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體育生課 > 如何提升學校體育文化

如何提升學校體育文化

發布時間:2021-02-13 11:06:15

『壹』 如何構建和諧校園體育文化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力度的加強和調整,構建和諧社會成為了當代社會發展的主題,作為社會亞文化的校園文化,在構建和諧社會的偉大工程中有著舉足重輕的作用。構建和諧校園是當代的文化發展和內在民族精神建設的必然要求。體育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校園內在文化和外在文化的重要體現,如何搞好高校體育文化建設已越來越受社會各界關注。

一、應認真構建高校校園體育文化
體育在本質上屬文化范疇,作為人類特殊的文化現象,順應和滿足人類自身需要的這樣一種方式,不僅物質上,而且在制度上、精神上滋養、完善、推進著人類的發展。1974年,國際體育名詞術語委員會出版的《體育運動詞彙》給體育文化下的定義是:「廣義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綜合各種利用身體文化鍛煉來提高人的生物學和精神潛力的范疇、規律、制度和物質設施。」總之,在經歷各個時代文化的熏陶和變遷後,研究者們從不同角度對體育文化提出了種種看法,時至今日,體育文化的形式和內容有了很大的發展,其包含有精神文化、體育制度文化和體育物質文化。而高校體育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校園中所有成員為參與主體,以身體練習為主要手段,以多種多樣的體育鍛煉項目,豐富多彩的活動為主要內容,具有獨特的形式的一種群體文化。

二、構建和諧校園離不開體育文化
1.高校體育精神和體育道德使校園得以凈化
高校體育文化相對來說是一種亞文化,它的范圍是校園的師生,其主體是學生,教師是主導,以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發展為目標,以身體鍛煉為手段,對學生的生活和行為起十分重要的調節、控制和引導作用,它能使不同價值觀、道德觀的學生,甚至是不同意識形態的學生,匯聚到共同的體育理想和共同的體育價值觀下,實現校園矛盾的緩和和協調。現代社會競爭的加劇及人們受復雜因素和利益驅動,給高校文化建設帶來很大沖擊,高校體育文化是校園精神文明建設的窗口,在學生活動中,以公平合理為競爭原則,不弄虛作假,不徇私舞弊,一切活動都追求公正、公平、公開的體育風格,這對學生、老師都有積極影響,它培養著廣大師生公平競爭、實事求是的道德品質,對凈化校園有積極作用。
2.高校體育文化促進師生的健康和安全的和諧
1989年,日本公布在「學習指導要領」中提出了「新學力觀」教學指導原理,其中的體育大綱從三個方面提出了自我教育能力對「終身體育」的要求,對「提高體力」提出了「自我身心鍛煉」,對「理解安全健康」提出了「自主健康生活和態度」,通過自我教育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學會學習方法,形成探索式的學習方式。50多年來,日本通過堅持學校體育與健康教育結合,明顯提高了學生體質和健康水平,也培養了學生具有社會需要的生存能力和競爭意識。
「體育是人類文明的火種」,一個國家的強大,一個民族的崛起,不僅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科技實力,還要有強大的體育實力。當今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沖擊,體育文化已成為主題,時下各種競技體育比賽,新式體育項目的增加,體育文化的大眾化、先進化、多樣化、和諧化更加突現一個國家的民族整體實力。同樣,高校體育文化要和諧發展,學生身體心理素質要提高,必先從體育鍛煉入手。「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要有健全的體魄,飽滿的精神,充滿生機的活力,才能更好的投入學習。學生體能的上升,身體的健康,心理素質的穩健,安全意識的提高,團體和集體榮譽的增強,師生之間的融洽,學生之間的和睦相處等可通過豐富體育競技的比賽,多彩體育文化聯誼活動的開展來加以滲透,從而提高校園的體育文化質量。

三、發揮體育文化的重要作用,為構建和諧校園做貢獻
1.開展多樣且富有文化內涵的體育文化,促進校園和諧發展
為適應素質教育及快樂體育的需要,落實課外活動工程,貫徹「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進行體育場地、器材的修建整理,開展以展現體育文化內在魅力的各種活動,如體育知識講座,體育文化節,觀看國際體育賽事,觀看古代戰爭巨片等多種形式,促進師生交流通暢,和諧相處,從而推動校園群體化,集體化,為構件和諧校園奠定基礎。
2.重視學生體質鍛煉,健康安全相結合,促進和諧校園健康有序發展
學生的全面發展是教育的最高目標,體育文化是通過一切有效的體育鍛煉手段,科學的體育教育方法,和諧的體育文化,安全的體育鍛煉方法來促進的。學生體育成績上升,專業能力的提高,除了有一定的訓練基礎外,更重要的還得有專業性的知識和技能,緊湊的組織方式,很好的身體協調能力,充足的學習時間,安全有序的鍛煉方法。這些能力的提高值得重視,教師的授課和安排要有一定的組織性和程序性,鍛煉要以安全為先,健康為先,有了健康和安全緊湊的結合,體育文化的發展才會越來越健全,學生身體健康才有保證,校園文化才能有序發展。
3.發揮體育文化作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使之人格健全
體育文化的競爭性、禮儀性和技藝性的特點,使體育成為了傳播人生價值觀的理想載體,它能激發學生愛國、愛集體的熱情,振奮學生精神。在體育運動中應對個別差生給以積極支持和幫助,使之從個體融入集體中來,班團體育活動的開展,體育文化演講活動的增加,為學生提供了交流的場所和條件,在體育文化活動中,每位學生都被賦予各自不同的角色並使之為集體服務,使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得以發揮,潛能得以挖掘,無形中規范了集體行為,教育了每位學生,培養了群體意識,使個體與集體聯系緊密,促進校園和諧文化發展。
4.發揮體育文化的作用,使校園文化更具凝聚力
體育文化的精神力量是巨大的,內在的精神蘊深意長。它是學校生存、發展、前進重要精神力量,能喚起廣大學生成長的慾望,挑戰的信心,促使學生自覺努力。正因為有了健全的體育文化,豐富的統一競技活動,團結奮進的體育精神校園文化才獲得廣大師生的支持和參與。在這種共識和追求下,有利於排斥有悖於體育文化的離心情緒,形成校園主體對體育文化共同擁有的責任意識、貢獻意識,集體意識,增強體育文化的凝聚力,優化體育文化建設,就能促進校園和諧文化的共進性。

四、結論
構建和諧校園,要有和諧的校園文化來促進,體育文化作為其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其中擔當著重要的角色,師生的精神風貌,文化水平,身心健康等均依賴體育文化的加強和健康發展。和諧校園要得以發展,當先發揮體育文化的時代性,競爭性,先進性。未來社會是知識密集型的高智能社會,競爭激烈,需要大批具有健康體魄的人才,只有加強高校體育文化建設,才能適應未來社會的激烈競爭。

