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如何確定初中體育課教案中的教學目標
初中體育教學設計
一、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初一體育與健康 (接力賽 )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是初中一年級的學生,他們的年齡為13歲左右,正處於青春初期,朝氣蓬勃、富於想像和挑戰,好勝心強,愛表現自己,對接力跑運運比較喜愛,因此對本次課內容將會表現出較強的求知慾。但由於他們的神經系統興奮占優勢,並極易擴散,且注意力容易分散,集中時間不長。
本班共50人,男生23人、女生27人,該班學生各方面素質比較好,同學間團結互助,班集體初步形成,有一定的凝聚力和合作意識,但與他人合作方式存在一定困難,學生求知慾強,學習積極性高,上進心強,平時活潑、好動,心理素質較好。但存在體質普遍較弱、運動技術較差的現象。所以在教學中採用有趣性的組織教學方法來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主要內容為接力跑,選自中學《體育與健康》教材全一冊內容。接力跑是由短跑和傳接棒技術組成集體配合的徑賽項目,它既能發展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又有良好的綜合健身作用,能夠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積極進取和拼搏精神。在學校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田徑正式比賽的接力跑項目有男女4x100米接力,4x400米接力,它是由四人配合,各跑一段距離完成全程跑。學校中以4x100米接力運用練習的比較多。所以這一運動,特別受學生歡迎。接力跑的基本技術由傳、接棒方法的上挑式和下壓式兩種,起跑方式採用蹲踞式起跑技術。
四、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掌握上挑式傳接棒技術動作要領
2、能力目標:在初步掌握上挑式傳接棒技術的基礎上,能夠比較協調的進行傳接棒配合,發展學生的位移速度,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機智、互幫互學的協作精神、競爭意識和互相配合,密切協作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重點:傳、接棒技術
難點:掌握傳、接棒時機。
六、教法設想
1.採用圖片教學,配合師生互動演習,這樣能夠體現內容的直觀性,學生領會意圖快,容易接受。
2.分組練習和自主學習相結合,通過多次和反復練習,達到熟練。
3.組織小組間接力賽,增加競爭性和娛樂性氣氛。
易犯錯誤:
起動標志不準確;伸臂過早;傳接棒不準。糾正方法:
初步確定起跑標志後,根據傳接棒同學的具體情況,作具體的調整,可在起跑處放小紙團作為標志物;未聽到到信號,一般不做伸臂接棒准備,熟練後可不採用信號;明確傳接棒時機和方式,只有通過多次反復練習,才能達到熟練無誤。
七、教學流程
接力跑教案
教
學
內
容
接力跑
教學目標
1、認知目標:初步掌握上挑式傳接棒技術動作要領
2、能力目標:在初步掌握上挑式傳接棒技術的基礎上,能夠比較協調的進行傳接棒配合,發展學生的位移速度,培養學生的創造能力。
3、情感目標:培養機智、互幫互學的協作精神、競爭意識和互相配合,密切協作的集體主義榮譽感。
教學內容
教師指導
學生活動
組織與要求
課堂常規
1、 教師提前到達,做好准備與檢查工作
2、 接受體育委員報告,向學生問好
3、 宣布本課內容,學習目標
1、 體育委員整隊,報告人數,向教師報告
2、 向教師問好
組織:四列橫隊
××××××
××××××
××××××
××××××
要求:精力集中;精神飽滿;認真聽講;明白目標;做好安全檢查。
隊列隊形練習:正反螺旋形走
游戲
徒手操
迎面接力跑
傳接棒技術教學
學生自由練習傳接棒技術
往返和圓周接力跑
理放鬆活動和本課小結
教師講解正反螺旋形走的動作要領和練習方法,口令指導學生練習,並隨隊伍的行進而移動。
教師提出組織形式和要求
觀察並參與學生練習,鼓勵學生嘗試各種練習。
教師觀看學生練習,並能指出學生練習過程中的不足
教師提問:成功的接力跑主要取決於哪些因素?
