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在游戲中培養幼兒規則意識研究方式
《指南》中所指出:「教師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里的規矩就是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幫助孩子順利踏入小學生活、學習的橋梁,是孩子為人處事、學習發展的奠基石。試想: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規則意識,不懂得遵守規則,上課時不知道去上課;考試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按時上交作業…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去做,又何談成功和發展呢?因此,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入小學是至關重要的。規則意識的培養應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我就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關注點不只是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某種動作技能的增長,還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夠理解並遵守游戲規則,並通過游戲來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激發與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不能靠硬性的約束,也不能採取放任的辦法。因此,在自主的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很重要。
一、每次活動時,要求提在活動前,使幼兒有章可循
《指南》中指出要「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游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教師在每次戶外活動前,或開始游戲前,先向幼兒解說本次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讓幼兒了解活動中他們必須遵守的規則,以及違反規則的後果。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規則,長此以往,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幼兒有章可循自然就不去違規了。這樣,就避免了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違反規則而幼兒游戲興趣正濃教師攏不住孩子的情況發生。
二、場地布置和教師要求使幼兒有規可循
「經常和幼兒玩帶有規則的游戲,遵守共同約定的游戲規則」是《指南》中所講的,小班的《紅綠燈》、中大班的《大風和樹葉》《捉星星》《狡猾的狐狸在那裡》等都是關於跑的游戲,玩這些游戲是教師如果在游戲前沒有要求,任憑幼兒在場地上自由的跑,會出現非常糟糕的局面,小朋友之間會互相干擾碰撞,甚至會出現危險。所以在玩這種游戲前教師一定要提出規則,讓幼兒按一定的方向去跑,而且每次活動教師的要求一致,這樣幼兒就有規律可循,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在玩一些器械游戲時,教師可以同幼兒一起商量設置路標,例如在游戲《幫助小兔》《拯救大森林》等幼兒可以沿著路標的指引跨過小河、走過小橋、跳過一條條不同的小路,然後從兩側的樹林回來。路標就向指南針和地圖一樣告訴幼兒該怎麼做。這樣就避免了幼兒因違反規則發生沖撞。
三、巧妙地運用游戲情景,使幼兒既遵守規則,有張有弛
體育情景游戲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在音樂伴奏下,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情鏡中幼兒往往忘卻自己,置身於游戲之中,這時候,他們會忽略游戲規則的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時,如果教師強行中止游戲,會影響游戲的質量,和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巧妙的運用游戲情景中的語言,使游戲自然停止,然後再提出要求,會更加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所以根據《指南》中「利用實際生活情境和圖書故事,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為規則,以及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的指導,我在組織大班體育活動「我開汽車去郊遊」時,在開始部分設計了一個「考駕照」的游戲,大班的幼兒對於駕駛執照這種社會產物的作用了解的非常清楚,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我們游戲許可證——「駕駛執照」。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他們一種自覺的行為,而所謂的交通規則也就是我在活動中為避免出現傷害事故所必須的,小小的一張「駕駛執照」免去了我許多不必要的口舌。所以,將活動的規則與孩子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巧妙的結合,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煩瑣的講解、強調,同時有培養了孩子的自製能力和社會性意識。
