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體育教學水平怎麼劃分
(1)以全面鍛煉身體為主,按人體解剖部位分類,如把活動方式分為上下肢運動、軀干運動、跳躍運動和全身運動等;
(2)以發展人體基本活動能力為主的分類,以走、跑、跳躍、投擲、攀登爬越、懸垂支撐和平衡、角力等為教材內容;
(3)完全按運動項目分類,把運動項目以外的內容,當作輔助教材或教學手段;
(4)按發展身體素質的作用分類,把教材劃分為速度、靈敏、力量、耐力、柔韌等內容;
(5)按發展人體機能的效果分類,把教材劃分為有氧和無氧鍛煉的內容;
(6)以養生、健身、防病、治病、康復為目標的分類。
『貳』 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學情分析怎麼寫
新的學期開始了,為了開展良好的教學工作,進行有步驟的教學,順利完成本學期的教學任務,根據學校工作安排,特製行本學期的教學計劃。
一、教學目標
(一)以人為本,全面鍛煉,努力增強學生的體質。
(二)學習基礎知識,學會科學的方法鍛煉身體,以創新的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為重點,培養自我鍛煉習慣,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
二、學生基本情況分析
五年級學生44人,他們雖然對體育活動積極參加,但由於基礎差,好勝心強,可塑性強。有些動作易變形,掌握不好,所以,本學期應在上學期基礎上,加大學習力度,因材施教,合理處理教材,全面提高,重點培養不段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在德、智、體、美、勞這方面都能得到發展和提高。
三、教材分析
(一)跑是人體的基本活動能力,教材要求學生學習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動作方法,提高跑的基本能力,學習傳接棒方法,培養學生集體協作意識和配合能力
(二)跳躍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和改進跳高和跳遠的動作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和爆發力。
(三)投擲進一步提高學生推拋實心球技術,學習助跑擲壘球的完整動作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力量等身體素質,培養學生養成鍛煉時注意安全的意識和習慣。
(四)體操和技巧進一步提高學生隊列和體操隊型動作質量,學會滾翻、分腿騰越的動作方法,發展學生靈敏、協調性和自我控制能力,培養學生主動、刻苦頑強的拼搏精神。
四、教學研究內容
教材的重點是跑、跳躍和投擲,教學時應採取講練結合,加強示範,輔導等手段作為突破措施。難點是體操、技巧,教學中應採取直觀的教學方法,在教學中應加強安全保護措施,完成教學任務。
五、教學輔導計劃
(一)因材施教,分類指導。
(二)培養優生,能自覺練習,善於動手,動腦的好習慣。
(三)要加強學困生的指導,提高他們的技能水平。
(四)教師要關心,熱愛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
(五)教師要定時、定點,加強優生優培輔中轉差的輔導。
『叄』 什麼是體育教學中的水平目標水平目標的定義是什麼
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人的正確思想只能從社會實踐中來。因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客觀標准。
自2001年開始我國進行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其中也包括體育課程改革,至今已有三年多時間了。我們經過多層次的體育課程改革培訓,認真學習研究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並在教學實踐中反復深入實施實驗,從整體性宏觀方面來講,目前我國進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發展思路是好的,整個課程改革的方案也是符合世界潮流的,從具體的微觀方面來講,做為《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我們認為它在思想理念方面制定的很好,很正確。但是在課程目標方面,特別是在六個水平段目標方面雖然制定的也很好,但是從嚴格的角度上來講,我們認為還不夠確切,或者說目標過於繁多,它幾乎是不能確切的反映出全國各地中小學生的客觀實際與各個學校的具體客觀實際。因為,首先在我們的體育課程標准裡面有總目標,也有五領域個目標,還有六個水平目標,我們稍加細心的把它進行排列組合,僅初中就有二百多個目標,高中也有二百多個目標,總共就有四百多個目標。我們認為把一個總目標分解成幾百個目標,這是一種分解的辦法。如果說,我們能夠根據客觀實際需要,聯系客觀實際的各種動態,最後,採用整合的思維方法把分散的目標歸納起來,成為我們體育教學中的一個單元目標,那麼一個學期的教學目標有幾個就夠了。
分解也好,整合也好,我們認為都要。因為,我們為了去認識問題,就可以採用分解的辦法。我們為了去解決問題,就必須採用整合的辦法,這是一個很正常的邏輯思維的程序。可是,有人認為不論是認識問題還是解決問題都要用分解的辦法,這樣就不免要出問題了。因為都用分解的辦法來解決問題就必然產生了這樣一種結果,叫對號入座,照貓畫虎。例如,在當前課程改革的實驗中,全國的部分省市地區中基本上都出現了這樣一些事情,就是各級教育行政領導也好,或是體育教研員及來看課的教師也好,幾乎都是按照了來看你的一節課(公開課、評比課也是這樣),看看你這節課是不是符合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裡面的學段「水平目標」和其中的「五個領域目標」。我們認為這不可能,因為一節課沒有辦法同時達到五個領域目標,它必有側重。另外,一節課還沒有最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一個教學單元才是一個完整的教學單位。具體地講,就是只有在完成了一個完整的教學單元計劃之後,這個時候才可以提出完成了「五個領域目標」,而且這「五個領域目標」是經過教學實踐整合之後,它是符合學校實際的具體目標,而不是空調的什麼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發展、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的目標。所以,我們認為不能老是光搞分解思維;其次,在制定一個課程教學工作計劃的時候,有很多人認為初中階段就是根據新課標中的「水平四」的目標來制定教學計劃。具體地講,就是從「水平四」的目標中間拿出一個目標來進行相對照然後再去找教材,我們認為這是本末倒置。因為,例如拿出一個「運動參與」的目標來,或者,拿出一個「運動技能」目標出來,再根據其目標去找教材制定教學計劃,再去上課,最後再去評價,這叫:以目標為出發點,以目標來統領教學的全過程,這種思路不是我們課程設計的思路。
