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古代有哪些娛樂、體育活動
古代中國男子要學習六藝除了學習文化之外還要學習弓箭和駕車,秦漢時期的人們比較尚武,那個時候游俠比較多大家都比較欽佩任俠尚義之人所以娛樂活動大多跟武有關,後來儒家文化開始統治中國要求中國人要溫順。
㈡ 近代體育教學內容是怎樣發展的
中國有幾千年的文明史,但是絕大多數朝代都存在「重文輕武」的教育思想,偏重德育和智育,輕視甚至無視體育。鴉片戰爭之後,由於西方列強和日本的軍事侵略,清政府被迫簽定了一系列喪權辱國的不平等條約。經歷了種種屈辱的清政府和民眾。逐漸認識到「強國」、「強兵」的重要性,我國學校體育也因此開始進入醞釀、萌芽階段。
鴉片戰爭之前,雖有極少數教會學校已開展課外體育活動,但影響較小並未能引起國人重視。李林認為:我國學校體育的歷史起點應該是鴉片戰爭以後,隨著「西學」與「洋務運動」的興起,西方的體育也逐漸被引進學校(主要是軍事學堂)。從19世紀60年代起,清朝統治集團中的洋務派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宗旨。陸續創辦學堂。據統計,同治、光緒年間(1862—1895年),先後有23所洋務學堂開辦。當時的北洋水師學堂的體操課教材以兵式體操為主,普通體操和田徑為輔,還包括擊劍、刺棍、拳擊、啞鈴、算術競走、三足競走、跳遠、跳高、足球、游泳、木馬、單杠及雙杠等,屬綜合性教材。教會學校中雖然開設體育課的比較少,但是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卻相當普遍。美國北長老會傳教士狄考文於1864年創辦的山東登州文會館,就設有體操(體育)課程。還有就是通過1881年《福州鶴齡英華書院章程》的課程匯表,我們知道該校體育課程的教學內容大致包括:打球、體操和身體學。很多教會學校開展課外體育活動,如「美以美會」在江蘇鎮江開辦的女子學校、美國長老會在山東煙台開辦的匯文書院等。
1901年,清政府下令將全國的書院改為學堂,並進行全國范圍的課程改革,形成了我國近代普通學校的雛形。在當時興辦的新式普通學堂中,也大都把體育課列為學校課程之一,如上海南洋公學附屬高等小學堂,三個學年均設有體操課程,其體操教學內容是:第一學年柔軟體操、第二學年柔軟操、第三學年兵式體操。又如上海三等公學、上海澄衷學堂、上海育才書塾、廣州教忠學堂、廣州時敏學堂、湖南時務學堂等,均設有體操課。
在向西方列強學習和教會學校的啟發下,洋務派創辦學堂,將西方體育教學內容移植到我國學校教學中,打破了我國兩千多年來學校中沒有體育課程的模式,其體育課程發展和教學內容已經呈現出近代體育課程的萌芽狀態。至此,可以說我國近代體育課程雛形已經基本形成,體育課程作為學校分科課程的地位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確立,其主要教學內容是德國、日本的兵式體操和普通體操及一些運動性游戲,這對我國近代學校體育的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二)形成發展階段(1904—1949年)
1902年,清政府曾頒布《欽定學堂章程》(即壬寅學制)規定我國各級學堂必須設置體操課程,但卻未能實行。直到1903年,清政府又頒布並開始貫徹實施《奏定學堂章程》(癸卯學制)。《奏定學堂章程》規定:我國各級學堂均設體操課程,並規定了體操課程的目標、課時、學科程度、教法要求。從高等小學校第一年至中學堂第五年都把兵式體操作為主要內容,但由於當時師資力量的極度匱乏,只能由退役軍人擔當體育教師,導致多數情況以兵操代替體操,體操課只進行隊列、隊形練習,最終使得體操課變成了隊列隊形練習。
