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生課 > 老年體育文化

老年體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7 03:45:20

A. 中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方法比較單一,政府應該怎麼做

離退休幹部的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群眾工作。它的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質量的優劣,關系著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能否認真貫徹落實,還關系著離退休幹部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做好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不僅是廣大離退休幹部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級離退休管理組織和離退休管理幹部責無旁貸的神聖職責。因此,如何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現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離退休幹部工作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一、分析當前,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形勢(一)出現離退休人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等新情況近幾年全縣離休幹部遞減幅度在4%-5%,退休幹部則以每年3%-5%的速度遞增。離退休幹部主體比重發生根本變化。離休越來越少,退休越來越多;離休年齡越來越大參加活動越來越不方便,退休平均年齡越來越年輕,想參與活動願望越來越強;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增大單位管理服務工作量;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水平越來越提高,而自主擇業人員退休管理服務滯後,產生不平衡抵觸情緒越來越嚴重,某種程度上產生不穩定因素。(二)出現幹部離退休制度滯後和離退休幹部政策不平衡,管理體制有與時代不相適應等問題1、國家政策指導性滯後。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退休年齡條件至今沒有變化,如關於因病退休手續,一方面企業千軍萬馬想方設法病退;另一方面機關事業到齡不想退。又如55歲女知識分子,子女已長大,業務精湛,只因退休年齡已到,使大量優秀人才被浪費。2、社會保障制度滯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雖然成就很大,但在打破計劃經濟舊體制的同時,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成熟,主要表現為一是社會保障中國的殘缺、政策出台不夠連續和社會保障待遇無法全部兌現。二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對滯後,亟待規范和完善,否則加重不穩定因素。三是醫療保險制度不完善,沒有納入所有人群,異地就醫結算管理滯後。3、退休幹部管理制度滯後,退休幹部管理體系不夠健全。(三)科學發展觀必須賦予老幹部工作新的時代內涵和新的歷史任務,出現老幹部工作部門職能需要擴展延伸的新形勢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發展戰略;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指出要「努力讓老幹部過一個幸福、安寧、保持尊嚴的晚年」;喜迎十八大勝利召開;新的形勢,需要我們把老幹部事業做成朝陽「產業」。二、明確開展離退休幹部工作的作用和地位黨和政府歷來極為重視離退休幹部工作,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供給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各部門領導把離退休幹部工作納入工作范圍,積極支持離退休幹部工作,成立離退休幹部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各方面關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這都是毫無疑問的。但離退休幹部工作的對象,離退休幹部工作所反映的問題,畢竟不是部門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矛盾,因此,離退休幹部工作在部門工作中處於配角位置。離退休幹部工作需要各級領導重視,但是這種重視絕不可能也不應該超越對中心工作的重視和對主要矛盾的關注,不能違背實際,要求部門領導像抓中心工作那樣傾注主要精力對待離退休幹部工作,否則,角色就要發生錯位,必將貽誤部門中心工作。沒有部門中心工作的發展,也就沒有部門離退休幹部工作的發展。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正確認識其在部門工作中的配角位置,積極配合中心工作,維護和服務全局。三、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的作用離退休幹部工作雖然在部門工作中處於配角的位置,但並不否定其在部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多年來,各級領導同志的講話、諸多的文件、大量的文章,都對做好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作了詳細闡述,充分說明離退休幹部工作在部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保持離退休幹部隊伍的穩定,就為部門中心工作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反之,因工作不到位,離退休幹部中存在的問題長期得不到合理解決,勢必對部門中心工作造成不利影響。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有圍繞中心、服務全局、做好配角的意識,必須有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甘做無名英雄的精神,按照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規定,結合部門中心工作和離退休幹部的特點,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努力創造有利環境,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積極有效的工作。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形成大家都來尊重關心愛護離退休幹部、支持離退休幹部工作的良好氛圍,共同解決離退休幹部工作中的問題。為離退休幹部做好服務,保一方平安就是成績,就是貢獻。為部門中心工作提供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在配角的位置上發光發熱,盡職而不越位,這既是衡量離退休幹部工作成效大小的尺度,也是部門中心工作對離退休幹部工作的必然要求。四、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思考(一)轉變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為適應離退休工作的發展變化,離退休工作需要實現三個轉變:1、工作理念從管理服務向服務管理轉變。轉變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使離退休工作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服務管理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四個重點:以健康保健服務為重點、以解決生活困難為重點、以滿足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為重點、以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為重點。做到四個到位:一是認識到位,二是政策到位,三是感情到位,四是服務到位。工作人員要堅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斷開拓工作思路、拓寬服務渠道。2、工作作風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工作以讓「黨委放心、老同志滿意」作為衡量的標准;以落實「兩項待遇」,為老同志做好事、實事、解難事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定期召開退管會,聽取意見、摸清情況,幫助老同志解決實際困難,做到離退休幹部基本情況心中有數,解決問題有的放矢。3、服務管理方式由單一型向多樣化轉變。服務管理方式應由傳統單一的服務管理,變為根據不同需求、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的服務管理,由靜態服務管理變為動態的服務管理。對「雙高期」和空巢家庭的離退休職工,一要建立與其子女的聯系制度,單位與子女共同關心老同志的身心健康。二要建立與社區的聯系制度,依託社區對老同志日常生活給予照顧。三要建立與醫院聯系制度,配合醫護人員做好老同志的救治、慰藉工作。(二)關注養生保健,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加健康身心健康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基礎。我們要把關注老幹部身心健康作為老幹部工作的第一要務,採取多種途徑,保障老同志身心健康。一是養生教育引導健康。我們應當幫助老幹部樹立科學的養生觀,保持清醒頭腦,理性分析,不盲從跟風,要切合自身實際,科學地加以運用。可以通過在老幹部中開展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宣傳普及科學的養生知識。如適時舉健康講座、發放健康書籍、組織「養生之道大家談」活動。還可以通過評選「健康壽星」、「健康之星」,樹立身邊的健康典型,引導老同志關注健康,科學養生;二是健身運動保障健康。老年人體育鍛煉必須運動適量、強調個性,注意持之以恆、安全第一。可以選擇的有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老年健身操、游泳等傳統項目。近年來,我市廣泛推廣普及的群體性的體育項目,如柔力球、通絡操等,就深受廣大老幹部的歡迎;三是休閑療養促進健康。隨著「雙高期」的實際,老同志活動要放慢節奏,如可以組織近郊遊、農家樂等「游中樂、樂中學」的健康休閑活動,開展垂釣、採摘等輕松、愉快的戶外活動,在休閑中、在大自然中去增強老同志的體質,愉悅老同志的身心;四是心理慰藉助推健康。截止2011年底,我縣60歲以上老年人已佔總人口的15.96%。社會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隨。而離退休幹部其子女在外地、國(境)外工作或學習的比重又較之其他老年群體中更大,空巢現象更為突出,我們應積極探索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人文關懷、心理健康幫扶機制,一方面鼓勵老幹部相互關心,就近關照;另一方面老幹部部門普遍關心的同時,注重做好個性化、親情化服務,尤其對體弱、喪偶、獨居的老幹部,要堅持對口聯系,多交流、多傾聽,及時幫助排憂解難。同時還可聯系志願者組織,發動志願者們用其所長,與老同志進行心理溝通,提供精神慰藉。(三)倡導文化品味,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加快樂輕鬆快樂、頤養天年應當是老幹部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要高度重視老幹部文娛活動的需求,,按照「講求品味、動靜結合」的原則,注重培養老同志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們始終樂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態中。怡情在活動中。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體活動,盡量擴大老同志的參與面,不惟名次、不以所謂「精品」、「水平」論英雄、拼高低,讓大家都能在活動中得到愉悅、滿足。如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可以舉運動量相對較小、難度系數不高的趣味性運動會。結合舉行重大節慶活動,為老同志提供表現自我的舞台,展現他們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悠然於情趣中。廣大老幹部中不少人多才多藝、情趣高雅,我們要予以充分發掘、培養,通過成立興趣活動小組、舉行專題講座、組織參與老年專業社團、舉特長與作品展示等形式,支持他們發揮專長,潛心鑽研,不斷提高水平,讓老同志們在花卉盆景、琴棋書畫、收藏把玩之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從而也推動各單位老年群體濃郁文化氛圍的形成。陶醉自山水中。集體長途旅行飽覽山水風光、感受城鄉巨變,回想往昔、暢述友情,這是老幹部夢寐以求的心願。盡管組織外出難度大、風險高,但是若行前做足功課,在線路選擇、景點安排、外出時間、後勤保障上精心策劃,則輕松愉快、平安完滿的旅行將成為老同志晚年美好的回憶。(五)把握離退休幹部的特點,增強老幹部工作的針對性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必須把握其特點,摸索其規律,增強前瞻性和預見性,克服盲目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當前離退休幹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老幹部年齡結構差異大,狀況多樣化。在離退休幹部的群體中,上有「耄耋」乃至「期頤」之年的80歲以上老幹部,下有「花甲」之年退休的60多歲老幹部,還有年滿55歲剛退休的女性老幹部,他們在思想認識、生活狀況、健康程度、有關需求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二是人員結構層面多,福利多元化。離退休幹部的單位性質、職務不同,福利待遇呈多元化,發放標准不統一;三是群體住所分散,管理難度大。有的住在市區,有的住在農村,有的跟隨子女居住於外地,有的流動頻繁,加上有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管理難度大,照顧難到位。因此,要根據老幹部的實際和突出特點,針對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地開展工作,認真落實老幹部政治和生活待遇,並大力推行社區為老幹部服務「四就近」的管理模式。(六)創新方法,增強老幹部工作的科學性新時期新階段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特點和難點,要求老幹部工作必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大膽創新,改進方法,重在落實。各級領導、尤其是老幹部工作者要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以適應不斷變化了的新情況。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老幹部的根本利益作為老幹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思路、運用新方法、採取新舉措,圍繞各時期機關老幹部工作重點想問題、事情、定方案、做決策,並以提高老幹部滿意度為檢驗標准開展各項活動,使工作扎實而有成效。要根據老幹部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的強烈願望和需求,在內容上要緊跟形勢,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幹部,思想上關心老幹部、行動上愛護老幹部、生活上照顧老幹部。一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學」上,加強老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政治學習和組織生活制度,依靠離退休幹部黨支部、老年大學營造學習和活動氛圍。運用影視音像、互聯中國站、教學光碟播放等有效方法和訂發報刊、學習資料,創造學習條件。使他們接受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教育和有關知識的學習,提高繼續發揮作用的能力和才華。二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養」上,切實解決老幹部的實際困難。按照老幹部政策的規定要求,落實好離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確保離退休幹部的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醫葯費按規定報銷。同時要認真研究並積極創造條件,解決老幹部在養老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讓老同志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三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樂」上,煥發老幹部的青春活力。要經常組織老幹部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在春節期間召開迎春座談會,開展慰問活動,在「七一」期間開展紀念黨的生日,為黨旗添彩活動;在「十一」期間開展慶國慶、頌祖國,為經濟建設建言獻策活動;在「六一」節期間與學生們一起聯歡,開展「老少同樂」活動;還可以結合老幹部自身特點,組織他們參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成果,游覽名勝古跡,開闊視野,豐富生活,促進心身健康。四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為」上,發揮老幹部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作用。老幹部是一支門類齊全、人才濟濟的隊伍,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認識。要根據老幹部的求為慾望、求樂意願,引導他們凝聚到改革發展的大潮中,使老幹部們的余熱綻放光彩。可通過定期組織老幹部參觀考察,當地重點項目、城市建設、民心工程及企業發展情況,通報政府或單位的工作情況,徵求他們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參謀作用;組織老幹部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做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他們在培養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五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依」上,努力提升老幹部的管理服務水平。各級各部門要常懷尊老之心、常思敬老之策、常行愛老之舉、常做助老之事,始終堅持服務為本,熱情周到,努力為老幹部提供各種方便,解決其後顧之憂,確保老幹部滿意。要及時掌握老幹部的基本情況,摸清老幹部的實際需求,傾聽他們的內心呼聲,為老幹部實事。(七)推行多級配合管理的機制,增強老幹部工作的實效性老幹部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重視,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新的歷史時期,動員全社會力量,實行多級管理機制,形成老幹部原工作單位、主管部門、居住社區和老幹部工作部門互相聯動的工作格局,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重要舉措。老幹部所在單位的領導和在職人員與老幹部之間有經常較近距離的接觸,對他們的情況最了解,開展老幹部工作針對性強,時效性快,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老幹部的所在單位要把老幹部工作切實列入議事日程,積極擔負起責任,落實管理人員,把本單位老幹部工作搞好。老幹部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對全面做好老幹部工作要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對所屬基層單位老幹部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另一方面是對原下屬企事業單位因改制撤銷、兼並留下來的老幹部進行直接管理,做好人員的安置和待遇落實的管理服務工作。老幹部居住地的社區(鄉村),要充分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將居住在本社區的老幹部群體納入到社區服務范圍,使老幹部在不脫離原單位的情況下,能夠就近參加學習、就近參加活動和就近發揮作用。要從離退休幹部群體的實際出發,建立聯系點,指定聯絡員,與老幹部所在單位保持正常的信息溝通,並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方便老幹部的生活能及時得到照料,共同加強對老幹部的服務管理。老幹部工作部門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主體,要加強對老幹部工作的宏觀管理,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協調。要始終堅持服務為本,積投創新工作方法,統籌規劃,科學決策,在求新上做文章,求深上下功夫,求高上創一流,求先上見實效,確保老幹部工作常抓不懈。老幹部工作者要尊老敬老、要照章事、要誠信待人、樂於奉獻。對老幹部要有感情、有熱情、有真情,做老幹部的貼心人,想老幹部之所想,中國老幹部之所中國,真誠為老幹部排憂解難,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幹部的心坎上,不斷把老幹部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B. 老年人如何鍛煉

