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農村體育的發展特點及規律
農村體育主要特點是:活動項目多樣化、鄉土化,活動時間農閑化,活動形式分散化。
農村體育發展規律是:運用簡易體育設施和器材,或者依託自然環境,通過符合農村地域環境特點的傳統項目、鄉土項目或者形式靈活的現代項目來實現強身健體、休閑娛樂、社會教育、社會交往。
B. 農村體育 概念
中國城市和農村的差別,在社會生活各個領域都有體現,體育也不例外。雖然中國大量的頂尖運動人才來自農村,但體育活動本身在農村卻還談不上興旺。
「(體育)這一塊和城市相比是落後的,這是種種因素造成的,包括農村體育設施和經費的不足,農民業余時間少,組織程度不如城市。」
剛才講話的是曾任中國農業部部長的全國政協委員陳耀邦先生,他現在還擔任中國農民體育協會主席。根據中國農民體育協會的估算,擁有至少一塊標准運動場地和體育設施的行政村只佔中國全國村落總數的不到五分之一,而且這些村莊大多集中在東部富裕地區。
不過,勤勞聰明的中國農民善於克服場地和設施缺乏的困難。陳耀邦介紹說,許多農村都在因地制宜開展體育運動,把體育設施和生產設施結合在一起:
「比如在湖北,(他們)把籃球場和曬場結合在一起,搞『兩打兩賽(曬)』活動,一箭多雕。」
農忙曬穀子,農閑打籃球——簡易的運動場地成為生產和休閑的中心。這樣的現實圖景,對另一位全國政協委員、曾任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副局長的張發強先生很有啟發,:
「(農村體育設施可以)不要建太大,就建一個燈光球場、一條健身路徑,裡麵包括乒乓球台。農閑時候可以綜合使用,曬穀子、納涼、辦文藝晚會、開大會、放電影等等。這樣就把體育和文化設施結合在一起。」
在陳耀邦看來,無論場地設施條件如何,體育活動這幾年在中國農村的開展情況,總體還是不錯的。體育活動一方面能增強農民體質,提高生產能力,另一方面,對於豐富農民的精神生活也大有好處。
「在農村現在有個共識,增強農民體質、開展體育活動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很多地方舉辦有特色的競技活動,比如舞龍、舞獅、龍舟和拔河,也有現代的,比如籃球、乒乓球,這些活動是很凝聚人心的。村民總會向著本村的選手,很自然地調動了大家為集體爭光的情緒。這種集體榮譽感對於激發群眾熱愛本村、熱愛集體很有作用。大家擰成一股繩,這種思想在農村活動里,體育是最容易做到的。」
陳耀邦認為,除了凝聚民心,體育活動還能幫助凈化農村的社會風氣。
「(農民)參加體育活動多了,不論是玩還是看,他就不會去搞歪門邪道了。據我們知道,凡是體育活動開展好的鄉鎮,一般來講很少有賭博。(人們的)心思不在那裡(賭博),有很多活動吸引著他,他很自然就愛參加體育活動,(從而)興趣轉移了。」
體育活動的好處確實不少。要想讓體育活動在全國農村普遍開展起來,國家的投入與支持必不可少。因此,張發強委員提議,在目前中央財政已經比較雄厚的基礎上,應該加大對農村體育設施的投入。他了解到,國家改革和發展委員會今年計劃拿出3000萬資金用於農村體育設施建設,他建議國家體育總局也從彩票公基金里拿出相應資金,扶持農村體育事業。
「我認為中央財政(規模已經)以千億計算,(已經很大了,)能否拿出一點,像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那樣,也搞一個農村體育村村有。只要資金規模達到1到2億,年年做,我相信五年之後,(全國)每個村都會有(體育設施)。」
資金很重要,政策更重要。中國政府在規劃未來五年工作時,著重指出要加強農村基礎設施建設,加強教育、衛生、文化等農村公共事業建設。而張發強和其他十幾名全國政協委員聯合提議,在建設農村公共事業中加入「體育」的內容。
「如果(政府)能接受這個提議,那對於建設新農村來說,是最容易起步、最容易被人民看到的。我們如果能以此為突破口下手,那麼收效會比較快。」
C. 如何發展農村體育。
1、加強新農村體育文化建設。加大農村體育文化的宣傳力度。使農民澄清錯誤認識,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在農村地區形成一個良好的健身環境。使參與體育鍛煉成為農村居民的自覺需要。
2、健全農民體質監測體系。健立健全國民體質檢測體系,可以為農民群眾參加體育鍛煉提供科學依據。各省、區、市體育行政部門要為農民進行免費體質測定。同時應組織義務開展健身指導和健康咨詢服務。
3、加強農民工和流動人員的體育管理。各地政府應根據當地經濟條件以及教育、衛生等項事業發展的規模和水平,把農民工體育的發展納人到農村文化教育事業的總體發展的規劃中,制定切合實際情況的農民工體育發展規劃。
4、完善農村體育基礎設施。發展新農村體育事業應以體育基礎設施建設為突口,結合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農村現有公共設施。另一方面,多方籌措資金。第一,加大政府體育資金投人向農村地區傾斜的力度。第二,以體育彩票公益金為引導,刺激農民體育消費。第三,積極鼓勵社會資金投人新體育文化建設。第四,鼓勵農民自籌資金發展新體育文化。