民國成立伊始,臨時政府頒布了一些有關學校教育的法令,對清末的教育進行一系列的改革,這些法令總稱為「壬子癸丑學制」。其教學內容仍然以兵式體操為主,但其課程內容安排的科學性也有很大提高,如隨著學級』的增高,體操課程內容呈現:適宜之游戲一漸加普通體操一時令游戲一加兵式體操(男)-戶外運動或游泳(課內或課外)。這一時期最大的特點是我國傳統武術以合法的方式進入了學校體育課程,成為體育課教學內容之一。
1922年9月,北洋軍閥的教育部召開學制會議,並於11月1日公布了「壬戌學制」。這次教育改革的一個重要轉變是學校體育教育從過去的模仿日本,轉為仿效美國,充分體現了這套學制的實用主義思想。把體育課程的名稱由體操科改為體育科,以田徑、體操、球類、游戲等為主要教學內容,並廢除了中小學的兵操。初中把生理衛生納入體育科,高中體育增加了衛生法、健身法和其他運動三方面內容,這樣體育學習和生理衛生知識學習緊密結合起來,使體育教育走向科學化。此時,體育師資的問題仍然沒有得到解決,再加上場地、設施等原因,致使「壬戌學制」中所提出的改革內容無法實踐,於是在小學首先出現了「放羊式教學」。
1929年,南京政府的教育部又頒發了《小學暫行課程標准:小學體育》《初級中學體育暫行課程標准》和《高級中學普通科體育暫行課程標准》三個體育課程標准,第一次把以往的體操課改為體育課,並一直延續至今。這一時期的體育課程明確規定把體育課程分為課內和課外兩類,且詳細規定了教學時間分課內和課外。如小學中低年級每周課內時間為150分鍾,高年級每周課內時間為180分鍾,每天課外活動時間為2—3小時以上。課內教學內容有游戲、體操、球類、田徑以及器械運動等;課外內容包括課外運動、日常姿勢比賽、定期運動會等。後來體育教學內容又把田徑運動、遠足和登山提前安排在小學中年級開始。
㈢ 03式自動步槍突刺的示範教案
根據教學大綱及相關的教學指導,安排好一月或一周的學習內容版,再根據學習內容制定權每節課的課堂教案,如果需要多媒體教學,那麼就應該製作PPT課件等。
我們選擇教材要考慮年齡特點、興趣愛好,只有選擇適合年齡特點,能引發興趣的教學內容,才能先發制人,從根本上達到教育的目的。
㈣ 湘軍是怎樣練兵的
太平天國革命爆發後,各省也相繼發生起義。八旗、綠營數量不足,質量更差,各省督撫紛紛仿效湘軍營制,募練勇營武裝,其較有名氣者除淮軍外,還有河南的豫軍、安徽的臨淮軍等。戰爭進行較為激烈的省份和地區,綠營武裝很快趨於瓦解,以後也沒有恢復。戰爭結束後,勇營武裝大部分裁撤,其餘部分則根據需要保留下來,分別駐防各地,取代綠營而成為國家常備軍,故不再稱為勇營而稱防軍,如銘字軍、盛字軍、鼎字軍、慶字軍等。
太平天國戰爭期間戰爭不甚激烈或湘、淮軍勢力未曾達到的省份或地區,則仍有一批綠營武裝保留下來。為了使這種腐敗已極的經制之兵死灰復燃,自同治二年(1863)起清政府即開始對之進行改造,以湘軍營制和湘軍將領重新加以編練。因為這種武裝既不是原來意義上的勇營,也不是原來意義上的綠營,故定其名為練軍。練軍的發展可分為兩個階段,同治二年至七年(1863~1868)為第一階段,同治八年(1869)後為第二階段。同治元年底(1863)原湘軍將領劉長佑由兩廣總督調任直隸總督,次年,奉命以湘軍辦法重新訓練綠營。其具體做法是從綠營中抽出精壯加以訓練,操演完畢仍回原地駐防。結果成效甚微,三年僅輪訓8000人,且綠營習氣如故。同治五年(1866)劉長佑根據恭親王奕訁斤的奏議改變辦法,選練各營即在防地訓練,獨立成軍,不再返回原建制。