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一篇關於體育精神的論文,1500字左右
眾矚目的北京奧運會就要圓滿落幕,中國人的百年奧運之夢終於得圓。從輝煌壯麗的開幕式到光彩照人的奧運場館設施,從用微笑感動世界的志願者到人文和科技元素的完美融入,從不斷創造奇跡的世界運動健兒到一路凱 歌高奏的中國體育代表團,這一切不但淋漓盡致地展現了奧林匹克體育運動之美,也向世界顯示出當代中國繁榮富強的美好形象。蓬勃向上的中國體育就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巨大成就的最好名片,激動人心的奧運會就是中國人民舉國歡慶的最好舞台,中國人民有理由感到由衷的驕傲和自豪。 然而,給奧運會烙上美麗的「中國印」或者給北京乃至中國帶來無限商機,絕不是我們舉辦這次盛會的唯一目的,甚至也不會是最重要的目的。北京奧運會體現出中國人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追求和嚮往,表明了我們力求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和諧進步的決心。《奧林匹克憲章》指出,奧林匹克運動的宗旨就是將體育融入文化和教育,促進人類身體、意志和心靈的綜合完善。奧林匹克主義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基本倫理的共同尊重為基礎的。 當代中國正處在轉型期,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新的倫理和秩序尚待不斷完善,人們心態上的浮躁和迷茫、行為上的錯亂與失范都與此有關。現實告訴我們,當代中國需要建立健全一套符合現實需要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規范,既能尊重和保護個人的權利、自由與情感,又能促進社會的活力、進步與和諧。奧林匹克運動提倡的是一種和諧、自由、健康、積極的現代倫理,在這方面能夠給我們很多啟示: 首先,鼓勵健康向上的競爭和創新。合理的制度規范能夠鼓勵人們的健康競爭,從而激發個體的活力和創造力,推動社會的整體發展。一項制度倘若窒息競爭或者放任惡性競爭,都將為社會帶來災難。奧林匹克運動鼓勵競爭,它向菲爾普斯、博爾特這樣的競爭優勝者提供巨大的榮譽和獎勵,鼓舞人們拼搏向上的精神。奧林匹克運動鼓勵創新,在1896年舉行的第一屆奧運會上,只有田徑、游泳、舉重、射擊、自行車、古典式摔跤、體操、擊劍和網球等9個大項。而在北京奧運會上,已經擴展到28個大項、302個小項,新穎的運動項目不斷加入進來。 其次,強調公平、公正、公開,恪守規則。在現代法治國家,政府的主要作用就是制定完善的法律並良好地執行它,一系列明晰可靠的法律系統、一套公正有效的執法系統、一群高素質的執法人員,是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現代體育是競技體育,保持比賽規則的中立和公正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早在古代奧運會誕生之初,就對競賽規則作了嚴格規定,一直提倡遵守規則和公平競爭。在古希臘哲學家卓羅斯為古代奧運會起草的規則當中,就曾規定凡在比賽中賄賂裁判或行為不檢點的人要被罰以巨款,裁判員要在宙斯神像前庄嚴宣誓保證不接受賄賂;為維持裁判權威性,規定如果裁判誤判將被罰以重金,且判決不能被推翻。 第三,強調以人為本,弘揚寬容、同情和理解等共同的人類價值。歷屆奧運會都強調「重在參與」「享受奧運」「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正如美國著名黑人田徑運動員傑西·歐文斯所說的,「在體育運動中,人們學到的不僅僅是比賽,還有尊重他人、生活倫理、如何度過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對待自己的同類」。在本屆奧運會中,觀眾們不但為獲勝者喝彩,還為遭受挫折的運動員加油助威,不但對本國運動員充滿期待,也從不吝惜為他國優秀運動員熱烈鼓掌。這種奧運精神與我們新時期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不謀而合,從根本上說都是要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體和諧發展。 奧運會四年一度,賽程包括殘奧會在內只有短短的幾十天,但是奧林匹克精神是永存的。毫無疑問,本屆奧運會帶給北京難以估量的經濟效益、社會影響和國際聲譽,但更重要的也是意義更為深遠的,是奧運精神在中國的生根發芽和茁壯成長,這將大大有利於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加快中國人民不斷前進的步伐。
B. 體育欣賞論文怎麼寫
接上面.
(二)體育活動有助於培養良好的合作精神
合作是建立在團體成員對團體目標的認識相同的基礎上,合作被認為是有價值的行為。在合作的社會情景中,個人所得有助於團體所得,合作的優越性體現在個人與他人一起合作時所獲得的社會效益,如增加交流、相互信任等。合作的心理品質不可能通過講座和討論形成,合作需要通過某一種活動,通過人與人交往的過程,通過共同完成任務和對各種結果的經歷以及成果的共同分享和責任共同承擔的關系去培養。集體項目如籃球、足球、排球的合作會使活動更為有效,因為團體要獲得成功,團體成員就必須相互協作,共同努力完成。集體運動項目是培養和發展合作意識的有效工具,現代社會需要有合作精神,一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一個人要想在社會中取得成功和成就,就需要與他人合作,需要得到他人的幫助,孤軍作戰,即使個人有再大的本事,終難成大業。合作能力既是體育活動參與者的必備條件,也是通過體育活動需要發展的能力。從事體育活動,特別是從事集體性的體育活動需要個體與他人通力合作,並且以各自不同的角色,達到協調配合的目的,如籃球的前鋒、後衛,各自以不同的地位作用的發揮,達到提高籃球比賽群體作戰效率,使每個成員都感到滿足。這是因為群體內每個角色都是互相關聯的。為了達到某個目標而結成的相互促進關系,這種關系可以強化成員之間相互支持和相互信賴,穩定每個角色的地位,發展協同與合作精神,使集體目標得以實現。經常性地參加體育活動,有利於個體加強合作的意識,有利於個體培養團隊精神。
(三)體育鍛煉有助於形成競爭意識
