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淺談小學體育教學中怎樣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一、充分激發學生的創造思維
1.建立民主的師生關系,創設學生分析性思維的氛圍
通過體育教學實踐證明,在專斷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沉悶,學生精神抑鬱,學生處於被動狀態,而在民主的師生關系中,教學氛圍活躍,學生精神振奮,心情愉快,學習積極主動,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民主的師生關系形成學生對教學產生依賴感和親切感,從而形成有益於課堂教學的親和力,同時,民主的師生關系還能產生情感期待反應,使學生感受到教師的期待和愛,從而激發強烈的求知慾望。
2.創設活動情境,作為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思維的鋪墊
利用活動內容,通過教師生動有趣的講解、引導和氛圍的渲染,將學生帶入想像的天地,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實踐證明,只有學生對某項運動感興趣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去探求,如在進行耐久跑教學時,不讓學生枯燥地跑圈,而是走出校園,到戶外進行學習,上課的前一天,我預先告訴學生本課的學習目的:利用我校優越周邊環境(河堤、涼亭)分組競賽跑至河堤,搜集紙條(問答題、謎語等),闖關取勝,學生們聽了興奮不已,都在想像第二天的課會如何有趣,上課時,大家迅速自由結合,推選組長,商量取勝辦法。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娛樂了身心,還培養學生的頑強,團結合作、互助友愛的優良品質,很受學生歡迎。
3.適時進行激勵,激發創新需求,激活學生創造性思維
創新能使人快樂,求美能使人愉悅。因此體育教學應該培養學生的創造意識,培養想像力,培養創造思維能力,是能自主地經歷生疑、思考、聯想、想像的認識過程,最終得到「自我實現」。
二、全力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科學實驗研究表明:人的創造力和右腦功能有著密切的關聯。只有大腦的左右腦功能得到平衡發展,兩個半腦的活動相互密切配合,人的創造力才能得到高度發展。在小學到高中階段的傳統教學中,普遍存在著學生左腦化現象較為嚴重的現象,無論是在教育的內容還是教育的方式上,都重言語思維而輕非語言思維,重抽象思維而輕形象思維。這些被輕視和忽視的思維方式,恰恰是創新力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也正是靠右腦的功能來實現的。因此體育教學應在繼續發展左腦功能的同時,充分利用體育教學的優勢,注重右腦潛能的開發,如在各類體育活動中,設計一些以左側肢練習為主的活動。
1.創設優美的課堂環境
人的創造力不是天生的,而是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不斷培養和鍛煉得來的,要求學生對周圍事物有敏銳的觀察力,良好的記憶力,在體育運動中有豐富的想像力和頑強的意志力。所以體育教學應該給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和活動環境,一個能夠充分的觀察、思維實踐的機會與場所,給他們創造更有利的條件,幫助他們實現更高的境界。
(1)創設問題情境,啟發學生積極性
問題情境是指教師通過各種方法,形成氛圍使學生思維,努力克服困難,去完成學習任務,可以用設問的方式提出,可以從新舊教材的聯系中引入,還可以利用學生的日常經驗。
心理學研究表明,生就動機能激發人們的奮斗精神。因此,體育可以引入競爭機制,如個人比賽、小組競賽、班級比賽等,可以讓他們一展才華,在奮發向上的競爭心態下發揮各自優勢。
(2)創設美的環境,啟發學生的審美意識
審美意識對人的創造能力具有推動作用,科學發展的實踐證明,人們對美的認識和追求往往是構成創造力的動力,直接成為科學創造的重要因素或為科學研究提供必要手段,審美教育發展著人的觀察力、思維力和想像力,因此提高學生的審美意識,把美滲透到教學中,是培育全面發展的創造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師在設計一堂課的時候,要適當從美學角度考慮。如場地是否整潔、隊形是否合理、均衡,教師是否大方、簡練等等,教師要教學審美化的原則,做到語言美、形體美等,創造美的課堂教學環境,讓學生在優美的課堂環境學習,並享受體驗美、憧憬美好的未來,進而產生追求美和創造美的動力,成為一代有文化、有理想、熱愛生活和勇於開拓創新的人。
2.因材施教,分層教學
分組層次體育教學模式是一個動態、開放的系統,這種教學模式的基本結構保持相對穩定,在主體性為分組分層次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接受能力得到發展;體育技能差異較大,假如習慣性運用傳統的組織方法進行教學,很難解決學生「吃不飽」和「吃不了」這個矛盾,主體性分層次教學結合快樂體育教學方式,是學生在一種愉悅、寬松的環境中進行學習和訓練,同時還輔以成功教學法,情境教學法,語言激勵法等教學方法。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潛在能力,對身體機能和身體素質好的學生,可以使他們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釋放他們的能量,對於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較差的學生,看到了同組之間運動量的差異,給學生本身造成心理上的壓力,同時迫其壓力變動力,使學生各盡其能,為實現自己的鍛煉目標而努力。
