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體育生出來干什麼
體育生就業方向:
體育教育
主要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地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規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長,能在中等學校等從事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運動訓練
主要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具備競技運動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從事專項運動訓練的基本能力,從事運動訓練教學、訓練、科研、社會體育鍛煉、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社會體育
主要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健身養生、經營開發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1)北京體育大學出來幹嘛擴展閱讀:
相關報道:政協委員談"體教結合" 聚焦體校生的困境與出路
體校學生應該學什麼?普通學校學生應該練什麼?體育專業學生畢業後干什麼?與過去幾年一樣,正在進行的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體育界別的小組討論依然對「體教結合」這一話題進行了重點聚焦。委員們認為,目前的「體教結合」在進行過程中在理念、分工、就業等方面上遇到了一些問題,「十三五」期間,應全方位加強對青少年體育工作的支持和保障。
原八一體工大隊隊長錢利民委員表示,目前基層體校在選拔過程中遇到了一定困難,需要進一步進行「體教結合」才能解決。他說:「自己搞專業運動隊很多年了,現在青少年競技體育遇到了瓶頸。籃球,特別是青少年,在基層遇到了瓶頸。
比如,運動員一旦在專業隊注冊,就參加不了大學比賽,而家長知道這點以後,好的尖子運動員就不送專業隊了,因為(送到體校從事專業訓練)是一著險棋。現在各個專業隊都遇到這個問題,所以能不能打開這個壁壘?專業的、大學的,不能各自唱各自的調子,應該統一起來,這樣競技體育才能上去。這個牽涉到教育部、體育總局,要從國家戰略上去發展。」
最近幾個賽季,籃球大超聯賽推出了新的准入規則,明確規定「凡報名並參加全國男子籃球聯賽(NBL)、全國青年籃球聯賽、全國籃球俱樂部青年聯賽者不得報名參加本聯賽;首次參賽的運動員,凡曾在中國籃球協會或總局籃球運動管理中心注冊的球員不得報名參加聯賽」。
這就意味著,早早就在籃協注冊參加職業俱樂部青年聯賽的隊員們無法像從前那樣進入高水平綜合性院校打球,只能選擇體育院校,選擇范圍大幅縮小,這也大大影響了基層體校的選材工作。
姚明委員表示:「教育部門缺乏教練員,體校缺乏專業教師,家長不願意送孩子上體校,所以我們體校能不能多在文化教育上下工夫,去解決這個問題?」
王戀英委員從自身經歷談了「體教結合」在普通中小學中遇到的問題:「兒子現在上三年級,學校除了體育課不讓出教室。因為現在一家一個孩子,都把孩子當個寶。這其實是一個全民的問題,如何進行引導特別重要。體育要從小學開始要進行鍛煉,長大以後才能有很好的體魄。」
對於體教結合的觀念問題,原北京體育大學校長楊樺委員也感同身受,他說:「教育系統的會議上提倡加強學校體育,提到小學、初中、高中一定要分層次分階段進行分類管理,不能只有一個教育思想,不能只有升學。現在的情況是孩子剛進入小學就開始准備上哪個大學了,這樣的教育思想對青少年的成長是災難性的。小學階段,一定要根據青少年生長發育規律制定教學模式,很多東西要在玩當中提升興趣、加強身體。現在很多小孩都很疲憊,在應該生長發育時候,身體受到嚴重的摧殘。」
對此,楊樺建議,應該在「推進教育現代化」中,把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作為「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內容,納入「十三五」期間教育現代化重大工程和專項計劃。
由此可見,「體教結合」的呼聲已持續多年,但「體校學生學什麼」、「普通學校學生練什麼」、「體育專業學生畢業後干什麼」這類問題依然存在。
長期從事體校教學管理工作的陳立人委員認為,目前的體育專業學生畢業後出路很窄,「練跆拳道的畢業以後基本上還是在干跆拳道相關的職業」,應該改變體校現有的教學模式,更多引入職業教育理念。
他建議相關部門加大對體育職業教育的政策扶持力度,推動體育職業教育體系結構性調整,改革現有體育職業人才培養模式,突出職業性、應用性導向,制定面向社會需求的體育職業人才培養標准,著力培養一批懂專業、有技術、會應用的高技能體育職業專門人才,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體育健身需求。
對於解決問題的出路,原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段世傑委員說,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布局中,要充分發揮體育在促進人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高度重視和加強青少年體育工作。建議在「十三五」期間,大力加強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建設,為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提供條件保障。
劉翔委員建議:「希望公益組織和基金會等對鄉鎮中小學給予幫助,同時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基層體育教師的培訓。」
⑵ 北京體育大學研究生畢業出來後能做什麼
北京體育大學在研究畢業出來之後可以做很多好的工作,這些工作都是非常好的。
⑶ 北京體育大學有除了當體育老師,或運動員其他的出路嗎
我是武漢體育學院10屆的學生,現在畢業2年了。出路這個問題,真的不是你現在考慮的。我上體院的時候,心裡一萬個不樂意,總是想著以後要當老師,很煩,最討厭當老師了。
後來我也去深圳考過教師編制,兩次都是差一點點考上。後來放棄了。
現在回到武漢,開了一個戶外拓展公司,自己當老闆。
所以說,出路是自己走出來,與學校無關。
記住一句話,你的人生,掌握在你自己的手裡
⑷ 北京體育大學如何就業
北京體育大學就業情況如下:
一、總體就業數據
1、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為88.05%考研率為6.2%.研究生就業率為95.6%..
