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誰提出三段經典體育課堂教學模式
體育課三段教學法,是北洋政府時期實行教育改革後在學校體育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1922年北洋政府公布的《學校系統改革案》,標志著北洋政府時期教育改革的全面啟動。這場改革的原動力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沖擊,而直接原因則是1919年後,隨著美國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的來華講學,使實用主義教育學說開始在我國得到廣泛傳播,從而對中國教育界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在體育上的影響是,有一些學校,如長沙雅禮學校和南京高等師范學校,都分別在1919和1920年率先宣布在本校廢除兵操教育。這場教育改革的特點就是:中國的學校教育,開始從過去的抄襲日本而變為仿效美國。體育課三段教學法,正是1922年北洋政府實行教育改革後在學校體育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
所以在1923年公布的《課程標准綱要》中,不僅正式將學校「體操科」改名為「體育課」,而且對學校體育的目標、內容以及組織形式等也都作了相應的調整。例如在教材內容方面,提出了體育課要以田徑、球類、游戲、體操為主要教材。兵式體操則被徹底廢除。初中和高中還要分別加授生理、衛生等方面的知識,使學校的體育課教材內容安排更趨科學化。
在教學方法上,則是全面推行「三段教學法」。所謂「三段教學法」就是將一節體育課分為三個段落來組織教學,有初段、中段和後段。初段是准備運動階段,主要有隊列練習和上下肢的運動;中段是「主運動」階段,一般包括體操、各種競技運動和游戲;後段是整理運動階段,主要有走步和呼吸運動。
「體育課三段教學法」將一節課的教學分為准備運動、主運動和整理運動三部分,和我們現在所說的體育課的「准備部分、基本部分、結束部分」有一定的相似性,符合人的生理活動變化規律,具有一定的科學性。
B. 淺談如何創新初中體育教學模式
培養創新意來識、創新能力是自實施素質教育的核心。以從如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營造民主、寬松的課堂教學氛圍,培養創新思維 二、巧妙利用想像,讓學生在模仿中學會創造 三、提供自主活動的空間,培養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四、小組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交流能力 五、利用情境教學,培養學習的興趣和創新能力
C. 體育教學方法有哪些
體育教學方法有:講解法、示範法、完整法、分解法、游戲與比賽法、糾正動作錯誤法。
1、講解法
講解法是指教師運用語言向學生說明教學目標、動作名稱、動作要領動作方法和要求,以指導學生學習和掌握體育的基本知識、技術和技能進行練習的一種方法。
2、示範法
示範法是教師(或指學生)以自身完成的動作為示範,用以指導學生進行學習的方法。它在使學生了解所學動作的表象、順序、技術要點和領會動作特徵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
3、完整法
完整法是從動作開始到結束,不分部分和段落,完整、連續地進行學習和練習的方法。它適用於「會」和「不會」之間沒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不高而沒有必要進行或根本不可分解的運動項目。
4、分解法
分解法是指將完整的動作分成幾部分,逐段進行體育教學的方法。它適用於「會」和「不會」之間有質的區別或運動技術難度較高而又可分解的運動項目。
5、游戲與比賽法
游戲比賽法通常有一定的情節和競爭成分,內容與形式多種多樣。但正是游戲中的情節和競爭、合作等要素可以幫助體育教師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思考和判斷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對學生進行心理鍛煉等,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游戲法被廣泛地採用。
6、糾正動作錯誤法
糾正動作錯誤法是體育教師為了糾正學生的動作錯誤所採用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技能提高是伴隨著動作錯誤的不斷出現與不斷糾正而進行的。
D. 體育教學方法的體育教學法-正文
研究體育教學的原理和方法,是分科教學法之一。
