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理解課余體育訓練的基礎性和廣泛性
課余體育運動
可以提高人們的身體素質
因此具有基礎性和廣泛性
Ⅱ 課余體育的形式有哪些
長期以來,由於受陳舊的傳統教育思想束縛,受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體育教學課大多仍沿襲前蘇聯教學結構的模式,其教學過程在教師的主宰和嚴格控制下,學生被動的學習主體。學校課外活動過程存在著隨意性和盲目性,與體育教學課在知識、技術、技能方面的實踐相脫節,這與當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要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精神大相徑庭。因此,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練,培養自主實踐能力,已成為課程教學改革的必然。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如何在課外體育活動的教學管理中,體現這一思想,實現主體性教育。這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1、體育活動課概念的定位
學校體育課分學科類課程(體育與保健)和活動類課程(課外體育活動課)二類課程,在終極目標上是一致的,都是為了促進人的身心兩方面的和諧發展;體育與保健課主要是通過系統的知識技術傳授,使學生掌握體育學習方法,繼承優秀的當代體育文化和民族體育文化。培養學生的興趣,是活動課學習的基礎。而課外體育活動是指在教學大綱以外,或以學科為中心的課堂教學活動以外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在學生中開展各類教學活動。課外活動的主要特點是學生根據個人的興趣和愛好,或者是一部分興趣、愛好相同的組成的興趣小組、社團等從事自主的、獨立的活動,它不是全體學生必須的課程,也不是課程限制選取修或任意選取修的內容。課外活動中有的教師參加,有的是學生自已組織活動。另一方面講,它也是體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但它有弊端,在於它仍然是以單一學科課程模式看待,使學生生動活潑、自主發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特別應該指出的是,學校課外體育活動與部分有特長的學生進行課余運動訓練,都屬於課堂以外的教育活動,都是在「課外」進行的,但他們是有區別的。那種把教師精心指導下的課余運動訓練,也籠統地作為課外體育活動的組成部分,認為有待進一步商榷。
2、課外體育活動課的目標
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養成經常鍛煉身體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重視學生在大量的體育活動中,加深對體育原理的理解和運動體驗,以提高體能、活躍身心,培養學生的體育實踐能力;同時要求把知識的學習、技術的掌握、技能的形成與意志品質的培養、心理需要的滿足、情感的體驗相協調,使之和諧發展。
3、當前課外體育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3.1對課外體育活動不夠重視
課外體育活動計劃的制定、內容的選擇、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的調控是整個活動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目前由於教師對活動課的認識不全面,活動評價體系不健全。活動反饋調整不及時,活動管理體制不完善,隨意更改和取消活動;尤為普遍的是活動過程比較散亂,較普遍的「放羊式」的活動過程。
3.2學校對課外活動的組織管理比較薄弱
目前許多學校的體育工作,都是在主管校長的領導下由體育教研組具體負責。學校對活動過程缺少思想上的導向,對課外體育活動無計劃、總結,對活動過程和組織人員沒有檢查、考評措施,沒有把成績列為教師工作考評內容影響了教師積極性的發揮。
3.3學習負擔重的負面影響
現代教育思想並沒有擺脫傳統教育的幽靈。在中考、高考的指揮捧作用下,學生大量的時間應付沒完沒了的作業、考試上,課外活動時間時常被佔去。沉重的課業負擔,壓制了初中生活潑好動的天性,嚴重摧殘了學生的身心健康。
3.4場地器材的缺乏
