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有沒有人知道北京奧運會志願者的名單
志願者報名,首來先是在網站上報自名,經過奧組委的審核,有一些擁有經驗和條件良好並對奧運會有熱心的人,才給予回復,其餘的人就不會接到回復,接到回復的人到奧運大廈填寫報名表,審核通過後參加一場40道題的考試,內容為奧運常識,根據作答情況,考慮是否下一層選拔,最後是英語口語考試,最後根據所有的材料,考慮是否招聘成為志願者。
志願者召集工作到3月份才算最後結束,最後那四個月就是訓練志願者了。
不用灰心哦,機會平等馬
㈡ 求關於體育文化志願者的昵稱
體文者
㈢ 怎樣查詢志願者名單和聯系方式
為落實中央、國務院關於辦好北京奧運會的指示精神,按照團省委和奧組委的要求,將選拔部分優秀的大學生擔任2008奧運會開閉幕式禮儀引導員,具體要求如下:一、引導員職責1.承擔奧運會開閉幕式及殘奧會開閉幕式四次禮儀引導工作,奧運會志願者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還擔負著與各國運動員進行語言溝通、文化交流等任務。二、報名方式申請參選人從升華網( www.54sh.com)下載報名表格,填寫完整後上交所在分團委,分團委簽署意見後製作匯總表(Excel表格)連同報名表原件於 4月7日17點前交至校團委辦公室(3辦公樓405室),同時將匯總表的電子版發送至[email protected]。三、報名要求1.申報人在填寫報名表格前必須仔細閱讀相關規定,對所要承擔的工作有充分的了解。2.申報人必須正確填寫統一製作的報名表格,並確保所填信息真實、准確。3.各二級團組織必須對所有申報人予以審核,並填寫推薦意見。4.申報人在報名表格外可以提供自己的其他材料:如獲獎證書、榮譽證書、個人照片、影像資料等。四、參選條件基本條件:在校女生、品學兼優、身體健康、舉止端莊、善於交流。其他條件:1.申報人向辦公室提供的信息是真實、准確、完整的,並不存在任何虛假或引致重大誤解的內容。2.遵紀守法,沒有任何不良記錄。3.在奧運期間不受任何其它因素限制能保證按時參加全部活動,並遵守相關規定。4.能遵守奧組委規定及活動辦公室制定的相關規定。五、選拔流程個人自願報名?分團委推薦?校內選拔?湖南地區主辦方面試?政治審查?集中培訓?奧組委面試?最終審核確定人員六、選拔要求:1.校內選拔要求:考察重點:對形象、身高、身材條件進行具體把關。服裝要求:T恤衫、牛仔褲、平底鞋、長發盤起。2.湖南選拔區面試(初試)選拔要求:考察重點:(1)身材比例、骨骼、膚色測試;(2)舉止; (3)鏡頭測試。服裝要求:體操服或游泳衣,光腳,長發盤起。由電視台協助攝像,最終選拔100人進入奧組委復試。3. 湖南選拔區面試(復試)選拔要求:考察重點:(1)語言表達能力; (2)表情,動作標准;(3)音樂節奏感; (4)綜合素質;(5)鏡頭測試。服裝要求:體操服或游泳衣,光腳,長發盤起開幕式導演組會同當地主辦方負責選拔,通過選手正式成為奧運會禮儀引導員。
㈣ 志願者分類
1.中國志願者參與與其人口規模比較還比較小。我們遠遠低於以色列和其他發達國家。
2.國外慈善事業源遠流長。而中國志願者活動的主體不在慈善機構,而在共青團系統和民政部系統,這是由中國的歷史傳統和現行體制決定的。
3.西方的慈善事業、志願者活動具有民辦性質,特別由宗教團體來辦。中國志願活動大部分是配合政府的工作展開,活動與政府政策導向關系密切。
4.西方企業支持慈善事業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非常普遍。中國目前企業對於志願活動的資助還不十分明顯,也不構成中國志願者活動資金來源的主要部分,一是中國的企業基本都處於創業時期,另外中國企業也沒有資助志願者的傳統。
