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結合學校體育法規相關內容,談談你對大學體育教學如何改革以更好促進國民健康的設想。3000字左右
取學生所需,幫助學生自己進行自我鍛煉。
2. 2002年8月教育部新頒布的,<< >>文件是新時期高校體育課改革的基本依據
是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3. 關於中學體育課程國家下發什麼政策
課程具體目標的劃分
《標准》將課程內容劃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並設置了相應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准,主要依據以下三個方面的理由:
(1)劃分課程不同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準是國際體育課程發展的共同趨勢;
(2)劃分課程不同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准能更好地體現「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三維健康觀對體育課程的要求;
(3)劃分課程不同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准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本課程的具體目標由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五個方面組成。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是相互聯系的整體,每個方面的具體目標都不能脫離其他方面的具體目標而獨立實現課程目標;各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主要是通過身體練習達成的,不能將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割裂開來進行教學,更不能理解成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三個方面的具體目標主要是通過理論課教學來實現的。
設置課程五個方面的具體目標和內容標準是《標准》對傳統體育課程的根本改革,它體現了高中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基本方向與理念,既符合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性質和學校教育要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也符合國際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的共同趨勢。
2.目標統領內容
《標准》針對每一個方面的具體目標,提出了若干內容或活動建議,這些內容或活動建議同時也是衡量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的依據。在教學中具體採用什麼內容和方法,則由學校和教師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從而增強了《標准》的可操作性和適應性,也給教師創造性地教學提供了很大的空間。
3.必修學分與選修學分的確定
《標准》設置了水平五,以便與九年義務教育階段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四級學習水平相銜接。水平五是高中學生普遍應該達到的學習要求。《標准》在水平五和水平六中各設立六個運動技能系列。每個系列包含若干模塊,一個模塊由某一運動項目(如籃球、有氧操、短距離跑、中長跑、太極拳、輪滑等)中相對完整的若干內容組成,一般為18學時,以便學生對所選模塊進行較系統的學習。為了充分發揮田徑運動在促進學生體能發展和意志品質培養方面的重要價值,要求全體學生都必修田徑運動1學分(項目可選);鑒於健康教育對於高中學生健康意識和行為的養成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標准》將健康教育專題系列作為全體高中學生的必修內容,並給予其1學分(見圖一)。
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實行學分制,共計11學分(每學分相當於18課時)。學生修完11個學分即獲得體育與健康課程畢業資格。高中一、二年級必修9學分(其中田徑運動必修1學分,健康教育專題必修1學分),高中三年級必修2學分。學校應鼓勵有體育興趣和愛好的學生在完成11個必修學分的基礎上修得更多學分;建議有志於向體育運動及相關專業方向發展的學生,至少再選擇5個學分以上的體育與健康課程內容進行學習。水平六既可作為選修I的學習要求,也可作為高中學生的發展性學習要求。學生每半個學期、每學期或每學年可以有一次選擇運動項目進行學習的機會。
《標准》強調各校在設計體育與健康課程計劃時,要兼顧六個運動技能系列的教學,即必須同時開出六個系列中的運動項目供學生選擇學習。要注意引導學生選擇那些教育和體育價值較大、有利於身心發展和終身體育的運動項目進行學習。
4. 我要所有教育部和體育總局發出的關於校園足球的通知和政策法規,及各項文件