近年來,學校規模不斷發展,學生人數增多與場地器材不成正比,體育經費缺乏、設施陳舊、運動場地不足、器材奇缺是多數學校普遍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農村學校,尤為普遍。學生興趣廣泛,適合學生參加的項目,因場地、器材、師資的限制,實在難以滿足大部分學生的需要,一部分學生逐漸對體育失去興趣。
4、改變目前學校課外體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1健全課外體育活動和評價體系
具體、明確、科學的課外體育活動的目標是進行活動教育管理的前題。《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在宏觀上制訂了學校體育工作目標。各校根據實際情況,對課外體育活動的過程、活動的效果等制訂了明確的目標和工作職責。健全課外體育活動中可操作的目標體系,以此作為班級課外體育活動檢查分析和評價依據;同時把課外體育活動工作列為優秀班主任、基層先進及文明班級、三好學生的重要條件。增強對課外體育活動的意識。對活動的有關因素實行有效控制。
4.2健全課外體育活動的指揮系統和評價體系,加強活動管理
課外體育活動的管理,必須通過健全的學校體育的指揮系統,使教師和學生明確活動目標和活動過程的標准,在活動中自覺地貫徹執行,進行自我調控。當前應建設一支從上到下的統一管理隊伍。一般應包括學校體育領導小組、體育組、班主任和體育委員四個層次,學校體育領導小組與體育教研組在活動中應認真做好活動情況檢查、記錄、調整及定期進行總結、評價,明確活動的導向作用。
課外體育活動的評價是促進活動課質量的關鍵。通過檢查學生的出勤、活動內容的執行、活動的組織情況和活動的效果,同時獲取信息。學校應根據實際情況,逐步完善一套有益於提高課外體育活動的質量和效果的全面評價體系。
4.3加強課的教學改革,強化健康意識
要從根本上改變目前學生運動不足,體質不良的現象,促進學生健康發育,養成持之以恆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除學校領導重視和全體教師不懈努力外,關鍵要加大教育制度、升學制度的改革。體育教師要加強對體育的目的性教育、科學性鍛煉身體教育,在學生主觀上認識到課外體育活動的價值和意義。學校因地制宜地創造條件,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興趣愛好,多舉行些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項目和小型比賽,滿足學生的健康需要,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
4.4拓寬渠道、增加體育經費投入
特別是農村學校,場地小、器材缺、經費少是長期困惑體育活動正常開展普遍存在的問題。為此,應抱著勤儉辦體育外,要充分提高現有場地、器材的使用效率;同時,各級領導要重視體育經費的投入,使場地、器材逐步完善。
5、建議
介於現階段課外體育活動的實際情況,展望學校教育改革賦予課外體育活動的新的發展前景,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今後一段時間內我們應該注意:
(1)課外體育活動應以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個體需要為出發點,,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愛好。學校組織學生體育活動時,應考慮學生的特點和學校的實際去選擇和開展學生所喜愛的體育活動內容,使體育活動即滿足教育教養的需要,又滿足學生個體的需要,養成鍛煉的習慣,為終身體育打基礎。
(2)搞好各種形式的校內體育活動,建議根據各校實際開展大課間操活動,保證一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
(3)建立對體育活動的考核、評價體系,加強對課外體育活動的組織與管理,建立由領導、教師、學生組成的監督管理體制,做到人員落實、時間落實、場地器材落實、活動內容落實、評價措施落實,提高體育活動的整體效益。
Ⅲ 聯系實際談一談體育課、課外體育活動和課余訓練於競賽之間的關系
體育課是學習,課外體育活動是發揮,課余訓練則是提高。
Ⅳ 體育課、早鍛煉、課間操、課外活動和課余體育的訓練的內容、組織形式和方法
各種趣味運動,比如3+2籃球賽(三男兩女一組),乒乓球雙打,羽毛球,或者投籃,等等,排球也可以啊
Ⅳ 課外體育訓練的特點是什麼
課余體育訓練的特點歸納起來大體有以下幾個方面:
1、課余體內育訓練具有容基礎訓練的特點
2、課余體育訓練過程具有間斷性的特點
3、課余體育訓練內容具有相對系統性、專項性不強的特點
4、課余體育訓練具有強調合理安排運動負荷的特點
5、課余體育訓練具有方法與手段緊密結合兒童、青少年生長發育的特點
6、課余體育訓練具有普及與提高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特點