在教學中宜將學生按性別、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的不同,實行區別對待,因材施教。讓每個學生自己的「最近發展區」得到切實提高,使他們在各自的基礎上學有所得,學有所成。例如在1000米跑的練習中,我要求學生按跑道進行,這樣素質好、能力強的學生增加距離,降低要求,使他們也能與素質好的學生一起完成練習,充分發揮和發掘學生的個性潛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主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愉快、輕松的氛圍中更好地學習,掌握體育知識、技能。因材施教,分層教學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學生感覺良好,心理滿足,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極大提高,使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到體育課的快樂,使之經常參與體育運動,扭轉了學生喜歡體育不喜歡體育課的現象,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良好基礎。
⑵ 淺談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探索研究
就如何提高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談談本人的幾點看法。
一、正確理解新課標,確定目標和教學內容
體育教師應認真學習體育課程標准,正確理解新課程標准所闡述的學習內容、要求和組織方式,細心研究、分析教材,正確處理教學內容。教學內容的取捨,應充分考慮小學生年齡段的特點和能力基礎,結合本校特色,確保最基本內容的落實,如低年級的走、跑、基本跳躍、擲輕物、滾動、爬行、懸垂、攀爬、跳繩和律動等,要有機融入其他基本內容的教學,體現確保基礎、簡中求精、貼近生活和增進健康的原則。優化組合教學內容,科學理順教學過程。要改變單一的跑、跳、擲等練習內容,嘗試將跑、跳、擲、攀爬、滾翻、民間體育、韻律活動、隊列隊形訓練等內容,結合校本教材的地方特色,根據本校具體情況進行合理組合,分別確定出各年級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二、組織、調動隊伍的簡約性
體育課堂教學中經常需要隊伍調動。從隊伍調動的效果來看,可以分「有效調動」與「無效調動」,「有效調動」是為了教師講解、學生練習的需要,強調路線短、時間短。做到這一點就要求我們教師課前的備課要充分,設計要合理,空間感和臨場反應能力要強。「無效調動」則是指揮不清,路線不明,費時費力,且不能滿足講解、示範和練習的需求。在我們的教學中,經常能發現由於教師平時訓練不夠,調動隊伍時不用口令指揮,而是用「過來」、「過去」的隨意語言,讓學生不知所雲,從而出現隊伍始終處於游動狀態,不能進入下一環節的教學;體育課一般都是40分鍾的時間,如果隊伍調動需要花掉十幾分鍾,那麼學生練習時間就更少了。因此,體育課堂教學中要強調組織、調動隊伍的簡約性。
三、教學手段要多樣化、新穎
面對如今心理和生理都在大幅度提高的新時期學生,教學手段一定要迎合他們活潑、好動、爭強好勝的心理,做到教法靈活多樣,針對性強,富於趣味性,使課上得嚴而不死,活而不亂。例如一節體育課的准備部分,要求用較短的時間,迅速將學生組織起來,集中注意力,明確內容與要求,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在體育課的准備部分時,可採用游戲法、競賽法以及多種多樣的趣味性練習,使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得到充分發揮。這樣就極大的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上課熱情,達到教學效果。
四、課的組織要嚴密緊湊,寬容對待學生
一堂高質量的課要靠教師精心設計,妥善安排,使得每個教學步驟與環節按照計劃有條不紊的進行,最大限度的發揮每一分鍾的效益。對於小學生來說,他們年齡小、知識少、經驗不足,但他們有著旺盛的精力、強烈的好奇心,豐富的想像力,所以在教學中要科學安排課的密度和運動負荷,同時也要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學生的「越軌」行為,對學生的越軌行為決不能責全責備,更不能指責挖苦。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一堂課下來既不影響下一堂課的學習,又達到發展身體素質,增強體質健康的目的,真正體會體育的快樂。
五、師生關系須有效融洽