其人數也由原議7軍2萬人改為6軍1.5萬人,練成後分防遵化、易州、天津、河間、古北口、宣化六處。劉長佑所定營制既不同於綠營,也不同於湘軍。湘軍只有營、哨、隊三級有固定編制,而統領和分統所帶營數視人而別,並無固定數目。劉長佑所定練軍營制以軍為單位,每軍2500人,設總統l員,文、武翼長各1員,下分前、後、左、右、中五營,每營500人,設營管帶1員,幫帶1名,下分左、右、前、後、中五哨。每哨100人,設哨官l員,下分四隊。每隊25人,設隊長1人,下分五伍。每伍5人,內設伍長1人。其左、右、前、後四哨馬步混編,第一、二、三隊為步隊,第四隊為馬隊。中哨則步炮混編,第一、二、三隊為炮隊,第四隊為步隊。
劉長佑的這次改革,由於戶部和兵部的干預,很不徹底。其餉章仍沿用綠營舊習,仿照行糧、坐糧之制,把薪餉分為練餉與底餉兩部分。練餉在練營支取,底餉由原營發放。士兵被選入練營後,由於不願離家和怕受訓練之苦,往往分出少許練餉,在練營駐地附近僱人頂替,而自己則繼續在外從事手工或商業活動謀利。結果,兩年之內欠餉300餘萬兩,而新練之軍見敵即潰,腐敗仍如綠營。清政府無奈,只好令新任直隸總督曾國藩整頓直隸練軍,繼續完成訓練直隸6軍的計劃。
同治八年(1869)曾國藩上奏清廷,提出整頓直隸練軍的三條原則,其中心思想是練軍必須同綠營一刀兩斷,不折不扣地採用湘軍營制。士兵一旦挑入練營,即與原營完全脫離關系,不得保留底餉,其去就升黜完全由練營長官決定,底營不得干預。這樣,練營長官在綠營挑選士兵,就與在外招募無異。綠營所余老弱兵丁,僅以坐糧維持生活,死、病不再募補,任其自消自滅。曾國藩的練兵方案遭到兵部和戶部的反對。曾國藩據理力駁,寸步不讓,聲言如不照此辦理,難期「化弱為強」,綠營從前積弊也難以掃除。清政府鑒於上次因兵部、戶部橫加干預而導致改革失敗的教訓,只好讓曾國藩放手「試辦」,不再理會這部分人的意見。
曾國藩所定練軍營制雖基本仿照湘軍,但也有一些改變。例如,在人數上,其親兵哨增哨長1人,親兵28名,改六隊72人為八隊101人。其前、後、左、右各哨增護勇5名,裁抬槍隊正兵4人,變108人為109人。從而將全營人數由原來的504人增至538人。在裝備上,將抬槍隊和小槍隊改為火器隊,暫時使用抬槍或馬槍,一旦條件成熟即改用洋槍。其親兵哨的劈山炮隊也只保留一隊,另一隊改用開花炮。從而大大加強了火力。另一方面,士兵的薪餉卻有所降低。什長每日銀1錢6分改為1錢4分,親兵、護兵1錢5分改為1錢3分,正兵1錢4分改為1錢2分,伙夫1錢1分改為1錢。
曾國藩制定練軍營制後,尚未來得及執行就奉命離開保定,前赴天津查辦教案,案結後又改任兩江總督。新任直隸總督李鴻章完全遵照老師的辦法辦理,遂使練軍成為從綠營脫胎而換勇營之骨的武裝力量。而後,其他各省紛紛仿效直隸的做法,清政府對綠營的改造,也就進入一個新時期。作為國家經制之兵的綠營已不復存在,其殘余部分雖在歷史上苟延了一個相當長的時間,但不再是國家常備軍,而只不過是一種善後處理形式而已。至此,勇營營制完全取代了綠營營制,成為國家正式的軍事制度,由曾國藩發起的這場軍制改革,經歷十幾年的時間也就最終完成了。
㈤ 夏天上體育課應該注意什麼
一、首先要加強教育,提高對夏季體育鍛煉的自覺性
針對學生怕熱怕曬,不願上體育課的思想情況,在教學中,可以講一些名人導師在青年時期就重視利用風俗、光浴度鍛煉身體的故事,啟發教育學生。「冬練三九,夏練三伏」