四、利用兒歌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規則
實踐中,我發現幼兒在游戲時不喜歡重復單一的說規則,你們應該怎做,不能做什麼。而是喜歡有主題、有情節、有角色、游戲化、多樣化的說教。因此,如何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來組織活動顯得尤為重要。經過不斷的反思和學習,我們嘗試以兒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我發現、自我學習、主動探索,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獲得了良好的練習效果。例如在練習「左右分隊走」時,我編了一首兒歌,「走走走,走走走;小朋友們手拉手,左看看,右看看,排成一字向前走。」我利用這首兒歌提醒幼兒在走隊時候要照顧整體遵守規則。又如:打滑梯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玩起來他們會非常投入而忘記規則,於是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劃滑梯,排好隊慢慢上,你先我後不擁擠。等」幼兒通過朗誦兒歌,很快記住了規則。再如:小班體育游戲《趕小鴨》的活動目標是練習走、跑交替的動作,發展幼兒躲閃跑的能力,教師敲鈴鼓,幼兒扮小雨點做游戲:「下雨了、下雨了,滴滴答。
『貳』 抓星星游戲
你好,你說的是QQ企鵝社區里,從高空降落然後用身體去碰撞不同顏色的寶石這個游戲吧,這個叫做「高空跳傘」,在夏帕海岸地圖的中下位置的海灘上,就是嘉年華旁邊的那個飛機。
『叄』 如何在體育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
《指南》中所指出:「教師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里的規矩就是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幫助孩子順利踏入小學生活、學習的橋梁,是孩子為人處事、學習發展的奠基石。試想: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規則意識,不懂得遵守規則,上課時不知道去上課;考試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按時上交作業…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去做,又何談成功和發展呢?因此,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入小學是至關重要的。規則意識的培養應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我就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關注點不只是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某種動作技能的增長,還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夠理解並遵守游戲規則,並通過游戲來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激發與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不能靠硬性的約束,也不能採取放任的辦法。因此,在自主的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很重要。
一、每次活動時,要求提在活動前,使幼兒有章可循
《指南》中指出要「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游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教師在每次戶外活動前,或開始游戲前,先向幼兒解說本次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讓幼兒了解活動中他們必須遵守的規則,以及違反規則的後果。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規則,長此以往,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幼兒有章可循自然就不去違規了。這樣,就避免了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違反規則而幼兒游戲興趣正濃教師攏不住孩子的情況發生。
二、場地布置和教師要求使幼兒有規可循
「經常和幼兒玩帶有規則的游戲,遵守共同約定的游戲規則」是《指南》中所講的,小班的《紅綠燈》、中大班的《大風和樹葉》《捉星星》《狡猾的狐狸在那裡》等都是關於跑的游戲,玩這些游戲是教師如果在游戲前沒有要求,任憑幼兒在場地上自由的跑,會出現非常糟糕的局面,小朋友之間會互相干擾碰撞,甚至會出現危險。所以在玩這種游戲前教師一定要提出規則,讓幼兒按一定的方向去跑,而且每次活動教師的要求一致,這樣幼兒就有規律可循,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在玩一些器械游戲時,教師可以同幼兒一起商量設置路標,例如在游戲《幫助小兔》《拯救大森林》等幼兒可以沿著路標的指引跨過小河、走過小橋、跳過一條條不同的小路,然後從兩側的樹林回來。路標就向指南針和地圖一樣告訴幼兒該怎麼做。這樣就避免了幼兒因違反規則發生沖撞。
