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生課 > 體育課預計生理負荷曲線

體育課預計生理負荷曲線

發布時間:2021-02-26 17:08:25

『壹』 什麼是體育課的生理負荷

體育課的生理負荷

1、生理負荷的結構

(1)量和強度是構成生理負荷的兩大因素。負荷量是指有效練習總的時間、總的次數、總的距離、總的重量等。負荷強度是指練習對機體刺激的程度,或者做練習時用力的大小或者做練習時機體的緊張程度。

在一般情況下,強度對機體的刺激敏感性更強些,在安排與調節負荷時,既應注意負荷量,更要注意負荷強度。負荷量與負荷強度的關系是對立統一的,它們共同構成生理負荷的總體,就一般來說應成反比關系,即負荷量很大時,負荷強度應減小;反之,負荷強度較大時,負荷量應減小,其中時間長短是一個重要因素。

(2)內部數據與外部數據是生理負荷的兩個層面。學生做完身體練習之後,心率、血壓等都會發生變化,測得這些變化的數據,稱為負荷的內部數據,而學生做練習的次數、總時間、總距離等,則稱為負荷的外幫數據。

對於同一個學生來說,負荷的內部數據與外部數據是相對的。不同的條件,負荷外部數據相同,內部數據可能不同,反之也如此。

在安排和分析負荷時,既要考慮外部數據,又要考慮負荷的內部數據。

(3)休息的量和恢復的強度。①休息的量是指在負荷後機體體力恢復前休息時間的長短。例如,在體育課、上跑60米×3,跑完第一次休息2分鍾,跑完第二次休息3分鍾,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鍾等。休息的量不同,對機體的影響明顯不一樣。恢復的強度是指在休息間歇時間內,機體恢復過程的水平。例如上述實例中學生跑三次60米,跑完第一次後休息2分鍾,心率從140次/分降到110次/分;跑完第二次後休息3分鍾,心率從145次/分降到115次/分;跑完第三次休息4分鍾,心率從150次/分降到100次/分,可看出機體恢復水平是不同的。 。

影響休息的量和恢復的強度的主要因素有。 ①休息的量與負荷的量和強度成正比關系,也與學生健康、時間容量等因素有關。③恢復的強度與恢復的量、恢復方式、負荷的量與強

度以及學生體質水平有直接關系。在恢復方式中,除大家已經了解的積極性和消極性兩種

休息方式外,心理學研究的念動放鬆法,也是一種積極恢復的手段,值得提倡和推廣。

在體育課上,機體不僅由於參加身體練習和接受各種刺激而承受負荷,時機體產生影響;而且休息的量和恢復的強度則從另_個方面對機體產生影響,這種影響也不容忽視,對機體的影響有良性的,也有惡性的。所以,研究體育課的負荷只有注意負荷與恢復這兩個側面,才是較完全的。

2、檢查、評定體育課生理負荷的方法與標准。檢查、評定體育課生理負荷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種:

(1)主觀評定法 ①學生的自我感覺,從在練習後自我感覺輕松、較累、很累、頭昏、目眩、腹痛等方面進行檢查與評定。②以外部觀察學生進行檢查與評定課的練習密度是學生有效練習的總時間與本節課總時間的比例。練習密度是影響體育課生理負荷的一個因素。在強度一致的情況下,練習密度越大,則生理負荷也越大。

對於練習密度的評價標准問題,國內外的看法不盡相同。前蘇聯強調體育課應充滿活動性,意思是使學生多參加練習,有的提出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應在50%以上。日本有的學者也提出體育課應使學生盡量積極運動,練習時同不得少於總時間的1/3。前民主德國有的學者提出的指標是25~50%之間。為什麼有這些不同的看法呢?其原因之一是對由於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學生狀況的不同,二是由於練習強度的不同而引起練習密度指標的不同。我國目前一般認為中小學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在20一40%之間為宜,但究竟練習密度為多少才合理?這必須由練習的強度、學生體質水平,學校物質設備條件及學生人數而定,不必一概而論。

