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體育運動隊訓練計劃
經供參考2008----2009年第一學期 小紀小學校田徑隊訓練計劃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在實施素質教育的同時,培養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提高我校在田徑比賽中的成績,把學校的體育工作做的更好。二、組建隊伍為了進一步搞好學校的體育訓練工作,並將訓練作為一項長期的工作來抓,我們經過認真篩選,從三、四、五、六年級中找隊員組建了學校田徑隊。並集合了學校的實際情況制定了田徑隊的訓練目標。三、訓練計劃我校的田徑訓練主要集中在每周星期一、二、三、四、五的早晨(6:40--7:30)。第一階段:時間為前四周,採用一般的訓練強度,進行恢復體力的身體訓練。第二階段:時間為兩周,採用較高強度的訓練,加強技術訓練和專項素質訓練,有意識地把專項素質和技術結合起來.加大訓練負荷.在訓練中注重技術、戰術、作風與心理素質的培養。第三階段:時間為一周,採用中等強度,調整運動量,降低練習次數,消除疲勞,積蓄並超量恢復。第四階段:內部測試,及時查漏補缺。改進訓練方法。四、訓練措施1、對學生項目的訓練,我們體育組的老師也有很明確的分配,王俊主要負責徑賽中的中長跑項目,徐峰主要負責田賽的投擲項目(壘球、鉛球),陳志平主要負責徑賽中短跑、跳躍的項目。2、為迎接我市的田徑運動會,我們選擇了一些主訓項目:60米、100米、400米、800米;跳遠、跳高;壘球、實心球。3、學生訓練課的內容、形式、節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樣,各種練習手段盡量與游戲活動相結合,以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愛好與興趣。4、訓練必須以學生身體系統訓練為主。注重學生的專長發展。5、要把訓練和思想教育結合起來,有意識地在教學訓練過程中,培養學生"愛祖國、愛學校、懂禮貌、講文明、肯吃苦"的品質,加強跟班主任、家長、校領導的聯系,使學生能安心訓練。通過師生的共同努力。從難、從嚴、從實戰出發,系統地進行嚴格訓練,加強意志品質培養,爭創佳績。四、各階段訓練安排:9月份:1、通過興趣小組活動選拔優秀體育苗子充入校田徑隊。10月份:1、對選拔優秀運動員進行原始成績的測試。2、然後對運動員進行分析,初步確定訓練項目。11月份:1、對全體運動員身體素質訓練(強化基本動作訓練)。2、制定詳細訓練內容(跑:訓練內容;跳:訓練內容;投:訓練內容)3、全體運動員進行力量與耐力素質訓練。(內容:跳台階、跨步跑台階、、負重蹲擺相結合)(內容:變速跑、勻速跑、定時跑、計時跑相結合)12月份:1、耐力與力量專項訓練(提高運動成績)2、對運動員進行專項測試並記錄成績進行分析並不斷改進訓練方法。1月份:1、通過一個階段訓練進行小結。2、安排好寒假期訓練工作。 小紀小學體育組 2009年9月
『貳』 如何培養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小組合作學習能力小課題計劃
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
1、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角
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給全體學生提供了較為充分的獨立思考和自主互助探究學習的時間和空間,營造了自由、寬松、和諧、生動的學習環境,創造出一種真正意義上的尊重學生的創造性、相信學生潛能的學習氛圍,調動了不同層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了學生學習主體參與意識,把學生切實地推向學習的主體地位,使之成為學習的主角。
2、促進學生互相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小組合作學習,讓每位學生參與和親身經歷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使學生在觀察、實踐、討論、交流、分析、總結的過程中,理解掌握體育知識。在這樣的探究交流活動過程中,互相促進、集思廣益,學生對知識挖掘的深度和廣度得以拓寬,對教材內容理解深刻,記憶牢固且應用自如。