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合作學習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合作學習
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一次社會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中有80% 以上的人缺乏創造力。4.76%的人具有「初步創造性人格特徵」, 即自信心強,有強烈好奇心,能夠質疑和意志堅強;只有 14.9% 的人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即探究能力,與新事物相關的想像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現在的學生多是獨身子女,受家庭過於保護,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校園教育也多重視能考試進大學的學生,情緒與社交訓練倍受忽視,因而學生情緒發展與社會發展並不一致,這將阻礙他們的未來事業和人生。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與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為此 , 我們開展了「合作創新」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 ,主旨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創新精神。
2 學生競爭與合作能力現狀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看,有些學校的一些做法有意或無意的強調了競爭,相對忽視了合作意識的灌輸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習有關的競爭活動多,展現自己的個性的競爭少;個體間的競爭多,群體合作式的競爭少;對競爭獲勝者關注多,對競爭失敗者關注少。這些做法會使學生之間產生不良競爭,缺乏合作意識,會對學生的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3 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是一古老的教育觀念與實踐,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它基於「兩人智慧勝一人」這一哲學思想。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認為:「學習中有兩樣東西最重要,一是自信心,二是與他人合作。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和處世技巧,所謂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就是學會合作。」目前,在許多國家的中小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得到了廣泛應用,它是現代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轉變,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育教師負責管理和調控的學習方法。
當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處處充滿競爭與合作,兩者相輔相成。體育教學運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塑造學生健美的體態,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而且能培養合作意識,在競爭中合作,以適應未來從事職業活動的需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設計和指導下,分組合作,以學生技能經驗為基礎,在愉快的氛圍中對授課內容進行討論、練習、示範,最終達到掌握新技能的目的。
4 合作學習的原則
4.1 需要原則。人的合作源泉是他的需要 , 需要就是人的基本屬性。合作者對體育活動、學練都產生內心需要 , 興趣相同, 目標一致 。
4.2 可獲原則。在任何合作中 , 參與者都可期待通過合作有所收獲 , 他們之中有人是起主導作用的 , 處於給於他人的地位 , 有起到補充別人的不足的作用的。例如教師使學生在經驗、技術技能、運動心理等方面得到補充 , 運動水平高的學生指導幫助弱生。
4.3 權利與義務的原則。合作者具有同樣的自由活動餘地 , 他們具有同等的說話權利 ,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 , 不允許任何人支配他人 , 或壓制別人 , 應相互持平等的態度。每位合作者必須具有推進群體創新進步的義務 , 維護小組的正當權益 , 促進取長補短和理智相處的態度。
4.4 經濟原則。處於合作中的人都以經濟的態度來對待合作 ,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希望因合作而造成損失 , 即時間、 精力、機會的浪費等。因此 , 他們往往以最快的速度、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表現爭取每次機會 , 以獲得同伴或老師的表揚。
5 合作學習的分類
5.1 同伴互助合作學習
好朋友關系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空間上講,都是同學關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廣播體操、武術教材的復習課,讓學生自由配對,互相學習、糾錯,最後兩人共同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教學效果非常好。
5.2 小組合作學習
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決教師面臨大班班級授課制的問題,同時,也符合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要求。關鍵是如何分組及分工,下面把常用的分組模式介紹一下。
5.3 全員合作教學
它是指教師與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它以教學班全體成員為合作對象,強調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課堂全體成員參與並合作的教學過程。一般在教材難度較大的新授課教學中採用。
6 合作學習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須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
6.1 教會自編游戲法, 根據教材師生一起學習《自編體育游戲》一文。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活動方法的構思過程:參加人數一→達到目的一→活動形式一→勝負方法一→場地、器材、時間一→裁判安排。如訓練「在籃球場,用海綿球自編最喜歡的游戲」。經過思考、構思、選擇等理性活動,學生創編了地滾海綿球、投遠比賽、擊中目標、手球比賽、足球比賽、投籃比賽等。
6.2 優化組合。一種創新活動可能派生出另一創新活動來,創新和創新之間可能有一種技術技能互補的關系 , 更大范圍來講,一項活動創新可能導致另一項活動創新,教師教會學生各種技術技能,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選擇組合。例如花樣跳繩、花樣踢毽球、木棒+海綿球、棒球等等。
6.3 重新排列。學生已經較好地理解掌握了動作要領,產生更多的學習慾望,是嘗試創新的好機會。如《五步拳》教學,教師教會步法和《五步拳》動作技術,然後分給每一個學生一個體操棒,結合《五步拳》動作要求,分組自編一套《新五步學》。
6.4 遷移提高。創新從學生的縱向活動情況來看,是一種前仆後繼的過程。當前的創新源泉於從前的創新,同時當前創新也可進一步以後的創新。如低年級戲繩(個人拋、投、夾等)、中年級戲海綿球(兩人拋投等)、高年級戲籃球(多人搶、拋、投等)。
6.5 學會多角度思考。以熟悉球性為例,從人體部位活動角度思考:上肢創想、下肢創想、上下肢合作創想;從動靜態角度思考:動態創想( 投踢拋傳等)、靜態(小范圍)創想(胯下拋、接球 , 繞「8」字、環繞身體等);從組織形式角度思考:個人創想、雙人創想、小組創想等。
7 合作學習模式在實踐中的具體操作
合作學習模式教學過程為:設疑導入——個體活動與展示一一素質與思維一一組際活動與交流一一合作示範技能。教學過程操作簡略說明如下:
7.1「設疑導入」: 引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關注 , 激發動機 ,引起興趣 , 產生需要 , 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去,教師起主導作用 .