競爭與合作相對立,指為了自己的利益和需要而同他人爭勝的行為。在競爭的社會情景中,一方的得益會引起另一方的利益損失,而且個人對個體目標的追求程度高於對集體目標的追求程度。競爭觀念在現代社會中是一個重要的價值觀念,現代社會競爭日趨激烈,競爭既是體育的特徵之一,又是體育精神的重要內容之一。現代奧林匹克運動口號:「更快、更高、更強」就是競爭的體現。市場經濟社會就是競爭的社會,各行各業的競爭歸根到底是人才綜合素質(科技文化、思想品德、體質)的競爭,競爭過程也是他們身心素質,各方面知識、能力的自我展示,優勝劣汰的篩選過程。競爭是體育運動主要特徵之一,在體育運動中,時時處處充滿著競爭,既有對自己運動能力的挑戰,如長跑到達「極點」時,是堅持下去還是半途而廢?既有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也有團體與團體之間的競爭,這種競爭,必須講究良好的體育道德,取勝主要靠自己的能力,而不是通過不擇手段地傷害他人來達到。體育運動與保守性格勢不兩立,強烈的競爭性督促著每一個參與者不斷去創新和變革。在體育運動中,不講門第,不排世襲,不序尊卑。在競爭活動中不承認除個人身體、心理以外的任何不平等。體育運動最講法制,不徇人情,最講現實,不論資歷,最講務實,不圖虛妄,它以「公平競爭」為宗旨,培養人一些這樣的意識和觀念:權利和義務、成功和失敗,機會和風險,對所有人應該是均等的。通過體育活動的競爭來培養自己積極進取競爭意識,為日後走出校門、走向社會,投身於激烈競爭的社會,提高思想上應變准備。
三、體育鍛煉有利於提高社會生活的適應能力
(一)體育運動對鍛煉個人承擔社會角色的作用
社會是一個由政治、經濟、文化等因素構成的交互場所,每一個人在社會當中都不同地充當幾種、甚至多種的社會角色。在不同的場合以不同的身份與他人交往,能根據不同的社會環境進行相應調整,作出恰當的、合乎角色的反應。這是社會適應能力的重要表現。而體育運動場合,恰好能為人們學會承擔社會角色提供優越的環境與適宜的條件。比如,某個班在分組進行籃球賽時,兩個組各自的邊鋒、中鋒、後衛等各個角色都在自己所處的位置上,通過與該地位相適應的角色行為而產生相互的社會關系。由體育而結成的社會關系中,每個角色都有獲勝的權利,獲得嘉獎的權利和按照規則進行技術動作的權利,同時也有遵守體育法律規范、道德規范和技術規范的義務。社會角色是完成社會活動的必要的社會形式和個人的行為方式,通過體育角色的學習使同學們懂得了社會角色是與人們的某種社會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的權利義務的規范與行為模式,它是人們對具有特定身份的人行為的期望,有利於人們懂得「做什麼像什麼」的社會意義。為將來走向社會適應各行各業的需要,干好本職工作打下思想基礎。通過體育活動角色的學習,還可以使同學們體會到經過個人努力是可以成功扮演各種角色的,從而體驗出人的主觀努力是改變社會地位的重要途徑。對於現代青年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
(二)體育活動培養人對社會節奏的適應性
隨著社會開放的進一步深入,經濟發展的速度加快,社會運動的時間節奏越來越充分展現出由慢到快的變化趨勢。從勞動生產率增長來看,原始社會每萬年平均增長率1-2%,奴隸封建社會每萬年平均增長4%,資本主義社會每年增長3%,而今社會主義社會每年增長10%,勞動生產率的快速增長,而休閑餘暇時間也不斷增多,必然是導致工作生活節奏的加快。高效率的工作社會節奏,一方面給社會帶來了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但也給人們帶來了許多健康方面的麻煩,如心理緊張、情緒壓抑等,引起了人們的重視。體育活動和娛樂活動是人們調整順應新的生活節奏的重要輔助手段。一些社會實驗和社會調查證明:運動員、經常從事體育運動的人,對生活節奏的改變有較強的適應性,這是因為在體育活動中,人們所掌握的多種活動技能和快速活動方式,有利於人們准確、協調、敏捷地完成各種生產、生活動作,既可避免多餘動作,又不會力不勝任。體育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的鍛煉,更可以提高人體對快速節奏生活的應變能力,此外,體育活動和娛樂消遣還可以克服人們對快節奏生活的抵觸、恐懼、怨煩和焦慮等心理障礙,可以穩定心理情趣,抑制身心緊張,控制"A"型反應,以增加人們在快節奏生活中的自信心及對社會的應變能力。
C. 求一篇足球鑒賞論文1500字,急需!!!!
足球欣賞結課論文
足球是當今世界上最受大眾喜愛的運動項目之一,號稱世界第一運動。那麼,作為世界第一運動,它的欣賞魅力何在?
美學家給出答案:足球之所以受歡迎, 是因為它美: 運動員的力量美、技術美、戰術美, 比賽的懸念美, 結果的悲劇美、喜劇美。美往往是我們對所欣賞的事物的一種情感傾向。「美是物的整一性的感性形式所顯現的對人的本質力量的情感性肯定價值。」那麼, 我們所欣賞的足球, 究竟美在什麼地方呢? 且讓我們來對足球之美作一番探尋。
足球產生的美讓地球上所有人民為之而欣賞的瘋狂! 現代足球這項發源於英倫三島的運動自從被海員、商人、傳教士、外交使節傳播到歐亞大陸、美洲、非洲等其它大陸之後就被世界各地認同、接納, 並隨著各國各洲際比賽特別是每4年一度的世界盃的舉行, 推衍、發展並最終壯大成為今天參與人數眾多的「世界第一運動」。據稱, 國際足聯下屬的成員國比聯合國下屬的成員國還要多。
在現代足球150 年的發展史中, 產生了諸如貝利、馬拉多納、貝肯鮑爾這樣享譽世界的球員; 也有雷米特、阿維蘭熱、布拉特之流的鐵權人物; 。當然, 最後同時也最重要的是, 現代足球無論是湯加、印尼這樣的小國聯賽, 還是有洲際影響的冠軍杯, 乃至廣受世界人們喜愛的世界盃, 都給人們帶來了無盡的歡樂, 我們略顯平淡的生活增添了幾分絢麗的色彩欣賞與夢想的空間欣賞。
足球, 這個黑白分明沒有生命的小球, 在它靜止的時候是如此的不起眼, 但當它滾起來的時候, 帶給我們這個世界的卻如此巨大的美的欣賞。
我們——人——首先創造了足球的實體, 而後為了使之更加合理, 創造了各種規則, 諸如越位、人數限制、犯規、紅黃牌等等, 並且通過組織比賽來使之推廣。在足球的發展中, 我們創造了各種陣型, 從一衛九鋒制、二衛八鋒制、2—3—5 陣型、WM 陣型、到目前流行的4—4—2 陣型, 此外, 還有體現不同風格的拉丁派、美洲技術派、歐洲力量派的打法。就連足球本身也發生了巨大變化, 從最初的布球、動物內膽球發展到皮質球, 合成材料球乃至時下最流行的「飛火流星」。足球品質的每一次改變都引起了巨大的震動, 但它都是朝著更加符合足球的特點更加人化的方向發展。而球員們更是以他們出人意外的創造行為和場上無所不能的表現推動著足球的發展。這所有的一切, 無不體現著人的創造性, 無不充滿著美的欣賞, 足球的美是欣賞之美。
足球美的欣賞主要表現在如下方面: 比賽的技術美的欣賞、戰術美的欣賞, 比賽結果的悲劇美的欣賞、喜劇美的欣賞, 比賽過程的懸念美的欣賞。運動美的欣賞是指人在體育實踐中, 通過身體運動所呈現的一種動態的美的欣賞, 它是體育美的欣賞重要內容, 同時也是體育美的欣賞基本表現形式, 包括技術美的欣賞和戰術美欣賞兩大類。
