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奧運之父」是誰
是皮埃爾·德來·顧拜旦 。自
皮埃爾·德·顧拜旦(Le baron Pierre De Coubertin,1863~1937),是法國著名教育家、國際體育活動家、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起人。1863年1月1日出生於法國巴黎的一個非常富有的貴族家庭。1896年至1925年,他曾任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並設計了奧運會會徽 、奧運會會旗 。由於他對奧林匹克不朽的功績,被國際上譽為「奧林匹克之父」。
2. 如何通過體育教學弘揚與繼承我國的民族傳統文化精神
新課標中倡導對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與引入,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民族智慧、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的具體體現。學校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基地。充分發揮學校載體之優勢,可使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為中華民族振興,為人類文明做出更大貢獻。體育新課程標准中強調要重視培養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根據學生的特點設計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積極挖掘有益的民間體育項目及游戲,吸引學生主動參與。十六大報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撐,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是時代發展的永恆主題」。《2001-2010年體育改革與發展綱要》指出,我們要「倡導民族傳統體育,開發民族體育資源,做好民族傳統體育項目的挖掘、整理和推廣工作。」中國傳統的民族民間體育是我們中華民族豐富的文化遺產中一顆絢麗璀璨的明珠,歷史悠久,內容豐富,是我國社會和體育事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民族性與世界性相結合,民間性與時代性相結合是社會文化發展的重要特徵。綜觀世界各國體育教學,無一不把本國民族民間的優秀體育活動項目作為體育教學的重要內容加以繼承和弘揚。我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歷史傳統,許多優秀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活動既有利於少年兒童身心健康發展,又簡便易行,特別受到孩子們的喜愛。我們要繼承與弘揚我國優秀的傳統體育文化,讓其煥發出時代的光芒。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資源的開發,有助於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體育課程。課程資源需要教師去整合、去開發、去利用,教師應當學會主動地有創造性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為教育教學服務。教師還應該成為學生利用課程資源的引導者,引導學生走出教科書,走出課堂和學校,充分利用校外各種資源,在社會的大環境里學習和探索。我認為通過開發和利用一些地域性民族民間體育項目,開展傳統體育教學活動,既可以展現不同民族的個性風貌,又有利於學生了解「本土體育文化」,參與民間體育活動,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培養學生重視民族傳統文化的意識,進而可為傳承和弘揚我國優秀的民族民間體育文化精神。開發和利用這些項目,既具特色,又具有獨創性,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理念。
(一)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引入體育課中可成為教學的有益補充
在傳統體育教學中,始終以運動水平為中心,並形成了一系列的運動競技性的教學與管理。教師以傳授運動技術為己任,班級以運動競賽成績論高低,學校以運動會成績為標准,這種思想體系和觀念在學校體育界沿襲了幾十年,造成學校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的陳舊單調。多彩的教學內容培養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興趣與愛好,形成鍛煉習慣和終身體育的意識。很多民族體育項目有很好的基礎,也很適合目前體育教學的實際條件。
(二)饒有情趣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使體育課更富有生機
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的種類繁多,形式多樣,主要以嬉戲娛樂、競賽為主並結合節慶習俗,構成了一種寓意深刻的、獨特的文化表達方式,在文化傳遞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把在民間長期流傳並受兒童少年喜歡的滾鐵環、跳皮筋、踢鍵子、拔河、抽陀螺、跳竹竿舞、少年拳等項目引入體育課堂,既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又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是學生走向社會、走進生活的極好途徑之一。