5、加強農村體育指導員培訓。借鑒國外大眾體育指導員發展的經驗,立足中國國情,建立一套適合自己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體制。建立和發展農村體育職業教育、成人體育教育體系,是有效地開展農村體育人力資源培訓的重要途徑。
6、完善我國新時期農村體育法制建設。努力完善我國新農村體育法律法規體系。1995年我國《體育法》頒布實施以來,我國體育法制建設進入了新階段,特別是體育立法,出現了空前的大好形勢。
D. 發展傳統體育文化與振興鄉村的聯系
兩者是相互促進的關系。發展傳統體育文化,可以促進鄉村體育產業發展,帶動鄉村旅遊。振興鄉村可以讓鄉村富起來,有能力弘揚體育文化。
E. 當代中國城鎮社區體育發展對農村體育發展有何意義
城鎮社區抄體育是城鎮體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對提高城鎮居民的體育文化素養和物質文化生活水平, 對城鎮居民的社會心理穩定具有重要意義。不僅如 此,中國整體人口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占 中國人口絕大多數的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城鎮是連接城市和農村的橋梁和樞紐,它的集聚和輻射作 用對周圍的農村有著強烈的影響,中國農村人口素質的提高將從城鎮開始,中國農 村人口的體質增強將從城鎮居民的體育價 值觀的轉變和體育鍛煉觀念增強開始。城鎮 的體育和健身已成為關系中華民族整體素 質的關鍵環節。
F. 如何充實農村體育文化
農村體育現狀:由於農村各級考核指標首先是經濟指標,其次是維穩·計生等其他工作。體育事業·體育活動在農村開展情況確實不很理想;特別是在村一級開展活動就更難。其原因有:村級經濟薄弱·村民意識淡泊·無活動場所設施·領導不重視。
2改變現狀:首先要引起領導的重視·再就是激發村民參與熱情·加強宣傳力度·加大資金投入·提供場地設施。
G. 農村體育發展現狀及對策
論文摘要:運用文獻資料法、邏輯分析法對我國農村學校體育的現狀、特點及問題做了全面性的分析,從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出發, 闡述了在新農村建設形勢下我省農村學校體育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提出了以促進農村學生健康為目的的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對策。
1前言: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經濟的發展,教育的改革也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尤其是在城市中的學校,許多中小學已經建有體育場館,建有塑膠的運動場地,體育教學的環境非常的舒適,但是廣大農村學校的體育教師卻仍在為體育教學條件發愁。在有些農村學校幾乎沒有什麼體育場地和器材。為了適應體育教學改革與發展的需要, 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的高素質勞動者的要求、農村學校和體育教師要怎樣結合學校現有的實際情況, 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的體育場地設施資源, 為教學服務, 讓每個農村學生能夠健康成長,是農村教育主管部門和體育教育工作者必須思考的問題。
2安徽省農村學校體育的現狀
2.1體育課開課率不足
根據我國憲法、教育法、義務教育法和體育法,學校體育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必須德、智、體全面發展。農村中小學校也必須開設體育課,開展體育活動。然而根據調查目前我省廣大的農村學校中有眾多的學校體育課開設的很不規范,有些學校開設的課時不夠,有些山區小學就根本沒有開設體育課。
2.2體育師資缺乏,教師隊伍不穩定
農村學校體育工作, 沒有一定數量和質量的師資隊伍, 顯然是空泛之談, 目前我省在體育師資隊伍的建設中做出了大量的工作, 但因人口眾多, 教育規模大, 仍然不能滿足廣大農村學校的需要, 加之學校編制等問題, 造成農村學校存在大量不合格的兼職或是代課的體育教師, 特別是農村鄉村小學學校體育教師更為缺乏。另外由於社會的偏見, 不公正的待遇, 造成了一部分已在體育教學崗位的體育教師流失。因此,這種局面無疑嚴重地制約了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
2.3 體育教育經費投入不足
目前安徽省農村學校的體育經費遠遠滿足不了正常開展體育的需要。農村經濟與城市經濟的差別決定了其投入學校體育經費的比例。雖然近些年農村經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國家對農村教育的投入保持了增長的勢頭, 但是與所需要的體育經費差距仍然較大, 貧困地區和不重視體育的學校其經費更是少得可憐,許多學校體育教師反映, 學校體育工作的最大問題是體育經費不能保證。由於體育經費的不足, 一直阻礙著農村學校體育的快速發展。
2.4 學校領導不夠重視, 體育教學質量較差
