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樣才能使學生成為體育教學中真正的主體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特別是「人文精神」的提倡和素質教育大潮的興起,給體育教學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現代教育觀念認為,教育是一種主體性相當強的實踐活動,是通過促進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來實現的,而人的社會化和個性化的過程是人的主體素質不斷培養和展現的過程。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實施主體性教學,培養學生的主體性意識,發揮學生主體性作用就成為現代教學中最重要的內容。本人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中體會到,體育教學中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改變傳統觀念,轉變教師角色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一切教學影響和教學效果只有通過學生的自身活動才能真正地、完全地實現。教師必須打破過去那種以教師、教材、課堂為中心,統一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進度、教學方法和考核標準的傳統模式。轉變教師角色,改變以往教師在學生面前高高在上,學生對教師言聽計從的教與學關系和學生始終處在一個被動的學習狀態;改「一言堂」為「群言堂」;變主講為主導。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充分表現自己的才能,發展自己的個性,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教學實踐中,學生的主體性發揮到何種程度,但主動權還是掌握在教師的手裡,教師只有正確認識了當今自己所處的地位和角色,學生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實現。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如此,建立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雙邊活動關系,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變教學過程中的「要我學」為「我要學」。 二、創設民主、和諧、寬松的教學氛圍 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思想共鳴的過程。師生關系是影響學生成長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也是與能否充分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息息相關的問題。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和尊重學生的思想、情感、意志和行為方式,學生才能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表達、表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一個優秀的教師應該是能夠營造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氛圍,使學生形成探求創新的心理願望和性格特徵,形成一種以創新的精神吸取知識、運用知識的性格,能夠幫助學生創造性地應對環境的變化。創設一種師生心理交融、民主交往的良好課堂氣氛,是促進學生愉快學習體育,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方式。如:在做游戲時,我會和同學一起「瘋」;在練習間隙,我會和同學聊聊家常,問問他們的家庭和學習情況;在同學身體不舒服時,我會不失時機地給予關心和慰問。在我的努力下,同學們都樂於和我做朋友,樂於和我交流,樂於上我的課,在課上也特別積極、努力,那麼就會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三、面向全體,讓每個學生都能進步 面向全體學生,就是要關懷每一個學生,使「好學生」、「中等生」和所謂的「差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得到充分的發展和提高。有位著名的教育家曾說過:「沒有什麼統一的先決條件,能使學生都獲得好的學習成績。」好的學習成績本身也是相對的,對有的學生來說,五分是成績好的標志,而對有些學生來說,三分可能就是很大的成功,應該說實際上不存在所謂的「差生」,存在的只是單一、呆板和一刀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學生的差異不僅指考試成績的優劣,還包括生理特點、心理特質、興趣愛好等各方面表現出來的特點。在教學中,我們不應該只看到學生絕對成績的優劣,我們更應該注重學生在一段時期內取得了多大的進步,同時為其所取得的進步而高興。如:我曾經教過這樣的一個女生,身體素質一般,再加上性格又比較內向,上課時積極性較差,怕練習,也不願意和同學一起活動。針對她這種情況,上課時只要看到她有一點點的進步,我就會當眾對其進行表揚和鼓勵。課後,主動找她交心談心,鼓勵她和同學們一起玩耍。同時要求每一個同學都去關心她,幫助她消除心理障礙,漸漸地她願意和其他同學一起活動了,性格也活潑開朗多了,體育活動能力也逐步加強了。就是說,她也進步了。 以上所談是我在教學實踐中的一點嘗試和體會。