三、巧妙地運用游戲情景,使幼兒既遵守規則,有張有弛
體育情景游戲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在音樂伴奏下,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情鏡中幼兒往往忘卻自己,置身於游戲之中,這時候,他們會忽略游戲規則的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時,如果教師強行中止游戲,會影響游戲的質量,和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巧妙的運用游戲情景中的語言,使游戲自然停止,然後再提出要求,會更加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所以根據《指南》中「利用實際生活情境和圖書故事,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為規則,以及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的指導,我在組織大班體育活動「我開汽車去郊遊」時,在開始部分設計了一個「考駕照」的游戲,大班的幼兒對於駕駛執照這種社會產物的作用了解的非常清楚,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我們游戲許可證——「駕駛執照」。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他們一種自覺的行為,而所謂的交通規則也就是我在活動中為避免出現傷害事故所必須的,小小的一張「駕駛執照」免去了我許多不必要的口舌。所以,將活動的規則與孩子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巧妙的結合,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煩瑣的講解、強調,同時有培養了孩子的自製能力和社會性意識。
四、利用兒歌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規則
實踐中,我發現幼兒在游戲時不喜歡重復單一的說規則,你們應該怎做,不能做什麼。而是喜歡有主題、有情節、有角色、游戲化、多樣化的說教。因此,如何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來組織活動顯得尤為重要。經過不斷的反思和學習,我們嘗試以兒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我發現、自我學習、主動探索,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獲得了良好的練習效果。例如在練習「左右分隊走」時,我編了一首兒歌,「走走走,走走走;小朋友們手拉手,左看看,右看看,排成一字向前走。」我利用這首兒歌提醒幼兒在走隊時候要照顧整體遵守規則。又如:打滑梯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玩起來他們會非常投入而忘記規則,於是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劃滑梯,排好隊慢慢上,你先我後不擁擠。等」幼兒通過朗誦兒歌,很快記住了規則。再如:小班體育游戲《趕小鴨》的活動目標是練習走、跑交替的動作,發展幼兒躲閃跑的能力,教師敲鈴鼓,幼兒扮小雨點做游戲:「下雨了、下雨了,滴滴答、滴滴答,小雨點樂開花,雨點落在我身上,小鴨樂的呷呷呷,雨水變成小河了,小鴨上岸找媽媽,排成一隊快回家。」幼兒邊念兒歌邊做游戲,很自然的就做到了遵守游戲規則。
五、競賽式游戲有利於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的
每一種游戲都有它一定的規則性,在一日活動中開展競賽式游戲讓幼兒在體驗快樂的同時遵守游戲規則,有助於促進規則意識的形成。《指南》中指出:「創設情境,讓幼兒體會沒有規則的不方便,鼓勵他們討論制定規則並自覺遵守」「對幼兒表現出的遵守規則的行為要及時肯定,對違規行為給予糾正」因此,在開展競賽游戲時,可以請幼兒與老師一起制定游戲規則,達成共識,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為入學做准備,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如體育游戲的組織過程中,我們首先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在活動中及時紀錄幼兒的表現,以獎勵或懲罰的方式督促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採用游戲形式不斷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讓幼兒知道在競賽中不僅要速度快,更不能違反規則。讓幼兒注意遵守規則,控制自己的違規行為,使他們知道規則無處不在,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遵守規則。如:游戲套圈快跑。在游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站在起跑線上,老師的哨聲響後出發,跑至中點,將圈從頭上套下,在往前面跑到終點,拿一朵小花往回跑拍下一位小朋友的手。哪隊先完成任務哪隊就贏。在活動中幼兒必須遵守每一項規則,否則就要重新跑,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隊獲勝,因此都會遵守規則了。
