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實現課堂「合作探究」的高效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方交流的平台, 課堂教學的最終結果, 不在於教師教得怎樣, 而在於學生學得如何。 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要陣地, 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 應該首先從課堂教學上予以突破。 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就成為當前的首要任務。 所謂「高效課堂」 就是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益的教學活動, 把課堂還給學生, 實現「教」 與「學」 的和諧統一。 它既是一種理念, 也是一種教學策略, 更是我們教學活動的基本追求。 教師所講的問題必須源於學生的學習思考和研究討論, 把課堂構建成三講(講重點、 難點、 盲點) 三不講(學生已經知道的不講、 學生自己能學會的不講、 講了學生也不會的不講) 的有效課堂。 為提高有效課堂的效率, 我們不斷學習新的教育教學理論, 通過外出學習交流教學經驗, 也逐步形成了一套較為系統的教育教學模式—— 「自主、 合作、 探究」 式教學。 「自主、 合作、 探究」 是一種「以人為本」 的教學理念, 實行教學自主與開放,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學生因材施教, 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的層面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師的啟發和幫助下, 以學生為主體, 充分發揮小組學習、 全班學習的群體作用, 在合作中學習, 豐富語言積累, 培養學生主動探究、 團結協作、 勇於創新的精神。 它不但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 情感體驗與親身感受, 還關注學生學習的創造性與主體性人格的培養。 其中的自主是合作、 探究的基礎、 前提, 合作是促進自主、 探究的形式、 途徑, 探究是自主、 合作學習的目的。 「自主、 合作、 探究」 是既獨立又互為關聯的三個層面, 每個層面都以前一個層面為前提, 它是一個循環往復的過程。 「自主、 合作、 探究」 的實施關鍵在教師的指導, 教師要努力強化自己的多方面的積累, 扎扎實實練好基本功, 嘗試運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 努力創設各種教學情境, 激活學生學習的熱情與需求, 通過有效的組織, 讓學生產生自主探究的慾望。 「自主」 環節要求在課前完成, 主要是學生根據教師制定的「導學案」 中涉及的問題, 充分利用自身的知識資源, 挖掘思維原動力, 嘗試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 同時自己找出問題, 為上課作準備。 提前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所了解, 甚至能達到基本理解, 從而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在「動手做、 動情讀、 動筆寫、 動腦思」 各環節中領悟學習方法, 通過自己的獨立活動, 主動質疑, 使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 正如霍姆林斯基所說: 「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去理解的東西, 才能成為他自己的東西, 才是他真正掌握的東西。 」 「合作」 環節最常用的方式是討論。 孔子曾經說: 「三人行, 則必有我師」 學生間通過彼此切磋、 交換心得, 有助於個別學習。 教師精心設計教學程序, 創設與主題相關的、 盡可能真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在進行了充分的預習和自學後, 發現問題, 提出質疑, 小組成員間(一個三到四人的合作探究小組) 合作討論。 在組織學生合作學習時, 要進行明確的分工, 讓每一組的每一個學生都各盡其職, 各抒己見,取長補短; 觀點不一, 臉紅耳赤, 集思廣益。 生生之間、 師生之間通過相互交 流、 相互啟發對一些問題形成共識, 學會以他人之長, 補自己之短。 這樣, 組員間互相幫助, 多角度主動交流對問題的認識, 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努力都能在原有的基礎上取得進步。 在小組合作的過程中, 我們盡量讓每個人都意識到自己的成功與同伴是分不開的, 大家榮辱同當。 「探究」 的內容要具有價值性、 開放性、 合作性。 蘇霍姆林斯基說: 「在人的心靈深處, 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 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 研究者、 探索者。 」 教材中並不是所有問題都值得探究, 探究點的設置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教學問題的創設要注意四個原則: 一是針對性: 要針對課程標准和重點、 難點知識, 將知識問題化; 二是科學性: 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 要將問題層次化, 要精選、適量, 切忌多而碎。 