建立有效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使課上得協調而有意義。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言行舉止,都對學生有著很大的影響。哪怕是一個動作、表情或眼神,還是一句話,都會影響他們對體育課的心理和態度。比如,當學生害怕嘗試新動作或練習動作失敗時,教師要用親切的語言,信任的目光,反復的示範去鼓勵他們,引導他們,讓他們能重新鼓起勇氣,增強信心,相信自己也能做好。當然,和諧的氣氛並不意味著上課不需要紀律,放任自流。反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斷的提醒學生遵守紀律,讓他們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良好的組織紀律是組織教學的前提,而和諧的氛圍則是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的重要因素。所以,教師要努力創造和諧的氣氛,讓學生在心情舒暢中上好體育課。
⑶ 對如何創新體育課堂教學的探討
一、課題提出的背景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以游戲的形式,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豐富多彩的體育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玩中練是完成體育教學目標,促進學生身心和諧發展的重要途徑之一。小學階段兒童的生理、心理特點是興奮占優勢,抑制過程微弱,意志的自覺性、堅持性和自製能力較差;體育又多在室外進行,往往經受不住外界條件的引誘和干擾,注意力不易集中,單調的練習容易產生疲勞;傳統的隊列、廣播操、跑步等技能練習的教學模式是灌輸——接受,學生的學習方式基本是聽講——練習——鞏固——再現,學生完全處於一種被動接受的狀態,單一、枯燥、被動的學習方式,不利於良好心理品質的培養。體育教學游戲化則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相互合作,為了有效地促進發展,避免壓力給學生造成的心理損害,教師採用游戲的特點來組織教學活動,將游戲的自主性、趣味性帶入教學,在教學的過程中謀求游戲般的樂趣,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有趣的活動,讓學生獲得游戲的心理體驗,以求一種寓教於樂的境界;從而激發和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游戲活動中,他們的合作精神、集體意識及交往能力都得到發展,還能培養學生不怕挫折、勇於競爭、勇於創新的良好品質。因此,加強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游戲化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二、國內外有關同類課題的研究綜述國外先進的教學理論是本課題研究的理論基點:羅傑斯的「現代人本主義教育思想」,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巴班斯基的《教學過程最優化》——優化方法,擇優學習;布魯納的「結構主義教育思想」發展學生的認知能力,倡導「發現學習」;洛扎諾夫的「暗示教學法」,創設情境,愉快學習;杜威的「兒童中心論」主張以兒童為中心,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目前,從不同角度對游戲、課堂教學的研究也漸漸多了,如「快樂體育教學」「成功體育教學」「合作教學」「創新教學」等等,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結構分析的理論性文章,也經常可以在刊物上看到,這些都值得本課題借鑒。但對於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中謀求游戲與教學相通的研究,即教學的游戲化,卻沒有專門的論述和探討,所以開展這項課題研究是非常有意義的。三、選題的意義 1.課題組成員在進行課題研究的過程中能夠不斷豐富教學理論知識及創新與運用游戲到教學中的水平,提高學生對游戲教學的興趣和技能水平,提高一線教師的創造游戲的能力及課堂教學水平。 2.在實驗過程中還能發現游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弊端,從而進行修改,不斷完善,為進一步謀求游戲與教學的相通打好基礎。四、本課題預期目標、研究內容預期目標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探索出小學體育教學游戲化的教學方法,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運動興趣,主動參與體育活動,使學生在游戲中學、在游戲中練、在游戲中受教育、在游戲中成長。研究內容 (一)體育課堂教學現狀的調查 (二)體育教學游戲化設計的研究(1)自然情景下的自由游戲自由游戲又稱自主游戲,在教師創設的自然情景下,學生按照自己的意願自由的選擇器材,自由結伴,自主游戲,自由游戲注重學生的實踐活動,開展自由游戲,有利於學生主體性的發揮。如拔河、爬竿、踢毽子、丟手娟、老鷹捉小雞等。(2)技能、技術類的改裝游戲改裝游戲主要是將體育技能、技術以游戲的特點進行包裝,在教學的過程中謀求游戲般的樂趣,使枯燥的說教變成生動有趣的活動,從而使學生獲得游戲的心理體驗。