技術美的欣賞主要體現在運動員為了達到比賽要求, 獲取好成績而完成各種技術動作的過程的欣賞。比如體操中的托馬斯全旋、十字支撐、空中團身三周半, 滑冰運動員的各種難度動作, 羽毛球運動員後場騰空大力扣殺, 凡此種種不一而足。這些動作中無不充滿了體育的美感的欣賞。足球作為一種以腳控制球為主的高難度體育運動, 其運動過程中表現出的各種技術美感與之相比毫不遜色。倒鉤射門、凌空射門等高難度的射門動作讓人們驚嘆於運動員身體的控制能力和精準的時空感;「青蛙跳」、「剪刀腿」等雜耍般的過人動作讓人們感慨運動員高超的技藝; 而一些非洲運動員在進球後做出的空翻慶祝動作則讓人們相信他們原來是練過體操的。正在進行的世界盃上, 就有不少運動員做出了類似的慶祝動作, 其中尤以奈及利亞前鋒阿加霍瓦進球後的6 個後手翻加一個後空翻為最, 其難度堪與體操運動員比肩, 充分展示了足球的美感的欣賞。而有著「盤帶大師」之稱的齊達內和德尼爾森的盤球動作就像跳舞一樣充滿藝術感, 給人美的欣賞, 特別是德尼爾森在過人時做出的動作令人嘆為觀止, 浮想聯翩,甚至稱他是「在郵票上跳舞的人」。這就是技術美的欣賞。
戰術美的欣賞具體表現在戰術的成功應用的欣賞上, 這同技術美的欣賞主要表現在欣賞動作的成功完成道理是一樣的。當今的體育比賽無論是一對一的單打獨斗, 還是全隊參與的集體抗衡, 在雙方實力相當的情況下, 誰的戰術組織運用得好, 運用得美就會贏得比賽的勝利。正所謂「兩強相遇勇者勝, 兩勇相遇智者勝」。這智就是指戰術, 它是人們的一種智慧投入。戰術在運動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它往往對足球比賽的結果起著關鍵的作用。戰術運用得當, 能起到攻擊對手發揮自己的作用, 同樣, 它也可以給人帶來美感欣賞。足球比賽當中經常出現多人小組配合, 經過多次甚至十餘次的連續傳遞, 最後將球送進球門, 就像是計算機設定的一樣准確。這與工業社會的流水線生產方式是非常契合的, 讓人贊嘆足球運動員的精湛球藝。由於戰術不像技術那麼直觀, 它體現在多人的配合甚至是整個比賽戰略安排中, 不易覺察, 因而, 戰術美的欣賞需要更多的知識與耐心, 對人的審美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德國, 義大利、阿根廷是足球領域中戰術美欣賞的典型代表。
有位名人曾經說過: 足球是個大舞台, 在這個舞台上, 球員各司其職, 扮演著屬於自己的那份角色。所不同的是舞台上的人都知道自己是在演戲, 而足球場上的球員並不明白自己的這一身份罷了。我認為這話很有道理。球場和舞台有很多相似之處, 如果把球場比做舞台, 球員就是演員, 球迷就是觀眾, 而且同樣上演著喜怒衰樂, 每個人——從球迷到球員——都是全情的投入。社會學界流傳著這么句話:「社會大體育, 體育小社會。」這在足球領域表現得尤為明顯。還記得加斯科因的眼淚嗎? 還記得巴喬小辮罰失點球後的沮喪嗎? 還記得貝貝托進球後的搖籃曲嗎? 還有齊達內、巴蒂、羅馬里奧、費戈⋯⋯
足球是一部大戲, 世界盃是最好的劇場。4 年一度的世界盃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球隊為之奮斗。通過地區的外圍賽, 產生了最終入圍的32 支球隊。世界盃一旦開幕, 足球大戲也打開了它的帷幕。32 支球隊, 736 名球員, 有主角, 有配角。主角有傳統強隊和那些不時冒出的黑馬, 配角則是那些實力贏弱的隊伍以及第1 次參與世界盃的新貴們, 他們大多扮演著陪太子讀書的角色。世界盃開幕後, 各支球隊紛紛向著冠軍發起沖擊。由於競技結果的殘酷性, 冠軍只有一個, 大多數球隊最終只能獲得一個失敗者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 冠軍才是真正的主角, 其他都是配角。
足球雖然是一部大戲, 但它和戲劇也有不同。戲劇的表演是事先安排設定好的, 演員只不過是按導演的安排行事, 甚至小到一句話、一個動作都不能錯, 否則就會發生侯寶林先生相聲中的武松打虎總也打不死的笑話。總之, 戲劇是一切情節都是可以預知的, 這就減少了它的懸念。而體育比賽沒有設定, 因而體育比賽總是充滿了懸念美的欣賞。一場公平競爭的比賽雙方都是以自己的能力來博勝負。沒有任何外在的憑借, 雙方在場上鬥智斗勇, 靠自己的能力取勝, 勝負也充滿了不可預知性。而且由於足球不象其他體育比賽懸殊那麼大, 因而其懸念美的欣賞就顯得特別強。以弱敵強、以少打多仍然獲勝的例子屢見不鮮。比如本屆杯賽上的塞內加爾以及韓國隊的表演就充份說明了這一點。足球比賽總是扣人心弦, 不到最後一聲哨響, 從場內到場外, 從球員到教練, 那根弦總是綳得緊緊的, 因為誰也無法預知下一分鍾會發生什麼事。而觀眾也在緊張刺激的比賽中獲得了最大的欣賞滿足。
悲劇美的欣賞是足球戲劇美的又一種。競技場上有勝利者就有失敗者, 勝利者的喜悅各有不同, 失敗者的悲哀卻都相同。世界盃在經過一個月的鏖戰之後最終只能產生一個冠軍, 其他都是失敗者。對於足球小國來說, 也許這不算什麼, 但對於一些很有實力而又帶有很高期望值的國家來說, 被淘汰甚至獲得亞軍等不錯的名次都是很難接受的。比如巴西, 這樣一個有著深厚足球傳統的國家, 還有本屆杯賽上的法國、阿根廷, 在他們的國家,球迷們只認可冠軍, 亞軍也是一種失敗。就像法國, 世界盃之前, 冠軍的頭號大熱門, 世界盃之後, 小組賽就被淘汰。他們帶著衛冕冠軍的光環, 有著鼎盛的陣容, 肩負著法國人民的期望滿懷豪情來到亞洲, 准備衛冕, 一切似乎都在朝著好的方向前進。可就在世界盃將要開始的時候, 他們失去了齊達內、皮雷,比賽中主力隊員被紅牌罰下, 教練用人不當, 球員心氣也沒調整好, 而且射門老打在門框上——運氣也不在他們一邊, 結果3場比賽1 球未進, 叨陪末座, 黯淡出局, 這一切和他們曾經的輝煌僅有一步之遙, 不禁讓人慨嘆勝利與失敗之間轉換速度之快。悲劇使人深刻, 法國隊的失敗又一次證明了那個淺顯而又亘古的道理: 世界上沒有常勝將軍。法國隊在比賽中一直踢的很努力, 機會也不少, 完全不似那些未戰先怯的隊伍, 這更增添了其失敗的悲劇色彩, 讓人倍感悲壯。經過艱苦努力達到光輝的頂峰讓人感到崇高; 而經過殊死拼搏戰斗到最後一刻才被打倒同樣是一種崇高、壯美。
這就是足球的悲劇美的欣賞和戲劇美的欣賞。
足球的技術美的欣賞讓人感嘆人類身體創造力的無限可能性; 足球的戰術美的欣賞讓人感嘆人類如水銀泄地般流暢的組織能力; 足球的懸念美的欣賞讓人體會人生的緊張刺激, 給人啟發; 足球的悲劇美的欣賞讓人體會人生的艱難曲折, 使人深刻。隨著工業化的發展, 體育因其特性必將在人們的休閑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為飽受工業文明負面影響的人們重建健康做出自己的貢獻。足球, 這一現代體育最有趣、最符合現代人審美情趣的運動必將投身到這一朝著人化方向發展的滾滾洪流中, 在美學思想的指引下為進一步提高人們的欣賞質量而滾動、前進!
