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信息化教學
信息化的重要標志是教學手段的信息化,計算機多媒體的信息化技術作為當今電化教育的領先技術,已在許多方面得到了應用,它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能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幾年來我在從事體育教學的過程中,嘗試著利用信息化技術進行輔助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嘗試著探索在體育課堂教學中運用信息化的可行性,研究一種體育課堂中運用信息化的模式,使其有效的提高課堂效率,達到《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要求,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探索學習體育。
下面我將從四個環節闡述信息化在體育教學中的具體應用:
一. 備課
每一節課都需要老師精心的去准備,我們在准備的時候首選的資料是教材,而教材的內容大家都看得到,並且也反復的被應用過,學生們早就不厭其煩了。再憑自己的教學經驗,時間長了就固定成一種風格,失去教學多樣性,減少了課堂吸引力。而實際上,新型課堂需要大量的信息量支持,一個技術的學習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一個連貫動作的掌握有很多技巧,一個完整技術動作周圍伴隨著多個連帶的技術成分,都需要老師了解,學生的身高,年齡,運動水平,接受能力都必須考慮。利用網路等搜索引擎,輸入你需要找的疑問,馬上就可以找出很多相關內容,然後你找出需要的內容整合資源,借鑒分享,不足的地方加以改進提高,作為課有效的補充。或者我們建立論壇,博客、個人空間方式在上面交流經驗,心得體會等,學習他人優秀的經驗成果,取長補短,較為全面的了解相關知識結構,內容。這樣我們就不會局限在一個小圈子裡摸索,大大的提高了課的准確性,多樣性及多種教學組織方式方法。滿足學生們的不同種需求,課堂也豐富多彩,逐步實現健康體育三維觀。
二. 課堂多媒體教學
在體育教學中,講解示範是體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讓學生對將要學習的技能在大腦里形成一個表象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視覺、聽覺等使學生得到相關的信息。但有一些運動項目在體育教學示範中常因動作速度過快而會讓學生目不暇接;而速度減慢,又容易影響體育教學示範動作的節奏性和准確性。例如,教師在講解示範前滾翻、跳遠動作要領時,可先讓學生通過觀看一些資料和圖片,使他們了解到高水平運動員的正確技術,了解肌肉構造和動作的生理原理;體育運動是最講究體位感覺的運動項目,當學生明白了整個動作的來龍去脈後再進行技能課教學,他們就能夠自覺的去理解和體會老師的動作講解而不是單純的模仿,體位感覺能力也會得到提高,整個技能課的授課質量也會得到質的突破。
多媒體課件是與教學內容緊密相連的或教師根據教學需要自己設計製作的課件,運用多媒體課件來解決教學中的重、難點易如反掌。在教學過程中,把教師自己很難示範清楚的技術環節用DV、動畫或影像的形式表現出來或把空中動作停下來示範給學生看,這樣就能幫助學生看清每個技術細節,使學生更快、更全的建立起動作表象,加深了學生對動作的理解,縮短了泛化過程,對幫助學生快速掌握學習內容,提高教學效益是非常明顯的。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教學進度和需要,上網下載了一些技術動作的教學錄相、圖片、資料,然後找一個適時的時間,來到多媒體教室放給學生看,讓學生感受自己的動作與標准動作之間的差距,明白自己動作的缺點,然後來到場地上進行練習,學生就能自動地改正自身動作的缺陷,從而很快學會正確的技術動作。
在武術課上可以提前錄制好老師的示範動作,一段優美的套路演練,通過運用多媒體播放,頓時會激發學生自學和鍛煉的激情,提高了教學效果。當堂錄下學生優秀動作和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加以比較分析,一方面能夠激發學練的積極性,展示自己,由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另一方面通過調整播放速度,具體的分析了出現錯誤的原因及如何糾正。圖文並茂、豐富多彩的知識技能表現形式,再配以聲音,不僅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產生濃厚的學習動機,同時也可以提供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增加獲取信息的數量,延長知識的保持時間。讓體育課有笑聲、有掌聲、氣氛活躍、創造一種寬松和諧的氣氛是我一直努力的方向,盡量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讓學生們對體育課充滿新奇,始終處於興奮之中。課的開始,我放一些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音樂或者歌曲,讓學生們在音樂中舒展身心,為課的開始做好充分的准備活動;學習或復習技術動作時,我把早准備好的該技術動作的教學錄相、DV或者課件等放在課堂上,讓學生們隨時可以觀看,以便學生更好地學習正確的技術;我還准備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或者學生們比較感興趣的VCD、課件等,讓學生們觀看,以便發展學生的特長,培養學生對活動的興趣;放鬆時,我放一些輕音樂或者VCD,讓學生們在「輕歌慢舞」中調節身心,放鬆肌肉和心理,為下一課做好充分的准備。