,自古以來,許多名將、學者練兵習武,健體煉身,都是在嚴寒酷暑中磨練意志,使學生體會「與天斗其樂無窮」的含義。有從生理學角度來分析夏季體育鍛煉對提高人體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和鍛煉堅強意志的積極作用。同時,在教學中,對怕熱、怕曬、怕苦、怕累的學生不能遷就,不能讓其放任自流。必須耐心教育,嚴格要求,動員他們努力完成學習任務。不夠培養他們體育鍛煉的自覺積極性。
二、要根據氣候特點,適當安排教學內容
夏季體育課的教學內容可根據教學大綱規定的教材,結合地區氣候特點和本校實際情況,合理安排。一般的說,夏季教學應以跳躍、投擲、技巧、平衡、球類等教材為主。同時根據需要在每次課中還可以安排一些發展柔韌、靈敏、速度的身體素質練習和活動性游戲。有條件的學校可安排游泳教學或活動。總之,夏季體育課的教材內容,既要使學生掌握一定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又要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鍛煉抗熱能力,增強體質,講求鍛煉的實際效果。
三、組織教學要靈活多樣
由於夏季陽光強烈,氣溫較高,課的組織工作應從速從簡。譬如宣布課的內容與任務要簡明扼要;講解動作要領,力求精煉生動;在講解和示範時,應讓學生背向陽光站立。夏季上體育課,准備活動也要相應減少,有條件的可在蔭涼的地方進行活動。基本部分練習,應有較長的間歇時間。學生練習時,可採用分組輪換、循環練習、游戲等方式,使學生聯系與積極休息交替進行。可的結束部分則可用輕松的走步,組織簡單的游戲和輕松的舞蹈,使學生逐漸恢復到平靜狀態。
四、要控制適宜的生理負荷量
夏季體育課在強烈的陽光下進行活動,在生理心理上引起較大的變化。除了根據學生年齡、性別、健康狀況,適當控制生理負荷量和課的運動密度外,還要根據氣溫變化而改變練習時間與運動量。如氣溫較低,則運動密度稍
大,間歇時間較短;氣溫較高,則運動強度不要過高,間歇時間適當延長。在教學中,還要注意
區別對待,嚴格控制運動量。
五、要加強衛生安全措施
夏季體育課,教師應經常向學生講述夏季體育鍛煉的衛生知識及注意事項。夏季室外上課出汗多,應及時補充一些淡鹽開水。課前應要求學生衣著盡量簡便,男生可以穿背心短褲,女生可以穿短袖衫,短褲,這樣既方便活動,有易於散發熱量。在強烈的暴曬下鍛煉,有些體制較弱的學生容易引起中暑,如發現這類事故,必須讓學生到陰涼處休息,飲用少量加鹽的涼開水。在較高氣溫下進行游戲比賽或考核測驗,學生容易興奮,稍一疏忽,往往會出現傷害事故,要特別注意。
㈥ 中華傳統體育項目都有什麼
中華傳統體育項目除武術、摔跤、舞獅、射箭、棋術、龍舟、空竹、馬球、捶丸外,還有蹴鞠。
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製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早在戰國時期中國民間就流行娛樂性的蹴鞠游戲,而從漢代開始又成為兵家練兵之法,宋代又出現了蹴鞠組織與蹴鞠藝人,清代開始流行冰上蹙鞠。
漢代的時候,蹴鞠的玩法和現代很像,只不過那時候一邊不止一個球門,而是六個。方形的球場上,六個小小的球室,呈半月形,向地里凹進去。每個球室前都有一個人守著,剩下的人在賽場中活動。
唐代時,地下的球室變成了地上的球門,分雙球門和單球門。雙球門在東西兩側各一個,比較接近現代足球。除此之外,還有不射門的玩法,叫做「白打」:兩個球隊分別派出球員,做出顛球表演。
(6)體育練兵教案擴展閱讀:
宋朝蹴鞠,有兩種玩法。一種是「白打」,另一種是「築球」。