5.許多國家政府對於志願者提供稅收方面的優惠和支持,保證其建立合理的資金籌措方式和渠道。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除了在國家發展計劃以及領導人的講話中倡導開展志願者活動外,還沒有在資金支持方面作出任何規定,使得中國志願者在資金問題上面臨極大的困難。
6.在發達國家,志願者組織和民間團體往往和政府一起工作,共同面對社會問題。中國政府對於社會團體管理、民間非企業單位管理作出過法律定位,但是對於志願者的法律地位沒有任何規定。
7.國外的志願活動領域擴展到社會福利活動之外的其他領域,中國目前志願者活動領域基本限於文化、體育、娛樂、個人社會服務、宗教、國際志願者、衛生和環境保護、就業和扶貧等領域。
8.在發達國家,社區成為志願者活動的重要載體,志願活動是在社區這個社會結構的草根層次上進行的。但中國社區建設有它的特點:是在政府的指導下,自上而下開展起來的。居委會的工作大部分是按照它的上級機構———街道辦事處的計劃進行的,居委會對於居民的凝聚力不是很強。而且人們對於單位的依賴遠遠高於對居住區的依賴。
———摘自《志願精神在中國》
■相關鏈接
※志願者是指在不為物質報酬的情況下,基於道義、信念、良知、同情心和責任,為改進社會而提供服務,貢獻個人的時間及精力的人和人群。志願服務泛指利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技能、自己的資源、自己的善心為鄰居、社區、社會提供非盈利、非職業化援助的行為。
———安南
※國際志願服務發展:1970 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組建「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1985 年,聯大把每年的12月5日確定為「國際志願人員日」。1997 年,第52屆聯大把新世紀第一年2001 確定為「國際志願者年」。2001 年12月5日,第56屆聯大召開特別全體會議,專門討論政府如何支持志願服務發展。據一些發達國家統計,志願服務所生產的價值已佔到這些國家國內生產總值的8% -14%。
※目前我們需要志願服務的領域:環境保護,扶貧,社區服務,慈善活動,互助,維護社會治安,重大大型活動。
志願者事業與公共權力
□黨國英(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
志願者數量多少,他們付出多少,是一個國家文明程度的標志之一。中國的志願者事業看起來有相當地發展,至少在電視和報紙上是這樣的。但我們感覺到志願者對我們生活的影響微乎其微,這在一個人人都知道要學雷鋒的國度里,顯得不那麼協調。有人哀嘆,雷鋒叔叔下海了!言下之意是中國的市場經濟妨礙了志願者事業的發展。事情恐怕沒有這樣簡單。
手頭恰好有一份關於美國志願者事業的資料,讀後讓人感慨。50%的美國人都是積極的志願者。2000 年,美國13歲以上人口的一半每周平均志願服務4個小時,按非農業工人每小時的平均報酬17.25 美元計算,這些志願者的服務價值量接近2400 億美元,超過了美國家庭住宅建設的支出總額,也大體是中國財政收入的兩倍。此外,75%的美國人向慈善事業捐款,每個家庭平均每年捐出1000 多美元,加起來達數百億美元之巨。我自己在美國訪問的時候,大約一半參觀節目是在志願者的幫助下完成的,當時心裡盤算,他們為美國政府不知道節約了多少金錢。美國的志願者事業是一個不聲不響的事業。大量基層社區的公共權力崗位上,也是志願者在做社區領袖,他們不取或只取一部分報酬。另據報道,在「9·11」事件以後,美國人做志願者的數量又有了新的增長。不用說,美國是一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但他們的志願者事業可以與他們的市場經濟並行不悖。