北京時間2月25日,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聯合出台了《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關於加強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的意見》。其中關於「加大校園足球投入力度、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加強師資建設」等條款,旨在解決青少年足球發展中的薄弱環節。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切實提高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以下簡稱「校園足球」)的質量和水平,促進青少年學生健康成長,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高度重視校園足球工作。足球是深受廣大青少年喜愛的體育項目,對於青少年健康成長具有獨特的綜合教育功能。青少年是全民健身的重要群體,青少年足球是足球運動的基礎和源泉。廣泛開展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有利於增強青少年學生體質,提升青少年體育公共服務水平。各地、各部門要高度重視,切實抓緊抓好校園足球活動。
二、加強對校園足球的組織領導。各級體育、教育行政部門和相關機構要通力合作,成立校園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負責指導、部署和協調本地校園足球工作。各級體育、教育部門要將開展校園足球活動納入工作計劃,明確工作職責,建立分工合理、運行規范、監督有效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各定點學校校長是開展校園足球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採取有效措施,確保校園足球活動正常開展。
三、加大校園足球投入力度。要統籌校園足球經費投入,切實保障校園足球經費。各級教育部門要優化支出結構,積極增加校園足球經費並確保定點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支出。各級體育部門要從體育彩票公益金中撥出專款用於校園足球工作。加強校園足球經費的管理,確保專款專用。鼓勵定點學校依法創建青少年足球俱樂部,引導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和個人通過多種形式捐贈和贊助。
四,加強場地設施建設和利用。各地要在公共體育服務體系的規劃建設中優先建設小型多樣的足球場地設施並對學校足球場地的建設和開放給予扶持。各級教育、體育部門要拓寬足球場地建設和運行資金的投入渠道,採取有效措施提高各類足球場地設施利用率和開放率。各校園足球布局城市要在推動學校體育設施和器材達到國家標準的工作中優先考慮足球項目。
五、建立健全校園足球評價機制。研究制訂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工作評估實施辦法。根據評估結果對布局城市和定點學校實行動態管理,對校園足球工作中的先進單位和個人進行表彰獎勵。
六、加快建立布局合理的全國校園足球組織網路。利用各種資源大力建設國家、省、市(縣)三級校園足球活動培訓基地及青少年足球訓練網點。各級教育部門在體育部門的支持下加快推動各級學生足球協會建設。引導鼓勵足球學校、體育運動學校和足球職業俱樂部發揮資源優勢,與校園足球定點學校共建足球後備人才培訓基地。
七、重點辦好一批開展足球項目的體校和足球學校。加強足球專業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培養。支持職業學校開展校園足球活動,扶持開展足球項目的中等體育運動學校和足球學校創建「中等職業教育足球特色學校』』。
八、加快建立並完善大中小學相互銜接的校園足球四級聯賽體系。要把校園足球聯賽列入當地的體育競賽計劃,教育、體育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體育部門要挹校園足球聯賽列入授予運動員技術等級的競賽計劃。有條件的布局城市要開展高中和大學足球聯賽。鼓勵定點學校舉辦校內班級、年級比賽。鼓勵校園足球聯賽承辦單位、參賽隊伍通過多種方式爭取社會各界的支持和贊助。
九、推動學校足球教育。各級教育部門要因地制宜,逐步推進擁有足球場地的學校開展足球運動和相關教育活動。定點學校要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足球選修課程。鼓勵定點學校開發足球校本課程。全校不少於50%的學生參與足球活動並掌握相應的足球基本知識和技能。
十、加強學校足球文化建設。要面向全體學生開展形式多樣的足球活動,培養學生足球興趣。定點學校要認真執行學生每周2小時足球活動計劃。有計劃地組織參加足球夏(冬)令營,舉辦校園足球文化節、文化周等活動,促進建立足球社團或足球興趣小組,定期舉行學校與家庭、社區的足球交流活動。
5. 2015最近國家關於課外體育活動有什麼政策
教育部門獲悉,教育部近日下發通知,要求中小學生必須確保每天一小時的體育活動。 近幾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監測結果再次顯示,我國中小學生部分身體素質各項指標持續下降,超重與肥胖學生的比例增加,學生視力不良檢出率繼續上升。學生每天的體育鍛煉不足、體育活動時間不能得到保證是其主要原因 基於此,教育部要求各地中小學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中小學體育課設置的規定和要求,開齊並上好體育課。凡沒有體育課的當天,學校要組織學生參加一小時課外體育活動。 教育部發布的,將中小學生的近視率、每天鍛煉一小時的完成情況等列入評估內容。 要求,對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的重點是四方面:教育管理、條件保障、評價機制和學生體質狀況。其中,教育管理包括落實一小時體育鍛煉時間、建立軍訓制度和召開運動會等。條件保障包括體育教師配備率、體育場地和器材達標率等內容。評價機制包括中考中體育分數比重、視力檢測率等內容。學生體質狀況包括學生體質健康標准達標率、視力不良率等。 教育部要求各地開展中小學體育工作督導評估, 增加足球運動。
6. 國家是否有對大學生體育課免修的一些規定和條件