(3)生理測定法 生理測定法是指對機體生理指標(如心率、血壓、肺活量、呼吸頻率等)的測量而評定體育課生理負荷的方法。我國目前普遍使用測定心率方法。用測定心率變化數據評定體育課的運動負荷的標准也是不一致的。蘇聯學者提出中學體育課的平均心率應達到140-159次/分為宜;日本學者從體育心理的角度提出體育課平均心率在120—140次/分為宜。

計算公式如下:

課後5分鍾心率-課前安靜時心率

心率恢復指數=————————————————×100%

課前安靜時心率

脈搏曲線形狀可以通過測定和繪制脈搏曲線圖獲得。這里應該指出,評價體育課的生理負荷應採用綜合評價方法,從多因素多角度進行分析和評價,防止出現片面性影響客觀性和准確性。

『貳』 誰有體育課運動負荷分析表

體育課運動負荷分析表是根據體育課中學生的運動時間和運動時的心率預計的,沒有表具體的表格。

『叄』 體育課教案的負荷強度預計怎麼寫

寫教抄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襲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
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在教案書寫過程中,教學過程是關鍵,它包括以下幾個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設計新穎活潑,精當概括。
3.提問那些學生,需用多少時間等。
(二)講授新課
1.針對不同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
(三)鞏固練習
1.練習設計精巧,有層次、有坡度、有密度。
(四)歸納小結
(五)作業安排
布置那些內容,要考慮知識拓展性、能力性。

『肆』 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體育課運動負荷與密度測定與分析報告
一、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1 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運動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後即刻心率可達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鍾,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顯然前者強度大,後者強度小。在體育活動中,較大強度的項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擲等的運動強度則相對較小。
2 運動時間 運動時間是指一次體育課練習的總時間或每個練習的間歇時間,在保證一定的合理強度和密度的同時,練習時間持續的長短直接關系著運動負荷的大小。如果一節課,學生長時間處於大強度的運動之中,那麼,他們的運動負荷就偏大。
3 練習密度 練習密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重復練習的次數,它在運動負荷中反映時間和數量的關系。練習密度是否合適較大地影響著學生的運動負荷,一般與運動負荷一般成正比。
4 教師的教學內容、教法和組織措施 教師安排體育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恰當,組織措施是否得當,講解示範是否正確形象、生動規范等都會較大程度地影響運動負荷。如教學中分組太少而導致學生長時間的等待,從而使運動負荷過小;如練習的間歇時間大少,又使運動負荷過大。
5 學生的個別差異 學生的個別差異是指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的個別差異。在體育課上,往往相同的練習對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學生心率達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學生僅170次/分。
二、體育課的密度測定
一堂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繁多的體育課准備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說,如何准確地預計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就成了一個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體育課的密度是指課內各項活動合理運用的時間同課的總時間以及各項活動之間的比例關系。如:一節課40分鍾,合理運用時間的32分鍾,那就是:課的密度:32/40×100%=80%課間時間我們可分為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組織措施、觀察與幫助等。課間各項活動佔多少時間沒有固定的比例,但從體育教學過程特點和任務出發,學生的實際練習和教師指導活動應佔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時間進行組織教學並減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時間。 科學預計一堂課(體育)的練習密度是一項較復雜、較細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響,要准確地預計課的練習密度,首先要了解情況,教師在預計課的密度前,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學生情況。同時了解上課的班級教學內容和所需的場地、器材。其次,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認真鑽研教材,是教師預計課的練習密度工作的基本環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巧,講課精煉,突出重點,示範正確,練習與休息合理交替,善於運用練習法的競賽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以便科學地安排課的練習密度。
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當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注意的問題。一、組織結構要嚴謹充分利用一堂課45分鍾,必須周密考慮整節課中的各個環節來合理安排時間,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因此,教師除對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須全面考慮場地與器材的布置、分組的安排、隊伍的調動,各個部分的內容選擇都要根據 基本部分的內容、任務和學生的實際,使之前後很好地銜接。做到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部分有次序地順利進行。二、突出精講多練精講要正確,突出重點,層次清楚,語言精練,才能保證有足夠時間給學生多練。因此,教師必須熟悉大綱吃透教材,還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講解要注意語言形象直觀主動。三、充分運用啟發式啟發式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是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途徑之一,啟發用得好,能使學生在最短時間明確動作要領。可以有語言啟發,用語言講解比喻,使學生了解動作要領;有示範性啟發,可用各種教具、掛圖、模型、錄像等,以及教師本身動作的重點示範。四、多採用連續教法教師邊示範,學生邊練習,教師邊提示,學生邊糾正。這種方法既能提高學生注意力,又能訓練反應。特別在准備活動進行徒手操練時,因動作一般比較簡單易行,更顯得實用。教師進行領做,學生跟練。不必進行示範講解而後再做(個別復雜動作例外),既能節省時間,又增加課堂的練習密度。五、合理運用循環練習循環練習能解決器材不足、人數多的矛盾,加大了運動量和練習密度;動作多樣,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鍛煉的積極性,並能調劑學生生理負擔,促使身體全面發展。