作為一個經濟學者,我相信經濟學的教條——人是所謂「經濟人」;人會為自己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在這一點上,沒有東方西方的差別。但人的利益追求是多種多樣的,為他人提供服務,而且是無償的服務,也是人滿足自己、愉悅自己的方式之一。由是我相信雷鋒做那些好事情的時候心裡是高興的。面對各種愉悅自己的方式,人們在選擇;可以是一心一意掙錢、花錢,不與他人分享自己的任何錢財和精力,也可以是拿出一部分錢財和精力與他人分享,既滿足了他人,又愉悅了自己。所謂志願者,便是選擇了後一種生活方式的人士。我不敢說志願者多麼高尚,因為拿出一些精力和金錢可能並不意味著做出多麼大的犧牲,但從我個人的價值觀說,志願者的生活方式是一種積極的生活方式,也是一種從整體上有利於人類社會發展的生活方式。
一個美國學者把美國志願者事業繁榮主要歸於「新教倫理和英國祖先」,我對此不敢苟同。需要另找答案。
我是從中國農村研究中發現這個答案的。中國的一個村,是一個最小單位的社區。說起來,這樣一個社區的公共事務並不多,有幾個志願者足可以處理好,而中國農村的剩餘勞動力又是那麼多。可是,事情卻變得甚為復雜。公共權力炙手可熱,人們追逐它,又厭惡它,嫌它骯臟。這些年開始了村民自治選舉,竟使爭權斗爭在一些地方達到刀槍相向的地步。在這樣一個狀態之下,公共服務能成為志願者嚮往的崗位么?不能。人們會懷疑任何一個問鼎公共服務崗位的志願者,他是不是想撈取什麼好處?一個真正想做志願者的人士對這種權力一定會避之惟恐不及。
那麼人們為什麼在那樣一個小小的社區里也追逐權力,而容不得志願者服務?答案是:權力太大。我們常看見,基層的黨支部書記管土地發包、計劃生育、稅費徵收、宅基地審批、公務人員錄用中的推薦、治安處罰、生產控制、上級轉移支付的分配、糧食和生產資料的流通控制、結婚審批等等。尤其是土地控制的權力,越是經濟發達的地方或接近城市的地方,它的含金量就越大,農民為爭奪這個權力的斗爭也就越激烈。在這種權力安排之下,權力嚴重滲透到了私人生活領域,而真正的公共事務反倒不能處理好。到中國農村走一遭吧,可以看到80%的農村地區村容村貌不堪形容,環境衛生危及健康,公共文化活動無從談起,一派公共生活缺失的景象!從農村到城市,邏輯是一樣的。過大的公共權力,腐蝕著人們獻身公共事業的精神,瓦解著中國的志願者事業。
一個人如果真正想做一名志願者,為他人、為公眾做一點事情,一定希望這件事情能彰顯美德,而不是希望去控制他人。但凡志願者所做的事情,一定是孤立的個人無法去做因而需要人們幫助完成的事情。這種事情不會牽涉重大的利益分配,因而不需要人們去花力氣監督。如果我們的公共機構過多地集各種權力於一身,又缺乏有效的監督,使這個權力有極大的含金量,那麼,志願者只能退出服務的競爭。後果當然是惡劣的。因為人們不能得到廉價的志願者的服務,任何服務都可能來自我們要為之納稅的政府。中國的志願者事業要獲得發展,必須改造公共權力。正確的方向是,公共權力決不介入私人事務,而公共事務的一部分也應盡可能地交由民間去做,包括志願者的積極介入,並通過立法保護和鼓勵志願者組織的發展,這才會給志願者事業開辟出空間來。
志願活動在中國
□本版撰稿 本報駐京記者 師欣
一位旅美女作家寫下了自己在美國的切身經歷:多日忙於寫作無暇收拾房間,聽說社區里設有提供各種服務的志願者,一個電話打過去,不一會兒,門鈴響了。打開門一位風度翩翩的50多歲的男人站在面前。幾個小時過去,男人把房間打掃得很乾凈。女作家跑到社區去感謝,被告知:上門打掃房間的是本市的市長!