『貳』 如何營造積極的學校體育氛圍

一、營造積極的學校體育活動氛圍的意義
1、有利於全面推進學校體育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運動技能,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習慣
學校體育不單要促進學生身體發展,增強學生體育意識,培養學生體育能力,還是學生終身體育的基礎,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和終身堅持鍛煉的前提。積極和諧的體育氛圍不僅能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增強學生鍛煉的慾望,同時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使學生終身受益。
2、培養學生的交往能力、社會適應能力和組織能力
合作是體育競賽的重要特點之一,要想在體育比賽中取得勝利,就必須在同學之間建立起平等、坦誠的人際交往關系,相互信任,相互尊重,促進學生人際交往能力的提高。同時在運動競賽活動的過程中需要按照一定的體育規則和體育道德標准進行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賽事的組織和裁判工作則鍛煉了學生的組織、協調能力。
3、推動校園文化建設
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自強不息是體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成為校園文化對內、對外展示的窗口。「更快、更高、更強!」、「團結、友誼、進步!」、「重在參與」、「公平競爭」等體育精神,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體育活動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參與人數最多、開展最廣泛、對人產生極其深遠影響的活動。
二、營造積極的學校體育活動氛圍的措施
1、營造積極的學校體育活動氛圍,就必需首先營造積極、和諧的體育課堂氛圍
體育課教學的目的不僅是知識技能,更要注重過程與方法,注重以學生發展為中心,激發運動興趣,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的意識和習慣。在體育課堂教學過程中營造出和諧、愉快、積極的體育課堂氛圍,能夠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的興趣和自主性,讓學生好學、樂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定期開展豐富多彩、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活動
課外體育活動是體育課的延伸和補充,它是學校體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與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相輔相成,共同完成學校體育的目的任務,是營造學校體育氛圍的重要環節。在活動課內容安排時,注意要與學生的發展、興趣與學校實際相結合,根據學生的個人特長和興趣愛好,學校盡量提供更多的活動內容,激發學生活動的興趣,讓學生樂於參與。多進行集體性、趣味性、娛樂性、社會性的項目,既鍛煉學生體魄,又可以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效果比開多少次大會好得多。
3、領導帶頭、教師參與,制度保證,師生共同營造濃厚的校園體育氛圍
學校領導、教師要發揮帶頭作用,積極參加體育鍛煉,既可增強身體素質,又可以與學生加強溝通交流,增進感情。另外,學校要成立領導小組制定多年和學年體育計劃,各職能部門共同協作配合的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充分發揮體育老師、班主任的作用,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各類活動有計劃,有實施,有跟蹤,有記錄,有反饋,並都納入教師和班級的考核之中。體育制度使學校體育工作的開展有章可循,有規可依。它規范學校體育工作,約束學校體育行為,指引學校體育發展方向。要把體育精神和體育文化內化為師生的自覺行為,就必須在日常工作中,結合學校各階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2011年版)》中課程的基本理念第四條明確指出:關注地區差異和個體差異,保證每一位學生受益。尊重差異、利用差異,可以更好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展,相反,忽視差異存在,就會挫傷部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很多時候體育教學由於受班級授課制本身缺陷的束縛,體育教師很少顧及各類學生體育能力的差異。為更好地發揮差異資源,引導體育教師尊重「差異」、有效利用「差異」,做到相互借鑒,相互學習,促進每一位學生更好地發展。通過介紹自己多年來的經驗,願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首先認識學生存在差異的類型與採用的對策
1、根據地理位置與城鄉差距認識差異
城市學生和農村學生之間存在著差別,因為城鄉教育條件的不均衡和家長重視教育程度的不同,農村學生整體素質上要落後於城市學生。他們的接受能力、知識水平和運動素質普遍要低於城市學生。
對策:面對因地域不同而產生的城市、農村學生整體的差異,需要體育教師在教學中,不能照搬別人的經驗。比如,觀摩了城市學校的優質課,學習了他人的優秀教學設計,不能直接原封不動地照搬照抄,而不管學生素質和教學條件的差異。學習、借鑒他人經驗時,必須經過自己的消化、吸收,根據自己學生的實際進行改造。
2、根據男女性別認識差異
小學階段特別是中、高年級,男女性別差異對體育教學的影響不是太明顯,不過,在基本運動能力方面也存有差異。進入初中後,同一年級男女學生間,速度、力量、協調性等明顯不同,男生喜歡對抗激烈類項目,女生喜歡舞蹈健美等項目。越往高年級,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身體發育階段和特徵上的區別,學生在興趣、愛好、素質、運動能力等方面逐漸呈現出較大的差異。
對策:面對因學生性別、年齡而產生的差異,需要我們在教學預設時,做到心中要有教學對象。在安排教學內容和選擇教學方法、採用教學手段時,要考慮性別特點與學段差異,防止不顧學生興趣、喜好和身體發育特點而隨意安排。既不能在低學段過分追求技術動作的完整性與規范性,又不能在高學段過分簡化技術動作,忽視了學生的學段特點。
3、根據學生學段認識差異
小學、初中、高中各階段因為學生身體發育的階段與特點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小學生特別喜歡游戲練習,對教師的依賴程度較高。初中學生喜歡競賽性強的競賽活動,適合開展一些符合他們年齡特點的自主、合作學習內容,高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強,選項活動比較普遍,自我組織與管理能力突出。
對策:面對同一年級不同班級間的差異,需要我們在教學中靈活應變。班級的學情不同,教學時必須在教學手段使用上、教學時間安排上有所區別,不能一成不變。面對同一班級學生間的差異,需要我們在教學中考慮和實施差異教學。在理解和熟悉每個同學的前提下,設置分層目標,安排可選練習,進行合作學習,實施差別評價,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基礎上,使各層次學生都能主動、積極學習,發揮優生幫帶作用。
二、了解學生的差異對教學的影響
1、課堂上,差異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針對差異才有了差別化教育、分層教育、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論,當我們心裡裝著每個層次的學生,有了差異教學的意識,有責任心的教育才能實現。
2、差異存在使得體育教學不能制定同一個學習目標和內容,不能提同一個要求,不能用一樣的方法、手段,花同樣的時間去教,教學中要盡可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但是一般班級上會有很多學生存在差異,老師也不能每個學生都制定一套方案。
3、教師要考慮安排適合不同性別的教材選擇,特別是師資力量薄弱的學校會給體育教師的授課帶來麻煩。同時一邊要照顧男生上課,還要兼顧女生上課,不同的身體形態給教師對學生的體育課成績評定也會帶來麻煩。
4、學生的差異對教學的影響是雙向的,對於一些先天性的差異會對教學形成負面的影響,因為這種先天性的差異沒有辦法通過引導和練習進行改變。但是對於後天形成的差異,對於教師來說就是一種可以有效利用的教學資源,充分地利用會大大提高課堂效果,這就需要我們教師對於這種差異資源進行分析、利用。
5、學生個體與整體都存在著主客觀上的特殊性差異,這種差異主要表現在每一屆每一個班集體、每一個班集體里的每一名學生身心層面上。集體差異和個體差異都是嚴重影響和制約著教學流程能否得以順利實施和有效評價的重要因素。
三、如何有效地利用學生差異進行個性化教學
1、多數情況下在目標上、要求上、評價上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有不同要求,在練習內容、方法、手段上要有讓學生選擇達成目標的多種練習方法和階梯,要尊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獨特體驗,在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採用多元綜合的方法,以促進每個學生健康發展。
2、面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需要我們課內外結合。學生素質發展的不平衡,必須通過加強練習來彌補,光靠課堂上的鍛煉是不能完全解決這個問題的。因此,當學生素質有強有弱、出現不平衡時,就必須布置學生課後的學習任務,通過鍛煉來發展與提升自己的薄弱素質。
3、面對學習階段之前之後產生的差異,需要我們有整體大局觀。體育教學不能只顧眼前,只考慮教學時的當堂課。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是我們體育教學的最大任務。所以,我們要提前考慮消除或減少學生間差異的策略,在學習這一單元時,就要有意發展學生下一階段學習所需要的相關素質與體能。
4、學生的差異對以班級授課制的課堂教學來說是一種挑戰,對老師在教學中面向全體同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了解學生的差異,根據學生的差異制訂教學計劃和學習目標是老師目前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
總之,課標理念的落實必須依靠在充分了解學生差異的基礎上才能最大程度地得以實現。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在設置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的時候,通過不同的內容、設置不同的學習目標,通過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有效學習,為學生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叄』 淺談如何提高學生體育文化素養