2. 體育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如何認識和把握這一原則,是實現教育目標的關鍵。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
一、調動師生雙方的積極性,使教與學達到協調一致。
課堂教學是教師施教與學生學習的統一,教與學為實現同一個目標——讓學生接受知識、掌握知識、運用知識,教與學他們存在於同一個過程中。教與學既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彼此以對方的存在為依據。學生只有通過教師的組織、管理、調節和指導作用,才能真正了解科學的知識體系、掌握科學的認知規律;而教師對學生學習活動的指導和調節,也只有在學生積極參與和積極配合的情況下,才能奏效。因此,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根據教學效果不斷調整自己的教學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二、教師的主導作用對發揮學生的主體性是至關重要的,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得越好,越能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教學中,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是順利有效地實現教育目標的前提條件。而教師的善教也正是這一條件的具體體現。良好的整體素質又是作為一個善教者的必要條件,也是教師主導作用在教育過程中得以充分發揮的價值內存。因此,教師的良好素質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根本所在。教師善教的「勢能」是來自於自身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而得以儲備的。而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動能」 也是隨著這種勢能的增加而增大。高素質的教師都會注重對教材和對學生的研究、把握,並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和較新的視點突破。因此,他所設計出來的教學方案,更可以說是溝通教材與學生的媒體,使學習的主客體的知識、文化的內存被充分地激活。教師主導性淋漓盡致的發揮,是一個高素質善教者的體現。因此 ,提高教師整體素質是提高整體教學水平與質量的前提條件,是有序、有效地完成教學目標的根本。在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整體素質大致體現在:講解示範、熟知學生、熟知教材和明確導為主線等方面。
3. 談談你對體育課程的理解和認識
當別人推著孩子「雞血」那些長大後根本用不著的課程時,更有遠見的家長願意花重金送孩子玩運動。盡管他們心裡有數,大部分孩子都不會成為專業運動員,但是他們知道,從體育運動中學到的東西,夠孩子受用一生。
讓孩子積極上好體育課並不代表你希望他未來能憑體育特長獲得獎學金,或者成為專業的運動員。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管是童年還是青春期,體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運動能幫助孩子建立與他人的聯系,讓他們學會珍惜和成年人之間的關系,獲得自信心,以及為自己設立目標、完成目標。
然而研究卻表明,從體育運動中學得的其他東西,是孩子能夠受用一生的。
4. 如何理解體育學習中主導性與主體性的關系
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相結合是教學實踐中的一個重要原 則。對教與學的關系,教師與學生在教學中所處地位及所起作用的研 究一直是體育教學研究的熱點問題,「雙主體」, 「主導與主體」以 及「交互主體」等觀點層出不窮。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辨證關 系說明主導與主體互為條件,互為因果,任何的「厚此而薄彼」的認 識或者做法都是一種「割裂」,二者的辨證統一是實現學生主體地位 的關鍵。教學是一個復雜的過程,教師與學生、教與學是教學中最主 要的兩對矛盾體。在當前大力推行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的今天,如何 將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正確處理好教師主導性和學生主體性的關 系,已成為當前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課題,具有重要的科學研究價值。 關鍵詞:體育教學; 教師主導性; 學生主體性;辯證關系 1 前言 體育教學是體育教師和學生之間所進行的雙邊活動。兩者各自肩 負著不同的使命。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主要表現為「教 師根據教學大綱的有關規定,確定教學內容,結合學校的教學條件和 學生的實際情況,制定課的任務,選擇教法,組織教學,指導學生學 習,完成大綱規定的教學任務與要求。「學生的主體作用」主要表現 為:「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強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動地進行 學習,教師教授的一切內容和提出的一切要求都必須通過學生的主觀 努力,才能掌握和實現。」這兩種作用的和諧統一是當今學校體育教 學的具體要求。 