1、因人而宜:中老年人在選擇鍛煉方法和安排運動負荷時,應根據性別、年齡、職業、健康狀況,對鍛煉的愛好和原有基礎、生活條件等情況來確定。鍛煉項目應使全身都得到活動,動作緩慢柔和,如慢跑、散步、太極拳(劍)、門球等。在安排運動負荷時要量力而行,切忌過大,以策安全。從主觀感覺來說,合適的運動負荷應該是鍛煉後睡眠正常、食慾良好、精神振奮、情緒愉快。
2、持之以恆:日本科學家曾觀察到,讓受試者每周3次進行步行鍛煉,15周後最大攝氧量增大到12%;然後中止運動6個月,最大攝氧量恢復至和鍛煉前相似。人的組織器官是「用進廢退」的,堅持經常鍛煉,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使肺活量加大,心血管功能加強。如果長期不鍛煉,各器官系統的機能就會慢慢消退,體質也會逐漸衰弱下去。因此,堅持經常鍛煉是收到良好效果的重要條件,在時間安排上可每天進行,也可每周不少於3~4次。
3、循序漸進:人體機能的提高有一個逐步適應與發展的規律。中老年人新陳代謝功能相對較弱,各器官系統機能的適應能力相對較差,鍛煉者對活動方法和運動負荷等,應逐步合理地提高要求,以獲得更好的效果。一個沒有鍛煉基礎的人,開始時應選擇散步、短距離慢跑或走跑交替等活動,然後再從時間、距離、強度上逐漸提高。已有鍛煉基礎的人也要注意合理的運動負荷,逐漸加大運動量和強度,不斷提高運動能力。
4、娛樂健身:中老年人在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項目時,要考慮既調節精神,又豐富文化生活的體育活動。不要長時間只參加某一項目,或只鍛煉身體某一個部位。要選擇一些適合中老年人參加、娛樂性較強的項目,提高自己參加活動的興趣,在高高興興中得到鍛煉。
5、合理安排:中老年人在進行體育鍛煉中,要經常檢查身體(最好建立健康檔案),防止潛藏著一些平時未曾發現的因素,對自身造成不必要的傷害。平時要經常檢查血壓、脈搏、體重等變化,定期到醫院查體;要有良好的生活制度,作息時間要規律化,不吸煙,不酗酒;體育鍛煉要與自然力鍛煉(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相結合;根據需要合理安排營養等。以確保體育鍛煉更好地促進身體健康和身心愉快。

