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何偉的科研簡介
近年來,先後在不同學術期刊和全國體育科學大會和全國運動醫學學術會等發表學術論文近30篇。下面是主要代表專著。運動與細胞因子的研究進展 《體育科學》 2005,25(7) 63-67.運動應激所致血清IL-1β和IL-6濃度增加及其作用研究 《體育科學》 2006,26(7)33-35.運動應激對T-淋巴細胞膜Na+-K+泵和T-LTI的影響及其與高乳酸和k+血症的關系 《體育科學》 2007,27(8)53-567.運動與淋巴細胞、吞噬細胞研究進展。《中國運動醫學雜志》2006. 25(4) 450-452運動與與白細胞介素.《中國運動醫學雜志》1995. 14(4) 233-237不同強度運動引起的血漿K+、Na+變化及其對表面肌電圖地影響。《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1998; 17(1)93(第一作者,權威核心A級)急性運動對人體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中國體育科技》 2002; 38(4):34大強度運動前後血pH值、血氣指標、Hb、電解質變化特點及其相互關系的研究.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0;102(5)84 (第一作者,核心)運動所致血漿K+和血pH值的變化對肌肉疲勞和表面肌電圖的影響.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6(1)112兩種強度運動後的血氣指標及其與血漿K+濃度和pH值的關系.《 四川大學學報(醫學版)》,2005;36(9)747-運動與白細胞的變化.《中國臨床康復雜志》2006.10(20)136-139。運動應激對Th1/Th2偏移的影響及其與Cor、BLA和BUN的關系. 《體育學刊》2009年16卷.(5)95-99運動性細胞外K+與肌肉疲勞.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1995年8月,18卷(3),18-23.賽前集訓期運動員URTIF與Th1/Th2偏移的關系.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0年11月,33卷(11),57-59. 18.下坡蛙跳運動隊TH1/TH2偏移的影響及其與Cor、IL-1和IL-6的關系.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1年11月,34卷(11),57-59.珠海市成人體質現狀的研究.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2000年1月,17卷(1),26-30.承擔科研課題1 2005至2008: 中國西部地區國民體質現狀研究與比較(國家社科基金課題)負責人。)完成。2 1998至2001: 《面向21世紀高等師范院校普通體育課程體系及教學內容改革與實踐》(四川省教育廳高教項目)。完成。3. 2001至2004: 《高等師范院校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教育實習及能力培養方案與研究》(四川省教育廳新世紀高教改革工程)。完成。
❷ 國家級建築類刊物有那些
省級刊物---教育類、科技類、經濟、文化、通訊、衛生、醫葯、企業、管理類---適合各類教育、科技、經濟、科研、通訊、衛生、醫葯、企業、管理、文化工作者發表文章
《科技信息》3000字元 500元(不含表格和圖片,每幅表格和圖片另加收15元)
《湖南農機》 2200字 560元
《科教文匯》2700字元 510元
《校長閱刊》2000字元
《教學探索》2000字元
《考試周刊》3000字元 505元
《吉林教育》2500-3000字元 760元
《教育前沿》 2200字元 560元
《中小學電教》 2600字元 470元
《華章》綜合版 3000字元 540元
《文教資料》 每千字225元
《才智》省級,2400字元 500元
《科學大眾》<科學大眾>省級 3000字元 560元.