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廣泛開展,體育的健身、益智功能越來越得到人們的認同。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體育不僅僅是運動員的專利,也不僅僅是學生的專利,它應該成為一個人終身的一種文化素養,對於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而完美的人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民體育文化素養的提高,有利於兩個文明的建設,能夠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體育文化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由一個人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以及體育意識、興趣和習慣等因素決定的。 高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他們一方面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掌握了一些系統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等問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存在著知識和經驗的局限,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是不夠准確和深刻,有時甚至是片面的。這時的教育對他們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高中學生熱情奔放,對生活充滿活力,渴求知識,接受能力強,正是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良好時期,也是增進體育意識、培養體育興趣和習慣的良好時期,提高他們的體育文化素養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呢?下面結合本人的思考和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這個問題作如下探討。
一、增進學生的體育知識,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體育知識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體育運動客觀過程的認識;一是對體育運動各種規律的認識。高中學生應具備的體育知識有:體育的目的、意義、任務;我國社會主義對體育的方針、政策;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各種體育項目對鍛煉身體的作用;體育衛生常識;以及運動競賽中的簡單規則和比賽方法等。教師除了在實踐課堂上傳授體育知識外,還應著重抓好如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認真上好體育衛生保健基礎知識課。學生學習和了解體育知識的途徑很多,如電視媒體、報刊等,但知識比較零散,缺乏系統性,體育基礎知識課可以比較全面、系統地給學生介紹體育的有關知識。目前,中小城市一般把這類課程安排在雨天進行,體育教師應該象上室外課一樣,引起高度重視。
2.舉辦體育知識專題講座。體育教師要抓住社會上和學生關心的體育熱點問題,利用課余時間經常性地進行體育知識講座,既有教育性、又有知識性,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對體育的認識。
3.辦好學校體育報刊和宣傳欄。學校要為學生訂閱體育雜志、報刊等,並為學生借閱、觀看提供方便,以擴大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體育部辦好每周一期的體育知識宣傳欄,鼓勵學生收集和設計一些知識性、趣味性的素材豐富學生的體育知識。
二、學習和提高體育的技術、技能,讓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
1.學生的基本技術、技能主要是在體育課堂上學會的。老師示範講解、學生模仿練習、再經過糾正錯誤、反復練習達到分化、鞏固、動力定型。高中學生早已具備了跑、跳、投擲等基本技能,但如何根據他們的身體情況和知識結構的變化,進一步挖掘潛力,使他們跑的更快、跳得更高、投得更遠、學會自編自做徒手或器械操、打球等,就要繼續學習和提高有關技術,並在練習與鍛煉中鞏固提高、形成新的技能。如:背越式跳高、挺身式跳遠、背向滑步推鉛球等,這些技術雖有一定的難度,但學生往往表現出比較大的興趣。
由於學生身體素質和知識結構存在差異,學習和掌握技術的速度會有快有慢,當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技術時,會感到喜悅,他會想:「啊,我終於學會了」。因此,在教學時要順應學生的心理,結合學生的特點和能力大小,設立基本目標,提出不同的要求,分類指導,使他們都得到成功的體驗。如:高一女生學習籃球的「三步上籃」技術,開始教會學生腳步動作,並初步掌握「一大、二小、三高」的基本方法,對運球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作好行進間運球三步上籃並力爭進球;對於一般的學生要求能完成自拋球跨右腳球接三步上籃,或運一次球當球彈起時跨步接球上籃;對於運球基礎較差的學生要求學會原地跑動突然跨右腳要球做三步上籃。這樣,各種層次的學生都會在課堂上獲得成功的體驗,最後達到學會技術。
2.學習身體鍛煉的技能。身體鍛煉是指運用各種體育手段,結合自然力〈日光、空氣、水〉和衛生措施,以發展身體、增進健康、增強體質、調節精神和豐富文化生活為目的的身體活動過程。如太極拳、徒手操、舞蹈、健身跑等。身體鍛煉必須講究科學,按其本身固有的特點,去探明它的理論依據,鍛煉原則和方法。選擇有效的鍛煉內容,安排可行的鍛煉計劃,才能獲得最佳的鍛煉效果。
在體育課堂上有計劃地對學生進行一些身體鍛煉技能的教學,讓學生在掌握了身體鍛煉基本方法的同時,學會怎樣合理安排運動負荷〈運動量和運動強度〉、鍛煉時間、制訂鍛煉方案等。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條件、愛好等在高中學段學會一至兩樣健身的本領,並達到一定的技能水平。 3.學習娛樂體育技能。所謂娛樂體育,是指為了豐富文化生活,以娛樂為目的的體育活動的總稱。內容豐富多彩,規模大小不一,通常帶有游戲性質,如跳繩、跳皮筋、拔河、踢毽子、擲飛盤、飛標、放風箏和各種體育游戲、以及現在社會上比較時興的垂釣、打獵、保齡球、高爾夫球等。有些項目可以在課間休息時間或課外活動時間開展,如跳皮筋、踢毽子、擲飛盤等;有些項目可以安排在體育課上進行,如集體跳繩、拔河、體育游戲等;當然,由於學校條件限制,一些帶有消費性質的社會娛樂體育項目,在學校不可能得到開展,但體育教師可以向學生介紹這方面的知識,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學校還可以利用節假日、或其它時間,以班為單位進行飛鏢、保齡球〈替代品〉、橋牌等游藝活動,發展學生的娛樂體育技能,豐富學生的課餘生活。
三、創建體育氛圍,增進體育意識,讓學生自覺參與到運動中去。 所謂體育意識,是在一定環境條件下,人們對體育的內容、形式、方法、手段、體育各種內外關系等方面的精神活動的總和。學校有意識地創建一些體育氣氛,能夠增進體育意識,讓學生自覺參與到運動中去。
1組織學生觀摩大型比賽或觀看體育錄象片等,加強學生對體育過程、規律的認識,使學生對體育產生濃厚的興趣,深切的愛好和強烈的願望。
學校經常性地、有計劃地進行各種形式的比賽,如班級籃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教工、學生對抗賽等,並形成制度。如我們學校二十多年來一貫堅持的班級球類比賽,上學期男子籃球比賽和女子排球比賽,下學期的女子籃球和男子排球比賽等,學生一開學就開始積極准備,經過三年的練習和比賽,學生的籃、排球達到了較高的水平,並且帶動了大多數學生參與到運動中去,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紅紅火火。
2.增進參與意識。隨著體育知識的增加,學生對體育的意義、規律的認識水平就會提高,參與體育活動的意識就會增強,在嘗試和練習中,就會不斷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偶爾也會把所學的技術遷移進來,感受運動項目特有的魅力,慢慢地學生就會得到穩定、持久的動力,體驗到運動的樂趣,並轉化為自身的迫切要求,從感性上升為理性,從興趣愛好經過內化變成個性。
四、培養學生的體育興趣和習慣。
1.發揮體育骨乾的積極作用,建立體育項目興趣小組。高中學生知識量的不斷增加,意識也逐步個性化,對體育活動項目選擇的自由度越來越大,此時,必須給學生思考的機會,允許他們作出選擇,讓學生自己去分析和評價他們的體育態度,通過開展體育興趣小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充分表現自己的運動才能,從而保持對鍛煉的穩定興趣。
2.融洽師生關系,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在課堂上形成師生合作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對老師感到親切、可信,主動去接近老師,從而「親其師,信其道」,在和諧的學習氣氛中潛移默化地養成鍛煉的習慣;及時採納學生的合理建議,如高一學生馬上要進行排球比賽,一部分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提前學習扣球技術,老師及時地對教學進度作出調整,滿足了他們的要求,學生課內、課外練習的積極性也迅速高漲起來。
3.嚴格要求,反復磨練。任何一個良好的習慣都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都要靠堅強的意志,嚴格的要求,反復地訓練。就是說,在讓學生了解必要的道理,提高認識的同時,還必須著重花大力氣引導、督促他們去自覺地實踐,養成嚴謹、規范、務實的作風,在反復練習中化為自身的東西,達到習慣的養成。
4.樹立榜樣,正面引導。體育教師是學生體育鍛煉習慣養成的主要影響者,也是學生直接效仿的對象之一,要充分發揮教師為人師表,言傳身教的示範作用和影響力。體育教師應該加強學習和鍛煉,不斷提高教書育人的水平,以高尚的人格、廣博的知識、標準的示範和良好的行為對學生產生明示和暗示的綜合效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體育習慣;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交流體育鍛煉的經驗,或向學生介紹傑出人物體育鍛煉事跡等,啟發學生提高他們體育鍛煉的自覺性。
5.發現優點,積極評價。
在學生從事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給予肯定,對他們的進步做出積極的評價,要多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如果每一節體育課,每一次體育活動,都能使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的養成就不是一件難事了。 當學生具備上述一系列素質之後,就有了從事終生體育鍛煉的基礎,體育文化素養也就提高了。

『肆』 就目前學校課余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談談如何完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的建設

4.1構建和諧校園體育文化的舉措。
4.1.1開放「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
很多學校現在面臨體育辦學難,難就難在資金缺乏,如何引進資金為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服務,這就需要學校開放「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一方面,學校可以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從而爭取國家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提供的扶持資金。而體育俱樂部能依託學校的管理、師資和場館等資源,面向全體青少年組織發展體育健身的技術指導與服務,為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籌措資金。另外,學校必須在實踐中最大限度利用現有體育場館設施和時間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在校一小時的活動時間。另一方面,學校應主動與社區或企業合作,爭取它們提供體育專項贊助資金。群體活動是當前社區和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些社區和企業受地理位置、城建布局的影響,沒有太多相對集中的場地用於群體活動。學校應主動回歸社會,讓社區或企業體育文化建設重點變軌到學校體育文化建設上來,讓社區或企業為學校添置器材,維修、擴建場館,輸送體育教師外出培訓。而學校的部分活動、建築物、標志物可以以該社區或企業的名稱冠名。這樣,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強化,學生體育活動場所的質量得到提高。而社區和企業在被宣傳的同時,社區居民或企業職工的體育活動場所也得到保障,群體活動相對集中,便於交流,容易形成規模。另外,社區或企業的體育文化得到學校規范的指導後,有助於社區或企業的文化建設,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社區的親和力。
4.1.2營造「和諧的人際文化」環境。
師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主體,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不僅能調節、激勵師生的思想行為,培養和激發師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精神,而且也能促進師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學校的長期穩定。為此,要特別注重對師生的思想引導,加強雙向教育與管理。
學校應以體育教師發展為本,不求責備,以尊重人、激勵人、關愛人、發展人為前提,為每個體育教師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領導職工關系,創造民主的、積極向上的學術氣氛,讓體育教師甘於奉獻自身的教育崗位。而體育教育要抓好學生的常規教育,用「養成教育」塑造學生;用「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用「理想教育」鞭策學生;用「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用「賞識教育」激勵學生;用「愛心教育」溫暖學生;用「協作教育」團結學生;用「責任教育」督促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種良好的育人環境。
4.1.3注重「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建設。
「和諧」並非漠視「矛盾」,「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同樣需要人本科學、和諧民主的制度保障。
學校建設人本民主與科學規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讓所有成員工作生活在一個規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氣息的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諧融洽。其實質是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科學管理手段的結合,建立以發展人的主體性,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富有人文情懷、創新活力與團隊精神的制度文化體系。讓組織中的成員盡量發揮出生命的潛力。為構建和諧的學校體育文化應制定的制度包括體育教師定期培訓制度、體育課堂管理制度、體育器材保管制度、體育場地維護與管理制度、體育教學教研活動制度、體育質量監控考核制度、學生的安全行為規范等。
學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體現學校個體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效度。它的重點是建設之後的運行與參與。具體包括大家對體育相關制度文化建設的認同,它對每一個個體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實效性的激活。
4.1.4加強「體育課堂文化」建設。
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課堂文化無疑具有獨特而又相當重要的地位,它雖然不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內容,但是課堂文化的績效必將映射到課外體育文化活動中去。因此,我們要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入手,逐步形成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課堂文化特色。在課堂上,體育教師不再是死板教條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引導者,體育教師要通過美的語言、美的情感,營造和諧合作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自由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內在需要自然的被激發出來。學校還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提倡體育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手段,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更為協調,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協同和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1.5加強「校園體育輿論文化」建設。
經常運用標語、圖展、廣播、錄像等媒體,進行體育文化的滲透,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強健身體的重要性,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參與程度,使大家都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組織體育知識講座是豐富學生體育知識的重要手段,可以請校內外體育專家、運動員配合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講座,介紹國內外體育賽事、體育發展趨勢、體育文化等,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體育文化知識。
4.1.6建設有特色的「校園體育課外文化」品牌。
課外體育活動是開展體育文化活動的主要途徑,它既要完成體育鍛煉的任務,又要豐富、活躍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我們要認識到課外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鍛煉意識和積極性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一方面,由於各個學校的類型、規模、辦學條件、師生結構不同,加上學校所處的地區、環境、地理位置、地方氣候差異,決定了建設校園課外體育文化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設校園課外體育文化的過程中,各個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發展校園課外體育文化,逐漸形成校園體育課外文化的品牌意識,最終確定自己的傳統與特色。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創建具備體育文化特質的學生社團,讓社團成員自發參與課外體育訓練、群體競技活動的交流,以及學校體育文化節的組織與籌備工作,從而提高學生文化交流的能力、開展活動的能力,社交能力。一旦形成品牌社團,將全面提升全體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和參與程度,還可以通過開展校際學生社團的橫向聯合交流,促使校園體育課外文化得到科學與持續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復合性人材,為國家倡導的全民健身計劃服務。