一節課重點解決一到兩個主要問題, 一節課緊緊圍繞一條主線展開教學, 做到化繁為簡, 深入淺出; 三是趣味性: 問題要貼近生活、 貼近學生, 富有時代氣息、 生活氣息, 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是挑戰性:關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 著眼學生的最優發展區, 精心設計高質量的教學問題, 問題要有思維沖突、 思維含量, 要讓學生跳一跳摘桃子。 由於個體的差異, 不同學生對任務的理解和觀點可能會不同, 因此各探究小組開展探究性學習的情況是不一樣的。 教師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相互啟發, 集思廣益, 不斷改進探究方案, 形成了「組間競爭、 組內合作」 的良性機制。 教師的評價要充分肯定學生的成績, 給予特殊的表揚, 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經過充分的自學和討論, 學生對所學內容、 重難點的解決方法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和理解, 並具備了一定的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但對所學知識點的內涵、 外延、 前後知識的聯系還不能達到本節的學習目標。 這就需要教師的點撥引導, 使學生對本節知識形成清晰的網路, 能熟練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相關問題。 「教師點撥」 是本教學模式的畫龍點睛之舉, 是課堂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 知識點進一步縱橫聯系、 知識深度應用的關鍵環節。 針對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程度要及時進行反饋檢測, 這就要求教師精選習題, 習題設計要有梯度, 既要考察知識, 又要檢測能力, 並能分層次要求,使不同層次的同學都能夠有所鞏固提高。 下課前 5 分鍾留給學生自行反饋總結, 不僅要總結知識內容還要總結學習方法, 解題規律等, 從而培養自己的概括能力。 課改是機遇, 也是挑戰, 新課程的啟動, 呼喚著教師角色的轉變。 在「自主、 合作、 探究」 學習的過程中, 教師已經不僅僅是「傳道授業解惑」者, 而是要時刻變換自己的身份, 當好組織者、 引導者,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積極性和創新精神, 切實有效地優化課堂教學環節,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 初中體育教學如何開展合作探究學習
隨著素質教育的全面推進和新的課程標準的實施,學校體育的改革也在不斷深化,重視體育教學的開發和研究顯得十分必要。通過教學實踐和活動內容的系統探索,達到理性升華,創出新的教學方式,來滿足學生對現代體育活動的需要,從而達到提高全體學生身體素質的目的,充分激活學生參與鍛煉的積極性。讓學生在寬松、和諧的氣氛中體驗體育活動的樂趣。筆者就體育課「合作自主」 的教學模式淺談了自己的觀點。
一、現階段中學生體育教學現狀
新課程標准實施以來,課堂教學的理念、方法和過程都有了新的突破。教師能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注重多種目標的綜合體現和多種能力的培養,學生有了充分展示自我的機會和舞台。但是由於體育課老教學模式已根深蒂固,嚴重影響了師生共同學習的興趣。當前,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往往普遍存在著教師中心主義和管理中心主義傾向。學校體育課中過分強調運動技術的掌握,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途徑只有通過模仿練習,自然形成了教師的領導和權威角色,使學生成了被動的接受者。嚴重的剝奪了學生的主動性,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摧殘了學生的自信心,抑制了學生的創造性,使學生對教師產生了嚴重的抵觸情緒。本人認為新課程改革就要為學生創造一個和諧、自主、平等的教學環境,而中學體育教學是以身體活動為基本內容,促進人的身心健康的教育,課堂教學是中學體育課的基礎,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整體統一,是師生間互相交往、積極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因此,必須通過師生間的互動來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體驗到民主、自由、平等、尊重和理解,同時也從中受到激勵、鞭策、指導和鼓舞,並在師生的相互合作、探討中提高學習效率,不斷發展身體素質,促進他們健康和諧的發展。
二、《體育與健康》課上的做法
1.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1.1 要正確認識教師所處的地位。教師已不是過去教學中的主導者,而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要與學生成為合作夥伴相互學習,對學生要信任。學生敢於在課堂上發表意見、看法、提出問題,應尊重學生,引導他們質疑、解疑、主動參與、樂於思考,形成寬松、和諧的教學氛圍。
