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體育教師如何轉變課堂教學理念
促進學生發展:「以學生發展為本」是新課程的核心理論。課堂教學評價不僅重視學生對知識、技能的掌握,更關注學生在45分鍾課內的表現,教師要認真地研究有效實施課堂教學策略,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需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人格和個性的發展,培養學生發現、探索問題的能力。關注學生對評價過程的全面參與,從而使評價成為促進學生成長,發展學生認識自我、激勵自我、改造自我等能力,進而學生不斷成長。促進教師成長:根據新課程評價目的的要求,新課程的課堂教學評價要沿著促進教師成長的方向發展。新課程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向是面向未來,其重點不在於鑒定教師的課堂教學結果,而是在於診斷教師課堂教學的問題,制定教師的個人發展目標,滿足教師的個人發展需求。這是一種以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為目的,是一種雙向的教師評價過程,它建立在評價雙方互相信任的基礎之上,和諧的氣氛貫穿評價過程的始終。以學論教:「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生評價教師的教。體現「以學論教」的評價思想。「以學論教」的教學評價強調以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來評價課堂教學質量,改變傳統教學評價中以教師為中心,以教論教的狀況。新的評價標准包括全新的教學觀念,從課堂教學上學生的認知、思維、情感等方面的發展程度來評價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
② 如何組織好體育課堂教學
,確保教學目標的達成。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心理和物質上作好充分准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好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教學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採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和手段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實現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制定的。如何組織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就筆者多年的教學經驗,談談初淺的理解和做法,僅供參考。 一、抓住課堂常規,實施教學過程 體育課堂常規是規范體育課的必要條件。因此,教師必須嚴格認真抓好體育課堂教學常規精心組織教學。堅持不懈地抓好體育課堂常規教育。尤其是要抓好整隊集合、服裝、精神狀態、禮貌行為、組織紀律、學生守則、場地器材的布置與收拾等常規訓練與教育。在教學中,教師要嚴格要求,反復訓練,使學生變成自覺行動,以保證體育課的順利進行。 抓好體育課堂各階段的組織教學。體育教學過程,常規是由開始、准備、基本、結束四個部分組成的(也可為三個部分),由於四部分教學內容和學生情緒各不相同,因此,教學中教師要靈活地組織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切忌出現先緊後松、龍頭蛇尾的不良現象。 上課前,教師要組織學生布置好場地器材等,為上課作好准備;上課開始時的組織教學特別重要,教師要抓住學生大都還處在課間休息活動的興奮狀態中的特點,採用趣味游戲,如:「請你跟我這樣做」、「高人矮人」或「反口令訓練法」等方法集中學生注意力,使他們興奮的情緒穩定下來; 基本部分是體育課中的重點部分,教師應力求做到精講多練,語言生動,並不斷改變練習方法,如在練習中引入競爭性游戲,不同形式的分組練習等,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結束部分學生的情緒容易鬆懈,此時教師的組織教學更不能忽視,應採用一些調節情緒和恢復體力的放鬆性練習,保持學生興趣 ,如舞蹈放鬆、意念放鬆,同時作好課堂的小結。 二、抓住教學內容,認真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中重復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三年級投擲教材第一次課的要求是教會學生投擲方法;第二次則要求學生初步掌握投擲方法,通過多次的重復練習,使學生進一步掌握投擲方法等,每一次重復練習的難度都有所提高。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對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如果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教學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對於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教師要根據「動型」規律逐步提高動作難度,適當改變組織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如上面舉的投擲一例,隨著課時的變化,教師可採用「打靶」一類趣味性游戲或競賽等,達到激趣的目的。 