最早提出這一教學法的是瑞典體育教師W.斯卡斯特羅姆,他編著的《體育教學法》一書於1914年在美國出版。20世紀初,隨著西方體育的傳入,中國學校體育有了一定的發展,培養體育師資的學校開設了體育教學法這一必修課程,內容大多選用美、英等國教材,以J.杜威的實用主義教育思想和E.L.桑代克教育心理學說為依據,論述體育教學的目的,學習過程和學習定律,教學安排順序,以及各項體育教材的特點和教法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自1954年起,體育教學法作為《體育理論》課程內容之一。為適應改進中學體育教學的需要,師范院校體育系重視研究中學的體育教學法,開設了《中學體育教材教法》的課程。
體育教學法的內容,包括以下幾個主要方面:①體育教學的任務:研究任務的確定和依據、體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討正確處理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掌握體育知識技能、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②體育教學過程的特點:根據體育的固有特點和體育教學任務,研究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身體機能活動能力的變化、形成和提高動作技能的特點與規律。③體育教學原則:除研究一般教學原則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以外,著重闡述體育教學特有的原則,如身體全面發展、合理運用運動負荷等原則的依據和實施方法。④體育教學的內容: 研究教材的編選原則、 教學大綱的結構體系、各類教材的意義和特點以及教法要求等。「研究 《國家體育鍛煉標准》 項目內容及在體育教學中的實施」。⑤體育教學的方法:研究完整法與分解法、講解法與示範法、練習法(重復法、變換法等)、游戲法與比賽法、預防和糾正動作錯誤法等常用的體育教學方法,以及這些教學方法的運用;並研究如何運用現代科學技術成就,以探討新的教學方法。⑥體育教學的組織形式:研究體育課的結構、類型、分組教學、密度、運動負荷、課的准備和進行等,研究體育課外作業的形式和實施方法。⑦體育教學工作的計劃和考核:包括制訂教學工作計劃的方法與要求,教學質量的檢查與評定,考查和考試的內容、方法等。
中國傳統的體育活動豐富多彩,形成了一套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學訓練方法。體育教學和教育學、心理學、人體解剖學、人體生理學以及各項運動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等都有密切聯系,這些學科的進展對體育教學法的研究和發展有很大影響。因此,在體育教學法的研究中,一般都能注意吸收上述諸方面的研究成果,繼承民族體育的寶貴遺產,總結體育教學的經驗,以利逐步提高體育教學的科學水平。
體育教學法
E. 如何創建新課程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創新模式
以往的體育課程教學理念過於古板,對此學生積極性不高,體育課堂沒有生氣。作為一名體育回教師,要答培養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滿足對體育學習的需求。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只有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體育課程模式作資源的創新和大膽的改革,打破並改造傳統的體育項目,把新興運動項目運用到其中,才能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例如:將以往投鉛球和跳高等項目,改為炸「碉堡」、「跳馬」的游戲形式,還可以利用學生平時愛玩的游戲和運動,結合到體育課程當中來,從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體育新課程的價值得以體現,提高體育教學的效果。
F. 初中體育多樣化教學如何開展
中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的可行性。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的可行性基於以專下兩個方面:一是行政主屬體的多樣性,為多樣化的體育教學模式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保護環境。學校在審查體育教學內容和評價的教學方法、組織等有更多的自主權。二是體育課專家與中學體育老師之間交流增強為中學體育教學模式多樣化實施的最終成功提供了才力資源保障。在體育教學實驗時,學校往往會邀請體育教學方面的專家作為指導,多方通過合作交流,制定出適合本學校的教學方案。通過以上這樣的學術交流、實驗指導,有利於中學體育教師了解最新的體育教學動態,提高自身理論水平,這是提高中學體育教師教學中實踐研究水平的有效途徑。
G. 初中體育課教哪些內容
推動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積極推進田徑、游泳、體操等基礎項目等。
以培養學生興趣、養成鍛煉習慣、掌握運動技能、增強學生體質為主線,完善國家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建立大中小學體育課程銜接體系。各地中小學校要按照國家課程方案和課程標准開足開好體育課程,嚴禁削減、擠占體育課時間。