D. 體育美學論文
論體育之美學
字數:2870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摘要:本文就體育與自然美、人體美、社會美、藝術美的關系;美及美學原理;利用美學促進體育的發展和提高進行了探討,並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認識和看法,供大家借鑒。
關鍵詞 體育發展;美學;相互作用
美是勞動的產物,是人們在勞動過程中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自由創造的生動的形象體現。體育與美學都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而產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在漫長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它們緊密相連,形成相互制約,相互影響、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發展的關系。美的基本形態有三種:自然美、社會美和藝術美。本文就體育與美學原理以及上述美的三種基本形態關系;對體育美學作些粗淺的探討。
1 體育中的美學原理
1.1 什麼是美及美學原理
古漢語的「美」字,本意為頭戴羊角或羽毛載歌載舞的大人。這告訴我們,美是人的形象,美的本體之根源深深扎在人的話動之中,美的問題的解決,前提是人的問題解決。美學家獨德羅認為,美在關系,美是關系,關系越復雜,事物就越美。換句話說:美以關系為轉移,隨關系而產生、增長、發展而變化。由於這種變化能引起人類的精神愉悅,這樣精神愉悅就是美感,能引起人的精神愉悅的對象,就是美。
美學原理是以事物形式各部分之間的和諧、對稱、均衡、秩序和適當比例的方式存在著,並可用嚴格的數量表達出來。身體的美在於「各部分之間的比例對稱」。
1.2 美的形態和層次結構
1.2.1 美的形態和美感
美有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三種基本形態,在各基本形態之中,又可以分為許多小的形態,例如;自然美有山水美、生態美、人體美、等等;社會美主要有人的心靈美、語言美、行為美,以人為中心的環境美、生活美等,藝術美有文學藝術美,電影藝術美,戲劇藝術美、音樂藝術美、繪畫藝術美、建築藝術美、肢體藝術美等。自然美一般是由各試各樣的自然物和人的物化勞動組成;社會美主要是由人的思想、意識、情感,以及他們在人們的相互關系中的體現;藝術美則主要是由客觀現實生活在藝術家的頭腦中的反映、人們的創造力和各種必需的物質材料組成的,因此,他們是不同的美的形態。這樣,審美者能獲得的美感也就具有多種多樣和豐富性。
2 美和人的本質
談到美,就必然要談到人。美和人是有著密切關系的,不用說,社會美本來就是人類社會生活中的一種積極因系,藝術美本來就是人類智慧的一種結晶,就是自然美也是和人有著密切關系的。人和美的聯系是人類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特別是在長期的勞動實踐中逐漸形成和發展的。恩格斯有一段話,恰當地說明了人和美的關系過程:只是由於勞動,由於和日新月異的動作相適應,由於這樣所引起的肌肉、韌帶以及在更長時間內引起的骨骼的特別發展遺傳下來,而且由於這些遺傳下來的靈巧性從愈來愈新的方式運用於新的越來越復雜的動作,人的手才達到這樣高度的完善。恩格斯的這般話告訴我們:「手不僅是勞動的器官,它還是勞動的產物。」即體育、勞動創造人體美。
3 體育與自然美——人體美
3.1 人體美的先行者
人的自然美很早就進入人的審美視野。西方在古稀臘時代,人體美的欣賞蔚然成風。希臘人抱著「肉體有肉體的庄嚴」的信條,以一種天真無邪、純潔坦盪的態度,對待人的裸體形象。他們在明媚的陽光下,在瀲灧的大海邊,在公開的競技場上,常常素身裸體毫不感到羞澀和可恥。他們普遍推行促進人體美的教育制度,規定男女青年必須進行健美訓練,必須練出人的體魄和風度。對於沒有經過健身場鍛煉的人被看作是缺乏教養者。對具有虎背熊腰的軀干。豐滿寬闊的胸部,結實隆起的肌肉,粗壯有力的四肢,是獲得美男子稱號的重要條件。有時,還把戰場上和運動場上的勝利者塑成裸身雕像,安置在庄嚴的神殿里,當作高於一切其他形象的最自由的最美的形象來欣賞。
3.2 人體美是一種自然美
人是自然界的成員,人體美是一種自然美,它是一種形式美,人體美包括容貌、體型、姿勢的美,人的容貌由遺傳基因所決定,基本上是不可改變的;人的體型雖與遺傳基因有著重要的關系,然而是可以有所改變的。人體美是健與美的結合,健是構成美的重要因素,美離不開健,很難想像瘦弱不堪和臃腫虛胖的體型能喚起人們的美感嗎?
3.3 體育與人體美
健美的人體不僅具有堅強的骨骼、發達的肌肉,秀麗的發膚和健康的氣色,具有勻稱的形體和優美的身體輪廓線條。健美的體形集中地體現著對稱、均衡、比例、和諧等形式美的規律特徵。古稀臘人以健美的人體為模特兒的人體塑像如《擲鐵餅者》、《米洛島的維納斯》等,以現代從事健美運動、競技體操等體育運動者的體型。他們之所以能夠引起人們的贊嘆,是由於具備丁上述人體美和各種形式因素,他們之所以具有健美的體型最重要的原因,是因為他們長期科學地進行最有利於增進人體美的體育運動,即使是長期進行其他的體育運動(如打球、跑步、游泳等)他們的體型能達到健美的。人體解剖學的研究成果也證明長期科學地堅持體育鍛煉對人的肌肉骨骼會產生良好的影響能夠增進人體美。
3.4 體育與姿勢美
體育運動是增強人的體質的有效方法,這包括人的體格和機能。體能是有機體在身體活動中表現的能力,包括身體素質:力量、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和身體基本活動能力:走、跑、跳、攀、爬等。體能的增強必然會對人的姿勢美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就是說體育運動會使人的動作姿勢(坐、立、行等姿勢)更加正確、矯健和優美。
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體育運動是人體美的有效方法、體育與人體美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
4 體育與社會美
4.1 體育與社會美的關系
人是社會的主體,人的社會美,也稱內在美,心靈美,精神美或人格美。體育與社會的關系,比較集中地表現在體育與人的內在美的關繫上。
體育是社會文化教育的組成部分,它對人有著多方面的教育作用。首先,整個社會包括社會道德觀念和社會輿論,通過有關教材,體育競賽中的道德要求、新聞報道和評論以及群眾言論反映等,教育和培養人們逐漸具備高尚的體育道德品質。同時體育運動要求人體不斷克服體力和精神上的障礙,這可以培養人刻苦、頑強、堅毅、勇敢、果斷、自信心、自製力和進取心等意志品質。由於體育運動,往往是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培養著人的組織紀律性,協作精神和集體精神,而且體育競賽有著激烈對抗的特點,一方面培養了人們拼搏和爭勝的精神,另一方面從道德規范和賽場紀律則制約人的不道德行為,培養人公正、誠實、謙虛、禮貌和友好的優良道德作風。通過國際性的體育競賽還能激論體育之美學
字數:2319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發人們的民族精神和愛國主義精神,這都說明體育能夠培養和充實人的內在美。
4.2 人體美與社會美
前面已說過人體美是一種自然美,但由於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因此人體美就有了深刻的社會性。人民體質的強健、體型和姿勢的健美不僅反映民族健康水準,而且反映了民族精神面貌和氣概,是社會精神文化的標志之一,所以人體美也具有社會美的意義。
4.3 體育是構成社會美的有機體