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小學體育包括田徑、球類、技巧、武術、體操等多種教材,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把握教材特點。挖掘教材潛力,將組織教學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中單一的千篇一律的組織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的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田徑教材的「跑」,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跑的特點,運用競賽、奔跑游戲等增加教材的趣味性。 三、抓住生心特點,激發學習興趣 兒童的生理和心理特點主要表現為:有意注意時間短,興奮過程和無意注意佔優勢,好奇、好動、好模仿、好競爭等。同時,一節課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緒等心理活動的變化也是不同的。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進行組織教學,合理安排教學內容。由於學生注意力在課的前半部達到最佳,意志力在課的中後部達到最強,情緒則在課的後半部達到最好。根據這一特點,教師在組織教學中應把新教材安排在課的前半部分。有利於學生對新教材的學習、理解和掌握;在課的後半部分則應安排一些競爭性、游戲性較強的內容,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同時,要做好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搭配,尤其要抓住主教材與輔助教材的內在聯系進行組織教學,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教學中,針對兒童生理和心理特點,靈活運用組織方法。教師的組織教學要盡量體現出「新、奇、活、實」的原則,採用形式多樣的、生動活潑的,使學生能夠產生強烈興趣和新鮮感的組織形式,以增強教學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如一節課中,把准備部分(熱身)設計為:「開放式」教學,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自主探究、相互合作、交流等。克服傳統的慢跑、集隊、做操。把基本部分(傳授知識、技能)教學設計為:「情境」教學,讓學生感受情境中體育魅力,感悟活動的樂趣,陶冶美的情操。把結束部分設計為:舞蹈放鬆(隨音樂)、意念放鬆(智力拚圖)。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還要充分發揮「手勢、眼神、語言」的作用,即用「手勢指揮,眼神暗示,語言激勵」組織方法。「手勢、眼神」是無聲的語言,具有其它組織方法不可替代的作用。如學生在教學中注意力分散開小差時,教師用眼神暗示,就會集中學生注意力等,教師的語言激勵要以表揚性、勉勵性的語言為主,不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因材施教;根據具體情況,靈活運用組織教法,創新教學過程,確保課堂教學的有效實施,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③ 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的評價主要包括哪些
(1)依據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把課堂教學分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這種體系的特點是結構清晰,脈絡分明。
(2)依據非固定問題來建立標准,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材處理恰當、聯系實際密切、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方法靈活、教態親切自然、教師素養良好、教學效果明顯等。
④ 如何提高體育教師課堂教學能力
1.鑽研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組織教學
體育教學的組織方法是體育課堂教學的紐帶,它把各種教學要素,如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一定的教學程序集結起來,方能確保教學活動的完成,所以體育教師要想進一步提高課堂組織管理能力就首先要鑽研教材,根據教材的特點組織教學。
同一教材的組織教學。體育課中,同一教材在不同課時中重復練習的難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在教學中,如果對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每次都採用同樣的組織方法,學生自然會感到枯燥無味而分散注意力。因此,對於同一教材的重復練習,教師要根據技能教學的規律逐步提高動作難度,適當改變組織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練興趣。如:在隊形、行進的路線和練習的次序等方面做出適宜的調整和改變。