教師觀看學生練習後進行提問並歸納總結:取決於正確的傳接棒方式、強烈的競爭意識、同伴之間的密切配合和良好的體育道德
據學生的練習情況及時引導學生學習傳接棒技術
教師講解示範傳接棒的動作:立棒式、上挑式、下壓式
學生自由組合或小組長的帶領下進行各種傳接棒方式的練習
教師巡迴觀看學生的練習,並能及時指出練習中的不足
進行個別輔導和集體講解
教師安排學生進行各種形式的接力跑練習
教師講解練習的方法和要求
教師對學生的練習進行及時的講評,作出合理的評價
鼓勵表揚表現突出的學生
個別輔導和集體講解相結合,觀察練習及時反饋
1、 教師帶領學生邊聽音樂邊進行放鬆練習
2、 教師對本課內容恰當的評價,肯定學生成績,指出以後要改進的地方,鼓勵學生堅持經常性的練習
學生明確練習方法後隨教師口令認真進行練習
學生自由組合進行自主練習:踢毽、跳繩、游戲等
學生由小組長帶領,自由
練習
學生積極進行練習,並在中體會教師提出的問題
練習後回答教師的問題:同學之間要學會合作,配合好,傳接棒技術要正確等
學生了解自己傳接棒技術的不足,渴望學習正確的傳接棒技術
觀看教師的示範,了解正確的動作,知道傳接棒技術和方法。
學生友伴結合或劃分小組結合進行自由練習
互相討論,互相糾正,了解自己的不足並能及時糾正,發揮優生骨幹作用,不斷提高動作質量。
學生根據自己的運動水平選擇不同的練習形式:往返接力跑或圓周接力跑
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接力跑比賽
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互評、總結,不斷改進,提高自己的動作準確性
學生能夠進行合理的自評和互評,並能針對練習提出問題
1、 學生按教師要求做好放鬆練習,使自己的身心很快恢復到平靜狀態
2、 學生認真聽講,並能合理進行自我評價
在以後的練習中為自己定下更高的目標,為完成目標而努力練習
組織:四列橫隊向右轉走成一路縱隊——最後走成四列橫隊
要求:隊伍整齊,口號宏亮
組織:學生自由組合,在原地散開進行各種練習。
要求:主動參與,積極練習,體現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
組織:以小組為單位自由練習
要求:充分活動開各個關節,防止意外傷害
組織:四路縱隊面向站立
要求:練習過程中積極思考問題,並能強調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組織:四列橫隊隊兩兩相對
要求:認真聽講,積極思考,正確領會動作要領。
組織:自由分組練習
要求:認真領會動作要領,團結合作,互相學習,共同提高。
組織:按學生自己的運動水平進行練習、競賽
要求:積極參加各項練習,傳接棒動作正確,並能在快速跳動中完成動作,提高學生之間促進性水平。
場地器材
接力棒8根
標槍6根
1、 學生練習舉濃厚,積極參與討論,學習氣氛濃烈
2、 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注重合作意識的培養,能鼓勵、支持同伴
3、 學生在課中的主體地位得以充分體現,師生間的互助和反饋效果明顯,學生在練習中學會思考,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4、 在接力跑比賽中,培養了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以及健康向上的心態
㈡ 什麼是體育課程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制定體育課的教學目標方式有兩種:1.按照水平來制定。體育課共分五個領內域(運動參容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一般只選其中三個即可。因為選擇的教學目標越多越難實現,所以必須按照符合水平條件制定教學目標。2.按照學生的發展觀(包括認知,技能和情感)來制定目標。
比如在教學目標制定中,不光要寫清楚教的內容,關鍵還要把教學重點寫清楚。如:上立定跳遠課要制定教學目標。立定跳遠看似簡單,其實做好它並不容易,它分起跳,騰空,收腹,落地四個步驟,光一節課不可能掌握,因此要根據所學課時來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㈢ 體育教學目標怎麼寫
上半學期體育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進步和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 、規范的體育課程管理體系勢在必行。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增強學生體質為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首要目標 。