在一師附小還開展了「滾鐵環」這項運動,它是滿族的一種民間游戲活動,深受學生的喜愛,集運動和娛樂為一體,不受場地、器材及人數的限制,易於開展。鐵環的玩法多種多樣,可根據它的特性,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創新能力,開發其多種玩法,如丟回縮圈、滾鐵環接力、丟圈套物、鐵環操等。開展此項目活動,游戲性和競爭性較強,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發展學生速度、靈敏、協調等體能,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均有良好的效果。現在所有的同學都愛上生動活潑的體育課。體育課大大地活躍了校園的體育氣氛,每到課余活動時間,校園里就熱鬧起來。這是集趣味性、娛樂性於一體的體育活動,井井有條地在校園里展開著。
(三)建立完善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課程體系
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教學形式和教學環節都是相互促進,相互聯系,而不是獨立存在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學科應該是一種主體性教育。學科創新教育努力塑造智商與情商和諧共融、完善健全的理想化人格,強調人格發展的特異性、民族民間傳統體育學科培養目標的創新是高層次的素質教育。武術領域很是廣泛,它的培養目標也很是宏觀,在課時安排上時間較少,教材內容也很少,課程設置十分單調,這與培養學生的目標有一定的差距。通過實踐學生們對武術還是很感興趣的,學習的願望是高漲的,如若適當的增加一些課時,這對發揚武術的精神是有積極促進作用的。
(四)加強學術隊伍及教師隊伍的建設
學術隊伍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關鍵。民族傳統體育學科建設應該採取各種優惠政策,積極吸納人文社科及各種其他學科的人才進入學術隊伍,這是民族傳統體育學科未來建設與發展的重要戰略選擇。隨著體育人才素質的不斷提高和體育學術問題進入高校人文社科人才的視野,民族傳統體育學科繁榮發展的日子也就不會久遠。
研究人員水平參差不齊、學科研究方向單一、研究方法不合理是制約民族傳統體育學科水平與質量的重要因素。從學科研究方向看,對於一些新的科學研究方法理解不透,運用不熟。沒有站在歷史的高度,用文化學等相對成熟的方法論對各民族傳統體育歷史與現實形態進行比較,因而難以得出符合歷史國際化的研究成果,限制了學科建設對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功能的發揮。
教師素質的提高也是更好開展民族民間體育活動的基礎,教師的理念要超前,要敢於挑戰與創新。教師起著引領的作用、傳播知識文化的作用,教師的能力強了,我們的教育才更加的光輝燦爛。
(五)在開發和利用傳承民族民間體育項目時應注意以下幾方面
1.必須符合新課程的理念,應考慮到學生的興趣、生活經驗、情感態度、知識需求、可接受性、實用性和價值觀及培養目標等方面的因素。
2.必須根據學校的地域特點、環境條件、學生情況等進行選擇和應用。
3.必須根據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對不適宜在少年兒童中開展的民族民間傳統體育項目要進行改造,創建新的民族民間體育活動,以適應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
4.必須教育學生遵守民族民間風俗習慣與加強安全教育。
總之,隨著體育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進行,對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也賦予了新的內涵。民族民間傳統體育文化是中華文明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這一體育文化,歷盡滄桑,經久不衰,推動了我國數千年體育文化的發展。盡管時代發生了變化,但蘊藏在其深層的民族文化精神仍然影響著人們今天的思想和觀念,其體育方式仍為各民族人民所採用。如果運用人類學來加以研究,在強有力的理論指導下開發這個蘊藏量巨大的體育資源,可以為中華民族體育全面走向世界,促進國際體育文化的大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3. 為什麼91歲的老師仍要堅持上課,弘揚體育精神重要嗎
近日,一位體育老師走紅網路,已經91歲的他,依然在堅持給學生上課,並且還“揚言”,“我的體育課沒有人敢占”。這讓無數網友尤其是學生群體感到萬分羨慕,與此同時,人們也為這位老師將自己終身奉獻給體育事業而感動。
作為大眾,我們應該重視起來,為自己的身體健康負責,按時進行運動鍛煉,為我國體育事業做一點微薄的貢獻。
4. 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如何弘揚愛國精神
家庭教育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遠大的理想,學校教育才是愛國教育的主陣地:
學校教育中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徑和方法
1 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有機滲透中華民族精神內容
各個學科都蘊涵著豐富的民族精神教育素材,各學科教師要利用不同學科課堂教學資源並結合本學科特點,把教學的科學性和思想性統一起來,將民族精神有機地滲透到教學的全過程,使學生在學習文化知識的同時,受到科學精神、人文精神、民族精神的熏陶。各學科教師要以探究為形式、以情感為載體、以教材為依託,積極探索開展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教學模式,改進教學方法,充分發揮課堂教學主渠道作用,有機滲透中華民族精神內容。[10]我校所開設的品德與社會、民族常識課、忠孝雅誠課及少數民族傳統體育課時學校對學生比較系統地進行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課程,在小學德育教育中占據著特殊的地位,它對於培養學生的民族精神和良好的品德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品德與社會課、班隊會是對學生直接進行思想教育的有效途徑。作為班主任老師就應該結合時代的特徵和學生的年齡特點,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由於歷史和現實原因,社會上還存在一些落後文化,甚至還存在一些如色情、反動網站這樣腐蝕青少年學生精神世界、危害他們身心健康的腐朽文化。作為教育工作者就要充分利用班隊會、思品課等有效途徑,提高學生的識別能力,堅決抵制,決不允許毒害青少年,我們應該堅持發展先進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改造滯後文化,抵制腐朽文化。