三. 課下鞏固加深,分析討論。
在體育運動中,有許多運動技術不僅結構復雜,需瞬間完成,而且還是一些非常態動作,如跳箱的推手騰空、背越式跳高、武術的整套演練等動作都是日常生活中不常見的運動動作,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有時課上盡管教師對此反復講解,多次示範,仍有不少學生對動作的變化和完成動作的時機、過程看不清,不得要領,難以掌握。所以在課下老師把教學錄像或者課件放在校園網上,如果沒有可以建立QQ空間,建立QQ群,用電腦flash動畫,將復雜的動作設計成完整動作、慢動作、單個動作進行播放和講解,突出重點,攻破難點。學生就通過教師的講解、示範和flash動畫,對學習內容有了較深的理解,進而去練習、實踐,使運動技術動作得到更快、更好的掌握,在較短的課堂教學就可以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有什麼不懂的地方就留言,特別是課上沒有看清楚又沒來的及向老師請教的同學。大家暢所欲言,你提出的問題可能就是我也遇到的問題,解決了我的問題也許也解決了你的問題。比較全面的讓學生得到掌握和提高;同時學生把學習效果。掌握情況及時的反饋給老師,老師也能夠即時的了解學生身體水平,接受能夠,體能狀態,為今後教學安排提供有力依據;及時給老師提出要求和建議,發現自己在課堂教學組織方法,教學方法的不當之處,突出學生主體地位,一切為了學生的主體思想,有針對性的加以改進和提高。
四. 交流總結
在博客或者是論壇上談談自己的教學心得,經驗教訓,不足的地方是如何改進提高?達到什麼樣的教學效果?等等。跟同仁們進行交流,實施協作式學習策略,為學習者提供相對問題的多種不同觀點的比較、分析和思考的條件,深化知識技能的理解和掌握。為以後教學積累經驗和教訓,避免走彎路,也為後學者提供參考和依據。
教學有法,但教無定法。我認為運用多媒體輔助體育教學,既是一種手段,又是一種藝術。為了提高體育教學的質量,應該注意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可將各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合理組合、靈活運用,整合資源,並注意學練結合、思研相融,去繁雜留精煉,變單一為豐富。在教學過程中。還應注意安排提問式的答辯和學生模仿式的練習。做到學中有練,練中有學。使學生在獲得新的感性認識的同時,加深對學習內容的理解,把理論學習研究和實際練習聯系起來,幫助學生逐步掌握正確的體育知識概念,從而達到體育教學的目的。
B. 論述二種體育教學方法以及具體應用
體育教學方法的分類:
1、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講解法、問答法和討論法。
2、以直接感知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動作示範法、演示法、糾正動作錯誤與幫助法等。
3、以身體練習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分解練習法、完整練習法、領會教學法和循環練習法。
4、以情景和競賽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運動游戲法、運動競賽法、情景教學法等。
5、以探究活動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發現法、小群體教學法。
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體育教學方法 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教學方法,是指通過教師運用口頭語言向學生傳授體育知識、運動技能的教學方法。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常用的以語言傳遞信息為主的方法有講解法、問答法和討論法。
(一)講解法
教師通過簡明、生動的口頭語言向學生系統地傳授體育知識、向學生傳授運動技能的方法。體育教師可以運用邏輯分析、論證、形象的描繪、陳述、啟發誘導性的設疑、解疑,使學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清晰地獲得全面而系統的知識。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多地使用講解法,不能形成「滿堂說」和「滿堂講」的局面,要「精講多練」。但是也不能「只練不講」,因為「既懂又會」的教學目標要求有高超的講解水平,其實「精講」正是高超的講解水平的表現。