再如:跳遠比賽。這樣競賽式的游戲常常出現在中、大班,孩子們必須站的同一起跳線上向前跳,才能公平公正的進行比賽。
可見,通過一些競賽式的游戲,能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知道自己違反了規則,就會影響全隊的勝利,不再堅持爭自己贏了,並在下次游戲中嚴格遵守規則,才能贏得第一。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就應正確把握游戲的規則,科學、合理的制定游戲規則,幫助幼兒將無目的的「玩耍游戲」轉化為「規則游戲」,使規則意識的培養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從而更好的促進孩子們的發展,為他們順利進入小學的生活打好堅實的基礎。
『肆』 如何培養幼兒在戶外體育活動中的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里的規矩就是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幫助孩子順利踏入小學生活、學習的橋梁,是孩子為人處事、學習發展的奠基石。試想: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規則意識,不懂得遵守規則,上課時不知道去上課;考試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按時上交作業…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去做,又何談成功和發展呢?因此,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入小學是至關重要的。規則意識的培養應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我就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關注點不只是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某種動作技能的增長,還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夠理解並遵守游戲規則,並通過游戲來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激發與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不能靠硬性的約束,也不能採取放任的辦法。因此,在自主的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很重要。 一、每次活動時,要求提在活動前,使幼兒有章可循 教師在每次戶外活動前,或開始游戲前,先向幼兒解說本次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讓幼兒了解活動中他們必須遵守的規則,以及違反規則的後果。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規則,長此以往,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幼兒有章可循自然就不去違規了。這樣,就避免了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違反規則而幼兒游戲興趣正濃教師攏不住孩子的情況發生。 二、場地布置和教師要求使幼兒有規可循 (1)小班的《紅綠燈》中大班的《大風和樹葉》《捉星星》《狡猾的狐狸在那裡》等都是關於跑的游戲,玩這些游戲是教師如果在游戲前沒有要求,任憑幼兒在場地上的跑,會出現非常糟糕的局面,小朋友之間會互相干擾碰撞,甚至會出現危險。所以在玩這種游戲前教師一定要提出規則,讓幼兒按一定的方向去跑,而且每次活動教師的要求一致,這樣幼兒就有規律可循,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2)在玩一些器械游戲時,教師可以同幼兒一起商量設置路標,例如在游戲《幫助小兔》《拯救大森林》等幼兒可以沿著路標的指引跨過小河、走過小橋、跳過一條條不同的小路,然後從兩側的樹林回來。路標就向指南針和地圖一樣告訴幼兒該怎麼做。這樣就避免了幼兒因違反規則發生沖撞。 三、巧妙地運用游戲情景,使幼兒既遵守規則,有張有弛 體育情景游戲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在音樂伴奏下,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情鏡中幼兒往往忘卻自己,置身於游戲之中,這時候,他們會忽略游戲規則的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時,如果教師強行中止游戲,會影響游戲的質量,和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巧妙的運用游戲情景中的語言,使游戲自然停止,然後再提出要求,會更加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 我在組織大班體育活動「我開汽車去郊遊」時,在開始部分設計了一個「考駕照」的游戲,大班的幼兒對於駕駛執照這種社會產物的作用了解的非常清楚,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我們游戲許可證——「駕駛執照」。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他們一種自覺的行為,而所謂的交通規則也就是我在活動中為避免出現傷害事故所必須的,小小的一張「駕駛執照」免去了我許多不必要的口舌。