同時對於社會上流行的時尚文化也要作具體分析。如有的學生表現出來的炫耀消費現象就和時尚文化有密切聯系,他們吃「麥當勞」、「肯德基」,穿名牌衣褲,唱流行歌曲,對這些時尚文化的影響,我們教育工作者既要看到學生追求自由、享受生活、創造激情的現代新價值觀念,認識到這對豐富青少年的精神境界有一定作用,但也要清楚地看到時尚文化的流行,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傳統文化的影響,不利於學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我們可以利用班隊課,讓學生討論、演小品,甚至可以採用辯論會的形式,了解不健康文化的危害,增強自律意識,弘揚民族精神。
2 充分發揮校園文化潛移默化作用,凸顯民族精神內涵和品位
校園文化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它包含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質文化和環境文化等四個方面內容。我們要合理利用這些校園文化去引導學生主動去思考,去感悟,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一次來凸顯中華民族精神內涵和品位。
精神文化方面:結合本地土家苗族風情,我校建有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校門,設計具有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校徽,創編有本土特色腔調的校歌,布置有體現學校辦學特色的民族文化長廊,並將龍圖騰和土家族圖騰白虎、苗族圖騰蝴蝶圖案放在校園民族文化長廊中,時刻讓學生不忘我們是炎黃子孫,是巴人後裔,進而用精神文化來凝聚師生,用精神來鼓舞人,用精神來教育人,用精神來提升人。
制度文化方面:學校各種規章制度建設完善,並盡量與學校辦學特色和弘揚培育民族精神掛鉤。在校委會的領導下,成立了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工作領導專班,專門負責校園文化活動有序開展;組建有各類文體社團,開展校園文藝活動,宣傳民族優秀文化和民族精神。
物質文化方面:加大對學校教學設施投入,購置有利於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相關教學器材和人文景觀。如組建校園網,開辟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專欄、製作宣傳標語、建造本地區民族人物雕像、添置懸掛中華民族傑出人物畫像等。
環境文化方面:校園環境無論是作為基礎設施的「顯性環境」,還是作為校園文化積淀,顯示學校風貌的「隱形環境」,都必須加強建設。我們在硬體設施上要加強基礎建設,營造優美的環境;在內涵上要加強師生思想政治教育,營造和諧輿論環境;在校園文體活動創建上要富有特色,營造文明健康環境。
3 充分發揮主題教育活動的承載作用,促進中華民族精神的傳承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的舉措深受廣大師生喜愛,而各種有意義的主題教育活動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載體,也是對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為此,筆者認為,各個學校要在黨組織的領導下,充分發揮共青團、少先隊、學生會等學生組織,鼓勵其開展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在各種教育活動中感悟民族精神的意義與價值,進而逐步將民族精神內化為自身的精神品格。如我校就充分利用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傳統節日,利用「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等重要節日;充分利用三月開展「雷鋒學習月」、九月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宣傳教育月」等主題教育活動;充分利用學校班班通交互工具播放反應偉大民族精神的影視片等途徑來進行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精神教育活動。
4充分發揮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合力作用
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應該充分整合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的各種教育資源,協調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要特別重視發揮家庭教育和社區教育對中小學生成長的積極影響,努力營造良好的社會育人環境。如學校在9月份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宣傳教育月」系列活動,其中包含每周一升國旗及國旗下講話;音樂教師每周五集中教全校師生學唱革命歌曲;學校出專欄、班級出板報、校園懸掛標語,來營造濃厚文化氛圍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良好環境;組織觀看愛國電影和主題班會、演講比賽等活動。而這個系列活動需要和家庭、社會結合起來才能圓滿完成。如不能得到家長和社會各界支持,甚至遇到「中華民族精神有什麼好弘揚的呀!」這對於學生是很大打擊,相反,如學校、家庭和社會能有機結合起來,而會形成弘揚培育中華民族精神的強大合力。