1.2 要不斷吸收和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提高對教學的駕馭能力。在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把有的放矢,要注意教學形式的多樣化,要打開封閉的教學大門,突破狹小的教學空間,師生共同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走向操場、多媒體教室,走向社區、農村,走向大自然。突破以往為教學而面向課堂的思想,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的「小體育」轉變為他們的「大體育」或者說是終身體育。要注意運用各種教學手段,使教學從平面到立體、由靜止到運動、由文學到聲音圖像,從而增加教學活動的主動性,使學生和教師在合作中得到相互促進和提高。
1.3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健康第一,以人為本」的教學思想。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突出的是教師的主導性,學生的主體作用不明顯。在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大多採用了教師講授為主,輔之以練習、復習的方法,忽視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而新的課程標准要樹立「以人為本」的指導思想,充分調動學生的自主性和合作性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使學生在全面學習運動技術的同時,熟練的掌握1-2種運動項目的技術動作,以達到「終身體育」的目的。
2.構建「合作自主」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是學校體育的主體,在學校體育中開展合作自主學習,體育課堂教學自然成為主渠道。
2.1 引導激發環節:要求教師用最短的時間,明確教學內容、重點、難點和基本要求,並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在學習前滾翻時,可以創設「看誰滾得像只小皮球」「小小刺蝟摘蘋果」等等的情景來激發學生自主探究學習的內驅力,在通過學生的想像,激發學生的興趣。
2.2 自主嘗試環節: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特點通過交流討論、模仿觀察,由學生個人或與教師、同伴商榷,確定一個自主學習的目標,進行嘗試練習。如在學習背越式跳高時,可以先原地雙腳站立向後上方起跳過低桿,騰起後抬頭,挺胸,挺髖,掛膝成桿上弓形姿勢,隨即「低頭」收腹,舉大腿,甩小腿,以背部著墊。讓學生嘗試「征服」橫桿後的喜悅。從而達到學生自主嘗試學習的目的。
2.3 合作探究環節:學生要在此環節中開展具體的小組學練活動,探索學習動作技術的方法,發現他人的長處和不足,強化自己的優點和彌補不足。且每個學生可以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有問題還可以求助於教師。從個人的實際出發,不聽從教師的擺布和支配,也不完全放任自流,使學生在練習中相互合作,共同探索學習的方法。如在進行球類技術動作學習時,各小組成員之間可以共同協商結成「幫扶」對子,幫基礎差一點的同學盡快掌握學習內容,這樣既適應了學生的個休差異,還使學生學得主動,也形成了競爭機制,看誰能盡快達到目標,並向高水平沖刺。
2.4 歸納交流環節:是各組學生組員之間相互交流、總結,共同討論,及時將經驗的東西歸納出來,並製成小卡片或小冊子,然後各學練組之間進行交流、探討,最後和教師進行商榷,用最簡捷明了、通俗易懂的句子,將所學的動作技術方法總結出來,讓全體學生記住。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積極思考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償到」了自己通過努力實踐創造的勞動果實,使學生更有自信心,樂於在以後的學習中進一步探究。
2.5 評價反饋環節:考評學生個人目標達成度,通過學生個人評價,學生間相互評價,以及教師評價,及時將所學的東西總結出來,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發問,獲取所學內容的掌握度,把反饋的內容記錄下來,分析學習效果和效率,促使學生勤於動腦,不斷掌握學習內容。這樣在不斷的學習中,逐漸培養學生自我評價、自我調控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從而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做學習的主人。
總之,體育教學模式是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共同參與,和諧發展,以學生的健康發展為第一目標的教學方式。我們廣大的一線體育教師就要不斷付出努力,積極進行探究,因地制宜的利用器材和各種天然地形,將這種「合作自主」的教學模式應用到平時的教學中,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
3.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開展「自主,合作,探究」學習?
一、發揮雙主作用,鼓勵自主學習
自主學習就是以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激發學生內在的學習興趣,逐步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獨立性和能動性,使學生運用獨立的分析、探索、質疑、創造等方法來實現自己的學習目標。由於《課程標准》只是確立了體育與健康課程的目標體系和不同的水平目標,對於如何實現這些目標,《課程標准》並未做出詳細的規定,這就意味著對每個學生來說,實現目標的途徑可以是多樣的。例如,提高耐力素質這一目標,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在家裡或健身場所採用跑步機和自 行車器等健身器械進行專項訓練計劃,無條件的學生可以在室外採取重復跑、變速跑和越野跑等練習方法。