《安徽文學》 2200字元 420元
《新課程研究》 每1000字220元
《法治與社會》 2500字 460元
《湖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5000字元
《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5000字元(英語3000詞)
《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科,社科)5000字
《懷化學院學報》
《重慶工學院》(自科,社科)
《內蒙古電大學刊》8000字元
《杭州師范學院學報》(醫學版)
《北方學院學報》(自科版)
《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學報》4500字
《科技經濟市場》4000字
《科技資訊》 2800字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4000-5000字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400字
《亞太傳統醫葯》 4000字
《中國實用醫葯》 4000字
《中國民族民間醫葯雜志》 2000字
《中國衛生產業》
《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
《東方企業文化》 3000字
《企業家天地》 5000字
《軟體導刊》 5000字
《化工之友》 2200字
《中國水運》4000字
《時代金融》 (5000字)
《中國新通信》(技術版)
《養殖技術顧問》 2000字
《裝備製造技術》 4000字(2版)內
《時代經貿》 2200字
國家級刊物-教育、科技、經濟、管理、醫學、文學藝術、建築類國家級、國家核心、北大核心、中國人文社科核心期刊
國家級:
《科協論壇》2500字元
《今日科苑》3000字元 700元
《中國校外教育》3000字元 710元
《雙語學習》 2200字元
《新課程研究》 1000字元
《社科縱橫》正版 4500字元 2000元,理論版 4500字元1400元
《繼續教育》 4500字
《中國成人教育》 4500字元以內
《現代商業》 2500字
《消費導刊》 3000字
《中國集體經濟》 4800字
《商業時代》 2400字
《財會通訊》 4500字
《鄉鎮企業會計》 4500字
《科技咨詢導報》 2800字
《科技創新導報》 3000字
《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3000字
《科技管理研究》
《管理世界》
《中國高新技術企業》 3000字
《中外醫療》 3000字
《混凝土》
《統計與決策》
核心級:
《西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社會科學版) 2200字
《山東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科版) 4500字
《華中師范大學學報》
《湖南師范大學學報》 (社科)博士、或副教授,文章字數6千~8千。
《華中師大學報》(自科),6千—8千字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4000字以上7000字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4000字以上7000字
《山東體育學院學報》4000字以上7000字
《體育文化導刊》4000字以上7000字
《教學與管理》
《作家雜志》北大核心期刊 3000字
《時代文學》北大核心期刊 2400字
《電影文學》核心 4500字
《時代金融》 4000字
《金融經濟》 4000字
《商場現代化》 2400字
《經濟導刊》 3600字
《財經界》 4400字
《職業時空》 4500字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與臨床康復》
《改革與戰略》 4000字
CSSCI《經濟導報》 4500字
《中國國情國力》經濟類的CSSCI期刊 5000字
《作家》北大核心 2700字
❸ 體育類核心期刊有哪些
1.體育科學 2.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3.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4.中國體育科技 5.武漢體育學院版學報 6.體育與科權學 7.體育學刊 8.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9.體育文化導刊 10.成都體育學院學報11.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12.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13.山東體育學院學報 14.首都體育學院學報 15.沈陽體育學院學報 16.山東體育科技
❹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的收錄情況
自1992年以來,該刊一直被評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2004年,在全國首次人文社會科學核專心期刊的評選中,又被屬評為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該刊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錄)》全文收錄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❺ 誰能告訴我一些論文投稿的地址郵箱和他們的要求,大家都是有經驗的人啊
1
體育科學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
北京體育館路8號(100061)
2
中國運動醫學雜志
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醫學學會
北京市體育館路11號(100061)
3
北京體育大學學報
北京體育大學
北京市海淀區圓明園東路(100084)
4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上海體育學院
上海市清源環路650號(200433)
5
天津體育學院學報
天津體育學院
天津市河西區津淄公路51號天津體育學院內(300381)
6
體育與科學
江蘇省體育科學研究所
南京市孝陵衛江蘇體育科學(210014)
7
武漢體育學院學報
武漢體育學院
武漢市卓刀泉(430070)
8
中國體育科技
國家體育總局體育信息研究所
北京市體育館路11號(100061)
9
體育學刊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體育研究會
廣州市石碑華南師范大學公體樓201號(510631)
10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編輯部
廣州市廣州大道北458號(510076)
11
體育文史
國家體育總局文史工作委員會等
北京市體育館路9號(100061)
12
西安體育學院學報
西安體育學院
西安市含光路38號(710068)
13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成都體育學院
成都市一環路西一段61號(610041)
投稿須知不好查到,時間有限.:)
如果你是大學生的話可以去學校圖書館咨詢一下的.:)
剛才搜到這個網站http://www.tiyujie.cn/article_list.asp?action=&c_id=26&s_id=79&page=1比上面的信息要詳細一些.