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體育教師組織和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指南,也是評價體育教學質量標準的依據。
一、 明確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靈活執教,確保教學目標的完成與實施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如下: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增強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出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二、通過分析低年級的基本情況(一至三年級),應達到了解和掌握以下體育知識與技能的具體目標:
1.讓學生了解什麼是體育課,體育課與其他課程的區別以及為什麼要上體育課,懂得上體育課的常規。
2.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上好體育課的主動性和自覺性,是學生能積極參加課內外的各項體育活動。
3.使學生初步了解認識學校運動場及場地內主要器材的名稱、用途。
4.使學生初步掌握一些簡單的隊列隊形如立正、稍息、看齊、報數、原地轉發等動作方法。
5.使學生懂得在游戲中只有與同伴團結協作,密切配合,共同遵守規則,才能使游戲順利進行。
6.引導學生掌握各種不同姿勢自然走的正確方法,培養走的正確姿勢。
7.在個人和集體的活動中,既要讓學生充分自我表現,又要培養學生良好的組織紀律性。
通過分析高年級的基本情況(四至六年級)應了解和掌握一下體育知識與技能:
1.讓學生知道在某些活動中的一些自護自救措施,以及能夠選擇安全的環境來進行體育鍛煉。
2.讓學生了解在體育活動以及學習和生活中尊重、關愛他人的重要性,並能掌握尊重、關愛他人的方法。
3.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生理特點和自身發育情況,關注青春期的衛生與健康,初步掌握科學的鍛煉方法。
4.學會蹲距式起跑的基本姿勢,掌握起跑後加速跑、途中跑和終點沖刺的正確方法,改進快速跑技術,提高快速跑能力,培養跑的正確姿勢。
5.發展學生的快速反應、靈敏、協調、速度等身體素質,提高內臟器官功能,促進學生身體的正常發育。
6.讓學生正確掌握快速蹬地起跳的動作方法,提高單、雙腳跳躍的能力等。
三.通過學期體育教學目標,明確課程標準的要求,使學生基本掌握教學內容,做到安全第一並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適度、適量,並且落實到每個學生。進而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能力的提高。
下半學期體育教學目標
隨著社會進步和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建立一套比較完善的 、規范的體育課程管理體系勢在必行。課程標准明確指出:增強學生體質為中小學體育教學的首要目標 。
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教學指導思想的具體體現,是體育教師組織和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指南,也是評價體育教學質量標準的依據。
一、 明確新課程的教學目標
以本為本,以綱為綱,靈活執教,確保教學目標的完成與實施 。小學體育教學目標如下:
1.增強體能,掌握和應用基本的體育與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
2.增強運動的興趣和愛好,形成堅持鍛煉的習慣。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出人際交往能力和合作的精神。
4.提高對個人健康和群體健康的責任感 ,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5.發揚體育精神,形成積極進取、樂觀開朗的生活態度。
二、根據新課標的具體要求,分析學生的具體情況,一至三年級學生在本學期應到達掌握以下技能與知識的目標:
1.通過教學,使學生知道早操和課間操是學校體育活動的內容之一。
2.強化學生關注自己生長發育的一是,激發學生為了有良好的身體而參加體育鍛煉和人身上體育課的積極性。
3.激發學生興趣,樂於並能主動參加各種體育活動。
4.學會30米快速跑的動作,能以最快速度跑完全程。
5.發展學生一般耐久跑能力,培養跑的正確姿勢。通過各種簡單的跳躍練習,發展身體的靈活性,協調與跳躍能力。
6.通過體操的學習,使學生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動作的節奏感、韻律感,培養身體的正確姿勢。
7.知道簡單的原地和行進間的隊列隊形的動作要求,掌握簡單的隊列隊形的動作
方法。