因為,目標是專家制定的,是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況且目標它只是單線條的,它在統領整個教學的過程中,這個目標是不是適合學校的具體情況,這完全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情況,學生的具體情況和教師的具體情況,以及學生所處在的年級階段的不同而定。所以我們認為,現成的把課程目標簡單地拿過來使用,這就是對號入座。現在有很多人講,平時檢查教學也好、上體育公開課也好,初中階段無論是初一年級,或是初二年級,還是初三年級,就是根據新課標中的「水平四」的標准來實施操作,根據「水平四」的目標來檢查看你是否完成了「水平四」的教學目標。這里我們認為,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的一、二、三、四、五、六各段水平目標的這個排列方法,在體育教學中根本就沒有這樣一個順序排法嚴密的邏輯結構,因為這是由體育學科的性質和特點而決定的。那麼這個問題如果是在其它的學科中就有這樣的排法,例如,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必須學完一元一次方程,才能學習一元二次方程。再例如,在外語的教學中,學生必須先學完音標和單詞後,再學習片語和語法及應用。而在我們的體育教學中,就沒有理由說你先學習什麼內容,後學習什麼內容。例如在籃球教學中,就沒有理說你必須先學習運球,再學習傳接球,最後再學習投籃。那麼,反過來講我現教學生投籃可不可以?我們認為可以。那麼這樣以來,在整個事物的發展過程中間也一樣,並不是象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的課程目標所講得那樣,第一,先開始和小朋友一起「玩」;第二,在「玩」的過程中間進行互相交流;第三,在「玩」的過程中間又能互相幫助等等。這里,我們的看法是,先交流後一起玩可不可以?我們認為完全可以。交流與一起玩再加上互相糾正錯誤缺點行不行?我們認為也可以。試問為什麼互相交流和相互糾正缺點一定要到小學的五、六年級?那麼小學的一、二年級就採用這樣的方法行不行?我們認為完全可以,因為任何事物都是在辨證中發展的。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中的這種分解思維的方法提供給全國廣大中小學體育教師進行思考的線索雖然很好,可是我們在針對課程標准制定單元教學計劃的時候,必須要進行多方位的重新思考並根據現實的需要加以整合,重新提出一個切實可行的教學目標,而不是空洞的目標。
因為在課程標准裡面提到了「五個領域目標」,這實際上存在著兩大整合:第一個,運動參與和運動技能,是運動主線;第二個,身體發展、心理發展和社會適應,是健康主線。我們現在講的多方位思考與重新整合,就是要把運動主線和健康主線整合在一起。如果說沒有運動主線,只有健康主線,我們認為這是背離了體育課的本質特徵。再次,就是目標導向?還是過程導向?我們認為這是一件重大的事情。泰勒提出的課程論,就是目標導向論。泰勒把整個課程分成四個部分:第一,目標;第二,內容;第三,實施;第四,評價。他的觀點是目標導向內容,目標導向過程,目標導向評價,目標是決定一切的。這一提法實際上對不對呢?其實不完全對。因為,我們在教學中制定單元教學計劃的時候,首先考慮的問題不是目標而是先考慮過程。關於課程中以目標導向論為出點是泰勒在1947年時提出來的,目前是2004年,也就是說從泰勒提出這一觀點到現在已經有57年的時間了,其實在這57年中有很多專家早就提出來了另外一些觀點,這個觀點就是過程導向論。那麼,這個過程導向論指的是什麼意思呢?它是指我們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間,或是在運動過程中間,能夠發現該項運動的價值取向,而把它提升到目標上來。例如說游泳運動,游泳對人的有氧耐力發展很有作用,那你就可以提出說明在有氧耐力鍛煉方面,游泳這個教材它所達到的有氧鍛煉的目的和與其它教材相比較的話,它處於最佳狀態。既然是最佳的,我們就可以把這個目標提出來。所以,它的目標是從過程中引來的,我們認為,課程目標它是單線條的,教學過程也是單線條的,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學目標可以導向教學過程,教學過程也能產生新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與教學過程兩者之間是可以互通的。所以,從根本上說起來,我們講的目標統合就是把《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裡面的目標和教學中的客觀實際、學生的實際、教師的實際和教材的實際,以及學校的具體條件密切統合起來,能夠整合成一個符合學校實際且可行的體育課程目標,而這個課程目標的基礎點是落實在一個單元,而不是在一節課上。
『肆』 體育教學中水平一到水平六分別對應的年級
水平1:1至2年級
水平2:3至4年級
水平3:5至6年級
水平4:7至9年級
水平5:10至12年級
水平6:發展性目標,如農村與城市的差異,因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伍』 體育教學水平怎麼劃分
水襲平一 :1、2年級體育教學
水平二 :3、4年級體育教學
水平三 :5、6年級體育教學
水平四 : 初中生體育教學
水平五:高中生體育教學
其中,水平六、 水平五級別的體育老師高一級水平可作為低一級水平的延伸拓展學習.