1你如果有先天性疾病或陳疾引起的喪失運動能力身體殘疾,不能正常參加體育鍛煉和考核者,新生入學後可直接向學校教務部提出申請,根據本人實際情況可免修1-4個學期。
2課程開始後出現長期或慢性傷病情況,不能正常參加體育鍛煉和考核者
以上是條件
你要到學校教務處去問,學校還有不同的規定
7. 國家對高校特別是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課的開設有沒有相關的文件規定
3.1.2快樂體育主張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給學生思考問題和獨立創造留有餘地。學生的學習包括三個階段:運動的初步體驗(嘗試)——向新的學習目標挑戰(學習)——進行創造性的學習(創新)。本次調查對象中有23%的學生體育課學習的動機是為了娛樂和好玩,對有興趣的教材練習時情緒高漲,專心致志。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沒有了快樂,如何談得上全面提高學生得身體素質,他們不願意每天的跑步練習,每節課的籃球運球,他們需要新穎、實用、有挑戰性的教材。所以教師只有積極不斷地更新教學手段,常教常新,正確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充分調動練習積極性,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和教學效果。 3.1.3終身教育應貫穿於人的一生,而高校體育教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終身體育這項抽樣調查中看到,只有11.9%的少數學生需求,正說明了高校體育課教學應該作為終身教育的一部分,應進一步更新觀念,形成比較完善的學生健康教育體系,切實提高大學生的健康意識與體育實踐能力,同時,高校體育應以終身教育理念為平台,在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內容等各個方面加快改革和創新,樹立「健康第一」和素質教育的指導思想,讓學生通過高校體育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成為具有健康體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 3.1.4 生命在於運動。對於在大學體育課中開設保健課教學是很有必要的。體育運動本身在於防病治病強身健體方面有著積極作用。太極拳是我國傳統保健體育項目中的一顆璀璨明珠,是我國寶貴的民族文化遺產,它既是一種合乎生理和心理原理的體育運動,又是一種防治疾病、陶冶情操的健身手段。太極拳的鍛煉強調意識、動作、呼吸三者同時協調運作,在強身的同時也鍛煉了大腦的中樞神經系統和呼吸系統,是一種全面的養生鍛煉。因此在整個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少數體弱和殘疾學生防治疾病的心理需求不容忽視,開展保健課教學以滿足他們(7.3%)的身體和心理需求。 4 調查結果與分析 4.1.1調查結果表明,多數大學生體育課學習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完成體育課考試,並且希望在體育課考試中獲得高分,持這種心態的學生佔有率高達50.4%(表1)。原國家教委規定:公共體育課為大學生必修課,不及格者應重修。公共體育課不及格者,不準畢業,作結業處理,發給結業證書等等,確保了體育課在學校教育中的地位,當學生把這些 條文規定轉化為自己的需求時,便產生了對體育課學習的直接動機。 4.1.2 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既要教書又要育人,就是利用體育活動中人體的接觸和配合、改善人際關系,進行團結協作才能取勝的思想教育。通過技戰術練習,培養學生集體主義精神。教育具有運動技術特長的學生,在校內外競賽中要發揚為集體爭光的精神,調查中得知具有這種精神的學生中女生(11.7%)多於男生(7.3%),女生多於男生的原因是與女生性情和東方女性的傳統特點有關。 4.1.3 逐步改善體育設施,滿足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物質需求。日本心理學家小林等人研究結果表明,「體育設施的條件是決定體育課是否成功的一個重要關鍵」,學校運動場地、器材設施等,是完成體育教學的物質基礎和保證。良好的體育設施能促使學生學習興趣倍增。高校在目前經費緊張的情況下,呼籲各級領導,盡可能多拿出一些經費改善體育教學條件,以滿足5.6%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物質需求。 4.2 體育理想的需求 4.2.1 體育教師的榜樣作用。學生產生學習動機的過程中,體育教師的魅力,對學生影響時間最長,效力最深,在「整個學校里,教師的可信度最大」。學生從小學到大學都要必修體育課,課堂上學生模仿的對象是體育教師,教師的魅力令學生羨慕和信服,將會形成良好的心理定勢,從而激發對體育課學習的動機。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中技術過硬,在生活中嚴格要求,注意自身素質的提高,增強其魅力的感召力,吸引學生積極參加體育鍛煉,在調查中該項女生占調查人數的52.3%,男生佔60%(表3)。 4.2.2 體育明星效應。體育明星在運動競賽中技、戰術的絕妙表演和高尚的體育道德情操,強烈的吸引著大學生積極效仿,並在體育教學和鍛煉過程中勇敢實踐。調查對象中被體育明星之風采所吸引的男生有28.5%,女生有26.2%。 4.2.3 獵奇心理,好奇之心,是大學生心理特點之一。當大學生接觸到新穎、優美、節奏感強的體育運動技術時,在好奇心的促使下,引起7.2%的學生(女11.2%,男4.8%)積極參與。因此高校體育教材的設計不能一成不變,墨守陳規。同時這也給體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不斷更新教法,才能適應獵奇心理學生的需求。調查對象中,持這種心態的女生多於男生,原因是女生在中小學時期,自覺接受體育教育的機會較少於男生,對大學良好的體育教學環境、體育設施和教師素質都感到新奇。 