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怎樣理解教學與德育的關系
德育與教學的關系,就是一個整體的兩個方面,它們是互相依存、相互促進、共同發展、相輔相成的關系.沒有較好的德育工作基礎,學生學習就沒有動力,不知道為什麼而學習,也就不可能真正提高學習質量.只有德育工作抓好了,學生才可能增強自律意識,這樣教學工作也就有了一個良好的環境,教學質量也就會隨著提高.反之,沒有堅實的教學工作,學生學習質量上不去,德育也會失去根基.換一句話說,沒有學習質量作保證的德育是空的德育,應該說也是沒有意義的.對學生成長而言,切不能只重智育抓教學,也不可只重德育抓活動.就教師而言,當然既要做好德育工作者,又要當好教學工作者.
學校工作是個系統工程,雖說可以分德育與教學兩大部分,實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誰也少不了誰.德育與教學是一輛馬車前的兩匹馬,只有並駕齊驅,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奔向前方.
(一)課堂應是實行德育的主陣地,應是開展德育工作的主戰場.長期以來,
我們總認為課堂是傳授知識的場所,是開展教學工作的地方,我們只要把自己的知識灌輸給了學生,就認為這堂課上好了.殊不知我們在課堂上開展教學工作的同時,還在進行著德育;我們在對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還在以自己的思想、人品教育著學生,影響著學生.我們以正確的思想教育了學生,以高尚的人品影響了學生,學生就願意接受你的知識,否則他就不買你的帳,不領你的情,拒你的知識於門外,我們的課堂教學就難見成效.
(二)德育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它必須落實於學校教學工作的始終.我認為德育工作只有促進了教學,才是一項實實在在的工作,才算是真正的德育,否則只能算是假大空.如果我們的德育工作不能落實在教學上,不能促使學生安心地學習,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不能為國家培養出有用的人材,那我們的德育工作還有何意義?這樣的德育只能是失敗的教育,是必須拋棄的不切實際的教育.由此,我們的德育工作者在考慮德育教學的工作時首先應該想到是否有利於學校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每位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德育時,也應該想到是否有利於學生接受知識,茁壯成長.如果我們的德育教育有悖於學校教學,非但不能促進學生接受知識,反而讓學生產生了抵觸情緒,那麼這樣的德育就必須有所反省,必須有所改變.所以,我認為,德育不能離開學校的實際,不能離開學生的實際.學生的思想動態,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及現狀,我們必須及時了解,及時研究,應該成為我們德育的抓手、重點,否則就是空談德育.
德育不是空空洞洞的工作,不是高高在上的空中樓閣,應是落實於教學的實實在在的工作,對此,我們必須有足夠的認識.
② 淺談小學德育教育與教學的關系
目前還沒有出來教師招聘考試題型一般情況當地公布考試大綱的時候會有這方面說專明,主要題型有:屬 1,主觀題+客觀題,全國80%以上地區都是這種題型。包含填空、單選、多選(或者不定項選擇)、判斷、名詞解釋、簡答、論述(含案例分析)這幾種題型中的全部或者部分組合。這種考試題型造成兩個難點:1、內容繁雜,知識點多,需要記憶的知識太多;2、主客觀易混淆,耗費精力大。 2,全部客觀題,10%左右的地方考試採取這種命題方式。一般包含單選、多選(或者不定項選擇)、判斷這三種題型。這種題型復習難度相對較小。 3,只有面試題,一般只針對特招教師,不是主流。
③ 試論如何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當前學校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而實施德育教育有多種途徑,其中通過各學科教師把握好德育與教學的結合點,用知識本身的科學性去吸引學生、教育學生、影響學生是尤為重要的途徑之一。利用體育教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具有特殊的效果,學生更易直接接受。 一、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應堅持以下原則 1、主體性原則。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教師的主導作用是非常重要的,但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能起作用。教育只有符合學生的內在需要,通過學生的積極參與、認同接受,才能奏效。 因此,在體育課滲透德育教育中,要特別強調確認和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啟迪和引導學生的主體意識,吸引和組織學生參與教育活動,幫助他們充分發揮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轉化為自身內在的需求,從而提高自身素質。 2、內化性原則。體育教師在滲透德育過程中必須善於了解和啟迪學生的內在需要,引導他們去追求和探索,促使他們將奇偶礙於內容內化為自身素質。 3、整體性原則。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必須注意麵向全體學生,不能只顧及到小部分,而忽視大部分。還應特別注意將德育所包涵的各項素質有機地聯系起來,以促使全體學生的德育素質全面和諧的發展。 4、差異性原則。因為學生間存在著思想認識、所受教育程度的差異,因而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依照自身條件得到他可能得到的最佳發展,在基本素質全面發展的同時發展自己的個性。 5、系統性原則。從廣義上講,教師要有長遠計劃,講德育教育的滲透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從狹義上講,教師應從課的開始至結束不失時機地滲透德育教育,課與課之間要注意緊密聯系,使學生接受教師的滲透信息牢固、深刻。 