1、白打:不設球門,兩個球隊分別派出相同數量的球員(一人至十人)在場中輪流進行表演,用頭、肩、背、膝、腳等身體部位頂球(不允許用手),在保持球不落地的同時,完成各種高難度動作。裁判將分別對參賽者打分,得分高者勝。強調的是技巧性與觀賞性。
2、築球:則更強調對抗性。在球場中間豎起一個大球門,高約三丈,寬約一丈,以綵帶結網,只留出一個尺許見方的網眼,叫做「風流眼」。
比賽雙方分別派出十二人(有些規則中,可分別派出十六人),分著不同顏色的球衣立於球門兩邊,組成「左右軍」對壘。左軍與右軍均設「球頭」「蹺球」「正挾」「頭挾」「左竿網」「右竿網」「散立」等角色,進行競賽,得分高的隊伍獲勝。
㈦ 體育課上學到了什麼寫出作文120
今天開始放復暑假了。暑假到制了,但是暑假要干什麼呢?覺得是想做一些不同的事情,但是不知道從哪裡開始,又從哪裡結束……或許本來就沒有開始,沒有結束。暑假是這樣,生活也是這樣。
在孩子們的眼裡,社會總是充滿著真善美,生活是甜蜜而多彩的。在大人們的眼中,社會是有兩面性的,既有真善美,又有假丑惡,生活具有酸甜苦辣。為何大人與孩子的思想有那麼大的差別?結論只有一個:這是成熟與稚嫩最根本的區別。
大千世界中,任何事物都具有雙面性。大人們的閱歷豐富,決定了他們看東西比較全面。而孩子要走向成熟,就必定需要經歷一些事情。有人說:「生活是一個大練兵場,是磨礪人的舞台。」在這個特殊的舞台上,每個人將會遇到開心的事情與悲哀的事情。悲哀的事情會使人承受巨大痛苦,開心的事物會讓人擁有美好的心情。如果整日面對悲事,人容易喪失信心進而自暴自棄、頹廢沉淪;而整日面對喜事,人又會被眼前的事物所迷惑,缺乏社會經驗,容易上當受騙。正如植物不能缺少陽光與雨水一樣,人的經歷中不能缺少快樂和悲傷。
㈧ 古代體育與軍事聯系
蹴鞠
「蹴鞠」一詞,最早載於《史記·蘇秦列傳》,蘇秦游說齊宣王時形容臨苗:「臨苗甚富而實,其民無不吹竿、鼓瑟、蹋鞠者」。蹴鞠又名「蹋鞠」、「蹴球」、「蹴圓」、「築球」、「踢圓」等,「蹴」即用腳踢,「鞠」系皮製的球,「蹴鞠」就是用腳踢球,它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蹴鞠流傳了兩千三百多年,它起源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
以儒家思想為核心的中國傳統文化講求「和」與「中庸」,多數情況下的社會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輕「武功」。人們推崇謙謙君子的溫文爾雅,鄙薄孔武之士的爭強好勝。在這種社會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對抗性比賽逐步演變為表演性競技。
【溯源】
《史記》和《戰國策》最早記錄了足球運動的情況。《史記》和《戰國策》記載都表明,在當時的齊國故都臨淄,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成熟的游樂方式,而且在民間廣為盛行。齊宣王於公元前319年——公元前301年在位,由此可以斷定:在距今二千三百多年前或更早的一段歷史時期,在齊國故都臨淄城足球活動就已廣泛開展。蹴鞠已發展成一種民間盛行的體育和娛樂活動項目。
秦統一六國後,蹴鞠運動一度沉寂。西漢建立後,又復興盛。漢朝人把蹴鞠視為「治國習武」之道,不僅在軍隊中廣泛展開,而且在宮廷貴族中普遍流行。《西京雜記》上就記載: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把父親劉太公接到長安城的未央宮養老,吃穿用度極盡豪華,終日看歌舞伎樂。但他卻並不滿意,終日悶悶不樂。原來劉太公自幼生活在城市下層,接近凡夫走卒、屠狗殺牛之輩,工作之餘的娛樂活動離不開斗雞、蹴鞠。於是,劉邦就下了一道聖旨,在長安城東百里之處,仿照原來沛縣豐邑的規模,造起了一座新城,把原來豐邑的居民全部遷住到新城,劉太公和劉溫也遷住到那裡。又開始「斗雞、蹴鞠為歡」,這才心滿意足。