但在實際體育教學工作中,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主導作用的時 候,學生的主體地位怎樣才能真正確立起來,如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 體性?本文圍繞這一問題,闡述如何科學認識體育教學中主體和客體 的關系,進而認識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和諧統 一的關系。 2 對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作用的認識 體育教學中師生均以教學中相關的內容如教材、場地器村等為客 體,同時師生又互為主客體,各自又均以自己身體為客體,因而體育 教學中呈現出一種復雜的主客體關系,這種復雜關系也是體育教學特 殊性所在。在這種復合主客體關系中,主體和客體是一對既對立又統 一的矛盾。體育教學的進行和完善就是表現在課前、課中、課後的主 體與客體這一對矛盾的不斷解決。又不斷出現新的矛盾的運動過程。 依此循環往復、層層遞進,使主客體關系不斷獲得新的內容和形式, 即不斷進化與提高。 2.1 教師的主導作用 教師的主導作用其實是基於這種多層次的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過 程來實現和發展的。教師在年齡、經驗、學識、課前准備,以及對大 綱、教材的認識等都先於學生,優於學生,使他們在整個知識技能的 傳遞過程中起著主持引導的作用。這種主導作用是學生斷然無法替代 的。具體地講,教師施教前先於學生認識並積累專業知識和掌握專項 技能,先於學生了解教學大綱的要求、內容以及教學方法;在課中和 課後要比學生更全面地再認識教學情況,積累教學經驗,摸索教學規 律。同時教師還要全面認識並掌握學生的需要、興趣、情緒、意志、 性格特徵和能力指向等客體的差異性,因材施教,避免使「教師的主 導作用」轉化為「教師中心論」,即避免出現學生對教師保持一種被 動服以狀態,抑制學生主觀能動性發揮的現象。 教師充分體現其主體認識並對學生主持引導的同時,其客體性對 學生主體作用的影響也非常大,教師健美的形象,生動幽默的語言藝 術、良好的性格特徵、高尚的情操、堅韌不撥的毅力、崇高的敬業精 神等對處於個性發展黃金時期的青少年學生會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教師成了學生個性健康發展的重要外因,表現出「為人師表」的潛在 動力。 2.2 學生的主體作用 學生的主體作用也是基於學生在教師的主持引導下對教材內容、 教師及其他學生的言行等客體的認識來體現的。如果教師的主持引導 作用是以發展學生主觀能動性的原則出發,即尊重學生的需要、興趣、 能力等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情感,磨煉學生堅強的意志,學生就會 表現出能動地認識各客體對象,變「要我學」的被動學習為「我要學」 的主動學習,這樣學生既學習了知識,掌握了技能;又開發了智力, 陶冶了情操,培養了意志,身心得到健康發展。但「我要學」的情形 也不是「放任自流」或「放羊」情形,如出現這種情況也反映了教學 對大綱、教材和學生等的整體認識還不夠,根本沒有體現其主持引導 的作用,這既不利於學生對體育的科學認識,又不符合社會對學生德、 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要求。 3 教師主導性與學生主體性的辯證關系 任何事物的發展變化都是內因和外因綜合作用的結果辯證唯物 主義認為,外因是變化的條件,內因是變化的基礎。學生從事一切體 育活動,學習一切體育知識,掌握一切體育技能莫不如此。體育教學 在重視發揮學生在體育學習和鍛煉中的主體作用的同時,也不能忽 視,貶低和排斥教師的主導作用。 我們認為,體育教學既不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接受式,也不是 以學生為中心的純粹發現式在體育教學中,學生雖然進行的是接受學 習,但他們是教育信息的能動接受者,他們在教師的引導和指導下, 通過內化,進行的是有意義的學習,可見教師的作用在教學中是不可 或缺的。體育教學重視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但決不能貶低和排斥教師 的主導作用。可以認為,學生主體作用能否得到充分的發揮,關鍵取 決於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只有充分發揮教與學的兩個積極性,才能 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單一地強調學生 的主體地位,是盲目的,不科學的。 體育教學中教與學的統一實質上是學生主體性和教師主導性的 統一。片面地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教師的主導作用,是極端的, 盲目的。體育教學活動是在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的前提下,通過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得以實現的,教師的主導作用是以學生的主體地 位為歸宿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地位是以教師主導作用為條件的主 體地位。「進學之功,貴在心悟;施教之功,貴在誘導」,思與誘辯證 的統一,才是體育教學取得成功的保證。 4 結論 綜上所述,體育教學中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要達到 和諧統一,就必須充分理解體育教學中主體對客體的認識關系,遵循 「實踐一認識一再實踐」這一認識規律,正確處理教學中各層次主客 體關系的發展。這種發展過程也是矛盾的運動過程.