有條件的地方可為中小學增加體育課時。高等學校要為學生開好體育必修課或選修課。科學安排課程內容,在學生掌握基本運動技能的基礎上,根據學校自身情況,開展運動項目教學,提高學生專項運動能力。大力推動足球、籃球、排球等集體項目,積極推進田徑、游泳、體操等基礎項目及冰雪運動等特色項目,廣泛開展乒乓球、羽毛球、武術等優勢項目。
(7)初中體育課教學模式擴展閱讀:
初中體育教學的相關要求規定:
1、體育教學要加強健康知識教育,注重運動技能學習,科學安排運動負荷,重視實踐練習。研究制定運動項目教學指南,讓學生熟練掌握一至兩項運動技能,逐步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教學模式,努力提高體育教學質量。
2、關注學生體育能力和體質水平差異,做到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研究推廣適合不同類型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資源,提高特殊教育學校和對殘疾學生的體育教學質量,保證每個學生接受體育教育的權利。支持高等學校牽頭組建運動項目全國教學聯盟,為中小學開展教改試點提供專業支撐,促進中小學提升體育教學水平。
3、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開發和創新體育教學資源,不斷增強教學吸引力。鼓勵有條件的單位設立全國學校體育研究基地,開展理論和實踐研究,提高學校體育科學化水平。
H. 體育課教學的類型
第一, 什麼是分類與結構
(1)分類。我們從傳統的體育理論中了解到,體育課堂教學有類別的劃分。「類」是指體育課的分類,是課的一般性質。所以,一般的體育教學課根據它的一般性質可分為:理論課、引導課、新授課、復習課、綜合課和考核課等。
(2)結構。課的結構是指教學要素在時空等諸多方面的關系,是組成一堂課的若幹部分及各個部分教材內容和組織安排順序與時間的分配等。體育課的結構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
①我們知道,體育教學必須遵循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的變化規律。從這一點上講它的結構有三結構和四結構兩種。
三結構式:劃分為開始准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四結構式:劃分為開始部分、准備部分、基本部分和結束部分
一個是開始、准備合一;一個是開始、准備分開,實質上沒有多大區別。從新中國成立以來直到學校體育教學改革前基本沿用此結構上課。
在體育教學改革三十年來的進程中,課的結構也有了新的發展,出現了一些教學新結構。比如,順序式教學結構;學、導式教學結構;命題式結構,等等。他們都以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變化,形成一些看似新教學結構。但我認為,無論怎麼變都沒有離開人體機能活動變化規律的控制。只不過在方法、手段上有一些變化而已。
②另外,有一種新的課的結構,是從課堂調控關系中,在教與學之間的一種比例中產生的一種新的結構。比如,中學45分鍾一節課,按1:3:4:1的結構上課;小學40分鍾的課是按3:4:1的結構上課。什麼意思呢?也就是說以5分鍾為一個單位,中學課的主題導入、目標與舊知識的鞏固為1個單位,用5分鍾完成 ;教師的新教材講解、示範、引導、輔導共用3個單位15分鍾完成;學生個體練習、小組練習共4個單位20分鍾;師生講評、布置任務及其他用1個單位5分鍾。合計為1:3:4:1結構。小學只是把中學的第一、第二部分合並為3個單位,15分鍾,合計為3:4:1結構。其實這種結構是從「精講多練」原則演變而來。在教學時空間的一個具體劃分。
第二,什麼是課的「類型」和「模式」
學校體育改革三十年來,分類已經突破原有一般性質的劃分,產生了具有典型特徵的「型」的變化。
(1)課的類型。「型」是課的形態特徵和典型性質。不是一般性質的新授、復習、綜合和考核的分類,已從原有「分類」概念升華為課的「類型」劃分。根據其表現特徵的不同,大致分為:趣味娛樂型、課題探究型、素質提高型、專項訓練型、民族特色型、知識傳授型、職業培訓型、自主選項型等等。
這些不同「類型」的課形成了獨特的教學特點,突出了不同的教學特徵。比如,小學低階段學生主要採用興趣培養型和趣味娛樂型;小學高段一般為知識傳授和素質提高型;而初中以知識傳授型和素質提高型為主,增加了課題探究型和專項訓練型等;高中因此多採用專項提高型和自主選項型。而民族地區則出現反映民族體育文化特色的民族特色型;職業學校則增加與自己所學專業配合的職業培訓型。
(2)課的教學模式。課的類型的發展,必然使符合這些類型的教學模式也起了新的變化。但真正影響模式變化的應該是教學理念的「升華」,帶來教學模式的「升級」。比如,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理念,必定帶來多種模式的發展,小學、初中多側重在自主——合作;而高中則應更多的側重合作——探究。那,什麼是教學模式呢?它是指在完成課型特徵的教學思想和教學目標指導下,根據教學對象的身心特點、教學條件必須體現教學過程特點而設計和實施的課堂各種教學課型活動的結構和框架程序。是人們可遵循的標准樣式。