『陸』 如何分別體育教學中的水平二和水平三
水平一 12年級
水平二 34年級
水平三 56年級
水平四回 789年級 初中
水平五 10 11 12 年級 高中
水平六 水平五學段的拓展答學習,同時高一級水平可作為低一級水平的延伸拓展學習。
『柒』 小學體育學情與教材分析的要點有哪些
1.學習需要的分析 學習需要是指學生學習方面和目前狀況與所期望達到的差距,及學生目前水平與期望學習者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2.學習內容的分析 分析學習內容是為了規定學習內容的范圍、深度和揭示學習內容各組成部分的聯系,以保證達到教學最優化的內容效度。① 內容的選擇:根據學習內容的層次,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目標,優選可以作為學習的內容,合理加工使之系統化。② 內容的組織:是將所選的內容進行單元化的系統安排。③ 確定單元和課時教學目標。3.學生分析①學生的特徵分析:年齡、性別、身體發育水平、體質狀況、已有的體育知識、學習動機等。②確定教學起點:學生原有的學習准備狀態就是新的教學起點。例如,在走動拍球的基礎上--學習慢跑中拍球;在原地投沙包的基礎上--學習助跑投沙包;在籃球運球的基礎上--學習運球繞過障礙等等。4.教材分析教材名稱?——項目技術教材特點?——本質特點重點難點?——明確具體適宜方法?——教法學法發展學生?——鍛煉價值 分析教材是為了了解教材的特點與價值、確定教材的范圍、明確學習重點與難點以及採用何種方法教學最適宜等。①教材的選擇---學什麼?根據學習內容的層次,根據生的學習需要和教學目標,優選可以作為學習的內容,合理加工使之系統化。②教學目標---學多少?是將所選的內容進行單元化的系統安排。③確定教學方法----怎麼學?5.闡明教學目標①教學目標表述的是學生的學習結果,不是說明教師要做什麼。②教學目標的表述力求明確、具體、可測量、可觀察,不應不切實際或模稜兩可。 但是我們也不希望老師們將教學目標寫得過於繁瑣:認知目標、情感目標、技術目標、能力目標、行為目標等。6.制定教學策略 教學策略是對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解決重點,突破難點而採用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形式等因素的總體考慮。確定教學策略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解決「如何教?」的問題。 體育教學策略設計是體育教學設計的核心和重點。體育教學策略主要研究:課的類型與結構、教學的順序與節奏、教與學的活動、教與學的方法、教學的形式、教學的時空安排等。制定教學策略的基本要求:① 學習准備:對學生的學習准備要了解、驗明、啟動、補償。② 學習動機: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明確學習的目的意義,教學內容要有適宜的難度,要有一定的挑戰性,經過努力能夠達成。解決「吃不了與吃不飽」的問題。③ 目標範例:向學生展示學習活動完成時所要完成的規范動作,讓學生有學習的目標和模仿的榜樣。必要時可以採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優秀的動作範例。④ 內容的組織: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注意教學內容的邏輯性和連貫性(例如,健康知識);注意教材的內在關聯;注意身體的全面發展;⑤ 恰當的教學指導:時機、方式⑥ 激發興趣:講解示範、提問、啟發、討論、實踐--。⑦ 反復練習:練習的次數、組數、規格及要求等。⑧ 及時糾正錯誤,讓學生知道自己的理解或動作是否正確。⑨ 注意區別對待:根據學生的身心特徵、體格、身體機能、身體素質、興趣、能力等不同,在教學時要注意學生的差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 體育教學設計是應用學科,它賴以解決問題的基本前提是應用相關體育學科的理論和方法,而其本源又是體育教學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因此,廣大教師還要關心體育學科中運動人體科學、體育教育學、體育心理學、體育教學論以及傳播學、設計學、管理學、媒體學等領域的理論發展,及時將其中最新研究成果應用到體育教學設計的實際工作中去,經過實踐檢驗後,再把這些理論豐富和補充到體育教學設計的內容中去,將它們轉化為實際工作的指南和原則,使體育教學設計知識體系不斷得到充實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