5. 弘揚五四精神 爭做校園先鋒
中華民族精神是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它有著博大精深的基本內涵和豐富內容,是維系中華民族團結和國家統一的精神紐帶,也是促進中華民族與時俱進、不斷走向興盛繁榮和文明進步的重要精神動力。民族精神是一種精神狀態和精神力量;民族精神是一種普遍認同和共同遵循的品格;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中的核心和靈魂;民族精神是一個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精神文明範疇。在人類歷史上,中華文明之所以能延續不斷、生生不息;中華民族之所以能連續進步、自強不息,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我們中華民族是一個偉大的民族。了解中華民族的悠久歷史,承傳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能增強我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讓我們養成文明的習慣,以實際行動繼承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傳統,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做一個新世紀的合格中學生。 偉人之所以取得成功,與他們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分不開。「習慣就是素質」、「好習慣成就未來」。中學生應自覺遵守「守則」和「規范」,養成文明的習慣,以實際行動繼承中華民族的文明禮儀傳統,弘揚民族精神。 三亞一中為我們提供了優良的學習環境,老師為培養我們同學成才而兢兢業業,這里是我們成長的搖籃。作為三亞一中的學生,我們沒有理由不去熱愛自己的學校。每一位同學都要像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去維護學校形象和榮譽;我們要真心實意地尊敬我們的老師;我們要自覺地保護校園的一草一木,創造和諧的學習環境;我們還要像對待自己的兄弟姐妹一樣去熱愛學校的每一位同學,讓我們互愛互學,一起快樂健康成長!我們要珍惜時間,刻苦學習,努力拚搏,爭取優異成績,以此來報答學校,報答我們敬愛的老師! 在科學技術日益發展,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我們每一個人都應存在憂患意識,首先要做一個身心健康的人,努力學習文化知識,掌握過硬的本領。五個習慣和六種品質,是人格健全的基本要素,希望我們每一位同學都能認真學習和領悟。在今後的學習生活中,逐步形成健康的人格,講文明、懂禮貌,做一個合格的文明中學生,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這五個習慣是: 一、文明習慣:在校園里行走要穩健,在樓里行走要 慢步輕聲,禮讓右行。團結友愛,禮貌交談,行為舉止文明。 二、學習習慣:在日常上課,每一節課前充分預習,課上專心聽講,抓住重點。認真復習及時鞏固,獨立、按時完成作業。利用課余博覽群書,從中獲取課本中學不到的知識。 三、衛生習慣:既要講究個人衛生,勤洗澡、勤換衣、勤理發,養成講究個人衛生的好習慣。更要注意環境衛生,不隨地吐痰,不亂扔廢棄物,講究社會公德,維護公共秩序保護環境衛生。 四、生活習慣:按時休息,按時起床,不影響工作和學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不暴飲暴食,更不要買路邊無照商販的小食品,以保證身體健康。對待吃穿用花錢要繼承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到儉省節約。 五、健體習慣:俗話說,生命在於運動。必須遵循科學的、符合人體生理機能規律,選擇適當的適合自己身體的體育鍛煉。要樹立終身健體的思想,積極參加有益的體育運動,養成良好的健體習慣。只有擁有了健康的體魄,才能擁有充沛的精力,使學習更加進步,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六種品質是:守法,誠信,競爭,合作,智慧,頑強。 「弘揚民族精神,不分你我。爭做文明學生, 從我做起」。讓民族精神成為建設和諧社會、和諧校園的美好音符。
6. 老師籃球比賽弘揚了什麼
為了豐富教師的校園文化生活,促進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提高教師的身體內素質,全面推進容素質教育和陽光體育運動,近期,南江縣下兩中學工會組織教師隆重舉行了教師籃球友誼賽。
本次籃球比賽以年級為單位組隊,三個年級的男、女教師分別組成三支籃球隊參與激烈角逐。比賽現場氣氛熱烈,同學們都到現場為參賽的老師們吶喊助威。平時在教室里文質彬彬的老師們上了賽場個個精神抖擻,跑步穿插積極;老教師老當益壯、毫不示弱;青年教師生龍活虎、體力充沛;女教師配合默契,巾幗不讓須眉。所有參賽教師表現出了勇於拼搏、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賽出了誠摯的友誼、高尚的風格,展示了高超的球技和團隊合作精神。隊員們積極的進攻,嚴密的防守,精彩的配合,巧妙的搶斷,精準的遠投,引來場外觀眾的陣陣掌聲、歡呼聲和吶喊聲,整個賽場呈現出熱烈的氣氛。
本次教師籃球友誼賽,點燃了十二月的激情火焰,成為了校園文化的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同時此次教師籃球賽是學校進一步深化素質教育,活躍教師業餘生活,構建和諧校園的系列活動之一。活動的舉行對提高教師身體素質,實施學校素質教育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7. 浙江大學是不是一所很強的大學啊