體育與社會美關系密切且涉及范圍很廣,它們還表現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物質文明建設兩個文明方面。體育屬於文化教育的范疇,是構成社會精神的內容之一。社會體育活動的廣泛開展;人民體質逐步增強;運動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體育教學的發展和體育科研進步,這都是社會體育事業興旺發達的具體表現。同時體育活動本身就是一種高尚文明的社會活動。無論是直接參與還是從旁觀賞體育活動,都能使人們精神得到調節,身心得到愉快,性情得到陶冶,可以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積極參加和欣賞體育活動也是人們脫離低級趣味,追求高尚情趣的表現。綜上所述,體育對增進社會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都有著重要的積極意義,是構成社會美的有機組成部分。
5 體育與藝術美
5.1 體育具有藝術美
藝術美是自然美和社會美的集中反映,是最高級的美。體育不僅有健身等實用價值也有藝術的審美價值特別是藝術性較強的體育運動如競技術體操、技巧、武術、跳水、花樣游泳、花樣滑冰及球類運動等,運動之所以具有藝術類的性質是因為有著表演藝術,比較類似於舞蹈和雜技藝術形式美的具體特徵。
5.2 體育中的人體藝術美
體育運動是人的身體練習活動,人體是進行體育運動的主要物質材料。因此體育的藝術美體現在人體美上,主要是以人體美為內容的形式美。首先運動員發達的肌肉、勻稱的體型、優美的線條,是人體美的典型,能夠給人以健和美的感受。其次運動員的姿勢:奔跑、跳躍、俯仰、旋轉和翻騰等矯健有力的動態,各種優美靜態的造型以及他們個人,相互之間的各種動作,和諧編排與組合不僅展示了他們體能的完美,而且充分顯示了平衡、對稱、和諧、統一以及節奏韻律等形式的規律特徵,給人以美的享受。尤其是藝術體操、花樣滑冰等運動項目,運動員健美的身姿輕盈動作上和諧配合的優雅樂曲,具有強烈的藝術美感是體育運動與舞蹈藝術、音樂藝術的完美結合,也可以說是一門獨立的藝術種類。
5.3 體育是一種綜合藝術
體育的藝術美,也表現在運動員的服飾製作上。精美的運動服裝鞋帽的色綵線條。塊面與樣式結構的和諧組合,不僅本身是實用工藝品能給人的美感,而且有利於運動項目的特性美。某些體育項目,器械優美的造型,如武術器械、田徑器械同樣可以為運動的藝術美增色彩。體育建築也是構成體育藝術美的內容之一。體育建築是進行體育運動不可缺少的物質條件之一,它除了具有實用價值之外還具有審美價值,是一種帶有實用性的藝術品。寬敞明亮的體育建築給人的崇高的美感。而它們的線條、塊面、體積、色彩以及物質材料的諧調結合則具有多種形式美的特性,給人以美的享受。音樂是構成體育藝術美的聽覺藝術。音樂在某些運動項目中,如廣播體操、,藝術體操、花樣滑冰技巧的伴奏,那優美明快的節奏,抒情的旋律,配合著運動員的健美動作,把人們帶進更加美妙的藝術境界。正因為體育具有藝術美,特別是觀賞藝術性較強的體育運動正成為一種時尚的精神享受,受到人們的喜愛。通過觀賞體育運動,人們可以充分領略到體育的藝術美、形式美。
6 美學對體育的指導作用
體育與美學有著密切關系,表現在美學對體育具有指導作用。美學可以為體育提供理論依據,指導體育按照美的規律來進行實踐活動,從而指導體育的審美意義,為體育的全面發展和提高產生深遠的影晌。主要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第一,美學對體育的最基本、最直接的作用是指導人們按照美的規律來塑造自己體型,即人體美。如健美運動人們可以按照人體美的規律,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的動作和器械進行鍛煉,以彌補自己體型不足之處。第二,美學對增強體育運動的形式美也具有指導意義,如從事體操技巧、武術等項目的教練員和運動員可用美學理論,按照該項運動的形式美的規律,進行設計編排和訓練,並選用優美適宜的服裝器械和樂曲,這對增強體育運動形式美,提高體育運動的實際效果,爭取在競賽中獲得更好的成績是有益的。第三,美學對服務於體育事業的音樂、服飾、建築也有積極意義的,如在美學理論指導下音樂家可以創作或選用更適合、更優美的樂曲為體育運動伴奏,服裝鞋帽設計師可以設計出美觀大方的體育服飾,建築師可以設計出更為美觀的體育建築。這些可以為體育運動增添美的氣氛。第四,美學對體育指導的另一方面是能夠培養和增進人的內在美,由於美、善、真三者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美學和倫理學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在體育訓練和教學中,對人們進行高尚的體育道德作風和意志品質培養,塑造人的內在美是非常重要的。
當然美學理論不僅能夠提高人們對體育的審美、創造能力,也能夠提人們對體育的審美、鑒賞能力。總而言之,美育同體育、智育有機結合起來,才能培養出全面發展的人才,通過美學的指導,體育才能得到全面發展和提高。在了體育與美學壘面關系之後,要加強美學理論學習和探討以創建有中國特色的體育美學,以指導體育實踐促使人類向著美的方向有序發展。
淺析體育美學在武術教學中的應用
字數:2782 字型大小:大 中 小
武術是中華之國粹,其內容博大精深,隨著其地位在國人心目中的日趨提高,對武術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武術的發展,過去那種陳舊的教學方法將被更新、更科學的教學方法所代替。筆者從運動心理學的角度去研究、探討美學在武術教學中的重要作用,並在實踐中加以運用,使學生不僅了解了中華武術浩如煙海的文化內涵,同時還學到了富有韻律感和帶有民族傳統特色的優美動作,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學效果達到了事半功倍之效。具體而言,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一、採用獨特的教學方式
筆者對河南省十所普通本科院校大學一、二年級學生進行調查時發現,近90%的學生更注重教師的專業水平,專業水平高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前後,態度變化不大;專業水平低的教師所教的學生在學習後,對武術的興趣的比例大幅度減少;上武術課應付考試的學生佔80%以上。由此可看出,一個教師專業水平的高低不僅僅決定能否上好武術課,更重要的是其教學效果對學生心理的影響是長遠的,也可能由此影響到學生以後對武術的認識和態度。
武術課與其他體育課不同,他其獨有的特點和內涵,決定了它獨有的教學方法和要求。它重在言傳、身教、心教上,難在對武術本身的感悟方法。這些都是各媒體或通過其他聽覺、視覺等感覺所不能傳授達到的。每個武術動作都要求教師用語言去表達,用示範去教習,與學生身心相通,用心去感悟,用神去激揚,教學相長,以對身、心、神的體驗,對美的感受,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情感、激情。
從運動心理學和體育美學的理論出發,教師的示範是關鍵,因為它對學生感情認識的形成至關重要。教師的示範質量在學生心理上起到了定勢作用,對學生是否能學好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除了掌握規范的動作,精、深、新奇的理論外,還必須具有發現美、創造美的基本素質,以此所具有的感染力、震撼力將學生引入「物我兩忘」的藝術之境,燃起他們學習的激情、培養學習的興趣、堅定練習的恆心,從而達到由學校體育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二、授課中注重語言美
授課中的語言美是指用美的語言引導、激勵學生,使之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聽覺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是授課成功的第一要素。人常說興趣是成功的基石,有了興趣就成功了一半。語言美在武術教學中包括兩個方面,即指教師發出的聲音和所講的內容,聲音則指教師授課時的言語,內容包括武術動作名稱和與之有關的歷史或軼事。
首先,從內容上講,每種拳術都有其悠久的歷史及激動人心的故事,本身就是一個美麗的傳說。在講授理論課時穿插講述以悅其心,撩起學生想學的興趣和激情,引導學生追求美的嚮往,從意識上產生共鳴,然後從武術的內容及其名稱中去發現美、講述美。武術動作名稱本身就蘊含著美,在武術套路中比比皆是。如少林拳中童子拜佛、羅漢卧地睡及太極拳中白鶴亮翅、金雞獨立、玉女穿梭等動作名稱,就給人以無限的遐想。