在體育教學過程 中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兩對重要的矛盾,教師主導作 用這一對矛盾中,主要矛盾是教師的主體性,次要矛盾是其客體性; 學生主體作用這一對矛盾中,主要矛盾是學生的主體性,次要矛盾是 其客體性。如果把教材作為中介客體即教師與學生共同認識的客體的 話,教師的主體性主持引導學生的主體認識,並認識學生客體,同時 又受學生的客體性所制約;學生的主體性在教師主持引導下既認識教 材客體即學習知識,掌握技能,又認識教師客體即受教師的品行影響, 模仿教師,在這里教師的客體性,其實質也是通過教師的為人師表感 染學生,是對學生思想、道德.、行為規范的一種導向作用。因此, 教師的主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是通過這些主客體矛盾的運動來 具體實現的,這些主客體矛盾相互促進、相互制約、不斷發展,表現 出一種既對立、又統一的復雜的辨證關系,科學地認識這種主客體矛 盾間的辨證關系並促進其良性發展,是實現體育教學完善化的根本途 經。
5.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的課程新理念,已經成為廣大體育教師的共識.確立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具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意義.它要求教師在教學中,不但要注意對教材學習的控制過程,而且要充分考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如果僅考慮自己如何教,把注意力集中在對認識的客體——教材的分析研究上,那是不能提高教學效果的.只有在分析研究客體也同時考慮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質量,才能在體育教學中,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為,體育教學效果的最終衡量標志,就是主體對客體的認識和掌握程度如何.體育教學還有一個區別於其它課程教學的特點:學生在學習中,不僅要投入智力,積極思維,而且要投入體力,積極進行身體活動,才能對教材加以理解和掌握.體育教學的這一特點,使學生的主體作用顯得更加重要.因此,廣大教師應該予以重視.那麼,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如何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呢?1樹立以「教師為主導」和「以學生為主體」的觀念高校體育教學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因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學習和發展是每個學生的權利.為此,教師必須轉變「師道尊嚴」和「以教師為中心」、的
6. 怎樣在中學體育教學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眾所周知,主體性是主體在主客體關系中所表現出來的本質屬性。教學中的主體性是指學生在主體意識指導下,主動參與教育活動的能動性。現代社會的開放、發展要求重視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性,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發展的主體。那麼體育教學中應該如何
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呢?
一、體現創新思想,落實主體地位
作為中學教育的重要手段和課程體系的重要內容的體育,同樣肩負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重要任務。而創新能力發展的關鍵是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積極主動地發展。而學生能夠生動活潑地、積極主動地發展的關鍵是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切實有效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知道,在傳統學校教育模式下,學生被視為白紙、容器,被視為有待完善的有機體,學生只是成人社會的附屬,在教育過程中只是教師們塑造和完善的對象,處於從屬和被動的地位。在體育課教學中,他們只是被動地按照教師的安排進行練習以掌握某種運動技能。由於不重視學生的感受和體驗,這種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感到厭倦和反感,當然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也無從談起了。鑒於體育課程的特殊性,充分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尤為重要。只有學生在體育中的主體地位落實了,才有可能培養他們的創新意識與能力。那麼,怎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呢?我們認為就是充分發揮學生在體育教學中的主體性。教學中的主體性是對立於主導性的一個概念,它是指學生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總合,它是人的全面發展的核心問題。其中,學生的自主性主要指學生自我意識與自我能力,包括學生的自尊、自愛、自信、自決、自理、符合實際的自我判斷、積極的自我體驗和主動的自我調控等。主動性是指學生對外界的關系問題,其中包括:成功動機、競爭意識、求知慾、身心健康欲、主動參與社會的適應性。創造性是指學生在主動性和自主性發展到高級階段的表現,它包括創造的意識、創造的思維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只有實現這些系統的有機結合,我們才能體現體育教學對學生創新思想的培養,並真正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加強學法指導,激發主體參與