Ⅵ 課余體育包括哪些
一、早操、課外體育鍛煉 課間操 大活動的體育鍛煉
二、自主性課外體育活動
1.學校的體育專項協會。
2.校內、外體育競賽:
Ⅶ 課外體育運動訓練的組織形式有哪些
1、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重要性總結我國運動訓練的實踐經驗,並按照「思想一盤棋,組織一條龍,訓練一貫制」的要求,可以把我國運動訓練的組織形式分為初級,中級和高級三個層次,在各層次中包括訓練的各種組織形式,形成培養優秀運動人才的梯隊。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是我國運動訓練的初級形式,是:「牆基之基」。1984年中共中央《關於進一步發展體育運動的通知》提出了:「學校在增強學生體質的同時,積極發展業余訓練,培養競技體育人才。」1990年國務院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中規定:「學校應當在體育課教學和課外體育活動的基礎上,開展多種形式的課余體育訓練,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術水平,」這些規定使我們明確了課余體育訓練是學校體育工作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在學校教育工作中佔有重要地位。中小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是我國運動訓練體制中最初級的一種業余訓練組織形式,處於基礎位置,只有打好基礎,才有可能從中發現和培養優秀體育後備人才。農村中小學在我國學校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所以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成功與否,直接影響著我國體育人才的培養和發現。2、當前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存在的問題勿庸諱言,當前我國的體育事業蒸蒸日上,已處於世界體育強國之林,但由於種種原因,在訓練的最初級形式中卻存在著一些致命問題,為此筆者就目前的部分問題提出一點拙見,願與廣大同仁商榷。2.1觀念陳舊,體制欠合理,導致生源短缺。在農村,對體育工作者存在嚴重偏見。如「拍毛蛋」的「體育腦筋」、「吹響響」的「一二一」老師等。這些就成為體育教師的代名詞。就學校而言,也存在著「體育體育,說起來重要,做起來次要,忙了不要」的錯誤認識。不少有體育特長的苗子,經體育教師的選拔動員,但他們還是對體育訓練不敢問津。即使部分學生從事了課余體育訓練,並考入高一級訓練的中級形式一一體育運動學校(體育運動學校的學宗旨是為高一級形式的訓練隊、校培養輸送體育人才或培養合格的小學體育教師和少年兒童業余校的教練)。進行更為系統的學習訓練,但到了畢業時,有相當多的學生就業無門,嚴峻的現實迫使很有體育天賦的人才對訓練的中級形式運動學校只能是望而卻步。從而在農村中小學課余訓練工作中造成生源極度短缺,這從定西地區體育運動校招生情況就可以看出。1986一一1997年報考體育運動學校的人數在500一一600人之間,到1999年僅為200——300多人,以後逐年減少。另外在農村中小學管理體制中,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的學生,只有參加高考,且被高等院校錄取,才算教師的成果。如果被縣業余體校錄取或考入中級形式的體育運動學校,心血必將「付諸東流」,這樣的評價體制,大大的挫傷了體育教師對課余體育訓練的積極性。再者農村學生雖然純朴憨厚,吃苦耐勞,在訓練中總有那麼股韌勁。但大多數家庭由於經濟困難,在從事體育訓練時,又多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如營養的保障、運動服、鞋的購置等。對於學生及家長,他們付出的心血,目的就是上學讀書跳出「農門」,擺脫貧困。而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工作就是從小培養和發現體育人才,但大多數學生到了訓練的中級形式後停止前進。面對這些滯後的觀念,經濟的貧乏,就業的困難等,試問在農村又有誰願參加課余體育訓練?2.2應試教育觀的束縛難以解除。在國家大力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有些教育主管部門評價一個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還是看當年的合格率或高考上線率(小學兩科合格率,初中的六科合格率,高中的高考上線率)。