其次是聲音的運用。它包括理論課的講授和教習時的口令兩種環境。講授理論課時的授課技巧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要引人入勝,給人美的享受,特別強調的則是教習時的口令美,即教師的語言要頓挫有致、抑揚合法。不同的拳有其不同的風格,要求用不同的口令與之相適應、相協調、相融合。如練長拳、少林拳的口令,要短促有力,同時要與節奏的快慢高低相協調、合拍。做動作組合時的口令要激昂、洪亮、緊湊,如進軍的戰鼓催人奮進、鏗鏘激人,定勢時要渾厚有力、質地有聲、脆而沉穩;而教太極拳時,口令要輕、要柔而圓長,如涓涓細流潤人心田,使人精神振奮而又輕松悠閑。
三、授課時強調動作美
首先,用漂亮的示範動作征服學生,樹立鮮明的目標
第一,完整套路練習時的整體美。它包括動勢的動感美、定勢的造型美、節奏美、協調美、力度美、藝術美(表現「外」的形式美、表現「內」的意蘊美)等等。一套武術動作下來要如行雲流水般流暢自然,長拳中的提、托、聚、沉要流暢,起、伏、折、轉要激盪,太極拳中的掤、采、擠、按要沉穩,采、捌、肘、靠要連綿,動如波濤不斷等。武術動作中的定勢、平衡動作或者是空中高飄動作都要做到有造型,靜中有勢和動中求靜,達到身、形、神、氣的合一,生動活脫,神采透發。武術中的手眼身法步,精神氣力功練得爐火純青,使自己在動作的一舉手、一投足之間表現出來的上下協調,左右協調,身、形、神、內外合一之協調,人與器械的協調等,以及做到人與環境的協調,以及將音樂、背景、不同的拳術風格與人的形神、性格、氣質關系處理得當,使之變成了武術藝術。
第二,最賞心悅目的是節奏美。練拳不是做拳,不是一個動作一個動作的擺架子,而是要有鮮明的節奏感,要做到快慢相間,疾緩得當,剛柔相濟,動靜有勢等,才算是練拳,如太極拳、太極劍或集體套路演練時配上音樂等,更顯得節奏的美。四路查拳中有歇步挑掌——並步沖拳這組動作,輕柔緩慢,慢中有韻。精神貫注的挑掌動作為快速變向並步沖拳奠定了基礎,才使得沖拳有寸勁、有力度,把快慢表現得淋漓盡致。又如在長拳中做急上步轉身——旋子這組動作,急轉身時如風馳電掣一般,緊接著踏地騰空,動作在空中盤旋,表現出動作的「高」、「飄」、「輕」、「帥」的獨特魅力。
意蘊美則是武術美的最高境界。習武者心澄目潔,心無雜念,專心一致,使自己的手、眼、身法、步,與心、神、意、氣巧妙合一,將動作巧妙、有序、快緩、動靜、起、伏、折、轉、地連接在一起,達到高度和諧,在練身的同時,使自己的心在浩如煙海的武術文化之中暢翔,接受禪武的洗禮,對習武者的身心起到了修養的最好鍛煉。對觀者也是一種精神享受,使人與自然都會有一種升華。
第三,技擊動作示範的灑脫美。攻防技擊是武術中最重要的技術部分,也是武林史話或軼事中最激動人心、了人心願的一筆。因此,在教授技擊動作時,將動作中的招勢與傳說中的情節、動作相結合,漂亮地示範給學生,讓學生深臨其境,感受那種刺激和快感,既活躍了課堂氣氛,又牢記了動作中的技術要領,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
其次,科學的訓練,使身體感受的內在美激勵學生,保持學生練習的激情
純粹的基本功和套路練習是枯燥而乏味的,往往造成學生的厭倦情緒。在練功方法上不妨先從內功和心法上入手,如太極拳中的開合樁、升降樁、功夫樁等,使學生自己能感覺到身體內部的那種變化和沖動。樹立練功的志向和慾望,堅定習練的信心,待身體有感覺後,再進行外功的練習。同時,外功練習時可結合學生了解的動作片或史話中的練功故事,讓學生模仿練習。在學生增加知識面的同時,基本功也得到了提高。
E. 體育文化創新與傳承論文(1000字以上)
[論文摘要]文章分析了文化和學校文化的含義,論述了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的重要職責和必然使命,並提出了高校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構建途徑:積極開展文化交流,塑造創新理念,堅持以育人為重要抓手等。
[論文關鍵詞]高校 文化 傳承 創新 使命
胡錦濤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強文化創新。這就意味著高校在原來的培養人才、科學研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這三項職能的基礎上,增加了第四項職能,即推進文化傳承創新。作為高等教育的一員,我們應該准確理解和把握胡錦濤同志在會議上的講話,加強先進文化建設,盡快實現高校相關文化制度體系的構建,加快完成推進文化傳承創新的任務。
一、關於文化和學校文化的理解
對於文化的含義,按照動態的角度來定義,「文化」可以解讀為「使文化」,即用文化知識來教育人、教化人。從靜態的角度來定義,文化的概念又可以分為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文化」,(又稱「大文化」),包括人們的文明總和、政治形式和生活方式;狹義的文化(又稱「小文化」),包括文學藝術和思想意識形態。我們經常使用的是文化的狹義屬性。
文化的特徵可以簡單歸納為:第一,普同性,各種不同的文化體系卻具有共同的、同一的形式和樣式,如文學作品、歌曲、詩歌等;第二,多樣性,不同的自然、地理、歷史環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模式,如我們平時經常講到的「特色」;第三,民族性,文化植根於民族之中,不同民族有不同的民族文化,一般來說,生產力的發展是與文化的進步成正比的;第四,繼承性,人類文化的進步是建立在對前人繼承的基礎上的;第五,發展性,人類的文化是不斷向前發展的,綿延不絕;第六,時代性,在人類文化發展的每一個歷史階段中,都存在自己的典型文化,是這個時代的標志,如石器時代、蒸汽時代、信息時代。
學校文化是整個文化體系的一個分支,體現的是社會背景下以學校為地理環境圈,由全體師生在學校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淀和創造出來的,並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精神、行為准則及其規章制度、行為方式、物質設施等,是多重元素的整合和結晶。其本質意義在於影響和制約學校內人的發展,其最高價值在於促進學校內人的發展。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高校要想踐行文化傳承創新的使命,首先要做的就是加強自身的學校文化建設,應在加強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的同時,主動、理性地對已有學校文化的總結反思、分析概括,並在此基礎上引入新的文化元素,充分利用各種有利條件,形成自身獨特的價值觀、信念、手段、語言、環境和制度,較為成熟地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創新文化的新體系。這是高校實現跨越式發展和長治久安的重要任務,是建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文化傳承創新是大學的重要職責和必然使命
1.文化傳承創新是時代發展對大學提出的新要求。大學建立的初衷就是通過對文化的繼承和傳播,促使受教育者知識化、文明化、道德化,塑造出一批有學識、有擔當、能夠促進社會發展的人才。而大學只有不斷地學習、研究傳統文化,接受外來文化的精華,並結合時代潮流和時代特徵,不斷傳承創新,提煉文化精華,倡揚具有時代特徵的主旋律文化,才能更好地推動社會進步。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社會對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就是為社會發展提供智力支持。高校的作用逐漸從以教學為主轉變為教學和科研並重。而後,我國文化產業和高校的迅速發展,高校又增加了服務社會的第三大職能。到今天構建和諧社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背景下,胡錦濤同志又對高校提出了文化傳承創新的職能。文化傳承創新已成為當代大學發展的自覺選擇。傳承創新文化、推動文化交流,既是時代進步和社會發展對大學職責的新要求,又是對大學職能認識的拓展。文化傳承創新被納入四大職能之一,是主觀和客觀、歷史和邏輯的統一。