二、營造良好氛圍,強化合作學習
體育與健康學科的內容有著較強的合作性和實踐性,這為生生合作和師生合作提供了機會,課堂上教師要給學生營造相互合作的學習情境和氛圍。在學生自學、自練的基礎上,可以組成學習小組,讓學生相互觀察、相互幫助、相互糾正,使學生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並在合作學習過程中發展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
三、創設問題情境,推動探究學習
體育教師在教學中要指導學生進行探究式學習,創設類似於研究的情境,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搜集與處理信息,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引導學生對所教的運動項目的技術、原理和練習方法進行探究,如推鉛球為什麼不僅要注意爆發用力,而且還要注意用力的方向、用力的順序以及鉛球的出手角度?有些教學內容教師可以只提要求,不教方法,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學習。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根據動作示意圖進行模仿練習,提倡學生在模仿中學習,並鼓勵他們提高自學、自練能力。教師可以通過布置適當形式的家庭作業和課前預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自練、探究能力和自我鍛煉的習慣、終身體育的意識。
4.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最簡單的例子,復就是制組織學生來個「喊數抱團」的游戲,從中可以很好的鍛煉學生的合作意識,
喊數抱團游戲方法
(一)游戲目的: 集中學生的注意力,發展其分析、判斷及反應能力及加強合作意識。
(二)准備工作: 平坦的場地一塊。
(三)游戲的進行: 教師可令學生站成一個圓圈,沿逆時針方向慢跑,當教師突然喊:「4個」、「2個」、「6個」時,學生應立即與臨近的同伴按所喊數字抱成一團,最後剩下沒有及時抱成團的人受 「罰」。
(四 )游戲規則:
1?聽數抱團時,不得因人數不符而互相推撞人。
2?喊數後,教師要讀「秒」,以限制學生反應的時間。
(五)教法建議:
1?學生人數多與少決定所喊的數字,教師要做到心中有數。
2?此游戲中的慢跑可改為走或行進間操等形式。
3?抱團後剩下的人,可令其做一節操,或做某種素質練習及其它形式的活動,以示懲罰。
5. 初中體育教學如何實現合作學習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合作學習
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一次社會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中有80% 以上的人缺乏創造力。4.76%的人具有「初步創造性人格特徵」, 即自信心強,有強烈好奇心,能夠質疑和意志堅強;只有 14.9% 的人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即探究能力,與新事物相關的想像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現在的學生多是獨身子女,受家庭過於保護,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校園教育也多重視能考試進大學的學生,情緒與社交訓練倍受忽視,因而學生情緒發展與社會發展並不一致,這將阻礙他們的未來事業和人生。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與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為此 , 我們開展了「合作創新」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 ,主旨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創新精神。
2 學生競爭與合作能力現狀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看,有些學校的一些做法有意或無意的強調了競爭,相對忽視了合作意識的灌輸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習有關的競爭活動多,展現自己的個性的競爭少;個體間的競爭多,群體合作式的競爭少;對競爭獲勝者關注多,對競爭失敗者關注少。這些做法會使學生之間產生不良競爭,缺乏合作意識,會對學生的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3 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是一古老的教育觀念與實踐,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它基於「兩人智慧勝一人」這一哲學思想。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認為:「學習中有兩樣東西最重要,一是自信心,二是與他人合作。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和處世技巧,所謂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就是學會合作。」目前,在許多國家的中小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得到了廣泛應用,它是現代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轉變,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育教師負責管理和調控的學習方法。