7.2「個體活動與展示」:這環節有四個要點 :(1) 展示自己最喜歡最熟練的運動技能 (2) 獨立思考創造合理安全的技能活動 (3) 觀察模仿他人的運動技能 (4) 交流各人的學習成果。這一階段是「生生」關系。學生是活動的主體,發揮個體的創造想像。
7.3「素質與思維」: 小組活動有四個小環節 : 〈 1 〉教師提出學習任務或學生設計學習問題 : 〈 2 〉集體思考 , 組內討論 : (3) 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 指導小組活動 :(4 〉練習與展示組 創新技能。這一階段是 " 生組 " 關系 , 培養合作創新意識 , 利用體能發展創造思維 .
7.4「組際活動與交流」圍繞一定的認知任務,將小組活動的成果認知歸納 ,然後組與組之間開展交流活動,互問互答,師生評價 ,交流創新方法。通過各小組的合作活動,初步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培養能力 ,形成合力的目的。這里「組組」關系是主要的。
7.5「合作示範技能」通過集體性游戲的評價,展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創新方法的成果 ,檢查學生合作水平,顯示本節課追求目標以及程度。這一階段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
❷ 淺談在體育課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
論文摘要本文根據工作在一線上的體育教學經驗,展開"初中生不主動參與體育課堂現象"的透析,探索解決的方案,最終使初中生主動參與體育課堂的學習。一、引言在"全國億萬學生陽光體育運動"的精神感召下,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思想,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體育鍛煉,讓他們掌握和養成終生體育鍛煉的本領和習慣。體育課堂作為運動技能方法培養的重要陣地,承擔著通往終身體育鍛煉的橋梁作用,其地位不容忽視。然而現在初中生喜歡體育卻不喜歡上體育課,體育課上不能主動參與課堂練習這一現象日漸突出。二、調查對象與方法在南陽市市直學校隨機選擇幾所學校,對初一、初二、初三3個年級進行問卷調查,同時走訪任課體育老師,反饋數據如下:類型年級喜歡運動不喜歡體育課堂喜歡運動又喜歡體育課堂不喜歡運動及體育課堂初一級21.3%73.2%4.2%初二級40.9%50.6%7.3%初三級30.7%65.4%2.9%三、透析成因數據表明:初中生不能主動參與體育課堂學習鍛煉並非是某所學校的事情,而存在一個普遍傾向的現象,初中二年級不主動參與體育課堂人數比例為最多。作為一名工作在一線的體育教師,我認為在新課改的倡導下與組織者外,更重要是剖析當今中學生這一年齡段的特徵以及現階段下體育學科的特殊性,從而有計劃針對性調控課堂。 1、小學階段上體育課積極而到了中學階段學生為什麽不主動參與體育課堂呢?因為初中生階段生理和心理上都是一個不穩定的時期,作為體育教師必須充分認識,讓每一個初中生平穩度過這一時期而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習。 2、另一方面看,從初一下學期開始,大部分女生進入青春期後,體重明顯增加,脂肪較多,易疲勞,因此對體育運動的興趣較低。課堂中表現為不主動參與運動,對學習內容興趣較低,對於一些難度高或運動量大的內容,往往以身體不舒服及生理期為借口盡可能躲避運動。自由活動項目時,比較消極不參加選擇運動項目,喜歡"扎堆"聊天。四、解決方法教師必須從多方位著手,有計劃針對性調控,促進學生主動參與課堂的學習,提高身體素質。結合我校的情況,我們體育組開展實施以下思路途徑: 1. 設置"環境"是前提。營造適度寬松的課堂氛圍,我們學校初一初二的體育教師在營造寬松課堂氛圍做得比較成功。體育教學課堂的獨到之處就是教學場所大、學生活動范圍大。學生在進行分組或單個練習的過程,只要學生的行為不違紀,讓學生在這時的活動有一定的自由度。這樣學生在心理上就會覺得體育課堂嚴中有松,充滿張力,就不會從心理上排斥課堂,從而保持愉悅的心情。
❸ 如何在體育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適時調整分組模式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分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種分組模式:
1、「階段分組」:即分組後保持較長時間,按照學生的健康、性別、體能狀況等因素,劃分為較為穩定的小組,可一個教學單元教學中採用,一旦單元教學結束,小組也隨之解散。這種分組的特點是技能基本相同,愛好可能不同,但便於對同一組採用相同的計劃,又便於對不同小組的區別對待。如在一年級跳繩教學中,由於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已基本掌握,而有些學生則一點都不會。於是我在課堂教學中開設「登山」團、「牽手」團、「苗苗」團。「登山」 團主要解決會跳學生。每次課中教師都制定不同的山峰——跳繩次數,要求學生間合作、競賽,勇登高峰;「牽手」團主要給學生創設合作交流、互幫互助的場所,讓跳得較好的學生做小老師協助初會者,從而減輕教師負擔;「苗苗」團主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會者間自主加強練習,盡快掌握動作。
2、「靈活分組」:靈活分組與階段分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續時間更短,僅在一節課中出現,隨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種分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組,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競爭性。例如跳高教學中,在四個跳高區域設四個不同高度:70厘米、80厘米、90厘米、110厘米,由低到高。教師提出要求凡能跳過7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個高度,以此類推,連續三次跳不過去的,回去跳低一級別的高度。這種臨時性的分組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敢於拼搏的精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使用這種分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2)按技能水平好壞搭配分組,可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一節廣播體操教學中,教師有意把已經掌握的同學和尚未熟練者編成一組,讓會的教不會的,發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使小組內的學生間互幫互學互評。這樣既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又能縮短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的良好合作精神,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