這些都是教育主管部門層層分解的硬指標。而對體育工作抱著應付態度。一些學生因種種壓力,雖然愛好體育,並有體育特長,但因班主任、任課教師怕影響合格率百般阻撓。如有縣、地組織的各種競賽活動,便臨時抽調學生,進行突擊訓練或乾脆取消參加比賽。嚴峻的現實使各教練所帶為數不多的運動員,大多是由於文化課基礎太差,到了高中二、三年級,以謀求體育高考,進入大學校園。諸如這些嚴重違背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方針的做法,又怎能落實《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完成體育課余訓練的任務呢?2.3學生偏科現象嚴重,致使思想紀律散漫正是由於生源的短缺,導致生源質量的下降,部分學生從事了課余體育訓練,而放鬆,甚至放棄了文化課基礎知識的學習,放棄文化課學習又導致了學生思想紀律的散漫。這給學校管理帶來一定的難度,在他們的心目中考體育運動學校主要是看運動成績,而文化課成績是次要的。到了參加高考抱著撞一撞的思想,這種認識最終導致他們的半途而廢。試想沒有扎實的文化課基礎知識,怎能理解掌握有關體育運動方面的知識、技能、技巧呢?3、提高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質量的對策建議針對現狀,我們應當採取哪些對策呢?筆者作為一名體育教育工作者,從工作經驗和切身體會出發提出一下建議:3.1改變觀念,提高認識,加強素質教育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我們應解放思想,改變陳舊觀念,提高對體育的認識。正如毛澤東所說:「體育一道,配德育與智育,而德智皆寄予體,無體是無德智也。」「體者,載知識之車而寓道德之舍也。」所以,社會各界應消除對體育工作者的偏見,積極關心和支持體育工作。在學校力口強素質教育的今天,要完成學校課余體育訓練的任務,提高課余體育訓練水平,就必須遵循「選好苗子,打好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的十六字方針。使學生能夠從德、智、體、美、勞得到全面發展。讓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工作發揮其應有的功能。3.2改變管理體制,保證生源,放眼未來。要確保農村中小學課外體育訓練的生源,就必須提高認識,只要學生有體育方面的特長,社會、學校、家庭要給予支持,學生本人,要樹立遠大的理想,放眼未來。向訓練體制的高級形式努力奮斗,爭取為國爭光,為家鄉添彩,為體育事業增磚添瓦。從管理體制方面講,學校應肯定課余體育訓練的成績。如向縣隊、業余體校、體育運動學校輸送的體育人才,各種競賽所取得的成績等等,從而調動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使其甘心投身於農村體育事業的發展之中。對訓練的中級形式一一體育運動學校,在學生畢業時(不能進入高一級訓練形式的學生)。在待遇上應建立一定的制度,協調各地政府,有關部門擇優安排就業。比如:到畢業前參加省級或國家級體育競賽,獲得過省前三名,國家前八名或在學校運動成績達到國家一、二級運動員標准;校三好學生;優秀班幹部等等,而不是一概不管,無法就業。3.3協調好學習和訓練之間的關系,使之課余體育訓練良性發展對農村中小學課余體育訓練,要明確它的業余性,在訓練過程中正確處理好文化課學習和體育訓練之間的關系。如果因為訓練而放棄文化課的學習,那將得不償失,訓練因文化基礎的薄弱而無法進一步深造。而且只有處理好文化課學習和體育訓練的關系,學校、家長以及任課教師才能更好的支持課余體育訓練工作。這樣學校課余體育訓練才有保障。因此,這就要求我們農村中小學的體育工作者,要積極配合學校、班主任、任課教師,常抓他們的思想教育工作,使體育業余訓練與文化課學習,達到學練相長,共同提高。總之,只有在各方面的關心和支持下,才能進行科學選材,精心培養,夯實基礎,系統訓練,積極提高。使我國的農村體育事業充分發揮「牆基」作用。
Ⅷ 學校課余運動訓練與一般的運動訓練有何異同
運動訓練的方法極其豐富,分類非常復雜,按一般的區分有以下四類:按掌握技術技能分,有講解法、示範法、分解法、完整法、糾錯法;按負荷與間隙的關系分,有持續法、重復法、間除法;按訓練方法的組合分,有變換法、綜合訓練法(包括循環訓練);按訓練方法的組織形式分,有游戲法、比賽法。關於運動技能中學習這類訓練方法在前述教學論中已經闡述,可以結合訓練的特點運用。本章只介紹其餘的常用訓練方法。
一、持續訓練法
持續訓練法是指在較長的時間里,用較穩定的的強度,不間歇地連續進行練習的方法。持續訓練法通常用於發展一般耐力,例如長距離跑或游戲,球類中的多球訓練,體操中的單個或成套動作的連續重復練習等。「法特來克」式的變速訓練是持續練習法的變種。「法特來克」訓練法是一種利用自然地形的游戲式的長跑訓練。