不同教材的組織教學。中學體育教材包括田徑、球類、技巧、武術、體操、校本教材等等,不同的教材有其不同的特性。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把握教材特點,挖掘教材潛力,將教學的組織方法與教材特點有機結合,改變傳統的單一的千篇一律的教學形式,變學生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從而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提高教學效果。如:武術教學的講解示範,教師可以採用「三角形」、「梯形」等組織方法,而球類教學,可以採用「鬆散」的扇形或圓形等不同的組織方法。
在設計教學組織方法時,還要結合教材特點及教學的重點難點和學練內容的特點靈活運用集體練習、小組練習和個人練習的不同組織方法,強調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值得一提的是教師在教學設計和教學實踐中,不能一味講求組織隊列隊形和組織方法上的新穎、美觀,而要依據課堂組織教學的原則,力求高效,從而提高體育教學的實效性。另外,課堂上常會生成與預設不同的情形,教師要在課堂短時間內重新調整原定組織教法,以適應新的變化,這種能力,需要我們體育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磨練,不斷反思,積累形成更多的體育教育教學智慧,增強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2.研究學生,根據學生的特點組織教學
體育教學的組織是體育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一種結構形式和方法,是聯系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紐帶,其運用得合理與否不僅直接影響著教學過程的速度與規模,而且影響著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體育教師要充分了解並研究學生,包括所教學生的人數、年齡、性別、身體狀況、體育基礎和生理心理特點、個體差異等情況才能更好地進行合理教學分組;了解並研究學生的具體情況,還有利於體育教師制訂或修訂科學的、符合學生的、操作性強的體育課堂教學常規及正確執行教學常規的方法措施,組織有效的體育教學。
在合理分組的同時,要做好培養學生體育骨乾的工作,充分發揮骨幹學生的積極作用。例如: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由體育骨幹分小組進行組織和管理,注重教學中的傳、幫、帶,以點帶面,發散教學。緊緊圍繞體育課堂組織教學,責任落實到人,從而提高課堂管理的效益和教學質量。
3.精巧安排,根據場地器材的特點組織教學
體育課堂的組織方法與場地的大小,器材的數量有著直接的關系。體育教師為了達成教學目標,要合理利用現有的場地器材,精心設計組織教學。 例如:在小場地上同時有幾個班級上課,可採用「定位法」組織教學;還可以充分利用學校的自然環境和建築物,可以做「順勢法」的組織教學;在面積不大的有效活動范圍內,可以用循環練習的組織方法安排分組循環練習等。
4.細致周到,根據安全的要求組織教學
體育教學是以身體活動為主要手段的雙邊過程,教學組織中的考慮稍有不周,就易發生損傷類的事故,不僅給學生造成身心傷害,還嚴重影響正常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所以在體育組織教學中要特別注意安全問題。體育教師要不斷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對易發生安全事故的教學活動要有預見性,並採取積極的措施加以防範。如:徒手練習時,不要安排學生站得太擠;器械練習時,要反復強調安全使用器械的步驟後,才能組織學生在安全范圍內進行練習;必要時,如進行投擲實心球、體操的單杠、雙杠的教學時,還應認真地設置合理的安全設施和安排正確的保護與幫助,從而保證課堂教學安全有序地進行。
5.加強學習,提高教育和管理學生的能力
體育課堂的教學組織管理,大致體現在:隊列隊形組織與管理,學生(包括班幹部、體育骨乾的管理以及學習小組、後進生等)的組織與管理,課堂質量監督與管理,教學效果監督與管理,體育器材管理,傷害事故預防等一系列細節問題。細節決定成敗,教師教育管理方式、方法是否得當,是課堂教學的關鍵所在,這就要求我們體育教師不斷加強體育專業理論的學習,同時也要加強教育學、心理學等理論的學習,甚至還要學習掌握管理和交際方面的一些知識和技巧,運用於體育課堂的組織教學。還要指出的是,體育教師專業素質(包括如語言、示範等方面能力)、道德素養、文化底蘊和個人魅力的提升都直接影響到組織教學管理能力的提高。
⑤ 如何進行體育課堂教學設計
體育課堂教學環境包括硬環境和軟環境,也可稱為物質環境和人際環境,物質環境是指教學的物質條件,如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溫度、光線、通風,以及必要的教學設備等等;人際環境是指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如師生的需要,認知因素、情感因素、課堂心理氣氛(班級學習風氣)等等。硬環境是外顯的,比較容易設計;軟環境是內隱的,比較難以把握。良好的體育課堂教學環境除了取決於物質條件外,還取決於合理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科學的課堂教學管理和課堂問題行為的有效調控等。
一、體育課堂教學的硬環境設計