3樓真BT
其實這樣說吧
就總體來說,浙江大學僅次於北大清華
具體專業內可以查看中國大學容排行榜
http://learning.sohu.com/6/0104/17/blank218541753.shtml
8. 顧拜旦的資料
顧拜旦1863年誕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貴族家庭。父親是一個保皇派官僚,母親從事慈善事業,是一位虔誠的教徒。顧拜旦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從少年時代,他就對體育有了廣泛的興趣,喜愛拳擊、劃船、擊劍和騎馬等項運動,還是出名的畫家。 顧拜旦不僅是國際體育活動家,同時也是卓有成就的教育學家和歷史學家。
從1875年開始,一直到1881年,考古學家在希臘連續發掘出古代奧運會的文物遺址,這引起了皮埃爾的興趣和關注。在1890年,他終於有機會訪問希臘的奧林匹亞山,古代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他認為宏揚古代奧林匹克精神可以促進國際體育運動的發展。
在1892年12月25日,皮埃爾·德·顧拜旦發表演講,在演講中首次提出「復興奧林匹克運動」。 1894年在巴黎舉辦了國際體育會議,決定在希臘創辦第一屆現代奧運會,並規定每4年舉行一次。1894年6月23日,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正式成立,當時希臘文學家澤麥特里烏斯·維凱拉斯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而顧拜旦則擔任國際奧委會秘書長。
顧拜旦在1896年至1925年期間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
1924年顧拜旦辭去了擔任28年之久的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
1937年9月2日,當這顆偉大的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全世界都為之動容。
[編輯本段]人生經歷
顧拜旦從小聰明伶俐、勤奮好學。人學後,他很敬佩博學多才的修辭學老師卡龍·神甫,因此緣故,對文史課程有濃厚的興趣,並饒有興味地涉獵了古希臘的燦爛文化。中學畢業後,他先人軍事學院就讀,繼而攻讀教育。為求深造,他又前往英國留學。在那裡,他潛心研究了英國教育史,撰寫過有關18世紀英國兒童教育家湯姆士·阿諾特之教育思想的學術論文。阿諾特曾經說過:運動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種活動。這句名言在顧拜旦的心靈中,誘發起致力於體育教育的火花。當時,他還考查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對那裡學校的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和經常性的郊遊十分贊賞,希望在法國各學校中也能設置體育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和刻苦鍛煉、強健體魄的精神。那時,他對法國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過改革教育,增強民眾體質,來振興法國。
在古希臘文化的熏陶和當時英國資產階級教育的影響下,他逐漸萌發了改革法國教育制度和倡導體育運動的思想。大學畢業後,顧拜旦沒有聽從其父母的規勸,涉足軍界、法律界,毅然選擇了從事教育和體育的道路。
回國後,他陸續發表了《1870年後的法國史》、《教育制度的改革》、《運動的指導原理》、《運動心理之理想》、《英國與希臘回憶記》、《英國教育學》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發展體育的建議,引起法國人民的注意,並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
1875年至1881年間,在歐洲考古工作者們的努力下,處於毀壞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奧運會的遺址不斷被挖掘出來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結果。因此,顧拜旦同其他一些對奧林匹亞感興趣的人士一樣,都能及時、詳細地傾聽到公布的情況。對此,他提出了一個十分有價值的挖掘計劃。當時他曾寫道:「德國人發掘了奧林匹亞的遺址,可是法蘭西為什麼不能著手恢復她古代光榮的歷史呢?」
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顧拜旦西渡英吉利海峽,對英國體育運動開展的情況進行了考察。1887年,他作了《法國和英國中等教育制度對比》的報告,對英國將戶外競技游戲納人教育內容給予很高評價,主張在法國學生中也開展競技游戲,並以體育為重點來改革教育。1888年5月,顧拜旦針對學生因學業過重而過分勞累的問題提出:「惟一解決的辦法是讓孩子們游戲。」當年,顧拜旦就任法國學校體育訓練籌備委員會秘書長。翌年,在聖克萊的推動下,成立了「法國體育運動聯合會」。同年,顧拜旦代表法國參加了在美國波士頓召開的體育訓練大會。與會期間,他進一步了解了世界體育發展的動態,敏銳地感到近代體育的發展正在走向國際化,一批國際性的單項體育聯合會組織相繼成立。例如,1881年建立了「國際體操聯合會」1892年建立了「國際賽艇聯合會」和「國際滑冰聯合會」等。這些組織都為現代奧運會的誕生奠定了基礎。
為了進一步考察各國開展體育運動的情況,顧拜旦不辭辛勞地訪問了歐洲一些國家。1890年,他生平第一次訪問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源地——希臘的奧林匹亞。當他看到古奧運會的遺址時,十分感慨,並產生了舉辦由各國參加的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想法,想以此增進各國運動員之間的友誼。