據美國駐華使館介紹,「9·11」那天,一個美國人正好乘飛機從紐約去洛杉磯,准備回家。在洛杉磯要轉機時,聞訊世貿大樓被炸。當時已經沒人敢坐飛機了,他立即買了回紐約的機票,投入到搶救活動中。
美國是世界上志願服務發達的國家,不過近幾年我國的志願活動發展也很迅猛。2000 年3月5日,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專門把全國學雷鋒日改為「全國志願者日」。
進口詞
志願者——— volunteer ,一個外來詞兒。不過此說遭到非議。有人認為中國也具有志願者生長的土壤,譬如「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之類。當然也有人說,我們從小就參加各種義務勞動,但那是組織行為,而非志願行為。
志願服務起源於19世紀初西方國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務,志願活動在世界上已經存在和發展了100 多年。據北京大學志願服務和福利研究中心(2002 年7月16日正式成立,該中心是我國第一家專門從事志願服務和福利研究與培訓的機構。)丁元竹主任介紹,中國最早的志願者來自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1979 年第一批聯合國志願者來到中國偏遠地區,從事環境、衛生、計算機和語言等領域的服務。20世紀80年代中期,民政部號召推進社區志願服務,天津和平區新興街就是早期開展社區服務的典型。90年代初,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這樣社區志願者和青年志願者是目前我們國內最大的兩支志願隊伍。
志願者不僅進入了中國,還有了南北兩個叫法:北方稱之志願者;南方則叫義工。香港台灣兩地就叫義工,台灣設有專門的「義工法」。很多在國內從事志願活動的人,把志願者和義工總是分開而談,更有甚者認為,志願者的檔次要比義工略高些。實際它們都對應一個英文單詞———volunteer 。
志願服務最近幾年越來越成為一種國際潮流。西方有學者專門指出,「如果說人類發展前500 年是技術革命帶動全球的經濟發展,那麼今天人類正處於一個十字路口,面臨的問題越來越多。後500 年社會學、社會服務將成為地球上生存的重點,人類也將開始重新調整自己。」
志願參與率比美國還高?
受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的委託,2001 年底,丁主任所在的中國志願服務計量課題組對中國六個省市區———北京、上海、新疆、四川、黑龍江和廣東的志願服務狀況進行了抽樣調查。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志願者的參與率竟高達85%,遠高出美國。
丁主任對此做出了解釋,「因為我們的界定標准不同。國外的界定一般是指有組織的投入個人時間而不計報酬的服務,如果屬於個人行為,不在界定范圍內。而我們之所以要把個人界定進來,甚至哪怕他一年只服務1個小時。因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社會組織剛剛起步,界定范圍如果寬泛些,可以起到促進的作用。如果不計個人行為,我們的參與率只在30% -40%」。
志願活動在社會中是一種隱形現象,究竟目前有多少人在參與這項活動?從組織者角度劃分,中國志願者有六大類:一是青年志願者,參與人數有1500 萬-2000 萬;二是民政部門下屬的一些社區服務中心裡的志願者,去年公布的最新數據是375 萬-400 萬;三是慈善總會、中國紅十字會,來自紅十字會的統計是20萬人;四是香港地區志願者,差不多有120 萬;五是國際組織在中國的志願服務,前後共有幾千人;六是草根組織,譬如自然之友、綠家園之類,總人數有1萬多。
在中國志願服務中,政府部門動員占絕大部分。據去年調查顯示,由政府或單位組織的志願行為約佔60% -70%。美國則是15%屬於政府行為,其他為非政府行為。而且我們當前對志願服務的界定,主要還是從精神文明建設的角度,把志願服務作為人們精神活動的內容,以無償服務、助人為樂為其基本特徵。
灰色地帶
根據韓國21世紀志願者協會的調查顯示,有人參加志願活動是為了幫助別人,有人是為了使自己的業余時間更加充實和有意義,也有人為了滿足客戶的物質需求……志願者的動機非常復雜,術語稱做志願精神領域的灰色地帶,這也是各國一直在討論的問題。北京大學志願服務和福利研究中心客座教授肖黎民,把在中國的志願者分成余者、愛者、普通人三類。「余者」是那些時有餘暇、行有餘力、資有餘財、智有餘能的人,精神上的富有最容易讓人產生服務、奉獻的慾望和行為;「愛者」則是特別具有愛心,願意提供幫助的人;「普通人」則是指那些匹夫。更多的人在參加志願服務的過程中,表現出人性所具有的豐富性和復雜性。