❻ 成都體育學院學報收到收稿回執是什麼意思
你好,收到收稿回執的話,就是人家已經確定收了你的稿子,並且給了你一個收據。
❼ 成都體育學院怎樣
中文全稱:成都體育學院,簡稱成體
英文全稱:Cheng Sport University(縮寫CDSU)
學院地址
本部校區:四川省成都市一環路西一段19號
航空港校區:四川省成都市文昌路 [編輯本段]校訓厚德博學,睿智健體 學院特色以體為主,體醫滲透、體文結合,培養『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 郵政編碼610041 成都區號028 建校歷史成都體育學院原屬國家體育總局管理,現由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前身系始建於1942年的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在「大區布局」的歷史背景下,成都體育專科學校全建制轉為全國六大體育學院之一,經國務院批准,建立西南體育學院,1956年2月更名為成都體育學院,1961年重慶體育學院並入,學院力量得以充實。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學院已成為以體育科學為特色的多學科發展的高等體育學府。1956年更為現名。經過近70年的積淀更新,學院現已成為在西南地區享有盛譽,在全國廣有影響的體育院校。 學院設施學院佔地總面積40餘萬平方米,院本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區西南部,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成都武侯祠。擁有一批先進的教學訓練場館,並建有現代化的教學實驗大樓、校園網、標准化的語音實驗室和先進的人體運動機能測評中心。圖書館藏書約40餘萬冊,電子圖書、光碟資料庫、網路資料庫若干,期刊合訂本2萬余冊,各種中外文報刊1千多種。 師資力量60多年來,學院涌現出不少蜚聲體育界的專家、學者。有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體育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國家體育總局高層次學術技術人才、四川省和國家體育總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博士生導師共50餘人,並有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30餘人。學院現有教職工8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461人,高級職稱179人,中級職稱200多人,國際、國家級裁判98人,國際、國家級運動健將86人。目前學院在籍學生近15000人,其中全日制本科學生近8000人,博士和碩士研究生已達700多人;附屬競技體育學校和體育中專學生500餘人,成人教育學生近6000餘人。 院系設置體育系 :體育教育專業
運動系:運動訓練專業
武術系:民族傳統體育專業
運動醫學系:中醫學專業(中醫骨傷科、運動醫學方向)
運動人體科學專業
運動康復與保健專業
經濟管理系:社會體育專業(旅遊與戶外運動方向)
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管理方向)
經濟學專業(體育經濟方向)
旅遊管理專業(體育旅遊方向)
新聞系:新聞學專業(體育新聞方向)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
外語系:英語專業(體育外語外事方向)
藝術系:表演專業(形體與動作表演方向)
舞蹈學專業(現代舞、國際標准舞方向) [編輯本段]本科生教育學院本科教育層次設有體育系、運動醫學系、運動系、武術系、經濟管理系、新聞系、外語系及航空港校區等教學單位,開設有體育教育專業、社會體育專業、運動訓練專業、民族傳統體育專業、中醫學專業(中醫骨傷科學方向)、運動人體科學專業、運動康復與保健專業、新聞學專業(體育新聞方向)、廣播電視編導專業、公共事業管理專業(體育管理方向)、經濟學專業(體育經濟方向)、英語專業(體育外語外事方向)、旅遊管理專業(體育旅遊方向)、表演專業(形體與動作表演方向)、舞蹈學專業(現代舞、國際標准舞方向)等15個本科專業,跨教育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5大學科門類。其中體育教育、運動人體科學(運動醫學)、運動訓練學專業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編輯本段]研究生教育學院研究生教育擁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6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可向同等學力人員授予碩士學位;可培養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博士研究生。 [編輯本段]附屬單位中等體育運動學校。
中國籃球協會成都籃球學校。
成都體育學院附屬體育醫院 醫學優勢學院在體育人文社會學和運用中醫葯物等手段對運動創傷的防治和運動疲勞的恢復研究等方面形成優勢與特色。早在60年代,便建立了全國唯一的體育史學研究機構,80年代初經原國家體委批准成立體育史研究所,2001年被首批批准為全國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學院設有附屬體育醫院。體育史學、中醫骨傷科學、武術和運動生理學為國家體育總局的重點學科。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為四川省重點學科重點建設項目,體育教育訓練學與運動醫學為四川省重點建設學科。體操、田徑、籃球、排球、足球、運動生物力學、體育理論、運動解剖學、馬克思主義理論9門課程為四川省重點建設課程。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為四川省重點實驗室。《體育保健學》與《武術》為四川省首批批準的精品課程。《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編輯本段]學院榮譽學院辦學質量較高,教學、訓練和科研成績顯著。1999年獲全國首屆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和教育部"新苗體育獎學金"。