這一年,顧拜旦受法國政府委託,負責調查、研究大學的體育工作,於是,他藉此機會向世界上許多國家發出了體育狀況調查表。通過調查,他發現國際上各個體育組織之間充滿了矛盾和混亂,對立情緒十分嚴重,體育運動日趨商業化。因而使他意識到,可以憑借古希臘體育的歷史經驗和傳統影響,來推進國際體育運動,同時深切地感到,應該盡快地以古代奧林匹克精神,把現代奧運會創辦起來,用「團結、友好、和平」的精神來指導比賽,以消除體育領域內存在著的種種混亂的不良傾向。於是,他便積極著手進行創辦現代奧運會的工作。
1891年,顧拜旦改組了「尤利西蒙委員會」為「體育高級理事會」。同年他還創辦了《體育評論》雜志,井以此為陣地,熱情宣傳他的體育主張。當時,顧拜旦的崇拜者狄東神甫創辦了一個學術性的俱樂部,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顧拜旦非常欣賞和贊同這個口號,以後便把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因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
1892年11月25日,顧拜旦在「法國體育聯合會」成立3周年的紀念大會上,發表了題為《復興奧林匹克》的演說,他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創辦現代奧運會的倡議。
為使這一倡議迅速得以實現,顧拜旦提議「法國體育聯合會」發起和召集一次由世界各國重要「體育聯合會」代表參加的「國際性體育會議」,具體磋商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事宜。為此,成立了一個以顧拜旦為首,由英國、美國和法國社會知名人士組成的「籌委會」,嗣後,他又遠涉重洋,奔赴英、美等國,進一步宣傳復興奧運會的主張。在他的推動下,1893年在巴黎召開了國際性的體育協商會議,討論創辦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問題。
經過顧拜旦及其同事們的多年努力和精心籌備,「恢復奧林匹克運動會代表大會」於1894年6月18日至24日在巴黎勝利召開。來自12個歐美國家的79名正式代表參加了會議。在這次歷史性的會議上,一致通過恢復奧林匹克運動的憲章,確定了現代奧運會的宗旨,並規定只允許業余運動員參加。為了籌辦現代奧運會,還正式成立了奧運會的永久性的領導機構——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希臘著名詩人澤·維凱拉斯被選為第一任主席,顧拜旦當選為秘書長。會議還決定,第一屆現代奧運會於1896年4月在希臘舉行。以後按古奧運會的傳統,每4年舉行一次。
1894年10月,顧拜旦再次對奧林匹亞地區進行實地考察。為了節約資金和交通便利,他取消了在奧林匹亞舉辦運動會的打算,決定按古希臘風格,在雅典新造一個可容納5000名觀眾的體育場舉辦現代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經顧拜旦的多方奔走、積極努力,在希臘富商喬治·阿維羅夫資助下,首屆奧運會於1896年4月5日在雅典勝利召開。
顧拜旦要求運動會能在世界各地舉行,反對把希臘作為運動會的永久會址。他認為古代奧運會的光輝歷史是希臘民族的,也是全人類的,只有使它在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廣泛傳播,成為國際性活動,才能使奧林匹克精神發揚光大,更具生命力。
為捍衛奧林匹克精神的純潔性,1912年,顧拜旦在斯德哥爾摩奧運會期間,發表了他的名作《體育頌》。熱情地漚歌了體育,抒發了他的奧林匹克理想。為此,他榮獲了該屆奧運會文學藝術比賽的金質獎章。
1913年,顧拜旦精心地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會旗,即一面中間由藍、黑、紅、黃、綠五隻彩色圓環相套接成白色無邊旗。它象徵著五大洲的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坦率的比賽和友好的精神在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相見。
此外,顧拜旦還在體育方面開拓了運動心理學的領域。他先後發表了《運動心理學試論》(1913年)和《竟技運動教育學》(1919年)等名作;還發表了有關運動分類的見解,為體育學術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從1896年至1925年,顧拜旦男爵一直擔任國際奧委會主席。負責該組織的領導工作。在他任職期間,國際奧委會成員由14個發展到40個。同時,在他的支持下,先後成立了20多個國際專項運動聯合會。1924年,他因年事已高,主動辭去擔任28年之久的國際奧委會主席職務,但他被聘為終生名譽主席。
13年後(即1937年9月2日),顧拜旦男爵因心臟病在洛桑與世長辭,終年74歲。遵照他生前的遺願,顧拜旦的遺體安葬在瑞士洛桑,而其心臟則安葬在古希臘奧林匹克的發源地——奧林匹亞。他希望即使自己已長眠於地下,但其心臟仍能與奧林匹克運動的脈搏一起跳動。
[編輯本段]奧林匹克
奧林匹克是一個翻譯詞彙,它原指古希臘時期在奧林匹亞舉行的對天神宙斯的祭祖活動。祭祖活動中的體育比賽被稱之為「奧林匹亞競技」。文藝復興時期,人們在研究古希臘文化時,開始把「奧林匹亞競技」 又稱之為「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由於在古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召開期間同時還要進行諸如學術討論、詩歌朗誦、藝術展覽等其他的一些文化活動,所以人們便把包括奧林匹亞競技在內的整個活動都冠以「奧林匹克」的稱呼。為了與現代相區別,故又稱為「古代奧林匹克」。
古希臘是一個神話王國,優美動人的神話故事和曲折離奇的民間傳說,為古奧運會的起源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
古奧運會從公元前776年起,到公元394年止,經歷了1168年,共舉行了293屆。按其起源、盛衰,大致分為三個時期。古代奧運會的比賽日程和項目、古代奧運會的授獎儀式等都獨具特色。