『伍』 如何從四個方面建設特色校園體育文化

校園體育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也是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校園文化建設反映了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因此,倡導什麼樣的校園文化,始終是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校園文化又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種具有引導性的亞文化,一種特殊的社區文化、一種精神文化。從其構成上看,它是以物質條件為基礎的載體文化和以人文為中心的人和社會精神文化的統一。校園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一專多能的跨世紀、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具有深遠意義。1.高校校園文化的特點及作用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為參與主體,以課余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文化的多科學、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節奏為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的一種群體文化」。同時,校園文化又是一個多層次、立體的文化,涵蓋了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藝術文化、行為文化、體育文化、社團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疇。高等學校是一個十分有特色的群體組合:「有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莘莘學子;有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有豐富的圖書信息資源;有較發達的傳播媒體;還有多種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和學生社團等等。這些構成了一個獨特的、既依存於社會文化,又有著高層次文化水準並具有相對完整的文化環境,蘊涵著巨大的文化創造功能。同時大學校園是多種新思想、新思潮、新觀念、新信息最先接受、傳播或誕生的場所。這種氛圍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進大學生認識人生、認識社會,學習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擴大知識領域。校園文化又具有導向功能。如講座、學術報告、知識競賽以及各種文化活動,對學生有直接或潛在的導向作用,深刻地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心理趨向和行為規范。開發創造功能,課余文化生活補充和豐富著課內的學習,並有力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多方面發展,如科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工作能力等等。除此,校園文化氛圍還具有娛樂調節功能。娛樂是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活躍、調節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娛樂的同時也在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和文化素養。寓教於樂是校園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養良好的個性品格、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有利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激勵凝聚功能,校園文化可以提高人們對學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激發師生拼搏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實際上校園文化開展的過程,就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提高的過程。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首先,通過校園文化的熏陶,可以增強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興趣,促進自身的思想觀點、心理素質、價值取向及思維方式的改變。一位哲人曾說「對大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境」。第二,可以彌補大學人文學科課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強校園文化是提供豐富自身內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園文化活動,既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又促進學科專業的深化,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創造一種和諧向上健康文明的環境氛圍,形成良好的校風。雖然,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但校園精神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精神對大學生的人生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專業課程所無法比擬的。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來提升。健康、向上、豐富、有序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個性品格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2.校園體育文化從社會學角度審視,體育文化的存在體現了人的一種社會需求。體育已從單純的肌肉活動與文化隔離的狀態下解脫出來,成了既是體育又是文化,既是鍛煉又是娛樂,既是運動又是教育,既能觀賞又能參與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在現代教育與現代體育這兩大人類文化體系的交匯處,生存著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 — 校園體育文化。它是整個體育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也是整個教育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滿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時也是一種社會文化需要;既是一種健身娛樂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影響。世界范圍內高水平競技體育所產生的廣泛社會影響就說明了這一點。「體育文化存在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民族性和人們需求的多樣選擇性,即體育文化並不具有統一的模式,它是根據不同民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階層,以及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人們的不同需要而存在的」。校園體育文化是指:「在學校這一特定的范圍內所呈現的一種特定的體育文化氛圍。是人們在教學和科研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體育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即學校的師生員工在體育教學、健身運動、運動競賽、體育設施建設等活動中形成和擁有的所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以及體育觀念和體育意識。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這種特定的文化氛圍是和學校的培養目標、校風校紀、生活方式等內容相聯系的。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有著深刻內涵和豐富外延的獨特的文化現象,校園體育文化和校園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構成了校園文化群,它又與競技運動文化、群眾體育文化一起組成了廣義的體育文化群。校園體育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形態之一,具有強烈的個性,它來源於社會大文化,以社會文化為其背景,滋生於社會而又不同於社會文化的一種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園體育文化的靈魂與核心就是校園精神,而校園精神是深層次的群體意識,又是群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是校園群體共同的價值認同、價值取向、心理特徵、行為方式。有人把學術文化比作校園精神文化之首,而把體育文化看作是校園精神文化之軀。因此,體育文化作為校園精神建設的一種途徑和形態構成了校園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廣大師生直接參與和精心培養下發展起來的。它對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加強學校與社會的交往, 傳承、借鑒人類社會的文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是挖掘學生潛能、啟發智力、促進能力發展的廣闊天地,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群體文化,也是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軌的助動力。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可謂是精神文化的大舞台。有了校園體育文化,就營造出教育的氛圍,增添了學校的活力,使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人們了生活的質量。3.1 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體育文化是存在於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中的文化形態。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自強不息、自信不止是體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成為校園文化對內、對外展示的窗口。「更快、更高、更強!」、「團結、友誼、進步!」、「重在參與」、「公平競爭」等奧林匹克精神,其魅力就深藏在體育文化的底蘊之中。體育及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參與人數最多、開展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對人產生極其深遠影響的文化活動。為數不少的高校通過體育文化的營造對校風、學風建設取得顯著效果。如三峽大學,學校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著力營造人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思想政治狀況、宣傳輿論氛圍、師生文明素質、校園綜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現出新的氣象,促進了教職員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師生員工的團結和深度融合。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校的培養目標就是把大學生能培養成為集知識與技能,智慧與體魄為一體的全面型人才。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代學生的成長,弘揚「誠信,奮斗,進取、創新」的辦學精神,對提升一個學校的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氛圍、培養學生健康成長中體育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推動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所形成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揮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3.2 體育文化節,是建設校園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今舉辦體育文化節,已成為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為高校「弘揚體育精神,倡導人文關懷」的窗口,成為廣大學子施展個人才華,發揮各自特長的廣闊舞台。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在學校范圍內營造一種健康文明、團結向上、高雅清新、競爭有序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體育文化節是傳播價值觀念的最佳載體,是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手段。體育文化節,系體育的感性與文化的理性相結合,融體育知識、體育游戲、體育表演、體育比賽、體育徵文、體育繪畫、體育攝影等多種體育相關活動為一體。以體育活動為載體,為師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競爭、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為宗旨,以「健康、快樂、文明」為目標,來培養師生的體育道德素養。由於體育節具有濃厚的節日氣氛,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通過體育文化節,使體育不僅僅成為一種身體鍛煉、增強體質的手段,更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一種體驗。在這種熱烈而激情的文化氛圍在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支持、參與體育運動。除此,讓師生們樹立新的體育理念和科學的健身方法,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使體育成為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舉辦體育文化節的宗旨之一。浙江海洋學院首屆體育文化節中提出了「以體育凝聚人,以體育促五育,以體育廣交友,以體育促質量,以體育爭聲譽」的體育文化節宗旨。浙江大學第四屆研究生體育文化節以「弘揚體育精神,倡導人文關懷」為宗旨。「體育與文化並舉,體格與人格並重」是體育文化節的永恆主題。一位哲人曾說過:「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個性,播種一種個性,就會收獲一種成果。」所以,學校體育節這一學生自己的節日將會成為素質教育思想在學校體育領域內成功實踐的典範。4.校園體育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校園體育文化是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內容,可以說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劑。體育運動是體育文化發展的主要載體,它不僅能起到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體育運動中所崇尚的一種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的道德風尚;一種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強不息、自信不止的道德品質;一種促進相互交流、相互協作的精神,這正是我們所應追求的人文精神。校園體育文化不僅具有豐富體育知識,修身養性,傳播健康方法,營造健康向上、積極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給學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華和特長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提高了大學生的品德修養。在弘揚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熏陶中,在忘我的拼搏中,鍛煉了意志品格,陶冶了情操,心靈得以凈化,人格得以升華。這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黑龍江大學衣俊卿校長在談到校園體育文化時說:「體育給文化啟蒙帶來很多東西,體育比賽中自由發揮的創造精神、挑戰生理極限的挑戰精神、服從團隊和裁判的規則意識都是現代人最重要的文化素質。正是因為這樣,無論是從事體育運動還是觀看體育比賽,都會對人有啟發作用。文化校園建設是將課堂教學和其他方面融合起來,構成全方位育人和文化啟蒙,而體育是這其中的重要部分」。體育及體育文化有利於培養人們頑強拼搏、永攀高峰的精神品質,有利於弘揚團結合作、公平競爭的社會風尚,有利於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總之,體育對振奮精神、增強學生的凝聚力、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展示學校形象、提升學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5.體育文化在大學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人文素質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問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蒙的主要形式,校園文化直接影響著人的思維品質、行為價值及元認知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科技時代,技術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對他人的熱情與關懷,只為自己的名譽地位忙得不亦樂乎。傳統的人文教育逐漸被專業技術教育所取代;「人」的培養逐漸被「才」的訓練所取代。與此同時,對人自身的培養卻受到了不應有的忽視。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由於忽視人的素質教育,產生了高科技與低素質的矛盾,如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於素質上的缺陷,個性畸形發展,導致精神空虛,人格墮落,甚至異化為「經濟動物」、「智能強盜」,高科技犯罪嚴重的擾亂著社會秩序。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使科學教育人文化,以培養出高素質的科技人才是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國許多著名大學都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並試圖加以改造,採取的必要措施,就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許多人都認為現今中國的大學校園變得浮躁、媚俗、功利,缺乏誠信、缺乏人文關懷。清華大學學生「傷熊事件」反映了部分大學生的無知和對生命的漠視,以及缺乏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有人提出「凈化心理、提高德商、健全心商」是高等教育任務刻不容緩的任務。大學生不僅要學習文化科學知識,而且更應該具有社會公德和健康的心理。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要以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努力提高校園文化的格調和品位;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體及心理素質,使大學生成為富有社會競爭力的群體。體育文化的傳播就是大力弘揚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文精神。校園體育文化是維系學校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園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人文氛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體育文化資源,以人為本,讓師生通過參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去了解社會、去接觸社會,培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勇於進取、尊重事實、崇尚理性的精神風貌,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實施。