3、「隨機分組」:這種小組也是在一節課中出現,一般採取隨機報數或自由組合,通過報數隨機分組可以達到各組間實力基本相同局面,便於開展組間的教學比賽或競爭游戲;而自由組合可以使愛好相同、關系要好的同學分在一組,他們之間的配合更默契。例如在球類教學中,讓愛好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既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的技能和體質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這也是《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的真正體現。
(二)幫助學生建立合作規則,保證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任何一項活動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果沒有規則的制約,活動就會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為保證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師應事先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小組合作的規則:每次合作都必須合理分工,讓學生明確個人責任,可以採取輪流制,如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等。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統計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作為小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例如:在進行籃球投籃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把學生分成4—6人一組的合作小組,小組中設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等職位,學生在練習中充當不同的角色並適時進行輪換。先由一名學生評判,一名學生記錄,一名學生幫助撿球,其餘學生做投籃練習,練習4—6次後,進行角色互換;最後各組報告員向全班展示小組練習的成果,教師通過對比各小組練習的記錄情況,對完成任務的小組和超過上次課的練習成績的小組進行獎勵。
(三)要重視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會與人合作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必備的素質。由於受傳統班級授課制的影響,學生開始不能完全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缺乏與他人溝通、維持人際關系的技能,個人責任感不強;大部分學生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內缺乏討論和交流的意識和技能。學生的合作技能可以分為學習技能和社會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幾點。
1.收集資料
一般來說,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現在是信息社會,因此需要培養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對自己解決問題有用的部分,學生擁有這種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很有幫助。
2.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基礎。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
3、認真傾聽、綜合別人的意見
為提高討論的效益,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必須學會傾聽。只有認真傾聽,才能將其他同學的意見與自己的理解作比較,並進行補充;才能綜合歸納組員提出的不同意見,從而得出正確答案,形成集體的意見。
4、培養學生反思總結的習慣
中國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吾曰三省吾身」,因此要引導學生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有利於學生自評總結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自我完善和對自我的認識。在教學中可以採用讓學生寫體育日記的方式對一天的學習進行記錄,寫出得失;或者讓學生在每一次記錄上用一句話寫寫自己的感受;或者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一節課的體會等等都可以。
❹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最簡單的例子,復就是制組織學生來個「喊數抱團」的游戲,從中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
喊數抱團游戲方法
(一)游戲目的: 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發展其分析、判斷及反應能力及加強合作意識。
(二)准備工作: 平坦的場地一塊。
(三)游戲的進行: 教師可令學生站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方向慢跑,當教師突然喊:「4個」、「2個」、「6個」時,學生應立即與臨近的同伴按所喊數字抱成一團,最後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人受 「罰」。
(四 )游戲規則:
1?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2?喊數後,教師要讀「秒」,以限制學生反應的時間。
(五)教法建議:
1?學生人數多與少決定所喊的數字,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2?此游戲中的慢跑可改為走或行進間操等形式。
3?抱團後剩下的人,可令其做一節操,或做某種素質練習及其它形式的活動,以示懲罰。
❺ 如何完善小學體育課堂合作教學
一、開展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課堂反饋環節是體育課堂的關鍵組成部分,由於小學生的自身身體機能的發育狀態,導致一些體育項目也隨之受到一些技能上的限制。因此,在體育活動開展過程中,老師要積極地和學生形成互動,親身經歷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遇到的學習阻礙,總結教學反饋信息有助於老師在教學方案的制定上更加完善。小學體育活動的比賽競爭形式居多,在競爭中學生的心理狀態會在不同階段產生不同的心理變化,成功與失敗、自信與氣餒的心理變化,有助於學生加強自身情緒化波動的承受能力,老師依照反饋信息,對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的關鍵問題進行引導,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體育課程的教學效果。
二、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模式的現狀分析
忽視學生感性認知能力上的互動
在開展小學體育教學中,將課程學習定位在鍛煉學生身體機能良好發展,培養學生動手能力的基本理念上。從而忽視了對學生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進行感性認知能力的培養。任何一個教學學科的開展都是為了「傳道授業,解惑。」在體育教學課程上也是如此,文化認知素質教育是每個學生在任何學習階段都要永無止境學習的內容。往往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過分注重體育活動項目對學生身體健康的鍛煉和課堂氣氛的活躍效果,忽視在體育競賽過程中心理變化過程的素質教育,進而影響體育互動教學的目標既定效果。
在互動過程中忽視學生主體地位的發揮
新教改目標要求老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對知識內容進行一定的拋磚引玉後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遵從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老師指令式與學生服從式的教學狀態開展知識內容上的灌輸,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學生對學科探索的積極性。以教師為主體導向作用的互動形式,不利於課堂互動效果的實現。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互動形式下體育課堂教學多元化的探索方向,不利於學生個性的張揚和積極進取。
三、引導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的方法策略
注重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教學模式
互動教學模式顧名思義,在師生間的互相交流與合作中開展課堂教學。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老師要講求完善的方式方法對學生加以引導。在師生互相合作交流中,對學生進行生理和心理活動上的啟迪,對課堂教學的核心內容加以引導。老師要積極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跟學生形成良好互動關系的同時,與學生一起探索新知、發現問題。在體育課堂開始前老師可以選取兩種活動方案,讓學生們再次根據興趣進行自主選擇,投票相對較多的方案獲勝。充分抓住學生的學習胃口,以學生的學習興趣方向為導向,進行教學方案的選取和實施,為課堂互動模式的有效開展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
構建互動教學課堂的評價機制
教學評價機制適用於任何一門教學學科中,在其教學效果上都有一定的推動作用。構建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的評價機制,有針對性的對學生加以鼓勵引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和上進心,促使學生有一個積極的學習態度。在體育課程的教學環節中,體育活動表現互動模式,根據小學生的運動特點,團體體育活動項目居多。老師可以建立評獎制度,在體育比賽中分出勝負,對勝出的團隊給予獎勵,給學生們競爭的動力是完美完成任務的前提。老師對學生的情感評價效果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所以在課堂活動開展過程中老師要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積極進行情感評價。構建互動課堂評價機制,可以幫助學生進行客觀的自我評價認識,端正學習態度。綜上所述,通過對引導小學體育課堂互動教學的方法的相關探討,詳盡分析了互動教學模式下存在的不足之處、開展互動教學模式的必要性。針對小學生的自身發育特點和年齡階段的學習狀態,制定有效的溝通互動教學模式,營造輕松無壓力的互動環境。恰當利用體育課程教學評價機制,對學生的感性認知能力加以培養。注重體育課程活動項目的制定上,貼近實際生活。讓小學生在身體機能協調發展的同時不斷增強自身心理素質,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素質全面健康發展。
❻ 如何在體育課堂教學中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
在合作學習中,需要教師的正確組織、指導與協調。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教師很有必要參與其中,了解情況,並給予適當的指導和幫助,及時扭轉小組內學生參與不均衡和小組長說了算的局面,有時還可以直接參與到小組的討論中去,這對於體育課中的合作學習顯得尤為突出。久而久之,組內學生會越來越感到自身在小組合作中的價值;合作、探究的興趣也會愈來愈濃厚。相反如果教師放任自由,小組合作過程容易偏離中心,這時的合作學習成了形式主義,既浪費時間又丟了合作的本質。
❼ 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實現合作學習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合作學習