2.本身的自然屬性決定了大學是文化傳承創新的有力踐行者。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價值觀念體系的集中體現,是中華民族的力量源泉和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大學作為繼承和發展中華文化的重要渠道,承載著弘揚中華民族精神、實踐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實現國家文化振興的重要責任。大學可以繼承優秀的傳統文化,借鑒先進的國外文化,培育出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使其成為民族和文化復興的中堅;大學是超凡脫俗、傳授知識的殿堂,豐富的文化底蘊、濃厚的學術氛圍,無數大師、人才的聚集,都使得大學成為傳承文化的最有力的平台;大學是思想精靈的天堂,是活躍、創新的集中代表,是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知識的搖籃。所以,大學自身的文化建設與發展,影響著國家的文化建設,也是主導和引領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力量之一,應該肩負起社會文化傳承創新的責任。
3.發揮大學文化傳承創新職能是建設高水平大學的內在要求。大學文化不僅僅代表了個性、特色,更主要是起到了凝聚人心、鼓舞力量的作用。在高校長期辦學實踐中形成的大學文化,代表了一種共同的理想信念、價值理念、行為標准,體現在校園生活的方方面面之中,是廣大師生員工團結一致,建設學校的精神支撐。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我國高校的辦學規模、科研水平也在不斷地提升。但相比世界一流大學依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很多高校在學科建設、高層次人才引進、畢業生就業、人才培養等方面都遇到了諸多挑戰。如何突破這些「瓶頸」?一是應塑造自身的文化品牌,國際上知名的高校,不僅僅是有著優秀的人才和較好的硬體條件,更重要的是有著悠久的歷史、創新的理念、完整的教學體系、良好的校風等。二是積極汲取世界各國的先進文化,要以自己的文化為主體,貫五千年傳統之大道,采五大洲文明之精華,探索出一條適合自身發展的正確道路。
三、高校的文化傳承創新體系的建構
1.構建優秀傳統文化傳承體系。幾千年來,中國傳統的知識分子從以農耕生產為基礎的社會實踐出發,勤於觀察,深切反思,相互爭鳴,從以均田為基礎的相對均產的經濟主張以及社會權利相對平等的政治要求出發,積淀出了包含人際關系平和友愛、和諧共處、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等思想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深刻影響著歷代王朝開國創業的政治理念,推動著中國社會在曲折中向前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時代價值,需要深入發掘和弘揚。大學需要構建相應的文化體系,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傳統社會理念中的精華,使之融入大學的學校文化、辦學理念及對學生的培養教育當中去;應適當加強文化建設的師資力量,使之形成一種與日常教學和科學研究平行發展的運行機制。也只有這樣,大學才能不斷從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營養,從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創造力。
2.積極開展文化交流。隨著交通、通信等方面的發展,「全球化」進程在事實層面上是顯而易見的,人們切實感覺到了世界在縮小,彼此的關系越來越密切,不論我們情願與否,信息時代早已促使各國文化洶涌而來。因此,我們需要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為主體來吸收和消化外來文化,參與世界多元文明的融合,應該秉承中華民族和諧、平等、互愛的理念,立足於適合本國社會和文化發展的社會理念,實現民族文化的集大成。這就要求大學摒棄自我封閉發展的理念,立足本國傳統文化,樹立國際意識和世界眼光,廣泛汲取世界各種文化的優秀成果。具體而言,我們應該積極開展對外交流,增強與各個國家、各個民族的交流與學習;應大力引進優秀人才和優秀成果;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和管理經驗;應加強聯合培養,注重引進來和送出去相結合,從而培養出國際化的創新人才。
3.塑造創新理念,大力推動文化創新。創新精神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發展的不竭動力,是一個民族的文化保持生機和活力的源泉。只有堅持不斷地創新,才是對一個民族的文化的最好繼承,才能使一個民族的文化永保昌盛。推動文化創新,需要在大學中打破各種思想的束縛,倡導勇於開拓、敢為人先的精神;要引入競爭機制,敢於超越;要塑造大學師生們不懼權威、大膽質疑的品格與精神,努力創造符合時代精神和時代潮流的新文化。具體來講: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尊重創新精神,跳出傳統教育的束縛;應改進教學方法,變灌輸式為主動探索式,開發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要改變教學評價標准,鼓勵大膽質疑,營造良好的有利於創新的環境,促進創新力的全面提升。
4.堅持以育人為重要抓手。第一,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擁有正確的航向才能最終達到目標。要深入開展以理想信念為核心的社會主義教育,讓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開展愛國主義教育,讓大學生樹立熱愛祖國、為人民服務的遠大理想,確立國家和民族利益至上的價值觀念;要開展公德教育,加強大學生的道德修養,樹立在集體中求發展、在奉獻中實現人生理想的價值觀念等;要開展大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學生胸懷遠大理想,樹立科學精神,立為國奉獻之志,行為民服務之舉,成為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
第二,營造良好校園文化。校園文化作為一種文化形態,對青年大學生發揮著潛移默化的作用,對學生的行為模式、道德情操、價值觀念的形成和發展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而大學是一個各種文化集中碰撞的地方,面對各種文化思潮,我們需要有兼收並蓄的氣概,既要傳承傳統文化,又要接收外來文化,要營造百家爭鳴的校園氛圍。但是這並不代表我們良莠不分。我們要堅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來武裝和教育學生,在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方向的基礎上,促成校園文化體系的豐富多彩、多樣共生,進而實現多種文化的相互交流、創新發展。
第三,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要引導大學生刻苦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繼承和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精華,學習國內外的文明成果;要引導大學生注重自身的能力培養,不斷地提高個人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提高綜合素質;要引導學生多接觸廣大勞動群眾,學會各種社會知識,增強個人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要加強學生個人道德品質的培養,激發他們為人民服務的熱情,磨礪出優秀的個人品質;要培養他們敢於承擔風險,勇於探索的精神,從而有能力承擔起傳承創新文化的重擔,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綜合國力的重要體現,也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標志,而要實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高校肩負著重要的使命。加強大學制度和文化建設,尤其是大學精神文化建設,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既要堅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的一切工作的重心,也要把文化傳承創新放在高等教育價值論的重要位置,完成好高校文化建設的新任務,使中國文化走向新的復興和發展之路。