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知道,在戰國時期,足球是城市下層人民喜愛的娛樂活動,到了西漢初年,足球也得到貴族階級的喜愛。桓寬的《鹽鐵論》中說,西漢社會承平日久,「貴人之家,蹴鞠斗雞」為樂,一般的人們也是在「康莊馳逐,窮巷蹴鞠」。
雄才大略的漢武帝就很喜歡觀看蹴鞠運動。《漢書》記載,漢武帝在宮中經常舉行以斗雞、蹴鞠比賽為內容的「雞鞠之會」,寵臣董賢的家中還專門養了會踢球的「鞠客」(類似於今天的球星)。可見,在西漢時期,足球活動的社會面更為擴大了。
由於蹴鞠運動的興盛,漢代還出現了研究這項運動的專著,漢代曾有人寫了一部《蹴鞠二十五篇》,這是我國最早的一部體育專業書籍,也是世界上的第一部體育專業書籍。班固在寫《漢書·藝文志》時,把《蹴鞠二十五篇》列為兵書,屬於軍事訓練的兵技巧類,可惜後來失傳了。西漢時期的項處是第一個因足球而名垂史冊的人,不過他的經歷卻很不幸。《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記載,名醫淳於意為項處看病,叮囑他不要過度勞累,但項處不聽,仍外出踢球,結果嘔血身亡,這也使得項處成為了世界上有史可查的第一個狂熱「球迷」。
隨著社會生產力的發展,足球製作技術也有所改進。唐代在制球工藝上有兩大改進:一是把用兩片皮合成的球殼改為用八片尖皮縫成圓形的球殼。球的形狀更圓了。二是把球殼內塞毛發改為放一個動物尿泡,「噓氣閉而吹之」,成為充氣的球,這在世界上也是第一個發明。據世界體育史記載,英國發明吹氣的球是在十一世紀,比我國唐代晚了三、四百年時間。
唐代的球體輕了,可以踢高。球門就設在兩根三丈高的竹竿上,稱為「絡網為門以度球」。在踢球方法上,漢代是直接對抗分隊比賽,「僻脫承便,蓋象兵戍」。雙方隊員身體接觸就象打仗一樣。唐代分隊比賽,已不是直接對抗,而是中間隔著球門,雙方各在一側,以射門「數多者勝」。從足球技術來說,是一種發展:而間接對抗,從體力訓練來說,卻是足球運動的一個退步。
由於球體輕了,又無激烈的奔跑和爭奪,唐代開始有了女子足球。女子足球的踢法是不用球門的,以踢高、踢出花樣為能事,稱為「白打」。唐代詩人王建有一首《宮詞》說在寒食節這一天,宜春院的伎女以踢球為樂。唐太宗、玄宗都愛看踢足球,當時球門是「樹兩修竹,絡網於上,以門為度球。球又分左右朋,以角勝負」。唐代不僅有了女子足球,而且有的女子踢球技術還很高超。
不僅皇帝宮中有這樣的習俗活動,民間也有。詩人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中說,「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里」,可見踢球之高。杜甫《清明》詩中也說,「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鞦韆習俗同」,也說明了踢球習俗的普遍。這種習俗一直延續到南宋時期,詩人陸游在《春晚感亭》詩中描寫過這個情景:「寒食梁州十萬家,鞦韆蹴鞠尚豪華。」又《感舊末章蓋思有以自廣》詩中有「路入梁州似掌平,鞦韆蹴鞠趁清明」的詩句。