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習效率,同時學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創新意識、互相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激發了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小組合作學習為全體學生提供了展現自己聰明才智和體育天賦的機會,不同程度的滿足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理需求。學生在探索新知、解決新問題的過程中,其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較為充分的滿足,在練習和比賽時可以有效的提高他們的集體榮譽感,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
4、促進了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小組合作學習的實踐,使教師們逐步樹立起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增強了「學生是學習的主體」的意識,明確了自己的主要任務是激勵、幫助和指導學生學習,而不能代替學生學習。教師應深刻地認識到要以學生的發展為目標,從學生熟悉的情意和感興趣的事物出發,創造性地設計、組織學生開展學習活動,真正搭建起學生與教師共同發展的平台。
二、如何提高小組合作的實效性
1、小組編排的優化
合作學習是以「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為基礎的,因此,科學分組是小組合作學習取得成效的組織保證。一般在教學過程中有三種形式:第一,2人一組自
由組合。主要應用在教學小游戲和需要2人配合的教學內容中。如小游戲有:猜數、石頭剪子布、角力等。2人配合的教學內容有:小足球教學腳弓內側傳接球、籃球教學中的傳接球等。使學生能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快速找到自己的練習夥伴,有利於節約時間,使學生在競爭、體驗中直接參與到小組合作學習中。第二,5-6人一組。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性別、能力、身體素質、興趣愛好等方面安排5-6人一組,組內選出小組長。學生也可根據所學內容不同要求調整(微調)。根據自己小組的特色自取一個組名。可以是體育明星可以是和體育有關的事與物,如跑步好的「劉翔組」,愛打籃球的「姚明組」,愛踢足球的「羅納爾多組」,愛打乒乓球的「張怡寧組」,「大力士組」,「舞蹈組」等等。這樣的分組使小組內具有較強的內聚力,成員之間互相啟發、共同受益。在教學中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互動,而且能讓全班同學盡可能地參與到課堂活動。無論基礎好的,還是基礎差的,無論是性格外還是沉默寡言的,都願意參與到小組討論之中,有利於面向全體,有利於學生的自主參與,有利於優勢互補、集思廣益形成正確的認識,提高探究成功率。這種方式也是應用到課堂上比較多的一種,如小組內的比賽,在比賽中充分發揮組員的智慧和作用。第三,分成兩大組。主要應用在一些大游戲之中。如「勇闖火力網」、「拔河」等。可以很好的培養學生的大局觀和服從命令以及團結合作的精神。這三種形式應在不同教學環節交叉使用,如若總是固定一種,學生會產生厭倦心理,而交叉使用可以使學生總是在輕松、新鮮、動態的形式下進行學習,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
2、合理分配,各盡其責。
俗話說的好「鳥無頭不飛,兵無將不勇」,教師在放手讓學生自由討論時,一定要把每組大致情況分配好。特別是小組長,不管做什麼事有了一個好的指揮官辦事就有可能事半功倍,所以在選小組長時一定要選好,小組長不一定要求學習好的但必須要有威信的,其他學生要能信服的,教師可以在課上培養、樹立幾個小朋友,「以點帶面」讓學生知道怎樣的學生在體育課上是好學生,讓學生向他們學習,特別是對低年級因為他們的自製力較差,好動、貪玩,如果沒有一個有威信的小組長,學生沒有形成良好的合作氛圍,就會導致課堂紀律散漫,教學效果低下。因此選一個有威信的小組長至關重要,當然小組的成員也應有事可做,承擔不同的角色和責任並獲得不同方向的發展,這樣就不會因為沒事做而做其他的事。小組分工也很重要,可以有主持的、匯報的、管紀律的等等。在教學中,教師的放手,決不是放任;學生的自主,也決不是「自由」。因此,教師要正確處理主導與主體的關系,合理的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充分挖掘學生的個性與潛能。另外,包括組長在內,小組成員的分工要定期輪換,以便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多方面的發展。