過去,理論上講,教學模式是教學理論和教學實踐的中介和橋梁。這個提法有時也讓人不好理解和操作。我認為在體育教學中,換一個提法解釋就更好理解了。體育教學模式是「課型」與教學實踐的中間聯系,是為完成某種「課型」的教學操作程序、規則和方法,是教學實踐中的具體運用。
比如,我們選擇的是趣味娛樂型「課型」。那麼,就可以運用情境教學模式。而情境教學模式有以下要求:
①以興趣激發學生主動性與實踐性
②以觀察為手段培養學生親自感受性
③要以情感為動力,滲透有效的教育性;
④用語言誘導思維的訓練,培養學生創造性。
弄明白了情境教學模式的操作途徑、目的和意義,我們的情境教學的情境設置就容易了,課堂調控也就明的了。
所以說,我們研究「類型」與「教學模式」是為了老師有效的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高我們的體育教學藝術。
I. 如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加強分層教學模式
選項分層教學是在實施素質教育中探索出來的一種新的教學方法,主要是根據教學總體目標,按相關的教學對象,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按相關影響因素分成若干不同的教學層次,並對不同的教學層次提出相應的教學目標和要求,以不同的教學手段,以達到完成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在學生合理分組分層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層備課、分層授課,分層訓練、分層輔導,分層評價。選項分層教學的優點表現為:
一、有利於從實際出發,因材施教中學階段學生的身體形態、身體素質、心理素質、體育基礎、認知能力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單一的目標和教學要求很難滿足所有學生的需要,採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才能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有所得,並發揮自己的長處。就目前現狀來看,學生學什麼不學什麼都沒有主動權,什麼都學,什麼都學不好,沒有形成自己的專項特長,而且並非真正出自自己的興趣、愛好,是一種被動接受學習,這樣難以培養出優秀體育人才。同一班級的學生程度不一,基礎知識和能力參差不齊,不同程度的學生在同樣的教學模式下進展緩慢。為了不斷尋找符合學生發展的課堂教學模式,選項分層教學應運而生,成為不同層次的全體學生共同發展的有效途徑。
二、有利於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年級同一的教學目標,對於大部分學生來說是適應的,都能不同程度地完成教學目標,但對於體育差生來說完成教學目標肯定過高,對於體育尖子來說,則又過低,因而容易挫傷兩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只有根據不同對象提出適宜的目標,才更具有激勵性。選項分層教學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提出不同的教學目標,使所有學生練一練都能達到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三、有利於學生學有所得,學有所成這也是選項分層教學的精髓,是實施素質教育和面向全體學生的關鍵。教師根據學生現有的知識、能力水平和潛力傾向,把學生科學地分成幾組各自水平相近的群體,並區別對待,有利於促進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最優發展,感受到成功的愉悅。選項分層教學,允許教師根據實際情況對學生提出較高要求、一般要求和最低要求,把原來統一的教學內容變為不同層次的教學內容,各個層次的學生為達到目標做出積極主動的努力,真正做到面向全體學生,解決「吃不了、吃不飽」的現狀,既不丟掉差生也兼顧尖子生的發展。
體育課的選項分層教學的實施方法途徑大體有以下幾點:
(一)應全面了解學生。對自己的教學對象的了解程度如何,是選項分層教學成敗的關鍵。教師在制定各項目、各層次教學目標,制定授課計劃和教學方法之前,必須對學生的情況作深入細致的調查了解。必須對學生的年齡、性別、身體形態、身體素質、生理機能、體育基礎、體育素質及性格、愛好、個性特點等進行了解,按情況分層次。在教學中以學生興趣愛好為導向,盡量滿足學生的自我發展需要。此外,學生體質、素質差異也直接影響學生體育課任務的完成和學生技能的掌握。所以,了解學生搞好調查是成功的關鍵。