(二)問答法
「問答法」也稱「談話法」,是教師和學生以口頭語言問答的方式完成體育教學的方法。
它的優點是便於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也有喚起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的作用。
(三)討論法
討論法是在教師指導下,學生以全班或小組為單位,圍繞教材的中心問題各抒己見,通過討論或辯論活動,獲得體育知識或者是輔助運動技能學習的一種教學方法。
討論法的優點在於能促進全體學生都積極參加學習活動,培養合作精神和參加集體思考的能力,同時還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情緒。
C. 體育教學方法的選擇與應用
些雖然不是完全符合你的要求,但是這些能夠給你一定的啟示。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淺談體育課中幾種教學方法的應用
講解法是體育教學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教師用語言向學生說明動作名稱、要領和方法等的一種教學方法。教師帶有啟發性地講解,不僅能使學生獲得知識,了解動作的要領和方法,而且還能促使學生進行思維,培養學生認識事物、分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必須具有運用語言進行教學的能力,並逐步提高語言的藝術水平。體育教師還必須具有指揮能力,能正確運用口令。
運用講解法教學時一般要注意以下幾點:
1.講解目的明確、內容正確。在教學中講什麼,怎樣講,什麼時間講,教師在備課時要認真研究。切不可靈機一動,想起什麼講什麼,願講多少講多少。講解要根據課的任務、教材、氣候和學生情況的不同來安排。一般說,教授新教材時可多講一些,復習舊教材時就要有針對性地少講一點。低年級學生抽象思維的能力差要少講,高年級則可多講些。氣候炎熱可增加一些講解示範的時間,天氣寒冷就應少講多練,講解的內容應該正確無誤。
2.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簡明扼要地進行講解。講解時,要抓住教材的關鍵,突出重點。如跑的教材重點是途中跑,而途中跑的重點是後蹬,教學中教師就應著重講解後蹬技術。講解時應運用簡明扼要的語言,概括出動作的要領。現在很多教師運用教學口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如教起跑,用抬(臀)、移(身)、壓(起跑器)、聽(發令聲)幾個字概括了動作的要領,又如籃球教學中的三步上籃,可概括為:一大二小三高跳。語言簡明扼要,生動形象,條理清楚,學生喜歡聽,容易懂,記得住。但是一個好的教學口訣,要經過長期認真地總結、提煉才能形成。離開教學實踐,離開對教材的刻苦鑽研,單純追求口訣形式,是收不到好的教學效果的。講解還要根據對象的具體情況,運用術語,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技術概念。
3.講解要符合學生實際,啟發學生思維,教師講的深淺、語言的運用都要符合學生的實際。對高年級的學生,可以運用他們已經有的知識進行講解,如講解彎道跑為什麼要求身體向內傾斜時,可以聯系「離心力」的物理知識進行分析。對低年級學生可以聯系生活常識進行講解,如利用火車軌道在拐彎處外側高於內側的道理來說明人在跑彎道時也應向內傾斜。
講解要由淺入深啟發學生積極思維。教師可以用提問的形式來啟發學生動腦筋、想問題。如在教「前滾翻」時 ,可以問學生:怎樣才能向前滾動?怎樣才能滾得好?身體怎樣才能成圓形?這樣做不僅能使學生理解得深、記得快,還能培養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講解要注意時機和形式。體育教學當中,大部分時間是讓學生練習,在學生練習過程中,教師要針對具體情況,隨時提出要求,給予指導。如在做支撐跳躍練習時,應提醒學生快推手;在跑的時候,要提醒學生放鬆肩部,用力後蹬。但是,在學生做靜止用力動作或者做危險性較大的動作時,如單雙杠,頭肘倒立,教師不要做過多的講解,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傷害事故。課上的講解除集中進行外,要加強個別講解。
示範法是指教師通過具體動作範例,使學生直接感知所要學習的動作的結構、順序和要領的一種教學方法。
由於體育教學是教師向學生教動作技術,發展學生身體的過程,所以示範法是體育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的正確示範不僅能使學生直觀的建立正確的動作概念,而且也能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運用示範法要注意以下幾點:
1.有明確的目的。教師每一次示範必須有明確的目的。在備課時,要根據課的任務、教材特點、學生情況來安排什麼時間示範、示範多少次、重點示範什麼。在教新教材時,為了使學生建立完整的動作概念,一般可先做一次完整動作的示範,然後根據教材情況做重點示範。動作的關鍵環節還應盡量放慢示範的速度,邊示範邊講解。在進行復習教材時,則應根據學生對教材掌握的具體情況,做有針對性的示範。對低年級學生,由於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差,模仿能力強,應多示範,少講解。對高年級學生,由於他們的認識已由具體形象思維過渡到抽象思維,可適當減少示範的比重,加強對動作的技術分析。為了達到示範的目的,要向學生明確地講清楚看什麼、怎樣看、使學生邊看邊想。必要時,還可以用正誤對比的方法進行示範,加深學生對動作的理解,防止和糾正錯誤動作。
2 示範要正確,力爭每次示範成功。學生掌握動作的過程,從生理學角度講,其本質都是條件反射的建立與鞏固的過程,是條件刺激物(示範、講解等)和無條件刺激物(肌肉感覺)相結合的結果。教師示範不正確,就會使學生對動作概念理解不清楚,就會出現錯誤動作,錯誤動作經過多次重復,就會形成錯誤的動力定型。所以教師必須認真地做好每一次示範時,每次示範力爭做到正確、熟練、輕快、優美。由於學生對新事物感興趣,在教師第一次示範時,他們的注意力特別集中,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所以教師應特別注意做好第一次示範。
3.注意示範的位置和方向。示範的位置和方向如何,會影響示範的效果。示範位置的選擇要根據學生的隊形(為了使學生看得清楚,調動隊形也是必要的,但應盡量減少調動)、動作結構的特點和安全要求而定。一般示範者要站在學生的正面,與學生視線垂直,使全部學生都能看清楚。
示範的方向,應根據動作的結構、要求學生觀察的動作環節和要素(速度、方向、路線等)而定。為了示範左右兩個方向的動作(如籃球防守時的左右移動),示範者應正面對著學生,稱正面示範。為了示範前後兩個方向的動作(如弓箭步動作),示範者應側面對著學生,稱側面示範,有些練習(如廣播體操),教師的示範採取面對學生與學生動作相反的做法,稱鏡面示範,目的是使學生動作方向正確、整齊。有些練習(如武術等)由於動作的技術復雜,教師難以做鏡面示範,而採取背對學生的方法進行,稱為背面示範。
示範位置與方向的選擇,還應考慮到陽光、風向、周圍環境等情況,不要使學生面向陽光或迎風,盡量避開繁華和有特殊物的方向,以便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4.示範與講解相結合,與學生練習相結合。示範與講解相結合,能使學生的直觀(看到的)和思維(通過示範和講解使學生思考動作的技術要求)結合起來,收到更好的效果。
教師領著學生練習(如武術),把教師的示範與學生的練習結合起來,使學生把看到的(條件刺激)立即與肌肉活動聯系起來,能提高學生掌握動作的速度。但是,有些動作(如器械體操)在學生練習時,教師不宜進行示範,否則會引起傷害事故。
5.除了教師親自做示範之外,也可由動作掌握較好的學生做示範,這樣不僅可以起到與教師示範的相同作用,還能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如果有條件,還應利用直觀教具(如照片、畫片等)進行教學。但使用時要防止學生注意力的轉移,或流於形式。
體育課怎樣運用完整教學法和分解教學法
D.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的研究
為了使小學體育課對學生產生吸引力,激發學生的思維和想像力,提高學生的興趣使體育課上得更生動活潑、有實效,發展游戲者的體力和智力,或是為了娛樂增強學生的身心健康,同學們在游戲的運用過程中,可以創造性的發展游戲的內容,制定游戲新的規則,以及不斷創造新的游戲,提高體育游戲的功能,增強學生體質使學生完全自覺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觀念方面有著重大意義。因此,我想談談關於游戲教學在小學體育課中的應用。
一、游戲中滲透德育教育
每個游戲差不多都是集體活動,學生參與游戲活動時各自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在分工合作中各盡其責,在活動中都體現出不怕苦不怕累、頑強拼搏、團結協作的集體主義精神。在每次活動中,學生都不知不覺地接受了思想品德教育。如通過「負重接力」游戲,可以使學生掌握所授技能和搬運的能力,又可以發展學生奔跑、靈活和協調的素質,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遵守規則、認真鍛煉、發揚集體主義精神和團結友愛的品質。在游戲中,教師要使學生懂得是與非、勝與負、誠實與虛假、遵守規則與違反規則等道理,培養他們良好的思想品德。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在游戲中表現出誠實、勇敢、頑強和勝不驕敗不餒等好的思想品質。
二、體育游戲在身體素質練習中的應用