做好教學場地、器材、設備的選擇、布置等准備工作,是實施體育課堂教學方案和實現體育教學目標的物質保證。合理的體育課堂教學硬環境設計能充分利用體育教學場地、器材,提高使用率;有利於教學過程中隊伍的組織、調動;能合理安排課的密度,增加學生的練習次數;能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使之主動地投入到體育學習中去;便於教師指導、幫助,預防課堂問題出現和傷害事故的發生。
體育課堂教學硬環境的設計應注意以下幾點:
1、教學場地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富有新意
2、教學器材、設備的選擇要合理
3、場地、器材、設備的布置應符合衛生要求
4、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於課堂教學的組織實施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體育與健康課程的進一步改革深化,許多新興的鍛煉項目如遠足、定向越野、攀岩、登山、野外生存生活訓練等引入到了體育與健康課程中來,大大地拓展了課程的資源,也彌補了學校體育教學中由於地理環境制約、經濟條件限製造成的體育教學場地、器材、設備不足的缺陷。
二、體育課堂教學的軟環境設計
(一)體育教學組織形式(二)體育課堂教學管理(三)體育課堂問題行為調控1、教學場地的設計要科學、合理、富有新意
有的教師認為,體育場地的形狀、規格在各運動項目的規則中有嚴格的規定,似乎不必自己去設計。有這種想法的人可能還被禁錮在競技體育的教學指導思想之中。在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教學中,我們可以利用正規的競賽場地組織教學,但更應符合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高、體重、體能等生理、心理特徵,尤其是中小學的體育教學,正規的競賽場地對學生來說可能要求過高,更何況教師自行設計的各種游戲、競賽及其他練習活動對場地的形狀、規格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科學、合理、大膽並富有創意地對正規競賽場地進行改造,或根據自己設計的教學活動大膽創造,設計出一些符合各學段學生體育學習要求的、能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教學場地來。
2、教學器材、設備的選擇要合理
教學器材的選擇也如同教學場地一樣不必拘泥於競賽規則的要求,可以選購符合學生年齡特徵的各種小籃球、小足球、軟式排球、小棒球等器材,可以降低籃架、球網的高度,也可以自行設計、製作符合特殊教學內容的、具有民間傳統特色的教學器具。
3、布置的場地、器材、設備應符合鍛煉和衛生的要求,應認真周密地考慮安全因素,嚴防發生傷害事故。教學器材的布置時要注意可移動的器材設備應盡量向固定的器材設備靠攏,免得影響教學過程的組織實施。
4、場地器材的布置要有利於練習輪換時隊伍的調動,有利於增加練習的密度和適宜的生理負荷。並應考慮便於教師對課的調控和輔導、幫助學生練習。
(一)體育教學組織形式
體育教學活動的展開需要一定的教學組織形式,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教學活動中師生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它所涉及和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教師怎樣把學生組織起來,通過教和學使師生緊密聯系;怎樣科學地利用空間、時間和其他教學條件來安排教學活動,使教師有效地教,學生有效地學,實現體育教學目標。
1、班級的教學組織形式
(1)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2)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3)俱樂部制教學組織形式
2、課內教學組織形式 常用的體育課堂教學組織形式有以下三種:
(1)全班學習(2)班內分組學習(3)個別學習
從上面的分析看來,這三種形式都有各自的優點和缺點,在設計體育教學方案時要注意揚長避短,相互組合,相互彌補。不同的教學目標、不同的教學內容、不同的教學方法,要求我們選擇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或組合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可採用先個別學習,後小組學習,再全班學習的形式;也可採用先全班學習,後個別學習,再小組學習的形式;或可採用先全班學習後小組學習、先小組學習後全班學習等形式。而且,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或不同的教學組織形式的組合必須與不同的體育教學模式、具體的體育教學方法緊密配合,才能產生理想的教學效果,有關這些問題,我們將在《體育教學策略》中詳細討論。
(1)行政班教學組織形式
(2)它是以行政教學班為單位的教學組織形式,即男女混合班上課。其優點:形式固定,組織方便,上課時間安排容易,學生相互了解。缺點是學生之間男女性別的差異、體能水平、技能水平差異難以區別對待;不便於對好、差生的兩邊照顧;也不能滿足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這種組織形式有利於體育與健康課程的必修內容(理論課)的教學。
(3)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