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一次社會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中有80% 以上的人缺乏創造力。4.76%的人具有「初步創造性人格特徵」, 即自信心強,有強烈好奇心,能夠質疑和意志堅強;只有 14.9% 的人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即探究能力,與新事物相關的想像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現在的學生多是獨身子女,受家庭過於保護,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校園教育也多重視能考試進大學的學生,情緒與社交訓練倍受忽視,因而學生情緒發展與社會發展並不一致,這將阻礙他們的未來事業和人生。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與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為此 , 我們開展了「合作創新」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 ,主旨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創新精神。
2 學生競爭與合作能力現狀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看,有些學校的一些做法有意或無意的強調了競爭,相對忽視了合作意識的灌輸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習有關的競爭活動多,展現自己的個性的競爭少;個體間的競爭多,群體合作式的競爭少;對競爭獲勝者關注多,對競爭失敗者關注少。這些做法會使學生之間產生不良競爭,缺乏合作意識,會對學生的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3 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是一古老的教育觀念與實踐,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它基於「兩人智慧勝一人」這一哲學思想。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認為:「學習中有兩樣東西最重要,一是自信心,二是與他人合作。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和處世技巧,所謂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就是學會合作。」目前,在許多國家的中小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得到了廣泛應用,它是現代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轉變,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育教師負責管理和調控的學習方法。
當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處處充滿競爭與合作,兩者相輔相成。體育教學運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塑造學生健美的體態,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而且能培養合作意識,在競爭中合作,以適應未來從事職業活動的需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設計和指導下,分組合作,以學生技能經驗為基礎,在愉快的氛圍中對授課內容進行討論、練習、示範,最終達到掌握新技能的目的。
4 合作學習的原則
4.1 需要原則。人的合作源泉是他的需要 , 需要就是人的基本屬性。合作者對體育活動、學練都產生內心需要 , 興趣相同, 目標一致 。
4.2 可獲原則。在任何合作中 , 參與者都可期待通過合作有所收獲 , 他們之中有人是起主導作用的 , 處於給於他人的地位 , 有起到補充別人的不足的作用的。例如教師使學生在經驗、技術技能、運動心理等方面得到補充 , 運動水平高的學生指導幫助弱生。
4.3 權利與義務的原則。合作者具有同樣的自由活動餘地 , 他們具有同等的說話權利 ,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 , 不允許任何人支配他人 , 或壓制別人 , 應相互持平等的態度。每位合作者必須具有推進群體創新進步的義務 , 維護小組的正當權益 , 促進取長補短和理智相處的態度。
4.4 經濟原則。處於合作中的人都以經濟的態度來對待合作 ,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希望因合作而造成損失 , 即時間、 精力、機會的浪費等。因此 , 他們往往以最快的速度、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表現爭取每次機會 , 以獲得同伴或老師的表揚。
5 合作學習的分類
5.1 同伴互助合作學習
好朋友關系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空間上講,都是同學關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廣播體操、武術教材的復習課,讓學生自由配對,互相學習、糾錯,最後兩人共同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教學效果非常好。
5.2 小組合作學習
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決教師面臨大班班級授課制的問題,同時,也符合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要求。關鍵是如何分組及分工,下面把常用的分組模式介紹一下。
5.3 全員合作教學
它是指教師與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它以教學班全體成員為合作對象,強調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課堂全體成員參與並合作的教學過程。一般在教材難度較大的新授課教學中採用。
6 合作學習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須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
6.1 教會自編游戲法, 根據教材師生一起學習《自編體育游戲》一文。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