如「雙腳連續向前跳」包裝為「青蛙過河」;隊列變化轉化為「孫悟空變魔術」。(3)自編自導的創新游戲創新游戲即學生的自創游戲,由學生單獨或多人合作,在掌握創編游戲的方法與技巧後,自編游戲,經師生討論修改,在課堂上由創編者自行導演示範,全體學生參與游戲,並最終評比,入冊。學生通過對游戲的創編,不斷增進了對體育游戲課的興趣,並從中獲得了成功的喜悅,同時也豐富了學校體育的游戲內容。(三)體育游戲在不同教學過程中應用的研究 1.教學和游戲的相互結合教學和游戲的結合是指在同一目標引導下教師指導的教學活動和學生自主的游戲活動之間的相繼關系。 (1)游戲作為教學的先導活動將游戲作為教學的先導,讓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相關經驗以後,並在其經驗基礎上進行理性升華,抽象出一般的道理,從而使學習具有豁然開朗的效果。如投擲教學前先「玩紙飛機」;跳躍教學前進行「仿生」游戲等。 (2)游戲作為教學的後繼活動游戲作為教學的繼續,教學過程中獲得的新知識和技能在游戲過程中進行多種嘗試和靈活運用,可以獲得充分的發展。如《認識自己的身體》室內課教學後安排「指部位」游戲;投擲教學後進行「打靶」、「投准」游戲等。
⑷ 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力
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創造力
體育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對於我們小學體育教師來說是一個考驗、一個挑戰、一次很好的嘗試。學生體質健康標准強調的是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促進形態,全面協調發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的全面提高,促進學生創造力的培養。從而激勵學生主動自覺地參加經常性的體育鍛煉,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愛好和習慣。教育的根本目標是培養有創造力、身心健康的人才,而體育運動本身的根本特徵就是創造力。那麼,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創造力就成了體育教學追求的目標。
一、興趣是培養學生創造力的前提
興趣是創造一個歡樂和光明的教育環境的主要途徑之一。那些單調、枯燥、重復的教材,不僅使學生們對體育教學沒有興趣,而且扼殺了學生創造力,興趣的培養在教學中是那麼的重要。由於小學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上進心和好勝性強的特點,如果在教學中採用游戲、測驗、比賽等多種多樣的競技形式,不僅可以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且可以發展小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動作技術,陶冶情操。例如400米耐久跑這一教材,可運用游戲、競賽形式進行全程跑,如結伴跑、甩人跑、超前跑等;也可以採用在200米處的報時跑,400米全程計時跑以及50米×8往返跑等。適當難度的教材,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創造力。譬如學生初步掌握後滾翻的動作之後,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習興趣和鞏固動作技術,教師提出問題,翻滾時用什麼方法使兩腿夾住,學生的興趣很高,大家紛紛討論,最後學生一致通過讓兩腿間夾住紅領巾,一堂課下來不僅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而且培養了學生創造力。
二、了解學生,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創造動機
體育課教學和其他學科一樣,教師不僅要備課,設計教案,還要充分地了解學生,根據學情隨機調整自己的教學設計,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讓學生自己組織一些課的內容和課外活動,充分展示體育特長生的指揮才能和組織活動能力,教師在整堂課的組織上,應該抓住開始和結束部分的教育引導和總結評比,以調控課堂教學秩序。在常規訓練和具體練習中,教師可適時地講解、示範和糾正動作,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自主參與,充分地尊重和信任他們,在學生掌握基本的要領和技能後,教師要機智的點撥,引導學生充分想像,啟發學生採取什麼辦法較快地掌握課堂教學內容呢。如在教學《前滾翻》時,我創設了這樣一個情境,小刺蝟在回家的路上看見果樹旁有很多小果子,它怎麼才能把果子運回家呢?大家議論紛紛,各抒己見,一致提出讓小刺蝟蜷縮身子在地上翻滾,讓果子扎在刺蝟的身上帶回家。這時候有意思的場面出現了,為了能夠及時、有效的把果子扎在身上,大多數學生主動練習蜷縮身體、向前翻滾,但有的同學還翻不過去,於是我演示了雞蛋和乒乓球在地上滾動的情景,學生一下子明白了,人只有蜷縮身體才能成功的在地上滾翻。由於學生置於情境中,聯系生活經歷和已有經驗積極開動腦筋,使難點得到突破.通過創設情景,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創造力,在教學中起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尊重學生,集思廣益,訓練學生的創造力
