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體育課的運動負荷包括____和____兩種
運動負荷包括運動量和運動強度兩個方面
B. 誰有體育課運動負荷分析表
體育課運動負荷分析表是根據體育課中學生的運動時間和運動時的心率預計的,沒有表具體的表格。
C. 體育課運動負荷分析報告和脈搏測定曲線圖
你在寫實習報告吧,這兩頁是可以不用寫的= =
D. 如何繪制人體運動負荷圖(體育課教案)
你好,
1、徒手體操中的踢腿運動,有各種不同的做法,用簡翠的文字很難說清楚,非得從預備姿勢、動作部位、動作方向、動作方法和結束姿勢等五個方面去描遠,
2、人體運動簡易圖具有文字所不及的直硯特點。 畫好人體運動簡易圖,首先必須對運動技術動作有正確的概念,有了這個前提,再反復認其地練習,就能學會這個本、領。
3、火柴棒式:頭部以小圓點、其餘部位以線條(樞於前側、大腿上部用弧線加寬)表示
4、簡易圈的繪制方法:1.繪圖順序軀干一一上肢一一下肢一一頭一一塗抹頭、軀干及大腿一一器械
5、簡易圖的幾種形式 1.線條式:頭部以小圓圈表示,其餘部位均以同樣粗細的線條表示。2.木倆式:頭部以小圓圈、軀干以橢圓、四肢用翠線條表示。 3.簡化式:頭部以小圓圈、軀干及下肢以雙線條、上肢取內側以翠線條表示
E. 體育課運動負荷與練習密度分析報告
一堂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繁多的體育課准備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說,如何准確地預計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就成了一個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體育課的密度是指課內各項活動合理運用的時間同課的總時間以及各項活動之間的比例關系。如:一節課40分鍾,合理運用時間的32分鍾,那就是:課的密度:32/40×100%=80%課間時間我們可分為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組織措施、觀察與幫助等。課間各項活動佔多少時間沒有固定的比例,但從體育教學過程特點和任務出發,學生的實際練習和教師指導活動應佔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時間進行組織教學並減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時間。
科學預計一堂課(體育)的練習密度是一項較復雜、較細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響,要准確地預計課的練習密度,首先要了解情況,教師在預計課的密度前,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學生情況。同時了解上課的班級教學內容和所需的場地、器材。其次,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認真鑽研教材,是教師預計課的練習密度工作的基本環節。
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巧,講課精煉,突出重點,示範正確,練習與休息合理交替,善於運用練習法的競賽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以便科學地安排課的練習密度。
F. 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體育課運動負荷與密度測定與分析報告
一、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1 運動強度 運動強度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練習所用的力量大小和機體的緊張程度,影響運動強度的主要因素是練習時的速度和負重量。如初中生100米快速跑,跑後即刻心率可達到180次/分以上,慢跑1分鍾,心率一般在130次/分左右,顯然前者強度大,後者強度小。在體育活動中,較大強度的項目有跑、跳、攀登等,而走、爬、投擲等的運動強度則相對較小。
2 運動時間 運動時間是指一次體育課練習的總時間或每個練習的間歇時間,在保證一定的合理強度和密度的同時,練習時間持續的長短直接關系著運動負荷的大小。如果一節課,學生長時間處於大強度的運動之中,那麼,他們的運動負荷就偏大。
3 練習密度 練習密度是指單位時間內重復練習的次數,它在運動負荷中反映時間和數量的關系。練習密度是否合適較大地影響著學生的運動負荷,一般與運動負荷一般成正比。
4 教師的教學內容、教法和組織措施 教師安排體育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是否合適,教學方法是否恰當,組織措施是否得當,講解示範是否正確形象、生動規范等都會較大程度地影響運動負荷。如教學中分組太少而導致學生長時間的等待,從而使運動負荷過小;如練習的間歇時間大少,又使運動負荷過大。
5 學生的個別差異 學生的個別差異是指學生的身體機能水平的個別差異。在體育課上,往往相同的練習對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如快速跑完60米,有的學生心率達到180次/分以上,有的學生僅170次/分。
二、體育課的密度測定
一堂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繁多的體育課准備工作之一,也是衡量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所以說,如何准確地預計體育課的練習密度,就成了一個需要很好地加以研究和解決的問題。體育課的密度是指課內各項活動合理運用的時間同課的總時間以及各項活動之間的比例關系。如:一節課40分鍾,合理運用時間的32分鍾,那就是:課的密度:32/40×100%=80%課間時間我們可分為教師指導、學生練習、組織措施、觀察與幫助等。課間各項活動佔多少時間沒有固定的比例,但從體育教學過程特點和任務出發,學生的實際練習和教師指導活動應佔主要成分,力求用最少時間進行組織教學並減少其它不必要休息等時間。 科學預計一堂課(體育)的練習密度是一項較復雜、較細致的工作,它受多因素的影響,要准確地預計課的練習密度,首先要了解情況,教師在預計課的密度前,深入調查研究,充分掌握學生情況。同時了解上課的班級教學內容和所需的場地、器材。其次,鑽研教材,根據教學大綱、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認真鑽研教材,是教師預計課的練習密度工作的基本環節。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技巧,講課精煉,突出重點,示範正確,練習與休息合理交替,善於運用練習法的競賽因素,加大密度,力求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以便科學地安排課的練習密度。