二、實施滲透的途徑 (一)結合教學,介紹我國體育發展史、體育成就和為振興我國體育事業奮斗的運動員、教練員的事跡,對學生進行愛黨、愛社會主義和愛祖國的教育。 1、我國具有悠久的體育發展史,古代勞動人民創造了燦爛的體育文化,形成了中華民族輝煌燦爛的體育發展史。在教學中應充分利用這些內容,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2、中國體育的近現代史同我國近現代史一樣是一部屈辱史、血淚史。從舊中古乖哦的體育屈人胯下,被稱為「東亞病夫」,到新中國成立後,我國在各種國際大賽中日益顯示出中國這一東方巨人的崛起。利用這方面的教育使學生更深刻地認識到只有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中國的體育事業才能蓬勃發展,中華民族才能屹立於世界強國之林。 3、用中國健兒為了祖國榮譽奮勇拼搏的事跡去感染、激勵學生。 (二)結合教材,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良好的意志品質教育、紀律教育、挫折教育和審美情趣培養。 1、學習籃球、足球、排球、接力等項目,教師要在講戰術和技術配合時,特別向學生強度集體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時機地進行集體觀念和集體主義教育。使學生明白如果一個沒有一個沒有集體觀念的人即使個人技術再高,若不講究集體配合,就會失去同伴創造的機會,也難以有所作為。讓學生在戰術配合的練習中體會集體主義的精髓和集體協作的力量。 2、耐久跑可以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障礙跑可以增強學生克服困難的勇氣;跳馬、雙杠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和克服困難的優良品質。教師應很好結合這些教材的特點,滲透意志品質的教育。當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獲得勝利時,教師不僅要及時總結學生完成技術動作的情況,更要讓學生回味勝利取得的不易,培養學生堅忍不拔的毅力,不畏艱難的勇氣,勇於拼搏的精神。繼而教育引導學生懂得無論學習、工作等都需具備這些意志品質。從而使學生更深刻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須具備這些優良的意志和品格,才會勇往直前,不斷進步。 3、在體育教育教學中,組織教學比賽、達標測驗、單元技術考評是經常要做的事情,教師應很好地利用這一時機對學生進行挫折教育。讓學生懂得勝利是人人嚮往的,失敗也是每個人都會遇到的。如何看待失敗,如何面對失敗,如何承受失敗,此時教師的誘導是必不可少的。在幫助學生分析失敗原因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我調節心態的能力,養成良好杜瓦爾個性心理素質,使他們清楚失敗的使成績,決不應是精神和人格。從而塑造他們豁達、開朗的性格和永不服輸的心理素質。 4、通過比賽加深學生對規則認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任何體育比賽都是通過規則的約束,才富有了觀賞性和藝術性。在組織教學比賽時,教師嚴格執法,讓學生認識到犯規就會失去一次得分的機會,犯規將會造成被罰下,失去競爭的機會,就此教師應順勢提醒學生紀律的重要性,遵守紀律是每個人在社會上生存的職責,一個沒有紀律性違法違紀的人將會得到社會的排斥和懲罰,從而讓學生領悟到紀律的重要性。 5、學生對美是十分嚮往的,而對美的認識是模糊的。因而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應把握住美的瞬間,讓學生去觀察、去體會。在運動中領略豪邁、奔放、節律恰當的流暢之美;在靜止中去感受剛毅、穩健、造型舒展的凝重
④ 論如何讓德育教學走進體育課堂
一、教師的影響。
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非常崇尚禮儀,號稱"禮儀之邦"。孔夫子曾說過:"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說一個人要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學禮開始。可見,禮儀教育對培養文明有禮、道德高尚的高素質人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領導、體育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科教學過程中以自己正確科學的是非觀念,健康純潔的真實情感,高尚正確的行為習慣來給學生做出好的榜樣,以此來示範學生、感染學生、教育學生。授之以漁,我們已經喊了很多年了。但是卻沒有得到很好落實。我們現在更習慣於授之以魚。教師以身作則,是教育學生最好的典範。
二、課堂是主陣地。
課堂是學校德育的主陣地,學科教學是學校德育的主渠道。學科滲透德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校德育的水平。尤其是《新課程標准》的頒布、實施,「為了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為了中華民族的復興」的課改宗旨,「全面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宗旨,寓德育於各門課程之中,突出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充分體現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努力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課程改革指導思想,為加大學科滲透德育的力度提供了保障,為提高德育滲透質量指明了方向。因此,優化學科滲透德育的過程,提高學科滲透德育的質量,是實施新課程方案、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必然要求。體育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寓思想品德教育於身體活動之中,它將對學生進行道德意識的培養與道德行為有機地結合起來,並要求學生在活動中立即付諸實踐,使學生的行為表現直接受到實踐的檢驗,這有利於體育教師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