小學生由於年齡以及成長經歷的不同等原因,他們對新知識的了解、接受能力也各不相同,少數學生由於天生身體條件較好,對新知識領會快一些,但由於他們對新動作不是理解,而是機械接受,這樣做的結果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到需要靈活運用時,學生就束手無策,無能為力了。如何讓學生把掌握的新動作記得牢並能靈活或創造性的運用呢?我充分的尊重學生個性,使他們感悟、理解,讓他們充分展示各自的做法,同時充分發揚學生民主,讓學生自己來討論、評判,誰的動作最合理,最有效,同學們不但能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而且學起來最簡單,最容易掌握。這樣集思廣益,學生不僅要掌握新動作的要領,還要充分地想像、創造,使大腦飛轉起來,設計更多規范的動作。
四、提供創造性學習的機會和條件,喚起學生的創新意識
如果留心觀察學生課下做的「編花籃」「跳皮筋」等游戲,不僅發現這些游戲是學生自編的,而且游戲編的很好。即鍛煉了身體,又發展了學生的創造能力。這充分說明學生有編游戲的能力,有潛在的創新意識。如何把它釋放出來呢?創造條件:在教學中提供場地與器材、說明創編的類型,提出鍛煉的身體部位等條件,充分考慮教學的安全性.讓學生創編自己喜歡的體育游戲。如:給學生幾個實心球,創編類型是接力,要求鍛煉上下肢,學生就創編出夾球接力、運球接力等游戲。如:給學生一些跳繩,要求鍛煉身體的協調性,學生就創編出單人跳、雙人跳等游戲。通過創造機會和條件即使學生潛在的能力得到發揮,又喚起了學生的創造能力。
五、鼓勵學生質疑問題,急中生智,培養學生創造力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教師在教學中要積極創設問題情境,有意識地設計一些疑點,讓學生注意觀察、思考,從中發現其中的不尋常,產生疑問,再進行深入分析、思考。如在《支撐跳躍》教學時,我啟發學生用什麼樣的動作躍過跳箱,老師教的方法最好嗎?於是學生紛紛動手動腦,設計出各種不同的動作方法,在排除了不安全的方法後,允許學生親身體驗,依次實驗各種方法,找出最佳方案,學生列舉的方法即使與教師所講有出入、有不同,也要加以肯定,以為這是學生想像創造的體現,教師應呵護並有目的地加強培養。在課堂中,教師還要多設計比賽,強行提高難度,用強迫的方法使學生進行訓練,擠出智慧。這種急中生智在一些對抗性練習中往往能夠收到很好的效果,並且對觀察者來說也有一定的欣賞價值。
總之,教師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認真鑽研教材,細心觀察了解學生的身體、心理特點,還要深入挖掘教材中培養創造思維的因素,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參加體育的興趣愛好。同時更重要的是在教學中要落實課標要求,關注每一個學生,激發學生鍛煉身體的主動性和自覺性,不斷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關注學生的創造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成為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人才。
⑸ 小學體育教學怎樣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培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何謂創新呢?我國著名教育家劉佛年說:「只要有一點新意識、新思想、新觀念、新設計、新意圖、新做法、新方法,就可稱得上創新,我們要把創新的范圍看得廣一點,不要看得太神秘。」體育學科是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廣闊的學習、活動環境和場地,以及充分地進行觀察、思維、操作和表現的機會,對於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具有其他學科無法相比的優勢。那麼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創新思維
創新意識的產生,最基本的要素是思維的活躍。營造民主、寬松、愉悅的體育教學環境,可以使學生在心理放鬆的情況下形成一種無拘無束的思維空間,促進學生積極思維,主動參與的氛圍。在教學中,我們努力創設情境,形成鼓勵學生自主發表獨創見解,熱烈討論的課堂氣氛,進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如:在教學高年級《籃球》課時,我設計了這樣一個檢測內容:利用籃球場地,在規定的時間內,讓學生做往返運球、轉身、上籃的測試。其中,在往的過程上,做2次轉身——上籃;在返的過程上,再做2次轉身——上籃。標准計分為:每次轉身計10分(共40分);每次上籃投中計30分(共60分)。在宣布完標准計分後,課堂氣氛非常活躍,很多學生都積極地分組准備練習。突然有一位學生問「老師,我可以不做第二個轉身,直接運球上籃嗎?此言一出,立即引起其他同學的鬨笑。我一愣沒有及時表態,而是問他為什麼?他說這樣做可以有更充足的時間運球上籃,提高投籃的命中率,從而爭取高分。我當場支持了那位學生的想法。事後我就想:這樣一個創造性的想法,為什麼會引起其他學生的鬨笑呢?結果是:傳統的教學過程,使學生早已形成一種定勢的心理,「老師規定的學習內容怎麼可以隨便改動呢?」