即將同年級幾個班重新編班分組,由若干體育教師分別進行教學的相對穩定的教學組織形式。通常有按性別分組、按體能水平分組,按技能水平分組,按專項能力愛好分組等。其優點是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安排調控生理負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缺點是給課程安排增加難度,教師人數少,場地器材不足的學校難以進行。此外,根據教學的實際需要還可以實行臨時分組進行教學。但不論採用哪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盡可能使各組學生相對固定,這有利於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了解,共同協作將課的教學任務完成。目前學校體育教學中比較常用的按專項班分組教學的形式就是這種合班分組教學組織形式,但由於物質條件、師資力量的限制,可供選擇的專項還不能完全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
(3)俱樂部制教學組織形式
全校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愛好,選擇按運動項目建立的各種俱樂部,在俱樂部內再重新編班分組教學。通常有按年齡分組、按性別分組、按體能水平分組、按技能水平分組、按身體健康狀況分組(保健班)等。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受國外的運動俱樂部制度的啟發而形成的,它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求,根據學生的不同的情況制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安排調控生理負荷,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與鍛煉的自覺性、積極性。物質條件和師資力量相對不足的學校也可少設幾個俱樂部組織教學、鍛煉活動。
(1)全班學習
全班學習是教師按照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要求把教學內容統一傳遞給一個班(或幾個班)的學生,全班學生在教師統一指揮下,同時或依次地進行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這種形式的優點是能全面照看到學生,課堂紀律好,隊列隊形看上去整齊劃一,便於統一調動指揮;教師一般按(假想或實際的)平均水平進行教學,以滿足大多數學生的需求;全班學生同時學習、練習時,有較高的練習密度,教學效率高,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學習較多的內容;同時接受教學的面比較廣,具有規模效益。缺點是教師傾向於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在一般能力、興趣、學習方式和動機等方面同質的組,教學是針對假想的中等水平的學生,只適應班上的部分學生,難以照顧學生的個別差異,不利於區別對待、因材施教,這是班級教學形式最易遭批評的一個缺陷。如果全班學生依次進行學習、練習,則練習密度較低,且影響到等待著的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比較被動、主體作用不容易充分發揮;基本上按教師安排的進度進行學習,難以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性學習,也不利於發揮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2)班內分組學習
班內分組學習是根據課的教學目標和要求將全班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分別進行學習的教學組織形式。分組的方法有兩種:教師指定或學生自由組合。教師指定分組時,可以是隨機的,如前排一組、後排一組或各排報數以後再分組等;也可以是有意識安排的,如使身高、體能、技能水平相對均等的分組或把學習骨幹平均地分配到各小組中去等。學生自由組合時,小組內成員感情濃厚,有利於學習,但要充分考慮非正式團體的作用,非正式團體有積極、中性、消極之分,教師要注意引導。
班內分組學習這種組織形式的優點是提供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面對面密切接觸和相互交流的機會,有利於學生開展互助協作,促使學生形成民主與合作的精神,培養學生互教、互學、互評能力;有利於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教學目標的實現;提高學生組織和表達自己見解的能力。缺點是不能全面照顧到學生,要使小組成員都能積極參與、取得效果有一定的難度,教學進度也不容易控制。
班內分組教學組織形式又可分為分組不輪換和分組輪換兩種形式:
①分組不輪換②分組輪換
分組不輪換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統一指導下,各組按教材內容安排順序,依次獨立進行學習,完成教學目標。如果場地器材條件充足的學校,可採用這種教學形式,以便提高練習效果,發展體能。
分組輪換是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在教師的指導和小組長的協助下,各組分別學習不同性質的教材內容,按預定的時間輪換學習內容的教學組織形式。目前,中、小學校體育教學較多採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在班人數較多、場地器材不足的情況,可使學生獲得較多的實踐練習的機會,提高練習的密度。但教師不易全面指導學生,不易合理安排教學順序和靈活掌握教學時間,不能使各組的運動負荷達到逐步上升的要求。