『陸』 如何搞好學校體育工作

學校體育工作的重點應該是落實在有效上,怎樣有效開展體育工作,本文從制定製度、有效教研、開展活動、開拓創新展開話題。
一、科學導航、以人為本的管理機制為有效開展學校體育工作提供有力保障
1.提高認識,加強領導。我校一直把體育工作作為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成立了專門的領導機構,由校長、副校長、綜和學科主任、體育教研組長和全體體育教師組成齊抓共管的團隊。學校在制定學期計劃時,把體育工作列為重中之重,制定詳細的體育教研計劃和學生活動計劃。每月末組織一次組長會議,匯報本月的工作進展情況以及下個月的工作計劃。學校根據各組的具體情況提出合理化建議、協調各部門的工作,讓每項工作都能順利、高效地開展。
2.建章立制,規范管理。為了使體育工作開展得扎實有效,我們制定了學校中長期體育工作發展目標、教師5年發展規劃和相應的管理制度,如:《體育器材管理制度》《體育教師職責》《課外活動制度》等,還制定出有利於學校體育教育改革創新的管理制度,如《教研組工作制度》和《優秀教研組評比條例》。學校還將各班的體育比賽成績和大課間活動表現納入班級評分系統進行考核。
二、多方培訓,堅持教研,高效的課堂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1.建立教師培訓機制,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創造條件。為了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理論水平,學校建立《體育教師培訓制度》。組織體育教師學習現代教育理論,學習新課程標准等有關內容。近幾年來,我校體育教師先後參加了「全國十四城市教學研討會」「教育部中南高師師資培訓」「湖北省中小學體育教師說課培訓」等。學校還經常聘請體育專家、學者來我校指導體育教學工作,專家們帶來一些最新的體育教學信息開拓了老師的視野,為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創造了有力條件。
2.挖掘校內資源,簽定「青藍工程」責任書。我校體育組有小學高級教師4位,學校指派青年教師當他們的徒弟,簽訂了師徒結隊、共同進步協議書,每學期按規定聽滿10節青年教師課,要求先說課再上課,課後及時反饋、交流,撰寫教學反思,讓青年教師少走彎路,促進他們的快速成長。
3.堅持開展教研活動,讓教研成果服務於課堂。每周一下午是我校體育組固定的教研活動時間,教研內容在上學期末經組內教師討論,上報學校批准後進行實施。近幾年來,我們圍繞「高效課堂」先後完成了《球類教材教法研究》《室內體育課研究》《隊列教材教法研究》《如何集中學生注意力》《如何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小器材的開發與利用》等內容的研討。在《如何集中學生注意力》的研究中,我們總結了8種教學方法:口訣與兒歌法、評價法、指令法、音樂法、設置情境法、呼和法、示範法、講解法。每種方法都有相應的範例進行教學,在課堂實施階段,這些方法有效地集中了學生的注意力,保證了課堂教學質量,使課堂教學呈現較高的效度。在《小器材的開發與利用》中,我們自主研發了各種小器材,有用雪碧瓶做的「搖搖樂」,有易拉罐做的「高蹺」,有廢舊窗簾布做的「黑夜探索」,有「歡樂盒」「流星球」「玲瓏球」等,並利用這些小器材形成了一系列的單元教材,豐富了課堂內容,為體育課堂增添了色彩。
三、堅持不懈,精心組織,促進體育活動有序開展。
1.精心設計「陽光一小時活動」,把快樂和健康帶給學生。我們本著把快樂和健康帶給學生,營造良好的鍛煉身體氛圍的目的,設計我校的大課間活動。為了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鍛煉,整個「大課間」活動採取先集中後分散的方式,集中做操後,各班分散按班級、興趣分區域進行大課間活動。為了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我校的課間操每月進行變化,如韻律操、校園集體舞,兔子舞、交通手勢彩旗操、搏擊操、運動模仿操,下雨時的室內操等,這些節奏感強、動作新穎的操,深受學生的喜愛,鍛煉效果極佳。「大課間」活動還根據季節的不同改變活動的內容。每學期開展具有時代感的「象徵性長跑」,如「跑到北京迎奧運」「跑到上海看世博」,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培養了學生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思想等優良的意志品質。這些易調控、易開展,學生喜聞樂見的體育活動,從根本上變革課間操的內容和形式,以豐富多彩的內容、生動活潑的形式來吸引學生。學生鍛煉的花樣多了,自主選擇的權利也大了,從而調動了活動主體的自覺性、積極性和創造性,為樹立學生的終身體育鍛煉意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廣泛開展學校體育特色活動,促進學生多方鍛煉。多年來我校以「全民健身」作為體育工作的宗旨,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特色活動,促進學生健康成長。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舉辦「校園游藝節」「校運動會」「校園體育節」等一系列校際體育比賽。並且要求參與人數達到各班級的90%以上,真正做到全民參與,通過形式多樣的競賽,充分地調動了學生鍛煉的積極性,豐富了學生的課餘生活,多方促進了學生進行身體鍛煉。
3.組建特色隊伍,為學生的個性發展提供舞台。為了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真正做到對學進行個性培養,我校組建了各種體育特色隊伍,為不同專長的學生提供發展的舞台。對活躍學生課余文化生活,促進學校體育工作開展、發揮學生特長,培養後備體育人才具有積極意義。幾年來,利用每天下午第三節課和大課間時間,帶領學生堅持不懈進行日常訓練,做到訓練有計劃、有記錄。辛勤的汗水換回了優異的體育成績。在各項比賽中,我校學生均獲得優異的成績。
四、勇於嘗試,大膽創新,開創體育工作新局面
1.增設運動項目,充分挖掘學生潛力。特別是近幾年來我們在許多大型活動中進行了一些改革。如傳統的體育冬季三跳,原來是1~6年級單搖跳,現在增加了3~6年級雙搖跳短繩,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後,效果非常好,身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在運動會上,增加了三年級的200米跑,五、六年級的800米跑。以往擔心學生年齡太小會串道、耐力較差等,事實上只要在體育課上老師多訓練,比賽時裁判老師重點強調,學生還是能很好地進行比賽並賽出較好的成績。
2.創造機會讓廣大教師和家長參與活動,增強教育效度。以往全校運動會只是學生參加,老師承當裁判工作,現在校運動會除少數安全值班的老師外大部分老師都參加進來,更加激發了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此外,特別開設的親子游戲項目,使校運動會更是精彩紛呈,家長和孩子在賽場上一起揮灑汗水,一起努力拚搏,家長們也感受到了體育運動的魅力,在家庭教育中會有意地加強孩子的體育鍛煉。
3.布置家庭體育作業,培養孩子鍛煉身體的習慣。每學期初,體育老師會根據本學期的考核內容和各班主任進行交流,班主任根據學生情況每天布置一項體育家庭作業,請家長督促完成。
4.改進活動的評價方式,為更多的學生創造參與運動的機會。在以往的活動中,各班主任想讓自己班獲得好名次,總是盡量讓體育較好的同學參加。那些體育略差的學生較少有機會參與,後來我們分開設置多個獎項,如:「最佳參與獎」「最佳組織獎」「最佳團隊獎」等,讓每個孩子都有參與運動、享受運動的機會。