2002年承辦了全國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取得圓滿成功,受到教育部的高度評價。學院設有附屬競技體校(高水平體育人才培養基地),承擔著為中國培養參加奧運會、亞運會優秀運動員的任務,在藝術體操、武術、舉重項目形成一定的優勢與特色。近3年獲得全國性比賽的金牌30餘枚,近百人多次代表國家參加國際性比賽,並獲得獎牌10餘枚。近年來承擔和完成了多項國家級、省部級的重點科研項目,並有10項科研成果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進步獎。學院2001年、2002年、2003年連續三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並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工委評為"2000-2003年四川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學院的國內外交往不斷加強,現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援外教練員培訓基地,全國武術套路培訓基地。學院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顯著。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工委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連續8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的稱號;2006年被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的稱號。 [編輯本段]外事及聯合教育學院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德國、奧地利、韓國、烏克蘭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並與20餘個國家互派專家、學者,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學院常年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現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朴茨茅斯大學簽定校際合作協議,採取"2+2"或"3+1"方式聯合培養學士學位學生。
❽ 成都體院的資料
學 院 概 況
成都體育學院是西南地區唯一的高等體育學府。原隸屬國家體育總局,現由國家體育總局與四川省人民政府共建,以四川省管理為主。學院前身系建於1942年的四川省立體育專科學校,1950年人民政府接管後更名為成都體育專科學校。1953年在「大區布局」的歷史背景下,成都體育專科學校全建制轉為全國六大體育學院之一,時名西南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成都體育學院。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積淀更新,學院現已成為在西南地區享有盛譽,在全國廣有影響的體育院校。
學院長期堅持黨的教育方針,以人才培養為第一使命,立足體育,致力於培養高素質「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學院長期堅持「注重內涵發展—以精取勝、強化育人使命—以用為上、優化人才資源—以師為先」的教育思想觀念;形成了「堅持以質量求生存、堅持以特色謀發展、堅持以學科鑄品牌、堅持以師資拓優勢」的辦學思路。淬煉形成了「以體為主,體醫滲透、體文結合,培養『一專多能』應用型人才」的鮮明辦學特色。
學院目前佔地總面積48萬平方米,本部位於四川省成都市中區,毗鄰聞名中外的歷史名勝成都武侯祠。學院教學、訓練場館設施齊全,功能完備;校園網完善實用,運行良好,在2006年4月四川省教育廳組織的高校校園網檢查評估中獲優秀等級。學院圖書館是目前西南地區最大的體育文獻信息中心,擁有文獻資源總量80多萬冊,已建成以網路資料庫、本地資料庫和自建資料庫為支撐的網上圖書館服務體系。2004年被四川省教育廳評為「四川省高等學校圖書館自動化網路化建設評估優秀圖書館」。
60多年來,學院涌現出不少蜚聲體育界的專家、學者。有原國務院學位委員會學科評議組召集人、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學科評審組專家、國家體育總局高層次學術技術人才,四川省和國家體育總局學術技術帶頭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高等學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體育碩士專業學位教育指導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家、博士生導師共50餘人,並有國內外客座教授、兼職教授20餘人。學院現有教職工800多人,其中專任教師500多人,高級職稱近200人,中級職稱200多人,助教和實驗員100餘人,國際、國家級裁判60餘人,運動健將30餘人。
學院現設有體育系、運動醫學系、運動系、武術系、經濟管理系、新聞系、外語系等7系,開設有體育教育、社會體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方向)、運動人體科學、新聞學(體育新聞方向)、公共事業管理(體育管理方向)、經濟學(體育經濟方向)、英語(體育外語外事方向)、旅遊管理(體育旅遊方向)、表演(形體與動作表演方向)、舞蹈學(現代舞、國際標准舞方向)13個本科專業,跨教育學、醫學、文學、管理學、經濟學5大學科門類。其中中醫學(中醫骨傷科學方向)、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民族傳統體育共4個專業為四川省本科高校特色專業;體育教育專業、運動人體科學(運動醫學)專業、運動訓練專業為四川省本科人才培養基地。學院具有體育學一級學科碩士授予權,現有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訓練學、民族傳統體育學和運動醫學、中西醫結合臨床、新聞學7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為全國首批體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可向同等學力人員授予碩士學位;可聯合培養體育人文社會學、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人體科學博士研究生。學院成人教育面向全國各地招收體育教育、運動訓練本專科學生;學院附設有3年制的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及中國籃球協會成都籃球學校。