奧林匹亞(Olympia)位於希臘首都雅典西南300公里的丘陵地區,在伯羅奔尼撒半島西部,阿爾菲奧斯河北岸(距洞口16公里)。自18世紀始,一批又一批的學者接連不斷地來到奧林匹亞考察和尋找古代奧運會遺址。
1888年5月,顧拜旦針對學生「學業過勞」,提出「唯一解決的辦法是叫孩子們游戲」。1889年5月,他利用萬國博覽會召開體育會議和學生運動會。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現在奧林匹克已成為世界規模的體育盛會,他倡導的奧林匹克精神傳遍了全球。由於他對奧林匹克不朽的功績,被譽為「奧林匹克之父」。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1913年,顧拜旦為國際奧委會設計了會徽、會旗。會旗圖案白底、無邊、上面有藍、黃、黑、綠、紅5個環環相扣的彩色圓環,象徵著5大洲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以公正比賽和友好精神相聚在奧林匹克運動會。此外,他還倡議燃放奧林匹克火焰、設立奧林匹克杯等。在確定奧林匹克運動會口號的問題上,顧拜旦最初覺得應以「團結、友好、和平」的口號來指導比賽。後來,他的一個朋友狄東神甫提出了「更快、更高、更強」的口號,得到顧拜旦的贊賞,認為它體現了人類永遠向上、不斷進取的偉大精神,以後便倡議它作為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口號。1925年顧拜旦辭去了國際奧委會主席的職務。在他任職期間(1896年至1925年),國際奧委會成員由14個增加到40個,並先後成立了20多個國際專項運動聯合會。他卸任後被終身聘為國際奧委會名譽主席。
顧拜旦在社會競技運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892年他呼籲復興奧林匹克運動,之後,於1894年6月成立了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並於1896年在雅典召開了第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始了體育活動家的生活。1924年顧拜旦辭去了擔任28年之久的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的職務。1937年9月2日,當這顆偉大的心臟永遠地停止了跳動,全世界都為之動容。
[編輯本段]顧拜旦名言
在簡要回顧五年的歷史後,顧拜旦說明了奧林匹克精神與純粹的競技精神的不同之處。他認為,純粹的競技精神只能帶給運動員心理上自得其樂的悅樂感,奧林匹克精神帶給人們的將是美感、榮譽感。這正是顧拜旦心中崇尚的精神,在《體育頌》中,他也曾熱情地謳歌,贊美體育是美麗、藝術、正義、勇敢、榮譽、樂趣、活力、進步與和平的化身。
顧拜旦是一位教育家,教育思想是他體育思想的核心。在演說中他闡釋了「敲響重開奧林匹克時代鍾聲的原因」:基於改革教育的願望。他不滿「青少年往往為陳舊、復雜的教學方法,愚蠢和嚴厲相交替的說教以及拙劣膚淺的哲學所束縛而失去平衡,,的現狀,希望通過復興奧運會來改變傳統教育方法與內容,從而促進青少年全面、均衡、協調地發展。顧拜旦曾經考察研究過希臘雅典古代奧運會的遺址,認為「古希臘人組織競賽活動,不僅為了鍛煉體格和顯示一種廉價的壯觀場面,更是為了教育人」。可以說,顧拜旦復興奧運會的根本宗旨就是通過體育競賽來教育青年。因此,他決心「把盎格魯撒克遜人的運動功利主義同古希臘留傳下來的高尚、強烈的觀念結合起來,開辟奧林匹克新時代」。
如何將奧林匹克精神變成現實?顧拜提出了一個重要的理念:「大眾」參與,即使「地位最底下的公民』』也應該能夠「享受」這種精神。顧拜旦的一句名言「參與比取勝更重要」(也有翻譯為「重要的是參與而不是取勝」),同樣強調了這一奧林匹克思想的精髓。在另一次演講中,他曾指出:「先生們,請牢記這鏗鏘有力的名言。這個論點可以擴展到諸多領域。對人生而言,重要的絕非凱旋而是戰斗。傳播這些格言,是為了造就更加健壯的人類——從而使人類更加嚴謹審慎而又勇敢高貴。」可以看出,顧拜旦提倡和復興奧林匹克運動有著非常廣闊的胸懷,是以全人類不斷完善自我為出發點,絕非號召人們單純為奪取桂冠和金牌而拼搏。
那麼,奧林匹克精神的內涵究竟是什麼呢?在第5段中,顧拜旦作了具體的闡述。他認為,奧林匹克精神是人類吸收古代傳統構築未來的力量之一,這種力量體現在:雖「不足以確保社會和平」,但仍可促進和平;雖「不能更加均衡地為人類分配生產和消費物質必需品的權力」,但仍可促進公平;雖「不能夠為青少年提供免費接受智力培訓的機會」,但仍可促進教育。和平、公平性、教育性,在他看來就是完整、民主的奧林匹克精神。
[編輯本段]【生平】
顧拜旦1863年1月1日誕生於法國巴黎一個信仰天主教的貴族家庭,承襲了男爵頭銜。父親是一個保皇派官僚,一個頗有名氣的水彩畫家。母親瑪麗也是貴族後裔,從事慈善事業,是一位虔誠的教徒。顧拜旦從他父母處繼承了大筆的遺產。顧拜旦排行第4,是家中最小的一個孩子。
顧拜旦聰明伶俐、勤奮好學,很小就表現出了統領全局運籌帷幄的思想與才幹,還是學前兒童的他,在游戲中創造出了自己想像中的王國。在那裡,城鎮設計師、建築師、園藝家、鐵路工程師、總司令、服裝商等一應俱全,他制定了自己王國的法律和法令,製作了 「國旗」,編造了「國歌」,甚至出版了一本「官方雜志」。他給他的「臣民」們做機智又有學識的演講。當冬天來臨時,小顧拜旦又率領著他的王國「艦隊」,在他的米爾維勒家後院的池塘里神奇地起航了。他自己擔任地方行政官,每天忙得不亦樂乎。而且他在許多場合都表現得能言善辯,他思考周密的關於保衛共和國的言論常常使聽眾大為吃驚。從少年時代,他就對體育有了廣泛的興趣,喜愛拳擊、劃船、擊劍和騎馬等項運動。
學校生活很快取代了顧拜旦指揮「千軍萬馬」自得其樂的童年時代。當時的歐洲是強大的,生活在富裕家庭和貴族學校的顧拜旦,有最優越的閱讀和獲取知識信息的條件。1872年,9歲的顧拜旦第一次讀到了《湯姆·布朗的學校生活》一書,書的作者是英國拉格比公學的老校友,他描繪了拉格比公學的教育方式,如何讓那些沉湎於飲酒、打獵和賭博的鄉紳子弟學生變得朝氣和充滿陽光。當時的校長阿諾德利用了那些集體進行的體育運動來滿足孩子們喜歡交際的心理需要,同時那些個人項目的田徑運動也培養和激發了年輕人所需要的靈活耐力和征服精神。由此,現代體育能夠幫助和拯救痛苦迷茫中的年輕人,楊洪武篆刻肖像印《顧拜旦》成了當時教會及學校的普遍認識。書中展現了一幅幅令人神往的畫面:一群和他的年齡相仿的英國少年,或在拉格比公學旁的田野里飛快地奔跑;或在新開辟的球場上往來馳騁、瘋狂地踢球;或牽著獵犬、興致勃勃地追逐野兔……顧拜旦幼小的心靈被震撼了,這才是真正自由、完美的生活。拉格比公學的教育模式對顧拜旦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人學後,他很敬佩博學多才的修辭學老師卡龍神甫,因此緣故,對文史課程有濃厚的興趣,並饒有興味地涉獵了古希臘的燦爛文化。