表3 體育理想的需求 表1 對學習體育課的認識 內容 按教學課程計劃鍛煉 一個人自由活動 小范圍一起鍛煉 隨心所欲 n % n % n % n % 女283 89 31.4 96 33.9 14 4.9 22 7.7 男152 130 85.5 36 23.6 38 2.5 10 6.5 合計435 219 50.4 132 30.4 52 11.9 32 7.3 4.3大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的調控與激勵 4.3.1 大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的調控方法 大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是隨著內部需求和外部刺激條件的變化而隨之變化。 體育教學是師生雙邊圍繞著課堂教學目標進行教與學的系列活動,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系統工程,要想取得教與學的最佳效果,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環境中,就要不斷地對在實施教學過程中的程序進行控制調整,以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在教學實驗中具體採用的調控方法有思想調控、定量調控、教學目標的調控、人際關系的調控、教學廣度與深度的調控、教學程序的調控、教學動態調控、學習項目的調控、教學時間的調控等。 4.3.2 大學生體育課學習動機的激勵方法 激勵的原則,首先是要了解學生的需求,激勵是為了加強動機強度,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練習情趣。 4.3.3 思想教育法 「人的動機可以激發,可以轉移,宣傳教育方法就是激發人們的動機,使之指向共同的理想目標」。教育學生:體育課學習應與學校培養合格的專門建設人才結合起來;近期娛樂和健康應與為國家高效工作四十年(或更長時間)結合起來。 4.3.4 激勵法 激勵法又分為物質獎勵法和精神鼓勵法。 (1)物質獎勵法 如學生在校內外參加競賽獲得優異成績,獎勵給一定的物質,對參與者發給一定的紀念品,鼓勵其積極參與體育競賽。 (2)精神鼓勵法 如在課堂教學中,對練習積極、情緒高漲的學生,可以提出口頭表揚,樹立他為全班學習的榜樣。另外,對體育差生,只要有微小的進步,也要進行表揚,使他們也能享受到成功的快樂,以此激發學習興趣和信心。 4.3.5 競賽激勵法 競賽是體育運動本身屬性之一,通過平等的或有條件的「讓先」等級競賽,使獲勝者獲得成功感,也使他本人感到自己具有從事體育運動能力的滿意感,從而強化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動機。 5 結束語 5.1 大學生體育課學習的良好動機是學好體育理論和技能的動力,它將直接影響到體育課的教學質量和體育教學改革的進程。體育教師要善於發現學生學習動機的成因,循循善誘地強化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5.2 積極轉變學生對體育課學習的價值觀,學習體育不僅僅是為了「娛樂和玩的痛快」,要把單純的興趣升華到更高層次的終身體育,並確立學習和鍛煉的目標,提高體育課學習的動機。 高校體育教師要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學習心理學,潛心研究教法,不斷更新教學觀念和 手段,對學生的學習動機進行科學的調控和有效的激勵,創造出一個最佳的教學環境
8. 我國教委頒布了我國第一個《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是在多少年
現將《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印發給你們,請各主管部門轉發所屬高校。
《綱要》自2002年新學年開始先在教育部直屬高校中施行,以取得經驗。2003年新學年開始在全國所有普通高校中施行。各地、各校在施行中有何意見和建議請及時告我部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司。已經施行《綱要》的學校即不再施行教體〔1992〕11號文件。
全國普通高等學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綱要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使當代大學生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根據《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和國務院批准發布實行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精神,在總結高等學校體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特製定本綱要。
本綱要是國家對大學生在體育課程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新時期普通高等學校制訂體育課程教學大綱,進行體育課程建設和評價的依據。
一、課程性質
第一條體育課程是大學生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通過合理的體育教育和科學的體育鍛煉過程,達到增強體質、增進健康和提高體育素養為主要目標的公共必修課程;是學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等學校體育工作的中心環節。
第二條體育課程是寓促進身心和諧發展、思想品德教育、文化科學教育、生活與體育技能教育於身體活動並有機結合的教育過程;是實施素質教育和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徑。