⑥ 體育教師如何做好觀課工作
淺談怎樣上好一節體育課
體育教師不僅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且還是「塑造人類健美的建築師」。新課程改革在不斷推廣,力度之大前所未見。體育教師在課堂中遇到的問題、困惑也越來越多。體育課不僅是實現體育教學、完成學校教學任務的重要形式,也是展示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平台,同時更是學校形象的窗口,直接反映出校風、校貌。
我認為上好體育課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工作:
一、備好課,作好充分准備,做好學情分析,掌握場地器材情況是上好一堂課的關鍵。
首先是備課。可以說備好了一份教案,課就成功了一半。體育教師在寫教案前應認真鑽研教材,這樣才能策劃出好的教案,搭配選擇要適應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內容,才能全面發展學生身體素質、注重學生個性發展,有利於展示自己符合教師自身特點和學生特點的教材。另外,課前教師要了解學生的情況,學生因病、傷,女生特殊情況不能正常上課,教師根據不同情況,分別處理。在上室外課前,教師要認真檢查場地和各種器械,比如:單杠、雙杠應確保牢固,跑道確保平整、球類場地器材確保正常使用,發現問題及時與學校有關部門聯系,消除事故隱患,做到防患於未然。
二、認真組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寬嚴結合是學習的保障。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教師在體育課中,應該嚴格紀律教育。教師在課堂上應調整自己的情緒到最佳狀態,在教學中精神飽滿、情緒高昂就可影響、感染學生、使他們精神振作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講解要明確,示範要標准。動作必須按照體育教學中的循序漸進、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的原則,提高學習效率。學生的練習也要由易到難,由簡到繁,要選擇責任心強的學生做好保護,這就要求教師平時要注意培養體育小骨幹,充當教師的左右手。在課中教師要做出及時的評價,幫助學生調整,對未能完成動作的學生給予幫助,使其建立自信心,對於完成動作優秀的學生給與表揚,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體育教師上課組織要嚴密,特別是學生分組活動前,一定要加強安全意識的教育,做好各種安全保護措施。現代體育教學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基本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潛能,提高學生的體育學習能力。因此,體育教師要懂得學生的心理,知道學生在想什麼?要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
組織教學需要把握好三要素:
第一、教學目標合理。目標的制定符合學生的生理、心理特點和學力基礎。教學目標的設計可以反映出教學者的教育理念和行為追求。好的體育課教學目標應確立「學生是學習主體」這一理念,應主要選用反映外部行為變化的詞語來陳述,說清學生通過一定的學習活動後,其內在的能力或情感的變化,並盡量使這種變化可觀察可測量。
第二、教學過程科學、有效。教學過程能對學生進行有效教育,合理引導,組織學生科學鍛煉,提高學生的身體健康,使學生掌握一定的運動技能。具體表現在:1、准備活動充分,有針對性,能為本課學習打好基礎,為學生的學習做好生理、心理、知識和技能上的准備。2、教學方法、教學手段合理,教師精講,學生多練。練習難度和要求適中,能增強學生練習的信心,創造和諧地練習氣氛與環境,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3、教學活動體現一定的自主,學生練習氣氛活躍了,能夠讓學生帶著問題積極練習,並能恰當的使用探究與合作學習,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提高學生的群體意識。4、教學能夠體現差異性,能關注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努力使每一位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練習的積極性。5、體育課的運動量、負荷強度和練習密度要適中,要有利於學生運動技能的掌握,體能發展和身心全面發展。6、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學生學習的進步幅度、學習態度、情誼表現和合作精神等。7、放鬆活動有針對性,主動放鬆與心理調節相結合確實對學生的身體放鬆起到積極作用。8、場地設計或教學資源的利用科學、合理、有效。
第三、注重體育教師自身素質的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養是決定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之一。合格的體育教師應具備以下素養:
(一)形成獨特的風格。體育教師的一聲口令,一個示範、一個眼神,無不顯示教師的魄力和風采,而這一點一滴無不是在日常工作中逐步形成的。良好的講解和示範是上好一節體育課的關鍵環節。所以,體育教師在日常工作中應善於發現自身的長處、特點,加以強化,改進自己的不足,這樣才能在進行課堂教學時展示自己的風格。