所以,將活動的規則與孩子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巧妙的結合,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煩瑣的講解、強調,同時有培養了孩子的能力和社會性意識。 四、利用兒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規則 實踐中,我發現幼兒在游戲時不喜歡重復單一的說規則,你們應該怎做,不能做什麼。而是喜歡有主題、有情節、有角色、、游戲化、多樣化的說教。因此,如何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來組織活動顯得尤為重要。經過不斷的反思和學習,我們嘗試以兒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我發現、自我學習、主動探索,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獲得了良好的練習效果。例如在練習「左右分隊走」時,我編了一首兒,「走走走,走走走;小朋友們手拉手,左看看,右看看,排成一字向前走。」我利用這首兒提醒幼兒在走隊時候要照顧整體遵守規則。又如:打滑梯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玩起來他們會非常投入而忘記規則,於是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小朋友劃滑梯,排好隊慢慢上,你先我後不擁擠。等」幼兒通過朗誦兒,很快記住了規則。再如:小班體育游戲《趕小鴨》的活動目標是練習走、跑交替的動作,發展幼兒躲閃跑的能力,教師敲鈴鼓,幼兒扮小雨點做游戲:「下雨了、下雨了,滴滴答、滴滴答,小雨點樂開花,雨點落在我身上,小鴨樂的呷呷呷,雨水變成小河了,小鴨上岸找媽媽,排成一隊快回家。」幼兒邊念兒邊做游戲,很自然的就做到了遵守游戲規則。 五、改編傳統游戲建立新規則,使幼兒感到遵守規則帶來的樂趣,激發幼兒活動興趣 很多傳統游戲是幼兒非常喜歡的活動,也是幼兒園主要的教學形式。但由於幼兒的身心發展水平較低,行為缺乏理智,易受情緒的影響,以及當前幼兒的實際情況,有些游戲規則已經不適合幼兒的發展需要。教師作為教育活動的主導者,改編傳統游戲,建立有效的游戲規則,可以提高幼兒游戲的興趣。 老鷹抓小雞原來的游戲規則是:由一名幼兒扮演老鷹,一名幼兒扮演母雞,若干名幼兒扮演小雞。游戲開始,小雞接連排在母雞的後面,母雞用張開的雙手保護小雞,老鷹跑動中抓住最後的小雞。這樣的游戲出現的問題是:小雞在逃跑的過程中,由於自控能力差,導致重心不穩定以及被牽拉造成幼兒摔跤,嚴重的可以造成頭部創傷。 修改後的游戲規則:由一名幼兒扮演老鷹,一名幼兒扮演母雞,小雞人數限定在5——8名。游戲開始,小雞接連排在母雞的後面,母雞用張開的雙手保護小雞,老鷹跑動中抓住最後的小雞。如果母雞看到小雞碰到危險了,可以指揮小雞蹲下,老鷹就不可以再抓小雞了。 這種新規則的建立,避免了幼兒在不停逃跑的過程中造成意外,同時也能做到動靜結合。當然新的游戲規則的建立可以和幼兒一起協商,這樣也會提高幼兒遵守規則的意識。 孩子們都非常喜歡玩游戲《大風和樹葉》通過教師控制鈴鼓的速度幼兒進行走跑交替的練習,經過改編後,教師利用鈴和鼓除了控制走跑外,當幼兒聽到時順時針跑,聽到鼓聲時逆時針跑,這樣一來,在一個游戲中既練習了走跑交替又練習了改變方向跑的技能。孩子們玩游戲時必須遵守規則,響時,順時針,快是跑,慢時走;鼓聲響時相反,幼兒在活動中不僅遵守規則而且游戲的興趣也更濃了。 六、競賽式游戲有利於促進幼兒規則意識的形成的 每一種游戲都有它一定的規則性,在一日活動中開展競賽式游戲讓幼兒在體驗快樂的同時遵守游戲規則,有助於促進規則意識的形成。因此,在開展競賽游戲時,可以請幼兒與老師一起制定游戲規則,達成共識,這樣可以幫助幼兒培養良好的規則意識,為入學做准備,從而更好的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如體育游戲的組織過程中,我們首先向幼兒介紹游戲規則,在活動中及時紀錄幼兒的表現,以獎勵或懲罰的方式督促幼兒遵守游戲規則,採用游戲形式不斷強化幼兒的規則意識。讓幼兒知道在競賽中不僅要速度快,更不能違反規則。讓幼兒注意遵守規則,控制自己的違規行為,使他們知道規則無處不在,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遵守規則。如:游戲套圈快跑。在游戲的過程中,小朋友分成人數相等的兩隊站在起跑線上,老師的哨聲響後出發,跑至中點,將圈從頭上套下,在往前面跑到終點,拿一朵小花往回跑拍下一位小朋友的手。哪隊先完成任務哪隊就贏。在活動中幼兒必須遵守每一項規則,否則就要重新跑,小朋友都希望自己的隊獲勝,因此都會遵守規則了。 再如:跳遠比賽。這樣競賽式的游戲常常出現在中、大班,孩子們必須站的同一起跳線上向前跳,才能公平公正的進行比賽。 可見,通過一些競賽式的游戲,能更好的讓幼兒感受遵守規則的重要性,知道自己違反了規則,就會影響全隊的勝利,不再堅持爭自己贏了,並在下次游戲中嚴格遵守規則,才能贏得第一。 在幼兒園階段,我們就應正確把握游戲的規則,科學、合理的制定游戲規則,幫助幼兒將無目的的「玩耍游戲」轉化為「規則游戲」,使規則意識的培養滲透在幼兒一日活動的每個環節,從而更好的促進孩子們的發展,為他們順利進入小學的生活打好堅實的基礎。
『伍』 瘋狂動物園夢露大星星怎麼抓
確實這個boss比較難,需要你多試驗幾次熟悉熟悉,但有個小bug可以利用,就是你緊緊貼著牆走有時能從刺卡出去而不死,這比跳樹容易一些。
『陸』 中班教案捉星星的教學方法設計思路
老師請一位小朋友做科學家,其他小朋友做小星星。大家一起念兒歌《小星星》內小星星,亮晶晶容,一眨一眨像眼睛,我做宇宙小飛船,飛到天空抓星星。說完最後一句,當科學家的小朋友去抓其他小朋友,抓到兩個小朋友後游戲結束,換另外的小朋友繼續重復玩這個游戲。