二、課程目標
第三條基本目標
基本目標是根據大多數學生的基本要求而確定的,分為五個領域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並基本形成自覺鍛煉的習慣,基本形成終身體育的意識,能夠編制可行的個人鍛煉計劃,具有一定的體育文化欣賞能力。
運動技能目標:熟練掌握兩項以上健身運動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科學地進行體育鍛煉,提高自己的運動能力;掌握常見運動創傷的處置方法。
身體健康目標:能測試和評價體質健康狀況,掌握有效提高身體素質、全面發展體能的知識與方法;能合理選擇人體需要的健康營養食品;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具有健康的體魄。
心理健康目標:根據自己的能力設置體育學習目標;自覺通過體育活動改善心理狀態、克服心理障礙,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運用適宜的方法調節自己的情緒;在運動中體驗運動的樂趣和成功的感覺。
社會適應目標:表現出良好的體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確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
第四條發展目標
發展目標是針對部分學有所長和有餘力的學生確定的,也可作為大多數學生的努力目標,分為五個領域目標。
運動參與目標:形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能獨立制訂適用於自身需要的健身運動處方;具有較高的體育文化素養和觀賞水平。
運動技能目標:積極提高運動技術水平,發展自己的運動才能,在某個運動項目上達到或相當於國家等級運動員水平;能參加有挑戰性的野外活動和運動競賽。
身體健康目標:能選擇良好的運動環境,全面發展體能,提高自身科學鍛煉的能力,練就強健的體魄。
心理健康目標:在具有挑戰性的運動環境中表現出勇敢頑強的意志品質。
社會適應目標: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主動關心、積極參加社區體育事務。
三、課程設置
第五條普通高等學校的一、二年級必須開設體育課程(四個學期共計144學時)。修滿規定學分、達到基本要求是學生畢業、獲得學位的必要條件之一。
第六條普通高等學校對三年級以上學生(包括研究生)開設體育選修課。
四、課程結構
第七條為實現體育課程目標,應使課堂教學與課外、校外的體育活動有機結合,學校與社會緊密聯系。要把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課外體育鍛煉、校外(社會、野外)活動、運動訓練等納入體育課程,形成課內外、校內外有機聯系的課程結構。
第八條根據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和體育課程的自身規律,應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多種類型的體育課程,可以打破原有的系別、班級建制,重新組合上課,以滿足不同層次、不同水平、不同興趣學生的需要。重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運動實踐教學中注意滲透相關理論知識,並運用多種形式和現代教學手段,安排約10%的理論教學內容(每學期約4學時),擴大體育的知識面,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第九條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努力倡導開放式、探究式教學,努力拓展體育課程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應具有自主選擇課程內容、自主選擇任課教師、自主選擇上課時間的自由度,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
第十條應把校運動隊及部分確有運動特長學生的專項運動訓練納入體育課程之中。對部分身體異常和病、殘、弱及個別高齡等特殊群體的學生,開設以康復、保健為主的體育課程。
五、課程內容與教學方法
第十一條確定體育課程內容的主要原則是:
健身性與文化性相結合。緊扣課程的主要目標,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作為確定課程內容的基本出發點,同時重視課程內容的體育文化含量。
選擇性與實效性相結合。學校應根據學生的特點以及地域、氣候、場館設施等不同情況確定課程內容,課程內容應力求豐富多彩,為學生提供較大的選擇空間。要注意課程內容對促進學生健康發展的實效性,並注意與中學體育課程內容的銜接。
科學性和可接受性相結合。教學內容應與學科發展相適應,反映本學科的新進展、新成果。要以人為本,遵循大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興趣愛好,既要考慮主動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也要考慮主動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為學生所用,便於學生課外自學、自練。
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弘揚我國民族傳統體育,汲取世界優秀體育文化,體現時代性、發展性、民族性和中國特色。
充分反映和體現教育部、國家體育總局制定的《學生體質健康標准(試行方案)》的內容和要求。
