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生課 > 體育課分組公平

體育課分組公平

發布時間:2021-03-12 18:19:34

體育課如何進行分組教學

一、自然分組。根據體育課的固定隊形或簡單的報數方法將全班同學分成若干個小組內進行練習或比賽容。此法簡單、快捷,適用於一些競爭性不強的集體活動項目或游戲。
二、同質分組。將體能和技能大致相同的學生分在同一個組進行練習或競賽。比如在跳遠課的練習中,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跳躍能力選擇不同的遠度進行分組練習。短跑課上,將速度差不多的同學分在同一組進行練習。此法能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練習效果。

㈡ 體育課的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是在體育課中把學生按年齡、性別或健康狀況和身體訓練水平等,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教學,在教學內容基本相同的情況下,可分別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組教學可分為:
分組不輪換是在體育場地、器材條件較好的情況下,各組都在教師的統一指導下,按教材順序進行練習,它可以較好地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合理安排教材的順序和運動負荷,靈活地掌握教學時間。但這種形式不適於一個班學生較多,場地、器材條件較差的學校。
分組輪換是在場地器材少的情況下,把學生分為若干組,在教師的指導和學生小組長的協助下,各組分別學習不同的教材,按預定時間,互相輪換學習項目。這樣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場地器材,使學生有較多的練習時間。但是這種形式,教師不能全面地指導學生,不便合理安排教材順序和靈活掌握教學時間,各組的運動負荷也不能都符合逐步上升的原則。

㈢ 體育課的分組教學分為哪兩種形式

分組輪換以及分組不輪換。

㈣ 體育課教學的類型

第一, 什麼是分類與結構

(1)分類。我們從傳統的體育理論中了解到,體育課堂教學有類別的劃分。「類」是指體育課的分類,是課的一般性質。所以,一般的體育教學課根據它的一般性質可分為:理論課、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綜合課和考核課等。

(2)結構。課的結構是指教學要素在時空等諸多方面的關系,是組成一堂課的若幹部分及各個部分教材內容和組織安排順序與時間的分配等。體育課的結構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①我們知道,體育教學必須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的變化規律。從這一點上講它的結構有三結構和四結構兩種。

三結構式:劃分為開始准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四結構式:劃分為開始部分、准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一個是開始、准備合一;一個是開始、准備分開,實質上沒有多大區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直到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前基本沿用此結構上課。

在體育教學改革三十年來的進程中,課的結構也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教學新結構。比如,順序式教學結構;學、導式教學結構;命題式結構,等等。他們都以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變化,形成一些看似新教學結構。但我認為,無論怎麼變都沒有離開人體機能活動變化規律的控制。只不過在方法、手段上有一些變化而已。

②另外,有一種新的課的結構,是從課堂調控關系中,在教與學之間的一種比例中產生的一種新的結構。比如,中學45分鍾一節課,按1:3:4:1的結構上課;小學40分鍾的課是按3:4:1的結構上課。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以5分鍾為一個單位,中學課的主題導入、目標與舊知識的鞏固為1個單位,用5分鍾完成 ;教師的新教材講解、示範、引導、輔導共用3個單位15分鍾完成;學生個體練習、小組練習共4個單位20分鍾;師生講評、布置任務及其他用1個單位5分鍾。合計為1:3:4:1結構。小學只是把中學的第一、第二部分合並為3個單位,15分鍾,合計為3:4:1結構。其實這種結構是從「精講多練」原則演變而來。在教學時空間的一個具體劃分。

第二,什麼是課的「類型」和「模式」

學校體育改革三十年來,分類已經突破原有一般性質的劃分,產生了具有典型特徵的「型」的變化。

(1)課的類型。「型」是課的形態特徵和典型性質。不是一般性質的新授、復習、綜合和考核的分類,已從原有「分類」概念升華為課的「類型」劃分。根據其表現特徵的不同,大致分為:趣味娛樂型、課題探究型、素質提高型、專項訓練型、民族特色型、知識傳授型、職業培訓型、自主選項型等等。