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增強學生的體質,提高健康水平。傳統的身體素質練習動作難度小、負荷大,素質練習,比較簡單,很容易造成學生的厭練、抵觸情緒,不利於學生的身心發展。通過游戲進行身體素質練習,則可以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練習積極性。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達到提高素質、增強體的效果。如:發展腿部力量的「時代列車」、「立定跳比遠」、「蛙跳接力」、「雙人蹲跳」,發展上肢力量的「推小車」、「平衡角力」、「推人出圈」,發展靈敏素質的「打龍尾」、「擲沙包」、「打活靶」等游戲,可以根據不同的游戲法用於素質練習,學生比較興奮,積極性較高。
身體素質練習中的運動量較大,運用游戲進行練習,學生情緒較高,興奮性強,但興奮性過強容易出現傷害事故。練習中,教師要注意運動量的控制,防止負荷過大,同時要採取安全措施,防止出現傷害事故。
三、體育游戲教學的組織原則
無論什麼游戲,都必須具備學生、場地、器材、規則等條件。如何合理的使用游戲,讓教學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如何針對小學生的特點去選擇體育游戲就顯得尤為重要了。所以組織游戲教學要注意以下原則:
1、體育游戲應適合學生心理和生理的特點
一般來說,小學生的年齡在7-12歲之間,這時期的他們可謂是不知疲倦的年齡。多動、喜歡無約束、紀律性缺乏。對於這些特點,我們在上體育課時,如果只是一味的進行書本教法是沒有多大的效果的。所以,我們要把書本的知識要求轉變成游戲方式,也就是說用游戲的方式達到教學的目標。
如:在以往50米跑教學中,學生對50米跑感到枯燥無味。練習中表現出百般無奈,感覺十分疲勞,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我採用了「人球比賽」的游戲後,效果就不同了。用球作為學生的比賽對象,學生受到強烈的刺激,容易培養興趣並能持久。
籃球運球教學時,可以用運球追趕比賽,讓一個球性較好的學生在前面運球,其他同學運球追趕,追趕上的加小組的得分。這樣既滿足了他們好動的心理,又滿足他們的集體好勝心。同時,也達到了教學的目標。
2、體育游戲應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
體育游戲是為體育課教學服務的,不能為了活躍課堂氣氛,隨便使用體育游戲,而置教學內容不顧,要根據具體的需要,有目的地選擇。如:在快速跑教學中,使用了20米的迎面接力;在籃球「行進間雙手胸前傳接球」的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效果,我使用了「迎面行進間傳球接力」的體育游戲。
3、體育游戲要結合實際,便於教學
有些時候,學生的上課的主動性不強,只知道一味的去玩,我們在編排游戲時,應該注意到班級的特點的同時,還要考慮這一游戲是否結合實際,便於教學。如果要快速跑時,讓他們毫無范圍的亂跑,要發號施令時就非常的困難,甚至教學的效果也就體現不出了。我們要讓他們在不亂的情況下充分調動他們,使得他們的積極性高漲,活躍課堂氛圍,就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教學效果。
4、體育游戲應為多方面服務
結束部分的主要任務是使學生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體育游戲對於心理、機體的放鬆具有獨特的功效。以健康有趣,協調放鬆,輕松愉快合為一體的游戲性放鬆活動,能轉移大腦皮層運動神經的興奮,使運動器官得到放鬆與恢復,使學生恢復到較好的身心狀態。因此,在整理活動中,游戲要突出其趣味性的特點,內容和形式上做到新穎,輕松活潑,精彩幽默,使學生擺脫體育活動造成的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狀態。在游戲的具體運用中,我們要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等特點,選用和創編一些帶有舞蹈動作的游戲和以放鬆為主帶有智力競賽的游戲。還可以利用教學器材進行游戲化動作。如「器材快速歸位」、「組字」、「擺圖案」等游戲,既有利於組織,又進行了整理活動,並包含了育人因素,使學生在歡快的氣氛中,具有一定的「興趣保留」結束體育課,以較好的身心狀態投入其它課程的學習。
總之,游戲教學是小學重點教材之一,它深受學生喜愛,又有很好的鍛煉價值。我們要不斷深入地研究教材、教法,發揮游戲的作用,把游戲教學教好、教活。充分發揮其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實踐證明:恰當地運用體育游戲這種「特殊的練習方法」對於完成教學訓練任務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E. 如何運用體育教學的七大原則
一、教育性原則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抱著教育為本的目的和心態對待每一件突發事件,應本著教育從嚴、處理從寬、教育全體學生的精神,既不能「一棍子打死」,又不能草率行事,應公平、公正地對待每一位學生。由於體育課本身的特殊性,學生在練習和游戲過程中難免出現口頭或肢體上的摩擦,甚至會出現一些傷害事故,此時教師應先了解事件發生的原因和過程,然後對有過錯的學生進行批評和教育,使其認識到自己存在的問題,並以此教育全體學生,避免以後再出現類似事件,決不能只憑自己的感覺和肉眼看到的情況就斷然判定是非,這樣就難免出現誤判,對學生的心靈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