當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處處充滿競爭與合作,兩者相輔相成。體育教學運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塑造學生健美的體態,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而且能培養合作意識,在競爭中合作,以適應未來從事職業活動的需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設計和指導下,分組合作,以學生技能經驗為基礎,在愉快的氛圍中對授課內容進行討論、練習、示範,最終達到掌握新技能的目的。
4 合作學習的原則
4.1 需要原則。人的合作源泉是他的需要 , 需要就是人的基本屬性。合作者對體育活動、學練都產生內心需要 , 興趣相同, 目標一致 。
4.2 可獲原則。在任何合作中 , 參與者都可期待通過合作有所收獲 , 他們之中有人是起主導作用的 , 處於給於他人的地位 , 有起到補充別人的不足的作用的。例如教師使學生在經驗、技術技能、運動心理等方面得到補充 , 運動水平高的學生指導幫助弱生。
4.3 權利與義務的原則。合作者具有同樣的自由活動餘地 , 他們具有同等的說話權利 ,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 , 不允許任何人支配他人 , 或壓制別人 , 應相互持平等的態度。每位合作者必須具有推進群體創新進步的義務 , 維護小組的正當權益 , 促進取長補短和理智相處的態度。
4.4 經濟原則。處於合作中的人都以經濟的態度來對待合作 ,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希望因合作而造成損失 , 即時間、 精力、機會的浪費等。因此 , 他們往往以最快的速度、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表現爭取每次機會 , 以獲得同伴或老師的表揚。
5 合作學習的分類
5.1 同伴互助合作學習
好朋友關系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空間上講,都是同學關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廣播體操、武術教材的復習課,讓學生自由配對,互相學習、糾錯,最後兩人共同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教學效果非常好。
5.2 小組合作學習
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決教師面臨大班班級授課制的問題,同時,也符合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要求。關鍵是如何分組及分工,下面把常用的分組模式介紹一下。
5.3 全員合作教學
它是指教師與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它以教學班全體成員為合作對象,強調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課堂全體成員參與並合作的教學過程。一般在教材難度較大的新授課教學中採用。
6 合作學習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須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
6.1 教會自編游戲法, 根據教材師生一起學習《自編體育游戲》一文。重
6. 如何在體育課堂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
初中體育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必須實施有效的教學策略。
(一)適時調整分組模式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
在教學中教師可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不同的分組模式,一般有以下三種分組模式:
1、「階段分組」:即分組後保持較長時間,按照學生的健康、性別、體能狀況等因素,劃分為較為穩定的小組,可一個教學單元教學中採用,一旦單元教學結束,小組也隨之解散。這種分組的特點是技能基本相同,愛好可能不同,但便於對同一組採用相同的計劃,又便於對不同小組的區別對待。如在一年級跳繩教學中,由於部分學生在幼兒園已基本掌握,而有些學生則一點都不會。於是我在課堂教學中開設「登山」團、「牽手」團、「苗苗」團。「登山」 團主要解決會跳學生。每次課中教師都制定不同的山峰——跳繩次數,要求學生間合作、競賽,勇登高峰;「牽手」團主要給學生創設合作交流、互幫互助的場所,讓跳得較好的學生做小老師協助初會者,從而減輕教師負擔;「苗苗」團主要在教師的引導下,不會者間自主加強練習,盡快掌握動作。