國際上給真正的志願精神作出定義,一必須是志願,二不為報酬,三是利他。美籍華人葉祖宇,原朗訊駐中國的首席代表,目前正在國內和丁教授做一個志願項目。他經常和丁教授探討中國人的志願行為,並認為中國人普遍不具備這種真正意義上的心態。因為只有內心很富有的時候,才會有給予別人的念頭,中國現在很多人普遍心理空虛,空虛的心靈是不可能給予的。
丁教授則認為,目前中國社會處於轉型階段,「中國出現了志願者,這是事實,究竟是否真正具備志願精神都不重要。現在關鍵是要看數量和規模。」可有心想要參加志願活動的人,不少都發出欲當無門的感慨。以青年志願者的招聘方式為例,其中團組織佔到80%,機構內部組織佔到17%,而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只佔1%。在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網站的留言冊上,記者看到不少帖子,反映自己雖然已經辦理了登記手續,可一直無人顧及。
從聯合國志願人員組織駐中國辦事處那裡,記者得到一份剛剛參加中外志願者組織大會的名單,上面登有組織名稱和聯系電話。記者試圖打過去詢問,要麼被告知我們是團中央組織的,不面向個人;要麼登記的電話是私人住宅,對方惱羞成怒,稱總有人打來類似的騷擾電話,並一再詢問這是哪裡登出的號碼。只有個別 NGO 正在渴求義工或募捐。國內最早的 NGO 出現在北京,其中也以環保類型的組織占絕大多數。這跟1992 年的里約全球環境大會主張有關,正是《里約宣言》的精神,許多民間環境志願組織應運而生,政府對此領域也比較寬松。
初期階段
志願行為應該是有公益性、非功利性、非支配性和有意識的行為。在國內同時也出現了一些組織化、時尚化、作秀化的表現,引起人們一些抵觸情緒。志願服務既然為志願行為,組織化和行政化是否是一種扭曲和異化?有人主張不需要組織,有人則說一定要組織化,才能更好地實現志願化。單純志願者行為和活動,都是有成本的,由於許多組織缺乏硬體支持,最後無法可持續發展。很多西方國家開始研究社會企業,以便支持其可持續發展。有人就認為搞企業化,會失去其服務特性。可不搞社會企業化,很多機構又自生自滅了……這樣的爭論時有發生,爭持不下。畢竟我國目前的志願活動仍處於初期階段。美國國民生產總值 GDP 差不多10萬億美元,其中有4萬億美元在基金會手裡。中國 GDP 則是1萬億美元。美國企業為了一部分錢不交稅,就把錢放在基金會。而基金會的任務就是支持非贏利機構,籌資是基金會基本職能。
現在中國 NGO 則是不斷到基金會去要錢。不斷能籌到資的就是做得好的那幾家,丁主任談到,如果不是國際組織,中國的草根 NGO 很難生存下去,畢竟我們沒有基金會。對於目前中國志願行動的困難,丁教授認為主要有四點:一是目前公眾對於志願者的了解還不廣泛,也不深刻。由於缺乏對志願者活動的認可制度,因而不能有效地激勵全社會的參與。二是缺乏健全的法律和法規保障公眾參與志願服務。三是資金的短缺是國內志願者活動的主要障礙之一。四是目前中國志願者的活動的一個主要特點是:由政府和半政府機構創辦的志願者組織和志願者活動,大多與政府的活動和政府的政策有著密切的關系,或多或少受到政府政策的影響。
其他國家的志願活動和公民社會組織
美國———有悠久的志願活動和公民社會組織歷史。其志願服務的文化傳統,一方面來自基督教助人給予的精神;另一方面美國是移民國家,先有社會再有國家,所以志願精神早在美國建國前就產生了。美國是世界上志願服務率最高的國家,參與率為50%。公民參與意識非常普遍,80%以上的人承認自己是某種組織的成員。成年人平均每周從事4.2 小時的志願服務。參加的途徑有三類:一是熟人要求;二是通過參加一個組織;三是因為一個家庭成員或親戚會受益。
以前美國志願服務不是強制性的,「9·11」事件後志願服務發展特別快,布希今年2月發表講話,「9·11」後美國人民表現出高漲的愛國主義和志願精神,他提議美國國會要支持這種服務,並要求美國公民一生中要貢獻4000 個小時。美國的公民社會組織也很多,提供了大量從事志願活動的場所。美國有個專門研究志願者機構叫獨立部門。大學也設有相關學科。
以色列———志願活動可以在聖經意識形態中找到根源。過去100 年間,志願組織在全世界的猶太社區提供社會和教育服務。1948 年以色列政府就建立在其中一個這樣的組織上。建國後公民社會組織與政府合作修補政策。20世紀70年代,這個部門變得更加獨立於政府,後來每年都成立1500 個新的非營利組織。全部人口中,20%以上的人參加志願活動,平均每月服務16小時。