C. 體育文化的特點

1. 以發展體力、增強體質為主要任務的教育,通過參加各項運動來實現。 毛澤東 《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五:「應該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體育幾方面都得到發展。」 2. 指體育運動。 沙汀 《老煙的故事》:「雖然又矮又黑,卻不能說不健康;甚至可以冒充體育專家。」
編輯本段詞語來源
體育 英文:sports,gym,physical culture,physical ecation,physical training,PE. 體育雖然有悠久的歷史,但是「體育」一詞卻出現得較晚。因為在「體育」一詞出現前,世界各國對體育這一活動過程的稱謂都不相同。 學校體育的哪些基本功能體現了體育的意義?——答案:A.健體功能 B.教育功能 C.娛樂功能 在古希臘,游戲、角力、體操等曾被列為教育內容。17~18世紀,在西方的教育中也加進了打獵、游泳、爬山、賽跑、跳躍等項活動, 只是尚無統一的名稱。18世紀末,德國的J.C.F.古茨穆茨曾把這些活動分類、綜合 ,統稱為「體操」。進入19世紀,一方面是德國形成了新的體操體系,並廣泛傳播於歐美各國;另一方面是相繼出現了多種新的運動項目。在學校也逐漸開展了超出原來體操范圍的更多的運動項目,建立起「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手段的教育」這一新概念。於是,在相當的一段時間里,「體操」和「體育」兩個詞並存,相互混用,比較混亂,直到20世紀初才逐漸在世界范圍內統一稱為「體育」。 我國體育歷史悠久,但「體育」卻是一個外來詞。它最早見於20世紀初的清末,當時,我國有大批留學生東渡去日本求學,僅1901年至1906年間,就有13000多人,其中,學體育的就有很多,回國後,他們將「體育」一詞引進到中國。 在我國,「體育」這個詞最早見於1904年,在湖北幼稚園開辦章程中提到對幼兒進行全面教育時說:「保全身體之健旺,體育發達基地。」在1905年《湖南蒙養院教課說略》上也提到:「體育功夫,體操發達其表,樂歌發達其里。」 在我國,最早創辦的體育團體是1906年上海的「滬西士商體育會」。1907年我國著名女革命家秋瑾在紹興也創辦了體育會。同年,清皇朝學部的奏摺中也開始有「體育」這個詞。辛亥革命以後,「體育」一詞就逐漸運用開來 1762年,盧梭在法國出版了《愛彌爾》一書。他使用「體育」一詞來描述對愛彌爾進行身體的養護、培養和訓練等身體教育過程。由於這本書激烈地批判了當時的教會教育,而在世界引起很大反響,因此「體育」一詞同時也在世界各國流傳開來。從這里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體育」一詞的最初產生是起自於「教育」一詞,它最早的含意是指教育體系中的一個專門領域。到19世紀,世界上教育發達國家都普遍使用了「體育」一詞。而我國由於閉關自守,直到19世紀中葉,德國和瑞典的體操傳入我國,隨後清政府在興辦的「洋學堂」 中設置了「體操課」。1902年左右,一些在日本留學的學生從日本傳來了「體育」這一術語。隨著西方文化不斷湧入我國,學校體育的內容也從單一的體操向多元化發展,課堂上出現了籃球、田徑、足球等。許多有識之士提出不能把學校體育課稱體操課了,必須理清概念層次。1923年,在《中小學課程綱要草案》中,正式把「體操課」改為「體育課」。 從此「體育」一詞成了標記學校中身體教育的專門術語。? 「體育」一詞在含義上也有一個演化過程。它剛傳入我國時,是指身體的教育,作為教育的一部分出現的,是一種與維持和發展身體的各種活動有關聯的一種教育過程,與國際上理解的「體育」(phyical ecation)是一致的。隨著社會的進步和體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其目的和內容都大大超出了原來「體育」的范疇,體育的概念也出現了「廣義」與「狹義」解釋。當用於廣義時,一般是指體育運動,其中包括了體育教育、競技運動 和身體鍛煉三個方面;用於狹義時,一般是指體育教育。近年來,不少學者對「體育」的概 念提出了一些解釋,但比較趨於一致的解釋為:「體育是以身體活動為媒介,以謀求個體身心健康、全面發展為直接目的,並以培養完善的社會公民為終極目標的一種社會文化現象或教育過程」。體育的這一定義既說明了它的本質屬性,又指出了它的歸屬范疇,同時也把自身從與其鄰近或相似的社會現象中區別出來。但是,體育的概念並非是一成不變的,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對體育的認識也將有所發展。
編輯本段意義概念
體育是人類社會發展中,根據生產和生活的需要,遵循人體身心的發展規律,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達到增強體質,提高運動技術水平,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豐富社會文化生活而進行的一種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是伴隨人類社會的發展而逐步建立和發展起來的一個專門的科學領域。體育的概念有廣義和狹義之分。
體育的廣義概念
是指以身體練習為基本手段,以增強人的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豐富社會文化生活和促進精神文明為目的的一種有意識、有組織的社會活動。它是社會總文化的一部分,其發展受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的制約,並為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服務。
體育的狹義概念
是一個發展身體,增強體質,傳授鍛煉身體的知識、技能,培養道德和意志品質的教育過程;是對人體進行培育和塑造的過程;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一個重要方面。
競技運動
指為了戰勝對手,取得優異運動成績,最大限度地發揮和提高個人、集體在體格、體能、心理及運動能力等方面的潛力所進行的科學的、系統的訓練和競賽。含運動訓練和運動競賽兩種形式。特點是: 1) 充分調動和發揮運動員的體力、智力、心理等方面的潛力; 2) 激烈的對抗性和競賽性; 3) 參加者有充沛的體力和高超的技藝; 4) 按照統一的規則競賽,具有國際性,成績具有公認性; 5) 娛樂性。當今世界所開展的競技運動項目是社會歷史的產物。遠在公元前700多年的古希臘時代, 中華武術
就出現了賽跑、投擲、角力等項目,發展至今已有數百種之多。普遍開展的項目有田徑、體操、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舉重、游泳、自行車等。各國、各地區還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傳統項目,如中華武術,東南亞地區的藤球、卡巴迪等。其發展與國家、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教育、科學技術密切相關。
娛樂體育
是指在餘暇時間或特定時間所進行的一種以娛悅身心為目的的體育活動。具有業余性、消遣性、文娛性等特點。內容一般有球類游戲、活動性游戲、旅遊、棋類以及傳統民族體育活動等。按活動的組織方式可分為個人的、家庭的和集體的;按活動條件可分為室內的、室外的;按競爭性可分為競賽性的和非競賽性的;按經營方式可分為商業性的和非商業性的;按參加活動的方式可分為觀賞性活動和運動性活動。開展娛樂性體育活動,有益於身心健康,陶冶情操,培養高尚品格。
大眾體育
亦稱「社會體育」和「群眾體育」。是為了娛樂身心,增強體質,防治疾病和培養體育後備人才,在社會上廣泛開展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包括職工體育、農民體育、社區體育、老年人體育、婦女體育、傷殘人體育等。主要形式有鍛煉小組、運動隊、輔導站、體育之家、體育活動中心、體育俱樂部、棋社,以及個人自由體育鍛煉等。開展群眾體育活動應遵循因人、因地、因時制宜和業余、自願、小型、多樣、文明的原則。廣泛開展群眾性體育活動,是發揮體育的社會功能,提高民族素質和完成體育任務的重要途徑。
醫療體育
指運用體育手段治療某些疾病與創傷,恢復和改善機體功能的一種醫療方法。與 醫療體育五禽戲圖
其他治療方法相比,其特點有: 1) 是一種主動療法,要求思者主動參加治療過程,通過鍛煉治療疾病; 2) 是一種全身治療,通過神經、神經反射機制改善全身機能,達到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的目的; 3) 是一種自然療法,利用人類固有的自然功能(運動)作為治療手段,一般不受時間、地點、設備條件的限制。通常採用醫療體操、慢跑、散步、自行車、氣功、太極拳和特製的運動器械(如拉力器、自動跑台等),以及日光浴、空氣浴、水浴等為治療手段。宜因人而異、持之以恆、循序漸進,並配合葯物或手術治療和心理疏導。二干多年前已用「導引」、「養生」作為防治疾病的手段,後又不斷發展與提高,成為中國運動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質
是指體育所固有的根本特性,是人類社會的一種身體教育活動和社會文化活動。
本質特點
就是以身體練習為手段,發展身體,增強體質,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為社會發展服務。它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受一定的政治、經濟制約,並為一定的政治、經濟服務。體育具有自然的和社會的兩重屬性。自然屬性如體育的方法、手段等;社會屬性如體育的思想、制度等。
編輯本段傳統體育
中華民族傳統體育是中國體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許多優秀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不僅具有很強的健身價值,而且還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豐富的娛樂、教育功能。新中國成立後,政府特別重視少數民族傳統體育的開展,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個體育項目。比如蒙古族被稱為「男兒三項游藝」的摔跤、賽馬、射箭;回族的踢毽、拔河;藏族的賽氂牛;苗族的盪鞦韆、劃龍舟;壯族由青年男女表達愛情轉變為對抗性比賽項目的「投綉球」;朝鮮族的跳板;滿族的滑冰;侗族的騎木馬(踩高腳);瑤族的打陀螺;高山族的放風箏;柯爾克孜族的「追姑娘」;布朗族的藤球等等。而龍舟競渡、風箏、秧歌、圍棋、氣功、太極拳等,則是漢族與少數民族都共同喜愛的傳統體育項目。 龍是中華民族的象徵。仿龍造形,以龍取名的龍舟,是中國各族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和社會活動中一個獨具民族風格的創造。龍舟競渡具有濃厚的娛樂性和激烈的競爭性,在南方的水鄉地區,更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風箏
風箏是中國古代的重要發明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人造飛行器。其製作在中國極為普遍,北京、天津、山東濰坊和江蘇南通四地的風箏自成一派,別具特色,聞名世界。每逢4月是濰坊一年一度的風箏節,來自世界各地的愛好者在此交流技藝,傳播友誼。 秧歌是在節奏鮮明的音樂伴奏下的一種民間舞蹈,主要流行於中國北方地區。因其舞動幅度較大,故由藝術表演逐漸變為健身運動,尤其受到中老年婦女的喜愛。 圍棋源於中國,春秋戰國時期即有關於圍棋的文字記載。後流傳到日本、韓國及歐美國家。新中國成立後被列為正式的體育運動競賽項目,現已在全世界得到傳播和發展。 武術是以拳術、器械、套路和實戰形式為主的,既能健身自衛,又可養生保健的體育項目,幾千年來一直在民眾中廣泛傳播。 太極拳是中國武術眾多拳種之一,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它融合古代道家養生修煉術, 太極
並結合陰陽與經絡學說創編而成。太極拳源於河南溫縣陳家溝,有陳式、楊式、武式、孫式、吳式等多種流派,動作舒緩連貫,要求以意導體,意、氣、體三者協調配合,以靜制動,以柔克剛。 氣功是中華民族優秀的文化遺產,具有幾千年的悠久歷史。它對祛病強身、陶冶性情具有積極的作用。因此,武術和氣功不僅風靡中國,而且還廣泛傳播到世界各地。 中國還定期舉辦全國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各民族體育健兒歡聚一堂,競獻技藝。