2、「靈活分組」:靈活分組與階段分組相似,效果相同,不同的是持續時間更短,僅在一節課中出現,隨之即被解散,主要有三種分組方式:1)按技能水平分組,可提高學生的積極性、競爭性。例如跳高教學中,在四個跳高區域設四個不同高度:70厘米、80厘米、90厘米、110厘米,由低到高。教師提出要求凡能跳過70厘米高度的,才能去跳下一個高度,以此類推,連續三次跳不過去的,回去跳低一級別的高度。這種臨時性的分組可以培養學生積極進取、敢於拼搏的精神,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在使用這種分組過程中,要指導學生學會處理競爭與合作的關系。2)按技能水平好壞搭配分組,可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學習一節廣播體操教學中,教師有意把已經掌握的同學和尚未熟練者編成一組,讓會的教不會的,發揮學生之間的幫帶作用,使小組內的學生間互幫互學互評。這樣既能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又能縮短教學時間,培養學生的良好合作精神,改善學生的人際關系。
3、「隨機分組」:這種小組也是在一節課中出現,一般採取隨機報數或自由組合,通過報數隨機分組可以達到各組間實力基本相同局面,便於開展組間的教學比賽或競爭游戲;而自由組合可以使愛好相同、關系要好的同學分在一組,他們之間的配合更默契。例如在球類教學中,讓愛好相同的學生分在一組,既能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又能挖掘學生的學習潛力,使他們的技能和體質都有大幅度的提高。這也是《新課程標准》基本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位學生受益的真正體現。
(二)幫助學生建立合作規則,保證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有序性和有效性
任何一項活動都必須遵循一定的規則,如果沒有規則的制約,活動就會處於一種無序的狀態。為保證小組合作討論學習的有序性、有效性,教師應事先幫助學生建立基本的小組合作的規則:每次合作都必須合理分工,讓學生明確個人責任,可以採取輪流制,如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等。組長負責組織、管理工作,記錄員負責合作過程的記錄、統計工作,報告員負責寫學習報告,作為小組的「代言人」,向全班展示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果。例如:在進行籃球投籃教學中,教師根據教學內容把學生分成4—6人一組的合作小組,小組中設組長、記錄員、報告員等職位,學生在練習中充當不同的角色並適時進行輪換。先由一名學生評判,一名學生記錄,一名學生幫助撿球,其餘學生做投籃練習,練習4—6次後,進行角色互換;最後各組報告員向全班展示小組練習的成果,教師通過對比各小組練習的記錄情況,對完成任務的小組和超過上次課的練習成績的小組進行獎勵。
(三)要重視對學生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
學會與人合作是現代社會每個公民必備的素質。由於受傳統班級授課制的影響,學生開始不能完全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缺乏與他人溝通、維持人際關系的技能,個人責任感不強;大部分學生只是表達自己的想法,小組內缺乏討論和交流的意識和技能。學生的合作技能可以分為學習技能和社會技能,至少包括以下幾點。
1.收集資料
一般來說,合作學習的課題有一定難度,有時需要收集一些資料。現在是信息社會,因此需要培養學生從大量的信息中收集對自己解決問題有用的部分,學生擁有這種意識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對將來的學習和工作都很有幫助。
2.表達自己的觀點
語言表達是人與人交往和互動的基礎,也是個人交際能力的重要基礎。合作學習需要每個成員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才能讓對方了解自己的觀點,在此基礎上才能合作探究問題。
3、認真傾聽、綜合別人的意見
為提高討論的效益,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必須學會傾聽。只有認真傾聽,才能將其他同學的意見與自己的理解作比較,並進行補充;才能綜合歸納組員提出的不同意見,從而得出正確答案,形成集體的意見。
4、培養學生反思總結的習慣
中國古代的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吾曰三省吾身」,因此要引導學生養成反思總結的習慣,有利於學生自評總結能力的發展,有利於學生的自我完善和對自我的認識。在教學中可以採用讓學生寫體育日記的方式對一天的學習進行記錄,寫出得失;或者讓學生在每一次記錄上用一句話寫寫自己的感受;或者讓學生在小組里交流自己一節課的體會等等都可以。
7.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引導學生開展探究學習百度文庫
體育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能培養了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讓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健身,這毋容置疑。然而,真正要在體育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還急需要解決五問題:
1重新認識教師的指導作用,提高教師素質。體育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教師的職能至少應該扮演以下幾種角色:第一,合作者和促進者,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學會激發、促進和維持學生研究小組的自主活動;第二,引導者,教師需要讓學生理解探究學習活動不是跟著感覺走,而是理性思考下的主動探究,引導學生通過「體驗—思考—啟發—頓悟—掌握—體驗」鍛煉身體、學會知識、掌握技能;第三,指導者,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通過合理的途徑尋找進行探究所需的知識和技能,指導幫助學生學會用已有的知識和技能構建新的知識和技能;第四,組織者和協調者。教師需要與學生一起開發對實施探究學習有價值的教育資源,與學生進行廣泛的交流,確保學生有事可做。