(二)應熟悉和掌握課程標准,把握教學大綱和總體目標。新課程標準是實施體育教學的根本依據,只有熟悉和掌握其思想精髓,才能合理制定各項目、各層次的教學目標,才能搞好選項分層教學。在教學中,達標教學是選項分層教學的中心環節,一切教學活動都要圍繞教學目標開展。達標教學應根據不同層次的學生採用靈活多樣,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有順序地進行教學。如採用「低起步、中速跑、沖刺要搞好」的原則進行教學,充分調動不同層次的學生學習鍛煉的積極性,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得到提高。科學地選擇練習項目,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從本校的實際出發,根據本校的師資力量、專業特長以及現有的場地器材等校本情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體育基礎開設籃球、排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健美操、田徑、游戲等運功項目。
(三)應合理劃分教學層次。教學層次的劃分不是簡單的教學分組,它是將教學對象根據其相關因素,按遞進關系劃分成若干不同群體。體育課中的層次劃分主要以身體發育、身體素質、健康水平、體育基礎、興趣、意志品質等因素為依據。當然不同項目還有其不同標准,那就要從實際出發,分別對待。當然選項分層教學的層次劃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它可隨教材的變化而變化。在這個教材上我們可以分兩層至三層,換一個教材可能就分四層至五層,同樣,在這個學生在這項教材中分在這個層,在那個教材中可能分到另一層中去。因此,我們在劃分層次時,應注意以下幾點:1、要注意有利於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不能把劃分到低層次的學生稱為「差生」,歧視低層次的學生,而是要一視同仁,多給予他們鼓勵。2、要注意靈活性,不可把任何一名學生長期置於低層次中學習,否則對他的心理上的健康成長會造成不利的影響。3、要注意各層次的連續性。低層次教學只是一個階段,最終要向高層次發展。所以要注意各個層次的銜接,保持其連貫性,要讓每個學生明確該層次的目標、要求、學習重點,鼓勵每個學生努力向高層次發展,培養他們的進取心。
(四)應合理制定不同項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分層教學主要以班級教學、小群體教學為形式,同時配合分層練習。教師要將學生按心理特點分組,形成一個個學習群體,利用小組合作學習和成員之間的互幫互學形式,充分發揮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互動激勵,為每個學生創造整體發展的機會,特別是學生間的人際互動,利用學生層次的差異性與合作意識,形成有利於每個成員協調發展的集體力量。不同項目、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應該與本項目各層次的學生水平、能力相適應,並要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布盧姆提出的掌握學習理論認為:「只要地提供恰當的材料和進行教學的同時給每個學生提供適度的幫助和充分的時間,幾乎所有的學生都能完成學習任務或達到規定的學習目標。」
(五)應合理制定教學評價標准。選項分層教學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使每個學生都有了明確的目標,使學生有勁頭,有干勁,有主動性,促使學生的個性全面發展和社會適應能力的提高,學生在原有水平的進步和提高作為評價學生是否完成教學目標的一個基準,讓所有學生在分層測試後保持良好的上進心態,感受成功的喜悅,增強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要經常激勵學生,看到學生的進步要及時表揚,一段時間後對於完成層次目標後適時地調節到上一個層次,讓學生看到努力後的進步,鼓勵每個學生努力向高層次發展。選項分層教學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學生能做到自主學習,樂意去學,讓每個學生都有所得,讓每個學生都有所獲,尊重關心每一位學生,使每一位學生都能發揚個性,做到所有學生整體進步、共同提高。
J. 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學生分層
不同初中學生身體素質以及心理素質等方面也是存在較大不同的,且初中學生對體育技能的理解程度也具有較大差異。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藉助分層教學模式,對初中學生進行分層,一方面教師應根據初中學生體育學習實際能力,對初中學生進行分層,讓初中學生都能夠在所處層次之中,對體育知識、及技能進行合理學習。另一方面,教師應針對初中學生的興趣愛好,以及自身特點等,對初中學生實施分層。