有比賽就有球星。當時以踢球出名的都是些什麼人呢?如果你讀的古書多,大概已經猜到了:惡少年。更出挑的是唐代的若干皇帝,例如唐文宗,常常爬上一個「勤政樓」去居高臨下看人家蹴鞠和摔跤,這場景可真夠諷刺的,比起列祖列宗,市井氣重了不少。當然,也不只是他一個人如此,等到幾代之後的唐僖宗,自己就變成了一個惡少年,親自蹴鞠斗雞,而唐代的末代皇帝昭宗被朱溫逼迫著從長安搬遷到洛陽的路上,六軍都跑光了,只剩下一批神策軍或者惡少年出身的「打球供奉」跟著他,可見感情深厚。中唐以後的軍隊當中,本來就有不少是惡少年,平日間就在街上蹴鞠斗雞賭博的。
蹴鞠在宋代獲得了極大的發展。施耐庵的《水滸全傳》中,寫了一個由踢球發跡當了太尉的高俅。小說雖然在人物事跡和性格上作了誇張,但基本上是宋代的事實。高俅球技高超,因陪侍宋徽宗踢球,被提拔當了殿前都指揮使,這要算是最早的著名球星之一了。
高俅因踢球而發跡,告訴了我們這樣兩件事: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貴族是喜愛踢球的,有些人本身愛踢球,有些人愛看踢球。宋徽宗趙佶是個足球迷,他看了宮女踢足球後寫詩道:「韶光婉媚屬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近密被宣爭蹴鞠,兩朋庭際再輸贏。」《文獻通考》介紹:「宋女弟子隊153人,衣四色,綉羅寬衫,系錦帶,踢綉球,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上海博物館藏一幅《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
宋代社會上還有了專門靠踢球技藝維持生活的足球藝人。據記載,北宋汴梁城和南宋臨安城,在皇宮宴會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蘇述、孟宣、張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藝人,有黃如意、范老兒、小孫、張明、蔡潤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樣,有用球門的間接比賽和不用球門的「白打」,但書上講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所謂「腳頭十萬踢,解數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樣動作和由幾個花樣組成的成套動作,指用頭、肩、背、胸、膝、腿、腳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終日不墜」。由此看來,宋代的足球,由射門比准已向靈巧和控制球技術方面發展。
宋代制球工藝比唐代又有提高,球殼從八片尖皮發展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黃革,實料輕裁」。工藝是「密砌縫成,不露線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兩」。足球規格要「碎湊十分圓」。這樣做成的球當然質量是很高了。當時手工業作坊製作的球,已有四十個不同的品種,每個品種各有自己的優缺點。制球工藝的改進,促進了踢球技術的發展;而制球手工業的發展又反映了社會需要量的增加。
為了維護自身利益和發揚互助,至少在南宋時期,宋代的踢球藝人還組織了自己的團體,叫做「齊雲社」,又稱「圓社」。這是專門的蹴鞠組織,專事負責蹴鞠活動的比賽組織和宣傳推廣,這是我國最早的單項運動協會,類似於今天的足球俱樂部;也可以說,它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足球俱樂部。