學院教學、科研工作成績突出。在2006年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獲得優秀。1999年學院獲全國首屆體育教育專業大學生基本功大賽一等獎和教育部「新苗體育獎學金」。現有體育保健學、武術、全民健身概論、運動生物力學、田徑、新聞采訪與寫作、體操、鄭氏傷科推拿學、運動生理學、運動解剖學、乒乓球、排球、足球等13門四川省精品課程。在近兩屆全國體育院校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學院的獲獎等級與獲獎項目數名列前茅;在近兩屆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學院獲得4項一等獎,2項二等獎,4項三等獎;1997年和2005年國家級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獎評審中學院各獲二等獎1項;2004年批准為英語專業四、八級考點。「十五」期間學院畢業生保持了90%以上就業率。「十五」以來,學院科研水平穩步提高,共承擔各類科研項目283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15項。被首批批准為國家體育總局體育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體育人文社會學、運動人體科學為四川省重點學科之中的重點建設項目,體育教育訓練學、運動醫學為四川省重點建設學科。運動人體科學實驗室為四川省重點建設實驗室。體育史、中醫骨傷科學、武術和運動生理學為國家體育總局重點學科。
學院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培養基地和全國武術套路青少年培訓基地,承擔為國家培養高水平競技人才和優秀後備人才的任務。現已在舉重、藝術體操、武術等競技項目上形成優勢與特色。在「十運會」上,學院共有69名師生參加了12個大項的決賽和1個表演項目的比賽,獲得3枚金牌、6枚銀牌、5枚銅牌,取得總分318分的良好成績。在第4屆東亞運動會男子武術散打比賽中,學院選手獲得2枚金牌;第8屆世界武術錦標賽上,學院選手獲得1枚金牌;在第74屆世界舉重錦標賽上,學院選手獲得1枚金牌、2枚銀牌;在第3屆世界盃武術散打比賽上,學院選手獲得1枚金牌。
學院編輯出版有《成都體育學院學報》、《體育教育研究》兩種學術刊物。《成都體育學院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全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四川省學術理論類質量一級期刊、中國高校自然科學優秀學報,是中國期刊網、中國學術期刊(光碟版)全文收錄期刊,同時也是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引文資料庫來源期刊。
學院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顯著。被四川省委組織部、宣傳部和教育工委評為「2000年—2003年四川省高等學校黨的建設和思想政治工作先進學校」。2001年—2006年,學院連續六年被中宣部、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團中央、全國學聯聯合授予「全國大中專學生志願者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先進單位」的稱號;在2006年被團中央、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授予「中國百個優秀青年志願服務集體」的稱號。
學院的國內外交往不斷加強,現為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基地,國家體育總局援外教練員培訓基地。與美國、英國、日本、加拿大、德國、奧地利、韓國、烏克蘭、保加利亞等國家的多所大學建立了校際合作關系,並與20餘個國家互派專家、學者,開展了廣泛的學術交流。學院常年招收外國留學生和港澳台學生,現與英國德蒙福特大學、朴茨茅斯大學簽定有校際合作協議,採取「2+2」或「3+1」方式聯合培養學士學位學生。
❾ 吳勇的科研成果
1.學校體育實施素質教育的問題分析《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1.增刊)第一回作者
2.培養學生的終答身體育意識淺論《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4.特刊)第一作者
3.學校體育如何貫徹「健康第一」的思想《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5. 增刊)第二作者
4.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5. 增刊)第一作者
5.試論健美操教學中學生創編能力的培養《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5. 增刊) 獨著
6 .體育運動與大學生心理健康《西昌學院學報》 (2005.2) 第二作者
7.普通高校實施體育健康課程淺論《西昌學院學報》 (2005.2) 第一作者
8. 我校體育場館有償服務的探討《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6增刊).第一作者
9.《學生體質健康標准》與高校體育教學《成都體育學院學報》 (2006. 增刊) 第一作者
10.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與高校體育改革《西昌學院學報》 (2006.2) 第一作者
11. 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改革《西昌學院學報》 (2007.2) 第二作者
12.「創新型」高校健美操專業教學模式《西昌學院學報》 (2007.3) 第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