第二的成績。
三、抓好員工培訓工作,要以培育知識型員工為目標,創造良好的全員學習環境
營造濃厚的全員學習氛圍既是企業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鞏固基層建設和經營管理水平的必然要求。我們通過完善制度、提供條件、有效激勵等措施,積極創造全員學習、崗位成長的良好環境。
建設制度,切實保證全員學習的經常性。面對日新月異的企業發展形勢,我們在基層建設工作中把「建設學習型組織、培育知識型員工」作為工作重點,不僅大力倡導「終身學習化、學習終身化」、「工作學習化、學習工作化」、「 今天付出的努力,就是明天獲得的能力」等理念,通過建設完善相關制度加以保障。在強化日常教育培訓和業務技能、文化素質提高方面,制定完善了員工培訓管理辦法、員工職業技能鑒定管理辦法;在鼓勵員工學習創新方面,制定了科技成果獎勵、創新創效成果獎勵、員工培訓及成果推廣等實施辦法以及員工讀書自學活動的實施意見、員工自學成才獎勵辦法。通過採取這些措施,不僅使全員學習從理念引導落實到實際工作中,也使員工接受教育、接受培訓得到了制度保障,實現了全員學習的經常化、規范化。
創造條件,不斷增強全員學習的實效性。提高員工隊伍整體素質的關鍵在於實用和實效。我們針對集中培訓和個人自學的實際,積極為員工學習創造條件。為了滿足不同工種和系統的員工提高崗位技能和業務素質的需求,我們按照實用性、專業性的原則,在作業區設立了採油、注水、集輸、電工等大工種的培訓場所,並且還配備了投影儀、寫字板、技術書籍等。同時,我們還建立了一支涵蓋五大工種的內部培訓師隊伍,這些經過精心選拔的培訓師承擔了作業區大部分的培訓任務。除集中培訓外,為了鼓勵和支持員工業余學習,各小隊都成立了自學小組,作業區設有圖書室,基層小隊也建立了圖書角,從而為員工讀書自學創造了必要條件。
有效激勵,努力實現全員學習的廣泛性。學習的態度和動力決定了學習的目的和效果。我們在推動全員學習的過程中感到,使員工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更能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為此,我們注重培養廣大員工樂於學習、自覺學習的興趣,在員工隊伍中營造好學上進、積極進取的良好風氣。因此我們逐漸完善了培訓激勵機制,建立了《員工自學成才獎勵辦法》,對在廠、作業區競賽中獲得名次的員工,小隊不但在物質上給以獎勵,還給予優先擇崗,優先參評各種先進等精神方面的獎勵。讓員工在競賽中提升技能,在工作中得到實惠,幾年來作業區里共有45名員工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獎勵,有19名員工因學習成績突出優先走上了基層幹部的崗位,平均月收入增加400多元。良好的激勵機制使員工心中嚮往學習、嚮往通過學習提高素質、展示才能、增加收入,員工學習熱情空前高漲,自發學習的意識明顯增強。
全面提高員工素質,強化人才的開發與培養是企業永恆的主題,也是我們工作的重心。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將不斷總結經驗,加大員工教育、培養的力度,為廠和作業區的可持續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保障。
㈩ 學校應怎樣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
體育教師負擔很重,不僅要負責一門學科的教學任務,還要費盡心力想方設法增強學生體質,不但要備好課還要經常同學生一起,摸爬滾打,起早貪黑,付出巨大的體力勞動。體育教師是很辛苦的,應該受到人們的尊敬。學校領導要關心體育教師的生活福利,認真執行有關規定,解決好他們的工作服裝和其他有關問題。對體育教師中的老教師和女教師,更要給予必要的照顧,妥善安排他們的工作。
在搞好學校體育工作的前提下,要支持體育教師參加校外體育工作,以便開闊眼界,提高業務能力。有關部門抽調體育教師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必須徵得同級教育部門的同意,所在學校應作妥善安排。被抽調教師參加社會體育活動,其有關交通、住宿、伙食補助等費用,由主辦單位負擔。凡佔用正常教學時間的,須按教育部門規定的標准付給學校代課費,以保證體育教學的正常進行。體育教師每人每年(業余時間、節假日除外)離校參加社會體育活動,一般不得超過兩次(以20天內為一次,超過20天按兩次計算)。
要加強體育教師隊伍的建設,逐步做到中學6~7個班、小學8~9個班配備一名專職體育教師。農村較大的小學,也要有專職體育教師。要保證體育教師隊伍的相對穩定,不要輕易調換他們的工作。結全實際情況,有計劃地組織體育教師參加各種形式的學習活動,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