D. 鄉舉辦農村老年人體育運動會的新聞稿怎麼寫

一般新聞寫作要素:快、新、真實
如果你對新聞寫作不是很熟悉,建議採用斜新聞快訊的方式去描述:
新聞內容:簡潔明了、通俗易懂
推薦標題:

正標題:建設鄉村文化,提升老年人健康生活新形態

副標題:XX鄉XX村開展老年體育運動會紀實
新聞正文: XX年X月X日。。。。就根據自己的意思去介紹就行了,文字盡可能的簡潔明了、保持語句通順就可以。
記得採納哦!!!!!!

E. 哪種體育運動最適合老年人練

太極,還有散步!
傍晚多去散散步對老人的肌肉鍛煉很有幫助的。
太極可以晨練哈,既鍛煉身體有發揚傳統文化,多好呀!

F. 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的文獻有哪些

大眾健身科學化研究
摘要:從大眾健身科學化概念入手,客觀地分析了大眾健身科學化的具體要求,指出科學健身應體現在以下幾個方

面:區別對待大眾健身與競技訓練、健身人群的差異性和年齡特徵,建立科學的健身監控方式。在健身過程中,運動項

目選擇要科學;運動強度、運動持續時間和運動頻率的設置要科學。建立科學的營養和恢復模式。

關鍵詞:大眾健身;科學;科學化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種種「現代文明病」成為威脅人