F. 什麼上體育精神寫一篇關於體育精神的小論文
中國體育精神: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 中華體育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精神文明的重要載體。 中華體育精神的核心和精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正是發展先進文化,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體育運動往往能反映出一個人不懈奮斗的精神,改變個人的命運。從愛因斯坦堅持體育鍛煉、鄧亞萍連連獲得世界冠軍和雷•尤瑞命運改變的故事中,都能體現出體育精神來。鄧亞萍克服自身條件的不足,在賽場上勇敢拼搏的精神獲得了世界人民的尊敬。前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對鄧亞萍有著很高的贊賞,他曾說過「鄧亞萍是我本世紀見過的最好的運動員,她是奧運精神『更快、更高、更強』最有力的詮釋者。」 馬燕紅克服傷病困擾,獲得奧運會冠軍的故事,也很好地體現了奧運會「更快、更高、更強」的核心精神。牙買加運動員奧蒂連續多年都沒有取得金牌,為什麼還要堅持不懈?奧蒂被稱為「永遠的伴娘」,因為她參加了多次奧運會和世界田徑錦標賽,獲得過30多塊獎牌,卻從未獲得過金牌,但她堅持不懈,40多歲仍然奔跑在競技場上。人們稱她為「失利者」而不是失敗者,她的身上集中體現了奧運會提倡的「重在參與」、永不放棄、永不氣餒、永不低頭的精神。體育是一種國際語言,人們甚至不需要翻譯、不需要解釋,就可以自由交流,它為世界和平做出了自己的貢獻。奧運會承載了友誼與團結、和平與公平、關愛與尊重等等精神內涵,奧林匹克精神是體育精神的代名詞,是現代社會文明的標志。「神聖休戰」、以追求和平與友誼為特徵的精神,為我們所嚮往;尊崇公正、平等、競爭的精神,成為人們追求的理想;鍛煉體能、展示健與美成為人們追求的目標。奧林匹克精神是現代社會文明的奇跡。體育精神讓人們之間更容易溝通,讓合作更廣泛,讓處處出現新的可能性。
G. 關於體育運動的小論文
體育游戲是人們比較喜歡的文化娛樂項目之一,也是學校開展體育活動的一種有效方法。它作為一種活動形式,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趣味性強。特別是在開發學生智力,增長知識,陶冶情操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因此在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教材這一藝術性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提高動作技術、技能,及時培養學生堅毅,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和集體主義觀念等優良品質,都是行之有效的。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具體深入地運用游戲教材效果更好,更合理,值得我們進一步去研究和探討。下面我談談對此問題的幾點粗淺的體會和認識。
1.體育游戲在准備部分的運用
體育課的准備活動是體育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其部分主要任務就是用較短時間,迅速將學生組織起來,集中注意力,調動他們的積極性,使學生的機體從相對靜止的狀態進入到比較活躍狀態,為基本部分的教學做好准備。然而,大多數教師在體育課准備活動部分都採用常規性准備活動,讓學生繞操場慢跑幾圈,做幾節徒手操,身體各個關節活動一下就算完成。如果不管講授什麼內容,都千篇一律,長此以往,只限於這一種模式的情況,不但不能活動課堂氣氛,增加學生的興趣,而且對運動技術、技能的掌握也是不會達到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必須根據課程的內容,任務適時安排一些體育游戲來提高學習興趣。假如本次課的主要內容是雙手胸前傳球,如按上述准備活動的安排,達不到預期效果。在准備部分中,就可以以游戲的方法安排「頭上跨下傳接力」、「運球接力」等游戲,使學生在競賽中既活動了身體,又掌握了球性。
2.體育游戲在基本部分的運用
基本部分的主要任務是學習新教材、復習舊教材,使學生牢固掌握本學科的基本知識、技術、技能。各種基本動作只有在反復練習中才能達到熟能生巧、牢固的掌握。但多次重復某一動作,學生會感到單調枯燥。如,上短跑課時,過去就是一味強調反復練習次數,時間一長學生就產生了厭煩情緒,感到沒有意思,以至對體育課產生逆反心理。如果改變過去的那種單一的教學法,利用游戲競賽的方法,將全班學生按技能分成若干個組,進行綜合性的練習比賽。如,「迎面接力」,「15米行進間高抬腿——15米後蹬跑——15米沖刺跑」。通過這樣的安排學生不僅願意做,還會大大的增強運動負荷和練習密度,更重要的是動作技術的形成是在不斷的泛化,強化中實現的。所以我們認為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掌握動作技術和技能,也只能靠不斷的反復練習,誘導強化從條件反射的建立和消退的生理規律來看,教學中只靠強硬的命令,沒有科學有趣的教法和組織形式是無濟於事的。因此在體育教學的基本部分啟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游戲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有效內容。
再如,長跑項目是學生的頭痛的一個項目。如果教師始終採用一種練習方法進行教學,學生就會感到頭疼,單調,學習情緒和意志品質等方面都會受到一定影響。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實際水平,結合教學內容把長跑課變成游戲課。如,採用「接力跑」、「追逐跑」、「領先跑」、「隊形變換跑」……這樣既能使單純的跑變成各種形式的跑,既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完成教學任務。
3.游戲在結束部分的運用
結束部分的主要任務是有組織地結束教學活動,使學生身體逐漸恢復到相對安靜狀態。這部分的體育游戲做以動作緩和,運動量小的形式進行,為了不使學生興奮性提高,競賽性的游戲要少,相對間隔時間要大。主要以看、聽、說等形式進行,把音樂、舞蹈融進於練習之中,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達到積極放鬆和恢復的目的。
4.運用體育游戲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1)體育游戲作為基本內容的輔助性練習和專項練習應緊扣課的基本內容.時間不要太長。游戲的動作必須在動作技術已經基本掌握的前提下來安排,對於動作要求高,難度大,危險性較大的內容,在選擇游戲進行專項練習時一定要慎重。否則易形成不正確的動作定型,給教學效果帶來不好的影響。
(2)在安排游戲過程中,學生性別不容忽視。在游戲創編和選用上,由於男女學生在心理、生理上發育的不同,從而使他們在身體素質,承受運動負荷大小不同,要求不能千篇一律。
H. 體育流行文化的論文1500字
體育流行文化的論
通唱都是這么理解,分析結果的
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