二、客觀性原則
學生之間本身就存在著個體的差異,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和缺點,因此,我們在體育教學過程中要努力去了解每一位學生,要客觀地分析、評價每一位學生,這樣不僅有利於我們更好地完成體育課的課堂教學,還能避免在課上出現突發事件時對學生的「思維定勢」的影響,以致憑自己的主觀隨意性以導致問題處理不公,從而影響到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使其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
三、針對性原則
對於體育課上發生的突發事件,教師應在弄清事件的原因和性質後,再著手解決問題,用不同方法解決不同的問題,不能簡單地用一種模式或方法去解決問題,應注意事情的不同層面的差別和個體之間的差異;在處理問題是針對頂要強,不可「一刀切」,教師要善於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把握問題的實質,進行針對性教育,太寬泛和針對性不強的教育形同虛設。
四、有效性原則
教師在體育課上處理突發事件時,要注意所採取的方法,既不能簡單粗暴,也不能只憑自己的主觀判斷去斷定是非,更不能簡單問題復雜化,隨意佔用很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去解決問題。處理和教育重要的是看效果,採取靈活有效的方式,往往行之有效,事半功倍。
五、啟發性原則
處理突發事件的一條原則就是要隨時注意啟發學生改正錯誤的自覺性,學生接受教育不是消極被動的,而是積極主動的。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只憑教師去批評教育判斷誰是誰非,要善於調動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充分地認識到自己所犯錯誤的性質和危害性,真正從內心有改正錯誤的願望和決心。
六、一致性原則
在處理體育課堂上出現的突發事件是,教師要本著「一致性」的原則進行處理,即不僅處理相同或相似問題時要公正、公平,對待不同的學生也要公正、一致,還要顧及到學校、家庭、社會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
各種因素的力量步調一致,相互配合,對學生進行教育,才能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七、冷處理原則
一堂體育課,教師要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因而不可能花很多的時間去處理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有些突發事件處理不能急於表態和下結論,過於草率和盲目,不僅不利於解決問題,還往往使自己陷於被動。當出現了突發事件和問題時,教師的一個眼神和一兩句話常常會起到震懾作用,學生往往會有所收斂或停止相互之間的摩擦和沖突,等課後學生的情緒冷靜下來以後,教師再去處理這些問題,學生能更快地發現自己存在的錯誤,也能心平氣和地解決問題,接受老師的批評與教育。
F. 體育教學方法有哪些
體育教學方法有:講解法、示範法、完整法、分解法、游戲與比賽法、糾正動作錯誤法。
1、講解法
講解法是指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說明教學目標、動作名稱、動作要領動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
2、示範法
示範法是教師(或指學生)以自身完成的動作為示範,用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它在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表象、順序、技術要點和領會動作特徵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3、完整法
完整法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連續地進行學習和練習的方法。它適用於「會」和「不會」之間沒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不高而沒有必要進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運動項目。
4、分解法
分解法是指將完整的動作分成幾部分,逐段進行體育教學的方法。它適用於「會」和「不會」之間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較高而又可分解的運動項目。
5、游戲與比賽法