3、選擇恰當的討論時機
選擇恰當的討論時機應該是教師在備課時就應該想到的問題,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必須建立在教師對教材的深入挖掘、對教學目標的深刻理解、對教學結構的合理安排、對學生充分了解的基礎之上,通常在理解知識點的關鍵處,在學生理解的難點處,在某個問題可能會有多種答案時運用小組討論比較恰當,因為以上情況有的學生個體難以獨立解決的,隱藏了許多可以討論的「因子」對發展學生思維的求異性、發散性、深刻性有較大幫助,對學生個性品質的培養,創造潛能的開發都大有裨益。如我在教學水平二(三年級)障礙賽跑時,每個障礙都練習了過後,讓學生自行擺放障礙的順序准備接力比賽,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氣氛很熱烈通過嘗試後自行擺放了障礙,通過一次比賽後再討論再調整,之後在比賽。在全部比賽結束後談體會談心得時說到,我們這組體力好安排了障礙是先易後難;另一組說我們這組讓體力差一點的先比讓他盡量跟上,最後由跑的最快的人跑,發揮他最大的潛能;還有的說我們先把影響速度的障礙放在最前面過,後面可以使速度更好的發揮等等。在討論實踐中使我看到學生都積極愉悅的參與其中,積極動腦找到了很多好的方法,使我感覺到學生真的是在用「心」上課了。
4、優化評價
合理恰當賞識的評價起著導向與促進作用,因此採用什麼樣的評價方式也有一定講究,通常可以採取自評、互評、指評等方式;不失時機地對每位學生和小組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參與學習的情感、態度、合作精神、個性特點的展現、信息處理與成果達成等方面進行綜合評價。以此肯定成績,保護積極性,優化努力的方向。因為老師同學一個鼓勵性的評價往往堅定了他努力的方向,相反則會使他喪失信心,從而放棄。所以教師應合理恰當賞識的評價小組合作學習,使小組合作學習的水平不斷地提高。
『叄』 如何激發小學生體育學習興趣計劃教學案例
一、影響小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原因分析
體育本是一個來自於游戲,發展於游戲的學科,體育課受到小學生的喜愛本是一個天經地義的事情。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有許多學生在接觸了一段體育課後,就顯示出對體育的「厭學」現象,而且這種現象越是在高年級就越明顯。到底是什麼原因使他們不喜歡體育課呢?我認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想像」與「現實」之間差的原因:
體育教學同其他學科不太一樣的是當小學生初次上體育課時,他們對體育其實並不生疏,因為他們已有在幼兒做游戲的體驗和對周圍人參加各種體育活動的印象,因此他們很容易把未來的體育課自然地理解成一種歡樂的「玩」,這是他們頭腦中的「想像」。而現實中的體育課卻是教育,會有一些比較「規范」的內容,如隊列和一些較正規的技術學習,這與學生頭腦中的「想像」有差別,如果此時教學再生硬勉強就會使這樣落差徒然加大,使學生一開始就會對體育感到生疏的失望,從而播上「厭學」的種子。此後,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他們對體育還會不斷產生各種「想像」。這些「想像」來自於五彩繽紛的競技體育和大眾體育,而當他們卻總要面對體育的教學內相對單一,時間短難以盡興等體育教學的「現實」時,這種「期望」和「回答」的落差會始終存在,這樣就會影響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
(二)教不會、學不悅原因:
由於現行教育體制教學條件所限,我們國家中小學授課班級還是大班制,基本上 5 0 多人一個教學班,個別地區可能達到 8 0 多人一個教學班。這對體育教學來說要想上好、教會、教懂、教悅,是很難做到的。因為在學生上體育課時,由於人多,器材少,場地小,練的機會又少,沒有更多的時間和空間去充分嘗試和體驗,所以普遍沒有學會,沒有深刻的體驗。學生必須沒有興趣,學不會必然也學不悅。如果多次體育課上多個項目內容都學不會,都無興趣,最終必然「厭倦」體育課,學生無快樂興奮可言。從運動的認識規律上講,只有在先玩,先游戲中產生興趣,引發快樂,進一步才能學會。但首先我們沒有充分時間和場地讓學生去學、去玩,沒有機會讓學生充分體驗運動的歡樂,成功、努力與失改等,只能帶來不悅,不悅不願上體育課,師生甚至產生對立情緒。
(三)教學方法落後,教學內容「低水平重復」:
目前在相當多的學校體育課上,體育教師表現在教學方法的單一性、簡單性、形式化、成人化,大多是因教學內容多、學生人數多、教學時間少、場地器材不足,指導思想陳舊所造成的。但是有些因素我們很難改變,有些因素是值得研究。如有些教師在教法選用上有忽視甚至是無視學生的問題。教學方法以教師為中心,個別教師把教法變成懲罰學生的手段,由於教學方法的偏頗和生硬,使學生體會不到他們應該體會到的樂趣,相反嘗盡失改的苦澀,必然導至學生不喜歡體育課的結果。
(四)教學缺乏選擇性、探究性和自主性原因:
體育課和大眾體育的最明顯區別是:體育課是教學過程。它在「為什麼教」、「教什麼」、「誰來教」、「怎麼教」、「在那教」等方面都是有目的,有計劃的。因此學生就會感到和課外體育很不一樣,即感到缺乏可選擇性,探究性和自主性。但是上述的計劃性並不意味著學生已經完全失去選擇性。如在以教師教學的大前提下,也存在學生間互教互學;在保證基本教學內容完成的條件下,也存在學生自選內容的可能。如果在體育教學中沒有認識到這一點,再把本來不多的可供學生自主地學習、有選擇地學習和探究性學習的空間可能性再去抹殺掉的,那麼學生就會更加感到體育教學的強制性,而逐漸產生厭倦感。
(五)教師的原因:
這里是指教師本人素質的原因。由於體育運動的特殊性,體育學科和體育教師在整個學校教育和教師整體中是具有特殊性的一個群體。即相對知識學科的「文人」和藝術學科的「藝術人」,是「武人」的形象,因此,體育教師更應在「文」、「藝」方面而適當的縮小「武的形象」。這種努力包括:1、加強自身文化修養和藝主修養。2、體育課向理性,文化性擴展,使學生在體育課中又懂又會。3、教師的行為語言端正文雅。4、對學生的指導溫和、規范等。這樣即可以使學生減輕在與體育教師接觸時容易感到的「落差」和恐懼感。如不是這樣,體育教師總以粗暴和強烈的形象出現,那麼學生會因對體育教師的反感遷移到對體育課的厭學上,這一點我們在調查和訪問中,是可以見到許多實例的。
二、培養學生對體育課興趣的幾點做法:
(一)十足的信心,是培養學生興趣的動力
學生學習信心不足,自卑心重,懷疑自己學習替力,這樣不可能產生學習興趣。美國心理學家羅森塔爾曾抽取某校 1 8 個班部分學生名單留給學校,並說他們都是「天才」的學生。8 個月後,他來該校復試,結果他名單上的學生成績增長很快,求知慾旺盛,差生也表現非常實壯。事實上名單是隨機抽取的,學生並非「天才」。羅森塔爾通過自己「真實的謊言」暗示教師,從而堅定了他們對名單上學生的信心,在教師的愛護、信任下,這些學生更加自尊、自信、自強。這一效應十分有力說明,教師對學生抱有期望,信任並施以關注和愛的情感,使他們得到重視即使各方面條件比較差,信心不足的學生也能得到各方面的發展。因此,我在這一年教學中主要採取了三個方法:
1、在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和利用他們的閃光點。氣可鼓不可泄,鼓氣,就是激勵,對學習信心不足的學生,我一旦發現他們一點進步,就及時表揚和鼓勵,以增強其榮譽感,自信心。「輸氧助燃」,使之成為奮發進取的成功者。學生經常受到鼓勵、鼓舞會產生肯定性,愉悅的心理體驗,能對學習興趣產生積極的影響,進而促進其學習。
2、讓他們多一些表現和發揮的機會。如果課堂提問或需要示範,表演時,易答題可讓他們先回答,簡單動作可讓他們先來示範(每節課後要先提出下節課學習內容以便讓學生預習)。討論辨論問題時讓他們積極參與,注意傾聽他們的發言。給學生更多的機會體驗運動樂趣,培養他們的學習信心。
3、接近他們,溝通思想,師生心理相容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學生喜歡這位教師,也會喜歡這位教師所授的課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愛屋及烏」,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利用課余時間與他們談心。如在給六年級上體育課時學生中就有少數學生對田徑等部分項目不感興趣。我發現後並沒有批評他們,而是在課後找他們談心了解情況,後來通過談心我了解到這二個班大多學生都來自村校(我現在工作的毛衫城校區是以前的村校合並的),以前的體育課沒有專職教師,因此體育課大多是自由活動,這造成了學生對田徑項目的陌生和不感興趣。這時我幫助他們正確的認識體育,並指出他們身上存在的潛力,使他們樹立了學習的信心。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他們漸漸地了解和認識了體育課,在課堂上能夠表現出較大的積極性。我便繼續調動其積極性,在課堂中盡量多穿插游戲環節,以至於學生不厭倦枯燥的田徑教學;再是我盡量降低一些難度使學生體會成功的喜悅,進一步增強其自信心。學生一有高度的自信心,便會形成一種進攻性、創造性的心理狀態,就會喜歡學習,就會對體育課感興趣。
(二)利用教材本身引發學生的興趣