『柒』 如何培養幼兒在社會性活動中的規則意識
發展心理學家謬森曾經指出,社會化是兒童學習他們的文化或社會中的標准、價值和所期望的行為的過程,包括社會性情緒、對父母親的依戀、氣質、道德感和道德標准、自我意識、性別角色、親善行為、對自我和攻擊性的控制、同伴關系等。在《綱要》中指出「社會領域的教育具有潛移默化的特點。幼兒社會態度和社會情感的培養尤應滲透在多種活動和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之中,要創設一個能使幼兒感受到接納、關愛和支持的良好環境,避免單一呆板的言語說教」。 在幼兒園中,一般將社會性活動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以集體形式開展的教育活動,指教師按照明確的教育目標和教育內容,有計劃、有自主、循序漸進地引導幼兒獲得有益的社會學習經驗的一種教育途徑,也稱社會領域的教學活動。另一種是以區域活動為主的游戲活動和自由活動,指幼兒在自主游戲的過程中通過與材料、壞境、同伴的充分互動而獲得規則意識的學習與發展。 人們常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可見,規則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幼兒園作為學前教育機構,制定和執行合理的、大家共同遵守的規則,一方面有利於教師對幼兒的管理,保障集體活動的展開;另一方面也可以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集體責任感,促進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幫助其從一個自然人轉化為社會人,獲得參與集體生活的基本能力。 不僅如此,規則意識的培養,對於幼兒的發展有著積極重要的意義。首先,規則可以幫助幼兒控制情緒,培養自製力。規則具有規定性,幼兒有了規則之後,在他們的生活、游戲中,必然會考慮去遵守這樣的規則,在這樣的過程中,即使出現沖突,也可以利用他們所遵守的規則來將其化解。在整個活動中,幼兒會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知道不能隨心所欲,要嚴格遵守游戲的規則。久而久之,幼兒的自製力就會得到鍛煉和提高。其次,規則可以培養幼兒的意志品質。有了規則沒用,必須需要遵守規定才可以,幼兒必須明白,制定規則簡單,遵守規則才難。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段並具有延續性,所以幼兒在活動中始終都要對自己有一定的要求,中途不中斷,注意力要集中,不違規、不急躁等。最後,規則有助於幼兒社會性的發展。在規則意識的培養中,對規則的制定和執行是一種社會性任務,包括協商、討論、決策等程序性因素,也包括公平、公正、相互理解和尊重等觀念性因素。 規則是無形的,但是遵守規則的效果卻是有形的。活動中,教師通過身教言傳,潛移默化地影響幼兒,於教育的無痕中施以有形的教育行為,使幼兒在感性上認知什麼是規則,而不是單純刻板的一味說教。 那麼如何在社會性活動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呢? 一、合理開展教學活動,培養良好規則。 幼兒園的主題教學內容豐富多彩,是全面的、啟蒙的,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其中,對幼兒社會性能力的培養也有具體的目標,而這社會性教育的內容是根據幼兒園社會教育目標所選取的,其中有一條是「知道對錯,能按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行動」,由此可見,規則在社會活動中的重要性。 既然幼兒良好的規則意識是集體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那麼,教師便可以利用社會活動來進行一些專題性教育。例如我們在中班開展了社會活動《大為不可以》,在這一個活動中,小主人公大衛有著很多不好的習慣,因此,在制定目標是時候,有兩條目標我們定為讓初步意識到一些不合理的行為以及能嘗試說出不合理的行為,學習與人溝通的技巧。在整個活動中,我們都是圍繞目標來進行活動的,我們提問「大衛為什麼這么做?」「你覺得這么做怎麼樣?」「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為什麼?」……利用問題引導幼兒來進行討論,了解生活中的一些規則。 幼兒生活在班級的集體中,為了保證幼兒的生活、學習、游戲能安全、有序,有許多需要遵守的規則,而幼兒的日常規則執行和遵守方式的第一階段是單純的個人運動規則階段,幼兒此時按個人的意願和行為行事。因此,教師必須合理利用社會活動來進行必要的專題性教育,在此教育過程中讓孩子通過討論,自己制定各項活動的規則,在出現問題後,教師引導幼兒討論,選擇解決的方法並制定新的規則,可以嘗試用文字或符號語言記錄下來,貼在活動室相應的位置。教師把它交給幼兒自己討論建立,在他們參與下建立的規則要求,能真正被其接受。幼兒在一種有限制但又相對自由的、有序的環境里,才能快樂、滿足。
『捌』 小班語言游戲驕傲的小青蛙教案
活動目標:
1.欣賞故事,知道故事的名稱,理解故事的內容。
2.理解詞語:安安靜靜、又蹦又跳、一聲不吭。
3.培養幼兒良好的傾聽習慣。
活動准備:
1.多媒體教學軟體。
2.小青蛙服飾,小動物的圖片。
活動過程:
1.創設情景,激發興趣。
今天,朱老師給小朋友請來了一位小客人,你們看,他來了。
小青蛙出場:「哈唉,小朋友好,認識我嗎?(有節奏地念兒歌)我是一隻小青蛙,大眼睛,寬嘴巴,白肚皮,綠大褂,唱起歌來呱呱呱,捉害蟲,保莊稼,人人見了把我誇。小朋友,你知道我最喜歡干什麼嗎?我呀最喜歡聽故事了。我現在就去聽故事了,小朋友,再見!