通過分析高年級的基本情況(四至六年級)應了解和掌握一下體育知識與技能:
了解不良情緒產生的原因,及不良情緒對生活、學習、鍛煉的消極影響。學會在不良情緒狀態下調節情緒的方法。
學會耐久跑的方法,初步形成彎道跑的正確身體姿勢,掌握正確的呼吸與分配體力的方法。
學習和掌握單、雙手推、擲實心球的基本動作,發展力量和協調素質,提高投擲活動能力。
進一步學習隊列隊形的練習,培養學生的組織紀律性與團隊精神,明確個人與集體的關系,培養正確的身體姿勢、高尚的情操與審美觀。
通過體操的學習,使學生發展身體的協調性,動作的節奏感、韻律感,培養身體的正確姿勢。
三.通過學期體育教學目標,明確課程標准具體要求,使學生基本掌握教學內容,做到安全第一並且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到適度、適量,並且落實到每個學生。進而促進學生體質的增強、能力的提高
㈣ 如何制定體育課的教學目標
新課標下制定體育課的教學目標方式有兩種:1.按照水平來制定。體育課共分五個領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一般只選其中三個即可。因為選擇的教學目標越多越難實現,所以必須按照符合水平條件制定教學目標。2.按照學生的發展觀(包括認知,技能和情感)來制定目標。
比如在教學目標制定中,不光要寫清楚教的內容,關鍵還要把教學重點寫清楚。如:上立定跳遠課要制定教學目標。立定跳遠看似簡單,其實做好它並不容易,它分起跳,騰空,收腹,落地四個步驟,光一節課不可能掌握,因此要根據所學課時來制定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
㈤ 體育教學教學目標是哪幾個方面
體育教學目標是體育課程的亞目標,它是體育教學中師生預期達到的教學結果和標准。我國通常稱為教學任務,前蘇聯稱為教學職能。在西方,一般把教學目標分為終極目標、行為目標和作業目標。教學終極目標是一種計劃目標,具有假設性;行為目標和作業目標是一種度量目標,具有實踐性,因而表述得當的教學目標應具有兩個特徵:
(1)它必須詳細說明目標內容,即說明做什麼和如何做(知識、方法等);
(2)它應當用特定的術語描述教學後學生應能做(或產生)以前所不能做的事,即教學後所要達到的結果的詳細規格。
在這里需要說明的是,我國通常所說的教學任務與現在所說的教學目標雖然都是同一個范疇,但是又有某些差別。
1.教學任務是以教師為主體的,而教學目標則是在一定教學時間內各種教學活動行為要達到的標准和境界,它是以學生為主體的。
2.教學任務是比較籠統的,分不出階段和層次。而教學目標的描述由於採取了具體的行為動詞,因而對教學過程的階段、深度、層次有明顯的限定。
3.由於教學任務是教師對教學的期望,缺乏量和質的規定性,觀察和測量都難以進行,其結果難以評價。教學目標則將教學任務具體化和量化,可觀察、可測量,可做為評價的依據。
4.教學任務一般為教師所掌握,而教學目標是師生都要明確和掌握,學生可以根據教學目標進行自我學習和自我檢測,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
㈥ 制定一節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小學或中學)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領域目標、水平目標、單元目標、課時目標這些已深深地印在了廣大小學體育教師的腦海中,但是,如何有效地達成這些目標,在實踐上顯然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
「目標教學」模式是其理論依據是「掌握學習」理論。「掌握學習」理論是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布盧姆於20世紀70年代提出來的。「掌握學習」要求教師對教學目標進行精選和結構化,在學生學習鍛煉的過程中,進行適時形成性評價,為不同的學生設計「矯正學習」或「深化學習」,從而使大多數學生達到課程目標所規定的掌握標准。
小學體育課,非常適宜實施這種模式,為此,我把目標教學細化為五個環節,即預設目標——展示目標——實施目標——評價目標——矯正補救目標。模式只是一種流程,要想真正達成目標,還需要對模式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性研究,以期在有限的四十分鍾課堂教學時間內,讓全體學生獲得最大的發展和提高,從而實現特定的教學目標。
一、 有效地預設目標
預設目標,功夫在課前,要達成有效,必須要求教師在深刻地理解教材、全面地了解學情基礎上確定教學目標的定位,使之切合於學生的實際和利於學生的發展。教師要有能力把體育課的水平目標分散到各個單元目標中,把單元目標分散到各個課時中。
1、吃透課標是關鍵。體育教師在授課前,應根據體育課程標准,理清該課程的內容體系,明確各塊教學內容的知識點及其所要達到的學習目標,避免目標制訂中的盲目性。甚至要思索一系列核心問題:對於目標而言,什麼是最有價值的?為了實現這個目標那條路是捷徑?用什麼方法最奏效?