加拿大———17世紀,隨著學校和醫院的建立,宗教組織最先建立了公民組織,傳統的重點在社會福利上,其主要作用是填充政府服務之間的空當。20世紀90年代,政府對慈善機構的資金投入減少,但要求卻提高。志願活動也發生了變化。年輕人不僅要滿足個人需要,還希望有機會學習有用的工作技能。工作方式也發生變化,加拿大人越來越關注非營利活動的結果和有效性。公民社會組織被認為是社會資本的形式,參與它們的工作不是「做好事」,而是為了以行動表達建設社區的意願和自己的公民身份。公司關注運動於1988 年成立,它在促進私有企業的捐助和志願活動方面成為全世界的領導者。
日本———1896 年產生了現代的慈善組織,被稱為「公益公司」。私有慈善機構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大量出現,各個公司創辦了無數的基金會。教育和研究是日本非營利機構花費最多的領域。日本有具體的法律來規范非營利組織在如下領域的活動:社會福利服務、志願者、公民群體等。日本的公民社會組織登記程序比較嚴格,法人組織必須擁有充足的金融資本,事先經過政府機關的審查。
南方周末 2002-08-29
㈤ 作為一名奧運志願者需要具備什麼樣的知識和能力!
一般來講,對志願者有四方面要求:遵守道德規范,具有奉獻精神、團隊精神、愛國主義精神,誠實守信,工作負責;身體和心理健康;具有一定的關於體育運動、北京及中國歷史文化、各國概況和涉外禮儀、志願者服務等方面的知識;具有外語交流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口頭和文字表達能力、使用計算機等現代化設備的能力和應變能力。
志願者的任務不僅僅只是完成自己的崗位工作,他們還承載著語言溝通、文化交流的任務。志願者為服務對象服務的過程也就是向被服務對象宣傳一個民族和國家,宣傳和平、友誼、互助的過程。
要想成為一名奧運志願者,首先要具有崇高的奧林匹克精神,也就是要具有奧林匹克主義所包含的團結、友愛、互助、奉獻等。除此之外,志願者還要具備優良的素質:了解奧運會知識、熟知北京及中國歷史文化、有著良好的涉外禮儀、具備優質的志願者服務技能技巧。
志願者還需要對其工作性質有著清醒的認識,並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備,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制約每個人成為一名優秀志願者的條件,大多數志願者可能從事的是一些單調乏味的工作。比如,在奧運村裡做衛生清潔、在賽場做引導服務,有些時候要頂著烈日驗收門票,同樣遇到下雨天氣也要在寒冷的雨水中身披單薄的雨衣堅守崗位,在比賽場地來回運送記分成績,甚至放棄觀看比賽的機會隻身留在場外防止意外的發生,有些時候你只能聽到比賽中擂響的號角,幸運的話能看到明星的背影,如果不幸你甚至可能遠離賽場,留守在某個車來車往的交通要塞。
如果你認為志願者的身份能為你帶來劉翔的簽名,能讓你和郭晶晶『零距離』接觸,那就大錯特錯了。志願者沒有特權,相反,志願者的目的就是維護奧運會的權利,保障每一個運動員和每一位觀眾應有的權利,為大會的順利舉辦提供保證,為每一位運動員努力創造優秀成績提供客觀有利條件,為遇到困難焦急的觀眾送上一絲安慰與幫助,比如在比賽之前,觀眾們持票排著長隊入場,由於天氣很熱,難免感到煩躁。這時志願者臉上應始終洋溢著燦爛的微笑,為排隊的每位觀眾送一朵花或者一杯水,讓觀眾煩躁的心情得到些許平靜。雖然這些志願者同樣頂著炎炎烈日,而且看不到現場比賽,甚至連電視直播也沒有,但是他們為觀眾緩解了急噪帶來了快樂。這就是志願者的工作,簡單、乏味、枯燥,但意義重大。
前聯合國秘書長安南說過,「志願者對於奧運會的意義,正如對於聯合國的意義一樣,是不可或缺的。在我們建設一個更加美好、更加公平和更加安全的世界的進程中,志願者精神將繼續發揮十分重要的作用。」
國際奧委會主席羅格先生對志願者的闡述與安南有著異曲同工之處,他說:「志願者是奧林匹克運動的基石,是奧運會真正的形象大使。他們代表著奧林匹克精神。每一名北京奧運會的志願者都將成為一百年來數百萬奧運志願者中的一員。他們有著共同的理想---傳播奧林匹克精神,並且為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提供公平祥和的競賽環境。」
奧運會是公益性的體育盛事,是全球關注的體育盛典,特別是第一次在最大的發展中國家舉辦,能成為這屆奧運會的志願者,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在我國近13億人口中,有4億的青少年,以青少年為主體的2008年奧運會志願者,在為奧運會服務的過程中,可以鍛煉能力、開闊視野、擴大社會交往、得到寶貴的經驗和經歷、領悟奧林匹克精神的真諦。而在以後的生活和學習中,這些非凡寶貴的財富還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父母,在數十年後也將影響自己的子女,將奧林匹克精神傳達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而為中國留下寶貴的遺產。