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衡量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方面,合理地安排體育課的練習密度,是當前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必須注意的問題。一、組織結構要嚴謹充分利用一堂課45分鍾,必須周密考慮整節課中的各個環節來合理安排時間,使學生有較多的時間進行練習。因此,教師除對教材做到深刻的理解之外,必須全面考慮場地與器材的布置、分組的安排、隊伍的調動,各個部分的內容選擇都要根據 基本部分的內容、任務和學生的實際,使之前後很好地銜接。做到從課的開始到結束部分有次序地順利進行。二、突出精講多練精講要正確,突出重點,層次清楚,語言精練,才能保證有足夠時間給學生多練。因此,教師必須熟悉大綱吃透教材,還必須充分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講解要注意語言形象直觀主動。三、充分運用啟發式啟發式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是提高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途徑之一,啟發用得好,能使學生在最短時間明確動作要領。可以有語言啟發,用語言講解比喻,使學生了解動作要領;有示範性啟發,可用各種教具、掛圖、模型、錄像等,以及教師本身動作的重點示範。四、多採用連續教法教師邊示範,學生邊練習,教師邊提示,學生邊糾正。這種方法既能提高學生注意力,又能訓練反應。特別在准備活動進行徒手操練時,因動作一般比較簡單易行,更顯得實用。教師進行領做,學生跟練。不必進行示範講解而後再做(個別復雜動作例外),既能節省時間,又增加課堂的練習密度。五、合理運用循環練習循環練習能解決器材不足、人數多的矛盾,加大了運動量和練習密度;動作多樣,能激發學生興趣,調動學習鍛煉的積極性,並能調劑學生生理負擔,促使身體全面發展。
G. 體育課的運動負荷怎麼算
計算課的運動負倚的方法很多,但最經常用的是通過課中脈搏數據的計內算來評定運動負倚是容否合理。運用脈搏測定,是用來測量心跳次數的:(220-年齡)×60%~85%,例如:40歲的男子運動後適宜心率為(220-40)×60%~85%,即運動後每分鍾心跳次數為108~134次比較合適。如果超過上限,說明運動負荷偏大了。
H. 小學四年級的運動負荷標準是多少
合理的體育鍛煉是促進學生生長發育,提高學習工作能力,增強體質的有力手段,也是培養學生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重要措施。有研究表明,只有使體育鍛煉的運動負荷達到極限的壓力下,體力、心理和智力的自然潛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達到增強體能,延長創造性工作年限的目的。但是,運動負荷過大,又容易引起疲勞和損傷。因此,對於生長發育期的學生,安全、有效的體育鍛煉運動負荷的研究成為本標准要解決的主要問題。
國內外雖有各級各類學校體育課教學大綱,但沒有中小學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運動負荷標准,說明本標準的研製很有必要。
本標准參考成年人體育鍛煉運動負荷的要求,結合中小學生生長發育期的年齡特點,體育課教學的需要,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體育法》、《學校衛生工作條例》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的有關規定,通過中小學體育課運動負荷現狀調查和現場實驗研究,制定了中小學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負荷強度(靶心率)的衛生要求,對每次鍛煉時間和每周體育鍛煉的次數作了明確的規定。因此,本標准符合國情,與學校體育、衛生的有關法律和法規沒有矛盾,是學校體育衛生監督的依據。
本標准從1998年10月1日起實施。
本標准由衛生部衛生監督司提出。
本標准由華西醫科大學、哈爾濱市衛生防疫站負責起草;成都市教委、成都市衛生防疫站參加起草。
本標准起草人:魏嗣瓊、李殿元、陳希寧、張建新、施興國。
本標准由衛生部委託北京醫科大學兒童青少年衛生研究所負責解釋。
1范圍
本標准規定了普通中小學校身體健康學生的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運動負荷的適宜范圍。
本標准適用於普通中小學校身體健康學生的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農業中學、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也應參照執行。
2定義
本標准採用下列定義。
2.1靶心率target heart rate(THR)
達到最大運動強度時的心率稱為最大心率(HRmax),通常達到最大功能的60%~70%時的心率稱為靶心率。
2.2健康學生health student
是指能按體育課教學大綱要求上體育課,並經常進行體育鍛煉的學生。
2.3課外體育活動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體育鍛煉,或從事具有一定運動負荷的體育活動和集體游戲。
3中小學生體育鍛煉運動負荷的衛生標准
3.1健康中小學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本部分的靶心率不應低於120次/min,也不得超過200次/min。
3.2健康中小學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時間,每天不得少於1h。
3.3健康中小學生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每周不得少於五次。每次鍛煉基本部分的運動時間應為20~30min。
3.4對月經正常的女生,月經期間要減少運動量,應避免增加腹部壓力和全身劇烈震動的運動,停止游泳等水下運動。對月經異常的女生,月經期間應停止體育活動。
4中小學生體育鍛煉運動負荷的監測方法
4.1指標
以運動負荷、每周鍛煉次數和每次鍛煉時間為監測指標。
4.2對象
根據人力,每學時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對身體發育、健康狀況和體育成績上、中、下等的學生分別隨機抽取1,3,1名,即共5名學生為對象。
4.3方法
4.3.1個體評價
4.3.1.1運動負荷的測定:測定每一個學生的一學時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基本部分每項運動後的即刻10s心率,換算成一分鍾心率,並進行評價;其實測心率平均數在120~200次/min的衛生要求范圍內為運動負荷適宜,低於120次/min為運動負荷過小,高於200次/min為運動負荷過大。
4.3.1.2問卷法:用事先設計好的問卷,要求受檢學生認真、如實填寫。了解受檢學生前一周(在校的五天內)體育鍛煉次數(包括體育課和課外體育活動),每次體育鍛煉的時間(准備活動和整理活動除外)。一周內鍛煉五次,每次鍛煉20~30min為適宜。
4.3.2集體評價
在上述個體評價的基礎上,統計運動負荷、每周鍛煉次數和每次鍛煉時間三項指標達到衛生標準的人數。受檢學生有4名上述三項指標達到衛生標准要求,即該次體育課或課外體育活動符合衛生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