這些不同「類型」的課形成了獨特的教學特點,突出了不同的教學特徵。比如,小學低階段學生主要採用興趣培養型和趣味娛樂型;小學高段一般為知識傳授和素質提高型;而初中以知識傳授型和素質提高型為主,增加了課題探究型和專項訓練型等;高中因此多採用專項提高型和自主選項型。而民族地區則出現反映民族體育文化特色的民族特色型;職業學校則增加與自己所學專業配合的職業培訓型。

(2)課的教學模式。課的類型的發展,必然使符合這些類型的教學模式也起了新的變化。但真正影響模式變化的應該是教學理念的「升華」,帶來教學模式的「升級」。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必定帶來多種模式的發展,小學、初中多側重在自主——合作;而高中則應更多的側重合作——探究。那,什麼是教學模式呢?它是指在完成課型特徵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指導下,根據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教學條件必須體現教學過程特點而設計和實施的課堂各種教學課型活動的結構和框架程序。是人們可遵循的標准樣式。

過去,理論上講,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中介和橋梁。這個提法有時也讓人不好理解和操作。我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換一個提法解釋就更好理解了。體育教學模式是「課型」與教學實踐的中間聯系,是為完成某種「課型」的教學操作程序、規則和方法,是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比如,我們選擇的是趣味娛樂型「課型」。那麼,就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模式。而情境教學模式有以下要求:

①以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性與實踐性

②以觀察為手段培養學生親自感受性

③要以情感為動力,滲透有效的教育性;

④用語言誘導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

弄明白了情境教學模式的操作途徑、目的和意義,我們的情境教學的情境設置就容易了,課堂調控也就明的了。

所以說,我們研究「類型」與「教學模式」是為了老師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我們的體育教學藝術。

㈤ 我是一個大一的女生,上一節課體育課老師要分組,7~8個人一組,然後每個宿舍就組成了一組,因為每個宿

嗯,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回答不好我也成了有病的了。
首先,我很同情師妹的遭遇啦,我表示自己也有過類似的經歷,兩邊不到頭!然後只能顧影自憐了,廢話說多了,下面幫你分析。
第一,跟你有牙齒印女組長的那一組是不能進了,你都說啦。
第二,你不想進其他宿舍組,注意是不想進而不是不能進,這個可以放在(第一位考慮,裝裝可憐問問人可不可以進去,因為你現在是要進一個組而一個組都沒進到)
第三,當然是宿舍的那組啦,你不考慮進去是因為有點尷尬的心吧,因為開頭都沒進去,本來宿舍的人就比較熟但你卻先拋棄人家,但是作為舍友,她們不接納你,誰接納你,對吧
第四,還是回去找老師,誰叫他是老大,你不幫你處理,姐還不上了呢,對吧(^_^)