們生命安全和健康的頭號殺手。前蘇聯學者摩拉羅夫研究結

果顯示,1870年時人體因體力活動所消耗的熱能占總能耗的

90%,而約100年後則連1%都達不到[1]。雖然人們已經認

識到通過積極參加體育活動就可以有效地促進身體健康水平

的提升,但是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在對如何科學地健身這一關

鍵問題的認識卻存在著較大的偏差,這就導致了人們健身結

果的不盡如意。那麼,如何根據大眾健身這一特殊的體育活

動特點和目的達到科學健身的要求,是一個值得研究同時也

是必須首先要解決的核心問題之一。

1對大眾健身科學化的基本認識

111科學化的界定

科學是關於自然、社會和思維的知識體系。現代科學的

發展趨勢是一方面學科繼續分化,對世界各方面的研究不斷

深入、細致;另一方面,各種科學不斷相互滲透,緊密地聯系在

一起,實現高度的整體化[2]。科學排除了一些不正確的認識

干擾而形成「正確的知識」,其本身就是「正確」的「,合乎科

學」「、有科學性」等詞彙的表達就成了具有「正確內涵」事物的

一種表述方式。很顯然,科學化是一個合成詞,是由「科學」與

「化」構成的。在《辭海》中「,化」是指轉變成某種性質或狀態,

如綠化、大眾化[3]。可見「,化」是一個過程,一種轉移。根據

這樣的詞義,可以將「科學化」理解成為某事物逐漸地轉變成

為一種更具有科學性的狀態,即一種「正確」的狀態。

112大眾健身科學化的基本前提

首先,正確的體育意識的建立是大眾科學健身的起點。

意識是人腦對客觀物質世界的反映,是感覺思維等各種心理

過程的總和。體育意識實際上是體育文化修養或體育文化水

平的反映,正確的體育意識則是人們在對體育本身正確認識

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系列觀念的總和,這些觀念是引導人們合

理地從事體育活動,並合理地指導人們如何進行體育活動的

實踐理論和思想基礎。

其次,大眾科學健身意味著這是一個必然的結果———健

身者取得良好的鍛煉效果。在大眾健身方面可以應用計算機

中一條著名的原理———「垃圾輸入-垃圾輸出」(Garbage in-

Garbage out)。其含義是說,盡管有一個好的模擬模型設計,

如果輸入的數據背離現實很遠,這個模擬模型也不會給你輸

出有現實意義的模擬結果。這個原理同樣也適用於大眾健身

活動。如果大眾健身活動沒有科學的指導方針和正確的健身

方法來指導體育運動,那麼必然會帶來不良的鍛煉效果。這

樣試圖通過體育運動來增強體質、促進健康、愉悅身心這一根

本目的也將無法實現。因此,大眾科學健身就意味著「合理輸

入-有效輸出」模式的建立。換言之,這個合理的輸入就是人

們必須在科學指導下進行健身。

第三,只有大眾科學健身觀念成為人們的共識之後,大眾

健身科學化的目標才有可能實現。科學化是提高大眾體育活

動質量的關鍵。隨著社會的發展、科學的進步,人們已經開始從傳統的只重數量,不考慮質量的盲目健身意識向科學健身

的現代健身意識轉變,科學健身已經成為大眾參加體育鍛煉

的共識。

最後,大眾科學健身必須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20世紀

90年代以來,我國政府逐漸重視對大眾健身活動的科學性指

導工作,培養了一大批社會體育指導員,這為大眾健身的科學

化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原國家體委於1997年在推

行中國成年人體質測定標準的基礎上,在全國19個省(區、

市)建立了成年人體質監測中心和150個監測片、436個監測

站,並首次對18歲至60歲的成年人進行體制測試與評定,逐

漸完善我國國民體質測定系統,加強了國民體質監測和科學

健身指導。2000年又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3歲至69

歲的中國國民中開展體質監測工作,以獲取世紀末中國國民

體質狀況的基本數據,以利於群眾健身的科學指導,改進和增

強國民體質。為了滿足群眾性健身活動的需求,在全國徵集

並組織專家編寫了《中華體育健身方法》1-4卷,向社會推出

177種健身方法,同時編制推廣了第八套廣播體操,為引導廣

大群眾科學健身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國家體育總局對科學健

身高度重視,組織培養了社會體育指導員。截止到2001年,

全國各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已有18萬餘人,他們是指導大眾進

行科學鍛煉的有力保證。

2大眾健身人群特殊性對科學化的要求

211合理區分競技訓練與大眾健身的不同要求

長期以來,由於我國忽視了對大眾體育進行專門性的科

學研究,導致人們習慣於以競技訓練理論為標准來指導大眾

健身活動的開展。眾所周知,競技運動是以獲得優勝為根本

目的的一種體育活動方式,其基礎是對運動員進行非常規的

訓練。這種訓練要求運動員必須在教練員的指導下,不斷地

打破自身運動的極限,使身體在不斷地超越極限的過程中獲

得非常規的運動能力的提升。因此,作為這種訓練的必然結

果之一的運動損傷是經常發生的,盡管人們也思考如何盡量

避免運動損傷的發生。

而大眾健身則恰恰與此相反。大眾健身的根本目標是有

力地促進身體健康水平的提升,並要盡可能地減少任何形式

和程度的損傷。所以,二者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這樣,以競技

訓練的基本理論來指導大眾健身活動,而不考慮被指導對象

的差異性,就必然會造成不合理結果的發生。因此,大眾健身

與競技訓練的差異性,就客觀地要求人們必須將二者合理地

區分開來。

212充分考慮不同健身人群的差異性

大眾體育的宗旨便是鼓勵全民健身,以提高全民族的整

體素質。從當今東西方大眾體育的發展現狀來看,女性和老

年人參加大眾體育的人數急劇增加,一些社會地位、經濟收

人、文化程度較低的群體參加體伐搐侈短儂的疇痊川花育活動人數的比例在逐漸增

大,家庭體育、傷殘人體育、大眾體育的科研工作以及加強與

國際合作和協調等工作越來越受到全社會的重視。現在我國

大眾體育發展的趨勢有以下8個方面:大眾體育推廣的普及

化、健身的科學化、管理的法制化、產業的市場化、活動的多樣

化、投入的擴大化、組織的網路化、群體的老齡化。這些發展

趨勢使得大眾健身更加完善。在發展過程中要始終堅持科學

的指導思想和健身原則,保持健身的科學化才能達到理想的

鍛煉效果。

大眾體育將向定量和定性相結合的科學化方向發展。高

科技的競技體育必須以科學為騰飛的翅膀,大眾體育同樣也

不能離開科學。諸如身體鍛煉的生物學基礎,生理、心理基

礎,身體鍛煉的原則、方法、內容,運動處方的確定和實施,身

體鍛煉效果的評定,不同年齡的群體參加體育鍛煉應注意的

事項等都有很強的科學性。任何不講科學的蠻干都可能導致

運動損傷和事故,而有違於大眾體育的鍛煉宗旨。

213充分考慮健身人群年齡的差異性

人體發展是有階段性和程序性的連續過程,各個階段間

存在著明顯的「質變界點」。正是這一「質變界點」把人體發展

過程分成了嬰幼期、兒少期、青年期、中壯期和老年期,而各個

時期身體內部發展的速度又具有不等衡的特點。不同時期的

健身任務不盡相同,而完成不同任務則需要使用不同內容和

性質的方法。終身體育也決非是學會某一運動技術,而後使

用終身。

兒少期的骨骼、肌肉富有彈性,心臟功能發育不全,神經

興奮與仰制過程不均衡。興奮過程占優勢,有意注意持續時

間較短。健身的主要任務是促進骨骼、肌肉和心肺功能的生

長發育,改善神經系統活動過程,促進興奮與仰制過程的均衡

發展。完成這一任務的體育方法是將健身練習要素組合成游

戲類的項目,採用「間歇鍛煉、巡迴鍛煉」的方法進行定量練

習。

老年期的骨骼、肌肉彈性差,心肺功能下降,神經系統活

動仰制過程占優勢,有意注意時間持久,健身的主要任務是維

護機體正常機能改善神經系統活動的均衡性,延緩機體衰老。

完成這一任務的體育方法則應該是選擇太極拳、氣功等傳統

的體育項目,採用「連續鍛煉、重復鍛煉」的方法進行練習。可

見,人體不同發展時期生命的基本特徵決定了健身方法也必

須適時變更。無視這一基本原理,濫用方法,其結果必然是事

倍功半。以往在學校體育中使用「成人化」方法所帶來的歷史

教訓可謂不淺,應引起足夠的警覺。

214建立嚴格的健身監控方式

大眾健身一般都是自發的,缺乏合理而統一的健身指導。

從健身的科學化來講,大眾健身應當在一定合理的模式中進

行。首先,應當對健身者的健康情況做全面的檢查,對身體機

能情況做科學的測試,以發現身體是否有不適合運動或限制

運動的疾病或機能障礙;其次,在檢查和測試的基礎上,在專

業人員的指導下制定科學的運動處方,牢記運動中的注意事

項,保證健身活動安全、高效地進行;再次,運動中應加強對身

體各項指標的監控,保證健身按照計劃進行;最後,應對身體

的各項健康機能指標進行定期檢查和測試,以檢驗健身計劃

的合理性和健身效果,修訂或制定下一階段的運動處方,開始

下一個健身過程。

3大眾健身過程要符合科學原理

311大眾健身項目的選擇要科學

健身時,只有選擇適宜自身特點的運動項目,才能達到增

強體質祛病強身的目的。例如,腦力勞動者易患神經衰弱症、

高血壓、消化不良、便秘等疾病,因此可選擇那些促進腦細胞

發育,提高心血管功能的項目,如爬山、打拳;身體肥胖的人,

行動不便,運動時易引發關節炎和韌帶損傷,可選擇強度小,

靈活輕松的項目,如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老年人因生理機

能減退,抵抗力下降,應選擇步行、慢跑、氣功、太極拳、交誼舞

等;女性要考慮分娩,經期等,這期間不宜選擇強度較大的項

目,除此之外應選擇可以加強腹肌和防胖減肥的項目,如仰卧

起坐、抬腿擴胸、體操、跳舞等。另外,大眾健身在內容的安排

上也要符合自身的實際情況,符合運動的一般規律。人們健

身應當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由舒緩到激烈再到舒緩,由小強度

到較大強度再到小強度的順序來安排,才能保證健身效果,保

證運動過程中身體不會受到傷害,真正達到健身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有一些運動項目不適合健身選擇,如兔跳、