二、重復訓練法
重復訓練是在暫時不改變動作要素、結構及負荷數據的情況下,反復多次練習,而且練習間隙保證機體能力基本恢復的一種訓練方法。重復訓練法用於身體訓練,可把強度提高到極限或次極限,從而發展最大力量或最高速度。在強度適當的情況下,它是用於技、戰術訓練的主要方法。
三、間隙訓練法
間隙訓練法是指在一次或一組練習之後,按照嚴格規定的間隙時間和積極性休息的方式進行休息,在運動員機體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進行下一次(組)練習的方法。間隙訓練法同重復法相類似,練習之間都有一定的間隙時間。區別的關鍵在於:間隙訓練法每次練習的間隙時間有嚴格規定,要在運動員機體未完全恢復的情況下就開始第二次練習,而重復訓練法的間隙時間要在運動員的機體基本恢復的情況下才開始第二次練習。
對於提高運動員的心血管系統的機能而言,間隙訓練法特別有用。通常間隙休息只等心率降低到120~140次/分鍾,即又開始下次練習。此時心臟每搏輸出量達到最大值,耗氧量也達到最大值,接著又對心臟施加新的強烈刺激,這有利於增加心肌耐力,增大心臟容積,較快地提高心臟的功能。
貫徹間隙訓練法應注意的問題:
1.明確構成間隙訓練法的五個因素,根據訓練要解決的問題,有的放矢地進行安排和調整。這五個因素是:①每次練習的距離和時間。②每次練習重復的次數和組數。③每次練習的負荷強度。④每次或每組練習之間的間隙時間。⑤間隙時的休息方式。
學校課余運動訓練通常採用的兩種間隙訓練法,主要是調節強度的辦法:
小強度間隙訓練法——個人最大強度的30%~50%,用於發展有氧耐力和局部肌肉耐力的訓練法。
較大強度間隙訓練法——個人最大強度的50%~80%,用於發展速度耐力和速度力量的訓練法。
2.對於有機體機能水平尚低的運動員和初中以下年齡的學生,難以勝任較大的運動負荷,不宜採用間隙訓練法,高中階段業余運動員採用間隙訓練法,應加強醫務監督。
3.間隙休息的方式應該採用有輕微活動的積極性休息,以加速乳酸的排除,切忌坐、卧,作安靜休息。
四、變換訓練法
變換訓練法是指在練習過程中有目的地變換練習的負荷、動作組合,以及變換練習的環境、條件等情況下進行訓練的方法。這是一個運用很廣泛的訓練方法。方法上有變化,才能
把訓練實踐搞活,達到不同的訓練目的。
.變換訓練法的作用
(1)提高運動員有機體對訓練和比賽的適應能力。
(2)培養運動員的多種運動感覺,如時間感覺、空間感覺、速度感、節奏感等。
(3)避免練習過程中的單調乏味,提高情緒、興趣和積極性。
2.學校課余運動隊訓練中變換訓練的常用形式
改變負荷的變換法。其目的主要是提高對不同負荷適應能力。如對中長跑運用「法特來克」發展有氧耐力,在籃球、足球等項目中運用短距離的變速、變向跑(慢跑時突然加速、或加速變向)用以發展專項速度耐力。
改變動作組合的變換法。這種變換法多用於技術訓練,特別是技術動作多,組合方式較為靈活的項目。如體操、籃球等項目採用這種方法對提高動作的連接技術,獲得多種感覺信息有重要意義。
改變練習環境和條件的變換法。如場地器材條件,觀眾情緒條件,有對手、無對手條件,與不同技術特點的對手相對抗等。這種訓練主要為了提高運動員適應變化條件的能力,提高在變化條件下運用技術的能力及心理的穩定性。
五、綜合訓練法
綜合訓練法就是把重復法、變換法、間隙法、競賽法等結合起來運用的方法,它可集諸法之所長,取得訓練的良好效果。綜合訓練法有兩種主要組織方式:一種是將上述各種訓練法綜合運用,另一種是循環訓練法。
循環訓練法的組織方式與教學論中介紹的循環練習法組織方式相同,所不同的是練習內容要結合專項進行選擇,練習應有重點內容。由於訓練「負荷」相對比教學負荷要大,更要注意訓練順序排列的合理性,一般來講從下肢活動開始為好。
六、競賽訓練法
在比賽的條件與要求下進行練習的方法,稱競賽訓練法。它的主要特點是練習具有競爭性。學校運動訓練中已廣泛採用的方法有:游戲性競賽、身體素質比賽、技術和戰術比賽、非專項比賽,與有明顯優勢、或勢均力敵、或不同特點的對手比賽、測驗性比賽和適應性比賽等多種訓練性競賽。
採用競賽法應該注意的問題:
1.競賽作為手段,運用時應該目的明確,應該根據訓練任務和正式比賽任務採用某種類型的競賽訓練法。例如教練員可以從某一角度從嚴或放寬規則,或加進新的規則;對關鍵技術可以提高評分值;縮小場地減少人數的足球訓練比賽,用以提高基本技術、控制球的能力;作為檢查訓練效果的比賽一般安排在某一階段的後期進行。
2.要加強比賽訓練的組織工作。集體成隊的游戲和比賽,兩隊水平要接近,以維持平衡的對抗,以激發參加者的情緒,並且要有意識地培養運動員參與組織比賽裁判工作的能力。對於比賽進程中的負荷發展,教練員要善於控制,不至因消耗能量過多,而影響其他訓練任務的完成。
3.訓練性比賽是對少年兒童進行道德作風、意志品質教育的極好形式。進行中用最快的方式把學生組織起來,在規則允許的范圍內通力協作,力爭優勝,評比、表揚優良行為,批評不良事例,做到實事求是,賞罰分明,這樣就比較容易取得訓練育人的效果。