2對開展探究學習進行正確認識,加強方法引導。正確認識體育教學中開展探究學習的方法,確立其核心思路是「通過問題解決來學習」,強調引導學生對某一學習內容就學習目標的達成進行自主探究,而不是讓學生跟著感覺走。要防止執行中出現把握不住教學規律讓學生跟著感覺的現象,甚至要防止把這一教學方法作為推行「放羊式體育教學」一個借口。
3選擇教學內容適當開展探究學習。體育教學內容很多,但是不是所有的內容都一定適合開展探究學習。選擇教學內容開展探究學習,我們需要考慮:第一,課題的確立到解決之間時候存在著可供研究的空間;第二,課題是否適合學生已有知識、能力、技能等方面的基礎;其三,課題的研究過程是否能體現體育教學的特點;第四,研究的過程是否存在安全問題,保護幫助在這個學習中是否具有無法替代的作用。
4 適當嘗試探究學習,重點關注學生體能發展,重視增強體質。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發展學生的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格品格對於體育教學來說非常重要,但是,體育教學是以學生身體練習為基本特徵的教學過程。「增強學生體質,發展學生體能」是體育教學的基本任務,也是體育教學改革的當務之急。體育教學改革應該堅定的把貫徹執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放在第一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開展探究學習不能一刀切,一要一哄而上,應當適當嘗試,持久培養。
8.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合作學習
如何在體育教學中體現合作學習
由教育部、共青團中央和中國科協聯合舉辦的一次社會調查顯示,中國青少年中有80% 以上的人缺乏創造力。4.76%的人具有「初步創造性人格特徵」, 即自信心強,有強烈好奇心,能夠質疑和意志堅強;只有 14.9% 的人具有「初步創造力特徵」,即探究能力,與新事物相關的想像力和收集信息能力。現在的學生多是獨身子女,受家庭過於保護,自我中心意識很強,校園教育也多重視能考試進大學的學生,情緒與社交訓練倍受忽視,因而學生情緒發展與社會發展並不一致,這將阻礙他們的未來事業和人生。
合作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地個體為了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而結合在一起,通過相互間的配合與協調而實現共同目標(共同利益),最終個人利益也獲得滿足的一種社會交往活動。在體育教學中,重視合作意識與合作能力的培養,讓學生掌握合作的技能技巧,學會與人溝通和交流。在合作學習的氛圍中,提高發現錯誤和改正錯誤的能力,不斷提高動作質量。為此 , 我們開展了「合作創新」教學模式的運用探究 ,主旨是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能力與創新精神。
2 學生競爭與合作能力現狀分析
從目前的情況看,有些學校的一些做法有意或無意的強調了競爭,相對忽視了合作意識的灌輸與合作能力的培養:學習有關的競爭活動多,展現自己的個性的競爭少;個體間的競爭多,群體合作式的競爭少;對競爭獲勝者關注多,對競爭失敗者關注少。這些做法會使學生之間產生不良競爭,缺乏合作意識,會對學生的人際關系,身心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3 教學中運用合作學習的理論依據
合作學習是一古老的教育觀念與實踐,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它基於「兩人智慧勝一人」這一哲學思想。美國著名教育家卡耐基認為:「學習中有兩樣東西最重要,一是自信心,二是與他人合作。一個人的成功,15%靠專業知識,85%靠人際關系和和處世技巧,所謂人際關系和處世技巧就是學會合作。」目前,在許多國家的中小學教學中,合作學習得到了廣泛應用,它是現代體育教學中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轉變,是一種小組成員之間的合作互助活動,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體育教師負責管理和調控的學習方法。
當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處處充滿競爭與合作,兩者相輔相成。體育教學運用合作學習不僅能夠增強學生體質、塑造學生健美的體態,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形成,而且能培養合作意識,在競爭中合作,以適應未來從事職業活動的需求。教學過程中,學生在教師的設計和指導下,分組合作,以學生技能經驗為基礎,在愉快的氛圍中對授課內容進行討論、練習、示範,最終達到掌握新技能的目的。
4 合作學習的原則
4.1 需要原則。人的合作源泉是他的需要 , 需要就是人的基本屬性。合作者對體育活動、學練都產生內心需要 , 興趣相同, 目標一致 。
4.2 可獲原則。在任何合作中 , 參與者都可期待通過合作有所收獲 , 他們之中有人是起主導作用的 , 處於給於他人的地位 , 有起到補充別人的不足的作用的。例如教師使學生在經驗、技術技能、運動心理等方面得到補充 , 運動水平高的學生指導幫助弱生。
4.3 權利與義務的原則。合作者具有同樣的自由活動餘地 , 他們具有同等的說話權利 , 任何人都沒有特權 , 不允許任何人支配他人 , 或壓制別人 , 應相互持平等的態度。每位合作者必須具有推進群體創新進步的義務 , 維護小組的正當權益 , 促進取長補短和理智相處的態度。