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9/view-3549488.htm

『柒』 如何加強學校體育及藝術工作

一、增強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各地各校要從全局和戰略高度,深刻認識加強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要途徑,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要牢固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堅持依法治教、依法辦學,擺正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在學校教育中的位置。有條件的學校要設立體、音、美教師教研組,各地各校配備專門的管理人員,並進行體衛藝三方面的業務培訓。學校校長要認真履行學生體質健康第一責任人的職責,加強對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統一規劃和領導,進一步增強政治責任意識和歷史使命感,認真研究解決學校體育藝術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措施,確保學生接受體育、藝術教育和參加活動的權利,把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抓緊、抓實、抓好。

二、著力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評價機制,積極實施新的體育藝術課程標准

各地各校要開足、開齊體育、藝術課時,積極推進課程改革,按照新課程標准要求,開發地方體育文化資源,豐富校本課程形成地方特色。要充分發揮示範性學校在高水平高質量實施課程標准中的引領作用。體育、藝術課要選擇能有效增強學生體質健康、提升綜合素質的教學內容,並遵循學生身心發展規律、運動技能形成規律組織教學,改革教學方式方法,強化體育、藝術基本知識、技能、審美能力及表演技能的教學。體育課要有適宜的運動負荷,堅持身體素質課課練,加強體能練習,培養學生自鍛能力、創新能力,錘煉強健體魄,保持體育、藝術學科實踐性的特色。切實貫徹落實學生每天一小時體育活動,並列入課表形成制度,定期督查並公布實施情況。要積極開展體育、藝術「2+1項目」活動,廣泛開展大課間活動,認真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體育、藝術活動,培養學生體育意識,養成自覺鍛煉習慣,活躍學生課余文體生活,確保全體學生身心健康成長,促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和諧發展。

三、著力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師資建設長效機制,不斷提高教師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各地各校要按規定配備合格的專業教師,滿足中小學體育、藝術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積極採取措施,大力加強農村中小學體育、藝術教師培訓,組織體育、藝術教育方面的專家學者、特級教師講學團赴學校講學,培訓一線教師,通過多種形式、多渠道全面提高教師學歷層次和業務素。要專門設計培訓項目與內容,定期培訓中小學體育、藝術教師,提高教師素質和執教能力。經過培訓考核不合格的體育、藝術教師不得上崗任教。充分發揮學校體育、藝術教研組的主觀能動性,加強教學管理,定期開展教學教研活動,更新教學理念,加強新課程學習研究,深化課程改革,拓展校本課程,不斷創新、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要關心體育、藝術教師生活和工作,尊重他們的勞動,保障教師合法權益。在職稱考核、評優晉級和職務聘用聘任等方面和其他學科同等對待,激發廣大體育藝術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

四、著力構建多渠道的經費投入機制,大力加強學校體育藝術場館和器材設施建設

爭取政府加大投入經費,同時還要爭取社會、企業、慈善機構等的支持。各地各校要加大經費投入,每學年不得少於公用經費80%用於加快場館設施建設和器材配備。各中小學要按照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學體育器材配備目錄》要求配齊器材設施;農村小學要開發和選用學校資源,遵循「因地制宜、適用耐用、美觀安全」的原則,裝備好體育、藝術器材設施,滿足體育、藝術教學和課外文體活動的需要。中小學特別是小學配備體育、藝術器材和場地建設。要在教室周邊設置便於學生課間鍛煉且安全實用的健身器材,吸引更多學生參加鍛煉,滿足學生健身需求。要強化管理,制定相應的使用維修與管理制度,定期維修與安全檢查,提高場地器材設施的使用效益。

五、著力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補充機制,積極開展學生課余訓練

在組織好面向全體學生的體育、藝術教學的基礎上,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課余體藝訓練,培養優秀體藝後備人才。有條件的中小學要選擇1—2個體育藝術項目,組建課外興趣小組和校級代表隊,組織有特長的學生堅持常年系統訓練,培養優秀體育藝術後備人才,形成學校體育傳統與藝術特色。學校每年組織1-2次以田徑運動為主的綜合性運動會及藝術展演活動或體育藝術節,要改革學校運動會傳統競賽的模式,突出健身、娛樂功能,每學期舉辦小型多樣、豐富多彩的競賽活動。寒暑假期間,各地可視實際,組織中小學生體育藝術及拓展項目夏(冬)令營活動,滿足學生校內外體育文化生活的需求。各地各校要建立健全學生體育競賽和藝術展演制度,做好優勢項目布局;改善訓練條件和生活條件,激勵學生刻苦訓練,不斷提高體育與藝術的技能水平。

六、著力構建學校體育藝術教育領導組織機制,切實加強對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管理力度

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關繫到青少年學生的健康成長,關繫到人才培養質量和中華民族的未來。各地各校要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依法依規,依據國務院頒布的《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和教育部頒發的《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等政策法規,明確分管領導,落實管理機構和職責,配備相應的管理人員;制訂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發展規劃目標,落實保障措施,保障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條件;完善體育、藝術教學、課外文體活動與訓練、場館設施和器材等各項管理制度,深化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的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把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列入教育局評估督導、評先評優的內容,市教育局將定期對各地各校貫徹落實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政策法規情況進行專項督導檢查。堅決制止隨意減少、擠占體育、藝術教學及活動時間,杜絕不按課程標准要求教學、不按計劃組織課外活動等現象;定期召開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總結交流、研討大會;要有計劃地組織優質體育、藝術課展示和教學比賽,促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工作正常、有序開展。

『捌』 如何提高學生體育素養

體育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在社會的各個層面廣泛開展,體育的健身、益智功能版越來越得到人權們的認同。
人們已經開始認識到體育不僅僅是運動員的專利,也不僅僅是學生的專利,它應該成為一個人終身的一種文化素養,對於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健康而完美的人生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國民體育文化素養的提高,有利於兩個文明的建設,能夠促進社會的健康發展。
體育文化素養是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它是由一個人的體育知識、體育技能、以及體育意識、興趣和習慣等因素決定的。
高中學生正處在人生觀、世界觀初步形成的時期,一方面積累了一些社會生活經驗,掌握了一些系統的科學知識,對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等問題形成了自己的看法,而另一方面存在著知識和經驗的局限,對事物的看法往往是不夠准確和深刻,有時甚至是片面的。
這時的教育對有著非常重要的幫助作用。
高中學生熱情奔放,對生活充滿活力,渴求知識,接受能力強,正是學習體育知識、技能的良好時期,也是增進體育意識、培養體育興趣和習慣的良好時期,提高的體育文化素養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任務。
那麼怎樣才能提高高中學生體育文化素養。
下面結合本人的思考和多年的教學經驗,對這個問題作如下探討。