2、目標細化是前提。體育教師制訂教學目標,表述應當具體明確和行為化。目標應當含三個內容:條件(在什麼條件下)、內容(做什麼)、標准(做到什麼程度)。如水平三排球墊球教學目標可這樣制訂:同伴拋球(條件),能將球墊至(做什麼)3米高3米遠的同伴手中(標准)。在教學目標的制訂中,一堂課不需要五個領域目標面面俱到,否則只會限入形式主義。
二、 有效地展示目標
展示目標是課堂教學的起始環節,教師在每一節課中都要讓學生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使學生能夠緊緊圍繞目標學,把教師的教的目標轉化為學生的學的目標。
1、課始集中展示。這段時間學生的注意力最集中,當然效果也最好。教師可通過口述、藉助小黑板、小卡片向學生展示本堂課教學目標,其目的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的學習動機,喚起參與意識和目標意識。
2、課中分散展示。小學體育課基本上是模塊教學。一個內容一個具體的目標,這種展示方法具有即時性,對於要求更為細致的目標,老師可以採用這種方法。具體實施中也可藉助小組長的力量進行。
三、 有效地實施目標
教師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精選教學內容,通過示範、講解、練習、游戲、比賽等方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使學生能夠緊緊圍繞目標學。
1、教材要精選。目標統領教材,教材為實現目標服務。教材選擇要面向全體學生,考慮學生的身心特點,考慮學生的興趣能力愛好。特別是對競技項目的教材要會科學地改編,比方說,降低排球網的高度,縮小排球場的面積;接力賽的編排採用男女混合比賽等等,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2、方法要優化。「教學有法,教無定法,重在得法,貴在創法。」要圍繞學生的身體練習這一主要手段,開展方法的優化活動。比如,水平二跳遠的練習,為了達成「知道要跳得遠必須要有一定的騰空高度」的目標,可以採用觀察法、嘗試練習法、輔助練習法等。通過觀看優秀運動員的視頻,通過學生自己的嘗試練習,通過跳過踏跳板前一米處放約30厘米橫繩的方法來理解這一知識性目標。
3、過程要簡約。只要能達成教學目標,過程越簡約越好。我一直反對那種不切實際的,動用大量人力物力的體育課,因為這些平時根本沒辦法上。一是組織過程要嚴密,隊伍調動要有序,並盡可能減少教學過程中的隊伍調動,以增加學生的練習時間;二是要合理准備器材,既夠用又能快速有序地得到。
四、 有效地評價目標
沒有評價的目標教學是不完全的目標教學。評價既是實現目標的手段,又是促進目標達成的動力。評價目標同展示目標對應,一節課學習的目標有哪些,學生的學習是否達到目標的要求,就是通過評價目標這一環節來獲取反饋信息。
1、時間上,評價要及時。體育學習過程的評價有時是與教學過程緊密相連的。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會出現與教學目標相背離的現象。作為教師,在巡迴指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有敏銳的捕捉能力和思考能力,及時發現,即時評價。
2、方法上,評價要以鼓勵期待為主。積極性的鼓勵評價,是促進學生朝著目標前進的動力與源泉,比如,讓學生展示優美的技術動作;比如表揚學生「流血不流淚」的頑強品質。體育場上,每個孩子是有差異的,對於與目標差距較大的學生,我們要學會期待,比如,膽子大一點,你一定能從山羊上越過去;你一定會像某某同學一樣,一定行的,如果你能將出手角度再大一點,一定能將壘球投得更遠。
3、手段上,口頭語言與身體語言並用。體育評價的語言一般比較簡潔、有力。當學生達成目標的時候,一般採用「好」、「很好」、「不錯」、「有創意」、「動作真美」等。體育是一項以身體說話的運動,我們更要重視身體語言的評價,特別是在室外,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滿意的點頭、一個翹起的大拇指、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輕輕的撫摸,都可以促進學生向目標邁進。