馬拉松和足球運球突破下底傳中之類的運動。有文獻報道:

兔跳練習有可能會導致腓骨疲勞性骨折。人體解剖學的研究

表明:半月板嵌於膝關節股骨內外髁和脛骨平台之間的纖維

軟組織,具有吻合關節及緩沖功能。屈膝狀態下大小腿扭轉

超出生理范圍時會導致半月板邊緣撕裂。足球運動員膝關節

損傷中,運球突破下底傳球中時因支撐腿膝關節扭轉致使半

月板損傷的發生率為68%。這說明雖然有一些項目在競技

比賽中具有很高的價值,但如果作為健身練習手段使用,則很

容易造成身體的損壞。因此,健身練習手段的設計與選擇必

須符合人體形態結構的客觀實際,嚴格遵循人體運動的規律。

312運動強度和運動量設置要科學

適宜的運動強度,是健身運動定量化和科學化的核心問

題,也是取得健身效果與安全性的關鍵。如果設定出現錯誤

即使選擇的運動種類適宜,那麼也難以達到健身的目的。因

為強度太小起不到健身的作用,強度太大持續時間過長,會使

身體陷入危險狀態,體弱者甚至有致命的危險。因此健身運

動中確定運動強度至關重要。

關於健身運動強度閥,各國學者的建議尚不一致。美國

的COPPER(1990)認為50%~80%VO2max較為合適。日本的

野元隆同則認為VO2max的60%為運動強度閥,低於60%無健

身效果,80%以上的效果極差。多數學者研究認為,最適宜的

運動強度為60%~75%VO2max,即心率130~150次/min。對

健身者來說,在次強度范圍內運動,不管年齡大小有無心臟病

都是安全有效的。心率常是控制運動強度簡易而可操作的指

標。為了精確地確定適宜心率,須做極限或症關限制性運動

實驗,以確定最大心率然後取最大心率的60%~85%為運動

適宜心率,約相當於57%~78%VO2max。國內研究認為,健

身運動的最佳負荷價值閥為脈搏120~140次/min,中老年、

體弱者可控制在100~120次/min,超過或不足此值都不會取

得較好的健身效果。

此外為保證每個健身者都能安全有效,心率還應該根據

個體情況進行調整。如身體狀況欠佳時,強度取120次/min,

身體情況良好時,心率取140次/min。青少年選用心率130

~150次/min,中老年人100~130次/min。開始鍛煉時,心

率可選用「160-年齡」,鍛煉幾個月後,心率可選用「180-年

齡」。

313運動持續時間和運動頻率設置要科學

要想達到理想的健身效果,所選用的運動項目要具有一

定的強度,同時運動必須持續一定的運動的量(運動量=運動

強度×運動時間),才能使機體的呼吸、循環得到有效的刺激

使人體各種生理功能都能充分的調動起來使肌體產生新的適

應。健身鍛煉常選用有氧運動20~60min,按運動強度及身

體條件決定必要的運動時間,一般來說健康成年人宜採用中

等強度較長時間的運動,體力弱而時間充裕的人採用小強度

長時間的配合,日本體育科學中建議採用三種中等運動量來

衡量,即15min-70%VO2max,30min-60%VO2max,60min-

50%VO2max。運動頻度指每周鍛煉的次數,國內外學者研究

表明每周安排3~5次運動,間歇進行,即可取得最佳的健身

效果(如果每周3次鍛煉,可安排隔日一次,如果每周5次鍛

煉,可安排星期三、日休息)。其生理基礎與機體需要不斷刺

激和超量恢復有關運動生理研究提示,運動後體內各種物質

恢復的時間不一,但總體的超量恢復可能在鍛煉間隔1天時

出現,所以在集體超量恢復時進行再次鍛煉,使營養物質再度

消耗鍛煉後再度超量恢復。如此不間歇鍛煉能促進體制的不

斷增強。

4科學的營養與恢復模式

健身的主要支柱是運動鍛煉,運動健身的基礎是營養。從

生理學的角度看,人體運動是異化過程,運動消耗人體的能量,導

致人體能量和其他物質的損耗,人體內環境的平衡受到破壞。而

人體內物質和能量的恢復或超量恢復是同化過程,這一過程是在

運動後開始。因此在適度的運動後加強營養元素的涉入,如蛋白

質、維生素C、維生素B1、維生素E、碳水化合物、微量元素鎂和鐵

等。還可以適當地增加碳水化合物的涉入,如麵食、米飯、餅干、

麥片或低脂酸奶等。補充營養元素才能使人體充分恢復達到健

身理想效果。這種方法是利用異化作用得出同化作用的優勢,人

體體質和機能才會得到提高和增強。

在運動後營養補充的同時,合理地恢復也是非常重要的,

二者之間應該是和諧統一的一個整體。一般說來,合理地恢

復主要體現在運動後疲勞的被動消除和積極性消除方面。所

謂的疲勞的被動消除,是指以休息的方式來緩解身體疲勞,使

身體的機能能夠得到有效的恢復;所謂的積極性疲勞的消除,

是指仍然以運動的方式來促進身體疲勞的消除,盡快地恢復

身體機能。當然,積極性消除所採用的運動必須在運動強度

和運動量方面進行嚴格的控制,一般以微微感覺到出汗為標

准。這樣,通過營養與恢復協調統一地進行,必然會使得健身

的效果更為明顯。

參考文獻:

[1]熊斗寅.比較體育[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90.

[2]簡明社會科學詞典編輯委員會.簡明社會科學詞典[M].上海:上

海辭書出版社,1985:762.

[3]辭海編輯委員會.辭海[M].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1979:208.

[4]喬玉成.運動處方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J].體育學刊,2000(4):

7

28.

[5]吳忠義,揚麗華.略論體育健身理論的科學基礎—兼談健身練習

手段、強度、負荷及方法[J].體育學刊,1999(4):729.

[6]韓雨梅,閆守扶.運動營養補充品發展現狀[J].中國體育科技,

2003(6):21222.

[7]陳琪.健身運動負荷控制指標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00(4):84286.

[8]趙東平,徐玖平.新時期體育在提高人的健康素質中的作用[J].
四川體育科學,2004(9):1102111.

G. 香港老年體協指定北京曦陽老年體育文化交流活動中心協辦的"粵港澳七天行暨中華老年體育舞蹈(香港)國

780?連車費都不夠,能沒有購物嗎?