過渡:小朋友你知道這只小青蛙是怎麼聽故事的嗎?現在朱老師要給大家講一個好聽的故事,你可要聽仔細。
2.教師有聲有色的講述故事,邊講邊演示故事中的幾個角色,讓幼兒初步感受故事的意境。
講完後提問:
這個故事叫什麼名字?(小青蛙聽故事)
故事裡都有些誰呢?(月亮、小魚兒、小青蛙)
他們在干什麼呢?(聽故事)
3.下面要請小朋友看著多媒體畫面再來把故事欣賞一遍,幫助幼兒理解故事內容。
畫面一:
夜晚,月亮來到哪裡呢?(小河邊)
小魚兒看見月亮出來了怎麼樣呢?(可高興啦)
月亮在給給誰講故事呢?(小魚兒)
小魚兒是怎麼聽故事的?(安安靜靜)
平時,老師也經常叫小朋友要安安靜靜的,你會做一個安安靜靜的樣子給朱老師看看嗎?(集體練習)
過渡:正當小魚兒安安靜靜的聽呀、聽呀,忽然發生了一件什麼事情呢?我們接著來欣賞。
畫面二:
忽然,從草叢里蹦出來一隻什麼呢?(小青蛙)
小青蛙看到小魚兒在聽故事,他是怎麼說的?(呱呱呱,我也要聽故事)
小青蛙的聲音好聽嗎?小魚兒聽見了對小青蛙說了些什麼呢?(別吵,聽故事要安安靜靜的。)
小青蛙有沒有聽小魚兒的話?(小青蛙不理不睬,還在呱呱呱的又蹦又叫。)集體模仿小青蛙又蹦又叫的樣子, 從而理解詞義。
過渡:月亮聽見會怎麼樣呢,小魚兒又會怎麼樣呢?你聽。
畫面三;
月亮生氣了,躲到哪裡去啦?(雲朵里)小魚兒也鑽到哪裡去了?(水草里)
他們為什麼要躲開呢?(太吵了)
現在只剩下誰啦?(小青蛙)這時的小青蛙又是什麼樣子呢?(知道自己錯了,低下了頭。)說了些什麼呢?(對不起,我錯了,我會安安靜靜的聽故事的。小魚兒、月亮快出來吧。)
過渡:你想知道小青蛙後來是怎麼聽故事的嗎?接著來欣賞。
畫面四:
小青蛙蹲在哪裡呢?(荷葉上)
這時候的小青蛙還在呱呱呱的叫個不停嗎?他又是什麼樣子呢?(蹲在荷葉上,一聲不吭。)
什麼叫一聲不吭呢?(一句話也不說了。)
月亮看見了,高興不高興啊?(他鑽出雲朵,露出了笑臉。)小魚兒也怎麼樣?(游回來了)月亮又接著干什麼?(給小魚兒和小青蛙講好聽的故事了。)
教師小結:聽完了這個故事,誰來告訴老師,你以後聽故事的時候也應該怎樣呢?(安安靜靜的)
4.結束:音樂活動《小星星》
小魚兒、小青蛙在聽月亮講故事,小星星也來了,我們一起唱起來吧。鼓勵幼兒用自然、輕柔的聲音演唱,表現歌曲的美好意境。
『玖』 在幼兒游戲活動中如何滲透規則意識
《指南》中所指出:「教師要在共同的生活和活動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幼兒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行為規則,學習自律和尊重他人」。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在幼兒園里的規矩就是指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就是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是幫助孩子順利踏入小學生活、學習的橋梁,是孩子為人處事、學習發展的奠基石。試想:一個孩子如果沒有規則意識,不懂得遵守規則,上課時不知道去上課;考試時不遵守考場紀律;不按時上交作業…這些最基本的事情都不知如何去做,又何談成功和發展呢?因此,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對幼兒入小學是至關重要的。規則意識的培養應滲透在幼兒園的一日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我就在體育活動中幼兒規則意識的培養闡述一下自己的觀點,我認為體育游戲活動中教師的關注點不只是幼兒在游戲中獲得某種動作技能的增長,還要關注幼兒是否能夠理解並遵守游戲規則,並通過游戲來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激發與培養幼兒的自主性,不能靠硬性的約束,也不能採取放任的辦法。因此,在自主的游戲中培養幼兒的規則意識很重要。
一、每次活動時,要求提在活動前,使幼兒有章可循