在古希臘文化的熏陶和當時英國 資產階級教育的影響下,他逐漸萌發了改革法國教育制度和倡導體育運動的思想。1880年,顧拜旦進入法國著名的聖西爾軍校。但不久就退學,隨後進入法國巴黎政治學院。後又入法國巴黎大學法學院就讀,獲得了文學、科學和法學三個學位。大學畢業後,顧拜旦沒有聽從其父母的規勸,涉足軍界、法律界,毅然選擇了從事教育和體育的道路。
回國後,他陸續發表了《1870年後的法國史》、《教育制度的改革》、《運動的指導原理》、《運動心理之理想》、《英國與希臘回憶記》、《英國教育學》等一系列著作,提出了不少改革教育和發展體育的建議,引起法國人民的注意,並產生了一定的國際影響。
1875年至1881年間,在歐洲考古工作者們的努力下,處於毀壞之中的、不朽的古代奧運會的遺址不斷被挖掘出來了,而且每年都迅速地公布挖掘的結果。因此,顧拜旦同其他一些對奧林匹亞感興趣的人士一樣,都能及時、詳細地傾聽到公布的情況。對此,他提出了一個十分有價值的挖掘計劃。當時他曾寫道:「德國人發掘了奧林匹亞的遺址,可是法蘭西為什麼不能著手恢復他古代光榮的歷史呢?」
為了實現自己的志向,1883年,20歲的顧拜旦開始進行比較教育學的學術研究。那年,他自費前往英國考察,他要親眼看一看自己從少年時起就憧憬的地方。在那裡,他潛心研究了英國教育史,撰寫過有關18世紀英國兒童教育家湯姆士·阿諾特之教育思想的學術論文。阿諾特曾經說過:運動是青年自我教育的一種活動。這句名言在顧拜旦的心靈中,誘發起致力於體育教育的火花。當時,他還考查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一路走去,顧拜旦用畫家的眼睛、音樂家的耳朵觀察著旅途的所見所聞,並用文學家的筆法把這一切用旅遊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他興致勃勃地考察了夢寐以求的拉格比公學,還訪問了伊頓、威靈頓和溫徹斯特等著名公學,同時參觀了享有世界級聲望的牛津和劍橋大學。他詳細了解了英國教育和體育的現狀,對那裡學校的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和經常性的郊遊十分贊賞,希望在法國各學校中也能設置體育課,培養學生集體主義思想和刻苦鍛煉、強健體魄的精神。那時,他對法國在1870年的普法戰爭中失利深感痛心,希望通過改革教育,增強民眾體質,來振興法國。這次考察,驗證了少年時代自己心中目標的合理性。
1886年到1888年,顧拜旦出版了一本關於教育的書,並發表了17篇相關文章,還作過很多次演講,引起了知識界和政界的關注。政界向年輕的顧拜旦發出了有機會成為區議員的信號,但是他放棄了,因為在他心中有更高的目標。
9. 宏揚學校精神的作文400
和諧是我國傳統文化中具有代表性的觀念,是事物存在的最佳狀態,也是一切美好事物的共同特點。
實現和諧,是古往今來人類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和願望。而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構建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也將是一個永恆的主題。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是老師給了我們文化知識的啟迪,使我們從無知到有知,從幼稚走向成熟。老師給了我們知識的雨露,需要的是我們全身心的接受,珍惜老師的付出,尊重老師的勞動。師生互敬互愛,從而打造和諧的學習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建立和諧的同學關系。關心幫助有困難的同學,讓他們感受到和諧校園的溫馨。保持良好的心態,寬容帶待人,用一顆真誠的心去換另一顆真誠的心。同學之間友好相處,從而打造和諧的人際關系。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需要建立好的學風、好的校風。
我們要倡導一種蓬勃向上的團隊作風,一種腳踏實地的學習精神,將學風建設的目標指向「理想、團結、自強、成材」。一種團結奮進的班風和刻苦勤奮的學風能促使個人在良好的環境中成長。好的校風如春風化雨,不聲不響地吸引每個學子奮勇向前,為了理想而努力拚搏。校風積極向上,從而打造和諧的教育氛圍。
構建和諧校園需建立誠信、文明的作風。
同學之間相互信任、坦誠相待、說實話、做實事。考試時堅決杜絕舞弊現象,用誠實和實力給自己和老師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作風嚴謹、文明,從而打造和諧的校園文化。
同學們、老師們,構建和諧校園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努力,任前方荊棘叢生我們將持之以恆。茫茫學海中,我們要做勇敢的水手,乘風破浪、共赴前程。青春的腳步如行雲流水,青春的歲月需要知識的滋養。讓我們把握生命中的每一天,向和諧校園的彼岸前行。
用我們的智慧和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用我們的青春和生命奏響時代的強音。當我們拋棄了迷茫,把握了航向。
當我們共同努力,不懈地搖槳,和諧校園的樂章終將奏響。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教育氛圍中愉快地學習;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興趣樂園中陶冶情操;
花開的日子,讓我們在和諧的人際關系中健康地成長。 未來不是夢,今天,在我們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