『玖』 如何建設校園體育文化

論校園體育文化對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作用校園文化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學校的體現,是一所學校獨特的精神風貌,也是學生文明素養、道德情操的綜合反映。校園文化建設反映了學校的綜合辦學水平,是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內在要求。因此,倡導什麼樣的校園文化,始終是高等學校的一項重要研究課題。校園文化又是整個社會文化的一部分,是一種具有引導性的亞文化,一種特殊的社區文化、一種精神文化。從其構成上看,它是以物質條件為基礎的載體文化和以人文為中心的人和社會精神文化的統一。校園文化活動的蓬勃開展,對於提高學生的人文道德素養,拓寬同學們的視野,培養一專多能的跨世紀、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具有深遠意義。1.高校校園文化的特點及作用校園文化:「是以校園為空間,以學生、教師為參與主體,以課余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文化的多科學、多領域廣泛交流及特有的生活節奏為基本形態,具有時代特點的一種群體文化」。同時,校園文化又是一個多層次、立體的文化,涵蓋了物質文化、精神文化、生活文化、藝術文化、行為文化、體育文化、社團文化、科技文化、心理文化等多方面的文化范疇。高等學校是一個十分有特色的群體組合:「有朝氣蓬勃、風華正茂的莘莘學子;有德高望重的專家學者;有豐富的圖書信息資源;有較發達的傳播媒體;還有多種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和學生社團等等。這些構成了一個獨特的、既依存於社會文化,又有著高層次文化水準並具有相對完整的文化環境,蘊涵著巨大的文化創造功能。同時大學校園是多種新思想、新思潮、新觀念、新信息最先接受、傳播或誕生的場所。這種氛圍蘊藏著豐富的文化資源,具有巨大的育人功能。它可以促進大學生認識人生、認識社會,學習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擴大知識領域。校園文化又具有導向功能。如講座、學術報告、知識競賽以及各種文化活動,對學生有直接或潛在的導向作用,深刻地影響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心理趨向和行為規范。開發創造功能,課余文化生活補充和豐富著課內的學習,並有力地促進學生能力的多方面發展,如科研能力、社會活動能力、組織工作能力等等。除此,校園文化氛圍還具有娛樂調節功能。娛樂是校園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活躍、調節師生的工作和學習生活,增添生活的情趣。」娛樂的同時也在提高人們的藝術欣賞能力和文化素養。寓教於樂是校園文化教育功能的延伸;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培養良好的個性品格、培養高雅的審美情趣,有利於大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激勵凝聚功能,校園文化可以提高人們對學校的榮譽感和責任感,激發師生拼搏進取、奮發向上的精神。實際上校園文化開展的過程,就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修養、自我提高的過程。高品位的校園文化能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提高大學生文化素質:首先,通過校園文化的熏陶,可以增強學生對人文社會科學的興趣,促進自身的思想觀點、心理素質、價值取向及思維方式的改變。一位哲人曾說「對大學生真正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周圍的環境」。第二,可以彌補大學人文學科課堂教育的不足。第三,加強校園文化是提供豐富自身內涵的重要形式。利用校園文化活動,既促進學生文化素質的提高,又促進學科專業的深化,相互促進,相得益彰。創造一種和諧向上健康文明的環境氛圍,形成良好的校風。雖然,校園文化是一種氛圍、一種精神。但校園精神是一個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校園精神對大學生的人生觀產生著潛移默化的深遠影響,而這種影響往往是任何專業課程所無法比擬的。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核心,高等院校的文化品位主要通過校園文化的建設來提升。健康、向上、豐富、有序的校園文化對大學生的個性品格形成具有滲透性、持久性和選擇性。2.校園體育文化從社會學角度審視,體育文化的存在體現了人的一種社會需求。體育已從單純的肌肉活動與文化隔離的狀態下解脫出來,成了既是體育又是文化,既是鍛煉又是娛樂,既是運動又是教育,既能觀賞又能參與的一種特殊的社會文化現象。在現代教育與現代體育這兩大人類文化體系的交匯處,生存著一種獨特的社會文化現象 — 校園體育文化。它是整個體育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也是整個教育文化體系中的一部分。體育作為一種文化存在,它既可以滿足人的生理健康需求,又可以滿足人的精神需求,同時也是一種社會文化需要;既是一種健身娛樂的方式、方法,又是一種社會文化的繼承、發展和影響。世界范圍內高水平競技體育所產生的廣泛社會影響就說明了這一點。「體育文化存在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它的民族性和人們需求的多樣選擇性,即體育文化並不具有統一的模式,它是根據不同民族、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階層,以及不同社會發展階段人們的不同需要而存在的」。校園體育文化是指:「在學校這一特定的范圍內所呈現的一種特定的體育文化氛圍。是人們在教學和科研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體育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即學校的師生員工在體育教學、健身運動、運動競賽、體育設施建設等活動中形成和擁有的所有的物質和精神財富,以及體育觀念和體育意識。它是以學生為主體,以課外體育文化活動為主要內容,以校園為主要空間,以校園精神為主要特徵的一種群體文化」。這種特定的文化氛圍是和學校的培養目標、校風校紀、生活方式等內容相聯系的。校園體育文化是一種有著深刻內涵和豐富外延的獨特的文化現象,校園體育文化和校園德育、智育、美育文化等一起構成了校園文化群,它又與競技運動文化、群眾體育文化一起組成了廣義的體育文化群。校園體育文化作為社會文化的形態之一,具有強烈的個性,它來源於社會大文化,以社會文化為其背景,滋生於社會而又不同於社會文化的一種特殊文化,因而它又具有自己的特殊功能。校園體育文化的靈魂與核心就是校園精神,而校園精神是深層次的群體意識,又是群體的向心力與凝聚力,是校園群體共同的價值認同、價值取向、心理特徵、行為方式。有人把學術文化比作校園精神文化之首,而把體育文化看作是校園精神文化之軀。因此,體育文化作為校園精神建設的一種途徑和形態構成了校園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校園體育文化作為一種社會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教學實踐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廣大師生直接參與和精心培養下發展起來的。它對改善學生的智能結構,加強學校與社會的交往, 傳承、借鑒人類社會的文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促進教育改革的深入發展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豐富多彩的校園體育文化是挖掘學生潛能、啟發智力、促進能力發展的廣闊天地,是最受學生歡迎的一種群體文化,也是學生從「自然人」向「社會人」轉軌的助動力。校園體育文化生活可謂是精神文化的大舞台。有了校園體育文化,就營造出教育的氛圍,增添了學校的活力,使校園生活變得多姿多彩,有效地提高人們了生活的質量。3.1 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的最重要組成部分。校園體育文化是存在於學校這一特定環境中的文化形態。公平競爭、團結協作、自強不息、自信不止是體育精神的精髓,它以其特有的魅力與作用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起著強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更成為校園文化對內、對外展示的窗口。「更快、更高、更強!」、「團結、友誼、進步!」、「重在參與」、「公平競爭」等奧林匹克精神,其魅力就深藏在體育文化的底蘊之中。體育及體育文化是校園文化中最活躍、參與人數最多、開展最廣泛、持續時間最長、對人產生極其深遠影響的文化活動。為數不少的高校通過體育文化的營造對校風、學風建設取得顯著效果。如三峽大學,學校以豐富多彩的活動為載體,著力營造人文、科學精神相融合的校園文化,使學校思想政治狀況、宣傳輿論氛圍、師生文明素質、校園綜合治理等方面均呈現出新的氣象,促進了教職員工的交流與溝通,增進師生員工的團結和深度融合。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高校的培養目標就是把大學生能培養成為集知識與技能,智慧與體魄為一體的全面型人才。大學校園的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深深地影響著一代代學生的成長,弘揚「誠信,奮斗,進取、創新」的辦學精神,對提升一個學校的辦學層次和辦學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營造良好的校園人文氛圍、培養學生健康成長中體育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在推動校園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中,所形成的高校校園體育文化發揮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3.2 體育文化節,是建設校園文化的主要形式之一。如今舉辦體育文化節,已成為校園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也成為高校「弘揚體育精神,倡導人文關懷」的窗口,成為廣大學子施展個人才華,發揮各自特長的廣闊舞台。通過豐富多彩的體育文化活動,在學校范圍內營造一種健康文明、團結向上、高雅清新、競爭有序的校園文化氛圍。校園體育文化節是傳播價值觀念的最佳載體,是激發學生體育興趣的有效手段。體育文化節,系體育的感性與文化的理性相結合,融體育知識、體育游戲、體育表演、體育比賽、體育徵文、體育繪畫、體育攝影等多種體育相關活動為一體。以體育活動為載體,為師生提供一方舞台,以公平競爭、團結協作、拼搏進取為宗旨,以「健康、快樂、文明」為目標,來培養師生的體育道德素養。由於體育節具有濃厚的節日氣氛,能提高學生的興趣,能吸引廣大學生積極參與。通過體育文化節,使體育不僅僅成為一種身體鍛煉、增強體質的手段,更是一種享受、一種快樂、一種體驗。在這種熱烈而激情的文化氛圍在吸引更多的人關注、支持、參與體育運動。除此,讓師生們樹立新的體育理念和科學的健身方法,養成終身鍛煉的習慣,使體育成為人們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舉辦體育文化節的宗旨之一。浙江海洋學院首屆體育文化節中提出了「以體育凝聚人,以體育促五育,以體育廣交友,以體育促質量,以體育爭聲譽」的體育文化節宗旨。浙江大學第四屆研究生體育文化節以「弘揚體育精神,倡導人文關懷」為宗旨。「體育與文化並舉,體格與人格並重」是體育文化節的永恆主題。一位哲人曾說過:「播種一種思想,就會收獲一種行為,播種一種行為,就會收獲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就會收獲一種個性,播種一種個性,就會收獲一種成果。」所以,學校體育節這一學生自己的節日將會成為素質教育思想在學校體育領域內成功實踐的典範。4.校園體育文化在大學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校園體育文化是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文化氛圍重要的且不可缺少的內容,可以說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最有力的催化劑。體育運動是體育文化發展的主要載體,它不僅能起到增進健康,增強體質的作用,更重要的是在體育運動中所崇尚的一種公平競爭、團結協作的道德風尚;一種尊重自己、尊重他人、自強不息、自信不止的道德品質;一種促進相互交流、相互協作的精神,這正是我們所應追求的人文精神。校園體育文化不僅具有豐富體育知識,修身養性,傳播健康方法,營造健康向上、積極活潑的校園文化氛圍,給學生搭建了充分展示才華和特長的平台。更重要的是,通過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了學生人格的完善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形成,提高了大學生的品德修養。在弘揚積極向上的校園體育文化熏陶中,在忘我的拼搏中,鍛煉了意志品格,陶冶了情操,心靈得以凈化,人格得以升華。這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將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黑龍江大學衣俊卿校長在談到校園體育文化時說:「體育給文化啟蒙帶來很多東西,體育比賽中自由發揮的創造精神、挑戰生理極限的挑戰精神、服從團隊和裁判的規則意識都是現代人最重要的文化素質。正是因為這樣,無論是從事體育運動還是觀看體育比賽,都會對人有啟發作用。文化校園建設是將課堂教學和其他方面融合起來,構成全方位育人和文化啟蒙,而體育是這其中的重要部分」。體育及體育文化有利於培養人們頑強拼搏、永攀高峰的精神品質,有利於弘揚團結合作、公平競爭的社會風尚,有利於樹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觀念,有利於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總之,體育對振奮精神、增強學生的凝聚力、提高學生道德品質、展示學校形象、提升學校水平都具有重要的意義。5.體育文化在大學人文素質教育中的作用人文素質教育是以塑造人的精神境界、人格品位乃至民族精神為主要內容的教育。「人文素質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處理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念等方面的問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是實現人文素質教育引導和文化啟蒙的主要形式,校園文化直接影響著人的思維品質、行為價值及元認知能力的形成與發展。近代以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進入了科技時代,技術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對他人的熱情與關懷,只為自己的名譽地位忙得不亦樂乎。傳統的人文教育逐漸被專業技術教育所取代;「人」的培養逐漸被「才」的訓練所取代。與此同時,對人自身的培養卻受到了不應有的忽視。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給人類帶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也帶來了很多社會問題。由於忽視人的素質教育,產生了高科技與低素質的矛盾,如一些掌握高科技的人,由於素質上的缺陷,個性畸形發展,導致精神空虛,人格墮落,甚至異化為「經濟動物」、「智能強盜」,高科技犯罪嚴重的擾亂著社會秩序。因此加強人文素質教育,使科學教育人文化,以培養出高素質的科技人才是社會對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世界各國許多著名大學都注意到了這一問題,並試圖加以改造,採取的必要措施,就是加強人文素質教育。許多人都認為現今中國的大學校園變得浮躁、媚俗、功利,缺乏誠信、缺乏人文關懷。清華大學學生「傷熊事件」反映了部分大學生的無知和對生命的漠視,以及缺乏最基本的社會公德。有人提出「凈化心理、提高德商、健全心商」是高等教育任務刻不容緩的任務。大學生不僅要學習文化科學知識,而且更應該具有社會公德和健康的心理。培養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就要以文化素質教育作為切入點,努力提高校園文化的格調和品位;加強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通過加強素質教育,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文化素質、專業素質、身體及心理素質,使大學生成為富有社會競爭力的群體。體育文化的傳播就是大力弘揚符合社會發展的人文精神。校園體育文化是維系學校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在培育校園精神、促進精神文明建設;營造學校人文氣息和人文氛圍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充分利用體育文化資源,以人為本,讓師生通過參與校園體育文化活動,去了解社會、去接觸社會,培養團結協作、頑強拼搏、勇於進取、尊重事實、崇尚理性的精神風貌,促進素質教育的全面貫徹實施。