三、良好的氛圍。
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准,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在體育教學中,進行師生問好,下課與教師說再見,這就是文明的一部分。體育課堂,與學生的交流中,教會學生之間互相尊重、互愛、團結,見面互相打招呼,創造良好的文明道德氛圍。
四、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優良品質和道德情操。
體育的重要魅力就在於激烈的競爭性。參加體育活動,有助於增強學生的競爭意識。在競爭過程中,通過積極響應規則的約束,使學生認識到「公平競爭」不僅是體育競賽的宗旨,也是在學習、生活中必須遵循的宗旨,更是在社會活動中必須遵循的宗旨。合作意識是整個國民素質中較為薄弱的一種意識,尤其是現在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習慣了以「我」為中心,惟「我」獨尊,常以「放大鏡」看別人的缺點和自己的優點,這就導致了許多初中學生缺少合作意識,往往我行我素,對他人、對社會缺乏責任感,甚至是漠不關心。合作意識很難通過講座或討論的形式得到培養,它需要通過人與人的交往活動、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對各種結果的經歷以及成果共同分享和責任共同承擔的關系去培養。體育教學在培養學生合作意識方面顯示出了它的特殊作用,許多訓練項目、競賽活動,如籃球、足球、排球、接力、拔河等,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和同伴一起合作的意識,讓他們體會一起流汗、相互協作並在競爭中獲得勝利的喜悅,這對他們在將來的工作中分擔責任、為共同完成工作目標、增強集體榮譽感和團隊精神等都會起到較大的作用。學生在每一次體育活動中,都必須自覺遵守課堂紀律和競賽規則,認真執行體育課的課堂常規,這不僅可以保證體育教學課的良好教學秩序,有利於學生體育技術、技能的學習,而且對學生的組織紀律性的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如每堂體育課的集合整隊、隊形練習、隊列調動、隊形變化等都要求學生協調一致、步伐整齊,這將有利於培養學生遵守紀律的習慣,利用體育競賽、教學中的游戲等對學生進行規則教育,使學生們懂得在活動中哪些行為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這在形式上是保證競賽和游戲的正常進行,其重要的教育意義是使學生養成遵守紀律、遵守活動規則的習慣。通過體育教學這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教育、培養,學生逐漸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對他們將來進入社會自覺規范行為、遵守國家法令有著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總之,在新的課程改革的熱潮中,要重視課堂的內容、在抓好學生的基本技能、基本能力培養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德育滲透,既「教書」又「育人」。
⑤ 如何把德育教育滲透到體育教學中
如何在復雜的社會形態下做好學生的德育工作是德育工作者一直研究與探索的問題。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筆者結合自身的工作性質以及近年來在德育工作中的一些工作積累,探索出幾點德育教育方法。
暗示法:用體態暗示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體育教學中運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如在指出學生的不良行為過程中,可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避免產生逆反心理,從而使廣大學生心悅誠服。例如教學中發現某學生注意力分散,做小動作時,教師漫步走到該生跟前,遞個眼神,擺擺手,以示提醒或制止,這要比中止教學,當眾直呼其名批評教育效果更好。
體驗法:體育是以身體練習為主,實踐性很強的學科.學生可以在耐久跑的實踐中磨練意志品質,在藝術體操的練習中得到美的享受,這是體育教學區別於其他學科的顯著特徵。教師應結合體育教學的特點,有目的的對學生實施德育教育,使學生在體育實踐過程中陶冶情操,磨練意志,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質。
激勵法:體育教學中教師經常採用激勵競爭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一般多用語言刺激、體態暗示、榜樣示範等手段,激勵先進,鞭策後進,調動學生的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教師運用激勵競爭法時,首先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暫時的勝負,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心理.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悅,更能經得起失敗的考驗。其次要對學生進行紀律教育、法制教育,因為任何競爭都是有條件的,都必須在規則的范圍內進行,否則將受到懲罰,從而增強學生的法紀觀念。
時機捕捉法:教師要善於捕捉他們心靈深處的閃光點,適時的加以啟發誘導。例如在籃球比賽中,有學生摔倒後,立即爬起來繼續參加比賽的生動事例,應及時給該學生以恰當的鼓勵和表揚,這對培養學生拼搏進取的精神是有很大作用的。面對偶發的不良事件則指出要害,給予適當的批評,能提高學生對是非的判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