4、形式上,個體評價與團隊評價結合。小學生的體育學習,離不開團隊,而社會適應能力本身就是體育學習的目標,我們做體育老師的,也應重視團隊的評價,促進學生由自然人向社會人轉化。
五、有效地矯正補救目標
體育課堂中,有人達不成目標怎麼辦?我們必須及時做好補救工作,以求人人學會。特別是對那些距教學目標較遠的學生要提供必要的幫助和補救,使之達到最基本的要求,以確保體育教育質量的提高,這是保證目標教學模式有效性的十分重要一環。
1、矯正補救要及時。體育課是一種技能課,它是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的。如果錯誤的動作得不到矯正,那麼就會不斷地復習錯誤動作,進行掌握錯誤的動作,所以我們體育教師必須在運動技能形成的初期——泛化階段,幫助學生矯正錯誤。矯正的最好時機是緊跟評價後進行。作為老師,要會分析產生錯誤動作的內在和外在的原因,尋找到最佳的矯正錯誤的方法和途徑。當然其它的一些與五大領域目標背離的也是一樣需要矯正的。
2、矯正補救要因人而異。如果在前四個環節中,我們的教學是有效的話,那麼需要矯正補救的可能是三類學生,一是體能體質弱的學生;二是學習態度不好的學生,三是智力心理存在障礙的學生。這些學生在實現教學目標的過程存在的問題是不一樣的,我們在矯正補救時,應當區別對待。比如,對於體能體質弱的學生,我們需要矯正的是動作的掌握,需要補救的是循序漸進地提高身體素質。
「目標教學」模式五環緊密相連。只要我們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勤加研究,按序操作,一定能促進學生的進步與提高,一定能使教學更有效,一定能使學生在體育學習中得到更大的收獲。
㈦ 中學體育教學的總體目標是什麼
體育與健康課程分為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四個學習方面,各學習方面的目標如下:
一、運動參與的目標:
1、參與體育學習和鍛煉;
2、體驗運動樂趣與成功。
二、運動技能的目標:
1、學習體育運動知識;
2、掌握運動技能和方法;
3、增強安全意識和防範能力。
三、身體健康的目標:
1、掌握基本保健知識和方法;
2、塑造良好體形和身體姿態;
3、全面民展體能與健身能力;
4、提高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四、心理健康與社會適應的目標:
1、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
2、學會調控情緒的方法;
3、形成合作意識與能力;
4、具有良好的體育道德。
㈧ 中學的體育教學目的是什麼
《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體育教學大綱(供試驗用)》(以下簡稱新大綱)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專家教育屬委員會正式頒發,並將在一些地區進行試驗。這是我國教育改革和繼《九年義務教育全日制體育教學大綱》(以下 簡稱《義務教育體育大綱》)頒發之後,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的一件大事。新大綱的頒發,標志著學校體育和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向前邁進了一步,它是九年義務教育體育教學改革的繼續與發展,也是一個跨世紀的工程 。這部新大綱是在總結《義務教育體育大綱》實行近十年的基礎上,總結了學校體育的科學研究成果和體育教學改革的經驗。歷史的經驗證明,歷次新大綱的制訂和頒發,都是我國學校體育歷史經驗的總結,同時又是新 一輪體育教學改革的開始。因此,通過新大綱的試驗和學習,必將有效地推動我國學校體育教學改革的發展與 提高。
這次頒發的新大綱是否科學、是否符合我國高中(包括學校、教師、學生)的實際,是否可行和能否作為 編寫教材、進行體育教學、評估體育教學質量的依據,還要在試驗工作結束後得出結論。我們的責任就是共同 研究、學習新大綱的精神實質,深刻體會高中體育課程的性質,明了高中體育教學的目標及其目標體系。
希望幫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