對此,教師可將初中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讓A層次學生進行難度較低的體育運動項目,且要適當滿足其內心需求,以促進該層次學生在體育運動中的更好投入。對於B層次初中學生來說,教師則可以讓其進行難度中等的體育運動項目,以確保其體育運動技能的逐步提升。而對於C層次學生來說,教師就可以讓其完成難度較高的體育運動項目了,使其體育運動技能可以獲得顯著提升。通過以上方式,不但能夠促進初中學生體育技能的共同進步,還利於對初中學生體育運動興趣及自信心的培養,使初中學生能夠在體育學習之中受益匪淺。
例如,在學習《定向跑及其他》一課時,教師應對學生進行分層,可以將初中學生分為A、B、C三層,讓A層次學生先學習定向跑的基本知識即可,確保其理論知識的夯實,以便有效參與至體育活動之中。讓B層次學生進行其他定向跑的初步練習,以促進初中學生對該項運動技能的有效掌握。而對於C層次學生來說,教師則可以讓其完成更高難度的定向跑練習,使其體育運動能力可以得到切實飛躍,從而實現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共同進步。
二、目標分層
在初中學生接收相關體育知識之後,應鞏固初中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促進初中學生對體育知識消化,然而並非所有學生都能夠對體育知識予以全面吸引的,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學生之間學習能力、以及理解水平等存在的個體差異來決定的。基於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善於落實分層教學模式,對體育教學目標進行分層。教師應圍繞初中體育教材內容,根據其難易程度,對初中體育教學目標實施分層,以便讓初中學生有針對性的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使初中學生都能夠在自身的層次之中,學習到有益體育知識,以推動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能力的總體進步。
除此之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還應多加鼓勵初中學生突破自身極限,不然學生永遠也不會了解自身的能力究竟可以到達至何處。再者,教師還應注重對層次劃分的變化,若學生在不斷學習與練習之中,各方面能力都得以提升,那麼則應將其劃分至較高的層次之中,讓其完成較高一層的學習目標,從而使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能力可更上一層樓。
例如,在學習《足球》一課時,教師應對分層教學模式予以貫徹運用,應圍繞本節課內容,對教學目標進行分層,可將教學目標也劃分為三個層次,即難度較高、難度中等以及難度較低這三個層次,而後根據初中學生的實際學習能力,讓初中學生進行相對應的足球訓練,以促進初中學生對足球這項運動的學習。
三、評價分層
良好的評價,能夠有效提升初中學生在體育學習之中的主動性,使體育課堂教學效率可得以提升。因此,對初中體育教師來說,在落實分層教學模式的過程中,也應重視對評價的分層。細致而言,教師可以根據初中學生的性格特徵以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對初中學生實施合理的評價分層,使各個層次的初中學生都能夠獲得一定肯定,以利於對初中學生體育學習自信的培養,使初中學生能夠更願意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
另外,教師還應善於發現初中學生身上所具備的閃光點,並幫助初中學生不斷將其放大,讓各個層次學生認識到自身的優點。並且,通過這一方式,也能夠燃起初中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無限興趣,調動初中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熱情,從而使初中學生體育學習效率可以得到提升。
例如,在學習《健身拳》一課時,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成果,對體育教學評價進行分層,教師應善於採用贊美性語言,對初中學生進行鼓勵,使初中學生能夠對「健身拳」的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提升不同層次初中學生在體育課堂學習之中的積極性,讓不同層次初中學生都能夠對體育學習具有熱愛之情。
四、總結
總而言之,分層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有助於提升不同層次初中學生對體育知識、及技能的共同學習,使初中學生體育學習水平可獲總體提升。因此,在初中體育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對分層教學模式的應用,可通過學生分層、目標分層以及評價分層等方式,來切實發揮分層教學模式的作用,以提升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質量及效率,最終使分層教學模式對初中體育教學的重要價值得以彰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