4.4 經濟原則。處於合作中的人都以經濟的態度來對待合作 , 也就是說任何人都不希望因合作而造成損失 , 即時間、 精力、機會的浪費等。因此 , 他們往往以最快的速度、旺盛的精力、良好的表現爭取每次機會 , 以獲得同伴或老師的表揚。
5 合作學習的分類
5.1 同伴互助合作學習
好朋友關系無論從時間還是從空間上講,都是同學關系中最密切的,也是最容易交流的。比如,廣播體操、武術教材的復習課,讓學生自由配對,互相學習、糾錯,最後兩人共同進行學習成果展示,教學效果非常好。
5.2 小組合作學習
目前,中小學體育教師用得最多的最熟悉的就是小組合作學習,它可以直接有效地解決教師面臨大班班級授課制的問題,同時,也符合新課程學習方式的要求。關鍵是如何分組及分工,下面把常用的分組模式介紹一下。
5.3 全員合作教學
它是指教師與全班同學之間形成一種良好的合作關系中開展教學活動,它以教學班全體成員為合作對象,強調師生合作、生生合作,形成課堂全體成員參與並合作的教學過程。一般在教材難度較大的新授課教學中採用。
6 合作學習的方法
要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必須激起學生學習的主動性,講究方法的靈活性。在教學中教師應當盡量少講使教學內容保持一定的思維價值,推動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掌握創新的方法。
6.1 教會自編游戲法, 根據教材師生一起學習《自編體育游戲》一文。重點要求學生掌握活動方法的構思過程:參加人數一→達到目的一→活動形式一→勝負方法一→場地、器材、時間一→裁判安排。如訓練「在籃球場,用海綿球自編最喜歡的游戲」。經過思考、構思、選擇等理性活動,學生創編了地滾海綿球、投遠比賽、擊中目標、手球比賽、足球比賽、投籃比賽等。
6.2 優化組合。一種創新活動可能派生出另一創新活動來,創新和創新之間可能有一種技術技能互補的關系 , 更大范圍來講,一項活動創新可能導致另一項活動創新,教師教會學生各種技術技能,學生根據自己掌握的程度選擇組合。例如花樣跳繩、花樣踢毽球、木棒+海綿球、棒球等等。
6.3 重新排列。學生已經較好地理解掌握了動作要領,產生更多的學習慾望,是嘗試創新的好機會。如《五步拳》教學,教師教會步法和《五步拳》動作技術,然後分給每一個學生一個體操棒,結合《五步拳》動作要求,分組自編一套《新五步學》。
6.4 遷移提高。創新從學生的縱向活動情況來看,是一種前仆後繼的過程。當前的創新源泉於從前的創新,同時當前創新也可進一步以後的創新。如低年級戲繩(個人拋、投、夾等)、中年級戲海綿球(兩人拋投等)、高年級戲籃球(多人搶、拋、投等)。
6.5 學會多角度思考。以熟悉球性為例,從人體部位活動角度思考:上肢創想、下肢創想、上下肢合作創想;從動靜態角度思考:動態創想( 投踢拋傳等)、靜態(小范圍)創想(胯下拋、接球 , 繞「8」字、環繞身體等);從組織形式角度思考:個人創想、雙人創想、小組創想等。
7 合作學習模式在實踐中的具體操作
合作學習模式教學過程為:設疑導入——個體活動與展示一一素質與思維一一組際活動與交流一一合作示範技能。教學過程操作簡略說明如下:
7.1「設疑導入」: 引起學生對教學活動的關注 , 激發動機 ,引起興趣 , 產生需要 , 啟發學生積極思考 ,將學生引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中去,教師起主導作用 .
7.2「個體活動與展示」:這環節有四個要點 :(1) 展示自己最喜歡最熟練的運動技能 (2) 獨立思考創造合理安全的技能活動 (3) 觀察模仿他人的運動技能 (4) 交流各人的學習成果。這一階段是「生生」關系。學生是活動的主體,發揮個體的創造想像。
7.3「素質與思維」: 小組活動有四個小環節 : 〈 1 〉教師提出學習任務或學生設計學習問題 : 〈 2 〉集體思考 , 組內討論 : (3) 教師參與小組討論 , 指導小組活動 :(4 〉練習與展示組 創新技能。這一階段是 " 生組 " 關系 , 培養合作創新意識 , 利用體能發展創造思維 .
7.4「組際活動與交流」圍繞一定的認知任務,將小組活動的成果認知歸納 ,然後組與組之間開展交流活動,互問互答,師生評價 ,交流創新方法。通過各小組的合作活動,初步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培養能力 ,形成合力的目的。這里「組組」關系是主要的。
7.5「合作示範技能」通過集體性游戲的評價,展示學生掌握運動技能和創新方法的成果 ,檢查學生合作水平,顯示本節課追求目標以及程度。這一階段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
9. [doc] 體育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性學習 詳細03
體育課如何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學習與自主探究性學習 .. 塑一塑曼羹 我認為在體育教專學cpjj~-作與體屬智慧中來.而同組的其他同學在發案是讓門對所學的東西感趣.我 同學學習.這樣.取長}短,合作學習, 共同提高.時間長了自然就形成了一 種積極向上的風氣. 2 教師要引導學生合作學習.首 先,教師要明確地指出:合作學習是學 習體育的好方法只有善於學習他人 的長處.不斷完善自己的動作和方法 才會取得更好的結果.其次,教師在教 學中要努力給學生創造合作的機會. 准備活動中,讓學生兩三人一組自編 徒手操並把綿好的操教給全班的同 學,在締排過程中,學生就會把自己的 所長展示出來.融會到這兩三人的集 生踢敗教師的數望,這時,教師就盡可 能展示各種蹋法.學生一定羨慕,也想 有教師那樣的技術l 過後他1 門一定會 去持組練習並在蹋球的過程_中努力模 癌不可分的 合Cf--~習和學生自主探究是密不 可分的.在合作學習當中,同學們互棺 愛 :鼉囂箍囂:/用愛心與智葸碧畢生一個走出錯誤與馗尬曲台階?呵護他的自尊?讓他感受到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