『伍』 體育課運動負荷分析報告和脈搏測定曲線圖

你在寫實習報告吧,這兩頁是可以不用寫的= =

『陸』 如何繪制人體運動負荷圖(體育課教案)

你好,
1、徒手體操中的踢腿運動,有各種不同的做法,用簡翠的文字很難說清楚,非得從預備姿勢、動作部位、動作方向、動作方法和結束姿勢等五個方面去描遠,
2、人體運動簡易圖具有文字所不及的直硯特點。 畫好人體運動簡易圖,首先必須對運動技術動作有正確的概念,有了這個前提,再反復認其地練習,就能學會這個本、領。
3、火柴棒式:頭部以小圓點、其餘部位以線條(樞於前側、大腿上部用弧線加寬)表示
4、簡易圈的繪制方法:1.繪圖順序軀干一一上肢一一下肢一一頭一一塗抹頭、軀干及大腿一一器械
5、簡易圖的幾種形式 1.線條式:頭部以小圓圈表示,其餘部位均以同樣粗細的線條表示。2.木倆式:頭部以小圓圈、軀干以橢圓、四肢用翠線條表示。 3.簡化式:頭部以小圓圈、軀干及下肢以雙線條、上肢取內側以翠線條表示

『柒』 體育課生理負擔量在課的基本部分應達到最高峰率可達到多少

體育課的生理負荷主要體現在心率上,課的基本部分的平均心率根據課的內容的不同而不同。技術課的心率稍小、高強度的內容的課心率較高。
如果說心率的最高峰達到200以上是完全有可能的。比如讓學生全力沖刺一個200米跑,跑完後心率就可以達到200左右。
評價一堂課的負荷應看其平均心率,正常情況下,一節課的基本部分的平均心率在120-140之間是比較合理的。

『捌』 體育教案預計心率曲線圖怎麼畫

從網上找一下教學模板 下載一份,然後根據教參里的每科的信息往上面寫就內行~什麼教學容重點 教學難點~教學目標.教參裡面都有~不難
或者你也可以根據自己對本課的理解寫點~但是不要偏離大綱要求.
希望對你有幫助~

『玖』 高校體育課90分鍾運動量、強度、曲線圖多少為好

動強度,指身體練習對人體生理刺激的程度,是構成運動量的因素之一。常用生理指標表示其量值。如以心率衡量學校體育課運動量的大小,一般認為,120次/分以下的運動量為小;120~150次/分的運動量為中等;150~180次/分或超過180次/分的運動量為大。
運動密度,就是你從事這個運動的次數和頻率。

『拾』 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包括____和____兩種

運動負荷包括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兩個方面

閱讀全文

與體育課預計生理負荷曲線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