到了元代,關漢卿等人的散曲中記述了男女對踢足球的情景。但這種男女對踢,已不是雙方尋求自身的娛樂,而是以婦女踢球作為一種伎藝供他人欣賞。薩都刺《妓女蹴鞠》散曲中說:「畢罷了歌舞花前宴,習學成齊雲天下圓」。可見踢球和歌舞一樣,都是宴會上的伎藝。「占場兒陪伴了英豪」的婦女,大都是「謝館秦樓」、「鳴珂巷裡」的「絕色嬋娟」,可見踢球成了妓女娛客的手段。踢球娛樂的社會性已大大縮小,它不再是節日的活動內容,也不再是宴會上的節目,而是和放盪行為相聯系的娛樂。
《明史》上記載,擁兵三吳、稱兵割據的吳王張士誠的弟弟張士信,「每出師,不問軍事,輒攜樗蒲(一種賭具)、蹴鞠,擁婦女酣宴。」可見踢球已和淫樂連在一起。所以,朱元璋稱帝之後,傳下聖旨,嚴厲禁止軍人踢球。朱元璋的聖旨只能禁止軍人踢球,但並不能改變足球的娛樂性質。被稱為明代社會網路大全的小說《金瓶梅》中,有一段描寫西門慶在麗春院看妓女李桂姐踢球的事:西門慶吃了一回酒,出來外面院子里先踢,又教桂姐與兩個圓社踢。「一個捎頭,一個對障,拗踢拐打之間,無不假喝彩奉承。」上述描寫,也很能表明明代踢球的娛樂性質。
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足球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我國古代的蹴鞠活動,自戰國起經歷了幾千年,在漢、唐、宋時代,曾經象彗星一樣,發出閃亮的光輝;後來,投入清代社會的水中,只留下一點泡沫,終於暗落了。
【藝術特色】
蹴鞠是中國一項古老的體育運動,蹴鞠比賽有直接對抗、間接對抗和白打三種形式。
有球門的蹴鞠比賽又可分為雙球門的直接競賽和單球門的間接比賽。雙球門的直接競賽是漢代(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蹴鞠的主要方式,且被用於軍事練兵。進行直接對抗比賽時,設鞠城即球場,周圍有短牆。比賽雙方都有像座小房子似的球門;場上隊員各12名,雙方進行身體直接接觸的對抗,就像打仗一樣,踢鞠入對方球門多者勝。
在專門的競賽場地--鞠城,球門兩廂對應,兩邊隊員相對進攻,進球為勝由雙球門競賽演變而來的單球門間接比賽是唐(公元618年~907年)宋(公元960年~1279年)時期蹴鞠的主要方式,主要用於為朝廷宴樂和外交禮儀競賽表演。進行間接對抗比賽時中間隔著球門,球門中間有兩尺多的「風流眼」,雙方各在一側,在球不落地的情況下,能使之穿過風流眼多者勝。
無球門的散踢方式稱作白打,歷時最久,開展得最為廣泛,有一人到十人場戶等多種形式。白打則主要是比賽花樣和技巧,亦稱比賽「解數」,每一套解數都有多種踢球動作,如拐、躡、搭、蹬、捻等,古人還給一些動作取了名字,如轉乾坤、燕歸巢、斜插花、風擺荷、佛頂珠、旱地拾魚、金佛推磨、雙肩背月、拐子流星等。
參考資料:http://bk..com/view/17514.htm
㈨ 斯巴達有怎樣的練兵體制
隨著各城抄邦人口的增多,希臘人開始向沿海地區移民和殖民。同時,由於本邦糧食生產有限,奪取敵人的莊稼就成了經常性的作戰目標。因此,各城邦國家經常發生戰爭。在斯巴達,男人們都不在家居住,只在營房裡准備打仗。每年一次,把男孩們殘酷地加以鞭撻,以考驗他們忍受痛楚的能力;女孩們必須受嚴格的體育訓練,希望她們能把較強的體力遺傳給她們的兒女,以便將來守衛城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