1、教材的趣味性。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特點,從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的角度來看,具有濃厚的興趣教材內容,對學生有很大的吸引力。由於小學生興趣廣泛,豐富多彩體育運動項目,吸引學生參加身體鍛煉。小學體育教材中各項球類運動,田徑、體操,武術、游戲等都是兒童喜愛的運動項目。所以教師要充分地選好教材,要根據學生生理、心理特點、地區季節特點等來選擇一些娛樂性,趣味性強、競爭性激烈,受學生歡迎的教材來引發學生學習興趣。
2、教材的實效性。一個好的體育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直接體育需要。體育活動中項目很多,涉及的場地、器材、設備等方面的問題也很多。體育教學要根據學校的具體條件,氣候特點,學生實際,選擇一些鍛煉身體行之有效的內容。如爬山、游泳、滑冰溜、打拳、做操、越野跑游戲等,以及發展身體素質的教材,如俯卧撐、引體向上、雙臂屈伸、立定跳遠、縱跳模高、仰卧起坐等。這些練習內容,不需要復雜的設備條件,同樣可以發展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經過短期的教學實踐,學生容易看到自己鍛煉效果,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有利於培養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三)充分發揮教學的藝術性來提高學生運動興趣。
體育課,教師要想圓滿地完成教學任務,使學生掌握一個動作或完成某個練習,僅憑講大道理或生硬的強迫命令,往往是無濟於事的。教師必須掌握教學的藝術性。
1、教師的儀表和教態。教師穿著整潔的運動服、和藹面孔,舉止端莊大方,給學生建立一個好感,對學生有很強的感染力。
2、教師的示範與語言。學生喜歡看老師做動作。特別青年教師干凈利落的示範,往往使學生產生羨慕的心情,對所學的動作躍躍欲試。教師在講課時的語言要精練、生動形象或幽默有趣,能激發學生對所學動作的興趣。
3、保護幫助與場地器材。合理的保護與幫助,不僅能增強學生學習,掌握動作的信心,同時,也能加速掌握動作要領。所以,教師要注意合理的站位,把握好幫助的時機和保護的手法,即不影響學生完成動作,又給學生以安全感。平整而又寬敞的場地,整潔而又規范的器材、設備、清晰的線條,給學生一個良好的刺激,使學生產生良性反應,感到美的享受。學生願意在優美的環境中從事各種身體練習。
4、根據教材的性質。靈活地運用各種練習方法。特別是學生對所學的動作初步掌握以後,為了督促、檢查教學效果,充分地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給學生練習的時間和空間。對有些教材可讓學生自己選擇練習方法。如學生在上籃球課時已經掌握了一些籃球基本技術,這時可讓學生進行球類游戲,半場競賽等均由學生自己來定。如有一次藍籃球課上我就讓學生在原地運球、行進間直線運球以及行進間曲線運球等內容的基礎上按小組分別創編一個籃球游戲,結果有一組創編的「1.2.3」基本功練習游戲就很好,把上述三個練習內容都復習了,並收到很好的效果。除此還可利用競賽、表演、測驗等方法;也可以採用現代化教學手段,通過看錄相、電影、觀摩比賽等,提高學生對各項運動的興趣。
5、教師的感情要始終融洽在學生的情緒之中,假如教師力所能及可以與學生一起活動,做游戲、比賽,學生的勁頭會更大。如果有些活動力所不及,教師也不能做旁觀者而應把自己的感情,情緒溶於學生之中。一起鼓掌、歡笑,總之教師的情緒,態度要與學生保持一致性,這樣學生學得活潑,對體育課的興趣就會更濃。
(四)體育教學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
一個教學班,幾十名學生,不僅性別、年齡、身體狀況、性格不同,而且他們對體育課的態度和體育項目的愛好也不同。教師不僅要統一安排教材內容,而且還要考慮因材施教,區別對的原則。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還要注意學生的個性發展。特別是那些愛好體育,又有一定運動專長的學生,要關心和指導他們發揮自已的特長。才能更深刻地調動他們學習的積極性。
(五)充分利用教學靈活性激發學習興趣
體育課,要提倡多組練習的組織形式,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主導作用。教師在加強個別指導的同時,要有計劃地培養體育骨幹。例如:一堂籃球課,即有組織集體新授,又有分組復習,結合個別指導,穿插教學比賽等,使整個課堂教學展現生動活潑的運動場面。我們不必擔心不好組織,不要怕「亂」要相信學生自己能管理自己。我們在小巷裡不是也經常看到成群的孩子,自發的有組織地進行各種游戲嗎?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即培養了他們的組織能力,又激發了他們對體育課的興趣,也確實發揮了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作用。