《指南》中指出要「結合社會生活實際,幫助幼兒了解基本行為規則或其它游戲規則,體會規則的重要性,學習自覺遵守規則」教師在每次戶外活動前,或開始游戲前,先向幼兒解說本次活動的目的和要求,讓幼兒了解活動中他們必須遵守的規則,以及違反規則的後果。在游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嚴格遵守規則,長此以往,久而久之形成了習慣,幼兒有章可循自然就不去違規了。這樣,就避免了游戲過程中教師發現幼兒違反規則而幼兒游戲興趣正濃教師攏不住孩子的情況發生。
二、場地布置和教師要求使幼兒有規可循
「經常和幼兒玩帶有規則的游戲,遵守共同約定的游戲規則」是《指南》中所講的,小班的《紅綠燈》、中大班的《大風和樹葉》《捉星星》《狡猾的狐狸在那裡》等都是關於跑的游戲,玩這些游戲是教師如果在游戲前沒有要求,任憑幼兒在場地上自由的跑,會出現非常糟糕的局面,小朋友之間會互相干擾碰撞,甚至會出現危險。所以在玩這種游戲前教師一定要提出規則,讓幼兒按一定的方向去跑,而且每次活動教師的要求一致,這樣幼兒就有規律可循,可以避免一些意外事故的發生。
在玩一些器械游戲時,教師可以同幼兒一起商量設置路標,例如在游戲《幫助小兔》《拯救大森林》等幼兒可以沿著路標的指引跨過小河、走過小橋、跳過一條條不同的小路,然後從兩側的樹林回來。路標就向指南針和地圖一樣告訴幼兒該怎麼做。這樣就避免了幼兒因違反規則發生沖撞。
三、巧妙地運用游戲情景,使幼兒既遵守規則,有張有弛
體育情景游戲對於幼兒來說他們非常喜歡,在音樂伴奏下,在老師精心設計的情鏡中幼兒往往忘卻自己,置身於游戲之中,這時候,他們會忽略游戲規則的存在,當幼兒違反規則時,如果教師強行中止游戲,會影響游戲的質量,和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巧妙的運用游戲情景中的語言,使游戲自然停止,然後再提出要求,會更加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所以根據《指南》中「利用實際生活情境和圖書故事,向幼兒介紹一些必要的社會行為規則,以及為什麼要遵守這些規則。」的指導,我在組織大班體育活動「我開汽車去郊遊」時,在開始部分設計了一個「考駕照」的游戲,大班的幼兒對於駕駛執照這種社會產物的作用了解的非常清楚,也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我們游戲許可證——「駕駛執照」。遵守「交通規則」成為他們一種自覺的行為,而所謂的交通規則也就是我在活動中為避免出現傷害事故所必須的,小小的一張「駕駛執照」免去了我許多不必要的口舌。所以,將活動的規則與孩子所扮演的社會角色巧妙的結合,不僅可以減少教師煩瑣的講解、強調,同時有培養了孩子的自製能力和社會性意識。
四、利用兒歌等形式,幫助幼兒理解規則
實踐中,我發現幼兒在游戲時不喜歡重復單一的說規則,你們應該怎做,不能做什麼。而是喜歡有主題、有情節、有角色、游戲化、多樣化的說教。因此,如何運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方法來組織活動顯得尤為重要。經過不斷的反思和學習,我們嘗試以兒歌游戲的方式,讓孩子們在活動中自我發現、自我學習、主動探索,這一形式受到了孩子們的喜愛,也獲得了良好的練習效果。例如在練習「左右分隊走」時,我編了一首兒歌,「走走走,走走走;小朋友們手拉手,左看看,右看看,排成一字向前走。」我利用這首兒歌提醒幼兒在走隊時候要照顧整體遵守規則。又如:打滑梯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項活動,玩起來他們會非常投入而忘記規則,於是我編了一首好聽的兒歌「小朋友劃滑梯,排好隊慢慢上,你先我後不擁擠。等」幼兒通過朗誦兒歌,很快記住了規則。再如:小班體育游戲《趕小鴨》的活動目標是練習走、跑交替的動作,發展幼兒躲閃跑的能力,教師敲鈴鼓,幼兒扮小雨點做游戲:「下雨了、下雨了,滴滴答、滴滴答,小雨點樂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