正確學習方法的運用有助於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促使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教學過程。合理的學習方法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加強預習指導。讓學生帶著教材走向教師。傳統的體育教學是教師帶著教材走向學生,或是帶著學生走向教材。因而不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如果在課前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預習,那麼學生就可通過預習了解教材,在上課時就能帶著教材走向教師。而且學生的自主學練能力也可從預習中得到一定的培養。其次,變教師傳授為點撥,教給學生自主學練的方法。教育家第斯多德曾說: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叫學生去發現真理。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的學。體育課堂教學要著眼於教思路、指方法、找規律。教學變傳授為點撥,具體表現在對某一技術進行教學時,不僅教會學生掌握某一運動技能,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學習該動作技術或是進行某一項目鍛煉的方法,並在教師的點撥指導下,對別的技術進行模仿自學;變傳授為點撥的另一個方法是抓住適宜時機,提出問題,引導討論。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嘗試、討論,最後讓學生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的過程就成了鞏固舊知識掌握新知識的過程。學生的自主學練能力在嘗試、思索、討論過程中得到培養。正確學習方法的指導是學生獲得學習成績,能力提高的重要基石。教學中,和學習方法指導相伴而行的是教師教學的全面性。教師要認真了解和研究全體學生,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平等的教育,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個性差異、隱性適度地分層教學,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發學生體育學習的興趣。在教學中,制定教學計劃及教學步驟要適宜,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始終處於通過努力能摘到果子的發展區。教師不僅要關心優秀學生,更要關心後進生,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針對不同類型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標准要求,對優秀學生應擴充內容、增加練習難度、提高要求,並對他們進行超前教學;對後進生進行個別輔導,在練習方法、難度上進行簡化,但在練習次數上和時間上進行強化,給他們以信任和勉勵。教師要確立轉化一個後進生與培養一個尖子運動員同等光榮的思想,使後進生也能達到體育大綱的要求,讓所有的學生都愛上體育課,愛參加體育鍛煉。
三、實行科學評價,維持主體意識
搞好體育教學評價,是維持學生主體意識的關鍵所在。課堂教學要注重口頭評價,教師要隨時對課堂教學中發現的問題加以糾正,對學生的活動要加以評價鼓勵,對有關的知識要加以滲透,教師的評價是全方位的,不能局限於技能評價的圈子裡,這些都需要教師具備良好的口頭評價能力和駕馭課堂的能力。新的課程標准把量化評價與質性評價相結合,把絕對評價與相對評價相結合,把終結評價與過程評價相結合,把學生個人評價與學生間評價與教師的評價相結合,這就要求教師注重評價的多樣性,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評價的熱情,協調學生之間的關系,發揚合作精神,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以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還要做好及時性自我評價,每堂課後堅持寫教學日誌或教案評述,教學實踐中,我們體育教師除了上課外,還有兩操、運動隊訓練等諸如此類的工作要做,所以很少有在課後寫教學體會的。按新課程標准思想,若想達到合格領域目標,教師必須學會及時總結,找出一節課的優點和不足,哪些是值得發揚的,哪些是應該彌補的,教師在課後能坐下來認真思考,對以後的系統上課是大有益處的。同時,對於學生的評價還要看學生在體育活動課中的表現,以確保評價的全面性。課外體育活動是學校體育工作的組成部分,是完成學校體育目的和任務的重要組織形式。它可鞏固和擴大體育課效果,使學生得到全面鍛煉。因此,必須把課堂教學與課外體育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堅持兩操、兩活動,進行隊列操練、身體基本訓練,狠抓基本體操的質量。並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愛好,提倡小型多樣,注意生動活潑,講求實效,持之以恆。在普及體育運動的基礎上,應建立以傳統項目為主的運動隊。