三、小結
從學校現狀來看,培養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重視提高學生自主鍛煉的能力。是當前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教師應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認真研究教法、學法。通過各種方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濃厚興趣,使他們自願地去活動,愉快地去活動。
培養學生上體育課的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必須加強對學生進行學校體育課目的性教育,從理論上提高認識,使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沿著正確的軌道持久的鞏固下去。
『肆』 體育健康教學計劃
幼兒園中班教案 健康--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班第二學期健康教學計劃大班生活活動:健康郊遊餐大班心理健康教案森林裡的聖誕樹健康活動:我和鵝卵石交朋友9大班)大班健康活動《會動的身體》大班健康:玩皮筋大班健康活動:好玩的盒子大班健康活動:營養設計師食物的旅行(大班健康活動)大班健康活動<保護牙齒>案例分析大班健康活動——《尖利的物品》課後反思大班健康教育新《心情播報》大班健康:小小安全員健康加油站(大班)大班健康活動:禁煙小衛士大班體育健康--運送小樹苗(環保)大班健康活動:牙齒上的洞洞大班健康活動: 好玩的盒子大班健康活動:《布袋游戲》大班健康教育活動:身體的秘密食品保質期(大班健康)大班健康:認識常見的安全標記大班健康活動:舌頭本領大健康、語言:呼啦圈轉轉轉(大班)我愛健康(大班語言)大班下學期健康計劃大班健康地吃——說課稿大班健康教育活動新《心情播報》說課稿體育--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班的體育進度過小島」體育活動的設想( 大班教案)體育活動:小小飛行員(大班)大班體育《熊來啦》大班體育活動:愉快的春遊大班體育游戲大班系列主題活動三:體育游戲「貼彩石」大班體育:高蹺大班體育:快樂的蠶寶寶大班體育教案律動組合大班體育:好玩的瓶和棒大班體育活動:不倒翁大班體育活動:小能手大班體育課我們的身體會動幼兒園大班體育課教案大班體育活動《小壁虎》大班體育活動:到太空去大班體育活動交流——運彈大班體育教案我是小小宇航員大班體育「一物多玩——松緊帶圈」大班體育活動:玩響罐大班體育活動《數字格子跳跳樂》大班體育活動:有趣的椅子大班體育活動《轉》大班體育游戲復習火眼金睛花果山之戰(大班體育活動)大班綜合體育課《小猴尋寶》大班體育活動:踩高蹺大班體育活動:送軍糧大班體育:玩布袋藝術--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班藝術活動:有趣的節奏大班藝術活動:聰明的畫師大班班級主題總結《親近藝術大師》大班藝術活動:神奇的線條大班藝術活動:莊稼的好朋友藝術:我是一個小木匠(大班)大班藝術:快樂「哆」「咪」「嗦」大班藝術活動《聽海》大班藝術活動《海洋大餐》大班藝術活動《新疆集體舞》大班藝術活動:我快樂我難受大班藝術教育活動設計——「鍋碗瓢盆交響曲」國旗紅紅的 大班藝術大班藝術活動:花精靈之舞大班藝術活動:郊遊大班藝術:有趣的面具大班藝術活動<水果頭像>大班藝術節奏樂:「數高樓」大班插花藝術大班藝術活動:美麗的樹葉大班藝術:狗狗抬轎子大班藝術活動:畫味道大班藝術:開心罐頭大班藝術活動設計——《變形的人》大班藝術活動:小老鼠與啤酒桶藝術活動:睡著的吉普賽姑娘(大班)大班藝術活動《會跳舞的彩紙》大班藝術活動——打擊樂《快樂的小牧民》語言、藝術—水簾洞樂翻天 大班語言、藝術—水簾洞樂翻天 大班舞蹈--幼兒園大班教案大班創編舞蹈:小鴨子舞蹈創編教案:千手觀音(大班)小木偶的舞蹈(大班)大班舞蹈創編公開課大班舞蹈欣賞《小狗汪汪》大班舞蹈:集體舞小紅帽大班節奏樂舞蹈《喜洋洋》大班:小雪花的舞蹈大班教案創編舞蹈「掀起你的蓋頭來」「情緒娃娃」大班舞蹈大班舞蹈興趣班計劃大班舞蹈教學計劃大班舞蹈教學總結大班幼兒舞蹈表現力培養的研究中、大班舞蹈興趣班教學計劃大班舞蹈欣賞活動——海娃娃幼兒園大班舞蹈教學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