(二)培養良好的教態。教師就是一面鏡子,可以折射出體育教師日常工作態度的影子。如果體育教師平時沒有踏實的工作態度,勢必在教學過程中露出「馬腳」,使人「窺一點而知全貌」,要注重身教大於言教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應用。
(三)積累寶貴的經驗。「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一個人的思維空間是有局限性的。經驗不僅要自己積累,更要積極向他人學習。
三、掌握學生思
⑦ 對體育老師的教學提出有益的意見或建議
1、要有所教,知道上課要講什麼
2、要知識全面懂得要多,各種體育項目都要知道,理論和實踐都明白
3、自己示範動作要清晰,簡單易行,而且教法必須會,知道怎麼教。
4、實事的體育知識要了解。如;一些體育賽事。
⑧ 體育課中的教學步驟有些什麼
一、點名
當體委把學生帶到操場以後,老師首先要進行的一項工作,就是要清點人數,避免出現學生不來上體育課的現象。一些身體較虛弱,或者是不願意參加體育運動的人,往往會出現私自在教室里邊寫作業或者是做其他事情而不去操場上體育課的情況,這是不被允許的。
二、熱身
學生上體育課之前往往都是在教室裡面坐著上課,身體在一定程度上有些僵化,還沒有做好高強度體育運動的准備。因此在進行體育運動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熱身准備,這一點在冬季尤為重要,稍有不慎由於身體過涼,血液流通不暢,容易引起扭傷拉傷等情況的產生。
各位體育老師在上課之前一定要帶領學生做好充足的熱身運動,做一些簡單的熱身操都是對於學生的熱身運動有很大的幫助。對於一些身體較為虛弱,或者是有疾病的同學,體育老師可以安排他們作為旁聽生,切不可盲目的讓他們加入到體育運動中來,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後果。
三、教授課程
體育課與其他所有的文化課一樣,也是有著嚴格的課程標准以及詳細的授課計劃的。每堂課每一位體育老師都會給學生們准備不同的內容,當學生完成熱身運動以後,教師就可以給他們教授本節課的內容了。
各位體育老師在做示範動作時一定要力求標准規范,將自己的專業素養展示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按照正確的示範做出正確的動作,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教師不可應付了事,這樣只會降低學生們對於體育課的興趣,認為體育課只是玩玩球,跑跑步,這是不利於體育課的長期開展的。
四、自由活動
教師完成自己的教學內容,學生掌握基本的動作要領以後,我們可以給學生一些自由活動的時間,讓學生們按照自己的興趣愛好去。鍛煉自己的身體,如打羽毛球、踢足球、打籃球等等都是很好的運動方式。
各位體育老師當學生自由運動時,老師一定要在現場。一是為了照看好學生,避免出現受傷等突發事件,第二是避免學生因一時的沖動,在操場產生打架斗毆等不良行為。影響了學生的上課時間。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體育課
⑨ 體育老師的上課要求
第一條 教學指導思想正確。能依據體育學科的性質、體育教學的基本規律,從實際出發,正確地貫徹《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的精神,促進體育課程與教學改革健康深入的發展。
第二條 教學目標明確、具體,操作性強,對教學目標的達成情況,可以進行檢查和評價。
第三條 教學內容的選擇,符合學生的身心特點與發展需要。能准確地把握教材的性質、特點和價值,教材處理得當,主要教材具有適宜的技術難度和較強的教與學因素。
第四條 教學設計科學,教學分段合理,教學組織嚴密,教學方法有效,教學步驟清晰;運動負荷適宜,對各項練習的時間、次數及強度能做出科學的具體安排;場地、器材、教具及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利用,經濟、實用、有效,符合教學的實際需要。
第五條 能夠充分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正確體現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在教學中教師能根據教學目標、教材內容、學生特點和教學的實際需要,正確、有效地運用接受式學習與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等學習方式,使教和學的積極性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在課堂教學評價中,能夠正確地運用激勵性評價、診斷性評價及其他評價方法,給學生以及時、真實、明確的學習反饋信息。教與學的一切活動,都要以有利於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為目的。
第六條 能夠正確地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區別對待的關系,既能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好教學中的共性問題,使全體學生都能達到體育課程學習的基本要求;又能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做到因材施教,區別對待,使每個學生都學有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