H. 主管離退休工作的領導老年體育鍛煉的先進材料怎麼寫

離退休幹部的管理服務工作是一項紛繁復雜的群眾工作。它的政策性強、涉及面廣。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質量的優劣,關系著黨的政策和國家法律法規能否認真貫徹落實,還關系著離退休幹部晚年幸福、家庭和睦和社會穩定。做好離退休管理服務工作不僅是廣大離退休幹部的迫切要求,也是各級離退休管理組織和離退休管理幹部責無旁貸的神聖職責。因此,如何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成了一個重要的課題。現就如何做好新形勢下的離退休幹部工作談談自己的粗淺看法。 一、分析當前,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新形勢 (一)出現離退休人員結構發生巨大變化,人口老齡化趨勢加重等新情況 近幾年全縣離休幹部遞減幅度在4%-5%,退休幹部則以每年3%-5%的速度遞增。離退休幹部主體比重發生根本變化。離休越來越少,退休越來越多;離休年齡越來越大參加活動越來越不方便,退休平均年齡越來越年輕,想參與活動願望越來越強;隨著機關事業單位退休人數越來越多,越來越增大單位管理服務工作量;機關事業單位離退休幹部管理服務水平越來越提高,而自主擇業人員退休管理服務滯後,產生不平衡抵觸情緒越來越嚴重,某種程度上產生不穩定因素。 (二)出現幹部離退休制度滯後和離退休幹部政策不平衡,管理體制有與時代不相適應等問題 1、國家政策指導性滯後。國發【1978】104號文件規定的退休年齡條件至今沒有變化,如關於辦理因病退休手續,一方面企業千軍萬馬想方設法辦病退;另一方面機關事業到齡不想退。又如55歲女知識分子,子女已長大,業務精湛,只因退休年齡已到,使大量優秀人才被浪費。 2、社會保障制度滯後。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雖然成就很大,但在打破計劃經濟舊體制的同時,適應市場經濟要求的新型社會保障體系還不成熟,主要表現為一是社會保障中國的殘缺、政策出台不夠連續和社會保障待遇無法全部兌現。二是機關事業單位的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相對滯後,亟待規范和完善,否則加重不穩定因素。三是醫療保險制度不完善,沒有納入所有人群,異地就醫結算管理滯後。 3、退休幹部管理制度滯後,退休幹部管理體系不夠健全。 (三)科學發展觀必須賦予老幹部工作新的時代內涵和新的歷史任務,出現老幹部工作部門職能需要擴展延伸的新形勢 十七屆六中全會提出文化強國發展戰略;中組部部長李源潮同志指出要「努力讓老幹部過一個幸福、安寧、保持尊嚴的晚年」;喜迎十八大勝利召開;新的形勢,需要我們把老幹部事業做成朝陽「產業」。 二、明確開展離退休幹部工作的作用和地位 黨和政府歷來極為重視離退休幹部工作,從機構設置、人員配備、經費供給都給予了極大的支持。各部門領導把離退休幹部工作納入工作范圍,積極支持離退休幹部工作,成立離退休幹部工作領導小組,協調各方面關系,解決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創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圍,這都是毫無疑問的。但離退休幹部工作的對象,離退休幹部工作所反映的問題,畢竟不是部門的中心工作和主要矛盾,因此,離退休幹部工作在部門工作中處於配角位置。離退休幹部工作需要各級領導重視,但是這種重視絕不可能也不應該超越對中心工作的重視和對主要矛盾的關注,不能違背實際,要求部門領導像抓中心工作那樣傾注主要精力對待離退休幹部工作,否則,角色就要發生錯位,必將貽誤部門中心工作。沒有部門中心工作的發展,也就沒有部門離退休幹部工作的發展。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要正確認識其在部門工作中的配角位置,積極配合中心工作,維護和服務全局。 三、充分發揮離退休幹部的作用 離退休幹部工作雖然在部門工作中處於配角的位置,但並不否定其在部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多年來,各級領導同志的講話、諸多的文件、大量的文章,都對做好這項工作的重大意義作了詳細闡述,充分說明離退休幹部工作在部門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實踐證明,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保持離退休幹部隊伍的穩定,就為部門中心工作和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反之,因工作不到位,離退休幹部中存在的問題長期得不到合理解決,勢必對部門中心工作造成不利影響。 離退休幹部工作部門及其工作人員必須有圍繞中心、服務全局、做好配角的意識,必須有默默無聞、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甘做無名英雄的精神,按照黨和政府的各項政策規定,結合部門中心工作和離退休幹部的特點,充分利用現有條件,努力創造有利環境,開展具有自身特色的、積極有效的工作。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努力形成大家都來尊重關心愛護離退休幹部、支持離退休幹部工作的良好氛圍,共同解決離退休幹部工作中的問題。為離退休幹部做好服務,保一方平安就是成績,就是貢獻。為部門中心工作提供良好的內部工作環境,在配角的位置上發光發熱,盡職而不越位,這既是衡量離退休幹部工作成效大小的尺度,也是部門中心工作對離退休幹部工作的必然要求。 四、新形勢下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的思考 (一)轉變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 為適應離退休工作的發展變化,離退休工作需要實現三個轉變: 1、工作理念從管理服務向服務管理轉變。轉變工作理念、增強服務意識、改進服務方式,使離退休工作在服務中實施管理,在管理中體現服務。服務管理工作要堅持以人為本,突出四個重點:以健康保健服務為重點、以解決生活困難為重點、以滿足老同志精神文化需求為重點、以加強政治思想工作為重點。做到四個到位:一是認識到位,二是政策到位,三是感情到位,四是服務到位。工作人員要堅持:不斷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責任意識、服務意識,不斷提高政策水平、工作能力,不斷開拓工作思路、拓寬服務渠道。 2、工作作風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轉變工作作風,增強服務意識,工作以讓「黨委放心、老同志滿意」作為衡量的標准;以落實「兩項待遇」,為老同志做好事、辦實事、解難事作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定期召開退管會,聽取意見、摸清情況,幫助老同志解決實際困難,做到離退休幹部基本情況心中有數,解決問題有的放矢。 3、服務管理方式由單一型向多樣化轉變。服務管理方式應由傳統單一的服務管理,變為根據不同需求、不同情況進行分類的服務管理,由靜態服務管理變為動態的服務管理。對「雙高期」和空巢家庭的離退休職工,一要建立與其子女的聯系制度,單位與子女共同關心老同志的身心健康。二要建立與社區的聯系制度,依託社區對老同志日常生活給予照顧。三要建立與醫院聯系制度,配合醫護人員做好老同志的救治、慰藉工作。 (二)關注養生保健,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加健康 身心健康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的基礎。我們要把關注老幹部身心健康作為老幹部工作的第一要務,採取多種途徑,保障老同志身心健康。一是養生教育引導健康。我們應當幫助老幹部樹立科學的養生觀,保持清醒頭腦,理性分析,不盲從跟風,要切合自身實際,科學地加以運用。可以通過在老幹部中開展健康教育系列活動,宣傳普及科學的養生知識。如適時舉辦健康講座、發放健康書籍、組織「養生之道大家談」活動。還可以通過評選「健康壽星」、「健康之星」,樹立身邊的健康典型,引導老同志關注健康,科學養生;二是健身運動保障健康。老年人體育鍛煉必須運動適量、強調個性,注意持之以恆、安全第一。可以選擇的有步行、慢跑、太極拳、門球、老年健身操、游泳等傳統項目。近年來,我市廣泛推廣普及的群體性的體育項目,如柔力球、通絡操等,就深受廣大老幹部的歡迎;三是休閑療養促進健康。隨著「雙高期」的實際,老同志活動要放慢節奏,如可以組織近郊遊、農家樂等「游中樂、樂中學」的健康休閑活動,開展垂釣、採摘等輕松、愉快的戶外活動,在休閑中、在大自然中去增強老同志的體質,愉悅老同志的身心;四是心理慰藉助推健康。截止2011年底,我縣60歲以上老年人已佔總人口的15.96%。社會老齡化進程與家庭小型化、空巢化相伴隨。