對有特長的學生要集中進行訓練,運動隊員必須要思想好,各科學習成績良好,並在學校體育活動中起骨幹作用。同時,還要健全學校體育競賽制度,堅持小型多樣、達標內容為主的原則,每年舉行一至兩次體育比賽。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鞏固和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有效地增強學生的體質,維持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學中我們我們不能把學生看作是簡單的認知體,要把他們看成是有完整生命的人,要尊重和發展學生的主體意識和主動精神,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7. 淺談體育教學中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體育教育教學上,多年來我一直努力探索,出了很大努力,教學任務卻完成不那麼理想,在主動體育觀、快樂體育思想的指導下,面向21世紀,培養跨世紀人才的高度、全方位實施學校體育的素質教育,以面向全體學生,全面提高學生基本素質,以注重開發學生的潛能;使我明確在實踐教學中應充分發揮學生為主體的作用,把體育教學活動中教與學緊密結合起來才能逐步提高教學質量。
一、樹立正確的思想認識
主動體育、快樂體育的要旨即寓教於樂,通過教師的樂教,學生樂學形成學生體育教學過程中主動學習,愉快發展。多年來體育教學一直受傳統教育思想的束縛。教學以教師為中心,重知識傳授輕能力培養,重教輕學,重統一步調,輕個性發展。在當今知識飛躍、信息暢通的時代,這種教育思想已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不能適應教育的要求。
在教學中,教師應正確認識教材是客體,學生是主體,教師只有在分析研究客體也同時考慮學習的主體——學生的學習態度,行為質量,轉變動力觀念成「會學」、「會做」的情趣;當然不是「學生喜歡爬竿就爬竿、喜歡打乒乓球就打乒乓球。」而應做到:「學生主動而不盲動,但教師主導而不是主宰」。教師在傳授體育知識、技術、技能時應幫助學生掌握鍛煉身體的方法和提高自身的知識和能力,激發學生主動上好體育課和自覺、積極參加身體鍛煉的熱情,改變不良的思想觀念,為日後體育課、課外體育鍛煉的組織運用做好了必備的准備。
二、重視學生興趣的培養
培養少年兒童對體育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在主體的發展中有著重視的意義。興趣是一個人力求接觸和認識某種事物傾向;興趣是推動人們求知一種力量和動力,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聯系實際,講述體育鍛煉的意義和價值,主動接觸學生。利用教學反饋信息,及時肯定學生的成績和進步。教師在每一節課的教學中首先做到刻苦學習,講解簡明語言准確、生動、形象,示範動作、正確、優美。同時不斷更新和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表現出高度認真和責任感。
學生喜歡上體育課,一方面來自好動心理;另一方面來自體育課內容對他們的吸引。學生對游戲都是玩而不厭的。有些游戲,上完課後,有不少學生在課余還進行練習。學生興趣的提高,還來源於教師的恰當幫助、提示、表揚、鼓勵。因此在教學中要善於觀察學生的心理表現,當他們學習有一點進步,成績有些提高時教師要給予恰當的、熱情的贊揚;從而吸引學生不斷進取和興趣參與,也是喚起學生積極熱情,主動學習,完成教學任務的有力手段。
三、注重發展學生的個性
個性的形成既與先天遺傳有關,更與後天學習鍛煉有;教育與環境在個性「日生日成」、「習與性成」中才是起決定作用的。體育教學中,學生參加體育活動可識別學生的不同個性,如積極主動,活潑天真的,膽大合群的,好拼好勝的,好表現自身本領的,懦弱孤辟的,少言不好動的等等;教師就應識別、了解學生的個性,有機加入引導教育。對不同的個性,不能強求統一,要因材施教,區別對待。
如教學中游戲《打龍尾》大多學生都積極舉手爭當「龍頭」或「龍尾」等角色,對這引進角色做得好的,如動作多變、靈活、生動,吸引同學且富有組織能力的,教師應善於發現,給予肯定,鼓勵表揚,樹立榜樣,好讓學生學習;但在游戲中,有些同學未能協調「龍頭」、「龍尾」做好配合,影響游戲的進行和效果的,教師要及時提出糾正。加以幫助,使他們合群;游戲自然按規則進行;這無疑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培養和發展學生個性的重要手段。
四、力爭提高學生的活動能力
體育課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競爭能力和完成動作能力等。如教學中安排課課練,發展學生速度、耐久如體育教學中《障礙跑接力》游戲,每個組都分別設置:小體操墊、欄架、鐵鑽架、低「山羊」四組器材,要求學生用跑、滾、跨、鑽、跳等動作完成教學任務。通過學習和比賽,不單是發展動作能力,奔跑能力,創造、團結合作能力;而更重要的是培養學生守紀律,守規則,自覺完成任務和克服困難,積極參與,勇於競爭的能力。在教學中只有緊緊抓住學生的個性特點和能力的培養,通過各種形式,渠道去教育、激勵、誘導,才能激發學習的主動性,不斷完善他們的個性盡可能滿足他們的身心創造條件,使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充分發揮,能力得到發展。