七、心理訓練法
心理訓練法是採用心理學的手段對運動員進行訓練的一種方法。課余體育訓練中,常用的心理訓練方法有:
1.放鬆訓練
放鬆訓練是專心致志地使自己的身心放鬆的一種方法。它是採用一定的自我暗示的套語——即意念將注意力導引到一定的方向和范圍,從而促進肌肉和大腦放鬆,
學校課余運動訓練的基本方法 薦 ★★★
學校課余運動訓練的基本方法
作者:佚名 文章來源:本站原創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08-12-23 13:21:47
調節植物性神經系統的機能,消除心理緊張,消除疲勞,提高人體工作能力。
2.念動訓練
念動訓練也叫內心默念或「過電影」,是在思想上完成動作的過程。根據人體科學證明,氣功中的意念有一種內驅力,念動訓練是以意念動作為基礎,反復進行思想表象,與此同時引起神經、脈搏和肌肉系統的相應變化,從而起到訓練的作用。有實驗證明:運動員靜坐作400米決賽的念動訓練,學生默念自己在規定的一條跑道上准備起跑,教師發令,後默念自己沖出起點,以及以後的追趕過程,直到最後沖過終點的情景,測量前後的脈搏變化,沖刺後比起跑前增加了5~8次。這證明意念活動是能動的,不是消極的。
3.集中注意力訓練
集中注意力訓練是堅持全神貫注於某一個確定的目標,或者把因被某些因素干擾的注意力重新集中起來的一種訓練方法。集中注意力的訓練方法很多,如:①集中注意力觀察對方動作變化、球的飛行路線和落點。②教練員用輕微的聲音發出指令,讓學生執行,這種微弱的聲音可迫使學生自覺地集中注意力。③集中注意力游戲。④做各種用節奏指揮的動作。⑤在周圍嘈雜的環境下做各種方向路線變化的練習。
Ⅸ 體育教育專業和運動訓練專業是否一樣
二者屬於相近專業,但是不一樣,具體區別如下:
1、主幹課程不同
體育教育:運動解剖學、運動生理學、體育心理學、體育保健學、體育概論、學校體育學、體育科研方法、體育統計學、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武術、乒乓球等。
運動訓練:體育新聞、體育英語、體育旅遊、體育管理等
2、知識能力不一樣
運動訓練:
①掌握運動技術學科、運動人體學科、教育心理學科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②掌握一般運動訓練和專項運動訓練的分析方法和技術;
③具有從事專項運動訓練與教學、競賽組織與裁判等工作的基本能力;
④熟悉我國體育工作運動訓練、運動競賽等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⑤了解一般運動訓練和專項運動訓練的發展動態。
體育教育:
①掌握教育科學、心理科學、人體科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
②掌握體育教學的基本理論與方法;
③掌握體育鍛煉、訓練與競賽的基本理論與力法;
④具有學校體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能力;
⑤熟悉國家有關教育、體育工作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⑥了解學校體育改革和體育科學的發展動態。
(9)體育課與課余訓練區別擴展閱讀:
體育教育專業的設置背景及發展前景:
培養具備系統地掌握體育教育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掌握學校體育教育工作規律,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在全面發展的基礎上有所專長,
能在中等學校等從事體育教學、課外體育活動、課余體育訓練和競賽工作,並能從事學校體育科學研究、學校體育管理、社會體育指導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
學生主要學習教育學、心理學、人體科學、學校體育學、體育鍛煉、訓練與競賽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受到體育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掌握從事學校體育教育工作的基本能力。
可到各類學校從事學校體育的教學工作,以及教育教學的管理工作。畢業生也可根據社會需要到企事業單位從事群眾體育的指導工作、體育運動訓練工作和體育科學研究工作。
Ⅹ 課余體育與體育課的區別和聯系
我認為課余體育和體肓課應緊密結合,體育課是有時間限制的,在老師的組織下進行體育教育,加強體育知識.在課余時間正確適量的段練學生的身體素質,從而達到體育課和課余體育的充分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