而離退休幹部其子女在外地、國(境)外工作或學習的比重又較之其他老年群體中更大,空巢現象更為突出,我們應積極探索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人文關懷、心理健康幫扶機制,一方面鼓勵老幹部相互關心,就近關照;另一方面老幹部部門普遍關心的同時,注重做好個性化、親情化服務,尤其對體弱、喪偶、獨居的老幹部,要堅持對口聯系,多交流、多傾聽,及時幫助排憂解難。同時還可聯系志願者組織,發動志願者們用其所長,與老同志進行心理溝通,提供精神慰藉。 (三)倡導文化品味,讓老幹部晚年生活更加快樂 輕鬆快樂、頤養天年應當是老幹部晚年生活的主旋律。要高度重視老幹部文娛活動的需求,,按照「講求品味、動靜結合」的原則,注重培養老同志高雅的生活情趣,使他們始終樂在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心態中。 怡情在活動中。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的文體活動,盡量擴大老同志的參與面,不惟名次、不以所謂「精品」、「水平」論英雄、拼高低,讓大家都能在活動中得到愉悅、滿足。如針對老年人的特點,可以舉辦運動量相對較小、難度系數不高的趣味性運動會。結合舉行重大節慶活動,為老同志提供表現自我的舞台,展現他們熱愛生活、樂觀向上、積極進取的精神風貌。 悠然於情趣中。廣大老幹部中不少人多才多藝、情趣高雅,我們要予以充分發掘、培養,通過成立興趣活動小組、舉行專題講座、組織參與老年專業社團、舉辦特長與作品展示等形式,支持他們發揮專長,潛心鑽研,不斷提高水平,讓更多老同志們在花卉盆景、琴棋書畫、收藏把玩之中修身養性、陶冶情操、享受生活,從而也推動各單位老年群體濃郁文化氛圍的形成。 陶醉自山水中。集體長途旅行飽覽山水風光、感受城鄉巨變,回想往昔、暢述友情,這是老幹部夢寐以求的心願。盡管組織外出難度大、風險高,但是若行前做足功課,在線路選擇、景點安排、外出時間、後勤保障上精心策劃,則輕松愉快、平安完滿的旅行將成為老同志晚年美好的回憶。 (五)把握離退休幹部的特點,增強老幹部工作的針對性 做好離退休幹部工作,必須把握其特點,摸索其規律,增強前瞻性和預見性,克服盲目性,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當前離退休幹部主要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老幹部年齡結構差異大,狀況多樣化。在離退休幹部的群體中,上有「耄耋」乃至「期頤」之年的80歲以上老幹部,下有「花甲」之年退休的60多歲老幹部,還有年滿55歲剛退休的女性老幹部,他們在思想認識、生活狀況、健康程度、有關需求等方面,存在著較大的差別;二是人員結構層面多,福利多元化。離退休幹部的單位性質、職務不同,福利待遇呈多元化,發放標准不統一;三是群體住所分散,管理難度大。有的住在市區,有的住在農村,有的跟隨子女居住於外地,有的流動頻繁,加上有的地方交通不便,信息不暢,管理難度大,照顧難到位。因此,要根據老幹部的實際和突出特點,針對不同情況,因人而異地開展工作,認真落實老幹部政治和生活待遇,並大力推行社區為老幹部服務「四就近」的管理模式。 (六)創新方法,增強老幹部工作的科學性 新時期新階段老幹部工作出現的新特點和難點,要求老幹部工作必須體現時代性,把握規律性,大膽創新,改進方法,重在落實。各級領導、尤其是老幹部工作者要進一步更新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以適應不斷變化了的新情況。要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把維護老幹部的根本利益作為老幹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探索新思路、運用新方法、採取新舉措,圍繞各時期機關老幹部工作重點想問題、辦事情、定方案、做決策,並以提高老幹部滿意度為檢驗標准開展各項活動,使工作扎實而有成效。要根據老幹部求知、求健、求樂、求為的強烈願望和需求,在內容上要緊跟形勢,做到政治上尊重老幹部,思想上關心老幹部、行動上愛護老幹部、生活上照顧老幹部。 一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學」上,加強老幹部的思想政治工作。健全政治學習和組織生活制度,依靠離退休幹部黨支部、老年大學營造學習和活動氛圍。運用影視音像、互聯中國站、教學光碟播放等有效方法和訂發報刊、學習資料,創造學習條件。使他們接受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教育和有關知識的學習,提高繼續發揮作用的能力和才華。 二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養」上,切實解決老幹部的實際困難。按照老幹部政策的規定要求,落實好離退休幹部的生活待遇,確保離退休幹部的生活費按時足額發放,醫葯費按規定報銷。同時要認真研究並積極創造條件,解決老幹部在養老生活等方面遇到的實際困難,讓老同志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三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樂」上,煥發老幹部的青春活力。要經常組織老幹部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如在春節期間召開迎春座談會,開展慰問活動,在「七一」期間開展紀念黨的生日,為黨旗添彩活動;在「十一」期間開展慶國慶、頌祖國,為經濟建設建言獻策活動;在「六一」節期間與學生們一起聯歡,開展「老少同樂」活動;還可以結合老幹部自身特點,組織他們參觀改革開放、經濟發展成果,游覽名勝古跡,開闊視野,豐富生活,促進心身健康。 四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為」上,發揮老幹部在經濟社會建設中的作用。老幹部是一支門類齊全、人才濟濟的隊伍,擁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對經濟社會的發展具有獨到的見解和認識。要根據老幹部的求為慾望、求樂意願,引導他們凝聚到改革發展的大潮中,使老幹部們的余熱綻放光彩。可通過定期組織老幹部參觀考察,當地重點項目、城市建設、民心工程及企業發展情況,通報政府或單位的工作情況,徵求他們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等方面的意見和建議,發揮參謀作用;組織老幹部進社區、進農村、進學校,做關心下一代工作,發揮他們在培養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作用。 五要把落腳點放在「老有所依」上,努力提升老幹部的管理服務水平。各級各部門要常懷尊老之心、常思敬老之策、常行愛老之舉、常做助老之事,始終堅持服務為本,熱情周到,努力為老幹部提供各種方便,解決其後顧之憂,確保老幹部滿意。要及時掌握老幹部的基本情況,摸清老幹部的實際需求,傾聽他們的內心呼聲,為老幹部辦實事。 (七)推行多級配合管理的機制,增強老幹部工作的實效性 老幹部工作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和家庭共同重視,密切配合,齊抓共管。新的歷史時期,動員全社會力量,實行多級管理機制,形成老幹部原工作單位、主管部門、居住社區和老幹部工作部門互相聯動的工作格局,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重要舉措。 老幹部所在單位的領導和在職人員與老幹部之間有經常較近距離的接觸,對他們的情況最了解,開展老幹部工作針對性強,時效性快,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老幹部的所在單位要把老幹部工作切實列入議事日程,積極擔負起責任,落實管理人員,把本單位老幹部工作搞好。 老幹部所在單位主管部門對全面做好老幹部工作要發揮重要作用。一方面是對所屬基層單位老幹部工作的監督檢查和指導協調;另一方面是對原下屬企事業單位因改制撤銷、兼並留下來的老幹部進行直接管理,做好人員的安置和待遇落實的管理服務工作。 老幹部居住地的社區(鄉村),要充分利用當地現有資源,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將居住在本社區的老幹部群體納入到社區服務范圍,使老幹部在不脫離原單位的情況下,能夠就近參加學習、就近參加活動和就近發揮作用。要從離退休幹部群體的實際出發,建立聯系點,指定聯絡員,與老幹部所在單位保持正常的信息溝通,並加強相互之間的合作關系,方便老幹部的生活能及時得到照料,共同加強對老幹部的服務管理。 老幹部工作部門是做好老幹部工作的主體,要加強對老幹部工作的宏觀管理,加強督促、檢查和指導協調。要始終堅持服務為本,積投創新工作方法,統籌規劃,科學決策,在求新上做文章,求深上下功夫,求高上創一流,求先上見實效,確保老幹部工作常抓不懈。老幹部工作者要尊老敬老、要照章辦事、要誠信待人、樂於奉獻。對老幹部要有感情、有熱情、有真情,做老幹部的貼心人,想老幹部之所想,中國老幹部之所中國,真誠為老幹部排憂解難,把黨的溫暖送到老幹部的心坎上,不斷把老幹部工作提升到一個新的水平

閱讀全文

與老年體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