8. 體育課如何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主體性原則是現代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之一。體育課同其它學科一樣,能否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影響一堂體育課質量的因素之一。 體育課有其自身特點,體育課在廣闊的室外進行教學,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認為學生不易被控制從而不易教學,但隨著體育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更新,這種不利因素漸漸成了體育教學的有利條件。室外體育課在體育老師有效地宏觀控制下,根據需要學生象似活動的積木形成樣式各異的圖案,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更有利於體育教學。 體育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首先得制定科學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科學性不僅表現在依據《教學大綱》全面、具體、更重要的是符合學生的實際。只有通過師生的交談,通過體育委員的傳遞,通過學生的局面建議和意見,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總結歸納符合各類學生的實際,根據他們的需要制定他們行之有效的教學目標,也只有這樣在實際教學中,才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體現其主體作用。各個學校不一樣,同一年級不同班不一樣,同一班不同性別不一樣,同性別不同個體差異不一樣,不同層次就有人同的教學目標。 體育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得讓學生去思維去創造。傳統的體育教學中,權威性的講解和示範,不加疑問的模仿和吸收,應該離我們而去或者即將慢慢地而去。現代化設備,電視、電影、廣播、圖片資料等,使老師各種技術動作講解、示範不再權威,使學生對其動作不再陌生或者一無所知,學生通過各種渠道對技術動作多少有些感性,學生便可以憑自身的感性在老師的啟發下去思維去實踐,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去學習。如教師在排球的墊球技術教學中,教師用簡單的啟發性語言說明,憑學生的一點墊球的感性知識,先讓學生去練習去思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練習完畢,學生發言總結技術動作要領或注意什麼,學生根據自身的實踐、總結各揉已見,即使有點錯誤的觀念也是可貴的。老師再根據學生的總結,正誤技術動作比較從而得出正確技術動作要領,老師建議性的講解、示範動作要領以及重難點,這樣學生通過自身的實踐和老師的講解、示範再繼續練習去完善技術動作。以上例子不是講解、示範與學生練習教學順序簡單的調換,而是觀念的轉變,讓學生自我實踐、自我思維這一過程大大地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不再是傳統體育教學中教師背後的機械模仿者,創造能力更是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一個重要方面,體育課上更應該注重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在一次體育課上,我試著把全班分成幾個小組,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自編一節徒手操帶領其它同學做准備活動,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同學們有的用舞蹈動作改造;有的用武術動作改編;有的用足球、籃球技術動作簡化,領操的同學的示範各具特色,學習的同學認認真真,時而有掌聲、時而有歡笑,學生在活而不亂中得到了鍛煉,用他們自己的創造充分體現了他們的主體作用。其實,體育課中,你還可以發現許多地方都能發展學生的創造力,在發展學生的組織能力、號召能力、表達能力等等各種培養學生能力方面的時候,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特色和獨特的創意,也只有這樣讓每個同學有機會去真正實踐,讓他們自己去思維去創造才能充分發揮其積極主動性,體現其主體作用,老師最重要的是要給學生機會。 體育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有就是要因材施教分層教學,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體育課上「吃不飽」與「吃不好」現象比較明顯,對同一教材內容,好的很容易完成,差的難以完成,這樣體育課半數人都沒有了積極主動性,就不能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體育教學中應根據具體要求和實際情況,按照不同的標准進行合理的分組,進行分層教學,使每位學生感到體育課的主人是自己,所有的目標、內容、方式、方法都是為自己設計。分組的標准很多,有性別差異,有身體素質差異,有特殊項目所需的素質不同等等。只有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主動性,體現其主體作用,完成自身能夠完成的教學內容。 體育課要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還有一點更重要的是轉變學生觀念。不僅老師觀念要轉變,更重要的是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往往有些學生認為講解、示範是老師做的,我們只有效仿,這是學生對自己是學習的主體老師僅是引導的認識不夠,只有師生觀念轉變,達到共識,體育課才會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體育課也才是名符其實的現代體育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