游戲比賽法通常有一定的情節和競爭成分,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正是游戲中的情節和競爭、合作等要素可以幫助體育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考和判斷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進行心理鍛煉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游戲法被廣泛地採用。
6、糾正動作錯誤法
糾正動作錯誤法是體育教師為了糾正學生的動作錯誤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隨著動作錯誤的不斷出現與不斷糾正而進行的。
G. 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有哪些
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有下面這些: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二、利用信息技術使體育教學更簡便、更直觀。
三、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進行反饋、評價。
四、利用信息技術發展學生思維。
五、利用信息技術發揮學生自主性,開闊視野、拓展教材。
因此體育教師要發揮現代信息技術教學的優勢,將一些新的教學手段充實到我們的體育課堂里去,合理、正確的使用它,從而真正實現體育教學現代化。
H. 如何有效的應用體育教學方法
准備部分中的游戲法運用
准備活動在體育活動中有重要的意義。准備活動是教學的正式內容,是上好體育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繫到課的質量和有效性。它具有集中學生注意力、充分活動肢體、預防運動損傷的作用;它能活躍課堂氣氛,全面發展身體,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他們精神振奮、情緒飽滿地學習;它使人體各器官系統功能迅速地進入工作狀態,一方面為基本部分的學習做好充分的准備,另一方面使身體得到一般發展。總之准備活動組織得如何,直接影響到教學目標的完成。以往的准備活動教師往往是簡單的讓學生慢跑或是做准備操。每每這樣學生覺得沒有興趣,甚至是出工不出力,動作不到位,偷懶等等,反而起不到熱身運動的效果。如果在准備活動的時候,教師通過自己的創編,通過一個簡單的小游戲來取代枯燥的慢跑和准備操,這樣即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又達到了熱身的目的。但是准備階段的游戲並不是簡單的選取一個游戲就可以了,通過教師自己編排,最好是為下面的主要新授內容作一個鋪墊為好。舉個簡單的例子,比如這節課我們要上排球中的正面雙手墊球技術,在准備活動的時候,教師可以組織學生玩一下「你投我接」的游戲,在規則中規定一個學生雙手拿一個框,一個學生扔一個排球出去,接球的同學雙手平直舉框在胸腹之間,(舉框後雙手不能動)通過腳步的移動找好重心點接球。這個游戲就在模擬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中的腳步移動技術。
基本活動中的游戲法運用
在教師講解和示範後,學生經過練習粗步掌握了技術動作,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會設計一個游戲。這時候的游戲設計一般是兩種類型。一種是檢測類的,一種是鞏固提高類的,例如在籃球運球教學中,為了檢測學生們掌握技能的情況,可以玩一個「彈鋼琴」的小游戲。在游戲中同學們圍成一個圓圈,一至二報數後,每人分別是單數和雙數的編號,這時候老師在圓圈中間隨便用手出一個單數或雙數,出單數則單數同學蹲下低運球,雙數同學高運球,反之也一樣(學生為了不出錯,就會一直看著老師的雙手)這樣就起到了檢測在運球教學中學生經常出現的低頭看球錯誤。還有一類的游戲就是通過創編游戲,增加一定的難度,用來鞏固學生的技術動作。例如籃球傳球教學中傳球接力游戲的目的就是如此。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參與的興趣很濃厚,效果也不錯。但是要注意的是游戲的選取要適合教學內容,難度要適宜,我在教學中有幾次游戲就是設計的不合理,學生是為了游戲而在游戲,一味追求是取得游戲的勝利,技術動作完全沒有顧及,結果是取得不了既定的效果。這也是基本部分中游戲法運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需要在設計游戲和執行游戲的時候認真考慮的。
結束活動中的游戲法運用
在運動結束後,為了調整學生的身心,恢復體能。我也喜歡採用游戲的方法,這里的游戲創編中的原則是低運動量和娛樂性的,比如學生很喜歡的「木頭人」游戲,學生面對面站立,看著對面同學,一個同學可以引誘對面同學,使其動一下,對面同學要做「木頭人」一動也不能動,動一下就算輸了,這個游戲的趣味性很高,學生玩的時候也很開心。課堂中充滿了歡聲笑語。學生在娛樂中達到了放鬆的身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