㈥ 體育課分組教學有哪幾種

體育教學根據學生的運動能力有針對性的安排教學,根據教學目的的不同,但對一般普通學生來說運動強度不需要太大,娛樂與學習相結合就行了。。

㈦ 體育課中什麼是分組輪換教學

什麼是組距分組
組距分組是將全部變數值依次劃分為若干個區間,並將這一區間的變數值作為一組。組距分組是數值型數據分組的基本形式。
在組距分組中,各組之間的取值界限稱為組限,一個組的最小值稱為下限,最大值稱為上限;上限與下限的差值稱為組距;上限與下限值的平均數稱為組中值,它是一組變數值的代表值。
組距分組的步驟
例如,某生產車間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數如下(單位:個)。試對數據進行組距分組。
117
108
110
112
137 122
131
118
134
114 124
125
123
127
120 129
117
126
123
128 139
122
133
119
124 107
133
134
113
115 117
126
127
120
139 130
122
123
123
128 122
118
118
127
124 125
108
112
135
121
採用組距分組需要經過以下幾個步驟:
第一步:確定組數。一組數據分多少組合適呢?一般與數據本身的特點及數據的多少有關。由於分組的目的之一是為了觀察數據分布的特徵,因此組數的多少應適中。如組數太少,數據的分布就會過於集中,組數太多,數據的分布就會過於分散,這都不便於觀察數據分布的特徵和規律。組數的確定應以能夠顯示數據的分布特徵和規律為目的。在實際分組時,可以按Sturges提出的經驗公式來確定組數K:
其中n為數據的個數,對結果用四捨五入的辦法取整數即為組數。例如,對前例的數據有:,即應分為7組。當然,這只是一個經驗公式,實際應用時,可根據數據的多少和特點及分析的要求,參考這一標准靈活確定組數。
第二步:確定各組的組距。組距是一個組的上限與下限的差,可根據全部數據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及所分的組數來確定,即組距=(最大值-最小值)÷組數。例如,對於前例的數據,最大值為139,最小值為107,則組距=(139-107)÷7=4.6。為便於計算,組距宜取5或10的倍數,而且第一組的下限應低於最小變數值,最後一組的上限應高於最大變數值,因此組距可取5。
第三步:根據分組整理成頻數分布表。比如對上面的數據進行分組,可得到下面的頻數分布表,見表:
某車間50名工作日加工零件數分組表
按零件數分組 頻數(人) 頻率(%) 105-110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140 3
5
8
14
10
6
4 6
10
16
28
20
12
8
合計 50 100
採用組距分組時,需要遵循「不重不漏」的原則。「不重」是指一項數據只能分在其中的某一組,不能在其他組中重復出現;「不漏」是指組別能夠窮盡,即在所分的全部組別中每項數據都能分在其中的某一組,不能遺漏。
為解決「不重」的問題,統計分組時習慣上規定「上組限不在內」,即當相鄰兩組的上下限重疊時,恰好等於某一組上限的變數值不算在本組內,而計算在下一組內。例如,在表的分組中,120這一數值不計算在「115-120」這一組內,而計算在「120-125」組中,其餘類推。當然,對於離散變數,可以採用相鄰兩組組限間斷的辦法解決「不重」的問題。例如,可對上面的數據做如下的分組,如表:
某車間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數分組表
按零件數分組 頻數(人) 頻率(%)
105-109
110-114
115-119
120-124
125-129
130-134
135-139 35
8
14
10
6
4 6
10
16
28
20
12
8
合計 50 100
而對於連續變數,可以採取相鄰兩組組限重疊的方法,根據「上組限不在內」的規定解決不重的問題,也可以對一個組的上限值採用小數點的形式,小數點的位數根據所要求的精度具體確定。例如,對零件尺寸可以分組為10-11.99、12-13.99、14-15.99,等等。
在組距分組中,如果全部數據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與其他數據相差懸殊,為避免出現空白組(即沒有變數值的組)或個別極端值被漏掉,第一組和最後一組可以採取「××以下」及「××以上」這樣的開口組。開口組通常以相鄰組的組距作為其組距。例如,在上面的50個數據中,假定將最小值改為94,最大值改為160,採用上面的分組就會出現「空白組」,這時可採用「開口組」,如表:
某車間50名工人日加工零件數分組表
按零件數分組 頻數(人) 頻率(%)
110以下
110-115
115-120
120-125
125-130
130-135
135以上 3

㈧ 小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中怎樣分組

小學體育教師在進行分組之前必須對學生整體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內包括每個學生的體質、體育容基礎、運動能力以及心理需求等。首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以往的體育成績進行初步的判定,再根據學生平時體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觀察認定,最終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客觀分組。特別注意的是,每個小組成員都不是固定不變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具體的實施情況對小組成員進行合理調整,這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㈨ 體育課游戲分組的方法

看你玩的是什麼游戲啊!
你可以男女分組,男生組、女生組。
用你上體育課的站的四隊,每隊一組。
1 2 報數方式進行分組,分幾隊就報幾個數。方法太多了。

㈩ 體育課分組教學過程中有幾種

分組教學一般是一組進行復習內容,一組進行新授內容。

閱讀全文

與體育課分組公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