我們的志願者肯定會為奧林匹克運動,為我們的人文奧運增添最亮麗的風采。
㈥ 國內有哪些志願者組織呢
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
從大學里走來,很多人都有過當青年志願者的經歷,這里說的志願者組織基本就是很多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了。中國青年志願者協會成立於1994年12月5日,是由志願從事社會公益事業與社會保障事業的各界青年組成的全國性社會團體,是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央指導下的,由依法成立的省、自治區、直轄市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全國性的專業、行業青年志願者組織和個人自願結成的全國性的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現有團體會員36個,包括各省、自治區、直轄市青年志願者協會,中央國家機關、全國鐵道、全國民航青年志願者協會。
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
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是經民政部批准成立,我國志願服務領域唯一的全國性公募基金會,面向公眾募捐的地域范圍是中國以及許可本基金會募捐的國家和地區。
中國志願服務基金會歸民政部主管,業務范圍是根據經濟社會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資助志願服務活動的開展;組織志願服務的理論研究和宣傳;獎勵為志願服務作出突出貢獻的團體和個人;開展與港澳台同胞、海外僑胞、國外友好團體和人士,以及國際組織、基金組織的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加強相互合作。
中華志願者協會
中華志願者協會成立於2011年4月26日,是由志願者以及關心和支持志願服務事業的單位或組織自願組成,按照章程開展活動的公益性、全國性社會團體組織。協會接受業務主管部門民政部和國家社團登記管理機關的業務指導、監督、管理,同時接受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辦公室的業務指導。
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
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是由文藝志願者、文藝志願服務組織以及關心支持文藝志願服務事業的單位或組織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聯合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其宗旨是組織和指導全國文藝志願服務活動,團結凝聚文藝家、文藝工作者和文藝愛好者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為社會提供志願服務。
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
中國志願服務聯合會經民政部批准,於2013年12月在京登記成立。是由志願者組織、志願者自願組成的全國性、聯合性、非營利性社會組織,在中央文明委指導下開展工作。聯合會的宗旨是,普及志願理念,弘揚志願精神,培育志願文化,組織開展志願服務活動,推動形成我為人人、人人為我的社會風尚。
㈦ 廣州志願者人員名單在官網可以查到嗎
答: 廣州志願者人員名單在官網可以查到
如有疑問
請繼續追問
㈧ 誰有第五屆金雞湖馬拉松志願者的全部名單啊有個志願者,當時給我提供了幫助,我要感謝她,誰有啊
我真的沒有,不用求我
㈨ 建設公共文化服務志願者隊伍有哪些活動
志願活動基本不拘形式
比如有社區服務,社會活動,校園活動等等
㈩ 怎樣查志願者名單
你如果報了志願者,被錄取進入下一階段的視頻面試的話,他會在指定日期前發布通知到你手機上,還有一種是會在相應的微信公眾號上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