2、近5年畢業生的一次就業率均達到95%以上。
二、就業方向選擇與參考
1、北京體育大學熱門專業
運動訓練、運動人體科學、運動康復、體育教育、運動訓練、體育產業管理
2、運動康復專業市場相對熱
運動康復專業介紹:
運動康復該專業是新興的體育、健康和醫學交叉結合的前沿學科,2005年經國家教育部批准在全國醫學高等院校首次開設,彌補了我國健身康復人才緊缺的局面。本專業是適應社會對健康及康復的需求而設立的體育與醫學交叉的新專業,主要研究運動與健康的關系。
一、運動康復專業就業前景
隨著群眾體育運動越來越火,與之相伴的運動損傷以及運動過程中營養搭配、自我保護等成為大眾急需了解的知識。過去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主要針對專業運動員展開,相關人才培養少,具有系統的醫療和體育相結合知識的人才更少,因此相關人才一直是各大訓練基地、健身俱樂部需求的熱點。
運動康復專業工資待遇:截止到2013年12月24日,46742位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畢業生的平均薪資為4270元,其中10年以上工資1000元,0-2年工資3766元,應屆畢業生工資3845元,3-5年工資4821元,6-7年工資6867元,8-10年工資8010元。
二、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就業方向
運動訓練基地、醫葯衛生系統、社區康復治療師;體育科研機構研究人員;各級各類教學單位師資。
運動康復與健康專業學生畢業後主要在專業運動隊、各級醫院的康復機構、體育運動基地、健康休閑俱樂部、職業運動俱樂部、養老院、社區、健康與康復科研所、體育與衛生行政部門等機構從事康復治療、健康教育、健康測定與評估、健身指導、衛生保健、醫療監督、科學研究及行政管理的工作。
本專業學生畢業後可在各類康復醫療機構和健康機構從事康復治療及健康服務與管理的高級康復治療師。
運動康復就業崗位:包括健走教練、健康管理師等、
源:
⑸ 北京體育大學 畢業生就業方向
北京體育大學畢業生就業方向:體育事業單位、體育社團、各級體育行政部門、其他政府部門、社會體育管理機構、各高等院校以及其他事業單位管理部門。
北京體育大學,簡稱北體,是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進入「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的高等體育院校,隸屬於國家體育總局。2007年,學校體育學一級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在教育部組織的三次全國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一。在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連續多年被評為六星級大學 。
⑹ 北京體育大學體育教育專業出來能幹嘛
銷售啊 一定這幾年把酒量練練,大公司銷售部都特喜歡搞體育的小伙,前途無量
⑺ 北京體育大學畢業了的能幹嘛啊
可以當健身教練啊!
當然你去教育專場招聘會也可以啊,當個小學或者中學的體育老師也可以。
⑻ 上體校出來能幹什麼
1、體育教育
主要就業方向: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長,能在中等學校等從事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2.運動訓練
主要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具備競技運動方面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掌握從事專項運動訓練的基本能力,從事運動訓練教學、訓練、科研、社會體育鍛煉、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3.社會體育
主要就業方向:本專業培養具有社會體育的基本理論、知識與技能,能在社會體育領域中從事群眾性體育活動的組織管理、咨詢指導、健身養生、經營開發與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8)北京體育大學出來幹嘛擴展閱讀
好一點的體育學院:
1、北京體育大學
新中國成立後國務院確定的首批全國重點院校、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院校和進入「高等學校學科創新引智計劃」的高等體育院校。
2007年,學校體育學一級學科被評為國家級重點學科,並在教育部組織的三次全國學科評估中均排名第一。在中國兩岸四地大學排行榜中,連續多年被評為六星級大學。
學校籌建於1952年,原名中央體育學院,1956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學院,1993年更名為北京體育大學。2007年以全優的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據2013年學校官網顯示,學校位於北京市海淀區信息路,毗鄰圓明園遺址公園,佔地面積1400餘畝,建築面積約60萬平方米。
學校擁有現代化教學樓、科研樓,室內訓練館25個、室外運動場74個,圖書館藏書近百萬冊。2013年,學校榮獲全國綠化模範單位。
2、上海體育學院
是新中國成立後創建最早的體育高等學府。
建於1952年11月,原名華東體育學院,由原南京大學、華東師范大學和南京金陵女子大學等院校的體育系科合並而成。
學院原直屬國家體育總局,2001年6月國務院決定上海體育學院劃轉地方,由國家體育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
3、沈陽體育學院
簡稱「沈體」 新中國建立最早的體育院校之一,原名東北體育學院,成立於1954年,原隸屬國家體委(國家體育總局)。
2001年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為主,體育部門與教育部門共管,以體育部門為主的管理體制。
⑼ 如果學體育專業考北體出來可以干什麼職業
看具體哪個專業,不同專業有不同就業渠道。基本歸納為教師和教練。當然也不一定畢業就得從事本專業,我就是體育專業畢業現在去別的行業發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