二、巧妙利用想像,讓學生在模仿中學會創造
想像是創新的基礎,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創新起端於想像」。想像,就是充分運用頭腦的想像力來構想、設計、創新新事物。想像不僅是創新的方法,同時也是創新的一種動力。如我利用廢舊報紙進行教學:提問:舊報紙在體育課中有什麼作用?你可以有什麼玩法?學生在充分的想像後想出了很多玩法:撕、拍、拋、吹、卷、折……。然後經過我的因勢利導,學生積極地展開活動:1、頂報紙;(頭頂報紙,邊跑邊做各種各樣的動作,培養平衡能力。)2、拉報紙跑;(邊拉報紙邊跑去兜風,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培養協調能力)3、貼報紙跑;(利用報紙往同學的背上粘貼,培養奔跑能力)4、利用報紙做成紙團做下冰雹;(讓學生自由發揮進行各種各樣的拋接練習)。5、利用報紙做成紙棒、紙球、紙飛機等做投擲練習,(培養正確的投擲姿勢)。
小學生的想像力豐富,且具有很強的模仿能力,而想像力正是引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源泉。因此,在教學中,建立一定的教學環境,讓學生充分發揮想像,創作動作。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學習的樂園,進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提供自主活動的空間,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生有了創新意識和激情,如果沒有適當的機會表現出來,一切也會等於零。而創新總是和自主學習結合在一起的。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學會敢於放手,給學生適度的「自主權」和「自由度」,讓學生在課堂的舞台上唱主角,在「放」中提高自我鍛煉和創新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自主支配學習的時間和空間,使學生有自主選擇的餘地,充分展現自己的空間,進而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創新精神。如:在游戲教學中,我分給每一小組一個小膠球,定出一定的活動范圍,要求每組的學生以小膠球為中心,創編出大家喜歡的、具有新意的、有利於鍛煉身體的體育游戲。經過一段時間的討論、交流和選擇,同學們創編了「投球得分」、「雙腿夾球比快跑」、「叫號接球」、「打活動目標」、「接球擊人」等多種游戲方法。
在整個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了充分的發揮,有效地發揮了學生自主練習的積極性。進而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同時提高了學生實踐水平和經驗。
四、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交流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所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在培養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互相帶動、共同提高,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新能力方面起著積極的作用。所以,培養學生團結協作,共同奮進的精神,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例如在進行籃球「三攻三、二防三「簡單戰術配合教學中,學生在場上都有自己位置的分工,從而形成比賽陣型。而比賽陣型受攻守變化規律支配,二人防守可形成平行、重疊、斜線佔位,3人進攻可採用傳切、突分、掩護等基礎配合。
學生通過小組合作,進行討論、實踐、理解;再討論、再實踐、逐步總結、提高,在練習中掌握規律,並熟練運用。使得個體在小組中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創新能力、在討論中達到知識的掌握和思維的開發。進而很好地完成教學任務。
五、利用情境教學,培養學習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情境教學方法,是利用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把學生特定的活動環境中,使情、景、人物在活動中融為一體,讓學生達到一定的內心感受和情緒體驗,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各項體育活動。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和創新能力。如:「織魚網」,教師先創設情境,「海上有很多魚,我們要去捉它們,怎麼辦呢?「有學生說用魚網捕捉,我們一起來「織個魚網」捕魚,學生躍躍欲試的准備著。於是我把學生平均分成人數相等的六個小組,進行織魚網游戲:學生每人手拿一根布條,教師預先拿兩根標槍插在泥地上,上面平行地系著兩根繩子,讓學生聽到口令後,跑過去織魚網,最先把布條系完,又結實的那一組為勝,然後讓學生用自己織好的魚網捕魚;最後慶祝,分享收獲的快樂!