『拾』 如何完善學校體育文化氛圍的建設

劉亞林路過求採納。4.1構建和諧校園體育文化的舉措。

4.1.1開放「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
很多學校現在面臨體育辦學難,難就難在資金缺乏,如何引進資金為學校的體育文化建設服務,這就需要學校開放「校園體育文化」的社會功能。一方面,學校可以成立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從而爭取國家體育彩票管理中心提供的扶持資金。而體育俱樂部能依託學校的管理、師資和場館等資源,面向全體青少年組織發展體育健身的技術指導與服務,為校園體育文化的建設籌措資金。另外,學校必須在實踐中最大限度利用現有體育場館設施和時間的基礎上,確保學生在校一小時的活動時間。另一方面,學校應主動與社區或企業合作,爭取它們提供體育專項贊助資金。群體活動是當前社區和企業文化的具體表現形式,有些社區和企業受地理位置、城建布局的影響,沒有太多相對集中的場地用於群體活動。學校應主動回歸社會,讓社區或企業體育文化建設重點變軌到學校體育文化建設上來,讓社區或企業為學校添置器材,維修、擴建場館,輸送體育教師外出培訓。而學校的部分活動、建築物、標志物可以以該社區或企業的名稱冠名。這樣,學校的硬體設施得到強化,學生體育活動場所的質量得到提高。而社區和企業在被宣傳的同時,社區居民或企業職工的體育活動場所也得到保障,群體活動相對集中,便於交流,容易形成規模。另外,社區或企業的體育文化得到學校規范的指導後,有助於社區或企業的文化建設,能提高企業的競爭力,社區的親和力。
4.1.2營造「和諧的人際文化」環境。
師生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主體,良好的校園體育文化不僅能調節、激勵師生的思想行為,培養和激發師生的群體意識和集體精神,而且也能促進師生的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保持學校的長期穩定。為此,要特別注重對師生的思想引導,加強雙向教育與管理。
學校應以體育教師發展為本,不求責備,以尊重人、激勵人、關愛人、發展人為前提,為每個體育教師的智慧和才能的發揮創造機會和條件,營造平等、友愛、融洽、和諧的領導職工關系,創造民主的、積極向上的學術氣氛,讓體育教師甘於奉獻自身的教育崗位。而體育教育要抓好學生的常規教育,用「養成教育」塑造學生;用「創新教育」培養學生;用「理想教育」鞭策學生;用「挫折教育」鍛煉學生,用「賞識教育」激勵學生;用「愛心教育」溫暖學生;用「協作教育」團結學生;用「責任教育」督促學生,為學生的健康成長營造一種良好的育人環境。
4.1.3注重「以人為本的制度文化」建設。
「和諧」並非漠視「矛盾」,「和諧的校園體育文化」同樣需要人本科學、和諧民主的制度保障。
學校建設人本民主與科學規范相一致的制度文化,目的是讓所有成員工作生活在一個規范有序又富有人文氣息的環境中。在這個環境中,領導與教師、教師與教師、學生與老師,學生與學生之間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諧融洽。其實質是強調以人為本的思想與科學管理手段的結合,建立以發展人的主體性,提升人的生命價值,富有人文情懷、創新活力與團隊精神的制度文化體系。讓組織中的成員盡量發揮出生命的潛力。為構建和諧的學校體育文化應制定的制度包括體育教師定期培訓制度、體育課堂管理制度、體育器材保管制度、體育場地維護與管理制度、體育教學教研活動制度、體育質量監控考核制度、學生的安全行為規范等。
學校制度文化是在日常管理中逐步形成的管理機構和規章制度,體現學校個體特有的管理理念、人文精神和運行效度。它的重點是建設之後的運行與參與。具體包括大家對體育相關制度文化建設的認同,它對每一個個體工作的主動性、創造性和實效性的激活。
4.1.4加強「體育課堂文化」建設。
在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中,課堂文化無疑具有獨特而又相當重要的地位,它雖然不是校園體育文化的主要內容,但是課堂文化的績效必將映射到課外體育文化活動中去。因此,我們要從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入手,逐步形成民主、平等、和諧、合作的課堂文化特色。在課堂上,體育教師不再是死板教條的知識傳授者,而是學生學習全過程的引導者,體育教師要通過美的語言、美的情感,營造和諧合作的學習氛圍,從而使學生自由發展、全面發展、和諧發展的內在需要自然的被激發出來。學校還要加大課堂教學改革的力度,提倡體育教師不斷改進課堂教學的形式和手段,使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更為協調,有效地促進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協同和諧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1.5加強「校園體育輿論文化」建設。
經常運用標語、圖展、廣播、錄像等媒體,進行體育文化的滲透,使學生真正認識到強健身體的重要性,培養他們對體育的興趣,提高參與程度,使大家都了解體育、參與體育、享受體育。
組織體育知識講座是豐富學生體育知識的重要手段,可以請校內外體育專家、運動員配合體育教學內容進行講座,介紹國內外體育賽事、體育發展趨勢、體育文化等,拓寬學生視野、豐富學生體育文化知識。
4.1.6建設有特色的「校園體育課外文化」品牌。
課外體育活動是開展體育文化活動的主要途徑,它既要完成體育鍛煉的任務,又要豐富、活躍學生的課外文化生活。我們要認識到課外體育活動對提高學生鍛煉意識和積極性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一方面,由於各個學校的類型、規模、辦學條件、師生結構不同,加上學校所處的地區、環境、地理位置、地方氣候差異,決定了建設校園課外體育文化的思路有所不同。因此,在建設校園課外體育文化的過程中,各個學校應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發展校園課外體育文化,逐漸形成校園體育課外文化的品牌意識,最終確定自己的傳統與特色。另一方面,我們還應該鼓勵學生創建具備體育文化特質的學生社團,讓社團成員自發參與課外體育訓練、群體競技活動的交流,以及學校體育文化節的組織與籌備工作,從而提高學生文化交流的能力、開展活動的能力,社交能力。一旦形成品牌社團,將全面提升全體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認知和參與程度,還可以通過開展校際學生社團的橫向聯合交流,促使校園體育課外文化得到科學與持續發展。從而為社會培養復合性人材,為國家倡導的全民健身計劃服務。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升學校體育文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西安最大的體育館 瀏覽:601
省體質檢測 瀏覽:4
長春馬拉松全長多少 瀏覽:825
茂名體育館周圍旅館 瀏覽:927
廬江沙溪中學體育老師 瀏覽:595
拳擊裁判知乎 瀏覽:965
適合小學二年級的體育活動 瀏覽:137
s7比賽煉金 瀏覽:224
2016齊魯弈友比賽通知 瀏覽:817
lpl有些什麼比賽 瀏覽:943
武漢體育學院公共事業管理怎麼樣 瀏覽:632
梅州體育學院杜院長 瀏覽:906
宿城文化體育中心 瀏覽:435
小班體育活動捉小魚 瀏覽:876
2020年高中籃球特長生招生 瀏覽:221
北京戶外運動聖地 瀏覽:330
跑馬拉松能長壽嗎 瀏覽:846
學習鋼琴不能練哪些體育項目 瀏覽:785
大班體育活動龜兔賽跑 瀏覽:770
我的體育老師田野的結局 瀏覽:430