某些學校領導對學校體育是「說起來重要、干起來次要、忙起來就不要」的態度, 為了保證升學率, 以犧牲體育為代價, 集中時間和精力抓好文化課的學習。 「以勞代體」的思想嚴重, 認為農村學生離家和學校較遠, 走的路多,再加之家務勞動及農活繁忙, 所以就不需要體育了。特別是在偏遠的鄉鎮中學, 學校領導對體育是很少過問。這無形中導致學校體育得不到重視,體育教學質量也會受到影響。
2.5體育場地器材匱乏
體育經費的嚴重不足勢必造成體育場地器材的匱乏和短缺。從我省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現狀來看,經濟發展層次越低,學校規模越小,場地、器材缺乏越嚴重。農村學校的場地缺乏和器材缺乏相伴,有的學校場地凹凸不平,全是泥土場地,更不用說田徑場了。可見,許多農村學校的場地器材設施與國家教委頒布的《農村中學體育器材設施配備標准》相差很遠。體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都離不開一定的場地器材條件,體育場地器材的嚴重短缺,是使農村學校體育教學及課外體育活動受到嚴懲影響的重要原因。
3安徽省農村學校體育的發展策略
3.1加強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建設
注意增加體育經費的投入,學校體育經費在教育經費中應佔一定比例,並逐步增加農村學校體育經費的投入此外,要廣開財源,多渠道、多途徑籌措農村學校體育經費,爭取社會力量的支持。要因陋就簡,因地制宜,以自製為主,提供教學和業余訓練的必備條件。農村學校師資比較缺乏和體育器械比較少,所以在安排課程教學計劃時應從學校實際情況出發,堅持 「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和培養學生終身體育鍛煉的意識等新課程基本理念。在教學中運用簡易器械開展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根據學生的體育基礎、興趣愛好,引導學生完成體育課程,從而完成課程的學習目標。
3.2加大農村體育師資隊伍建設的力度
制訂農村體育教師隊伍建設規劃,拓寬培養、培訓渠道,認真落實有關政策,穩定教師隊伍。體育教師應有時代的緊迫感,充分認識到自身能力及水平的不足,積極地參與各種自學、函授、培訓等繼續教育,並且要積極地參加體育科研,開展課題研究,認真地撰寫本學科方面的論文,不斷地充實和提高自身的理論水平和科研能力。加強專兼職體育教師的培訓、函授、進修和觀摩學習等,幫助其提高思想覺悟、思想境界和文化素質,掌握體育專業理論知識。關心廣大農村體育教師生活,穩定教師隊伍,正確對待體育教師的待遇、地位、榮譽、使用等,尊重體育教師的勞動,調動體育教師的積極性,使他們安心工作。
4安徽省農村學校體育教育原則
4.1教學內容手段創新原則
農村學校體育由於受到場地、器材的制約,完成體育教學任務往往具有較大的難度。但只要體育教師愛崗敬業,敢於創新,善於根據體育教學規律以及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來安排教學內容手段,就能在很大程度上彌補場地器材的不足。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體育老師還可以利用校園或周邊的地形(如空地、通道、斜坡、台階)等,組織學生進行綜合性的體育游戲或比賽,增加學生體會體育運動樂趣的機會。
4.2農村學校體育與農村文化相結合的原則
農村學校體育是培養農村體育人口的重要環節,是為廣大農村傳播體育文化的主渠道。農村學校體育文化的建設應結合農村文化傳統和特點,因地制宜的開展豐富多彩的,寓教於樂的活動。如加大體育活動的宣傳力度,開展健康保健知識宣傳,組織年級與年級,班與班之間的小型多樣的簡單體育競賽,組織學生觀看成年人在各種節日舉行的體育比賽,以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促使更多的學生參與體育鍛煉。
4.3農村學校體育與傳統體育相結合的原則
農村學校體育應堅持以傳統體育為基礎,結合現有場地,器材條件組織進行,傳統體育是農民體育經久不衰,持續發展的根本。如龍燈、舞獅、龍舟競渡、登山、射箭、摔跤、拔河以及結合農活操作技能的特點而創編的體育活動等都有著深厚廣泛的群眾基礎,可以根據中小學生的特點作靈活的修改並將其作為中小學生課內外體育活動的內容。
5結束語
我們要認真分析和思考安徽農村學校體育工作的現狀,研究安徽農村學校體育發展的特點、規律,加強體育教學內容與過程的優化,層層重視,齊抓共管,就能真正落實好體育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增強學生身體素質,進而促成文化課的教學質量穩步提高,實現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最終達到育人的目的,農村學校體育工作才會有新的局面,才能真正地推進素質教育,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有力支持。
貼於 《中國論文下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