通過情境教學,讓學生在心理與教師之間距離縮短,促使學生以最佳的情緒狀態,主動投入,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並獲得了主動發展。使學生在現實和生活場景中,主動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去,並獲得了主動發展。使學生在現實和生活場景中,培養思維、想像和創新能力。這樣既提高了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也達到了體育教學的目的。
六、利用音樂教學,創設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音樂是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一個重要渠道,因為音樂是一種非語義的信息,它所描述的形象通常帶有模糊性,正是這種模糊性,給學生提供了巨大的想像空間。為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創造了條件。上課了,先放一段音樂,讓學生在輕松歡快的樂曲中愉快地玩耍著;忽然樂曲變成了「馬兒跑」和「青蛙叫」的聲音,學生的情緒受到了感染,隨著音樂的變化,一會兒學馬兒跑,一會兒學「青蛙」跳,動作十分逼真,身心十分投入;接著樂曲變成汽車馬達和火車汽笛聲,操場上頓時出現了另一番情景,幾個人手握方向盤,三五成群排成行,嘀嘀嘀,轟隆隆,好一派繁忙壯觀的場面;緊接著「西遊記」的旋律響起來了,學生就更加活躍,你扮「孫悟空」:他扮「豬八戒」,群猴雀躍,真是百相叢生,好熱鬧……課上創設的音樂與活動場景以及輕松愉快的課堂學習氛圍,有利於充分開發學生潛能,促進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使學生的身心都得到陶冶,進而達到了課堂教學的預定目標。
總之,創新教育是素質教育培養目標的深化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鍵在於教師有無創新意識。作為21世紀的新型教師,必須要更新教育觀念,樹立創新教育思想,結合當前新課程改革,大膽嘗試,從各個有利於學生創新能力的方向出發,切實以學生為本,在教學方法上勇於創新,積極探求創新教育,使自己成為創新教師,真正為國家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創新能力的新型人才。
⑹ 如何創新小學體育教學理念
促進學生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是新課程的核心理論。課堂教學評價不僅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關注學生在45分鍾課內的表現,教師要認真地研究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發現、探索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對評價過程的全面參與,從而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發展學生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改造自我等能力,進而學生不斷成長。
促進教師成長:根據新課程評價目的的要求,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向是面向未來,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在於診斷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這是一種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是一種雙向的教師評價過程,它建立在評價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和諧的氣氛貫穿評價過程的始終。
以學論教:「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生評價教師的教。體現「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以學論教」的教學評價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改變傳統教學評價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的狀況。新的評價標准包括全新的教學觀念,從課堂教學上學生的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程度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