第十二條教學方法要講究個性化和多樣化,提倡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助活動,努力提高學生參與的積極性,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創造性。不僅要注重教法的研究,更要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和練習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
六、課程建設與課程資源的開發
第十三條體育教師是課程教學的具體執行者和組織者。學校應當在上級行政部門核定的教師總編制內,按照體育課程教學計劃授課、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以及完成培養優秀體育人才訓練的任務,配備相應數量合格的體育教師。
第十四條體育教師要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業務素養。學校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安排體育教師定期接受教育培訓,不斷完善他們的知識結構、能力結構,逐步提高學歷水平,從而提高體育師資隊伍的整體水平,以適應現代教育的需要。
第十五條體育教師在強化培養人才職能的基礎上,逐步加強學校體育科學研究的職能和社會服務(含社區體育)的職能,開展經常性的科學研究和教育教學的研究,不斷推廣優秀教學成果。
第十六條學校應當按照教育部發布的「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及有關規定進行規劃和建設,創造條件滿足體育課程的實際需要,採取措施延長體育場館、設施的開放時間,提高對各項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第十七條要建立、健全體育課程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師培養聘任制度;各類教學文件和教師、學生考核資料須歸檔立案;建立《學生體質健康標准》測試管理系統;建立體育場館設施、器材的管理系統;逐步實現體育課程管理的科學化、系統化和計算機網路化。
第十八條各校應根據本綱要和學校的實際情況制訂教學大綱,自主選擇教學內容,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改革和試驗,加強教學過程式控制制,防止以改革之名行無政府主義之實的不良現象發生。根據體育課程的實際情況,為確保教學質量,課堂教學班人數一般以30人左右為宜。
第十九條體育課程教材的審定工作由教育部全國高校體育教學指導委員會統一規劃與組織。本著「一綱多本」的原則,博採眾長編寫高質量的教材。未經全國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指導委員會審定通過的體育課程教材,各地、各高校均不得選用,以杜絕質量低劣的教材進入課堂。
第二十條因時因地制宜開發利用各種課程資源是課程建設的重要途徑。如:充分利用校內外有體育特長的教師、班主任、校醫、家長、學生骨乾等,開發人力資源。
充分利用校內外的體育場館設施,合理布局,合理使用有限的物力和財力,開發體育設施資源。
做好現有運動項目的改造和對新興、傳統體育項目的利用,開發運動項目資源。
充分利用各種媒體(廣播、電視、網路等)獲取信息,不斷充實、更新課程內容。
充分利用課外時間和節假日,開展家庭體育、社區體育、體育夏(冬)令營、體育節、郊遊等各種體育活動,開發課外和校外體育資源。
充分利用空氣、陽光、水、江、河、湖、海、沙灘、田野、森林、山地、草原、雪原、荒原等條件,開展野外生存、生活方面的教學與訓練,開發自然環境資源。
七、課程評價
第二十一條體育課程評價包括對學生的學習、教師的教學和課程建設等三個方面。學生的學習評價應是對學習效果和過程的評價,主要包括體能與運動技能、認知、學習態度與行為、交往與合作精神、情意表現等,通過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評定等方式進行。評價中應淡化甄別、選拔功能,強化激勵、發展功能,把學生的進步幅度納入評價內容。教師的教學評價內容主要包括教師業務素養(專業素質、教學能力、科研能力、教學工作量)和課堂教學兩個方面,可通過教師自評、學生評價、同行專家評議等方式進行。課程建設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課程結構體系、課程內容、教材建設、課程管理、師資配備與培訓、體育經費、場館設施以及課程目標的達成程度等,採用多元綜合評價的方式進行。評價過程中,應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反應,重視社會有關方面的評價意見。
第二十二條體育課程建設的評價由教育部組織進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行政部門應根據教育部有關規定製定評價方案,定期表彰和獎勵有突出貢獻的個人和成績優秀的單位。教育部在四年一次的全國大學生運動會上進行全國性表彰和獎勵,充分發揮教育評價的導向和激勵作用。
八、附則
第二十三條本綱要適用於全國普通高等學校。普通高等學校體育類專業不適用本綱要。
9. 最近我需要做一份關於體育教育的數據分析報告,比如國家對於體育教育的政策以及各大高校的體育學科學科規
我是用的青塔的高教雲,收錄了21w+高教權威文件,包括「雙一流「建設、」十四回五「答規劃、」十三五「規劃、國家高教政策等信息,要找的官方文件一般都可以在高教雲上找到的呢,但這個產品只賣給高校機構,你可以去他們官網申請試用看看。
10. 國家關於基層學校體育教學發展有哪些政策優勢
一、鼓勵高校來畢業生到基層、源到中西部地區就業: 1、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公益性崗位就業的,給予社會保險補貼和公益性崗位補貼;對到農村基層和城市社區其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崗位就業的,給予薪酬或生活補貼; 2、對到中西部地區和艱苦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